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有多可怕?
资本主义社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历一次经济危机,人们早已习惯。但1929年-1933年的那场经济危机,其破坏力之大,波及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范围,使人们不得不用“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来特指它。
而这场经济危机也迫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放弃盛行一时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纷纷强化贸易壁垒。德、日、意等国甚至走上法西斯集权道路,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直接导致了二战策源地的形成。
(↑在街头求职的美国人)
大萧条之前的美国沉浸于虚假的“柯立芝繁荣”。一战结束后,美国利用欧洲各国的恢复期进行大规模经济扩张,从而带动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美国政府又极力宣扬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大规模减免赋税债务。
同时随着技术的革新,汽车、有声电影、餐饮服务行业迅速发展,有钱的美国人沉浸于美好的物质享受中无法自拔,分期付款成为主要消费手段。而信贷、股票等投机活动也呈爆炸式增长,美国股市一路高走,美国经济呈现一幅繁荣景象。
由于美国时任总统为柯立芝,所以这种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美国人信誓旦旦的说,他们找到了破解经济危机的办法,资本主义将“永久稳定”。
(↑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妇女)
不过在繁荣的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农业发展远远跟不上工业发展,1/3的社会财富集中在5%的人口手中。特别是股票市场的泡沫十分巨大,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大萧条源于股市的断崖式下跌。1929年3月,胡佛接替柯立芝成为美国总统。胡佛上台后继续柯立芝的政策,并对经济形势一片乐观。
但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暴跌40个百分点,许多美国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化为乌有,毫无办法。在之后的两个星期内,美国股市持续下跌,300亿美元人间蒸发,社会陷入一片恐慌。
(↑因股票崩盘而自杀的美国股民)
突如其来的股市崩盘让美国人措手不及。由于分期付款和信贷消费使得许多美国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不得不抵押住房。另外银行挤兑成风,银行和企业纷纷破产,失业率陡然增高,失业人口长期维持在1300万左右。
胡佛总统上任时许诺给美国人的美好愿景顷刻间化为泡影。失去住所的人们不得不挤在临时搭建的窝棚中度日,甚至在大街和长凳上露宿。失业人口的增加又导致社会治安的不稳定,美国黑帮盛行一时。愤怒的美国人将临时搭建的窝棚称为“胡佛屋”,将乞讨的麻袋称为“胡佛袋”,将畜力车称为“胡佛车”。
(↑胡佛屋)
1929年-1933年,美国非正常死亡人数高达700多万,绝大多数是因为自杀和营养不良。讽刺的是,美国农场主却把谷物大量焚烧,将大量牛奶倾注于密西西比河,使其成为“银河”。
这样的美国陷入崩溃的边缘。
大萧条迅速波及全球美国一咳嗽,全球都感冒,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萧条很快波及全球。
受影响最大的是德国。一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为了恢复经济和偿还赔款向美国借了大笔贷款。而大萧条导致美国自顾不暇,严重依赖美国援助的德国生产陷入停顿,近600万人失业,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贬值的德国马克)
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也好不到哪去,股市暴跌,生产锐减,造成大量失业人口,社会动荡不安。
但新兴的社会主义苏联却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国内工业产值稳步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苏联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府干预经济发展,再加上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并不紧密,从而避免了大萧条。
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加强和二战策源地的形成苏联模式给了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萧条的办法,那就是加大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特别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蓝鹰计划”很大程度上扭转了颓势。
不过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国由于国情不同,出现了偏差。英国、法国和美国虽然大大强化了政府权力,但由于经济底子好,没有走上集权道路。而国内市场匮乏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法西斯集权道路,不得不通过对外战争来转嫁国内矛盾,导致二战策源地的形成。
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有多可怕?
1929年至1933年,以美国纽约股市“崩盘”为开端,美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有几个数字可以说明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国民总收入三年中减少了一半;5000家银行倒闭,900万储户的积蓄荡然无存;失业人数最高峰时达到1500万。这场危机还引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这些国家不仅经济,而且整个社会遭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关联,就是使德国和日本成为欧洲和远东的战争策源地。
就德国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使德国的版图缩小了7分之1,人口减少了10分之1;军备和国防受到协约国严格限制。德国代表团团长勃洛克道夫·伦卓在拿到“和约”文本时愤怒地表示:“有人要求我们承认是战争的唯一罪魁祸首,如果我们这样承认,那就是说谎……因为德国的人民都深信,它所进行的,是一场自卫战争。”伦卓的话虽然有失过激,但凡尔赛条约严重伤害了德国的民族感情,却是不争的事实。经济危机发生后,失业、贫困、饥饿、通货膨胀,社会保障缺失,道德腐败加剧,德国社会弥漫着一种浮躁和恐慌,“幻灭、忧愁、沮丧占据了人们的心灵”。希特勒正是利用民众的强烈不满,使民族复仇主义和爱国主义成为动员整个德意志民族最具有诱惑力的旗帜。
就日本而言,众所周知,日本对华侵略是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的。这一事变和那场经济危机有直接关联。为了应付这场经济危机——日本叫“昭和恐慌”,日本几乎所有产业均建立了卡特尔,整个日本经济几乎被卡特尔所网罗,财阀资本因昭和恐慌进一步强化了对产业的支配力。正是在“昭和恐慌”的背景下,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了“占领满蒙计划”,并提出了四项理由,其中第一项理由就是“缓解昭和恐慌的燃眉之急”。九一八事变,突破了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国际秩序。按照日本著名的世界现代史学者如滨林正夫、木村英亮、佐佐木隆尔等人的观点,“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的起点”。
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有多可怕?
说起20世纪初发生的大事,很多人会回答,两次世界大战。其实,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里,还发生了一件影响力超过世界大战的大危机,历史上称为经济危机。
而很多国家,在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做出自己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了世界的发展格局。
这已经不是蝴蝶效应的问题,有一个更恰当的比喻,这是一场海底地震,而后来的世界大战,无疑是地震后的海啸。
不同国家,在这场海啸中,受到了不同的冲击,也做出了不同的应对。首先,说一下这场经济危机的源头美国。
美国东临太平洋,西靠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位置做好的国家之一。北方是一个地广人稀,虽然富有但不强大的加拿大,南方是一个弱国墨西哥,不但陆地上邻国少,海上的邻国,也是少的可怜。
这样优越的地理环境,让美国有了足够优良的外部环境。
因为这样的优越环境,美国人在一战时期,看着欧洲打成了一锅粥,然后,自己暗地里大发了一阵军火财,美国人没有赶上工业革命,没有赶上大殖民大扩张的时代,缺少财富的原始积累,起步要比很多国家晚。
上天似乎很眷顾美国,让美国享受到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再加上一战的神助攻,让整个欧洲国家严重受挫。而美国却一跃称为全世界第一强国。
一战结束后的十年里,美国卯足了劲头去发展经济,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暴露了美国财富积累的短板。
可见,天下没有白占的便宜,缺少足够雄厚的财富积累,这样的高速发展,称为一种虚幻的繁荣,用经济危机的一个词,那就是泡沫经济。
捅破泡沫的源头,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除了一个小问题而已,这像是一个多米诺骨牌,美国的虚幻繁荣,基本建立在银行贷款的基础上。
这是一个圆圈,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银行把钱贷给企业,企业用钱来挣钱,挣了钱在给老百姓发工资,老百姓有了工资,继续存在银行,这样的循环非常完美。
但当其中某一环断了,事情就会变得不可收拾。
泡沫经济破碎,企业破产、银行没钱、老百姓事业,整个社会就陷入危机之中。
处于危机之中的美国,进入了历史的十字口,一条路,开始对外扩张,通过战争转移金融危机,第二条路,通过改革应对危机。
罗斯福以新政得到了民众的认可,美国通过以共代赈,扩大内需,提高就业率,提高工人待遇等众多措施,极大程度缓解了失业潮,从而力挽狂澜,挽救美国经济和社会。
美国的选择和做法,是值得称道的,但一些国家,开始走向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法西斯主义。这些国家,主要有三个,被称为轴心国,包括,日本、德国和意大利。
对于意大利,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是一个很搞笑,很没有存在感的存在,俗称猪队友。但德国和日本却是两个很厉害的角色。
德国也遇到了经济危机,而且,德国比美国更惨,在一战时候,德国面临着数千亿美元的战争赔款,但整个德国根本没有更多的钱,海外殖民地全部丢失,最大的重工业基地鲁尔被法国占领,领土严重缩水,本来德国已经穷的解不开锅,经济危机更是把德国逼到崩溃的边缘。
于是,新党派出现,党派的元首成了德国的统治者。
无论这个元首有多么的残暴,但德国人民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优良品德,足以让所有人敬重,人们在元首的领导下,夜以继日的发展军工工业,甚至每个人一天只能领到两个土豆。
就是靠着这种拼命的劲头,当欧洲其他国家的民众还在为政府的不作为而厌倦,政府也为怎么应对经济危机而苦恼。
德国已经恢复到了一战时的巅峰水平,德国战车开始碾碎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
比起德国民众的万众一心(他们觉得值得任何一个国家敬重)。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手段就变得无耻而令人厌恶。
日本利用武士道精神,大肆宣扬军国主义,日本政府开始煽动日本民众,将日本民众对政府的愤怒,转向对外国侵略的欲望,引起了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空前的伤痛。
后来有人说过,原子弹下面,没有一个冤魂。其实,就当时历史情况看,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在当时军国主义思潮下,几乎每一个日本人都变成了战争机器。
在这种思潮下,没有太多日本人是无辜的。
可以说,二战之前的这场经济危机,让世界格局发生改变。很多国家都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学到了很多,也有了更多的反思。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有多可怕?
大萧条来临之后,美国失业率达到25%,有1370万人失业,出口额由51亿美元减少为17亿美元。德国有560万人失业,失业率近30%,英国有700万人失业,失业率比德国还高!
对老百姓来说,生活的巨大压力,让他们迅速变老,30出头的少妇看上去像50岁的老大娘。
(图中的美国妇女叫做佛罗伦萨·欧文斯·汤普森,拍照的时候年龄为32岁,你们觉得像吗)
东西卖不出去了由于贸易量紧缩,收入下降,即便还在上班的老百姓手里也没几个钱,大量商品价格出现急跌,虽然很多资本家把牛奶、土豆等产品倒进了河里,用小麦、玉米当燃料,但这不能止住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在当时,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了60%,以往一块钱的东西,现在只卖6毛钱,即便如此还是卖不出去。
没钱了,老百姓的生育率也在下降在经济危机期间,西方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加拿大为例,这里的家庭为例减轻负担纷纷推迟生育或减少生育。拒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一半妇女在夫妻生活中采用了避孕措施。
吃的也不如以前好了说实话美国早在独立之前生活水平就已经被欧洲各国羡慕了。独立战争时,美国兵比英国兵要高7厘米,这是因为美国人吃的好,虽然和英国本土人是一个民族,但身高早已经超过了英国人。可是,大萧条来临之后,让美国人第一次发现必须要想尽办法节省开支,饮食的丰盛程度开始逐年下降,餐桌上的肉类越来越少,汤类和面食越来越多。想吃肉了,只舍得拿钱去卖一些以前不屑于吃的马肉。当然,能吃到肉的已经是当地生活水平不错的家庭了。在城市中,很多人连温饱都已经成问题,不仅居无定所,还需要定期领取救济才能活下去。
(芝加哥一群排队领救济的人,有时候这样的队伍能排出几个街区远)
(人们排着绝望的长队)
大萧条的结束大萧条持续了大约10年,对于美国来说,这个资本主义第一强国虽然经过罗斯福的努力国家早已逐渐恢复,但失业率还在15%左右,真正解决经济危机的时间是珍珠港事件之后。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加入盟国对法西斯宣战。为了打败法西斯,美国开始总动员,大批青壮年参军入伍。
工厂为了满足前线的需求夜以继日的生产,美国失业人口迅速下降到3%以下。
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也开始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等到二战结束,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达到世界的60%。美国的产品也随着美国大兵的脚步远征全世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午餐肉、可口可乐。
在韩国,午餐肉这种被美国兵嫌弃的军粮成为当地人眼中的美味,时至今日已经发展为重要的特色小吃。
(韩国的部队火锅)
在中国,好像扬州炒饭里放的火腿最初用的就是午餐肉。
而可口可乐就更了不起了,这个做饮料的快消公司认为二战将是可口可乐走向世界的重要机会,公司想尽办法让前线的士兵在战斗之余能够喝上一瓶可乐缓解战斗带来的疲倦。所以,无论在北非的沙漠还是太平洋的丛林,人们经常能看到美国大兵以可乐消暑。于是这种颜色漆黑,口味奇怪的饮料真的开始风靡全球。
(二战期间关于可口可乐的宣传)
二战时期的整军备战让欧洲经济也得到迅速恢复。到1937年,英国的失业人口已经下降至150万,1939年战争爆发后的军队兵力动员更是很好的解决了失业问题。
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有多可怕?
大萧条的可怕远超想象
首先是大量的企业会倒闭,工人大面积失业。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中,美国倒闭了14万家企业,银行倒闭了一万多家,无数人一生的积蓄瞬间化为无有。当时整个西方社会失业的工人超过3000万,各国的失业率都飙涨,德国的失业率接近45%,美国是32%,所有人都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情绪。
其次是各国的工业生产大幅下降。经济危机,资金链条崩断,老百姓大面积失业,无力消费,工厂生产的产品没有消费者,所有工业生产大面积下降,这又导致工厂开工不足,形成恶性循环。正是因为大萧条的教训,当今的政府才会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不断放水。
最后各国会开始自闭模式。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的企业,政府会不断提高关税,阻止进口,保护本国企业,各国政府又会不断想法增加出口,这就容易导致各国之间的冲突。
大萧条经济上的表现又会反映到政治上,经济上各国为了自救,不断提高关税,进一步阻止了贸易的进行,让国际社会更加混乱。深陷危机无望的人,会寻求暴力解决问题,导致各国法西斯主义开始上涨,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有多可怕?
1、失业了,长期找不到工作,无生活来源
2、还不起房贷,房子被收回了
3、有多套房出租的也没有人租房子了
4、社保基金崩盘了,退休职工都没有钱吃饭了,啃老都没有地方了。
怎么办?如果这样还不出大事,就太不可能了。
万一这样咋办?
1、在农村有地的回去种田,不用农药不用化肥,收成很薄,但应该不至于饿死吧。
2、在农村没有地在城市里面我还想不到什么办法,除非不是特绝望的境地,城市还能运转。
3、只是经济萧条,不是全面崩溃的话,尽早在平时先把房贷还清,因为到经济萧条剩下原来三成四成的工资,只够吃饭。要不然没有地方住了。
至于股市啥的,真正大萧条,做空都不让的。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真不希望在有生之年遇到这样的事情。所以有钱人要在全世界购置房产,购买黄金,怕万一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