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在刘备的帮助下,成功拿下荆南四郡,却为何突然间离奇病逝?
刘备夺取荆南四郡,是借用刘琦的名义去打下来的,借用名义叫出师有名,因为刘琮投降了曹操,荆南四郡此时名义是归属曹操的,借用刘琦的名义是名正言顺。
刘备只是借用刘琦的名义去拿下荆南四郡,没有证据表明刘琦参与了平定荆南四郡的战争,刘备在平定四郡后,上表奏请刘琦为荆州刺史。
你是想说:刘备垂涎荆南四郡的地盘,所以把刘琦害死了?
本着谁受益最大,谁就是嫌疑人的原则,刘备确实嫌疑最大,刘琦死后,刘备就接收荆南四郡,并且自任荆州牧,但我想说的是:刘备没有害死刘琦的主观愿望。
为什么?因为刘琦本就是一个没啥能力,力求自保,实际上就是一个傀儡。
刘表在世的时候,因为宠信后妻和刘琮,因而长子刘琦受到后母及荆州士族外戚的排挤,力求诸葛亮,上屋抽梯后,诸葛亮才给刘琦出了一计,到外地做官,于是刘琦自告奋勇去任江夏太守,远离荆州中枢,没有受到迫害。
赤壁之战时,刘琦的1万江夏军队基本上是交给刘备去打仗的,刘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刘备的存在,换句话说,刘琦之所以能在曹操南下时,一直活的好好的,是因为有刘备在后面撑腰,没有刘备在,孙权、曹操分分钟就能吞并了刘琦,反观刘琦的兄弟们,多数是投降了曹操,要不然就不存在。
刘琦的存在,对于刘备来说,有着莫大的政治好处,荆州怎么说也是刘表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刘琦再怎么说也是刘表的长子,虽然在法律上一州之牧是不能父继子传的,但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所有的军阀都是这么干的。有刘琦在,刘备只需借用名义名正言顺收复整个荆州,包括被曹操占去的南阳郡也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去收复,而刘琦事实就是刘备在前台的傀儡,虽然刘备的主观愿意没有刻意去排挤刘琦,但在那个乱世中,刘备无论能力、名望、资历均高于刘琦,荆州这些地盘,要不是刘备在,刘琦是守不住的。
赤壁之战前,刘备南逃时,当时荆州地区士人百姓有十多万人跟随刘备一起南逃,为什么?因为刘备有名望,有能力。为什么不去投奔刘琦,因为刘琦自身都难保。
刘琦是刘表的长子,刘表是在208年去世的,刘表死的时候有67岁,那刘琦有多大?按照古人结婚年纪较早,一般在20岁前就结婚了,尤其是刘表这种家世较好的汉室后裔,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结婚会更早,就算刘表20岁时生长子刘琦,那么在公元209年刘琦就已经48岁了,和刘备差不多一样大的年纪,这个年纪病死,有疑问吗?
刘琦在,刘备有政治好处,又有实际权力,是荆州地区的实际控制人,名望、能力、资历均胜过刘琦数倍,有得着靠害死刘琦来控制荆州吗?完全没有必要,刘备根本不可能会害死刘琦。
刘琦在刘备的帮助下,成功拿下荆南四郡,却为何突然间离奇病逝?
严格的说,并不是刘琦在刘备帮助下拿下了荆南四郡,而是刘备在夺取荆南四郡的时候用了一下刘琦的名义而已。而且刘琦应该只是正常病死而已,并没有什么离奇,也没有什么阴谋。
刘琦是刘表的长子,不过刘表更喜欢幼子刘琮,加上刘琮又有荆州蔡氏的支持,所以刘琦在争夺继承权的战斗中早早出局。刘琦为了保命不得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带兵镇守江夏,避免被暗害。
在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又协助周瑜夺取了南郡,作为感谢,孙权把公安让给刘备驻防。刘备在马良的建议下,又举荐刘琦为荆州刺史,并出兵夺取了荆南四郡。之后不久,刘琦就病死了。
现在网上也有些人认为刘琦年纪轻轻就病死,可能是遭了刘备的毒手。这种说法其实没什么依据,刘备举荐刘琦出任荆州刺史,只是为了给自己师出荆南有名而已,刘琦此时早已只是一个吉祥物的存在了,不可能对刘备构成威胁,刘备也不可能杀他。
刘琦在危难时刻只能找外来户刘备求助,可见他在荆州实在没什么像样的支持者。这和刘备经过襄阳时在城外一声招呼,刘琮手下就纷纷出城投奔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人在荆州士人中的影响力不在一个层次上。
而且刘琦手下的军队,也就是江夏驻军,也早在刘备兵败当阳,逃到江夏时被接收了。这可以从之后赤壁之战、南郡之战刘琦都没有任何表现得到证明。
所以刘备举荐刘琦出任荆州刺史,只是物尽其用,充分利用一下刘琦是刘表长子的条件,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旗号。毕竟孙权夺取了南郡,对荆南四郡并非没有想法,刘备也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去堵孙权的嘴。
所以刘琦活着只有对刘备有好处没威胁,刘备没理由暗害他。所以刘琦之死,主要原因还是当时医疗技术落后,实际上当时二十几岁就去世的人不少,刘琦并非个例,没什么好奇怪的。
刘琦在刘备的帮助下,成功拿下荆南四郡,却为何突然间离奇病逝?
刘备正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候,老天爷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那就是刘琦去世了!这事儿对刘备的打击不小,因为刘琦活着,那就是一块活招牌。
跟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比起来,刘琦汉室后裔的身份更加响亮。为啥?因为刘琦是刘表的长子,按理说是要继承荆州基业的人。
以刘琦作为幌子,陆续夺取荆州全境,这似乎是最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刘琦却死在了刘备夺取荆州的过程中,这事儿挺尴尬。那么刘琦之死是否跟刘备有关呢?
一、刘备发自肺腑不希望刘琦这个时候死掉。刘琦对刘备的重要性,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那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打着这个招牌,刘备可以吸引绝大多数昔日臣服刘表的荆州名士。
这对刘备实在是太重要了,刘备到了荆州以后,整天交朋友其实就是为了给自己的事业打基础。不过说老实话,刘备再怎么交朋友,都比不上刘琦振臂一呼的作用,因为刘表在荆州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认为刘备不可能希望刘琦在这个时候死掉,至少有这么几个理由,可以证明这一点:
- 第一,刘琦对刘备没有威胁。这个孩子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争夺天下的思路都没有理清楚,怎么可能对刘备有影响呢?反过来说他还需要刘备保护他才行。
- 第二,刘备才拿下荆南四郡,最重要的南郡还在曹操手里。这个时候的刘备名不正言不顺,没有刘琦这块招牌罩着,他以什么理由夺取荆州的其余部分呢?
- 第三,刘琦作为刘表的长子,那就是荆州未来的继承人。这面子在荆州大到没边了,这么好的政治资源,刘备不可能舍得放弃。
- 第四,刘表、刘琦和刘备之间,其实还是有情分在里面的。刘表收留过刘备,而刘琦又曾经向刘备求救过,所以出于情理,刘备也不会这么快就下手。
- 第五,荆州地区亲曹派的蒯越、蔡瑁等人势力强大,而反曹派的黄祖已经被杀了,刘备势单力薄,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刘琦显然是很重要的一枚棋子。
由此可见,刘备在这个时候是不会对刘琦下手的,刘琦是刘备事业上升期中的一枚重要的战略棋子,这个时候的他还有很大的作用。
当刘备和孙权联手击败了曹操以后,立刻想到的就是瓜分荆州地盘。而刘备果断将刘琦推举为荆州刺史,打着刘琦的名义拿下了荆南四郡。剩下的荆州地盘,刘备依旧可以这么做,所以说他没理由在这个时候下手。
二、刘琦的悲剧是注定的,谁让他没有根基呢?刘琦最无奈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根基太浅了。刘琦的弟弟刘琮,娶了蔡氏女子为妻,所以他就得到了蔡瑁家族的支持。此外蒯越也是坚定的亲曹派,所以蒯氏家族也站在了刘琮这一边。
相对来说,站在刘琦这边人几乎没有,有也就只有刘备这么一个外来汉了。这对刘琦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当你前面只有一座独木桥时,你就没得选了。
刘琦就没得选,他只能依靠刘备。而刘备则只是将刘琦作为招揽荆州人才的工具,顺便再得一个出师有名的说法。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刘琦的命运注定是个悲剧。如果刘备获胜了,刘琦也就失去了价值,自然要神秘消失。如果刘备失败了,那刘琦就更加没有价值了,还是会神秘消失。
只不过跟着刘备混,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晚一点消失罢了。毕竟刘备夺取荆州的势头正猛,却又会遭到曹操和孙权双方的打压,这对刘琦来说应该是利好消息。
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三国志》
如果刘备长时间得不到荆州,那么刘琦的小命就能长期保住,这就是其中的玄机。刘琦身边压根就没有什么可以器重之人,哪怕是带领水师的关羽,都是刘备的人,你说刘琦还能蹦跶不?只能是做刘备身边待宰的羊羔罢了。
三、刘琦不死也很尴尬。刘琦被刘备举荐为荆州刺史以后,那日子能好过吗?我觉得肯定不好过。因为如果他是正儿八经的荆州刺史,那么就应该能够发号施令,至少刘备都该听他的话。
可事实上是这样吗?显然不是,包括刘备在内,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清一色都是刘备集团的人,他们可不会听从刘琦的调遣。
那么刘琦这个荆州刺史,岂不是很尴尬?如果一味地顺着刘备的思路去走,那自己不就是第二个汉献帝吗?
所以刘琦肯定十分郁闷,尤其是在刘备集团攻城略地的这个档口,事情非常多,你觉得刘琦和刘备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吗?我觉得还是会有矛盾的。
比如说刘琦希望集中兵力拿下南郡,再收复襄阳和樊城,这样可以早日祭拜自己的父亲刘表。可是刘备手里的本钱小啊,南郡打不下来,更别说绕过南郡打襄阳了。所以刘备肯定会选择拒绝。
那刘琦也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毕竟他在这个集团说话没有分量。刘琦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从他避难江夏来看,他的性格还是比较坚挺的,因此他肯定会郁郁寡欢。不死也很难受,所以说刘琦自己郁闷死也是有可能的。
总结: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身上。现代很多人都表示:我家亲戚怎么怎么样,会给我多少好处,所以我不需要怎么努力都行。其实真正自己一个人在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
首先你把自己的命运交托给别人,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自己的命运永远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否则太没有安全感了。
人家一句话能把你捧起来,哪天不高兴了,一句话又能把你推下去。刘琦就是这么个状态,他对刘备实在是太依赖了,结果造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都被刘备集团的人渗透了,他居然没有亲信!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刘琦去江夏做太守,关羽就跑来夏口练水军,等于说刘琦的兵马逐渐被刘备接管了,无论当时死不死,将来刘琦肯定要被刘备搞掉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
刘琦在刘备的帮助下,成功拿下荆南四郡,却为何突然间离奇病逝?
刘琦是刘表的长子,本应该继承荆州的基业。可是由于后母蔡氏以及她身后的宗族势力作梗,少子刘琮继承了荆州并投降了曹操。赤壁之战后,刘备打着刘琦的旗号打下了荆州在江南的四郡。可是随即刘琦便突然病逝,刘备成为了荆州的主人。那么,刘琦的病逝是否和刘备有关呢?
一、刘琦之死。刘琦是刘表的长子,可惜他的母亲早早去世,使得他失去了母爱。刘表为了加强自己对荆州的统治,迎娶了当地世家大族蔡氏为妻。蔡氏不但为刘表生下了刘琮,她的娘家也占据了荆州的各个重要岗位。尤其是他的兄弟蔡瑁,更是执掌着荆州的军权,在荆州政坛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这样,势单力孤的刘琦处境就十分不利。他知道自己不但很难得到荆州的继承权,反而可能遭到蔡氏的陷害。为此,刘琦去请教好友诸葛亮。诸葛亮在被刘琦骗到高楼之上,抽去梯子,才为刘琦出谋划策,让他借口镇守江夏逃脱蔡氏的陷害。
在刘表去世后,刘琮果然继承了荆州。可是在曹操南下的时候,刘琮在部下的胁迫下,轻易地投降了曹操。刘备在经历长坂坡之败后,放弃了夺取江陵的计划,前去江夏,与刘琦一起联合抵抗曹操。刘备统一指挥自己和刘琦的部下,在赤壁之战中与吴军一起击败了曹军,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还是打着刘琦的旗号作战的。刘备向朝廷上表,推举刘琦接任荆州刺史,随后刘备率军夺取了荆州在江南的四郡。在短短的时间里,刘备占据了大片的土地,并收降了大批武装。还在荆州本土的大批不愿投降曹操的人士,也纷纷前来投靠刘备,一时间刘备声名大震。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琦却无声无息地去世了。在史书上记载,刘琦是病逝的。但是刘琦当时年纪不大,正是而立之年。再加上他的死,使得刘备继承了荆州,被大家推举为荆州牧。这就让人不由得产生怀疑,刘琦的死是不是因为刘备的阴谋。刘备为了得到荆州,下手害死了刘琦。
二、刘琦之死对刘备不利。如果按照现代断案的理论来看,从得益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刘琦的死亡是非自然死亡,刘备的嫌疑最大。这是因为在刘琦死后,得益最大的人就是刘备。因为刘琦的死亡,刘备被部下推举为荆州牧,治所在公安。这等于刘备获得了刘琦全部的家业,达到了他和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占据荆州的第一个目标。
不过我们如果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就会发现这个理由是难以站住脚的。因为刘琦的死亡,对刘备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好处。刘琦确实是刘备、诸葛亮借以夺取荆州的工具,可是当时荆州未定,刘琦还是有相当的利用价值。如果他的利用价值没有发挥完毕就死,实际上对刘备的事业是有害的。
我们看历史上对刘琦的记载,就可以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十分要好。我们知道,诸葛亮本身是蔡氏的亲戚,他应该属于刘琦的对立面。再从诸葛亮遭到刘表统治阶层的排斥来看,这就不由得对诸葛亮的本心有一定的遐想。
再从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后,首先提出要夺取荆州为业,说“其主不能守”这方面来看,就可以知道刘琦是他早早就布置下的一颗棋子。他建议刘琦外出镇守江夏,也是计划中的一环。在将来荆州发生变故的时候,刘备就可以利用刘琦和刘琮的矛盾夺取荆州。当然,刘备是站在刘琦的一方的。
正是有了诸葛亮的事先安排,使得刘备在遭受长坂坡的惨败后,不至于一败涂地,依然有江夏能够容身。有了刘琦在江夏的支持,才使得诸葛亮去东吴谈判的时候有了底气。在诸葛亮的计划中,将江夏的军队直接纳入了抗曹的联军。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诸葛亮等人推举刘琦为荆州刺史,也是为了政治上的主动。荆州原本是刘表的基业,刘备为刘琦夺回刘表的基业,能够最大程度地得到荆州人士的支持。刘琦本人对刘备、诸葛亮心服口服,甘愿担当刘备在荆州的代言人。这样的组合,是刘备当时最佳的选择。
有了刘琦的存在,刘备也可以和东吴讨价还价。他可以用为同宗子弟守业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占据荆州,孙权对此也无话可说。刘备还可以用这个名义,对北方的曹操发动进攻,进一步向荆州北方发展势力。可以说,刘琦身上的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在这个时候刘琦去世,对刘备实际上是不利的。
实际上,在刘琦去世后,虽然刘备被部下推举为荆州牧,占据了荆州。可是他随即就面临着孙权索要荆州的烦恼。刘备对此只能采取耍赖的办法,用借荆州为借口来搪塞孙权。最后,忍无可忍的孙权发动进攻,武力夺回了荆州。如果刘琦还在,或者多活几年,让刘备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实现《隆中对》的战略,这个情况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三、刘琦真正的死因。我们排除了刘琦不是被刘备所害的原因,那么他的死因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病逝了。只是他的死亡时间和刘备事业进展时间有着巧合,这才引起了大家的猜想。其实,我们如果从刘琦的生平来看,他的病逝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首先刘琦生长的环境十分恶劣,严重摧残了他的健康。刘琦作为刘表的长子,是荆州继承人的有力竞争者。刘表和蔡氏虽然喜爱少子刘琮,可是碍于立嫡立长的规矩,也不能不对此加以考虑。那么要废除刘琦的继承权,就要找到刘琦的缺点,甚至在肉体上消灭刘琦才行。
刘琦在这种环境中,当然每天都生活在战战兢兢之中。他一天天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周围的人也知道他的处境,不去对他落井下石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去接近他了。正是因为同病相怜,他才会和诸葛亮有着一段情谊。我们可以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刘琦的身体健康自然会遭到影响,他的体质不会好的。
其次,在刘琦出镇江夏后,对军政事务的操劳也加剧对刘琦身体的危害。刘琦并非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他镇守江夏期间,遏制了孙权的进攻。同时在刘琮投降曹操之后,他依然可以掌控江夏,稳定住当地局势,不向曹操低头。
但是,作为一个事必躬亲的统治者,这种操劳也是十分辛苦的。这让刘琦的身体更加透支,健康情况在一天天下降。在赤壁之战前后,刘琦在等到刘备、诸葛亮等人到来后,就将军事事务交给了刘备等人来负责,在赤壁之战中也没有看到刘琦的身影。这一切,都说明了刘琦的身体状况不佳。
最后,刘备的专权是压垮刘琦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刘备在得到刘琦手中的权力后,就让刘琦做了一个傀儡。这对刘琦这样一个对名利之争厌倦的人来说,这反而是一种解脱。获得久违安宁的刘琦,在生活上便放飞自我,开始了追求享受的道路。
刘备在得到刘琦的土地、军队等实权后,在生活上当然不会亏待他。刘琦生活上的需求,刘备都会尽力满足他。因此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刘琦,花天酒地的生活更是危害了他的健康。在不久之后,刘琦就病逝了。
结语:刘琦是诸葛亮为夺取荆州埋下的一个伏笔,出镇江夏也是诸葛亮事先为了以防万一做的安排。这使得刘备在遭受长坂坡的惨败后,还能够有容身的地方,不至于一败涂地。但是,在刘备夺取荆州的江南四郡后,刘琦就去世了。由于时间的巧合,让大家对他的死有所怀疑,是不是刘备为了夺取荆州下的手。
其实这种猜测是难以站住脚的。刘琦自己知道不是刘备、诸葛亮的对手,而且和他们关系融洽,对于刘备夺取荆州是没有抵触情绪的。他死的时候,对刘备等人而言,还有相当的价值没有得到利用,对刘备是不利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备没有理由去急于除掉刘琦。
刘琦的死因还是病逝。这是因为由于长年的生活压抑,摧残了他的身体。再加上到江夏为太守后,他对内加强统治,对外要抵御孙权的进攻,费尽了心力,更是损害了他的健康。在将军政事务交给刘备、诸葛亮后,刘琦在生活上加以享乐,使得他的身体最后无法承受,最终英年早逝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刘琦在刘备的帮助下,成功拿下荆南四郡,却为何突然间离奇病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怀疑,刘琦是被刘备或者诸葛亮害死的。
这种怀疑,有一定道理。
刘琦在赤壁之战第二年,就突然死亡。
要知道,当时刘备已经占领了荆州部分地区。而原则上,刘表死后,刘琦才是荆州之主,这些地盘应该是刘琦的,而不是刘备的。
然而,刘琦却突然莫名其妙的死了。
那么,会不会是刘备暗算了刘琦,目的是名正言顺抢夺荆州的地盘呢?
不太可能。
为什么呢?
一是,孙权认为赤壁之战是他打的,但刘备趁机占了便宜,夺去了荆州一大半地区,要求归还。
刘备无奈,打着刘琦的招牌,说荆州本来就是刘琦的。
孙权这才没有话说。
那么,此时刘琦突然死亡,对于刘备其实根本没有好处。
因为当时他尚且没有搞定四川,荆州地区也很不稳定,北面是曹军,东面是孙权。
这种紧要关头,刘备不可能随便干掉刘琦。要杀刘琦,也要等大局已定,至少四川被搞定以后再杀不迟。
二来,刘琦本人懦弱无能,又有些小聪明,不构成威胁。
刘琦性格软弱,富家公子哥一个,没有军政能力,没法和刘备作对。
但刘琦也并非完全的草包,他还是有些小聪明的。
刘琦明白刘备对他的利用,也顺势利用刘备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后来一幕幕活戏剧,其实都是刘琦主动配合刘备在演,具有各方面。
以刘琦的小聪明自然知道,他只要和刘备合作不挣权,就没有生命危险。反之,一定会掉脑袋。刘琦没有这么笨。
而且,刘琦就算赶走了刘备,他靠什么来守住荆州?单单一个孙权就和他有杀父之仇,刘琦敢脱离刘备独立吗?
现在看来,刘琦恐怕真的是病死。
历史书上说刘琦是公子哥,政治上没有报复,平时就沉溺于喝酒玩女人,自娱自乐。
刘琦死的时候也不年轻,30多岁了。在当年,医疗落后,很多人30多岁就死了,比如曹操的儿子曹彰。
刘琦成年以后,时刻处于庶母和地方豪强蔡氏张氏家族威胁下,其实每时每刻都有生命危险。
在巨大的威胁和压力下,刘琦放纵自己嗜酒、搞女人,也是人之常情,能活一天算一天吧,结果把身体就搞坏了。
色字头上一把刀啊!
刘琦在刘备的帮助下,成功拿下荆南四郡,却为何突然间离奇病逝?
这个真相恐怕已经无法得知了,《三国志》中对于刘琦的记载并不多,尤其是在曹操南下之后,关于刘琦行踪的记载简直少的可怜。不过,刘备以刘琦的名义夺取荆南四郡后,其突然病逝,这的确有些太过突然,不得不令人怀疑,而刘备作为刘琦死后的最大受益者,则更为可疑。
△刘琦
刘琦与荆南四郡刘琦乃是荆州牧刘表的长子,还是还比较受刘表宠爱,但后来由于弟弟刘琮去了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而深受刘表宠幸的其弟蔡瑁和外甥张允也与刘琮关系较好,再加上蔡氏的离间,刘琦逐渐失宠,刘琦与刘琮之间关系也开始变得恶劣。
△刘表
之后刘备投奔刘表,因为担心被蔡瑁等人陷害,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琦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江夏太守黄祖战死后,出镇江夏。然而,远离权力中心的刘琦虽然性命无忧,但却也失去了重新获宠的机会,乃至于刘表病重期间,刘琦想要前往探望都不能。
刘表去世之后,蔡瑁、张允等人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刘琦大怒之下意图起兵讨伐刘琮,但此时正值曹操大军南下,刘琦只得彼走江南。
建安十三年(208年),在诸葛亮的劝说下,孙权命令周瑜率兵抗曹,曹操谋取江南计划破灭,随即北撤。次年,刘备向朝廷上表,保举刘琦为荆州刺史,并以其名义迅速夺取了武陵、长沙、零陵、桂阳等荆南四郡。
△诸葛亮
荆州本是刘表之地,刘琮以刘表之子的身份夺取荆南四郡可谓名正言顺,东吴作为对抗曹操的主力,对此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而刘备作为刘琮的支持者,也算是暂时有了一个安身之地。
刘琦之死疑点重重建安十三年(208年),就在刘备以刘琦名义夺取荆州四郡的同年,刘琦病逝。由于史料中关于刘琦的记载实在太少,再加上其与荆州的归属问题息息相关,因而他的身死可谓疑点重重。
那么刘琦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我认为无非以下三种情况:
△刘琦
1、自然病逝。史料中对于曹操南下后,刘琦的行踪记载极少,有可能是因为刘琮此时已经患上了疾病,因而无法频繁现身,如果是这样,刘琦最终因病去世应该是个偶然事件。在《三国演义》,鲁肃在见过刘琦后,对周瑜回报说,“吾观刘琦过于酒色,病入膏肓,现今面色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也就是说刘琦乃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不过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且不说史料中从来没有记载刘琮喜好酒色,以其身处的环境来说,先有蔡瑁等人虎视眈眈,后又有曹操南下危机重重,他哪里还有空闲纵情酒色?因此,即使刘琦是因病去世,也不可能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而应该是忧劳成疾或其他恶疾。
△刘备
2、刘备所杀。刘琦作为荆州的继承人,在其死后,由于刘表已经身死,刘琮则下落不明,作为刘琦叔辈、且身在荆州的刘备便成为了唯一继承人。可以说,刘琦身死,对刘备最为有利,故而一直以来,刘备在此事中的嫌疑可谓最大。毕竟,对于一直缺少稳固地盘的刘备来说,此时夺取荆州四郡作为立身之处,无疑是最佳时机。不过,由于刘备一直以来树立的“仁义”形象,巧取豪夺显然有损其形象,让刘琦“自然死亡”无疑是个最佳选择。
△孙权
3、东吴所杀。作为击败曹操的主力,却在战争中获益最少,这显然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同时,荆州地区对东吴实在太过重要,刘琦、刘备占据荆州,就如同插入东吴心腹的一把利刃,随时威胁着东吴的腹地。不过由于刘琦占据荆州乃是名正言顺,东吴虽然不满,却也无可奈何。与刘备一样,东吴如果强取,道义上讲不过去,但如果刘琦去世,东吴便也有了插一手的机会,毕竟此时刘备的实力,对东吴来说太过弱小。
不过,虽然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无疑刘备的嫌疑最大,因为刘琦死后,他不仅得到了荆州四郡,而且不久后便向东吴提出了换地的请求,而东吴方面对此反应显然有些迟钝,应该是知情较晚。
当然,嫌疑归嫌疑,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就是刘备杀死了刘琦。因此,一般认为刘琦乃是病逝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