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如今晒干800元1斤,农民为什么不原意养呢?
谢谢邀请!
蚂蟥如今晒干800元1斤,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养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说实话,蚂蟥养殖是个新兴的技术行业,有许多农民对它很陌生,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目前,我国蚂蟥养殖正处于研究状态,农民根本不知道怎么养,莫说晒干800元1斤,就是2000元/斤也没办法养殖,所以农民不敢养。
2、部份商家开始说得好!蚂蟥晒干后800元/斤,可到了收购时间,就变样了,要么说产品不合格,物质超标,降价收购,要么说上级单位资金链断裂拒收,农民辛辛苦苦一年,血本无归,所以说商家无论怎么宣传蚂蟥晒干800元/斤,养殖户无动于衷,农户根本不敢养。(以前有人养蝎子、蚯蚓、土园、蟾蜍、蜈蚣等等,到了收购季节,这些公司人间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样,即使价格再高,也没有农民愿意养殖。
3、目前有一小部分养殖户在养,听他们说蚂蟥养殖利润不高,养殖技术高,养殖成本大,而产量相当低的,赚钱的生意,要不然农民恐怕争先恐地养殖去了,这也是农民不愿养殖之一。
4、蚂蟥这东西不好养,1平米的地方养100根蚂蟥,100根蚂蟥可以收入3斤活蚂蟥,而4斤左右的活蚂蟥才能哂1斤干蚂蟥,并且对水质要求极高,一旦水质受到污染,就会全军覆灭。也是农民不愿养殖之一。
总之,蚂蟥养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晒干后800元没人养殖,就是上千元也没人愿意养殖!喜欢就关注我互相学习,了解农村更多知识,欢迎留言,谢谢大家!
蚂蟥如今晒干800元1斤,农民为什么不原意养呢?
今年蚂蟥价格确实比较高,基本上属于十年一遇的行情,干品价格已经达到800~1000元/公斤,不过在农村却较少看到有人养蚂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答主以从事养殖多年的经验来看,认为其原因主要有6点!
第一,蚂蟥养殖比较小众蚂蟥是一种药材属于特种养殖比较小众,在很多地方人们普遍认为蚂蟥生活在河里、水塘里,甚至不知道蚂蟥还可以养殖,并不了解蚂蟥养殖,这样便决定了不会有太多人关注蚂蟥养殖,更不会有太多人从事蚂蟥养殖。
第二,害怕上当受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各类特种养殖骗局便层出不穷,土元、蜈蚣、蝎子、白玉蜗牛等等,声称投资小、周期短、效益高、包回收等,而养殖户一旦高价买了他们的种苗便不管不问了,养出来之后根本找不到人进行回收。蚂蟥曾经有一段时间炒的也非常火,致使不少农民上当受骗,所以现在即便蚂蟥价格比较高很多人也不敢去养。
第三,技术要求较高蚂蟥养殖对技术要求较高,可以说绝大多数养殖户都不能掌握繁殖技术,只能高价买别人的种苗,而且饲养过程中蚂蟥容易出现伤亡、长势缓慢等问题,可以说即便现在的行情去养蚂蟥没有技术同样难以赚钱。而养蚂蟥不像养牛、养猪、养鸡等,在附近找个养殖场便可以学习,蚂蟥养殖场比较少,而且成功的蚂蟥养殖场多不愿意对外传授技术。
第四,需要有饲料资源养蚂蟥主要用田螺、福寿螺作为饲料,一个300~500平发米的养殖池投放上千斤田螺用不了几天就会被吃干净,可想而知养殖蚂蟥需要多少田螺才可以,如果当地没有田螺、福寿螺等饲料资源根本养不了蚂蟥。
第五,养殖成本非常高养殖蚂蟥的成本可以说非常高,现在人工、材料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建造一个500平米的水泥养殖池没有二三万元根本下来不来,而这样一个养殖池最多养600~700斤蚂蟥而已(合干品100斤),种苗要一两万元,饲料还要不少钱,可以说蚂蟥养殖并不是一个小投资。
第六,行情波动较大蚂蟥的行情波动比较大,别看现在一公斤可以卖800~1000元,可行情低迷是三五百元一公斤都卖不到,这种情况下除去购买种苗、田螺各项成本开支,别算赚钱了,能做到保本就不错了。
最后提醒大家:特种养殖有风险,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蚂蟥如今晒干800元1斤,农民为什么不原意养呢?
蚂蝗又叫水蛭,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物种,古语就常说“蚂蝗可做药”,既然蚂蝗价格这么贵,为什么农民很少有养的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成本和收益首先需要蚂蝗幼苗和土地,一亩大约成本在一万五千元,据了解,一亩大约产500市斤,6—7斤可晒成一斤干蚂蝗,大约在71到83市斤之间,你提的问题应该是公斤,那么利润就在一万七左右。按预算确实不少。
二、养殖难度蚂蝗幼苗的存活率极低,也不容易隔代繁殖,在幼苗养殖中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再者,也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养殖,受过污染的水源容易造成蚂蝗大面积死亡。另外蚂蝗不易管理,根据其生物习性,喜欢在泥土中生存,逃跑后无迹可寻,管理难度大。
三、市场需求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种的人少自然值钱,若真正落实到广大农村都进行大面积种植,那市场很容易饱和,市场需求一少就容易血本无归。又不像其他农作物就算卖不出去也能自己吃或牲畜吃,市场风险不稳定。
我是爱笑小当家,请关注点赞。
蚂蟥如今晒干800元1斤,农民为什么不原意养呢?
这个价格确实诱人,如果按照一些养殖蚂蝗宣传的那种产量的话,谁养谁暴富。
可现实是,农民养殖蚂蝗的很少。前些年,有人经不诱惑,入行养殖蚂蝗的农民,十有八九亏了,有些还亏得一塌糊涂,血本无归。
其实,蚂蝗养殖并非象某些人宣传的那么容易,那么简单,那么一本万利,稍不留神,就会让你败得欲哭无泪。
广告宣传上,往往会说蚂蝗的生命力顽强,养殖容易。其实,这是坑儿。
在自然界,确实,我们发现,蚂蝗的生命力特别顽强,好象"不死小强"。但是,那是在自然环境下,它们生活在极低密度的状态下的结果。
人工养殖蚂蝗,追求的是利润,低密度饲养的话,你别说挣钱,连场地费都挣不回来。
加大密度饲养呢?问题立马就来。
水质恶化,水源污染,恶劣天气……等等等等,都会导到蚂蝗成批成批死亡,甚至都等不及你想出办法来补救。
其实,就目前,我国的蚂蝗养殖发展,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都叫不上是起步阶段,并没有一套成熟的规范的养殖成套技术。
比如蚂蝗小苗成活率很低的问题,隔代繁殖困难的问题。
再比如,养殖水源水质的问题,养殖中,水质稍微有变,就有可能导致蚂蝗死亡,严重了,会"全军覆没"。
还有就是养殖中,蚂蝗逃跑的问题。这家伙特别喜欢钻泥,池底一旦有漏洞,就可能造成大批逃亡。
总之,一句话,养殖风险大,入行须小心!
蚂蟥如今晒干800元1斤,农民为什么不原意养呢?
这些都是套路,而且这些套路竟然花钱买广告上央视7。曾经有人说过水蛭大王知道吧?他就是花钱上央视,然后告诉大家生前知道。然而水蛭养殖哪有这么容易,纯属就是收割韭菜。为什么说是收割韭菜?他是培训学员的,培训一期学员要5000元,甚至价格更高。而且不包吃,不包住,有成千学员上当。大家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在某个地方搜一下他,曾经是他们某个地方的致富的途径,经过包装以后打的广告。
为什么水蛭不能养?其实做水产的我也听说过好多这样的新闻,一个杨女士投资水蛭亏本了500多万,他本来认为是一个优质项目,然后带领全村学养殖,结果全村儿都趴下。
有很多卖水蛭苗的,既然水蛭这么赚钱,那么他们为什么就不自己养呢?人家凭什么要带你,现在赚钱都是过独木桥,走的人越少,自己赚的就越多。谁又不明白这个道理了。
主要是因为这些卖水蛭苗的都是将风险转移了,他们确实说我要包回。可以回收,但是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怎样?水蛭苗回去根本养不活,飘在水面上死一层。因为小水蛭他对吃食要求非常高,而且对环境要求也高。环境达不到标准经常会感染肠胃炎,甚至是其他的寄生虫要吃掉它,因此小水蛭的死亡率很高。
他这种人无论是卖给你水蛭苗,还是收你的产品人家都赚钱,卖给你蚂蝗是转你的种苗儿或者是水蛭苗的钱,人家送你的成品又赚你成品费,你继续养好了, 你不又是给别人养的吗?
蚂蟥如今晒干800元1斤,农民为什么不原意养呢?
流芳当地只有一家养殖蚂蟥的农户,据他说现在能入药典的仅仅是宽体金线蛭,也就是说其它的都不会被承认。这位农民说蚂蝗主要是入药,基本上心脑血管病都有用到,市场相对来说还是相当乐观的。
那么蚂蟥的用途和市场都很好,为什么样的人却不多呢?养殖蚂蟥的老农说蚂蝗的生理特殊,养殖要求非常苛刻,一有不慎就会面临赔本。对于病害也只能防却不能治。如果是多年养殖蚂蟥的老农,依靠养殖这种“吸血鬼”还是能够赚钱的。
现在有很多的蚂蟥养殖户出现赔本的情况,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民在没了解具体的情况,被一些推广中心大肆宣传的高收益心动了。试问我们农民那个不想着能养殖发财,但是养殖蚂蟥没有技术无一例外最后都是亏本,买回来养殖就是不见长个,养着养着就少了也不知去哪了。
流芳问了老农,他说养蚂蟥一年回本是有可能的,毕竟水蛭在水产中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不过没有晒干800元1斤或是一些公司宣传的利润那么夸张。能够入药的这种蚂蟥死亡率相对较高,实际上增重3-4倍就已经不错了,加上苗钱、场地、饲料、人工等成本,不知道那些说高利润的从哪里来。若是能进行人工繁殖,这是可以省出一笔种苗费,提高些利润的。
老农说现在吹嘘产量已经是行不通了,想要靠种苗致富的公司,又想到了通过高回收价来吸引我们这些不懂的农民。现在晒干的蚂蟥作为一种药材,价格随行就市问题不大。
但是大幅度上涨是不可能的了,随着养殖蚂蟥的人越来越多,价格有所下降是必然的趋势。
老农说养殖蚂蟥需要有很好的养殖技术,技术不到家,没养出来或是产量上不去。农民到头来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白忙活还可能亏损严重。在养殖前应了解所养殖品种、生活习性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科学喂养,一定不能盲目跟风。
我是农人顾流芳,一个不聪明却很努力的“新农人”,欢迎关注@农人顾流芳,共同探讨农村创业话题,感谢您的阅读和评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