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为什么感觉印度人并不反感英国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在印度的感觉是,印度人不喜欢但是也不反感英国。
原因大体如下:
第一,英国人统一了印度。
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其实是四分五裂的。
即便是莫卧儿王朝的鼎盛时期,印度也不是统一的。
到了莫卧儿王朝末期,印度其实早已四分五裂,分散成几百个土邦,有大有小,互相发生战争和内讧,民不聊生。
英国人来到印度以后,不管怎么说通过各种手腕将印度统一起来。
没有英国人,就没有今天的印度。
第二,英国人为印度做了一些好事。
诚然,英国人做了不少坏事,但好事还是有的。
其一就是印度的铁路。
早在1853年,英国人就开始在印度建造铁路。
在印度有铁路之前,这个国家大部分地区是很闭塞的。
村民缺乏交通工具,步行或者骑着牲口一般只能在附近的土邦来往。
所以,整个印度的商业不发达,人口几乎不流动。
然而,到了1929年,印度已经拥有遍及整个南亚次大陆各个角落的密集铁路网络。印度铁路总里程高达66000公里,当时每年运送6亿多人次旅客,9千万吨各类货物。
1929年印度的这个通车里程,我们中国在1997年才达到。
这只是英国做的实事中的一个。
第三,英国人来了民主制度。
英国人来之前,印度都是封建制度,土邦邦主都是土皇帝,说一句话就能让老百姓满门抄斩。
英国人来了以后建立了资本主义殖民制度,不管如何,至少比封建土邦要先进一些。
英国走之前,帮助建立议会共和制的民主制度。
印度就是依靠这套制度,解决过国内复杂的民族、宗教、种族、种姓问题。
如果还是停留在以往土邦时代,印度现在恐怕还是杀得血流成河呢。
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为什么感觉印度人并不反感英国人?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看看英联邦成员,许多国家的国旗都还保留米字旗,甚至把英国女王奉为本国的名义上的国家元首。那么,印度人不反对英国人也就算找到了答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印度人认为英国人为他们带来了国家统一。历史上印度一直是四分五裂,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即使是鼎盛时期的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没有统一,分散为几百个土邦,他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内讧。英国人殖民印度后,用高压铁腕手段将印度统一起来。凭印度自身的力量估计到现在也没有实现统一。英国人撤走后,印度又分裂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从中可见印度人的大一统观念是何等脆弱。
二,印度人认为英国人在许多方面帮了印度的忙。我们知道,印度的铁路设施至今还非常落后,就这还是英国殖民时期修建的。到1929年,印度已经拥有遍及整个南亚次大陆各个角落的密集铁路网络,铁路总里程高达6.6万公里。当然除修建铁路之外,还有公路等其它方面的设施建设。
三,印度人以为英国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民主制度。到现在,印度人都以自己为民主国家而显得十分自豪。在英国殖民之前,印度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各个土邦的邦主都是土皇帝。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专制独裁,而英国帮助印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虽然英国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但印度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总比封建制度要优越很多。
总之,尽管印度目前还较落后,但他们的心中仍把印度当作救世主,这也是印度仍保留米字旗,把英国女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元首的根本原因。
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为什么感觉印度人并不反感英国人?
笔者认为,印度国虽说古老,但民众心中却普遍缺失国家概念。印度虽说占据着地球上最宜人类生存的广袤土地。思想却仰仗上天的厚爱而繁衍生息!印度人心境淡定平和,少有争凶斗狠之念。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寄望于神灵福佑,笃信神灵主宰着人类社会。民众思想世代沉溺于精神乐园中不能自拔,所秉持的生活态度,恰似陶公笔下的桃源人一样随欲而安,自得其乐。以此心态营造人生的印度人心里,根本不理会英国对其殖民统治的可悲性,罪恶性,自然也少有人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以及该怎么认识英国佬之问题啦!印度物产丰富,殖民时期,生活在印度的英国人随心所欲地享受着无穷无尽的美食和财富供应,却看不到由印度人组织的主动反抗。英人们心安理得地当了印度的主宰。其间高明地又为一些印度穷人做一些事帮一些小忙,更有效麻痹了印度人的思想,我想这应该是印度人不反感英国人的部分原因吧!哈哈哈
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为什么感觉印度人并不反感英国人?
又何止是印度。英属殖民地独立以后普遍很感谢英国人。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包括美国,加拿大。这些前英国殖民地,对英国都心存感激。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英国给殖民地带来了现代的法制,现代工商业,现代的教育制度。丹尼尔.汉南在《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一书中有最深刻的阐述。
当然,印度人感谢英国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英国人开始殖民印度的时候,印度的莫卧尔王朝已经开始没落,印度版图内有很多个独立的小国家。而英国人征服了以后,最后交还给印度的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印度。凭印度人自己的本事,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事实上印度历史上的若干个大的王朝都没有真正统一过印度。
对此,印度的政治精英、上流社会,英国人感激涕零。
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为什么感觉印度人并不反感英国人?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句名言:印度就是一个地理名词,从来就没有印度这个国家。丘吉尔的话虽然有些”刻薄”,但也说的是一个事实,印度从来就没有以一个国家出现过。在印度之前,印度这个地方是以部族各自存在各个城邦各自为政。一片散沙。不存在国家的这个概念,正式英国的“侵略”统一的印度,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法律,政治,文化。英国促进和帮助印度统一,建立了国家体系概念。当然,对英国不反感的主要是指印度的精英阶层,大部分普通印度人对于英国的殖民的殖民统治也是十分反感和痛恨的。每年的3月23日是印度的民族烈士纪念日,每年4月13日是印度的迦利安瓦拉拔格大屠杀纪念日,都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证明。
而印度的精英阶层不反对英国殖民统治,首先就是英国对印度统治是比较宽松的,属于重商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地,在印度殖民统治,说不上友好,当然也谈不上多残暴,只要赚钱就行。在印度采取了当地人治理当地人的方法,印度的精英阶层可以在英国接受教育,因此在印度独立的时候,印度的高级官僚官僚阶层都接受的英国教育,英国对印度文化渗透也很成功,印度的官方语言英语,英国在印度推行分化策略,地方事务是印度部落自己治理,各邦具有很大的自治权,因此印度高层和精精英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矛盾不得。甚至合作的“很好”。
而且印度独立是非暴力,也就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印度不是通过战争和暴力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的,而是印度精英阶层和英国和平协商解决的。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亲英”阶层留在印度独立政府任职。正式这种充分合作也让印度不反感英国。由于原本印度十分落后,英国的殖民带来大量的“先进文化”科技,使得英语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便于印度融入国际社会。英国留给印度的政治体系的适应了印度的国情。
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好处,那就是印度客观上扩大的印度领土,古印度的领土面积其实不大。正式由于的英国人殖民,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领地,但最终都便宜印度。使得印度的领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七。综合来是说,就是由于英国给印度带来的了先进的现代化文明,工业,科技。客观上完成并扩大的领土和完整。所以基即便印度独立和英国的关系还十分亲厚,还加入了因此印度在独立以后还加入了英联邦。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的关注和点评。
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为什么感觉印度人并不反感英国人?
印度人感激英国殖民者,这很正常,可以举一个正常的小例子。比如走亲戚,一般人都是欢迎的,带去了礼物。坐一会儿就走,或者吃顿饭再走,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远接高迎。但如果住5天不走,主家一般都烦,因为已经超出了限度,因为这是主家的家,不是亲家的家。但是,亲戚走后,还是亲戚,还会按照亲戚走动。
印度国家也一样,印度本身叫南亚次大陆,不是一个国家。英国人到印度开辟殖民地,把印度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区域,叫东印度公司,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印度当地人不到实惠,能不感激吗?如果英国人就此罢手,回到英国,大家都好。
可是英国殖民背不会主动离开印度,所以就发生了印度国父拉.甘地的不抵抗驱逐运动,把英国赶出了印度。印度独立了,而且英国支持印度独立,印度还会很感激英国。所以印度现在仍然是英联邦成员,英国还是印度的宗主国,也就是所谓的亲戚还是亲戚,关系当然不错了。
中国的境况就不一样,其实印度和中国对殖民政治认识也不一样,中国认为是贬义词,而印度认为几乎是一个中性词,甚至带褒义性质,印度法官还对日本侵略者辩护过。因为印度虽然受到侵略,但也得到了海量的实惠。中国受到的殖民政策,都是侵略,抢中国的财富,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所以中国对殖民政策是特别厌恶的。
所以国与国不一样,走过的历史也不一样,认识一个国家,要看实际的情况,不要人云亦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