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原著贾环的结局是怎样的?
谢悟空邀!
贾环,贾政和赵姨娘之子,排行三,所以又称环儿三爷,兄贾珠、贾宝玉,胞姐为三小姐探春。
贾环虽是庶出,却是荣府货真价实的公子哥主子,事实上,贾环在荣府受到的是极不公平待遇,《红楼梦》作者写了四百多有名姓的人物,只有赵姨娘贾环母子几乎所有人都不待见他们,二人身上几乎没有一丝的正能量,这个现象很罕见。贾环结局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从八十回里找出蛛丝马迹分析。
为什么说贾环受到不公正待遇以及造成贾环性格成因有以下因素:
家族实权人物的排挤。荣府实际掌权者为王夫人和王熙凤姑侄两个,在贾珠早亡,宝玉年弱的现实中,贾环的出生(应该比宝玉小个两至三岁)对王氏掌权者的威胁是客观存在的,在宗法制度上,贾环是荣府贾政一脉名正言顺的第二继承人,这是令王夫人内心耿耿于怀的,排挤、打压甚至妖魔化赵姨娘母子都是人性所至和情理之中。在夹缝中求生存,尤其是哥哥宝玉被全族宠成“活龙一般”,相较自已的被人蔑视,这种巨大的区别对待对任何孩子都是一种人性的摧残,贾环的不满、怨恨、愤怒甚至是心灵的扭曲,人性的阴暗是有土壤的。
贾政父亲角色的缺位。贾政是一个失职的父亲,在他眼里,宝玉是“神彩飘逸,秀色夺人”,贾环则是“人物萎琐,举止荒疏”,对宝玉的态度是嫌恶和厌弃,对贾环更不用说了,只能是更为冷漠和冷酷,导致宝玉见到父亲吓得像个“避猫鼠”,贾环是见了他父亲“唬得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一个孩子见了自己的父亲吓成这个样子,这是贾环从骨子里畏惧贾政,可见平时这个父亲是怎样教导儿子的。
王夫人母亲角色徒有其名。王夫人也是贾环的母亲,是嫡母,赵姨娘虽是生母但身份属于奴才下人,按说嫡母就算不喜欢庶出子女表面上也得说得过去,更有甚者还要表现出比亲生子女更关心,为什么呢?你看《倾城之恋》中白老太对庶出的白宝络无论是关心还是嫁妆丰厚程度都比自己亲生女儿白流苏要多,就是怕别人说他对待庶女不好。可是王夫人连必要的面子都懒得应付,动不动骂贾环“下流种子”“黑了心肝的”,哪有丁点嫡母的心胸和爱心。
得不到父亲母亲爱的贾环,在真正爱他的生母赵姨娘那里他或许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自然,他也就顺理成章的继承了赵姨娘的自私和卑鄙。他乘机向父亲进馋言污告宝玉强奸金钏,气的贾政差点把宝玉打死。他和莺儿玩牌还耍赖帐被丫头都看不上。他用蜡油意图泼瞎宝玉致宝玉脸上烫伤。总之,他嫉恨宝玉,嫌姐姐探春不关心自己,他怒恨所有藐视他的人。
这样的贾环有朋友吗?或者说有支持者吗?有,至少有三个。
贾环常和贾兰在一处,比如一次贾赦生日,小辈们来祝寿,邢夫人对宝玉异常亲热,贾环贾兰在旁边觉得没趣儿,二人会意告辞,总之,兰哥儿更喜欢和他的三叔贾环在一起。还有王夫人的大丫鬟彩云,彩云身为王夫人首席大丫鬟,而且为人正直,深得宝玉等的敬重,但是她对宝玉态度冷淡,对贾环却是一片真心的好,和赵姨娘关系密切。贾环甚至还有一次风光的时候,得到了大伯贾赦的表扬,而且表扬的规格层次还很高,七十五回,贾府中秋之夜,贾政让宝玉贾环贾兰做诗应景,同样被母亲不喜欢在贾府不得意的贾赦大赞贾环的诗:“……我爱他这诗,竟不失我们侯门的气概。”又赏赐他许多东西(比宝玉贾兰多出很多),还鼓励他:“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我们的气概,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荣府有爵位的是贾赦,他亲生儿子贾琏。贾政这边,长子长孙贾兰,儿子里当前也是宝玉为长,所以怎么轮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贾环身上,文中大肆渲染贾赦对贾环的欣赏和支持,再加上贾兰结局是中进士,做为母亲的李纨凤冠霞帔的,联系与之交好的贾环,或许也是对贾环在贾府败落后某种结局的暗示?
虽然曹公全书没有给贾环一丝优点,但我读红按,仍常常为贾环叹息,因为生母为人厌恶,又因为自己庶出的身份,被利益掌控者岐视,成为利益角逐的牺牲品,以致贾环心灵扭曲,自卑自私,充满仇恨,这对一个孩子何等可怜?何等无辜?
《红楼梦》原著贾环的结局是怎样的?
无论如何,贾环的结局绝对不是通行本续书里的样子,毕竟贾环并非巧姐舅舅也不是她的哥哥,“狠舅奸兄”与贾环没有关系。
贾环,一个被原生环境荼毒的孩子。
虽然是庶出,但根据封建宗法制度贾环终归能在家产继承上分一杯羹,所以贾环一出生,他注定不能像探春一样得到他人的欢迎。王夫人凤姐一对姑侄明里暗里打压,贾母亦不待见他,贾府上下谁不是一双富贵眼睛?主子们不待见的自然也是可以忽略的了。莫说他人,便是探春也时刻想无贾环撇清关系。
在贾府,贾环可算是一只无处可遁的老鼠,他怕宝玉,宝玉说他几句他也不敢还嘴;他怕探春,赵姨娘让他与芳官评理,他说道:“你不怕三姐姐你去,我就服你”;他怕父亲贾政,有一回无意看到贾政,吓得“骨软筋麻”……我们很难想象贾环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连至亲都被他视为洪水猛兽,想来因为自小便受到不公待遇有关。
贾环唯一不怕的便是母亲,这个在贾府活得最尴尬的女人,因为憋屈,因为愤怒和憎恨,她把这些情绪都带给了年幼的儿子,贾环和丫鬟输钱赌气,她便恶言恶语嘲讽加打骂,贾环讨回一包假的蔷薇硝,她便要儿子“摔到她脸上去”……就是这样的教育使得贾环形容猥琐、小器又记仇。
贾环的结局会如何?前八十回未有答案,但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线索推测,姑妄言之,聊胜于无罢。贾环因为因为尴尬的处境,能与之相处的人屈指可数,平日里与贾环多有来往的人是贾兰。相对宝玉,贾环和贾兰都是比较被边缘化的主子,所以两人算是同病相怜的。有一回宝玉去探望贾政,邢夫人便一把拉到床上百般摩挲,贾环与贾兰只能坐椅子上,邢夫人对两位也甚是敷衍,连一顿饭都懒得留。
根据李纨的判词,我们知道贾兰后来考取了功名,李纨则凤冠霞帔。在前八十回,贾兰一直是个很用功读书的孩子,不是读书就是练习骑射,这比宝玉日常风花雪夜要强得多。
而贾环,纵观前八十回便会发现,贾环慢慢地在成长,贾环输钱耍赖到用灯油烫宝玉时,不过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这时候的孩子完全没有是非意识的,全靠监护人的引导,可惜王夫人虽是嫡母,但却懒得教导这个庶子,在赵姨娘的引导下,贾环只能往猥琐方面倾斜。
但是人终归会成长,到了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时,贾环面对赵姨娘的气急败坏也能说出:“随他呢,总归是好的”这种有度量的话了。更有因为人际关系单一,贾环受贾兰的影响也渐渐在功课上留心,在宝玉流连“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时,贾环在读书,在宝玉手捧《西厢记》感慨园林春色如许时,贾环也在读书。犹记得制灯谜一回,贾环的灯谜还在被众人忽视,到了七十三回元宵夜宴时,贾环的诗已受贾政和贾赦赞赏了。贾赦更是夸张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不管用意如何,起码贾环的诗词也上的台面了。
我们可以看到贾环在慢慢成长,他的三观也在慢慢往好的方面建立,渐渐脱离赵姨娘的影响。变成一个表面随性又不甘落后的孩子。
故而,贾环的结局估计不会坏过宝玉去,贾府大厦倾塌,连宝玉都能免于牢狱之灾,作为庶出的幼子贾环更不会有此灾祸。贾环也许会像贾兰一样,依靠自己脱离这个让他恐惧又卑微的地方,小富即安吧。
《红楼梦》原著贾环的结局是怎样的?
贾环,贾政、赵姨娘之子,探春之亲弟,宝玉之同父异母的弟弟。再多的人物关系就不说了吧,因为决定他一生命运的正是这正出与庶出的不同出生。
宝玉“出家”的结局,从世俗的观念看也不好,但至少是他自己选择的。贾环最后落了过“监守自盗”的结局,他对贾府的怨恨和仇视可见一斑了。
宝玉因为正出的原因,亲妈---王夫人有一个“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家世背景,宝玉在整个贾府就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角色。而反观贾环一生,唯一得到的赞词可能就是“开夜宴异兆发悲音”一节大伯伯贾赦给的:“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因为贾赦同样庶出,这种评价普遍被认为动机不纯。与一个个女孩争奇斗艳想嫁给宝玉相比,唯一对贾环动了真心的女人只有丫鬟彩云。
除此之外,贾环幼小的年龄可谓受尽白眼,连自己的姐姐探春都不待见他。贾母是第一个不喜欢贾环的人,红楼梦写到贾母派人送粥一节,孙媳妇凤姐、外孙女黛玉、正出的宝玉甚至孙子贾兰都有,唯独没有贾环一份,贾母的这种态度,在长着“富贵眼睛”的贾府,是有很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的。贾环甚至缺席了“元春省亲”这么重大、喜庆的活动,可见贾环在贾府中受歧视和边缘化的程度。当然好事没有他的份,有时坏事也轮不上他,贾环躲过重要的一劫是锦衣官抄检大观园那次,连年少几岁的贾兰都被羁押了,一项都很少出席活动的贾环,得以幸免于这次抄检。
但正所谓“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这次抄检发现了赵姨娘就是那年“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的幕后使者,赵姨娘彻底被贾府抛弃,沦落街头病死。正因如此,孝服在身的贾环无缘当年科举,就是这年科考中,与他年纪相若的宝玉考了第七,贾兰考了个一百三十名,终于让他母亲李纨有了凤披霞冠的翻身日子。同样是“开夜宴异兆发悲音”一回,贾环诗才可是在贾兰之上,却因为孝服在身,连参加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可见赵姨娘不仅平时没有给贾环带来温暖幸福的生活,连死都不选一个好日子。
贾环一生被冷落、被欺凌,原本靠一次科考可以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母亲赵姨娘“死不逢时”,让他失去考试的机会,这件事大大刺激了贾环,导致贾环破罐子破摔,甚至与王仁、贾蔷一起,参入了对贾琏凤姐女儿“巧儿”的买卖,以及对贾府的盗窃。庶出的贾环沦为“监守自盗”的贼,这种结局真是令人可悲!
《红楼梦》原著贾环的结局是怎样的?
谢谢邀请!贾环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我也不知道。贾环的名字,我倒是比较感兴趣,谐音可为:假皇。
贾环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角色,作者对贾环的品行特别反感。因此,贾府组织的很多活动,贾环很少参加。这个问题,读者都能理解。
贾环虽然是庶出,但毕竟也是贾政的亲生儿子。贾环本该参加的活动,本该得到的东西,气度非凡的作者应该不会漏掉环儿。
元春省亲时,作品以贾环生病为由,让贾环缺席。当然,元春送的礼物,还有贾环的一份。作者处于多方面考虑,让贾环装病,可以理解。
端午节前,元春送出节日礼物,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都有份,可是,元春的亲弟弟贾环,却没提一字一句。这个问题,就不合情理,让人难以理解。
秦可卿死时,贾代儒集合家族所有男丁前往宁国府奔丧,作品罗列出来的名单里面,就连贾兰、贾菌都已被列入,可是,就没有贾环的名字。难道作者疏忽写漏了贾环?我想不大可能,作者如果写漏了,脂批可能会作出提示。
秦可卿死时的奔丧名单,元春端午节时的礼物名单,均没贾环的名字。我甚至猜测,此两事发生的时候,贾环是不是已死了。
《红楼梦》写了几个朝代的事,作品叙事不按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的变化十分复杂。想知道贾环的结局怎么样,须从隐文中寻找原型得出答案。
《红楼梦》原著贾环的结局是怎样的?
贾环是贾府之患,他是贾家内部的祸患,因此叫做“家患”。他的存在代表了明朝末期国家内部的农民起义,即闯王之患。小说以围绕他存在的几个人物来影射闯王李自成,贾环的母亲赵氏乃是贾府肇事(赵氏)之端,往往无中生有地兴出许多事来;他母亲的好友“马道婆”之所以姓马,是为了暗隐“闯”字。
探春是贾环的亲姐姐,曾经亲口说过“一个大家族,必定从内部自杀自灭起来,方能败亡的”,这句话指的就是李自成最终攻入北京,导致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从而让满清异族趁虚而入,建立了清朝政权。
李自成相貌丑陋,时人称作“蝙蝠头”,所以贾环作为宝玉的弟弟却长得相当猥琐。作者还借用元宵节的灯谜来讽刺其面貌: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个。
大哥爱在床上蹲,二哥爱在床上坐。
谜底一个是枕头,一个是兽头。这个诗迷显然是在说宝玉和贾环,讽刺他们一个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一个是兽头,即“蝙蝠头”,狰狞丑陋。
那么,其实在小说的第一回已经交代了贾环的结局,就是“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训有方”的当然是贾政,“日后做强梁”的自然是贾环了。贾环、赵氏、马道婆勾结外面的流民,形成一股强梁势力,回到贾府劫掠财产,导致贾府危亡。再后来,另一股“金派”势力也来强势入侵,双方火拼,贾环在争斗中被杀,这便是他最终的结局。
《红楼梦》原著贾环的结局是怎样的?
《红楼梦》人人皆可怜,人人都是血泪。可若要说有个人是特别遗憾,原本可以最好,却因为出身在成长中被毁之人,当为贾环。关于贾环,很多人都认为他坏的头顶。贾环等于贾坏!但我却有不同见解,我认为贾环此人,极可能是抄家后,贾家最关键之人。
贾环是贾政最小的儿子,庶出,生母赵姨娘,与姐姐探春同胞所生。作为荣国府正了八经的三少爷,贾环原本有灿烂的未来,起点高,家境好,远比投生普通人家强万倍,可谓从出生就站在了人生制高点。可这样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却经历了人生最悲剧的成长,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嫡母不管不顾,生母恶劣性格影响,将贾环养成一个自私,恶毒,善妒的之人。这对于还是孩子的贾环来说,不是他的错,是恶劣成长环境造成的恶劣后果!
贾环庶子,按理是嫡母王夫人负责教养,生母赵姨娘只能照顾,可按文中描述,王夫人对贾环放任自流,不怎么搭理,放手赵姨娘管教贾环。贾环日日受赵姨娘的戾气感染,品性变得越来越坏,贾家上下大多不喜欢他。
贾环与姐姐探春同样都是赵姨娘所出,之所以人生境遇相差这么大,就是因为他庶子的身份。虽说普遍的认识庶子家庭地位低。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明朝开始,规定庶子与嫡子有同样的财产继承权。这表明贾环和贾宝玉都没有爵位继承的前提下,将有相同的财产继承份额。贾政的财产最后应该一分为三,贾宝玉,贾环,贾兰均分。这是王夫人容忍不了的。贾环之所以长成不堪的样子,与王夫人的不喜和有意为之脱不了关系。
八十回前贾环虽然很重要,经常出场,但戏份极少,甚至元春省亲这样大场面都没让他出席。但他的存在感也说明贾环的地位。贾政不太喜欢他,却谈不上厌恶。家庭聚会和社交宴饮都有带贾环出席。虽然偏爱贾宝玉,也不排斥贾环。不但如此,贾政对贾环的读书学习还是满意的,曾当众说“宝玉读书不如你两个”指贾环和贾兰,幼对贾环作诗“亦觉罕异”,甚至将贾宝玉和贾环的诗与温庭筠、曹唐比较。话说的不好听却算是难得的肯定。
贾环的心性随着年纪的长大变得越来越沉稳。小时候跳脱,阴毒,嫉恨等偏激个性,年纪渐长也不见踪影。反倒有模有样的努力学习起来。我认为贾环其人,由于从小不受人待见。嫡母不喜欢她,生母歇斯底里,父亲忌讳嫡母对他疏远,奶奶更将心思完全放在哥哥宝玉身上,一点没有给他。贾环是唯一一个野蛮生长之人,难免会有偏激自贱,放任自流的行为。他固然嫉恨贾宝玉,甚至暗害贾宝玉。可也不过一时小孩心性。长大后,再不见他行恶事。
贾环结局如何,前八十回暗示的线索并不多。贾家被抄家,按照众人线索,应该只罪及当家人,其他子弟都没有获罪。以贾环的年纪,极可能从轻发落。根据甄士隐的《满床笏》看,展眼乞丐人皆谤脂砚斋说影射甄玉、贾玉,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影射贾兰,贾菌。对于贾环只字没提。元宵节,众人作灯谜请元春猜,唯独贾环的元春说不知道,应该是猜都没猜。各人灯谜都有暗示众人的结局。贾环说他的谜底是枕头和房檐上的兽头。或许从谜语和谜底能猜测一二。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这个谜语实在看不出来贾环的结局,不过谜底却非常有意思。枕头代表安睡,也有安心的意思。贾环作为庶子本就不让人安心,自己也不安心。他做枕头等于是心理暗示。希望安别人之心,也安自己之心。最有意思的是那个兽头。兽头也叫垂兽,戗兽,套兽是固定房梁的最重要固定固件。中空,套住仔角梁头。这与环的作用相同。如果以这一点暗示,贾环就有了特别明显的作用,极可能暗示成年后的贾环作用特别大,甚至让人大跌眼镜。
贾家抄家,树倒猢狲散。即便贾政贾赦王夫人等获罪,也不可能杀了,几年之后放出,贾宝玉根本不是支撑一家的料,贾家这所破房子,老,弱,妇,幼都需要奉养,也需要一个纽带支撑。如果贾环像他做的谜语“兽头”和“枕头”一般,那他就是那个支撑着破败贾家的人,给贾政王夫人一个遮风避雨,有枕头安睡的人。当初不放在心上,甚至排斥鄙夷的庶子,正是贾家最后固定房梁,奉养父母之人。
关于贾环,线索实在很少,我愿意相信贾环身上有一个反转。这个小孩少年挺坏,却也不过是嫉妒。后来年纪渐长,却越来越沉稳而小有才情。他做的谜语和名字都暗示他是个纽带一般人物。如果贾环能如我所想,那给贾政王夫人养老送终之人当是贾环!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