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英雄好汉都会随身带把朴刀,朴刀究竟是种什么刀?
说朴刀,得要与剑对比,方显其本色。
剑器往往飘逸疏狂,带有个人强烈色彩,李白笔下《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可见说的是剑客。
刀是百兵之祖,不过兵器当中刀的家族非常庞大。朴刀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冷兵器,常常带有草莽英雄气息,为《水浒传》中梁山英雄好汉们居家旅行杀人劫货报仇雪耻之良备。
本处问朴刀究竟是一种什么刀,在武术界好像都清楚,今天我们说的朴刀是双手长柄大刀。一般词典的解释略有不同,认为朴刀是柄不太长的刀,比如《辞源》的解释是窄长有短把的刀,《汉语大词典》 解释为刀身窄长、刀柄较短的刀。
到底朴刀是什么样的,学术界对“朴刀”的形制和历史是有争议的。
黄永年先生认为:“至于朴刀,通常之观念亦甚明晰,即为如今日尾系红布无鞘短靶之大刀,民国22年长城战事时所谓‘大刀队’之军器……窃谓朴刀之显著不同于腰刀者,即其刀刃之外,厥有刀杆。”这是说朴刀有刀杆,他列举了《水浒传》中许多例子来证明,所以他认为,“朴刀既有刀杆,自属双手持用之军器,为长兵而非短兵。”(朴刀)
黄永年先生的说法,和上面两种辞典的解释稍有不同,但只是朴刀的柄的长短有些差异。争议最大的是,有人认为朴刀根本就不是兵器。石昌渝先生认为朴刀是一种农用刀具,并非兵器,理由是宋代严禁民间出现兵器,而且根据音训,因为po(一声),就是劈砍,所以是一种砍柴刀,装上短柄,就成了畲刀。(这应该就是石昌渝先生所说的畲刀)
但很快有人指出石昌渝先生的观点的不当。陈松柏认为,朴刀就是兵器,而且是十八般兵器之一。民间禁用兵器,宋代大家族护院也是可以用朴刀的。梁山泊好汉使用兵器,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份本来就不是农民,而且他们在江湖上使用朴刀,本来就有些违禁。所以《水浒传》当中写卢俊义,到了要使用刀的时候,就把柄和刀再装起来,这时他手中的武器便是朴刀:“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水浒传》第六十一回)(电视剧里面的这个朴刀就真的像手柄加长的砍柴刀了,显然并不符合朴刀的形制)
从以上介绍看,个人更倾向于朴刀是一种较长柄的兵器,因为梁山泊好汉们很多是宋朝中下层武官或者看家护院武师,他们使用兵器实在正常,同时这种官匪之间游走的好汉们,明显带有草莽气息,和剑客之流完全不同,和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
小说中的英雄好汉都会随身带把朴刀,朴刀究竟是种什么刀?
朴刀是《水浒传》中出场率最高的一种兵器,《水浒传》中的大部分好汉在行走江湖的时候,都会选择拿一把朴刀作为防身武器。林冲作为一个使用长枪的高手,在加入梁山泊递交投名状的时候,也选择了拿着朴刀去拦路抢劫。由于宋代历史对朴刀的描述比较少,现代历史学家对于朴刀的解释主要有三种说法。
农具说由于宋代严禁民间私藏兵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水浒传》中好汉们随身携带的朴刀,实际上就是一种改良后的农具。提出“农具说”的历史专家认为,朴刀可能是一种用于砍柴的刀具。因为朴刀具备一定的杀伤力,又是官府允许携带的“农具”,所以大部分亡命徒和江湖豪杰都选择了朴刀作为防身武器。
宋朝从建国后开始,便严禁百姓们携带兵器。百姓的家中私藏兵器,无论是否携带上街,都要被判处重刑处罚。既然好汉们敢于拿着朴刀上街,也就说明朴刀在宋朝是一种能够合法携带的利器。从《水浒传》的一些细节,也能够发现朴刀是一种能够合法携带的武器。例如李逵在下山寻母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双斧留在了山上,只带了一把朴刀防身。
短柄刀说因为短柄刀是民间携带最广泛的一些武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水浒传》中频繁出现的朴刀,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见的短柄刀。短柄刀轻便易携带,在出行的时候可以放到包裹中隐藏起来。同时短柄刀使用起来也非常的灵活,适合好汉们在狭小的空间内打斗。
不过从《水浒传》中的细节来看,短柄刀的说法很难能够站得住脚跟。卢俊义经过梁山泊的时候,拿出来了事先准备好的朴刀,将刀身安装到了刀柄上。从卢俊义把刀身安装到刀柄上的做法来看,朴刀肯定不是一把短兵器,至少也是能够双手使用的长柄刀。
长柄刀说法从《水浒传》中的很多细节,都能够看出朴刀是一种双手使用的长柄刀。由于宋代禁止平民携带武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朴刀可能是一种需要组装的长柄刀。卢俊义在使用朴刀的时候,先把刀身拿出来,再用卡扣安装到刀柄上,说明了朴刀在使用之前,刀柄和刀身是分别放置的。
笔者认为,朴刀可能是一种刀身不长,刀柄比较长的长柄刀。携带朴刀的人在经过闹市的时候,就把朴刀的刀身藏起来,只把刀柄露在外面。等到携带朴刀的人经过盗匪出没地区的时候,就会把朴刀组装好拿在手里。因为宋朝中后期盗匪比较多,官府也默许了朴刀的存在,因此《水浒传》中的好汉才会大量使用朴刀。
总结从《水浒传》中对朴刀的描述来看,朴刀应该是一种可以组装的长柄刀。如果朴刀是一种农用柴刀的话,那么使用朴刀的人根本不需要将朴刀拆开携带。同时《水浒传》中还有好汉双手持朴刀御敌的描述,因此可以推断朴刀并不是一种短柄刀。由于朴刀是好汉们为了躲避官府检查而携带的兵器,朴刀的战斗力并不算太强,远不如战场上常用的大刀和长枪更加实用。不过对于江湖人士来说,使用朴刀总要强过赤手空拳。因此好汉们在出行的时候,都会选择带着一把朴刀防身。
小说中的英雄好汉都会随身带把朴刀,朴刀究竟是种什么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朴刀是一种特殊的刀,平时就是一柄单刀,但装上木杆就是一柄长刀。
众所周知,搏斗中兵器一寸长一寸强。
敌人用短刀,你用长刀,基本肯定是你打赢。
即便是对付野兽,短刀几乎没什么用,必须用长刀。
比如猎户对付虎狼,都必须使用长枪或者长叉。
那为什么不干脆就带把长刀呢?
这是因为宋代禁止民间携带长柄武器,防止人民造反,短武器则可以随便携带。
同时,你携带长棍,也是不违法的。
朴刀就是擦边球的东西,平时携带就是短刀,一旦发现有危险立即可以组合成长刀。
所以,远行者只要同时携带朴刀和木棍,就可以规避法律,有等于携带了长柄武器了。
其实朴刀并不好用,这种长刀一定要有较强的臂力,还必须日常练习刀法才可以。
如果你要能够朴刀和长枪对抗,八成死的是你。
小说中的英雄好汉都会随身带把朴刀,朴刀究竟是种什么刀?
在长篇小说《水浒传》中,我们常常看到朴刀的身影,在“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一回中,梁山之主白衣秀士王伦故意为难林冲,让他杀一个人作为投名状,林冲只好下山杀人。书中这样写道:
次日早些起来,吃些茶饭,带了腰刀,提了朴刀,叫一个小喽啰领路下山,把船渡过去,僻静小路上等候客人过往。
林冲雪夜上梁山
林冲提的这把刀就是朴刀,可见朴刀是件长兵器,起码比腰刀要长一些。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朴刀为旧式兵器,刀身狭长,刀柄略长,双手使用。据说朴刀长度一般在1.5米左右,是介于腰刀和大刀之间的一种兵器。在《水浒传》中,朴刀也是细长形象,书中经常有类似的描述:“将朴刀倚了”、“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朴刀”等等,可见朴刀比较长,需要靠在墙边、桌边,有时还要放在兵器架子上。
关于朴刀的用法,《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滩》中如此描述:
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
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朴刀的刀柄和刀身是分离的,用时可以随时安装上;平时刀柄可以作杆棒使用。
李逵沂岭杀四虎,用的便是朴刀
朴刀兴于宋代,元、明时盛行,施耐庵就是这个时代人,这也是《水浒传》中经常出现朴刀的主要原因。在清朝末年,朴刀又被大规模使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中更是常见,所以朴刀此时又被称为“太平刀”。后来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朴刀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存在于文艺作品之中。
小说中的英雄好汉都会随身带把朴刀,朴刀究竟是种什么刀?
我见过朴刀,在上海市南汇区壹位传武吴师傅家中,他有间空房的两面墙壁,有孔红漆木架上矗立着各种冷兵器。
为了让你如临现场,统用米作尺寸单位。以大门口为起点,武器从外向里排列,外面是1-1.2米的刀剑,中间是1.5-1.6米的枪刀,里面是2-2.5米的大家伙,现在进入本题朴刀。
刀身和木柄的长度基本相等,属于中长兵器,直立高度在成人男子的肩颈之间。它的特点是与腰刀佩剑相比,能够双手持柄使用,刀体宽于佩剑窄于腰刀,刀头有个近45度的斜切面,肥肠尖锐可以捅刺,吴师傅演示中就有直接刺击招式。份量很轻约为5公斤。木柄和刀刃有活扣可拆卸,因此携带方便,打击范围超过腰刀佩剑,是单身外出最佳的防御武器。
关于朴刀的好处,吴师傅讲了两个故事。
其壹他爷爷年轻时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老家河南山里有野兽。壹次遭遇两头狼前后夹击,由于朴刀有长度,爷爷使狼进不了三米以内,贴身扑击撕咬。注意狼会窜高1.5米跳远3米,你只要将朴刀直立,人略下蹲矮于刀尖,狼就不敢收力下扑。壹人两狼互有攻守,谁也伤不着谁,激战大约二十分钟,狼认怂了撤退逃跑。爷爷说如果那天是用腰刀或者佩剑,恐怕应付不下来凶多吉少。
其二还有壹回更凶险,爷爷已经五十大几了,正晌午赶山路意外撞见壹只金钱豹,浑身冷汗瞬间喷涌。爷爷没有惊惶失措,因为手里的兵器是朴刀。豹子的速度和窜跳更快更远更高,爷爷充分发挥朴刀的优势,把豹子逼开在5米以外,办法就是不停快速直刺。每当豹子紧缩身体时,就双手握刀直立身前防止空袭;每当豹子张牙舞爪时,就迎头直刺豹子的嘴脸积极进攻。也是豹子赶脚这个老头太厉害,壹步三回头地灰溜溜开路马希啦。
爷爷总结朴刀的好处,马战不如长矛,捅刺不如大枪,劈杀不如砍刀,灵巧不如佩剑,兰儿步战攻击范围大,即能劈砍又可捅刺,招式简便容易上手。
小说中的英雄好汉都会随身带把朴刀,朴刀究竟是种什么刀?
朴刀这种武器在《水浒传》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冷兵器,比大刀略长,看上去就像在大刀握柄的一端加长了木柄,但是事实上朴刀上钢刀的部分也是要比大刀还要宽一些的,朴刀也没有标准尺寸,短的全长60cm,长的能达到一米六。特别说明下,朴刀是短兵器!
朴刀这种兵器,在我国宋朝,元朝,太平天国时期最为常见,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民间使用频繁,但是这种武器却并不是正规武器,对朴刀的描述:着裤刀于短枪干、拄杖头, 安者谓之"拨刀";安短木柄者,谓之"畲刀"。可见这种兵器出现最开始还是随意组装的产物,之所以安在木柄上我猜,是为了弥补大刀刀柄短的缺陷,再用时直接劈砍就行,又不像枪棍需要一定的技巧。
另外我们现在叫习惯朴刀,朴刀其实只是刀的那个部分,通常是可以拆卸的,平时为了携带不那么引人注目,不会向宋江去找柴进时,领着刀到处跑,多显眼,平时朴刀和刀柄是拆开的,末端有螺纹,用的时候现组装,另外有人可能会误解,朴刀比大刀长,是不是步兵骑兵都用,事实上这只是步兵武器,我们在水浒上看到好汉们拎着朴刀大战几十回合,事实上朴刀杀伤力并不大。
朴刀在宋,元,清三代常见,但是用者多为强盗,所以在古代朴刀也属于违禁物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