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有什么军事用途?
高铁在军事上的用途,好像除了运兵(轻步兵)之外,其他的军事用途不明显吧,像坦克、火炮这样的重型装备高铁是运不了的,还是得靠货运火车,高铁除了本身就没有货舱之外,其各方面的设计就不用用来运送货物的,根本就不具备货运列车那样的重载负荷能力,不管是轨道承受压力的设计,还是最大优势之一的高速机动,都仅仅是针对人员的运输,而不是拉货。
大家不要只看到高铁的速度很快,在军事用途上,这种速度除了永磊运输轻步兵之外,完全没有其他作用?为什么?首先,理论上货运列车的速度是可以达到100公里/小时左右的(基本上不会超过这个速度),不过如果是在弯道较多的山区路段,那么速度需要降低到60~80公里/小时,要是运输坦克、火炮等这样的重型军事装备,货运列车每小时能跑60公里就差不多了,所以,即使高铁能用来运输重型军事装备,其速度也不可能达到每小时几百公里,更何况高铁是电气时代的产物,电力才是其机头的动力来源,而不是像传统的火车头那样是烧油的。
也就是说,高铁机头的拉力根本就不可能跟传统火车头相提并论,虽然高铁的速度快,但是速度快却并不代表着拉力大,所以,如果你用高铁运输重型军事装备,别说跑高速了,能不能顺利起步都是个问题,万一要爬坡怎么办?或者高速转弯的时候直接脱轨?毕竟载重越大,受到的离心力作作用也就越大,还有就是高铁轨道承受压力的问题,毕竟高铁设计的时候就是以运人为标准的,突然之间要运输重型军事装备,也就是说轨道能不能承受压力,保证列车不脱轨就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所以,高铁运兵还行,至于其他作用还是算了,交给空军吧,多造些大运来得实在,列车的速度再怎么快也是比不上飞机的,而且,高铁的运力保证需要电网支持,到了战时,电网如果遭到对方打击,那么高铁的运力也会同时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民用高铁的军事用途在我个人看来也就运兵靠谱一点,而且更多的还是和平时期的兵力调动,如果到了战时,则需要保证高铁的运兵路线不会遭到敌方的打击!
高铁有什么军事用途?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高铁说起来好像只是一种交通运输工具,能够运输旅客和货物,其实高铁也是具备重要的军事价值和战略价值的。其实说起高铁,为什么说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没有积极的发展高速铁路,目前只有中国大力发展高铁,这其实跟我国的国情密切相关。
前面说到的这几个西方国家,以航空业和公路为主,其中日本以航空为主,日本国土小,道路偏窄些,公路里程短。德国美国人口密度小,公路比较畅通。现在说中国,中国幅员辽阔,更重要的是,中国山地偏多,高原偏多。而美国德国平原多。如果想要让中国的交通网活起来,就需要架桥和修铁路,这种方式经济而且使用周期长。中国的很多地方,目前并不适合建立大型机场。
如果发生了军事冲突,高铁可以在短时间里输送大量物资和人员去事发地,特别是物资。人员可能更需要使用战略运输机来转移。但飞机的运输能力带不了太多物资,主要的战略物资还是需要陆地运输。效率高,成本低。特别是在高寒地带,飞机很容易出现故障。
除了运输,高铁还能承担发射导弹的任务,众所周知,苏联曾经发展过导弹列车。把导弹装在火车上,随时停下发射,让美国人防不胜防。虽然美国拥有庞大的天基卫星侦查系统,但要监视一个大国的全部铁路网,还是显得力不从心。这还是普通火车,如果是监控高铁和动车,难度就更大。导弹列车会成为除了核潜艇外,最可靠的二次核反击手段,具备战略价值。再加上我国有大量的山地,火车经常要在山洞隧道钻来钻去,这就更让对手防不胜防。
高铁和普通火车的价值和用处还是很大的,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很重要。
高铁有什么军事用途?
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开创了人类地面交通的新时代。1866年普法战争期间,普鲁士率先运用铁路运输系统,保障前线部队和军事物资的供应,为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也开辟了铁路系统军事化应用的新篇章。
时至今日,尽管面临航空、公路、水运等多种交通运输形态的竞争,但包括高铁在内的铁路运输依然蓬勃发展。在这方面,全球尤以中国为盛。截止2018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2.9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2/3以上,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这些交织密布的庞大高铁网络,肩负着“人类最大的人口迁徙”,如此巨大的吞吐能力引得全世界侧目。
军事运输向来是各国铁路系统的重要职能,而高铁具备的突出优势,使其军事用途日益广泛。
首先,高铁具备“速度快”与“运量大”的特点,使其能够实现大规模、高速度的转运兵力,大大提升了军事部署效率。古人云:兵贵神速。运输能力实际上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战争应对能力,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现代战争面前,快人一步完成兵力和物资部署,就掌握了战争的先机,甚至能够决定战争的最终结局。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势复杂多样,一旦战争播爆发,就需要将大量的人员装备和物资转运到战区前沿,由于我国战略空运能力严重不足,只能使用铁路或公路运输,常规铁路载重能力很好,但运输速度较慢;公路运输则要面临上百甚至上千台机动车辆的组织协调,不仅耗费时间、易发故障,而且大量兵员长时间奔波也不利于战备。
使用高铁运输,一支轻装部队能够在5小时内机动到1000公里外的地方;如果使用轮式车辆公路运输,一天最多机动400~500公里。高铁运输大大缩短了部署所需时间,这些节省出来的时间,能够更好的进行战前准备和人员休整,从而以逸待劳进入战斗。
其次,分布日益广泛、末端不断延伸的高铁运输网,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军、民、社会、国家的高度整合。基于高铁速度快、运力大的特点,加之密织的高铁网,能够实现分散各处的装备、物资、人员的即时、快速调运,这种时间上的大幅度压缩,空间上的大范围转移,数量上的大规模流动,最终就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整合。
再进一步来讲,客观上将全国各地军队、人民、物资凝结为一个整体,大大提升了对抗外部压力的弹性和韧性,在面临外部战争威胁的时候,如同一个弹力球一样,将某个方向的压力迅速传导给整体,共同承受、共同抵御!
再次,高速铁路网的通用平台属性,使其能够方便的同时服务于军用、民用等领域,不仅提高了平台使用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军事运输成本。我国《国防交通法》已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围绕交通战备要求,从机制、职责等方面,对国有、社会、企业的各类交通系统进行了明确规划,促进交通领域军民融合,从而形成了交通战备系统一盘棋的格局。
高铁运输的高效率大大降低了经济活动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同样,高铁运输也有利益降低军事运输成本,提高国防军费使用效益,能够保障国防活动更加顺利有效,从而实现“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目标,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另外,世界各国几十年来纷纷展开大规模裁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新兴交通工具的发展进步,有限的部队可以借助发达的铁路系统灵活运输,提高了军事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四,高铁不仅速度快,而且运行平稳,车体空间充裕,适合用作战略导弹机动平台,从而建立机动范围广阔、隐蔽能力突出的移动打击体系。这种“导弹列车”最早出现在前苏联,外观形同普通列车的车厢内,装载SS-24“手术刀”洲际弹道导弹,一列火车可载三枚导弹,一个昼夜就能机动1000公里,这种机动能力能有效规避侦察和打击,从而形成有效的战略威慑。
尽管媒体传言中国已经开发了导弹列车,不过目前尚无可靠的实证。与俄罗斯相比,中国的铁路网、高铁网更加密集,铁路沿线的城市、山区、森林、隧道能够提供充分的遮蔽。因此,着眼未来提升核威慑能力的需要,还是很有必要在现有公路机动导弹的基础上,开发一种新型的铁路机动导弹系统,从而丰富核打击形式,提高威慑效果。
当然,发挥好高铁在军事领域的功用,不仅仅需要持续拓展高铁网络,更要加强高铁运输网的运营管理,确保高效高质运行。同时,要加强高铁与空运、公路运输、水运等交通方式的联动,确保能够根据形势任务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方式,协同运输不同类型的物资,从而获得最大的战备效能!
高铁有什么军事用途?
高铁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在现今我国已经初步建成四纵四横的高铁网络,里程达到两万多公里,平均时速在300公里以上,以我国南北东西最长6000公里距离计算,任何地点之间的交通时间不会超过24个小时,这在世界上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但要是说高铁有什么军事用途,我个人认为在和平时期可以拿来运兵,战争时期有点鸡肋,最后还得靠空中机动!高铁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运力大,在和平时期拿来转运兵员最好不过了。拿普通的二等座车厢来计算,一节车厢就设置有80个座位,如果采用重联编组就是16节车厢,那么一次性可以运输1280人,对比伊尔76最多只能运输305人来看,这绝对是妥妥的优势,而且速度350公里/小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现在像新兵运输、远程机动训练、部队移防等经常会使用到高铁运输。而诸如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这类需要大规模调遣兵员的非军事行动,未来也可以使用这种快捷、方便的运输方式。那么有人就会说了,既然高铁这么多优点,那么战时用来调兵谴将,跨地域远距离集结优势兵力应对战争简直不要太爽了!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
第一、高铁虽然运人多,但是因为高铁线路的先天不足,车厢不能重载,面积也不够,所以只能人装分离,重装备什么的基本上不能带到集结地,最后还得等普通列车或者运输机把装备运过来才能开拔,有种画蛇添足的多余感。第二、高铁都是电气化高架桥线路,在战时很容易受到敌方集束炸弹和石墨炸弹袭击,陷入瘫痪后抢修工期长,难度大,一时半会儿根本难以恢复。第三、高铁成本高,每公里最低的按秦沈客专算也要3700万,按最高的京津高铁算,则需要1.8亿。这样的线路修到边境地区如果没有客流会造成巨大的浪费,而在战时一旦被敌人摧毁,维修成本也是一笔巨资。
所以我认为高铁的军用价值在战时其实并不是很大,我们目前还是要着重发力军用运输机,运20这种大运要加快生产,运8、运9这种战术运输机也不能停歇,只有具备强大的空中战略运输能力,才能称之为强大的军队,光靠国内的运输铁道线是远远不能满足军队需求的,毕竟咱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高铁有什么军事用途?
高铁这种交通工具,想必是人人都坐过了,这种交通工具比火车更快,更稳,平时大家到外地去基本都是乘坐高铁,然而你想过吗,这种在平时很便捷的民用交通工具,在战争中,有什么军事上的用途呢?
想不到,平时民用的高铁竟然还有这个用途。在战争当中,军队的运输无疑是决定战局的一项重要因素,拥有更快的军队运输速度意味着你将掌握主动权,一战时期的凡尔登会战,法军使用铁路运输了几十万人上前线,确保防线不会被德军所突破并最终赢得了会战的胜利。而在现代战争中,铁路运输依然十分重要,不像公路上的卡车,铁路运输可以一次性运输一大批部队,并且速度快,高铁无疑是在战争中有优势的一项交通工具,高铁基本都拥有300KM-350KM的时速,比卡车快得多,以这样的速度来计算,从东北运输部队到新疆,只需要12个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这样的速度以前基本无法想象,在战争中,将会赢得宝贵的时间。
在以前的战争中,部队运输通常靠摩托化以及卡车在公路上浩浩荡荡前进,不但速度慢,而且目标大,非常容易遭受敌方空中打击,参考德军阿登战役期间是如何被盟军的空军炸成德鸡的。高铁速度快,而且目标小,不容易暴露,其足以在12小时内将一支步兵部队投放到全国任意战区内的意义十分重大,虽然不能运输重装备,但是在真正需要快速反应的时候,一个连在一天内到达指定战场比一个师一个月到战场的作用强得多。
高铁有什么军事用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高铁并没有太多军事用途,这要让大家失望了。
原因如下主要就是:高铁的载重量太低。
目前高铁在设计上本就不是重载机车。
这是因为速度和载重本来就是矛盾的。
资料中这么写:高铁的铁轨、路基、桥梁、车站首先考虑的是高速通过,技术上追求的是轨道面的平整度和无缝隙。世界上的高铁有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两种,我国采用的都是无砟轨道,就是高铁铁轨底下看不到那种普通铁路上常见的石块堆,而是铁轨和枕木直接安装在平硬的水泥路基上。
高铁要求铁轨平直度达到1000米内变形起伏不超过数毫米,而且上千公里铁轨没有一个分离的缝隙,这一切要求就是要保证高铁列车高速下的安全和平稳。但是如此平直的铁轨就不能承载过重的列车,否则很快就会压的铁轨和路基沉降变形,失去高速运行的能力。
因此高速铁路都是专线专用,绝对不让货运列车上高铁运行,连普通客运列车都尽量避免借道高铁,就是防止这些普通列车自身太重,压得轨道变形,失去平整度就不能跑出高速了。
由于高铁的速度太快,如果载重量较大,车厢在转弯时的离心力就会发生大的改变。
如果不能重新设计弯道半径和拐弯速度,那么高铁就会脱轨。
我们根据乘客数量推算,每节车厢的实际有效运载重量也不到10吨。就算我们放大百分之五十,也不过15吨,相比普通绿皮车厢60吨运输能力还是差远了。
而军队的大型武器,没有低于15吨的。
所以目前高铁只能载人,或者是快递的小包裹,不能运输重量较大的货物,比如军队的重武器。
大家都知道,目前军队作战是非常依赖重型武器的。
如果没有重型武器参战,即便是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精锐的游骑兵,也被索马里的黑人打的满头包。
高铁无法携带重型武器,那么把轻装士兵迅速转运也就没有意义,运过去也是送死。
其实不要说打仗,就算是抢险救灾,最初赶到汶川的救灾官兵因为缺乏大型设备,依靠铁锹、撬棍几乎是束手无策的。
况且,今天的普通载重货车的速度并不慢。
国内目前货运最高等级的行邮专列,速度可以160公里/小时。可以说,它也不比高铁慢多少,还能装载重武器,足够用了。
其实,如果真正开战,只要敌人比较强,肯定会第一时间破坏我们的铁路网。
铁路运输是有限制的,公路网运输更为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