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一会儿心狠手辣,一会哭天抹泪,要么突然就给人下跪,怎么解释他这种行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就是宋江的高明之处,所以他能暗算晁盖成为领袖。
大家可以看到,晁盖大体是一个聪明讲义气有组织能力,但性格耿直、缺乏政治头脑、缺乏战略头脑的普通人。
说白了,晁盖是普通人中的聪明人而已,不够奸诈,没有大局观,也不够狠。
晁盖上梁山时,王伦表面上敷衍他,其实赶他们下山。吴用和林冲都看出来,晁盖却竟然没有。这说明,晁盖不是不聪明,而不是凡事不把人往坏的地方想。
再看,杨雄和石秀因时迁偷鸡,被祝家庄他们抓了。
晁盖知道以后,竟然要将他们斩首,因为偷鸡摸狗有损梁山好汉的名声。
相反,宋江则出来维护。这就是宋江的高明之处。随后所有人都知道,宋江连偷鸡摸狗的人都收归麾下,纷纷去投靠他而不是晁盖。
宋江这人颇有些政治能力和组织能力,阴险狡诈,心肠狠毒。
他很会演戏,而且暗中布局巧妙。
比如上了梁山以后,明明晁盖是宋江的救命恩人,但宋江毫不犹豫的开始夺权。
宋江借口晁盖是老大,不能随便下山,带着自己的一票人不断攻城略地。
大家注意,宋江其实是带着晁盖的兵马作战,而期间投靠的人并没有归顺晁盖,而全部成为宋江集团的成员。这样一来,宋江势力越来越大,手下几十个头领,尤其招纳了宋军投降的一些军官,都是很难打仗的。
相反,晁盖手下仅有阮氏三雄、刘唐等区区几个人。
此时,精明的公孙胜判断晁盖已经失去势力,迟早会被宋江火拼掉,急忙脱离梁山跑路了。
而比较聪明的吴用、林冲等晁盖一派,则纷纷倒戈投靠宋江,不愿意和晁盖一起完蛋。
可以说,宋江是个政治家,比晁盖厉害太多,后者根本玩不过他。
最终晁盖莫名被人暗算身亡,宋江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山寨之主。
搞笑的是,之前宋江说老大不能随便下山,但成为山寨之主以后宋江每每都是亲自带兵,就怕别人借机篡权。
可见他的阴险狡诈的嘴脸。
可惜了一个老实的好汉晁盖,连108将都没排进去。
宋江一会儿心狠手辣,一会哭天抹泪,要么突然就给人下跪,怎么解释他这种行为?
宋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收买人心,进而取得“梁山好汉”的拥护!
宋江一会儿心狠手辣,一会哭天抹泪,要么突然就给人下跪,怎么解释他这种行为?
首先,谢邀!
宋江性格是多面性的,面对不同的人会展现不同的一面。他是典型“混”江湖的高手,有手腕,脸皮厚,手黑。贩夫走卒、绿林强人、朝廷官吏,三教九流的人都能说上话,而且还能让打交道的人很舒服,迅速引为知己。平心而论,这也算一项能耐。
他时而心狠手辣,是为了以威服人,是要在众兄弟中树立自己的权威。哭天抹泪呢,则是为了以情动人,用感情来笼络人,毕竟只靠武力是无法收服人心的。
他的目的性很明确,那就是团结最多的人来壮大自己,招安后投靠朝廷,谋一个一官半职。所以不论对方是何人,人品如何,只要是想落草为寇,他都极力笼络。
他遇到落难的豪杰,就殷勤相待,慷慨解囊,令人感动地热泪盈眶,仿佛他就是救人危难的及时雨。
遇到啸聚山林的强盗,可以跟他们坐一起吃人心喝人血,谈笑生风,说些杀人越货的勾当,仿佛他也是绿林中人。
面对朝廷投诚的军官,就感叹奸臣当道,圣聪蒙蔽,报国没有门路,引得人一同叹息,把他引为官场失意暂时栖身水泊的同路人。
就靠这项本事,他把三山五岳各路人马聚集到了一起,成了这股庞大势力的枢纽。
我们看看他笼络人心的能耐。
在柴进庄上,初见武松,“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让他一同到上面坐。”武松告别时,又亲自送了接近十里地,又置酒相待,还送了十两银子,感动得武松当即拜了四拜,认他当大哥。
宋江在孔太公庄上,孔家一家殷勤招待,临走还送了他五十两银子。在清风山上,燕顺和王矮虎等人也殷勤招待。而且在他被抓后不惜为了他与官府开战。后来到了江州大牢,监狱的领导戴宗也殷勤相待。足见此人的交际水平,虽然他舍得花银子是一方面,但能让人人引为知己,还是有交际手腕的。
至于他的哭,真少假多。当年与武松一起从孔家庄离开,一路凄煌跑路,在瑞龙镇分手道别时,黯然洒泪是为数不多的真情流露。
在白龙庙时,宋江被晁盖等人救了,当时也是洒泪痛哭,这里哭也是真性情,毕竟是劫后余生,捡了条命。
后来上梁山后,哭得就有些假了,不过是为了收付人心的手腕而已。
总之,宋江会忽悠,我正在头条小说里连载《李逵日记》一文,里面有关于宋江忽悠能力的戏说,借这个机会贴出来图大家一乐,
宋大哥的忽悠本领在大宋朝那可是无人可比,他要自称榜眼,绝无人敢当状元。宋大哥在郓城县当押司时,别人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他还拒不娶妻,任媒婆踏破门槛都无动于衷,宋老爹急了,把棺材板卖了,凑了一百斤黄金,请动济州府大名鼎鼎的张媒婆。张媒婆号称“说破天”,能把王母忽悠的下凡,把道士忽悠的信佛,只要她撮合的姻缘,无一不成,无一不就,任你铁石心肠,也经不住她的三寸不烂之舌。据说张媒婆和宋大哥聊了整整一下午,聊的内容旁人不得而知,聊完后,宋大哥照常拍拍屁股去官府当差,将单身进行到底,张媒婆家也没回,直接去附近的尼姑庵削发为尼。前段时间,朝廷屡派兵马攻打梁山,结果屡战屡败,弄得狼狈不堪,最后蔡太师出奇招,花重金从西域请来得道高僧智洪禅师,让他上梁山点化宋大哥,想让宋大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智洪禅师一脸仙风道骨,跟宋大哥谈人生、谈佛法、谈轮回,一席话下来,禅师脱掉袈裟,抄起戒刀入了伙。宋江一会儿心狠手辣,一会哭天抹泪,要么突然就给人下跪,怎么解释他这种行为?
请他四人上山。
宋江一会儿心狠手辣,一会哭天抹泪,要么突然就给人下跪,怎么解释他这种行为?
宋江下跪,有时候不仅恶心还很搞笑。
宋江这人挺有意思的,他是那种好话说在嘴上的人,事一定要让别人看见。最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宋江在制裁了黄文炳后,带着大军逶迤上梁山,第一梯队除了宋江还有晁盖、戴宗、花荣、李逵,突然冒出一伙强人横在他们面前,宋江““挺身出去,跪在地上”。想想这个动作,慌张的无以名状。接下来宋江说:“万望高抬贵手,饶恕残生。”非常怕死。
(《水浒传》剧中宋江之哭,剧中哭的情真意切,但书中的确形象不佳)
刚刚劫法场后,宋江也是跪在地上,这回是有求于人,他想借助梁山的力量报仇。目的性也非常明确。
再有一跪是生擒卢俊义的时候,宋江看到卢俊义第一眼的时候二话不说就跪下了,弄得卢俊义不明就里,非常慌张,只求早死。然后宋江笑脸相迎,不说别的,只让卢俊义上轿。这回当然也不白跪,坑卢俊义这事就算跪没了。
宋江的心狠手辣有目共睹,他并非十足的好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坑秦明那把害死多少人;还有小衙内死亡事件中,当事人相互踢皮球,到底也不知道谁出的主意;逼李应上山,顺便把他财产运走。哪有为了自己忠义而坑害别人的?
宋江哭的最惨的是晁盖死的时候,宛如死了父母那般,但是看他的行为,打曾头市却是一拖再拖,嘴头不似心头的人。
不要把宋江这些事当真,宋江说为了亲人死而无怨,然而他却怕的要死;说为了友人死而无怨,但只见友人因他而死。此等人物,一笑置之。看表面真觉得他是个十足的大好人,干的事却真实龌龊勾搭。
宋江一会儿心狠手辣,一会哭天抹泪,要么突然就给人下跪,怎么解释他这种行为?
宋江很会哭
《水浒传》里也有许多心理暗示的情节和故事,最明显的,林冲火并王伦之前,吴用扯住林冲道:头领不可造次!
看来吴用早就熟知这种心理暗示的妙用,当他说‘不要造次’时,其实是在提醒林冲‘赶紧火并啊!’,因为有些事必须得趁热打铁,一旦冷了场,也许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再比如,阎婆惜死前喊的那一句‘黑三郎杀人啦’,几乎也是在提醒宋江杀了她,宋江本来没想杀她。
也有自己对自己造成的心理暗示。武松出差前曾给嫂嫂潘金莲一番告诫,潘金莲当时大为光火,说出了一段硬梆梆的话来,她说: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个也要着地。
她的意思是说,武松前面说过的话句句都要落到实处。武松说了什么话呢?武松说的顶要紧的一句是‘篱牢犬不入。’再后来,武松走后不过几天功夫,潘金莲就打开篱笆,放犬入门了,也不知道她是忘了武松的告诫,还是在落实他的话。
才不过几天功夫,哪能那么快就忘了呢?我想她是有报复的心理,你既然能那么说,我不妨就这样做给你看。瞧,你说的真对。
宋江给自己的心理暗示。
宋江喜欢自谦,他常常自称‘鄙猥小吏’。中国古人喜欢自谦,自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一种高尚的品质。
但是谦虚也应该有度,我始终认为谦虚过头也不是好事。因为过度自谦也会给自己造成心理暗示。如果你每天说自己的孩子是笨蛋,那么天长日久,你的孩子就真的会变成笨蛋,因为他自己也接受了‘我是笨蛋’的心理暗示。一个人总是自称‘鄙猥’,难免会真的有些‘鄙猥’。
那么宋江是个鄙猥之人吗?鄙猥是什么意思呢?鄙,可鄙、粗鄙、卑鄙。猥,猥琐。猥琐就已经够糟糕了。
宋江既卑鄙又猥琐,不知道作者有多么讨厌宋江,用了这么一个词来形容他,反正我没有在其他小说中见到过这个词,仿佛是为宋江特造的。
要说卑鄙,他是挺卑鄙的,他干的卑鄙的事是真不少,比如为了拉秦明上山,不惜对大片村民烧杀掳掠,为了让卢俊义上山也用了极卑劣的手段,为了让朱仝上山,指使李逵杀死小衙内等等。
要说猥琐,猥琐虽然指的是人的外观,但准确的说是内在品质给外观造成的影响。古语讲‘相由心生’,品质低劣外观难免猥琐。‘猥琐’到底是什么样子,并没有任何注解,你只能自己想象了。
《水浒传》里对宋江的样貌略有描述,只说黑矮。黑矮虽然是天生的,但作者这么写或许是有什么隐喻也难说。除此以外,其他的,也只能靠读者自己想象了。
宋江爱哭,我原来以为中国古代小说里的男人最会哭的是刘备,及至看了《水浒传》才知道,最会哭的是宋江。
一开始他以为他父亲死了,哭的昏晕过去。
后来,晁盖死了,他也哭昏过去。
再后来,征方腊的时候,兄弟们一个接一个的死,他就一次又一次的哭昏过去。不是说男人不能哭,男人当然也有哭的权利,可是宋江的这种哭法,连林妹妹都要望尘莫及。
一个男人哭到那样的程度,天知道他的眼泪哪一滴是真的哪一滴是假的。
有了那些死谏的忠臣,才有昏君,才有乱世。同样的道理,有了宋江这样会哭的大哥,才有了那108条好汉的悲剧命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