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浦最后一个哥们已经把真相全盘告知武松,自己是奉命行事,何罪之有?武松为何要杀他?
飞云浦劫杀武松的哪一个不是奉命行事?
奉命行事就没罪? 如果奉命行事就没罪,那武松前面杀的三个人不也就没罪?
最后那个人把真像告诉了武松就没罪了?
野猪林里,董超和薛霸把林冲绑在树上,杀林冲前也把真像告诉了林冲:“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要我两个结果你。”
难道能说董超、薛霸“何罪之有”?
虽然武松、林冲都没有被杀死。林冲是鲁智深救了,武松是凭勇力救了自己。 假如,没有鲁智深打救林冲,假如武松打不过那四个对手,或者说,武松打不过最后剩下的那个人。那么林冲、武松都被杀死了,你还有“何罪之有”一问吗?
伟人毛泽东说“:我们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总之,“何罪之有”一问,问得有欠考虑。
至于武松为什么一定要杀了这个已经缴械投降的人,我想有下列原因:
其一,这种江湖宵小,本就不是良善之辈,而是恶势力的帮凶!早晚是个祸害,该死!
林冲阻止了鲁智深杀董超、薛霸,后来董超、薛霸,在押送卢俊义中重施故技,把卢俊义绑在树上,杀卢俊义前拿起水火棍,看著卢员外道:“你休怪我两个:你家主管教我们路上结果你。便到沙门岛也是死,不如及早打发了!你到阴司地府不要怨我们。明年今日是你周年!”结果不是还是被燕青杀了?
其二,武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快意恩仇,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
对于恶势力,他毫不手软,杀西门庆、潘金莲,杀张都监一家,除恶务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一死!”
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贪官横行,社会腐败黑暗,流氓地痞不法,民不聊生的时代。社会需要这样“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为百姓伸张正义!
但武松绝不是滥杀无辜的人。西门庆和王婆、潘金莲合伙谋杀了他的哥哥,他选择的是法律的手段,到县衙告状,但知县屈服于西门大官人的淫威,贪图西门大官人的钱财,站在了恶势力的一边。武松才奋起反抗,收集证据,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然后自首。
在十字坡,张青、孙二娘差点把两个公人做了人肉馒头,还是他救了两个公人。武松说:“ 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这两个公人於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伏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恩怨分明,大丈夫行径!
其三,“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是武松走向封建统治者对立面的体现,“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是武松与黑暗社会恶势力不共戴天的宣言!
《水浒传》是汉语言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伟大作品。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揭竿而起的根源。
《水浒传》的一个伟大之处,虽然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但描写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性格迥异,呼之欲出。
以武松、林冲、杨志为例。同是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同是被官府所逼无路可走,“逼上梁山”。武松是果决干脆,绝不拖泥带水;林冲是逆来顺受,避无可避才出手;杨志则是不忘祖训,处处谨慎小心,想谋求功名。最后被晁盖等人推了一把,全无后路才落草反抗。
杀飞云浦最后那个杀手只是武松整个惊天动地的、令人拍手称快的行动中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这个细节也并非微不足道的,而是小说一个很有意义的组成部分。说明:武松就是武松!
飞云浦最后一个哥们已经把真相全盘告知武松,自己是奉命行事,何罪之有?武松为何要杀他?
杀红眼了呗。在去飞云浦之前,武松都是一忍再忍,还幻想能有个活路,不想二解差心怀敌意,张都监、蒋门神所派打手早在飞云浦等待,一心要置武松死地,武松被逼无奈,为了活命,也只好豁出去了。他们虽是打手,但也是要自己命的人,不杀他们,自己性命不保,因此只能下狠手,奋力一搏,凭着自己高强的武功,将他一个个杀死。最后一个看杀武松不成,害怕欲逃,被武松赶上,踩在脚下。武松问他为什么要对自己赶尽杀绝?张都监、蒋门神他们在何处?那人一一如实作答,以求保命。当得知详情后,武松更是气炸心肺,虽说此人告知了自己实情,但他是帮凶,已是杀红了眼,留他不得,索性都杀死,对自己也更快意更安全。如此应邀回答,不知悟空可否满意?
飞云浦最后一个哥们已经把真相全盘告知武松,自己是奉命行事,何罪之有?武松为何要杀他?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不杀这个喽啰,有很大后患。
因为武松已经决定回去报仇,那么这个喽啰基本就要杀掉。
如果不杀,而是将他放走哪怕捆绑起来,喽啰必然第一时间去报告官府。
而武松稍后潜入城内杀死张都监和蒋门神一伙,花费了很长时间。
期间如果喽啰报告官府,武松不但不能报仇,恐怕逃也逃不走,性命都难保。
这就和武松杀死张都监府中那个马夫一样,怕他破坏计划,不是你是就是我死。
第二,杀红了眼。
武松当时确实杀红眼。
为啥?武松被张都监和蒋门神陷害,被毒打了好几顿不说,如果没有施恩用了巨额资金行贿,武松早就被害死在牢里了。
然而,就算有施恩行贿,张都监和蒋门神还是不放过他,安排4个人在飞云浦暗算他,一定要置他于死地。
而武松其实不过是打败了蒋门神,将他赶走了而已。
而蒋门神本来也是通过武力,抢走了施恩的地盘,武松做的也算过分,而且也留有余地,没有将蒋门神打死或者打伤。
但蒋门神和张都监却如此狠毒,一定要赶尽杀绝,实属穷凶极恶之人,估计之前也干了不少类似的坏人,被杀不算冤枉。
武松这一肚子的仇恨,也发泄在这几个杀手身上。
虽然这个小子下跪求饶,说是蒋门神的差遣,那又如何?
如果武松没有武功,岂不是被你杀了。
蒋门神派你来杀人,你就这么听话来杀人。
蒋门神要是让你跳崖,你会跳吗?
所以杀手也不是好人,武松杀了他也没什么。
飞云浦最后一个哥们已经把真相全盘告知武松,自己是奉命行事,何罪之有?武松为何要杀他?
死在武松刀下的冤魂不止一个,血溅都监府时,武松杀了不少妇幼,何况这位是来暗杀他的人。当时武松大闹飞云浦是在大白天,血溅都监府是晚上,点灯以后。如果武松不杀人灭口,最后这位哥们有足够的时间,一定会跑回去通风报信。势必会影响武松的报仇大计,所以,他必须死!
飞云浦最后一个哥们已经把真相全盘告知武松,自己是奉命行事,何罪之有?武松为何要杀他?
做错了事,就应该承担后果,虽是奉命但也是收得钱财,图财害命之人,人人得以诛之,所以这个人必须要死。
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出行之前,两个差馆收到了武松兄弟的银子,却不办事,将自己一切的行李都交于武松背着,此时武松因屈打成招还身负重伤。
飞云浦之前,悬崖峭壁上,一个差馆还险些掉进悬崖,要不是武松相救,早都一命呜呼了。
两人不仅不知道报恩,还恩将仇报,这类人留着还有什么用。
武松行动不便,怕这人先行一步,告状武松以一人之力,将所有的杀他的人杀死,但这时候的他,还是在没有食物和重伤的情况下,身体的情况让他不容乐观。
如果这是武松留他一条命的话,难免他会回去告状,此时武松的身体情况,根本不能保证他会比那人先到鸳鸯楼。
为避免打草惊蛇,那个人必须要死。
武松心中有恨武松本是直性之人,张都位最初对武松不错,还将自己的婢女认武松做妹妹。他对这个妹妹也更是视为亲生。可不想正是他真诚相待的人,出卖了他,换位思考一下,谁能受得了这种欺骗。一向自傲的武松,被他人玩于股掌之间,谁能不恨。
加上武松又从差馆的口中得到了证实,心中定然火气重生,无法抑制,将他杀死。
对于这个差馆来说,死是最好的结局,即便是他能回到蒋门神身边,也是难道一死,或许还会更痛苦,所以,被武松杀死,可能还是件“好事”。
飞云浦最后一个哥们已经把真相全盘告知武松,自己是奉命行事,何罪之有?武松为何要杀他?
水浒中的人物个个个性鲜明,武松快意恩仇,无妇人之仁,乃大丈夫行经,。再说因人设事为小说之旨要,何足议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