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不要脸行为?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要说有什么著名的不要脸行为那可真是太多了,就让小编带领大家来认识几位最有代表性的吧。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北齐的胡太后,“当后何如当妓乐”,这句震古烁今的话就是出自这位太后之口。
胡太后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小就长得非常漂亮,天生丽质,可是她的性格却是水性杨花,过于放荡。投胎是个技术活,人家有命出生在官宦世家,并且好巧不巧的从小又与长广王高湛相识,两个人郎情妾意相交甚欢,这长广王后来还做了皇帝,胡氏自然也就做了皇后。
可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长广王高湛做了皇帝后,没想到在一次宴会上竟迷上了自己的嫂子李祖娥,两个人从此缠绵在一起,竟开始对胡氏不闻不问。像胡氏这种性格的人怎么可能让自己床闱冷清,开始的时候还只是和太监们玩玩虚情假意的事情,后来竟和风流倜傥的和士开公开交往起来。两个人出双入对出入宫廷之中,高湛不但不吃醋,还给和士开加官进爵,心甘情愿的戴绿帽子,心胸之宽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个高湛为了自己能够天天享乐,竟把帝位都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高纬,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到无尽的享受之中。怎耐不到三年高湛就因酒色过度而一命呜呼了。
高湛死后,和士开也被人铲除了。怎奈这胡太后寂寞难耐,还把目光投向了寺庙。公元57 7年北齐灭亡,胡太后和高纬的皇后流落街头,为了生活不得已竟在青楼讨起生活来,高纬的皇后为此整天郁郁寡欢,胡太后竟对她大声呵斥“当后何如当妓乐”。
堂堂一国之母沦落到千人踩万人踏的妓女之地不以为耻,竟还大言不惭的说出这样的话,实在令人瞠目结舌。不要脸者自古有之,但不要脸到如此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了。
其次咱们再来说说唐朝一位著名的皇帝唐玄宗,唐玄宗之大名想来世人皆知,公公和儿媳“扒灰”之事想来也是众所知晓。
杨玉环是我国四大美人之一,虽然无从得知其美到怎样的程度,但能富有如此盛名想来是美艳不可方物。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儿子李寿的太子妃,有一次李寿和杨玉环一同觐见唐玄宗,想不到唐玄宗见到杨玉环倾国倾城之貌后,从此难以忘怀。真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想来唐玄宗已经辗转反侧到无法入睡的程度,心里仿佛有千万个小爪子在抓挠着一般。
为了见杨玉环一面,做公公的唐玄宗竟不顾廉耻的找了个机会来到李寿的宫中,恰巧只有杨玉环一人在家,如此大好机会怎能错过。唐玄宗借此机会向杨玉环表白了自己的心意,那时唐玄宗虽然已是做爷爷的辈分,但是古时候的人结婚生育的早,应该是正当壮年之时,再加上唐玄宗骑马射箭样样精通,风流倜傥非常有男子汉的气概,杨玉环竟禁不住唐玄宗的“勾引”,对唐玄宗投怀送抱,成为史上的一段“佳话”。
第三咱们再来说说曹操的儿子曹丕,老子尸骨未寒,小妈竟已入自己宫中。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一次曹丕生病几日没有上朝,卞太后一听儿子生病了赶去看望,来到曹丕宫中看到曹操之前的几位小老婆都在那里,卞太后很是吃惊,就问“你们怎么也在这里”?她们说自从主公死后,曹丕就把他们拉进了自己宫中,卞太后听后,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恨恨的对曹丕说,“你死以后狗都不会吃你的肉”。
这几位可以堪称中国史上不要脸的代表人物,完全没有父子人伦。中国自古以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把伦理观念看得非常重要,难道这些伦理观念只是束缚老百姓的吗?很多不要脸的事情往往出于帝王之家。
昨日和同事一起探讨类似的问题,很多人居然说这是正常现象。历史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对后世人却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后世人的三观。就像我们做父母的也是如此,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以古鉴今,我们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不要脸行为?
最不要脸的人和事都在日本,毫无疑问,岛国人就是一半兽性,一半奴性,这样的奴兽混合体,一旦不要脸,那就是骇人听闻,天下无敌。
1945年8月,二战日军战败,美军前脚进驻,日本人后脚就把兽性和奴性,发扬的淋漓尽致。岛国人上层为了讨好驻日美军,在美军上岛三天内,就策划出了“特别挺身队员”,美其名曰“为了民族的未来”,实际是,为美军提供特殊服务。
看好啊,这么奇葩的事情,可不是民间的自发活动,而是日本内务省牵头,各地警视厅执行的国家行为。美军8月15到来,内务省8月18日就给全国各地发文件,要求各地给美军配备服务场所。为了服务好美军大大,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还大出血,特批了5000万元作为经费。
不过,刚开始招募效果并不好。原因是,二战时把美军宣传的很像恶魔,很多女性认为,洋人的身体器官不一样,做那种事,会被戳成两半。关键是,各大青楼老板们很郁闷,前两天还是互相捅刀子的敌人,现在却要用女人去取悦人家,心里怎么也不爽,况且自己手下的“皇后”,全员上阵也没那么多呀。
既然从业人员太少,内务省就想到,那就公开招募,让良家妇女也贡献出身体吧。
于是乎,就出现了历史上最无耻、最不要脸、最恶心的报纸宣传。宣传内容如下:
地点:涉外俱乐部,岗位:事务员的,要求:20岁左右妇女,噱头:福利好、待遇高这就是他们的报纸,记住啊,是全国各大报纸,公开招募。当然了,在平常工作男性优先的情况下,女性很难找到工作,尤其是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处于饿死的边缘。看到薪水高的工作,一下子就爆棚了,个把月就有6万多人上岗。
当然了,有妇女不愿意服务美军。没事,有青楼老板、黑社会、警视厅,给她进行全方位的威逼利诱。当然还有口号:一切为了大和民族的未来。当然了,这些女性只是下层人。那些个财阀、高官那些上层内部,却悄悄的告诫女性不要接近美军,避免被施暴。
这些人够无耻吗?还有更下流的。他们为驻日美军提供服务,除了讨好美国佬,还想着赚外汇呢。驻日美军享受这些服务,是要给钱的。美军每个人每次给的钱,接近日本当时普通工作的月工资,貌似不少吧。不过,这些钱大部分,都进了财阀和高官的口袋。
——这就是表面道貌岸然的那个岛国国度,多么无耻不要脸的事,都可以做的这么心安理得,关键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不要脸行为?
专注历史的中国小贱,与你分享。
朝鲜战场上,一股美国部队即将被我志愿军包围,美军试图进行突围,在交火的关键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响起“别开火,我是中国人”。
志愿军们突兀的听到同胞的话,一下显得很错愕,疑惑之际停止了射击。就在这时候,喊话的人投掷出手榴弹,炸死扎伤多名志愿军,美军趁这关键的几秒时间,集中火力进行压倒性的射击,打死打伤我多名同胞,成功突围。
喊话的人叫吕超然,一个华裔美军,时任少尉排长。
吕超然,1920年随父亲从广东移民美国加州,成年后回到中国,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子,并与之结婚。
1944年,吕超然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但是由于严重的种族歧视,吕超然一直没能参加战斗,他一直渴望通过建立军功得到晋升。
1950年,吕超然得以随军进入朝鲜。虽然如愿参加了战斗,虽然也是个排长,但是吕超然在美军中受到的歧视仍然没有改变,战友们都不太信任这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人。
吕超然知道,他必须做点什么才能改变现状。
吕超然这家伙在战场上,那是上蹿下跳,奋不顾身。他利用自己的外貌和语言优势,多次进行侦查任务,在侦查过程中,摸清了很多我军的暗哨,随后带着美军拨除了这些暗哨。
在战场上,吕超然多次负伤住院,有一次重伤本来是可以被送回大后方休养的。但是吕超然并不愿回去,这难得的战争是改变他命运的时候,这家伙不愿意放弃。
吕超然多次的积极行动,以及后来那句“别开火,我是中国人”,终于让我军知道了这么一个无耻之徒的存在,多少同胞的生命凋谢在他手里。可惜没有打死他,只是将他重伤。这次严重的负伤,不得不让吕超然回到大后方进行休养。
1968年,吕超然仅仅以少校军衔退役,这时候他还没获得日后的荣誉,只是一个平凡的退役军人。
随后没几年,转折点出现了,在拍摄纪录片《非同寻常的勇气:长津突围》的时候,工作人员在找寻素材的时候,想起了吕超然。
在纪录片中,吕超然坦然说道,是我及时喊出“不要开火,我是中国人”,才给美军赢得了宝贵的突围机会。
一个黄皮肤的华人,虽然拥有着中国人的血统,但是在美国利益面前,毫不犹豫的选择为美国战斗,无情射杀和自己有着同样血统的人,这不就是真正的“美国英雄精神”吗?美国人肯定乐于听到这种励志感人的故事。
于是,经过媒体的包装和渲染,吕超然终于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成为美国的英雄。成名后的他,在不同场合大谈特谈自己的“英雄事迹”,每次都能赢得美国人的掌声。
我深以为耻!
看完这篇文章后,肯定会出现为吕超然洗地的人。
“他是军人,他是华裔,为美国战斗,没有错”
“从美国人的角度而言,他确实是英雄,他又不是中国人,哪有错啊?”
以杀害中国人作为自己换取他国的认可,跻身于上流社会,我呸!我可没这么高尚,我就是个俗人,就是看不惯这种无耻的小人行径。而他多次在公共场合宣扬自己的事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简直不要脸到极致。
那些准备洗地的人,你说你给一个美国人洗个毛,那么大的体味。
2014年,吕超然病逝,死后无儿无女,喜闻乐见。
最后,我引用他的原话,在他看来是荣耀的不要脸行为:
当时我们被对方军队包围,子弹倾泻在我们的头上,我们无法完成突围的计划。我们看不清对手的位置,所以非常被动。关键时刻,利用一次射击的间隙,我站了出来,大声喊叫:别开火,我是中国人!对手完全被迷惑住了,他们有的也站出来,暴露了他们的位置。然后,我们就抓住这个时机开枪扫射向对手们,给他们造成了很大伤亡,最后我们成功了,冲出了他们的包围圈。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不要脸行为?
悠悠历史长河之中不仅有美丽的时刻,也有荒唐到无法想象的事件。
最是荒唐帝王家,要说不要脸那么非特权阶级不可。借用现在通俗的网络词“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春秋战国被誉为“百花齐放”的时代,由于天下动荡所以各种思想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春秋时期的晋国是第二位称霸诸侯的,他在骊姬之乱后在外逃亡19年才回国继承武装夺取政权。
晋文公回晋国的最后一站是秦国,他需要秦国的帮助才能借兵回国。秦穆公也很看好重耳,于是嫁了很多女人给他。其中包括秦穆公的女儿(怀赢),这个女人之前是现任晋国君主的老婆(重耳的侄子)。
也就是说重耳抢了侄媳妇的人,还要靠着侄媳妇娘家抢了侄子的天下。
如果这不算什么,那么我们看看夏姬。夏姬是春秋时期的四大美人之一,她嫁到陈国没多久老公就死了;荒唐的事开始了。她先与孔宁、仪行父两人通奸,后来由于这两个男人相互嫉妒居然又拉了一个男人来分享他们的快乐,这个男人就是陈灵公。
他们三人公然在朝堂上讨论夏姬的美貌,他们把夏姬的肚兜穿在外面作为炫耀的资本,当着夏姬儿子的面开玩笑(讨论夏姬的儿子像谁)
小编对人性本恶的说法是持赞同观点的。一旦没有了约束,总会发生一些让我们无法想象的事。
三国的曹操特别喜欢别人的老婆,还曾经因此而导致政变。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抢了自己的弟媳妇。
李治和继母武则天搞到一起。
唐玄宗抢了自己的儿媳妇(杨玉环)。
看看这些行为,我们只能哀叹“权力真是好东西啊!没有约束的权力导致了道德的彻底沦陷”。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不要脸行为?
不要脸的皇帝——康熙:我是皇上我怕谁。
说起康熙,人们第一印象是“千古一帝”,英明君王,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康熙还是一位极其不要脸的帝王。
下面,我便说说康熙一件极为不要脸的事。
在封建社会,通常情况下皇太子是由嫡长子担任。康熙帝在22岁的时候,参照汉族的“嫡长子制”,册立刚满周岁的胤礽为皇太子,确立了立储制服。
熟悉清历史的都知道,康熙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长寿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是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这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皇太子长大成人,甚至快到中年,康熙仍未驾崩。胤礽很是着急,毕竟不是谁都能活那么长的时间,因此,康熙的存在成了皇太子胤礽即位的最大绊脚石。
说起胤礽,就不得不说一下他背后的势力,他的外祖父噶布喇是领侍卫内大臣,他母亲的叔叔索额图是大学士,当朝宰相,领侍卫内大臣。
背后势力如此之大,加之实在眼馋康熙屁股下的龙椅,胤礽便和索额图等人密谋,准备铤而走险,暗中运作,打算通过搞宫廷政变,将康熙赶下皇位。
康熙可不是普通无能的皇帝,很快就有所察觉,处死了索额图,目的很明确,敲山震虎严厉警告胤礽,让他老实点。
你再多等十几年,等什么时候我不想干了,皇位还是你的。
可能是胤礽没有理会康熙的意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在木兰围场布尔哈苏台行宫宣布废黜皇太子。
罪名是: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以“专擅威权”等罪名将其幽禁在咸安宫。
皇太子被废,储位空悬,其他皇子无不眼馋,都想跃跃欲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龙夺嫡”。
为了避免出现手足相残的惨状,康熙搞了一次盛大的选举皇太子的“官意测验”,让文武百官推举一位皇子为皇太子。
康熙还义正言辞的说:“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这可乐坏了文武百官,以大学士马齐为首,很多人都推举八阿哥为皇太子。
康熙一看选举结果,当时就懵了。
怎么,我刚打到一个太子党,现在又出了一个八阿哥党,万一最后又有反心,我还怎么当皇帝。
不行,不能让八阿哥做大。
康熙越想越越害怕,发火痛骂支持八阿哥的诸臣,说他们“殊属可恨”。
康熙还说出了不要脸的话,大体意思就是:绝对不能立八阿哥为皇太子,如果真的立了他,不就说明立皇太子由你们说的算,那我不是很没有面子。
接下来,康熙又做出更不要脸的事,重新册立已经被废的胤礽为皇太子。
当然,胤礽废而复立肯定得和文武百官解释一番,“皇太子前因魇魅,以至本性汩没耳。因召至于左右,加意调治,今已痊矣”。
但是胤礽实属蠢人一个,依旧认为康熙的存在阻碍了他登上皇位。
康熙五十年(1711年),皇太子党成员准备发起行动,逼迫康熙退位。
结果不难想到,他又失败了。
改年,康熙宣布再次废黜皇太子,理由很简单,皇太子胤礽狂疾为除,不可将祖业托付给他。
之后,康熙便拒绝册立皇太子。
这也导致后来雍正的即位充满了质疑和争论。
简单总结一下:康熙在册立皇太子一事上,实在是极其不要脸!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不要脸行为?
缅甸末代的国王王锡袍为了皇位竟然连娶三位同父异母的妹妹,置伦理、礼记于脑后,典型的为了目的而不要脸面,别说是放在末代,即便放在当今都遭人唾弃。
都说帝王末代无好君王,纵观全球末代貌似均是如此,连小小缅甸在末代国王这块,一样被人指鼻骂桑,为何?
源于,末代的王锡袍自小性格被其嫡母养成懦弱之格,但所娶的异母王后却性格暴躁,特别擅权跋扈,整得整个末代哀声怨道。
王锡袍作为末代王室,当初为了稳固王位,不得不先后迎娶自己的三位同胞妹妹,然而,迎娶后不仅未能挽回国家的败亡,反而因为王后的跋扈加速了灭亡,如今其子嗣还在贫民窟生活。
任何末代帝王不作为,均会被殖民,就如同当初清朝末期,上海差点被殖民,不是国力一腔热血还在,上海哪幸租界,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而王锡袍在位时,也想改变被殖民的命运,奈何国力不支持,个人有心也无力。
英缅战争时期,缅甸在他的统治下,试图联合法国殖民者维护自己的权力,奈何英国不给任何一点机会,随着三次英缅战争的到来,整个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在王室里,可以说是奇耻大辱,比维护权力娶三位同胞妹还可耻。
公元1886年1月1日,王锡袍宣布退位,缅甸成为历史,更成为了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卸下权力后,王锡袍和妻女皆被软禁在了印度的勒德纳吉里,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孤独余生。
王锡袍这一生可以说“生不逢时”,但更多的也怪他自己,前期虽说为了登上王位迎娶三位同胞妹,但中间与英国的较量里,缺乏一定智慧与谋略,也印证了后世那句评价:
“一朝荣华富贵,回首已是一坡黄土”,再高贵,也有向生活与时代低头时,这就是末代。
文/探索历史奇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