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莱茵大营是网上用来黑美国的一个段子。
萨沙之前曾经辟谣过,但感觉有人推波助澜,反复的搞起来。
我就再说一遍。
莱茵大营的网帖,加拿大记者巴克切《有计划的死亡》,里面胡乱说了一些数字,比如美军控制的莱茵大营死了75万到100万德国战俘。
但巴克切并没有说他讲的是历史,只是自己一些回忆和猜想。
1992年,美国历史学家阿瑟.史密斯用一本名为《艾森豪威尔与德国战俘:事实对虚构》的书,批驳了加拿大记者巴克切的结论,认为所谓消失的100万德国战俘是无稽之谈。
史密斯认为,这种可笑的结论,来源于一个更可笑的失误。
经过反复对比,史密斯发现巴克切的结论,竟然是因为他秘书的录入错误。这个不上道的秘书在抄录档案文件时,竟然漏敲了一个0,导致其书中计算的某集中营的死亡率,被夸张了十倍,将实际上为3%的死亡率,夸大为30%。
因巴克切在书中列出了参考的资料,史密斯稍微一对比就很轻松的发现了这个错误。
但巴克切却不知道。他用此死亡率和其他数字去估测全部战俘的死亡,结果数字被大大夸张。
史密斯的观点得到史学界的认可。
西方社会出书自由,你说失踪1000万德军战俘也是可以的。
搞笑的是,到了中国,巴克切的猜想竟然就成为了事实。
其实用脚指头都可以想到,当年德军投降以后,在莱茵大营的战俘一共有500万人。
如果死了100万,就等于死了五分之一,这是什么概念。
早就应该搞得全世界皆知了,比纳粹屠杀犹太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实际上,这么多年却没有这方面的消息,为啥?
因为根本就不存在。
美方公布的“莱茵大营”的全部死亡人数为5000。
而巴克切另一个证据,盟军战俘营的一份战俘人数变动记录,也是他无意或者故意搞错得出错误结论。
这份战俘变动表中,有着数量极为巨大的其他减少项目。
巴克切认为这就是死亡的战俘。
然而,史学家查询这份档案的原始记录,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其他减少是因为66万德国民兵没有被当做军人,稍微关押就草草释放。
结果,这66万都被巴克切胡乱解释为死亡。
后来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巴克切承认这是他的失误。
军事史专家 Albert Cowdrey认为即便5000人的数字可能偏小,但无论如何高估莱茵大营的德军战俘死亡率,均不可能超过1%,也就是死于美军手中的德国战俘不超过五万六千人。
一般认为,500万德军战俘中,死亡的最多在1万人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传染病流行,而美军的青霉素还只能满足自己的军人需要,难以供应这么多德国人。在黑市上,青霉素比黄金价格还要高。
史学家认为,巴克切只是打着历史的招牌写了一本小说,里面的数据都是胡乱找来的。
自然,巴克切也没说自己的是历史研究者,所以这样胡写小说对他的声誉也没有损害。
反美归反美,不要选用这种小说作为证据。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莱茵大营虐俘应该是夸大其辞的,大家想想,美国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仇恨德国人?这样的话英法更应该虐杀战俘才对啊。论仇视,美国更应该虐杀日军战俘才对吧!毕竟死于日军手中的美军更多,日本是东方黄种人,但是美国反而没有太多的惩罚日军战俘,而且还阻止了苏联人进攻北海道。其实二战后期美苏已经是貌合神离了,都是在考虑如何争取战后自己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虐杀几十万战俘是难以想象的,毕竟很多德军将领都没判死刑啊,几十万德军是战俘,但是也是精壮劳动力啊,为了战后西德重建,对抗苏联,个人认为莱茵大营虐杀俘虏事件是谣言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一句话没:“卢比扬卡包吃住,莱茵大营食宿自理。”卢比扬卡指的就是西伯利亚战俘营,苏军关押德棍的地方。莱茵大营嘛,就是美军关押德棍的地方。
这大概是西伯利亚战俘营的画风
这个大概就是莱茵大营的画风。
就事实而言,莱茵大营的死亡率要高于西伯利亚战俘营。所以很明显,这帮德棍向英美投降而不向苏联投降的做法是错误的。总的战俘死亡率,苏军俘虏的是10%左右,美军是15%-20%之间。
当然了,我说了不算,我们看看幸存的那些德军士兵自己怎么说的。
这本书是《黑色雪绒花》,一名德军北方山地师军人的回忆录。
莱茵大营指的是美军在莱茵河西岸地区用铁丝网建立起的一条350km长的战俘关押区。之所以选择在莱茵河西岸,是为了解决战俘的饮水问题。
实际上以美军的后勤保障能力,加上莱茵大营沿河而设立,他们完全有能力保障这500万德军战俘基本的生活需求。然而他们并没有这样做。
出于对德军战俘的不信任(毕竟人数太多了,害怕兵变),美国陆军上将巴顿直接下令中断了对关押战俘的粮食供给,连水都很少。在长达1-2周的无补给状态后,才有极其少量的食物和水被分发给战俘。
然而几个月之后,500万战俘保守估计至少都死了75万以上。(极少数有被调查过的战俘关押区的死亡率都在13%-20%之间)
有些人肯定会说:美军是自己都没吃的了。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当红十字会的医护人员前往莱茵大营的时候,却被美军给打了回去,甚至还因此发生了流血事件。说白了,饿死这帮战俘,本就是美军的本意,杀鸡儆猴免得这帮战俘搞事。
艾森豪威尔针对德军战俘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他们不是战俘,他们是没有武器的敌人。”
能说出这种话,您还指望善待战俘?现在在德国,莱茵大营的原址都是禁止开发的,生怕挖出来的死人骨头影响了美德的外交关系!
如果某些人要黑苏联虐待战俘,那么请把美军也带上。当然了,无论是苏军还是美军,他们对待战俘的方式相比德军都是温和至极的。
说完莱茵大营,再来说说西伯利亚战俘营。
先说个题外话,被苏军俘虏的战俘只要身体没问题,去西伯利亚战俘营活着的几率大约有95%,伤病也是有机会活下来的。但是要是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法国,南斯拉夫这些国家俘虏,几乎死亡率是100%。要知道,英军向南斯拉夫移交的12万德军战俘全部被杀。
回到正题,苏军总共俘虏了570万德军,死亡60万,最终回国510万。而德军俘虏了516万苏军,最终生还仅100万。
所以说啊,苏联人对待德国人太仁慈了,换咱们去肯定的全部处死。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首先,所谓的莱茵大营本身就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在二战欧洲战场结束时,大批德军投降,其中的确是德军都是争取向西方的盟国军队投降,而尽量从苏军的占领区向西逃。正在搜身的德军俘虏,一般来说对于党卫军俘虏,同盟国方面的态度是比较严厉的,战后党卫军也被定为犯罪组织,成员并不享受战俘的待遇。战争初期被俘的大量苏军被解决掉的非常多。比较著名的苏军俘虏,雅科夫-朱加什维利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只能问德军自己,德军在苏联的领土上干的坏事太多,包括屠杀平民,焚毁粮食,摧毁工厂矿山等等一系列的战争暴行,干这个事的不止是党卫军,国防军也参与在其中,而德军对待被俘的苏军也是进行了大规模的虐待以及屠杀,德国人总是渲染苏联战俘营的可怕,但是苏联战俘在德国的命运更惨,甚至有相当数量的苏联战俘为了能够活得好一点而不惜充当叛徒。在白俄罗斯战役中被俘的德军在莫斯科游街,苏联人称他们是战争期间第一批进入莫斯科的德国士兵。到了战争末期,德军中这些小孩十分常见。
在1945年德国投降以后,投降的德军分别被法,英,美,苏四个国家分别关押,其中法国关押94万人,死亡2.5万,英国关押364万人,死亡1300人,美国310万人,死亡5000人,苏联一共俘获240万人,死亡45万人,这个死亡比例的确是非常高。不过和苏联人在德国战俘营的待遇相比还算好的,苏联一共有405万人被俘,在德国战俘营死亡约180万,同时还有1800万平民在战争中死亡。苏联除了军人还有大量的平民被德国抓走当作奴隶使用。他们的死亡率也很高。
德国人对苏联战俘的手段,其实大部分德国人都知道,当德军开始向本土败退的时候,德军开始担心被俘以后的命运,的确是害怕苏联人的报复,而且苏军在进入德国本土比如东普鲁士地区的时候也的确发生了屠杀平民的情况,所以德军在东线的抵抗意志要比西线强的多,德军的指挥官甚至在说,死守住东线,直到美国人来踢你们的屁股。当德国败局已定的时候,大量德军向西争取向盟国投降也就不足为怪了,特别是一些党卫军部队,由于在东线的血债太多,落到苏联人手里肯定没有个好。在前边说的德军俘虏死亡的45万人中,有9万多是在送到战俘营之前死亡的,很多可能就是被路上干掉了。
对于美英方面和苏联方面的硬件条件上来说,也肯定是美英方面的条件要好一点,苏联本身在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损失,自身的粮食供应都是问题,在战争结束以后,苏联也出现了饥荒,对于战俘的供应自然不可能好到哪去,而当时美英方面,由于有美国这个巨大的战争基地作为后盾,供应方面要比苏联好的多,象美国兵已经吃到吐的午餐肉,在其他国家都是硬通货和美味佳肴。
当然,美英方面也曾经下过一个不许和敌人亲近的命令,在美军攻入德国本土的时候,由于德国本土在战争中破坏比较小,而且德国从欧洲各国搜刮各种物资来保障德国,所以德国本土的日子还不错,这使美国大兵差生了一种对于战争意义的质疑,后来在发现了德国的集中营以后,美军争取让大部分美国士兵来参观集中营,就是在给普通的士兵上一上政治课,让士兵明白战争的意义,同时下达不许和敌人亲近的命令。
而美军在解放集中营的时候,也出现了枪毙俘虏的情况,或者抢劫俘虏的现象。不过这些都是少数情况,苏联人抢德国人手表的情况也不少见。不过,总体来说,同盟国方面对轴心国战俘还是按照日内瓦公约对待,包括苏联。不过,德国俘虏在苏联还是被罚做苦工,一般是10年左右,象世界第一空战王牌哈特曼就是1955年才从苏联回到西德的。
图片来自网络。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兔哥回答;战争是残酷的,“胜者王,败者寇”,彼此在战场上厮杀,拼的是命,俗话说得好“人命观天”,把生命看的比天都大,而战场上却是以命相搏,恩怨同样大于天。因此,这种怨恨是很大的,面对曾经的敌人,咬牙切齿之恨。曾经的过去,战俘被随便屠杀,奴役,贩卖。一旦被俘虏就等于下了地狱。
1929年7月27日在日内瓦签订的《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对战俘的各种待遇有着明确的规定。早在1907 年10月18日《海牙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就曾对战俘的待遇有过详进的阐述,这些善待战俘人员的公约就像一轮阳光给被俘人员带来的光明,但有阳光也必然会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这一幕就出现在了二战中的美苏两大胜利者的阳光下。
纳粹德军是入侵苏联的罪魁祸首,苏联人对德军的憎恨可想而知,德军自然也知道做了对不起苏联的事,一旦被俘就不会有好结果。然而德军最后战败了,无条件投降,这就必然要当俘虏,而且必须就地投降。而德军正是因为怕苏联的报复才选择美军,当时美军曾是自由、民主的代名词,加上对苏联人的恐惧,很多德军士兵都愿意像美军投降,所以人数众多,德军原本希望受到优待,最起码不会被虐待,最次也不至于被处死吧?然而,德军千想万想,想尽了所有的不幸也没有想到结局会如此惨状,下面兔哥带大家看看美军二战中的莱茵大营有多惨。
莱茵大营;如果译成中文就是莱茵草地营,美吧,然而却是美军在莱茵河的西岸边建立的用于关押德军战俘的营地,说到营地必须要有营房,而这里最宏伟的建筑却只有铁丝网,也是唯一的人工建筑设备了。这些俘虏起初是德军B集团军的人员,B集团军被以美军为首的盟军包围,其元帅瓦尔特.莫德尔下达的最后的一个命令就是解散军队,然后自杀,这些德军成了没娘的孩儿,落入美军手里,人数达32万之众。随后随着纳粹德国覆灭,战俘越来越多,这些像美英投降的德军战俘基本上都被关押在莱茵河畔,多达17处,跨度达到了350公里河段。总人数达500万之多,占二战前德国总人口的6%。
美英两国私下商定;在德国,奥地利领土上投降的德军士兵被定性为“被缴械的敌人”,也就是不属于战俘,而是没有武器的敌人,这是英美发明的新名词,主谋是艾森豪威尔。并且规定,这些人不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不接受日内瓦组织提供的食品,药品,不许日内瓦公约组织的监督,对外封闭大营内的任何消息。这样莱茵大营就成了美英制造的人间地域。
莱茵大营的状况;被关押的人分成多个营地,按类关押,德军国防军女助手、医务兵、儿童兵、伤病员、党卫军、冲锋队等等。每个营区分成若干兵营,各兵营用铁丝网围成隔离带,这些俘虏就像是猪羊一样被关进铁丝网,分成每五千~一万人一堆的铁丝网笼子里,新来的2~4天不给一滴水一粒米。为了躲避雨水,他们像老鼠一样挖洞休息,没有厕所,污垢遍地,瘟疫横行,由于河滩属沙质地层,加上人多踩踏,把人压死洞穴里的比比皆是。提供食品后也是像征性的,根本就吃不饱。整个大营没有一个医疗所,饮水设备,更别提消毒。其实整个营内地区美军看守人员严禁入内,让这么俘虏自生自灭,其惨状无法用语言表述,人间找不到第二处了。
德国当地居民包括红十字组织,德国社团组织等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给战俘送些食物,然而,艾森豪威尔下令禁止,凡是给战俘吃的发现立刻枪毙。瑞士红十字会送来了食物,药品被艾森豪威尔下今送回,由此看美国这是故意的,并且严密封锁大营和外界的一切联系,虽然地方部门和国际红十字组织想法设法接近大营,但都没有成功。这样一来,莱茵大营里到底死了多少人没人能说清楚,就是被埋在洞里的就不计其数,美军自己都未必清楚。
到底死在莱茵大营里多少战俘,没有确切数字,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有过几个版本,按照推测,死亡人数75万~100万左右。而美国给出的数字是5000人。具体数字也只有艾森豪威尔知道吧。
西伯利亚德军战俘营;又一个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二战中,德军被苏联俘虏人员有250~310万左右,死亡为138~220万。和美军对战俘的手段不同,苏联是判刑,没人审判,成建制的一块判,刑期没准,然后就是劳动改造,少吃多干。不白养闲人,因此有病受伤的就等于死刑。两个战俘营都是战争的牺牲品,也是人类文明的阴暗面,没有区别,都是人间地狱,什么战俘条约就是一张废纸,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德国军人押注“降美不降苏”,莱茵大营真比西伯利亚更幸运吗?
头脑清醒一点看世界,不要忘了地缘政治的因素,德国是欧盟的头羊,代表绝大多数的西欧,又是北约成员,他跟美不跟苏顺理成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