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2号人物杨秀清,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全?
在当时的情势下,如果您是杨秀清,你也很可能不得不去惹洪秀全。
尴尬的杨秀清定都天京之初,杨秀清每天都去天王府议事,大家有事商量着来,基本上还算和谐。
可是,很快,杨秀清就发现自己的处境非常尴尬了。
当时,太平天国处理事务的流程是:韦昌辉、石达开先处理,处理意见给杨秀清,杨秀清再审一次,上奏天王,天王签字盖章。
这个流程中,杨秀清似乎成了名副其实的“军师”。
如果他的意见洪秀全言听计从,那杨秀清就是“吴用”;如果洪秀全不听他的,那杨秀清就成“无用”了。
杨秀清不甘心做“吴用”,更想做“无用”,他当然要“惹一惹”洪秀全了!
“一惹洪秀全”,分界1853年,12月24日,杨秀清进行了一次不亚于政变的“天父下凡”。
这次天父下凡的精神如下:
1、天王宫的宫女,有做的不对的,你洪天王大人大量,该饶恕就饶恕了,实在饶恕不了的,交给杨秀清兄弟处理!
2、杨秀清是我派来辅佐你的。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和杨秀清商量着来,不可自专!
3、杨秀清是“圣神风”、“劝慰师”。
4、把我今天的讲话精神传达全体军民!
这次下凡,事实上剥夺了洪秀全在军事、政治事务上的拍板权。
洪秀全不但在政治事务上要和杨秀清商量着来,就连自家女官这种家事都不能自主!
商量着来?你洪天王毕竟是领导,最后还不是你拍板?
杨秀清有办法。
他把要处决的人,奏请天王,让天王批复。
然后,“天父下凡”。
凡是天王说该杀的,“天父”就说不该杀,凡事天王说可以赦免的,“天父”就说该杀!
如此几次,洪秀全每次参与政事,都是对自己权威的一次削弱。
得,不参合了,此后,洪秀全不再参与政事。
至此,洪秀全、杨秀清完成了一次分工:洪秀全回去做自己的宗教领袖,杨秀清以军师之任打理一切世俗事务。
这个格局,倒也符合拜上帝教中所说的:主与军师的分工。
所以,1854年上半年,日子稍微消停了一会。洪、杨在新平衡下相安无事。
“二惹洪秀全”:越界。可是,在一个政教合一的组织中,宗教和世俗事务想互不干扰是不可能的。
杨秀清越来越认识到:奇葩的教义,将制约太平天国的发展。
比如:男女分营。
拜上帝教的相关规定,在当年转战时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保证了太平军的战斗力。
可是,太平天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子民,所有的居民都男女分居,夫妻不得团聚,简直就是胡闹嘛!
这样,谁还敢做你太平天国的子民?
又比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当初,在广西时,儒家思想影响相对较小,对民间影响较大的是各种迷信。
巧了,拜上帝会也是迷信,大家都是迷信,相互理解,很容易就融合到一起了。
可是,太平天国已经活动到三江两湖地区,北伐军甚至活动到了中原、河北。
这些地方,儒家正统观念极深,与拜上帝教格格不入。
大家怎么可能接受你这种异端邪说?
因此,杨秀清利用天父下凡,开始越界,干预宗教事务。
他先是借天父之口,基本废除了男女分居的奇葩制度。
随后,又以“千古英雄除不得,流传全仗简书中”的诗文,开始推崇传统文化。
这,就触及了洪秀全的底线!
洪秀全是个宗教领袖,宗教事务都被你干了,洪天王还领袖个啥?
“三惹洪秀全”:逼宫。事情到了这步,洪、杨都认识到,大家已不可能共存了。
韦昌辉在1855年时,已经提出要除掉杨秀清。
当时,洪秀全拒绝了。
因为:洪、杨都容不下对方,但也都知道,过早内讧伤筋动骨,需要保持克制,尽量用温和手段解决问题。
杨秀清率先提出了“温和”的解决方案。
跟1853年12月的那次下凡一样,杨秀清再次以“天父下凡”,来了一次软政变。
这次下凡的意思很简单。
你洪天王辛苦了,不应该只是万岁,加你九千九百九十九万岁,做万万岁。
杨秀清就吃点亏吧,只加一千岁,做万岁吧。
这是一次“软政变”。
不管你拜上帝教怎么说的,在中国人眼里,万岁,就是天子!
杨秀清的这次下凡,就是将洪、杨的君臣关系,改为类似于太上皇、皇帝之间的关系。
都到了这步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韦昌辉们接到了密杀令,血雨腥风的天京事变即将开始!
一直以来,人们多把洪秀全、杨秀清闹翻,归因于杨秀清“不知自忌”的性格。
其实,洪秀全、杨秀清闹翻,根本原因还在太平天国不合理的宗教、政治体系。
在权力体系中:洪秀全做一把手;杨秀清做凌驾于诸王之上的二把手,都是从教义、典章上固定下来的。
或许,这个构想取材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诸葛亮;《水浒传》中的宋江、吴用。
可是···那是小说呀!
实际上,在这种关系中,要么杨秀清成为“相父”、“权臣”,压制君王;要么杨秀清成为“秘书”,做一个“传声筒”(后来的蒙得恩就类似于此)。
洪秀全、杨秀清之间,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问题是:洪秀全并非刘邦、朱元璋一类的人物,一个像杨秀清一样更有能力的人走上前面话事,是当时太平天国发展的需要!
而宗教领袖和世俗领袖“二元并存”,更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在以宗教思想为主导的组织中,实际的军事、政治发展,不可能不受到宗教教义的影响。
因此,洪秀全、杨秀清不“越界”,不进一步压缩对方生存空间,是绝不可能的。
朋友,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杨秀清,你会去惹洪秀全吗?
太平天国2号人物杨秀清,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全?
杨秀清之所以这么做,是和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密切相关的。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是洪秀全,但是实际上洪秀全很多时候充当的不过是名义上领导人。真正掌握太平天国权力的人一直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一、太平天国创立时期。
太平天国早期实际掌握权力的人是南王冯云山。那个时候洪秀全充当的角色实际上是宗教领袖,是拜上帝教中唯一一个可以和上帝沟通的人。实际的传教工作以及组织工作都是冯云山在干的。不得不说冯云山这个人品德真的是相当不错,不居功自傲,也不争权夺利,能够紧紧的团结众人,并且深得洪秀全信任。所以早期太平天国的权力构建是非常简单的:
二、萧朝贵时期。
由于冯云山被捕入狱,使得当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萧朝贵、杨秀清便自称天兄、天父,这极大的增加了他们的权力。刚开始是萧朝贵和杨秀清共同进行领导,不过后来萧朝贵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了。从洪秀全的行踪、到会众的管理,具体事务都是萧朝贵负责。洪秀全、冯云山只能默认了萧朝贵的权力,而杨秀清则处于配角地位。萧朝贵这个时候还扶持了一个人,那便是韦昌辉,开始让他进入到领导核心。
翼王石达开就比较惨了,萧朝贵一直对他进行打压。比如当时翼王石达开顶撞了萧朝贵。于是萧朝贵便以天兄的身份警告石达开。这个时期太平天国的权力构建是这样的:
三、杨秀清时期。
萧朝贵时期,核心领导层是有着深刻的矛盾。不过后来萧朝贵、冯云山先后战死,权力真空又再一次出现。这个时候杨秀清顺利的接替了萧朝贵的权力。
在于在太平天国的体系中,天兄萧朝贵死后,他是唯一一个和洪秀全一样,能够和上帝进行沟通的人。因为太平天国是以宗教起家,洪秀全实际上无法控制手底下的人。关键的时候,他们都是以天兄下凡,或者是天父下凡来进行决断。
这一时期的韦昌辉形势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原本是和萧朝贵结盟的,现在萧朝贵死了,他自然成了杨秀清攻击打压的对象。这个时候权力构建大概是这样的:
据记载当时但凡紧急的事情都是先送给杨秀清来决断的,洪秀全通常是不知道的。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洪秀全已经彻底被杨秀清架空了。所以当时有些外国人甚至都怀疑洪秀全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存在,因为当时所有的通信中,太平天国的将领都是关注东王杨秀清的命令。
当然,杨秀清这个人能力是真的强。其实以洪秀全太平天国的整体表现来看,这个人确实是能力不行,没有办法掌握真正的权力。杨秀清之所以一直要以天父下凡来惹怒洪秀全,实际上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强调天父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调得动其他的诸王。
不过随着战争的发展,杨秀清主持的北伐失败了,大量的精锐部队被歼灭了。这使得杨秀清不得不起用其他将领。石达开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己的势力非常强大。从后面石达开负气出走,带走太平天国大部分的精锐就能够看出这一点。韦昌辉也能够出去作战,这为将来天京事变埋下了伏笔。
太平天国2号人物杨秀清,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全?
杨秀清是将理想中的太平天国变成实质的关键人物,权谋干练且野心勃勃,是晚清一等一的奇才,被封为左辅正军师,中军主将,东王九千岁并节制诸王,是太平天国中仅次于洪秀全之下的2号人物。
那么杨秀清为什么要惹恼洪秀全,以致在“天京事变”中被杀身亡呢?
天父临凡 种下祸根杨秀清是广西桂平人,烧炭种山为生,是最早加入拜上帝教的教众之一。1847年11月21日,地主团练头目王作新率团练突袭拜上帝教设在平在山的总坛,以“毁坏寺庙、宣传妖书”为罪名抓捕了教中头目冯云山投入大牢。洪秀全闻讯逃回广东,设法解救冯云山。拜上帝教群龙无首,顿时人心惶惶,大有散心。危急关头,不甘屈居人下的杨秀清灵机一动,假扮“神灵附体”,用广西一带流行的“降僮术”代天父下凡传言,晓谕教众“切莫惊慌,一切俱有天父做主”。此举有效的稳定了人心,团结了教众。杨秀清又让教众捐献“科炭钱”,贿赂桂平官吏,将冯云山营救出狱。
第二年,洪秀全、冯云山返回平在山总坛,见杨秀清将教众管理妥帖,“天父传言”又处处维护洪秀全的领袖地位,便默认了杨秀清“代天父传言”的特权,并让其加入领导层,自此种下日后内讧之祸根。为了制衡杨秀清,洪秀全将义妹洪宣娇嫁给杨秀清的好友萧朝贵,让他“代天兄传言”。不料,1852年8月,太平军攻打长沙时,福薄命短的萧朝贵中炮牺牲。加上此前南王冯云山在全州阵亡,自此杨秀清地位稳固,再无人能够撼动。
一国二主 雪上加霜杨秀清身负大才,颇富韬略,金田起义时率领太平军屡败清军,志大才疏的洪秀全不得不倚重他整军作战。加上太平天国的政体实行的是“军师负责制”,天王是一国之主,临朝不理政。军政要务皆出于军师之手。杨秀清是左辅正军师,总揽天国军政大权。
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进入金碧辉煌的天王府中安享福贵,足不出户。功高盖世的杨秀清大权独揽,更加不可一世。当时天下只知有东王,民间谣传天王已死,天王府内只是供奉了一尊木雕而已。杨秀清地位显赫,权势熏天,由此可见一斑。“一国二主”格局就此形成。
野心膨胀 不知自忌杨秀清身居富丽堂皇的东王府,但出行仪仗、妃嫔数量都在天王之下。大权独揽,羽翼已丰的杨秀清野心再度膨胀,不愿屈居于酒囊饭袋的洪秀全之下。他凭借“天父临凡”的特权,多次指责洪秀全行为不检。洪秀全对待妻妾非常苛刻,时常因小事喊打喊杀,最严重的一次竟然穿着木屐猛踢怀有身孕的小妾导致胎儿流产。杨秀清知悉内情后,以“天父”身份痛骂洪秀全,并表示要责打四十军棍。洪秀全只好主动承认错误,并表示“自今以后,凡事定与兄弟相商而行之。”杨秀清这才就此罢手。不久之后,杨秀清看上了天王府中的女官朱九妹,于是又借“天父”之名,将石汀兰、朱九妹等人纳入东王府。杨秀清自恃位高权重,日益骄横跋扈,四面树敌。北王韦昌辉的父亲韦源玠因偶遇东王仪仗没有及时回避,被抓入东王府。在韦昌辉苦苦哀求又代父受刑之后,杨秀清方肯罢手。翼王石达开也看不惯杨秀清的嚣张跋扈,二人面合心不合。
逼封万岁 被杀身亡洪秀全被“天父”几番责难,忍辱负重,而杨秀清却愈发骄横,肆无忌惮。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围困,杨秀清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中无法自拔。因不满“九千岁”的称号,再次借“天父”之名召唤洪秀全:“尔与东王,均为我子,东王有咁大功劳,何止称九千岁?”洪秀全委曲求全,只好硬着头皮答道:“东王打江山,亦当万岁。”“天父”哈哈大笑,曰:“如此大好,吾回天矣。”随后,洪秀全向杨秀清表示要遵“天父”旨意封他为万岁。但由于事起仓促,等到9月23日东王生日当天再举行加封庆典。杨秀清欣然同意,并表示“我当万岁,尊天王为万万岁。”二人尽欢而散。洪秀全回到天王府,当即写下诛杀杨秀清的密诏,派人连夜送往在外督师的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营中。1864年9月2日,韦昌辉率领3千精锐,日夜兼程,赶到天京城外,会合自丹阳返回的秦日纲人马,在佐天侯陈承瑢的接应下连夜入城,包围东王府,将府内3500余人尽数杀害,杨秀清本人也在乱军之中被杀身亡,年仅34岁。太平天国的重大转折“天京事变”,由此拉开序幕!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坚持原创,文中配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太平天国2号人物杨秀清,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全?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东王,是太平天国的法定老二,除了天王洪秀全,其他各王都要受到东王杨秀清节制。这还不要紧,杨秀清还有一个特殊权力,就是天父下凡的代言人,也就是说,杨秀清可以天父附体。天父是谁?是天子的父亲,是太平天国最高的神,是洪秀全在天上的爹。
这一设计,问题来了,洪秀全在世俗政权上是太平天国的老大,但是在神界,洪秀全还必须听天父的,虽然天父并不存在人间,但是天父在人间有代言人杨秀清,这样杨秀清就是太平天国在神界的老大。这种制度设计,虽然承认了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世俗权力结构上的最高领导地位,但是又有一个人能凭借天父下凡附体约束洪秀全,问题很复杂。
杨秀清没有天父附体的时候,作为东王是天王洪秀全德臣子;杨秀清天父附体的时候,天王洪秀全要向代表天父的杨秀清下跪听旨。但是,天父什么时候来附体?这个杨秀清说了算。这样一来,杨秀清的权力太大了。
杨秀清这么大的权力,洪秀全不知道吗?知道。当年一开始闹革命,也是没办法,创业艰难,要管人不容易,杨秀清这招很管用,能约束那些粗蛮的手下,而杨秀清一开始也不用这个招对付天王,所以洪秀全也就认可了。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杨秀清开始骄傲起来,动不动用这招处罚其他王爷,甚至要打洪秀全的屁股,后来竟然发展成用这个招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你杨秀清装神弄鬼吓吓手下还可以,你真拿这玩意来逼迫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这不是傻了吗?洪秀全能信这套吗?在杨秀清看来,不管你洪秀全信不信,反正我杨秀清自己信了。这件事,直接导致太平天国内乱,杨秀清全家被杀。
杨秀清为什么要惹恼洪秀全?答案就是:还是读书少。几年前还是个作田的农民,农闲烧炭,大字不认识几个,几年后贵为王爷,这个转变太快。打打杀杀,并不要你读多少书,但是玩政治玩人心,你必须要多读书。
其实以杨秀清当时的实力,只要暗地里培养势力,除掉洪秀全都易如反掌,但他竟然会傻到以天父下凡的办法逼迫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这不是等洪秀全来杀自己吗?杨秀清天父附体的把戏把别人骗久了,不知不觉自己也相信了。杨秀清被杀的时候才33岁,没读书,加上年轻,误事啊。
太平天国2号人物杨秀清,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全?
其实太平天国在洪秀全和杨秀清的领导之下,军事和工商业经济也还都不错的,进了南京之后也能搞出一个割据政权的样子,可惜的是,洪秀全和杨秀清的政治之中,还夹着点邪教之风,自然也就难走下去了。
说起杨秀清之后的叛逆行为,就不得不说起洪秀全的几大错误,一是胡乱封号,当年朱元璋还有人劝他说要缓称王呢,放到洪秀全这儿,那都不是事,毕竟人家还在永安的时候,就开始称王啦,到了南京,不得自己给自己升官吗?
于是就自称天王号万岁,东西南北王加上翼王,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七千岁、六千岁和五千岁,这么一来,要是这些王立了功要怎么办呢?比如东王杨秀清要是立功了,再升一级,岂不是万岁,和洪秀全平起平坐了吗?这又算什么事儿呢?果然后来杨秀清就想称万岁啦。
【天父下凡啦】
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洪秀全对基督教的无知了,杨秀清在教里的头衔里有个“圣神风”,这可不得了了,诸位可能不知道这个圣神风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基督教是“三位一体”,三位就是圣父(Father,即上帝)、圣子(Son,即耶稣)、圣灵(Holy Spirit or Holy Ghost),这个圣灵在我国早期的译本里面被译成了“圣神风”,洪秀全把这个神位给了杨秀清,这就不得了,圣灵可是和上帝还有耶稣是一个地位的,根本不是普通人。
洪秀全不知道“圣神风”的地位,杨秀清可是知道的,既然他是圣灵,那么当然可以代替上帝传话了,上帝自然是在天王之上的,而且杨秀清自觉自己的政治实力很强,地位又很上帝,那他为什么不能考虑篡位呢?
【朕】
尤其在1856年,太平天国在石达开、秦日纲、陈玉成和李秀成的合作之下,攻破了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杨秀清认为这功劳都是自己建立的,因此非常骄傲,他把韦昌辉和石达开都派到前线去督战,后方此时只剩下他和洪秀全两人了。
一天杨秀清诈称天父下凡,把天王洪秀全召来,以天父的口吻问他,东王为什么不能称万岁,洪秀全说东王当然可以称万岁,天父又问那东王的儿子怎么才是千岁呢,洪秀全立刻说,东王儿子也应该称万岁,东王世世代代都是万岁。
天父看到洪秀全态度诚恳,非常开心,说:“我回天矣。”据说洪秀全问完之后,又问杨秀清:“四弟,你叫万岁,那我呢?”杨秀清回答:“二哥,你应该叫万万岁。”洪秀全假装很开心,两人就约好在杨秀清生日的时候正式晋封。
杨秀清自以为胜券在握,谁知道洪秀全调动了女兵守卫皇城,然后下密诏让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护驾,韦昌辉离得近,于是率领三千精兵先回来,当夜就和秦日纲攻进了东王府,秦日纲直扑杨秀清卧室,当胸一刀,杨秀清便命丧黄泉。
韦昌辉和秦日纲两人,杀死东王府男女数千,天亮后,便四处捕杀所谓的“余党”,一天就杀了两万多人,天国的精英丧失殆尽,石达开终于回南京面见韦昌辉,见到南京的情况大感恐怖,连夜逃走。
韦昌辉索性反叛,遭到天王与东王余党的强烈抵抗,韦昌辉便丧命于乱军之中。洪氏兄弟重新掌权,召回石达开,但石达开惊魂之下,一天晚上再次逃走——此时距离他们进南京城,不过三年而已,整个政权就已经几乎稀巴烂了。
太平天国2号人物杨秀清,为何实权在握还要惹恼洪秀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杨秀清只是摄政王,洪秀全不但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也有一批忠心耿耿的老部下。
比如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对洪秀全都是很忠心的。平时他们打仗可以听从杨秀清的命令,但如果杨秀清敢于杀死或者推翻洪秀全,这些老兄弟肯定是不干的,兴兵造反都可能。
杨秀清骚扰、戏弄洪秀全并不完全是因为无赖的性格,主要也是从政治考虑。
通过打压天王洪秀全,杨秀清树立了自己的威风,得到了甚至比洪秀全还要高的行政和军事地位。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太平天国创建开始就将洪秀全立为半神,是所谓耶稣的兄弟、上帝的儿子。
而杨秀清只是偶尔会请神上身的凡人,无论怎么搞也不可能超过半神啊?
所以洪秀全之所以容忍杨秀清一次次形同人格侮辱的搞怪,甚至还被抢走了几个女人,主要是洪秀全顾全大局知道杨对于太平天国的重要性。
同时,洪秀全因为抱着暂时利用杨秀清的目的,就像刘邦用韩信,时机成熟了就要你的命。
其实,当时真的也忍无可忍。
摘录一小段:
东王杨秀清在“安福”(即天父附身)的状态,赶赴天王府。洪秀全得报“天父”驾到,急忙步出二朝门迎接。“天父”杨秀清怒对天王说:“秀全,尔有过错,尔知么?”天王、北王及朝官一起下跪同声说:“小子知错,求天父开恩赦宥。”杨秀清大声说:“尔知有错,即杖四十”。众官表示愿意代受杖责。杨秀清不允,洪秀全只得说“小子遵旨”,即俯身受杖。杨秀清遂说,“尔已遵旨,我便不杖尔。”(所以并没有真的打洪秀全四十大板。)在下令让上述四名女官“安享天福”之后,随即“回天”去了。
这洪秀全身边的4名美貌女官,就被杨秀清抢入府中成为小妾了。
看看,洪秀全的女人都感动,还有什么不敢的。
杨秀清也不傻,很快图穷匕见逼着洪秀全把他由“九千岁”加封为“万岁”。
这摆明了就是要坐洪秀全的位子,洪自然不能再忍,不然恐怕下一步自己就是中毒毙命或者不明不白的死了。
这种情况下,洪秀全赶忙反击,将杨秀清连同全家和部署斩尽杀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