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群为啥总有那么几个装逼的家长?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攀比!家长群就是个小江湖,小江湖里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表现欲也高低不一,特别是为自己孩子装 逼而攀比下,出几个厉害的家长也不奇怪了!
通常情况下家长群还是很和谐的,一旦涉及到竞争的时候攀比之风就会刮的让人受不了!曾经网上盛传的上海某家长群竞争班委会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1号家长晒学历,晒工作!让一众家长羡慕。
- 2号家长一看不对劲,开始晒学历,父母双博士学历,亮瞎一种家长的眼!
- 3号家长一看学历没啥优势,只好炫富了,连砸停股票的威胁都用上了。
- 4号家长一看炫富的出来了,呵呵一笑,虽然咱没学历的优势,好歹是31套房的房东啊!
也许看了上面的攀比案例,就人有疑问:家长们不知道低调吗?为啥要这样做?
我想大部分家长肯定知道低调,特别是财不外露的道理。但是为了自己孩子的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有一个好的前程,家长们有时候也不得不豁出去了,其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在老师面前争得更好印象,获得更好的对待。
当然,不排除一些坐进观天的家长在群里炫耀,连月薪2W都要秀出来,但这种人怎么说呢?
不过是表现欲太强了一些而已!
家长群为啥总有那么几个装逼的家长?
女儿小学二年级。
那位家长是爸爸,见过本人,很显老,目测50岁+,从来没见过孩子妈妈,群里也没有孩子妈妈,只有孩子的姑姑。这个群里所有孩子的父母甚至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辅导班的老师都加入进来了,唯独没有这个孩子的妈妈。
这位爸比,是某公司老板,还是该班班委成员之一。每次办主任介绍就是“叉叉叉公司叉总来跟我们说几句……” 班主任看到他面如桃花,对我们这些家长总是绷着个脸。
他QQ头像是宝马的方向盘。你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喜欢拉风显摆装13弄这种头像,可以理解,年少轻狂,年少无知罢了。可你一大把年纪了,弄这个头像,是几个意思?他这个年纪开宝马,应该不算什么了吧!
每次老师在群里公布作业,告知一些事项,该家长就是两个字“已阅”。我第一次看到差点笑喷,学过公文的人应该都知道,“已阅”应该是上级对下级做出的回复吧!好好好,就算不说这么正式,“已阅”也应该更适用在一些行政机关单位的书面用语上吧。
还有些时候,这位爸比,还喜欢在群里讨论自己的生意——
昨天去**出差才回啊……
昨天接待了几个***(外国的国家名)的客人……
我现在还在回***的高速上……
不管他是出于何种目的,何种原因,在学校群里讨论这些有意思么?你事业成功,公司经营的好,是你的本事,你可以有自己能炫耀的圈子去炫耀啊,显摆啊,这里面都是孩子家长老师,你在这里说,只会让我觉得,你在装B。
我当然不是嫉妒他,肯定有人说我嫉妒。真的,我不嫉妒,你有本事,我佩服你,但是我请你不要把班级群的意义搞偏离了。
家长群为啥总有那么几个装逼的家长?
我认为家长群有很多奇葩的事情,总结了下大致有以下几类。说白了家长都是社会人,很多人早已经习惯把社会上那一套搬到家长群里,显摆的显摆,嘚瑟的嘚瑟,谄媚的谄媚。
一、炫耀型:一般家长群众,这种家长会在社会中要么是政府单位科级干部、要么是小公司经理级,再或者就是做生意一年赚一两百万商人。
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就高人一等,所以这一类家长就总喜欢有意无意提及自己的职位和工作,就是想炫耀显摆一下,然后让自己的孩子受到其他人的尊重。
其实吧。。。老话说的对,一个人越是没有自信,越是爱显摆。真正由实力的社会上的精英,都是谦逊的,认为自己还比别人差了很多,哪有时间在群里炫耀。
二、谄媚型:这种家长呢,就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好坏、心情好坏就会跟老师有关系。所以,对于学校和老师发布的消息,组织的活动,那都是无条件的表示支持。哪怕她自己一周请2天假去学校,哪怕要额外支出她半个月工资。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谄媚型,现在很多学校其实有很多不合理的活动,家长完全可以拒绝。例如,我同事就讲过,学校说为了增加孩子和家长的感情,让家长轮流中午给孩子们打饭。
如果家长是家庭主妇,不上班,且自愿去,其实这没啥。重点是,最后很多白天上班的家长也被迫被安排了中午打饭,有的不得已请了半天假,有的打完饭,自己都没吃就火急火燎的往公司赶。
我反正觉得,学校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该是自愿的。
三、八卦型:这种家长,感觉一天的乐趣就是在家里聊八卦,而且还刷屏那种。一般也不是很多,就是4-5个小团体,一个人提出话题后,剩下人乐此不疲的讨论。
有讨论,附近那个小区又被划归重点学校啦,学校校长是不是要换了啊,下学期校服要涨价了啊,等等。
令人反感的人,这些八卦讨论,有时候会将老师发布的正常通知给淹没了,他们甚至会在群里斗图。
沧海答题感悟:谁家没有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为什么一定要在家长群这个小天地炫耀呢。茫茫世界,那么大,还不够有些家长发挥吗?
所以,我想说,请给家长群还一个干净的天空,只做以下几类事情:
1、布置作业,学习沟通;
2、孩子兴趣辅导培养沟通;
3、合理有礼貌的提意见;
4、其他合理性的沟通。
家长群为啥总有那么几个装逼的家长?
深有体会。
在学校里,老师都会组建一个班级群,一来是可以将所有家长聚集在一起,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家校的沟通。
但是自从入了班级家长群,才发现“奇葩”、“戏精”家长都在这里…
最讨厌的类型之一: 拍马屁型
每天老师都会在群里发布作业,并叮嘱希望家长可以监督孩子完成。
可是就简单的一句作业通知,几位家长看到后立马回复了,并附上“老师辛苦了”。紧接着,下面就出现了一行行的“老师辛苦了"…
其实,老师只是发个作业通知而已,作为家长根本没有必要齐刷刷的说老师辛苦了,这样一来有些家长可能就看不到布置的作业内容了。
最讨厌的类型之二: 装逼型
家长群里,是大家相互认识相互交流的地方,而有的家长却在排队装逼炫富。
最后一位家长不淡定了,说了自己的经历后,家长们瞬间安静了,大家也都认为这个家长太霸气了!
可以看出,多么自卑才会在家长群炫富找存在感啊,让人厌烦!
最讨厌的类型之三: 诗词歌赋型
一到节日,就像诗歌朗诵会,没点文化连跟帖都跟不上…
最后奉劝那些家长们:
老师建立家长群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如果真的为了自己的孩子好,就在群里默默的做个受老师欢迎的家长吧!
家长群为啥总有那么几个装逼的家长?
某教师家长群,有人提议大家相互熟悉一下,群内遂开始诸如以下内容的话:“我做建材”“我做连锁美容院”“我做点小生意,翡翠玉石”“我做游轮旅游主要是 欧洲和南极”……随后又有人说咱们聚聚联谊一下吧。有一位一直没发言的家长说:我拿5000。”片刻寂静后,有人回应:“我觉得5000够了。
家长群为啥总有那么几个装逼的家长?
闺女上小学三年级,家长群有四五个,有发通知的,有各主科的,有发作业的,还有一个专门闲聊的,其中一个家长的操作我就很看不懂。
这位家长是二胎,今年已经五十来岁了,头像是他和一个方向盘的自拍,logo十分晃眼,表情可以参考时下流行的大金链子小手表的社会小青年。按理说我们这个年纪,炫富还能炫的如此直白也是没谁了。
家长群里,大家在里边有询问作业的,有卖面膜卖蜂蜜卖土特产的的,有偶尔发个链接的,这位家长独树一帜令人过目不忘,“飞了趟新加坡好累呀”“再这么熬夜头发都掉没了”“这一个月xx万这也不够花呀”,完全是当成了他个人的朋友圈。
这位家长无非是刷刷存在感,装装x炫炫富,潜台词就是你们有我赚得多吗?你们去过新加坡吗?但是也有嘴欠的在底下随声附和,非常捧场,这些人的心理我更看不懂,这是打算讨好一下好让他买你们的蜂蜜和面膜吗?
后来翻车的一次特别有意思,就是去年孩子们的老师骑摩托腿摔伤了,于情于理我们都得去看看,但是是自发的,平时教师节我们也从没集体买过什么,没人愿意干那费力不讨好的事。
后来据别的家长描述,大家都是送补品,送礼盒,最不济送果篮。这位爸爸也来了,腰带扎得板板正正,手里提了一兜西红柿,自己坐那吃了两个,神侃一通拍拍屁股走了。从此他发动态都没人搭茬了,估计指望他买蜂蜜的家长都很失望吧。
在家长群炫富装x的人都是什么心理?1)性格使然
喜欢装x的人到处都有,家长群只不过是他们新开发的一处战场而已。这里人群密集,成员同为孩子家长,属于有特定联系但不是现实生活中熟识的朋友,在这里发表意见很容易引起他人关注,装x卖弄再适合不过了。
2)寻求认同感
有些人本身性格在生活中不讨喜,没有什么可以倾诉的朋友,而本身是一个极具表演型人格的人,因此就会用这种方式吸引别人注意,有人和他互动是对他的一种认可。如何吸引他人注意力?塑造自己成功人士的形象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3)提升自己和孩子地位
有些家长有这种观念,如果我是有钱人,别人就会顺从自己,别的家长就会高看我一眼,我和我家孩子的地位就十分超然,我受尊敬,孩子在同学中也不会受欺负,还能让老师多加照顾,何乐而不为呢?
不排除这些爱装的家长是真的有一点小钱,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空瘪的麦穗迎风起舞,对于这种人就一笑而过就好了,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实在不愿意看就把闲聊微信群屏蔽掉,眼不见心不烦。
我是@木莲妈妈,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我的育儿经验,关注我每天分享实用的育儿小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