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歼20飞机?
关于歼20战斗机,全网最冷静,最理智,最客观的评价,也不过就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3款现役五代隐身战斗机之一,全球最拔尖的两款顶级战斗机之一。如果稍稍带点个人色彩,那就是全球最牛战斗机,没有之一。
第五代飞机总共就那么多,歼20能差到哪去?
歼20战斗机,确实够牛,本来嘛,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几个第五代战斗机,眼睛看得见真飞机的,无外乎就是美国的F22、F35,俄罗斯人的苏57,我国的歼20、歼31这么5款机型,考虑到苏57今年才交付第一架量产型,还未服役,以及歼31的外贸战斗机身份,这个世界上目前能够进入空军部队服役的五代机满打满算也就是F22、F35和歼20三款,你要说这都不算牛,那什么算牛?
作为第五代战斗机里的重型飞机,他还是比中型的F35强了不少。
歼20在现役3款五代机里面,还是个厉害角色,咱们看看分类,F22和歼20这都是实打实的双发重型五代机,F35却是个大杂烩,属于单发中型飞机不说,这飞机还融合了海军陆战队的需求、空军的需求以及多国合作的需求,性能这边照顾一点,那边照顾一些,搞了个四不像,对地打击能力那是没的说,奈何空战能力很差,被美国官方冠名为:JSF,翻译出来就是联合攻击战斗机,成了攻击机了!
歼20的弹仓在五代机里算是大的,而且还有侧弹仓,要知道F35连侧弹仓都没有,没法格斗。
所以,歼20又成了世界上绝世高手一般存在的最厉害的两款战斗机之一了,眼见着能和他媲美的只有F22这一个了,但是这还没算完。F22是1995年就出现的飞机,多年以来也没有对其电子系统进行什么升级,座舱的格局也还是一瓶三下,分了好几块液晶屏,战场上的信息节点能力不强,没有联合接站作战能力,更没有什么侧阵列雷达、EOST、EODAS等新型探测器,反隐身作战能力很差,在数字化和电子科技上还不如F35呢。
图为歼20的EOTS的特写和外贸型产品的展示。
歼20却不一样,使用了三阵面式的雷达,不但有前向的雷达,还有侧阵列雷达,更在机翼外缘上增加了雷达天线副阵列,同时还有光电/红外一体化瞄准器,什么EOST、EODAS等新型探测系统一应俱全,座舱一块大屏亮亮堂堂,操作方便,信息显示清晰准确,现代化作战能力比F22强出N个档次,这样一对比,歼20都成了最强大的战斗机了。
歼20现在已经量产服役。
海事先锋曾经多少次想要劝自己冷静一点,可惜奈何这个世界上就这么几个五代机,我也是在没办法把歼20排在后面啊。
如何客观评价歼20飞机?
一句话来说明:歼20的综合作战能力与F22并列天下第一,胜于F35和苏57。
自歼20首飞以来,其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性能以及隐身性能就一直被质疑,唯一不被质疑的就剩下航空电子系统。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歼20的性能受限于发动机的推力,对其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有疑问也是正常的。
歼20采用了“鸭翼+升力体边条翼+全动垂尾”的气动布局,该气动布局具备优异的超音速阻力特性,良好的隐身性能,优秀的大迎角升力特性,控制性,和稳定性。
首先来说,歼20是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超音速巡航的定义是指:战斗机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能够以1.5马赫的速度持续飞行30分钟。而与超音速巡航息息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气动布局;二,进气道;三,小涵道比发动机。虽说歼20的发动机不够给力,但是其气动布局十分的优秀,专门为超音速性能进行了优化。一般来说,提高超音速巡航升阻比的方法有以下几个:一:放宽静稳定度;二:机翼弯扭;三:减小波阻。从歼20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其机翼根部被设计成弯扭,就是为了提高超音速巡航的升阻比。
减小波阻的方式主要有:一,增大机翼后掠角,减小展弦比;二:减小机翼的相对厚度,使用超临界翼型;三:增大机身长细比,减小横截面积,面积率修型;
而歼20战斗机减小波阻的办法也不少。其主翼后掠角在52°左右,机身显得修长,长细比较大,机翼的相对厚度较小。此外,歼20展弦比也比较小。为了提高超音速机动性,歼20的升阻比高达2.13。在如此优异的气动布局下,即便是发动机的推力不足,也是可以实现超音速巡航的。
其次是超音速机动性。
进一步放宽纵向静稳定度,不但可以改善超音速阻力特性,还可以改善亚跨音速特性,更能改善低速最大升力特性和起降升力特性。歼20战斗机的纵向是静不稳定的,在偏航方向上,也放宽了静稳定度。此外,歼20的气动布局本来就是为超音速性能优化的。
再者就是隐身性能。
质疑歼20隐身性差的原因就是存在着“鸭翼+腹鳍”。其实,鸭翼对隐身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在正常巡航过程中,歼20的鸭翼几乎是不偏转的,自然对隐身的影响不大了。此外,鸭翼进行了切角处理,后缘被设计成为锯齿形状,使用“非导电材料+金属骨架”制造的鸭翼对隐身的影响就更小了。吸波涂料在鸭翼上也是存在的,可以降低5db—10db。至于腹鳍就更好处理了,腹鳍可以使用复合材料制作,反正又不用偏转。可以看到,歼20机身蒙皮与蒙皮之间的连接处都被设计成锯齿状。由此可知,歼20的隐身性能并不差。
歼20的航电系统极为先进
或许只有航电系统不被质疑了。在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上,我国与美国没有差距。电子战,光学探测仪,红外探测器都不差。事实上,歼20的航电系统与F35没有太大的差别,EOTS,EODAS都有。(图片来自网络)
如何客观评价歼20飞机?
谢邀,我认为歼-20飞机最客观评价就是获得了信心
在回答前,先对比下之前中外战机的几个研发进度。1990年美国进行第五代战斗机的对比测试,YF-22和YF-23两款验证机先后下线。同时期,我们刚从美国接回“和平珍珠”计划取消后的歼-8II战机,利用美国没拆掉的1553B数据总线等进行一点点飞控、航电等领域研究。当年最大成果是歼-7E进行了首飞,成为空军这段时期最重要的过渡机型。
1991年,YF-22胜出,并且把4S标准牢牢的刻印在第五代战斗机上。同年,歼-10刚完成全金属模型,但配套涡喷-15发动机研制困难重重,正思考是否用苏-27配套的AL-31发动机 与此同时,进行歼-8III项目作为备份。
1995年,第一架F-22原型机交付,同一年我国歼-8III项目连续两架原型机坠毁,最终取消,退回发展歼-8II使用国产208A雷达和意大利进口的阿斯派德半主动雷达中距弹,进行了我国首次超视距攻击试验,而且开火时距离仅有区区的15公里。
1996年F-22A原型机开始首飞测试,恰好同年,歼-10原型机进行了首飞,这是我国航空史上里程碑的一页,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整整落后了一代。经常比较的对手F-16的首飞时间是1976年,整整20年。
2005年,F-22A正式服役,第一个F-22A飞行中队成立并拥有初始作战能力。到第二年2006年,歼-10正式服役,其正式服役时间比F-16服役的1979年晚了27年,而且使用的发动机还是俄罗斯的AL-31F。
所以当歼-20原型机在2011年突然间横空出世,进行公开首飞,并且在2017年开始小批量服役。这本身就有极大含义,我们航空技术与世界顶尖相比,在第四代战斗机时代,以F-16为参考对象,差距27年,如果以F-14为对比对象更是达到32年,这还是排除发动机因素情况下。而在第五代战斗机方面,歼-20与F-22对比,进度差距成功的缩短到12年,相当于经过这些年中国航天人的努力和艰苦奋斗,与世界顶尖水平成功的缩短了15-20年的差距,这就是评价歼-20最大的意义,也是最客观的评价。
另一方面这标志着研发能力的提升,歼-10是我们摆脱苏式战斗机影响,开始走上独立研发的开始。其从1982年开始立项,到2006年服役,总共用了24年,可以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一步步从无到有苦攻下来。歼-20从2004年左右开始,到2017年服役,缩短到13年,已经非常接近F-22的1991-2005年的14年。更重要的是研发团队建设,歼-10服役时总设计师宋老已经73岁高龄,而歼-20服役时总设计师杨伟54岁,歼-20团队平均年龄更是只有28岁。杨伟与宋老,传承和接替才是歼-10和歼-20最大的成果
实际上,美国情报部门之前有过推测,其认为中国第五代战斗机不会在2015年首飞。结果歼-20不慎在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访华当天进行首飞,以至于其在回忆录《责任》中称这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所以对于歼-20,最贴切的评价个人认为就是“收获信心”。虽然歼-20绝非十全十美,后部处理较为粗糙,对于下方雷达隐身能力较差,设计上过于偏向高速,低速性能存疑等,配套涡扇-15发动机更是到现在还没有正式露面。发动机还是永远的痛,目前涡扇-10G只能满足基本需求
但这已经足够可以收获信心了,30年左右时间已经缩短了15年左右差距,雷达和航电更是已经赶上世界顶尖水平。研发团队完成新老接替后,年轻人更加锐意进取,也更加值得期待。毕竟当年指望歼-8II枪挑F-22的年代都过来了,还有什么没有信心的?
如何客观评价歼20飞机?
歼20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他有着优秀的作战性能,还有性感的外表!属于世界少有的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整体采用了一个鸭式布局,虽然这样使整个体积比较偏大!但是完全不影响他的性能!
这么秀的一款战斗机难道是100%完美无暇吗?答案肯定不是的,咱们也得充分认识他的短板,估计光大网友也都猜到了,就是发动机,虽然目前歼20已经装上了咱们自产的最先进的矢量发动机,但是和美国f22和俄罗斯的苏57比起来在发动机上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不过没有关系,咱们国家现在正在加快研究步伐,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歼20会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展示在世界的舞台,让西方各个国家敬畏!这其中肯定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为咱们祖国的发展做一份贡献!感谢各位的阅读评论🌹🌹
如何客观评价歼20飞机?
谢邀,客观评价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W君相对客观!
从2011年1月11日歼-20第一架原型机的首飞到现在已经8年多的时间了。作为提振中国整体士气的一款战机,我们在歼-20上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了。
这么多的期望其实是一个不正常的事情,当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将一件武器作为希望的寄托只能说明这个国家有相对沉重的历史和危机四环的现在。
不过从歼-20的发展路程上还是可以看到我们民族复兴的一点点希望的。
歼-20的研制可以说是一个顺风顺水的过程。在2007年确立的歼-20的研发项目后,仅仅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歼-20就完成了原型机的第一次首飞。四年!在航空史上也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而中国人本身一个不自信的表现则是很喜欢拿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攀比,这一点问题上,在歼-20的话题表现得就尤为突出了。
歼-20的设计目标到底是不是为了干下美国的F-22?这其实真心的是一个伪命题!虽然18年19年中美关系还是比较紧张的局面,但未来中美关系依旧会沿着C2合作框架的基本思路进行发展,合作远大于对抗。
这张图片为2015年中美两国举行的联合演习,052C、054A、伯克级和提康德罗加级四舰同框的照片则被很多媒体说做我们在驱逐美国军舰。
深刻的看待一个国家的军事系统往往在最深的领域则要看这个国家当前的普遍价值观。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大多认可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而不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对于“虽远必诛”,大家大可看看《汉书·陈汤传》
是不是扯得远了?并没有。在目标为“仓廪实、衣食足”的基本目标下,我们是不会制造让人“大感威胁”的武器的。
因此虽然我们的军费现在是第二、歼-20服役了、两艘航母下水了、驱逐舰像下饺子一样的服役……但没有人真正的以中国军力作为“中国威胁论”的整体论调。
尤其是最近5~6年除了几个跳梁小丑自己吓唬自己外,基本上中国威胁论少多了吧?
歼-20也是中国国策的产物,保家卫国而已。并不是一个大家所鼓吹的用来踹门的武器。这样的期待则显得有点儿太高了。
但歼-20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就一定会遵循着客观的科学发展规律进行自己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可能想象,中国在研制成功歼-10后再生产的战机还是美国70年代的水平。这是不客观的。
作为歼-10后的研发产物,那么歼-20必然是继承了歼-10的设计优点后继续向技术趋势方向进行演进的产品。简单的说就是歼-10技术达到目标后再上一个阶梯。
所为的超巡、超机动、超感知、隐身就是技术发展的目标,所以歼-20具备这些特性并不为过。
但话说回来,歼-20具备了4S特征后是不是就是一架举世无敌的战机呢?如果说“是”,那么又成了另外一个极端的“不客观”。
一架战机是由数万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体,某些指标达到或接近了国际领先水平,但还会有更多的指标还远远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呢!因此更客观的看待歼-20只能说歼-20是我们循序剪辑走自己路的一个中间产物。
在天上秒掉F-22或者F-35是不可能的事情,她的作战目标也并不为此。所以说客观的讲歼-20就平常心吧。
W君其实更看好的是歼-20的后一代产品,毕竟歼-20让我们和国际领先的战斗机已经站在同样一个起跑线上了。只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后,后面中国特色的想象空间才有可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所以,将这个文章加个收藏,在2035年的时候再看这篇文章就觉得说的很客观了。
如何客观评价歼20飞机?
歼-20是我国研制的第一款隐身战斗机,也是世界上第三款隐身战斗机,歼-20战斗机是由我国成飞生产,在2011年1月11日进行了歼-20战斗机原型机的首飞,我国是继美国之后完成了隐身战斗机的研制工作。目前世界上正在服役的隐身战斗机还有F-22A猛禽战斗机和F-35闪电II战斗机,F-22A猛禽战斗机有187架,而全球F-35闪电II战斗机总共生产了357架。
歼-20战斗机是一款采用两台发动机的重型战斗机,目前使用的是AL31F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是一款在众多机型上普遍使用的成熟发动机,包括苏-27系列等,但是这款发动机不是歼-20战斗机的最终发动机,AL31F还不具备矢量功能。
歼-20战斗机是一款具备隐身能力的战斗机,除了这个基本能力之外还具备了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视距打击能力和超强的机动能力。而第五代战斗机的标准是在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A猛禽战斗机建立的,不过在F-35闪电II战斗机上却没有实现超音速巡航能力。歼-20具备良好的气动布局设计,这个从歼-20的多次的公开飞行表演看得出来,整个飞行表演一气呵成。
歼-20战斗机目前已经在作战部队列装,是我军一款拳头产品,这款战斗机具备携带多种武器弹药的能力,包括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和红外制导格斗导弹等武器。歼-20战斗的装备使得我国获得了战斗机上的技术代差优势,而这个是其他国家在很长时间都难以获得的。目前歼-20还在发展之中,包括发动机等的改进将是一个重点,未来获得大推力矢量涡扇发动机之后将会有更好的机动能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