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旧日本海军舰队叫“联合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本身只是一个普通的海军名词,指的就是多个独立舰队混编组成的作战单位,但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出于自身的战略需求,将“联合舰队”变为了常设单位。甲午海战、日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联合舰队堪称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支柱和急先锋,“联合舰队”也成了旧日本帝国海军的代名词。
山本权兵卫
提到日本联合舰队的设立就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山本权兵卫,萨摩派海军第二代掌门人,总揽全局,从硬件上打造了“联合舰队”;另一个人是岛村速雄,日本海军最优秀的参谋长,一手推动了日本海军战略战术的发展,从软件上为“联合舰队”的设立提供了理论支持。
先说山本权兵卫。倒幕运动之后,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核心的新政府,开始明治维新,因为当时明治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将地方强藩手中的权力收归中央,要依靠陆军的武力震慑,因此陆军的建设优于海军,虽然1870年日本帝国陆海军正式分离,但是在指挥权上海军受制于陆军。1886年,日本设立北海道室兰、神奈川县横须贺、京都府舞鹤、广岛县吴、长崎县佐世保等五个镇守府,所有军舰划归五个镇守府分管,在编制上日本海军四分五裂,更是难以与日本陆军抗衡,就是这种情况下给了山本权兵卫登台的机会。
山本权兵卫
山本权兵卫出身于萨摩藩,十几岁就上过战场,参加过1863年的萨英战争、1868年的戊辰战争,后来在“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介绍下入读了日本海军缔造者胜海舟开办的海军学校,从此加入海军。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藩阀政治盛行,有“长州的陆军,萨摩的海军”之说,山本权兵卫由于出身的关系,在海军中是步步高升,不到四十岁就已经位列日本海军中枢机构;再加上当时的海军大臣西乡从道(西乡隆盛的弟弟)原来是陆军出身,根本不懂海军,因此完全放权给山本权兵卫,在这位长官的支持下,山本权兵卫开始对日本海军进行改革,大肆扩充海军舰艇。
1893年,在山本权兵卫的主导下,日本海军设立海军参谋部,将指挥权从陆军手中夺了回来,从此日本海军有了和陆军平等的地位,而山本权兵卫因此树立了威信,人称“权兵卫大臣”;此后在中日甲午战争战略谋划会议上,山本权兵卫(当时是大佐军衔)驳斥了陆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中将的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日本海权第一的论调,将海军摆在主要位置,并获得日本高层支持。但是山本权兵卫的种种努力只能证明海军对日本很重要,要想将舰队从五个镇守府手中收回来可费劲了,毕竟这属于削弱镇守府职权,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日本海军非得内讧不可,而岛村速雄解决了这个问题。
岛村速雄
岛村速雄出身于土佐藩,家境贫寒,当年入读海军学校就是因为不用支付学费,不过岛村速雄聪明好学,虽然是生活所迫接触的海军,但却是当时海军学校同期首席毕业,被认为是“海兵学校7期的蚂蚁头”。清朝购入定远和镇远两艘战列舰对于岛村速雄触动极大,此后岛村以定镇二舰为假想敌钻研海军理论,于1888年写成《海军战术一斑》,在该文中岛村论述了自己的战略思想,认为队形,速度,训练,指挥等指标比战舰的吨位,火炮的口径等更重要,一下子就打动了当时的日本海军高层。1888年6月,日本海军召集主要将领研究讨论岛村速雄的理论,并进行了实战演习进行验证,据此编成了《海战演习教范》和《海军操典》全军推广。
从1888年8月开始,为了开拓视野,继续完善作战理论,岛村速雄被派往国外考察,综合当时两大海军强国英国和法国的作战思想,结合日本资源匮乏、不利久战的实际情况,提出集合日本海军主力,利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快速消灭敌军海军主力,夺取制海权。这一作战理论一直被日本海军沿用到二战,而在当时是给联合舰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支持,毕竟在一切为了胜利这种正大光明的口号下,镇守府也不敢阻拦日本舰队的整合了。
日本联合舰队
1894年7月19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6天前,山本权兵卫提出了整合日本所有作战舰艇,组建“联合舰队”的方案,当时属于临时编制;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再次组建“联合舰队”。两场战争日本海军依靠“联合舰队”,使用岛村速雄的作战思想都是大获全胜,日本迈入列强行列,海军地位越来越高,1913年2月山本权兵卫当上了首相,这是首位海军出身的日本首相。
1923年,“联合舰队”成为日本军队常设战略单位,联合舰队司令直接隶属于日本天皇,统领日本海军所有主力舰艇。“联合舰队”会在1923年彻底成型是有其必然的,在内部,日本海军势力经过多年发展能和陆军分庭抗礼,在民间影响力上更是超过陆军,已经到了彻底整合海军舰艇,消除陆军对海军影响的时候;在外部,一战之后日本将美国作为了自己扩张的主要对手,在国力比拼上美国碾压日本,日本海军只能寄希望于曾帮助自己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以弱胜强的战略思想,就是集中主力突袭。
偷袭珍珠港
日本联合舰队可以说是充分显示了日本人的赌徒思想,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寄托在毕其功于一役上,风险太高。但是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次次赌博的胜利让日本迷失其中,在二战中不自量力的挑战美国,最终将整个日本拖进了毁灭的深渊,联合舰队主力近乎全灭,自明治维新以来苦心经营出的“世界第三大海军”烟消云散。
为什么旧日本海军舰队叫“联合舰队”?
首先要说一下日本海军中的“舰队”这个概念。“舰队”是海军的战略单位,所谓“战略单位”是指能够单独达成预定战略目标的部队构成,因此,舰队并不拘泥于船舰的数量和规模大小,两支军舰以上就可称“舰队”。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日本作为中立国在横滨、兵库、长崎派遣舰船,当时舰队用的名称是“小舰队”。此后日本在1871年建成小舰队、1872年建成中舰队,在1885年日本成立“常备小舰队”,这是日本海军第一次给舰队命名。
在1886年发布的“海军条例”中,正式将“舰队分为大舰队、中舰队、小舰队”(第十条)。“舰队长官及司令官统帅舰队,守卫环海,服攻守之役”(第十一条)。但实际上当时日本海军真正拥有的只是“常备小舰队”。最初日本海军的建制是以中、小舰队为中心的。到了1889年,日本成立了“常备舰队”,舰队司令长官为海军少将井上良馨,这个“常备舰队”就是日后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主力舰队。
而作为日本海军象征的“联合舰队”是在甲午战争前的1894年7月19日才完成组建的。在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由作为主力战队部队的“常备舰队”和负责沿岸防卫的辅助部队“西海舰队”构成。甲午战争之际,日军将这两个部队联合起来,组成“联合舰队”。所以,一开始“联合舰队”是个战时编制,随着战争结束也就解散了。在日俄战争中也是临时编成了“联合舰队”,由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第三舰队组成,战后也解散了。
到了大正中期,日本海军进行大演习的时候也组成了“联合舰队”。在1922年的华盛顿条约之后,日本按约进行裁军,同时“联合舰队”也被常设化了,1933年日本通过法规正式将联合舰队常设化了。
为什么旧日本海军舰队叫“联合舰队”?
大概是包含空军(目本称航空兵)吧。目本空军当时不是独立兵种,分属陆军和海军。
为什么旧日本海军舰队叫“联合舰队”?
为什么旧日本海军舰队叫“联合舰队”?其实原因很简单这里的“联合”指的是:由两个以上(的舰队)所组成的意思。
1903年12月28日,日本常备舰队改编为联合舰队,由东乡平八郎任总司令,下辖第1、第2和第3舰队,编有舰船100余艘,简直包括了其时日水兵的全部作战舰艇。次年,联合舰队突袭驻中国旅顺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日俄战争爆发,联合舰队先后参加黄海海战(1904年)和对马海峡海战,消除了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战争完毕后,联合舰队解散。
到了1941年11月,日本水兵扩编成大规划概括作战舰队,所下辖的第1舰队为战列舰部队,第2舰队为重巡洋舰部队,第3舰队为关闭、运输部队,第4舰队为占领区部队,第5舰队为北方部队,第6舰队为潜艇部队,第1航空舰队为航空母舰部队,第11航空舰队为岸基航空兵部队,以及南遣舰队。具有潜艇以上首要作战舰艇230余艘(其间航空母舰10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38艘、驱逐舰112艘、潜艇65艘),占其时日本水兵大、中型作战舰只90%以上,还有飞机1000余架。活动在北起千岛群岛,南至中国南海,东到加罗林群岛的广阔海域,战线长达6000海里,是其时国际上规划最大的作战舰队之一。由山本五十六水兵大将任联合舰队总司令
谢谢大家的阅读为什么旧日本海军舰队叫“联合舰队”?
联合舰队是指由海军常规舰队和海警舰艇部队合编而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