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定远舰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属于非常不入流的水平。

中文互联网称定远级为铁甲舰是一个误导人的说法,因为定远级本质并不是真正的铁甲舰,而是纯粹的岸防铁甲舰,这两个有很大的区别,如同李逵和李鬼。本质就是大清放不下天朝大国的面子非要购买铁甲舰这个列强才玩得起的昂贵的玩具,可是毕竟是一个农业国又心疼白花花的银子,正好德国人跑来忽悠,说岸防铁甲舰也是铁甲舰,我拿一艘巡洋舰的价格怎么样卖你一艘强化版的岸防铁甲舰怎么样?于是清国官员正好一拍而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事实上由于毕竟不是真正的铁甲舰,定镇加一起才花了280万两白银,而日本买吉野号防护巡洋舰一艘就高达206万两白银!定镇确实价廉,但是不质优!

定远本质就是德国的萨克森级岸防铁甲舰(没错,确实是岸防铁甲舰),改用更先进的类似英国不屈号的露炮塔和斜角布局炮塔,定远是4门305mm大炮,装在两座两联装露炮台里面。而萨克森是6门260mm火炮,只有两门安置在炮塔,剩下的4门放在老式的船腰炮房里面。剩下的基本和萨克森级完全一致,连零件都是大部分直接用萨克森级的。(知道为啥便宜了吧!)

没错,这就是萨克森不是定远,长的太像了。

毕竟当时德国是个奉行大陆军主义的海军弱国,只会造岸防军舰。(找这种海军弱国设计军舰,只能说清朝官员确实智力有问题。)所以定远级虽然在萨克森级基础上有一些改进,仍然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因为清朝是把定远当成真的铁甲舰使用的。

第一,由于是岸防铁甲舰的母型,定远干舷极低,作为岸防战舰尚可,在远海航行时候上浪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火炮射击。而且也影响了升级空间,没有位置安装大量耳台副炮。

定远的干舷极低

第二,由于本质是岸防铁甲舰,定远航速并不快,只有14.5节。作为旗舰严重拖累舰队整体速度。

第三,其实定远的吨位并不大,虽然号称远东第一巨舰,但只有7335吨,和当时世界上动辄上万吨排水量的真正的铁甲舰相比要小的多。然而清朝官员好大喜功,竟然要求在7000吨的岸防铁甲安装4门305mm巨炮(定远的原版萨克森只有6门260mm炮),结果就是定远的305mm巨炮身管倍径缩水到只有25倍,严重影响了远程射击精度。

定远奇葩的炮塔布局

第四,所谓的斜连式炮塔,其实并不是一种成功的设计。英国在不屈级之后也放弃了这种思想,因为斜对角主炮布局把主炮左右布置,直接导致了侧舷无法安装副炮,严重影响了火力投射。导致定远除了4门305毫米主炮外,就只有舰首尾各有1门150mm副炮。而且这样的布局只能用于舰首对敌时候射击 ,在左舷接战或右舷接战,其中一个主炮塔都不能攻击。所以之后各国铁甲舰以至于后来的战列舰都采用与斜对角布局相反的主炮布置在中线,副炮布置在两侧。然而大清官员却把英国人的一时脑洞当成了宝典,得意的自吹定远级结合不屈级和萨克森级的优点,为“遍地球第一等之铁甲舰”。

第五,实际上铁甲舰看起来威风,其实作用并不大,在速射炮和火炮射击指挥仪之前,铁甲舰的大口径主炮射速太慢(定远的305mm炮只能3分钟一发)而且命中精度低,反而不如搭载大量小口径速射炮的巡洋舰火力投射量大,实际上,清朝如果不是为了面子买铁甲舰(而且买的还是缩水版李鬼版),还不如买类似吉野的大型巡洋舰。

智利海军的白朗古·恩卡拉达号巡洋舰

比如这艘智利海军有意出售的白朗古·恩卡拉达号巡洋舰,她就是清日争购吉野段子的主角,没错,这个段子是谣言,而真正的主角是这艘巡洋舰,这艘军舰和吉野一样都是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设计建造,1893年下水,性能和船型和吉野颇为相似,也许这就是以讹传讹的原因吧。清政府曾经准备向智利海军购买这艘军舰,但因为智利要价太高被废弃。她的全方面性能都压吉野一头,排水量4568吨(吉野4216吨),火力上完爆吉野,装备有2门203毫米炮和10门152毫米速射炮,只是航速比吉野稍慢(慢0.2节)。如果清政府购买到这条巡洋舰而不是买定镇,日本海军会受到可怕的打击。

北洋海军定远舰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定远号是北洋水师的旗舰,是由德国伏尔铿造船厂建造的一艘7000吨级的一等铁甲舰,该舰于1881年开工,到1884年建造完成,1885年与镇远号一同编入了北洋水师,是当时亚洲最大的两艘战舰。因为当时德国在和英国抢生意,为了拿到清廷的订单,便报了140万两白银的造假,以这个价格在当时造一艘定远级的战舰,其实是很便宜了。

那么要定义北洋水师的定远舰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什么水平,我们就要对比一下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战舰情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定远舰的性能:舰体情况、船体设计及火炮性能。

舰体情况

一般来说,一艘战舰排水量越大,就意味着这艘战舰的体积就越大,越是大的战舰在当时的海战中就越有优势,毕竟在二战之前,世界海军还是大炮巨舰的时代,越是大的战舰就意味着可以拥有更多的装甲和火力,越多的装甲能提升战舰的抗打击性,而越强大的火力则能提升战舰的攻击力。

定远号是一艘一级铁甲舰,在刚建造完成的时候(1884年)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舰,但是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期,世界海军也经过了一轮升级换代,前无畏级战舰取代了铁甲舰的主力地位,成为了当时世界海军的主流。

▲甲午战争时期,世界海军主流已经是无畏级战舰了,铁甲舰已经开始退出了历史舞台

定远号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335吨或7430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而当时的前无畏级战舰来说,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的“君权”级战舰,就拿英国的“印度女皇”号来说(1891年下水),舰体长115.8米,全长125米,舰宽22.9米,排水量达到了14050吨,明显比定远号要大出一大截。不过就定远号的体积来说,在甲午战争时期仍然是亚洲最大的战舰。当时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吉野号来说,其排水量仅为4150吨,舰长109.73米,军舰的甲板宽度为14.17米,吃水5.18米,体积上要比定远号小很多。

由于体积上的差距,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定远号在船体体积来说,在亚洲是领先的,但是到了世界上来说,已经属于二流水准了。

船体设计

就船体的设计来说,定远和镇远号较为扁平,而当时日军的战舰基本都采用了流线型的设计,两种设计的结果显而易见,日军战舰在机动性上来说就要明显由于定远和镇远号了。

动力来说,定远号为两部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6200马力,航速为14.5节;而日军旗舰吉野号的动力采用了2台立式4汽缸往复式蒸汽机,配合12座高式燃煤锅炉,可以获得15000匹马力的澎湃动力,航速可以达到惊人的23节,从动力和速度上来说,定远已经明显落后于吉野号了。

火力配置

定远号的主炮是德国克虏伯生产的305mm后膛炮4门,副炮为克虏伯150mm后膛副炮 2门、75mm克虏伯炮4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 8门、57mm、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 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两舷各一具、舰尾一具,备有21枚鱼雷),加上主炮总炮数22门。

日军旗舰吉野号主炮为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的6寸(152mm)速射炮4门,副炮为8门120mm速射炮、22门47毫米口径哈乞开斯单管速射以及5具鱼雷发射管。其中主炮152mm速射炮射速为7发一分钟,这个射速就明显优于定远号305mm主炮5-6分钟一发的射速了。

在整个黄海海战的5个小时里,定远号炮弹发射情况为:305mm克虏伯炮120发,150mm克虏伯炮100发。吉野号炮弹发射情况为:152mm速射炮221发120mm速射炮331发,也就是说在5个小时的海战中,定远号的主力火炮打出了220发炮弹,而吉野号的主力火炮打出了552发炮弹,很明显吉野号的火力是远强于定远号的。

因此综合来说,在定远号刚下水的时候,不仅是亚洲最好的战舰,同时在世界上也是能排上号的,但是到了甲午战争的时候,定远号的配置实际上已经落后了。这点来说主要也是和清朝当时的理念有关,李鸿章一直认为把最好的战舰买回来就行了,在北洋舰队成军后长期没有更新舰队的装备,这就导致在甲午海战的时候北洋舰队的装备实际上已经落后于日本联合舰队了。

▲就当时的世界海军总体情况而言,北洋水师与列强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就实际作战情况来说,在黄海海战整整5个小时的海战中,北洋水师一共发射了大约有1000发炮弹,日本联合舰队则发射了近4000发炮弹,双方火力输出差距非常明显。不仅在装备的差距上,人员素质的差距其实也非常明显,北洋水师基本中弹在100发以上,被击沉的5艘战舰中弹数基本在200发左右。而日本联合舰队中弹数最多的为30发,其余战舰中弹数基本是个位数,命中率来说,北洋水师的命中率基本在12%左右,而日本联合舰队的命中率能达到惊人的30%。

▲日本联合舰队的损伤低的惊人,没有一艘战舰被击沉,北洋水师则被击沉了五艘战舰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北洋水师在平时的训练上出了很大的问题,在黄海海战的时候,刘步蟾、林泰曾等人都是带着鸦片上的战场,最高指挥官在打仗的时候都要抽鸦片,底下的士兵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实在甲午战争之前,曾经有英国海军上校琅威理来北洋水师执教,在他的训练下,北洋水师的作战素养也一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只是无奈刘步蟾、林泰曾等人在军中搞帮派,不断地排挤琅威理。琅威理告到李鸿章哪里,李鸿章则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没有搭理琅威理,最终气走了这个英国老头。北洋水师也就逐渐在刘步蟾、林泰曾等人的带领下变成了一支吃喝嫖赌成风的部队,平时没有训练好,结果上了战场就被打回原形了。

北洋海军定远舰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谢谢邀请:北洋舰队定远舰当时号称亚洲第一,是清政府1880年向德国伏尔铿造船厂以140.9万两白银订购的。1885年交付并装备北洋水师。定远舰:,全身铁曱。

动力系统:,装置两台复合式平卧蒸气发动机。

舰身:,94.5米㐅18米。

马力:,6000

航速:,十四点五节。

舰上配置:,舰载鱼雷艇2艘。

武器配置:,主炮305毫米囗径,副炮:,150亳米,76亳米4门。5管机关炮10门。

德国造毛瑟步枪525支。

鱼雷发射管3具。

定远舰在当时不论从制造技术,还是武器装备,的确是"亚洲第一″!

北洋海军定远舰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定远舰,1880年由德国伏尔铿厂建造,是中国海军史上第一级近现代意义的主力舰,被称为当时“亚洲第一巨舰”。根据《失落的辉煌——定远级铁甲舰》一文记载,定远舰长九十四点五米,排水量七千四百吨,航速十四点五节。在当时它既是北洋水师的旗舰,同时也是当时东亚地区最强大的战舰,其305毫米主炮的口径在中国海军历史上空前绝后。甲午战争前,日本国内一直流行一个叫做“打沉定远”的儿童游戏。而对于中国来讲,则是此后近百年间,中国海军在没有如此吨位的主力战舰。

在整个甲午战争中,定远舰可以算得上是当时北洋舰队中的中流砥柱,而在大东沟海战中,正是因为一开战,定远舰的信旗系统就被日方击毁,进而演变成了北洋水师最终战败的重要原因。此外定远舰的高战斗力不仅仅体现在战舰本身的素质上,定远舰上下官兵的军人素质也是定远舰极高战斗力的保证。这一点在历次海战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说提督丁汝昌即便受了伤仍然不退败,而战舰上的官兵则是前赴后继,就算是在己方的各个舰只都纷纷因负伤而沉没的情况下,定远舰上的官兵以及战舰都与镇远舰一起在日舰的围攻中英勇奋战。最终,尽管中弹二百余发,战舰的上层建筑几乎全部毁坏,甚至几次燃起大火,但日军终无法奈何这两艘巨舰,反而是围攻中的日舰,接连被定远镇远的305毫米重炮击中,多艘战舰遭到重创。

之后,由于已经灭火的靖远、来远等舰和支持陆军登陆的平远等舰赶回助战,日军被迫率先退出战场,“聚歼清舰于黄海”的作战目标没有实现。虽然定远舰最终毁灭了,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中依然有一首军歌长期传唱,题目就叫做《定远还没有沉吗?》。

北洋海军定远舰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知道小鬼子海军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绝望么,甲午海战中不管怎么打愣是打不沉,各种火炮使劲招呼就是伤不了筋骨,小鬼子的炮手瞄准着这艘巨舰徒劳的发射炮弹,甚至有的水手因此精神崩溃,这就是定远,当时亚洲防御最好、火力最强的铁甲舰!

定远、镇远在海战中被击中次数极多,是重点被打击对象,但是由于其坚固的装甲防护让它们仅有一些外处破损。后来鬼子还是使用了它们的看家本领“偷袭”才用鱼雷击伤定远左舷,然后才被移到浅摊搁浅,最终被自毁以防日军缴获。

甲午海战的炮声总是能让我们铭记那段屈辱的回忆!

这两艘铁甲舰的来源大家都了解,是清廷花重金从德国订购的,之所以购买德国军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克虏伯大炮情结”,当时海岸线上布置的全是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大炮,而超勇、杨威等1000吨级巡洋舰则是早期从英国购买的。定远主要火力输出为4门305毫米主炮,还有诸多150MM、75MM副炮,以及速射、机关炮。装甲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重点防御样式,主要部位都有厚厚的装甲,其满载排水量达到7600多吨,即便在当时世界上也是一艘先进的巨舰。

定远管代刘步蟾在自毁军舰后自杀殉国

随着这两艘巨舰的到来让北洋水师壮大了许多,去日本遛弯都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不过也正是从它们服役开始,“太后”就开始缩减海军经费,相反日本从上到下全民缩衣节食买军舰发展海军。在1890之前北洋海军实力远胜于日本海军,那时北洋水师舰船总排水量达到27000吨,日本仅有17000吨,但是到了1892年日本已经提前完成了1885年发起的海军扩充计划,总吨位飙升到72000吨,而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更是早已经被日本远远甩在身后。

定远舰的双联装305毫米舰炮

不过虽然如此但是日本海军仍然没有一艘军舰能于定远、镇远相提并论。当时日本海军的主力战舰都是从英法购买,排水量最大的也不过4300吨,在定远面前完全是“小个头”,而且火力与装甲更是相差甚远。以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为例,法国制造,主要装备一门320毫米火炮,剩下两舷共计12门120MM速射炮,排水量4200吨。“扶桑号”,英国制造,主要装备两门240毫米火炮,4门170MM火炮,排水量3717吨,可见在单舰能力上是没有一艘能超过定远舰。

造船厂内的定远号铁甲舰

不过最后仗能打成那样也是出乎人的意料,至今为止也没有任何关于那场海战失败真正的总结,能写总结的都牺牲了,剩下的都是跑的跑、逃的逃。不过就个人而言这里要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许多人可能受影视作品等影响叹息因为缺乏炮弹的原因导致,这里有两大疑点。第一,德国克虏伯公司向来追求完美,以至于将大炮膛线磨损所造成的误差都考虑进去,所有的炮弹都有编号,从小到大,以对应火炮膛线逐渐磨损,清军也都明白。所以第一点抱着炮弹锉的情况不可能发生。

第二点就是缺乏炮弹,这一情况也是不太成立。如果炮弹都没有几发还出去打什么海战?开出去撞吗,再者后来定远被鱼雷击伤后就搁置在浅滩,当固定炮台用,所以缺乏炮弹这一说也可以排除。那么剩下最有争议的就是战术问题了,日本使用“丁”字战法,这一战法的优势是可以完全发挥它的侧旋火力。而北洋水师则直接一字排开往前冲,最后被分割包围,可惜两艘主力舰都没有受损严重就输了海战。所以个人感觉应该和日军进行远战才能发挥威力,当时北洋水师的命中率达到惊人的1.2%!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的。

被日军缴获的镇远,后被编入日本海军。

我是军武奇兵,欢迎亲们的看法与交流,谢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北洋海军定远舰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什么水平?

北洋海军的定远舰和镇远舰是由国际一流设计师亲自操刀,德国伏尔铿造船厂生产。在装甲技术和火炮技术上,都超越了世界上已有的铁甲舰。从综合性能上来说,在当时的世界上,比定远号更强大的军舰屈指可数。

而与定远同时引进的镇远号从外观上来看,两者几乎一模一样。但这两个双胞胎,还是有着极其微弱的区别。定远用的是全钢装甲,镇远在水线下掺用了熟铁甲;定远有三座发电机,镇远只有两座。这两个微弱的差别对整体性能没有太大影响,但是由于它们太像了,以致于在有些史料上错把定远当成镇远,把镇远当成定远。考虑两者微弱的差别的话,定远才是真正的远东第一舰,也是北洋舰队不可争辩的旗舰。

定远的主要武器是4门305毫米重炮(其他副炮包括4门150毫米架退炮,8门37毫米5管机关炮,57毫米、47毫米速射炮各2门)。这些主炮威力大,但射速慢,大约在三四分钟一发的样子,尽管如此也远远好于同级别的日本主炮,浪速级的254炮和三景舰的320炮射速都低于定镇。定镇的305炮的炮弹是穿甲弹,主要作用是为了击穿敌军水线使敌人进水沉没。而在甲午海战中由于双方巡洋舰的装甲防护都很差,不用穿甲弹,只用爆破弹就能击穿敌舰,所以定远的305主炮的杀伤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定远舰被日军集火攻击后燃起大火。后退回旅顺军港,在后来威海保卫战中,定远舰不幸被日军鱼雷艇偷袭成重伤搁浅,定远舰只能充当浮动炮台,最后丁汝昌下令由北洋水师自行炸毁定远舰以免资敌。最终定远舰的残骸被攻占了威海卫的日军拆卸带回日本。在福冈有一座“定远馆”,是用定远舰的遗物建成。另外,在佐世保海军公墓中保存有一枚定远舰305毫米主炮的炮弹。

“定远”舰是甲午海战中清朝北洋海军的旗舰,“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就在这艘战舰上指挥战斗。现在一艘1:1复制的定远舰驻泊在山东威海市,让参观者纪念这段悲壮的历史。(NT)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