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现在的大学五花八门,并不是每个人都进厂打工,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杀猪买肉的,做生意的、经商的等等比比皆有,怎么说都进厂打工呢?可能在万般无赖的情况下才去进厂。也不一定工厂就是大学生最后归宿,最后归宿是窝在家里继续啃书(老)族,现实社会,多数人都是这样!只有少数人在拼搏、奋斗!有没有共同观点!
小马云怎么废的?怎不值得深思,愿我的各位朋友,抬起头来,继续向前(钱)!
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这个我有发言权,因为我特别有感触。我有个老乡,从初一到高三我们一直是同学,我一直是班级前几名,他一直中游,在学习上从来都被我甩在身后。
2000年高考我574分进入一所985高校经济学专业。他450分进入一所理工学校读大专,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后我留在长春进入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他去了安徽奇瑞汽车工厂。
2013我结婚的时候他赶回来,当时他已经入伟巴斯特工厂,年薪17万,而我还混迹在长春,年薪还不够他的一个零头,当初上学时候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我觉得题主应该改变一个观念,那就是学历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所谓白领的悲催你不懂,其实现在蓝领的工资一点不比白领少。
1.社会更缺少实用型人才,本科生在市场没有专科生抢手大专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强调实用化,其知识的讲授是以够用为度、实用为本,更注重执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反观本科生由于重学术研究而轻操作,毕业生跟市场严重脱节。所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普遍性问题。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统计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率,本科生不超过30%,而全国大专生院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这就是市场的反馈,专科生优势明显。
2.中国目前更缺少的是“大国工匠”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经说过“为保持经济竞争力,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我们现在就会明白德国的制造业为什么能够笑傲全球。
在中国,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就是对这个职业的尊重,也是对全社会发出的一个强烈的价值导向,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3.工厂技工的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在中国目前工厂内的技工工资高于办公室职员工资,这是一种社会承认,也反映了如今的社会需求,尤其是高级技工可谓人才难得,很多高级技工都是工厂的“国宝”,待遇也是非常令人羡慕。
以制造业闻名的德国的技工平均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更是高于大学毕业生工资20%左右。
选择一个读一个大专,选择进入一个工厂,哪里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哪里都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当然不是了。
我以前教过本科生,也带过大专生。
总体而言,本科生的能力素质确实要比大专生高一筹。
但是,大专生也还是有少部分努力上进的。
而且,也并不是说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就是进厂打工。
同样可以进公司,从事所谓的“白领”工作。
只不过,确确实实,进一些知名大公司非常非常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中海地产、万科、等知名央企、民企,你一个大专生是不可能进入这些公司的编制内的,除非你家里关系过硬。
不过,大专生也可以继续努力,专升本,或者先进入一个公司,从基础岗位做起,然后一步步扎扎实实提升。
举个例子,我以前一个朋友的朋友,就是大专生。
后来去公司做出纳,然后是财务,中间又考了专升本、MBA,后来继续考注会,最后在一家中型公司当上了财务负责人。
其实,学历就是一个敲门砖,在刚毕业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但是,出社会五年八年之后,人家看的就是你的能力和经验了。
如果你真的能够抓住每一个机会,持续地学习和提升,没有人规定说,你一个大专生,最终的归宿就是去工厂打工。
限制你的,最终永远是你自己!
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我是一名大专生,机电一体化专业。校园招聘会上十几家企业为了能够抢到本专业合适的人,每一家企业的宣传工作都非常充足,进入这十几家企业最终都会被安排在一线岗位做起,就是问题中的“进厂”。因为专业的缘故所以我们会选择进入制造型企业,更加贴近生产一线,文科类的大专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肯定会有别的工作。
我应聘上了一家军工企业(军工厂),我们单位大部分任务是制造军用武器装备的某一部分分系统,有少量的军转民的产品。我们厂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偏僻与封闭,相反我们交通方便工作之余活动丰富。
刚到厂我们开始了新员工的培训,非常系统和全面的让我们去了解我们做的是什么,要从什么方向入手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们应该给自己定好发展方向,因为我们是作为军工厂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的,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明确定位。经过培训学习后我思路非常清晰,第一步我在长达一年的轮岗中不断学习工作流程和工艺技术,第二步利用工作之余提升自己的学历拿到了本科学历,第三步轮岗结束后向自己的技术岗位定位迈进。
可能“进厂”给大多数人的感觉就是“富士康模式”,就是失去自由的开始。其实,对于每个成年人来说我们又有什么时候是完全自由的呢?白领固然体面,但是蓝领也要有人来做啊!生产制造业支撑着国家的发展,这几年技术工人很难找,年轻人都想坐办公室朝九晚五,或者从事其他的新兴产业,我军工厂的师父年薪二十五万一直在找年轻的接班人。现在的工厂制造越来越多的采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随处可见,所以需要的是真正懂技术的人才。“进厂”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
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以我实际经历给你说一下,大专生是不是就没有出路?
我是2011届大专毕业生,毕业后应聘到一所职业中专学校做实习指导老师,因为实习指导老师要求不高,技术能力强的中专生都可以。但是实际上,进去后才发现,这里面不是自己想的那样简单,因为一所学校里面,教师队伍中基本都是本科学历,我一个大专生注定在别人眼中就低人一等的感觉,做什么事必然会被呼来唤去,而且都是冲在前面,最后领工资却是拿得最少的那个。就这样过去了半年,确实学到了很多,不管是教学能力的提升,还是专业水平的提升,在那里的时间里确实是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虽然每个月工资基本只够养活自己,但是想到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已经足够了。2012年,我辞掉了这份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到了另外一家中职学校这所学校名气很大,是一家教育集团下的学校,全国各地都有分校,具体什么名字我就不说了。最开始去应聘,我心里完全没底,因为招聘公告上要求最低是本科,而我,大专毕业。同时面试的有很多应届本科生。也管不了那么多,按照程序人力资源面试,部门面试,试讲,学校主管校长面试,感觉一切都很顺利。最后自己居然在众多本科生中脱颖而出,成功通过了面试。后来和领导慢慢熟悉后,在一次聚餐中,领导给我说了当初学校的考虑,如果严格按照学历来讲,我是达不到要求的,但是因为我第一份工作的原因,积累了教学经验,就站上讲台试讲的水平就能看出比大部分本科生都适合这个岗位,所以才被录用。
所以,大多数单位真正看中的是一个人的水平,你能不能很好的驾驭这份工作,学历真的是其次。当然为了更好的发展,后来我报考了网络教育专升本,就是一个网教本科,几年的时间,我从教学前线退下来,目前主管部门工作。
并不是大专生就没有出路,学历确实是敲门砖,但是门敲开了,你却胜任不了岗位工作又能怎么样?你虽然学历不高,但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去争取,相信不会比任何人差。
所以即便你最开始做一个最底层的劳动者都无所谓,关键是要懂得放低身段,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努力提升自己,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去尝试挑战自己。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就在这里,太高估自己,以为自己就必须是做什么事的料,用人单位对你不了解,又不敢用,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断的找工作,确忽略了自己能力的提升。
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进厂打工就一定没有前途了吗?我看并不是。高考完了填志愿,选择本科院校的弱专业,不如选择专科学校自己感兴趣的热门专业。如今很多人不愿进工厂打工,导致工厂招工难的局面,如是你能真正用心学好一门专业,有了一技之长,到时候高薪岗位一定会向你招手
我老家村上有两个80后的案例,一个是司法警官学校毕业,大专学励,进过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开过的士,现在深圳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物流公司,资产过亿。
另一个是高中毕业,同样在深圳,早年进厂打工,做的是零件配料加工,不久后因技术突出,被老板重用当领班,当师傅,还干过业务,工资年年涨,每年年终红包都是好几万。但最终还是选择辞职自己干。因自己有技术,有人脉,有业务资源,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多年来,带着几十个员工,其中也有大学生,越做越火,还在深圳买了两套房,资产几千万,也成了不小的代加工老板。
上面两人的共同特点是,性格开朗,脑子灵活,但上学时因调皮成绩一般,因此学历不高。
现在,很多家长及孩子普遍认为,学历高就高大上,学历低就觉得低人一等,白领高大上,蓝领低人一等。我想这也是目前一边很多人失业,一边工厂招人难的原因之一吧。
一邻居的儿子,去年高考成绩300多分,只能上专科,选择复读,花了好几万。一年后,今年高考400多分,但还是没有上本科线,这孩子年龄21岁了,父母不让复读了,但孩子执意还要复读一年,结果父母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准备再花几万元让儿子再复读一年。
当然,学历越高,选择越大,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定位。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学历的高低也不能完全决定今后的前途,作为大学生,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最重要的是扎实学好自己所擅长的专业,为以后的工作真正打好基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