为什么传统武术打不过自由搏击?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实际上,我国的传统武术实战型非常强,只不过经过后来的各种“改良“,很多都变成了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了。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武术实战型非常强呢?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是一些什么人去习武的,就是一些要出去跟人拼命的人习武。比如,上战场打仗或者是当镖师护镖之类的,那么这类人在实际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程中,中免不了有很多的打斗,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的打斗往往都是生死之战,如果那带着花架子上阵与人厮杀,那肯定是挂了的,有很多名将,在从军之前都是拜过师傅习过武的,上了战场出了很多百人敌、千人敌、甚至万人敌(当然,应该只是号称,实际上没这么厉害,能打的过百人的就非常牛逼了)
所以那个时候能够出名的武术,比如太极拳、太祖长拳等等武术,都必然有着很强的实战性。如果没有实战性,比如你这个师傅教了徒弟,徒弟出去以后基本都挂了,你这个师傅也不可能会有名气。而且作为师傅,还经常要接受一些挑战,基本都是打出来的师傅,所以传统武术的实战性实际上是不容置疑的了。
只不过后来,尤其是清代以后,进入到了热兵器时代,武术的作用就没有之前冷兵器时代那么大了,基本都是用枪来解决问题,所以枪法或者是武器装备就更为重要。毕竟,你习武练拳往往要从小练起才能练出来,而且那个时候一个家庭要习武的话,那么这个家庭还要很有钱,不但能给习武的孩子吃好喝好穿好,还要能给他买一身的兵器装备。但是到了热兵器时代,这些就不管用了,任你学了多少年的武术,我一把手枪就搞定你了。所以习武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武术之风重新刮起,尤其是太极拳,很多人觉得能够强身健体,为了能够适应大众的需要,太极拳里面的很多招式,本来幅度很小的,变成了幅度很大的,就是为变得好看;有些本来频率很快的动作,一下子变得频率很慢了,就是为了适应大多数人的需要,毕竟频率快了对体力消耗很大,一般人也吃不消。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在公园打的太极都不是实战性的,只是观赏性的太极了。
实际上武术高手还是有些,比如你去武当和少林这些地方,还是能遇见一些武术高手的,尤其是那种不问世俗,专心习武的,那种人的身手有很多非常棒的。
为什么传统武术打不过自由搏击?
传武本身就打不过自由搏击。虽然我是练习传统武术的,但我承认。简单的说一下我自己的训练吧。其实我自己的训练,虽然说每天都练习,但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在练习基本功、套路这些东西,力量虽然也有在练,器械也有在练,但如果说真的和练习自由搏击的对打,自我感觉还是有点干不过,原因很简单:
第一点,我每天的训练时间大约是在一个半小时间左右,主要以套路为主,虽然有基本功的训练,但这些都基本上是作为热身和每天的必修课来练习的,而自由搏击的训练则不然,自由搏击的训练主要是以体能、力量、速、反应、抗击打训练为主,他们适应的就是相互的单人搏击技法,俗语有云“一力二胆三功夫”,练习武术不仅要练习套路,更要练习体能、力量、反应和速度,传统武术和搏击本身就是两个不一样的训练方式的功夫组合,在一起竞技时,必然有其不同之处。
第二点,基本上每天的体能训练,对于我来说,一周除了跑跑步,没有其他的内容,而反应的训练基本是零,再说抗击打,一个人练,谁打你?没有对战,没有科学有效的拳法训练,想要去和专门练习搏击的人打,就如同以卵击石。
第三点,我不贬低传统武术,但我承认其缺点所在,我自己也练过散打,也练过对战,知道其中的利害所在,我对武术、搏击充满敬畏之心。我不否认传统武术的实战性,我只否认我自己的训练方式不具备实战的可能性。如果说防身的话,还可以,对付一些没有习过武的人自觉得还是可以的,毕竟我也练过搏击,也从不放弃基本功的训练,偶尔还打打实战,我还是有一定的实战能力的。
第四点传统武术打不过自由搏击的主要原因就是,传统武术并不是为了擂台而设计的,中国传统武术是一门一艺术,一门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冷兵器时代所保留下来的文化特色,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他是其他民族武术所不具备的文化属性,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让现代的人们,可以看到古战场时期的武术技法(虽然花法多,但总体上也是有所保留)。中国的武术伴随的理论性也有很多,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传统武术已然成为了人们强身健体的运动之法。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都在忙着生计,有谁会去想着武术的传承呢?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中,中国传统武术的这么多技法也在这股发展中被抛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趋于富裕,中国传统武术又再次被重视,虽然中国武术在这些中都在不间断的发展,可是现代的人们有几人练习武术是真正的传承呢?教习武术者多以生计为主,习武者多以强身为主,传统古法练习者少之又少,小视频横行的时代,我们所看到的武术比较火的多以表演花法为主,而具备实战性的又有几个呢?
传统武术打不过自由搏击这些,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悲观,你理解透了,也就明白了武术与搏击的区别了。这本就是两种不一样的运动,电影的演绎让武术无所不能,现实的比试让武术一败涂地,两者巨大的落差,让人们对武术产生了怀疑。我们每天都能够看到各地的公园中都有练习太极拳的人们,试问,你能说到公园里找这些练习太极拳的人比试么?这些武者多数是退休以后开始练习太极拳的,而他们之中接受过专业老师训练的几乎没有,再说太极拳名师的费用很高,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钱去学的。
太极拳是养生的功夫,虽说其具备一定的实战性,但能实战的又有几人?古法有云“太极十年不出门”,没有十年专业的练习是没有办法实战的。而这十年中,需要接受体能、反应、速度、双人对战等练习方法,而体能和力量训练主要以抖大杆、戳大枪、转水缸、练石锁、推手、摔法等功力练习相结合,之后是太极的散手技法训练,也就是拆招对练、推手对练、双人推手实练习,也有散手对打。只有经历这样的训练,才能出手实战,同时在这些年中,对于兵器的训练也是每日必不可少的,而实用中,多以刀、枪技法为主,历史中成名的太极拳者多以兵器著称。
让武术具备实战,就需要引进搏击的训练之法,再结合武术才能让武者更强。现在上拳台打加要的拳师有几个接受过专门的太极拳训练?搏击的人多数都是经过一到两年的训练,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擂台经验,在擂台中,一个实战小白对战一个搏击老鸟,哪有不败之理?
为什么传统武术打不过自由搏击?
传统武术注重的是内外兼备,以武载德,以拳入道,技击并非专修!
在过去,学习武术拜师,考察你三五年都还不教你真东西呢,为什么?看看过去的门规就明白了!
这种情况师傅是绝对不会传授技艺的:
人品不端者不传;
不忠不孝者不传;
人无恒心者不传;
文武不就者不传;
借此求财者不传;
俗气入骨者不传;
市井刁滑者不传;
骨柔质钝者不传;
拳脚把势花架者不传;
不知珍重者不传。
而且习武之人各门派都有禁忌要求,比如:
禁叛师、
禁异思、
禁妄言、
禁浮艺、
禁偷窃、
禁违戒、
禁狂斗、
禁欺弱、
禁酒淫。
当然还有很多要求,所以习武之人讲究的是技为末儿!修为武德第一位的,很多人越练越不愿意动手与人较技比高低!
那么对于今天的自由搏击,纯粹技击为主的一种训练,就像一把刀拿来就是要砍杀的,你用来切水果那就是浪费!
所以,搏击散打的训练可以说三个月就可以出手伤人,半年就可以擂台比武,而传统武术三年才一小成,甚至还没有学到技击实战的技术,相比之下,传统武术短期是很难和自由搏击相对抗的!
但是从长远来看,就像你一个职业中专毕业和大学本科毕业的相比,未来发展趋势你一想就明白了!
如果说我们现在就是要提倡实战为主,那么,传统武术的技击完全可以单独训练应用,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泰拳可以大,拳击可以打,跆拳道可以打,空手道可以打,为什么就传统武术不可以打呢?一定可以的!
为什么传统武术打不过自由搏击?
自由搏击被规则保护得极好,所有可以破掉自由搏击的方式方法通通是犯规。你跟自由搏击打只能正面硬抗,自由搏击训练就注重正面硬打,练力量,抗打击力,练正面攻击速度,人也是挑选过的,都是身高体壮的,天天练,吃也是营养师配的餐,普通练武的如何是对手呢?这跟有个神仙突然出现逼迫志愿军只能跟美国人正面硬刚,不许用运动战,穿插包围,坑道战。那志愿军哪里还能打赢?一年都扛不住,半年就退回本土了吧。好在战场无规则,他打他的飞机大炮,我打我的穿插运动坑道手榴弹,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允许武术选手可以使用任何方式战斗,没有任何规则,可以打任何地方,大量现代科技根本无法训练到的地方都可以打,你再壮,力气再大,我扫堂腿,磋脚专题你小腿迎面骨,脚裸关节,侧面踢你膝盖髌骨,踢的好一脚你膝盖就残废了,后脑,喉结,下阴,眼睛,太阳穴都是任何训练都没用意义的地方 s都是可以轻松破防的弱点,不需要力气比自由搏击大,只要超过这些软肋的承受力就足够,趟地拳,灵活到你根本抓不住发挥地面技的机会,靠近就先踢断你迎面骨,往上攻击下阴,丹田 气海 然后滚到侧面打腰子,侧后有腰眼,脊椎骨也有薄弱地方,侧面搓打,轻松让你脊椎骨错位,轻则麻木,重则瘫痪。有这些攻击技巧在,就是女人也能打败200斤左右的重量级搏击选手。古代女侠怎么混江湖的?难道还跟男人正面硬刚不成?何况中国武术核心在兵器,能用兵器谁跟你拼拳头?古代走江湖哪个没兵器?更别说还有暗器毒药迷药等等,自由搏击冠军跑到那个年代,走江湖的女人半大小孩都能轻松搞死他。居然还敢嘲讽中国武术。。。。。。。。无知无畏罢了。
为什么传统武术打不过自由搏击?
能打的传武大家没见过,拿几个练套路的人说是传武乃井底之蛙。本人十几岁学的能打的功夫几十年基本没教过人,教人就是教恶。能打的功夫是立足同会打的人打,有严密的攻防体系,攻中防、防中有攻,都是一些使人至残要命的杀招,没见过就说传武不能打可笑之极!
为什么传统武术打不过自由搏击?
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值得再谈,尤其近年来,搏击打传武造成的恶劣影响,给哪些原本对传统武术、传统文化抱有向往之心的人浇了一盆冷水,当然也从另一个方面,让大家开始重新正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现阶段的普适性等问题,这也是很多传统武术新生代传人在思索的问题,这里我先谈谈,传统武术打不过自由搏击的根源——
自由搏击这项运动在域外就已成型,现在仅仅是技战术和训练模式的进化和细化,它跟中国传统武术没有半毛钱关系,跟国外的传统武术有没有关系,另当别论,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自由搏击专注于现代擂台踢拳式的站立比赛,它一经诞生就围绕这个方向不断进化、与时俱进。传统武术诞生的年代没有现代擂台,也没有踢拳比赛,它的诞生也不是为现代搏击擂台服务的,虽然它们都同属于武术范畴;就像我一个学英语的,从进校门那天起就不是为日本市场服务的,但是你非要我跟日语系较技,虽然都是语言,我肯定不如他们,被实力碾压是正常的。拿我们的短处去硬碰别人的长处,如果我们胜利了,那是对他们专业的不尊重,不是我们的荣耀,这种偶然只存在影视剧里。
现代搏击、包括拳击、MMA都是人类徒手格斗的巅峰,这个绝非传统武术能比,如果古人都比今人强,那还要新生事物干么?继承就够了,不用创新了,那岂不是跟武侠小说里一样,秘籍都是古代大侠留下来的。倘若真的如此,继往开来,岂不是画蛇添足,开宗立派,岂不是多此一举了?传统武术有传统武术的价值,但是它的价值绝对不是可以盖过所有现代搏击的长板,擂台上,搏击就是强者,人家就是玩这个的,这个不丢人,丢人的是我们不去弘扬自己的长处,而是去拿短板去硬碰,才是给传统武术抹黑,暴露弱项,不一定都是进步的必须,传统武术就不需要,只要我们将文化、养身、健身、防身、技击等自身价值服务当下就够了,全民健身的功德难道还比不上打一两个外来武道的么?你当真是旧中国,霍元甲他们都要打几个洋人,才能体现民族自豪感,时代变了,但是影视作品的影响余热还在,该醒醒了!
关注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也欢迎南京就近的朋友来我武术工作室喝茶聊天,教拳养家之余,把武馆开成了茶馆,多交些朋友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