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错误的吗?

看看刘亚洲将军的评价,这可是真正的专家。

 刘亚洲:第一次海湾战争,战前很多人就以双方坦克、飞机和军队的数量推断战争的结果。这次战争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中国军事专家说,伊军虽然进攻力量不足,但防守特别是地面防守还是绰绰有余,将给美军以重创云云。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是一方的坦克不能开火、飞机不能起飞、军队不能动弹,那又是什么结果?而美国正好就拥有这种让对方战争能力下降为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无与伦比的信息优势。

 记者:伊拉克战争开始时,我们有些军事专家说看不懂。  

刘亚洲:那些专家有这样的困惑,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战争观念里。我在看电视时也听到他们说“包饺子”啊,“扎口袋”啊,“埋地雷”啊,“地道战”啊等等,差点把我带到《平原游击队》的电影里去。

 刘亚洲:我们军事评论家为什么会判断失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的观念落伍了。他们人在今天,思维结构却停留在昨天,甚至前天。虽说传统并不代表落后。现代也未必代表先进,但世界变化太快,一步落下,步步落下。譬如,我们的专家谈“诱敌深入”,谈“空城计”,但美军根本就没有同你周旋的企图。在今天高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占技术优势的一方已非常明白敌人在哪里,自己在哪里。当然,我还要指出的是,我们的军事评论家的基本观念并非完全代表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理论的产物。

张召忠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错误的吗?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当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那个时候我还是大学生,上大学二年级,看着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当时张召忠是节目的嘉宾,可以说整个战争直播从头放到尾,局座一次又一次的被打脸。

熟悉局座简历的人都知道,局座是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原副主任,少将军衔,对于这样一个军衔位置的人来说,对战争情况应该是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但实际上很多次局座都让我失望了。

对此,我们先看一下局座的简历

1970年入伍,先后在海军南海舰队、北海舰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从事岸舰导弹及其他海军武器装备的使用、论证和研究工作。

1974年的秋天,张召忠进入北京大学东语系,开始学习阿拉伯语。

北大毕业后,张召忠回到部队,担任政治部干事。一年后,他被中国建筑公司借调到伊拉克当翻译。两年后,爆发了两伊战争,他第一次亲历了战争风云。张召忠回国后,进了海军装备论证中心。

1986年、1988年两次被派到英国任口语翻译。之后,于工作之便,他又自学了日语。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2001年,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国防管理进修班结业。

2016年10月24日,张召忠开通微博,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粉丝关注。

可以说,局座是一位从底层士兵做起,一直做到了将军的这样一位人物,其天资也非常聪明,能够在从军之余学习了好几种语言并且掌握精通,智商是没得说的。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局座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言论:

对美军长驱直入,迅速攻进伊拉克,张召忠说这是萨达姆的特殊战略,要诱敌深入,然后会以游击战、人民战争,袭击美军的补给线。

美军打下了巴格达机场,张召忠说这是伊军战术,故意放美军一码,然后以精锐的共和国卫队重创美军。

当美军攻进巴格达,张召忠则说这是萨达姆像诸葛亮那样设置的“空城计”,待十万美军进城后,来个全锅端,一举全歼美军。

在伊拉克战争中预测美军不会攻打伊拉克,结果凌晨美军的导弹就开始攻击,随后又表示美军会陷入伊的人民战争,不会短期进入伊首都巴格达,结果正说着,美军如入无人之地,进入了巴格达。

那么当年战争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实际情况就是,在战前伊拉克军队基本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在海湾战争的时候,伊拉克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实际上已经被打残废,当时的所谓的共和国卫队实际上就是一个空壳子,没有什么战斗力。战争进行的过程当中,萨达姆手下的将领基本都被收买,美军基本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就攻入了巴格达。

整个战争过程完全就是一边倒,美军不断地进攻,伊拉克军队不断地溃败、投降,毫无抵抗。

所以,每次局座说萨达姆要抵抗或者美军要吃亏之类的言论,每次都被打脸。我那个时候开始还比较相信局座的话,期待着伊拉克军队能和美军有一场较量,这样也能看看戏,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较量,整个战争过程,就基本没怎么打就结束了,伊拉克完败。

为何局座会被打脸?

这点我想从自己的经历来说起。

我小的时候那会我就觉得只要不怕死,实在打不过就打游击战,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会被打败。但实际上抗日战争有很多实际情况我们并不知道。

比如说抗日战争,实际上由于和日军武器装备差距过大,导致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对日军的伤亡比基本在3:1以上。尤其是淞沪会战,我们集中了全国最能打的70多万军队对战日军,仍然落败,而日军伤亡只有6万多人,中国军队当时基本一个师,一天就打光,可见战争的惨烈。而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不主要是游击战的结果,而是正面战场有效地挡住了日军的进攻,才把日本拖入了长久的僵持、消耗,最终拖垮了日本取得胜利的。

到了海湾战争的时候,人数的优势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武器的优势成为了决定战争成败的最为关键性因素。当时美军先是出动隐形轰炸机炸毁了伊拉克的雷达设施,然后出动空军对伊拉克军事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在持续不断的空袭结束后,伊拉克军队实际上已经没有战斗力了,所以地面战开始以后,伊拉克军队一触即溃。即便当时伊拉克出动了最为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在与美军的地面交战中,也基本是一边倒的局势,美军以极小的伤亡代价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整个战争,美军为首的联合国部队伤亡千余人,而伊拉克则至少损失了十多万人。这个伤亡比是空前的。

也是后来,大学毕业以后我找了大量的资料,才弄明白了当时的伊拉克战争为什么会打出那样的结果,实际上萨达姆在不对称战争中,根本就没有赢的可能性。不对称战争,说白了就是只有我打你,你打不到我,这样个打法,弱势的一方是没有获胜的可能的。

张召忠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错误的吗?

张召忠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整体来说是错误的。他预测伊拉克可以通过机动战、游击战抗击美军,美军短时间打不下伊拉克。结果战果是在美军外科手术的打击下,伊拉克军队纷纷倒戈,加上反萨达姆组织的风起云涌,萨达姆政权几个月就垮台,萨达姆本人也在几年后被绞死。这种预测失误,局座自己也是公开承认的。

局座预测失误,这也没啥值得奇怪的。专家和键盘侠的差别,也不过在于多了一些专业知识,而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百分百涵盖所有情况。局座本人是军事专家,对于兵器、军事科技和军事组织有较多知识,但他大概也没有深入伊拉克去考察伊拉克的民心和军队士气。他在预测伊拉克能长期抵抗时,看样子是把我国军民在抗战或抗美援朝时期的斗争精神和策略套用到了伊拉克人身上,却没想到在萨达姆统治下伊拉克军队并没有多少忠心,而美国扶持代理人参加的水平,在新世纪相对于20世纪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再说,局座当时在电视的公开预测,应该也要受到上级领导的要求吧。猜测下,就算局座个人感觉伊拉克要转眼被打的稀里哗啦,上级领导也不会批准他说吧?

当然,局座认为伊拉克可以凭借游击战抗击美国这话,也不能说全错了。萨达姆虽然被绞死了,伊拉克本地反美的袭击确实没断过。十年中使得美国正规军死亡四千余人,伤数万人(仅指正规军,不包括黑水公司等雇佣兵),这个战果数十倍于萨达姆正规军的战斗。最后美国还是撤出了伊拉克。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伊拉克人的游击战发挥出了一定功效。虽然和萨达姆关系不大了。

(图为费卢杰事件,黑水公司雇佣兵被伊拉克人打死焚尸)

张召忠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错误的吗?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

的确是错误的,张召忠当年预测伊拉克可以在陆战上给美军造成一定的麻烦,可以进行有效的抵抗,但最终却并未实现,看看伊拉克后来的战况,差别还是非常巨大的。

今天的伊拉克局势暂时平稳,而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也曾费了一番工夫。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的伊拉克军队吸取了1991年海湾战争的教训,采取集团防御和分散部署,不与美英联军打堂堂之阵,而是将美英联军放进来打。伊拉克南部地形平坦,城镇较多,加之美英联军占有绝对空中优势,伊拉克军队的战术便是将步兵分散而有重点地部署到重要城镇内或城镇外围,依托城镇进行要点防御,逐步消耗美英联军的进攻锐势。应该说,伊拉克军队在战争开始的两周内的确收到了良好的防御效果,一定程度上迟滞了美英联军的快速进攻。

2003年3月24日晚上,伊拉克境内刮起罕见的沙尘暴,巴格达以南地区能见度降到500米以内,美军第3机步师奔袭巴格达的步伐被迫放缓。这给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反击创造了条件。当时美国随军记者报道,26日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上千辆军车在滚滚黄沙掩护下南下,奔向伊拉克中南部重镇纳杰夫,企图切断突进到伊拉克中部的美英联军补给线。还有巴士拉外围,英军观察到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伊拉克军队地面部队离开巴士拉,向东南方向的法奥半岛行进,中途与有“沙漠之鼠”称号的英军第7装甲旅爆发激战,让英军遭受一定损失。

当时负责指挥的美军中央司令部副司令阿比扎伊德中将说,在纳西里耶附近,一支美军补给车队遭到伊拉克正规军伏击,多名美军士兵负伤,6辆军车被击毁,12人失踪。阿比扎伊德愤怒的表示,伊拉克军队在战场上使用假投降的轨迹,诱骗美军上钩——伊拉克士兵穿上便服,装出欢迎美军的样子,然后突然发动袭击。伊拉克电视台则直接播出了美国战俘的画面:共有5名被俘美军士兵,还有6具美军士兵的尸体。

但是,伊拉克军队的机动反击规模毕竟有限,对战局的影响不大。而且,由于实力相差悬殊,伊拉克军队的城市防御作战最终也未能阻挡美军的前进。到4月1日晚,美军地面部队开进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红色警戒区”,拉开了进攻巴格达的序幕。美军第3机步师一路攻城绕道,以营级规模的装甲分队在巴格达市内像警察一样随意实施“滚动巡逻”,试探伊拉克军队的防御部署和民众的反应。结果发现,巴格达市民反应平和。

4月8日,美军集中空中火力对巴格达市区内伊拉克政府部门集中的地区进行密集打击,政府部门聚集区浓烟滚滚。很少部分缺乏装甲车辆的伊拉克军队,乘公共汽车和卡车开进市区,占据建筑物屋顶等有利地形,向美军开火。美军与伊拉克残余部队的全面巷战只持续了两个小时,巴格达市区很快就枪炮声逐渐稀少。美军摧毁了萨达姆政权的象征性建筑物,推倒了萨达姆的巨型雕像,巴格达巷战就此结束。

此战与外界纸上谈兵的军事观察家们做出的预测大相径庭,也重新定义了巷战的具体战法。面对美军这样强大的敌人,城市防御作战必须有战术创新和灵活运用。

参考资料:现代陆战

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关注微信公众号:战争史,多位专家将在公号中将继续为您解读。独立专业,有种有料,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战争史,收看全部战争史政治军事历史精彩内幕解读。

张召忠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错误的吗?

马克斯韦尔·泰勒是美国陆军上将。他在二十年代初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是美国第101空降师师长;五十年代初是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六十年代美国侵越战争期间,他亲自制订不少军事行动计划,并担任过美驻南越的大使;此外,他还曾历任驻柏林美军司令官、美国陆军参谋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重要职务。

泰勒将军曾经全力援助南越,认为110万南越军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足够保护南越,可是110万南越军却26天内土崩瓦解,跑个精光,局座和泰勒将军能想到战场上的所有,但想不到人,泰勒将军没想到南越军人这么怂,局座一样没想到伊拉军人这么怂,泰勒将军以美军的思维看南越军,如果胡志明役战役北越对手是美军,局座以解放军的思维看伊拉军,如果海湾战争美军对手是解放军,同理

张召忠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错误的吗?

张召忠失误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双方技术水平差距之大估计不足。美军与伊拉克军队的技术差别已经不是量差,而是代差,如同机枪对大刀。在美军全面压倒优势之下,伊拉克的飞机、坦克、大炮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另一个原因更重要,就是人心向背。一个强大的独裁专制政权一遇事变,其承受力之弱往往出人意料。张召忠认为萨达姆总统选举得票率高达98,拥有民众的坚定支持,同时又拥有百万大军,同仇敌忾。一定可以让美军喝一壶了。岂不知,战端一开,从老百姓,到军队,民心和军心皆不在萨达姆一边,让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全面胜利。其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齐奥塞斯库之死,穆巴拉克的垮台,卡扎菲的结局,都证明了这一点。把独裁者的命运寄托在先进的武器和百姓用命之上完全是一种幻想。张召忠对这个错误判断应当感触良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