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多少真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国古代历史,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也就是古代史官那句名言“史书多罔”,也就是胡说一气。
这主要是古代史官是国家的工具,皇帝让你怎么写就得怎么写,不然怕是有杀身大祸。
比如齐国大夫崔杼的美艳妻子郭姜,和齐王通奸,还故意将崔杼在家戴的帽子送给别人,借此羞辱崔杼。
崔杼大怒之下杀了齐王,自己立了一个新国王。
谁知道,齐国史官太史公在齐国历史中记载:“崔杼弑其君。”
崔大怒,将史官斩首,让史官弟弟太史仲、太史叔先后去写齐王是病死。
结果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仍然写“崔杼弑其君。”。
崔杼又杀了他们2人,再恐吓他们的小弟弟太史季:你的3个哥哥都因为不听我的命令,送了命。你一定要写齐王是得病暴死的,不然一样得死。
太史叔毫不畏惧,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
崔杼无可奈何,只得赶走了太史叔,找了自己一个亲信写了这段历史。
像太史一家这种史官能有多少?
古代新朝廷上台以后,首先用尽方法改写上一朝代的历史,将上一朝代写的一塌涂胡、民不聊生、毫无长处。
他们的目的是告诉老百姓,自己执政的合法性,是愚民的一种方式。
这一套以满清做的最登峰造极。
随便举个例子。
在满清的历史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铁铲脸,其丑无比。
但有意思的是,明代朱元璋的画像并不是这样,只是普通人。
虽然谈不上英俊,也绝对不是像外星人这么诡异。
而明代流传的朱元璋画像有很多版本,但同清代的铁铲脸都完全不同。
另外,包括洋鬼子有不少人见过朱元璋。他们记载的朱元璋相貌绝非奇丑。
史书记载,明代张翰任“南司空”之职时,曾入“武英殿”瞻仰太祖、成祖的御容图像,谓“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
更搞笑的是,朱元璋的20多个子孙,绝对没有一个铁铲脸,而且颇有一些古代标准的帅哥,小胖帅哥。
难道朱元璋的儿孙都是领养的?没有遗传祖先的基因?如果朱元璋真的是铁铲脸,这种长相绝对会遗传下去,事实是没有。
也就是说,满清把朱元璋的长相都篡改了,做的绝不绝?
幸好,古代历史并不是你一家写的。
南宋垮台后,蒙古人写了《宋史》,把宋朝写的连屎都不如。
但蒙古人垮台以后,明朝则重新编写了《宋史》,很多地方恢复了历史本来面目。
满清垮台以后,它编写的垃圾《明史》也被民国和新中国重新写了一遍。
而今天就更好了,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在写历史,尤其世界主流历史学者都是不含感情色彩的客观写历史。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就长远来看,历史还是很公正的。
历史有多少真假?
华夏上下五千年,有史官,有完整的编年史,所载之史大多是可信的(被恶意篡改的不在讨论之列),这一点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西方没有史官,没有编年史,有详实记载的历史不过几百年,再往前追溯,就是胡编乱造的鬼话了,和怪诞小说没什么两样
历史有多少真假?
历史本身是客观的,但历史学则自始至终都具有主观性。
史料的记载都会有选择性,选择的角度不同,得出来的结论也必然会有差异。
我们了解历史一般都是通过史学著作,所以更不可能完全客观。
历史学讲究史才、史识和史德。
这里面其实最难的便是史德,所谓史德,指的就是不抱偏见,不作武断,不凭主观,不求速达。
不是史学家不想客观,是想客观这一态度本身就是主观的。
那么,历史就基本不可信了吗?也不是。
我们以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为例,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武德九年是确定真实的,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尉迟恭杀了李元吉也都是真实的,李渊之后禅位也是真实的。
所以,这一历史事件本身是确实可信的,而有疑问的是如何解释这一事件的发生,那么立场和史料的选择就很重要了。
此外,过于遥远的历史有时候“真实”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了,而它以一种什么面貌流传下来可能更为重要,毕竟这一流传过程也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而且对历史本身影响也更大。
其实,历史学远不仅是还原现场。
历史有多少真假?
历史上大部分是冰山一角,只有三分是实的。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当时记载和后来传记,事实有可能都不一样,一个好人有可能写成或传成坏人,一个恶人有可能吹成英雄。当时的事态和心境,现在人不亲临现场是无法理解的。历史记载往往根据当时的需要,或外部压力,统治者的意志,大多都是偏离史实的。真正的事实,往往被掩盖。我们现在知道的都是些史记或地方志传记等了解的,真正考古发现的还原的太少。所以掌握真正历史的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历史有多少真假?
中国上下五千年。很多流传下来的历史典故都是可信。如果没有发生就不会有流传。可能流传下来被夸大了很多。而且有很多历史也是考古学家,史学家经过努力证实的。中国在周朝开始便有以文字记录。而且每个朝代都有史官记录。陈寿的三国志。司马迁的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些都记录中国历史事件。所以很多都是有根据的。可信的。
历史有多少真假?
错!历史就是历史,没有真假。只有历史记录有假。历史以正负能量评价不确切,但分为对类文明有进步还是有倒退意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