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钟馗、判官三者是什么关系,谁的级别高?各有什么职权?
传说中阴曹地府由十殿阎罗王掌控,麾下有判官、钟馗、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城隍、阴兵鬼将等。
阎王是地府的掌控者,钟馗、判官都是听命于阎王的,三者又各有所司。
阎王阎王是鬼界之王,阴曹地府的最高统治帝王,统领阴间十八层地狱,掌管着三界万物的生死存亡。
在早期神话中,地府中只有一个阎王。后来,地府中扩编成了十殿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这一说法最早起始于唐朝的时候,成书于元末明初的《西游记》中就已经明确提到了十殿阎王的尊号。孙悟空大闹地府、唐太宗游地府和真假美猴王去地府时,十殿阎王都有出面,他们自称是阴间天子十代冥王,掌管着地府。
俗话说“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这句话描述的就是阎王的一种权利,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十殿阎王是地府之主,还司掌地狱轮回。
在民间传说中,韩擒虎、包拯、范仲淹、寇准死后都成了阎王。关于韩擒虎死后成阎王的说法在魏征等编撰的《隋书》中都有记载,据记载韩擒虎病重时,邻居老妇人经常见他门外有仪仗如同王宫一样,问他们是谁,其中有人回答“我来迎王”。后来有一个人病重之下,恍恍惚惚走到韩擒虎家中,说“我想要见王”。韩家人问他见什么王,那人回答说“阎罗王”。韩家子弟大怒,上前就要打他,韩擒虎制止了他们说“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斯亦足矣。” 没过几天,韩擒虎就去世了,人们都说他做了阎罗王。正史之中绝少有这样的记载,收录入正史之中,可见韩擒虎死作阎罗王的说法在当时流传有多广。包拯、范仲淹、寇准都是耿直忠臣,在民间传说以及笔记杂谈中都有关于他们是阎罗王的说法,这也是人们理想中公正无私的阎罗王。
地府第五殿之主阎罗王是大家最熟知的阎王,我们说的阎王一般指的就是他。据传说阎罗王就是包拯,原来是第一殿之主。第一殿离阳间最近,进入的鬼魂还没有喝孟婆汤,都非常思念家乡,登上高山眺望家乡,却是再也看不到,因此常常彻夜啼哭。包拯心地善良,就命鬼差建筑了望乡台,并且迁到天子殿旁,让鬼魂眺望家乡和亲人。因为包拯太过慈悲,又多次放鬼魂还阳伸雪,就被降调到第五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望乡台也迁移到第五殿。正所谓,望乡台上再望乡,回首故国泪茫茫。
钟馗钟馗是道教的神仙,专门负责打鬼驱邪。
在古籍中有很多关于钟馗的记载。据说钟馗是唐朝终南山的进士,文武双全,刚正不阿,不过他相貌奇异,长得是豹头环眼,铁面虬鬓。武德年间,钟馗进京考试,因相貌丑陋而落选,性格刚烈的他一头撞死在大殿的台阶之上。皇帝听闻后,哀怜于他,就以状元之礼把他安葬了。
天宝年间,唐玄宗在骊山患病一直治愈不好。一天夜里,唐玄宗梦见一个小鬼,在宫中闲逛,随意拿宫中的物品。唐玄宗极为气恼,斥问他是谁。小鬼油腔滑调的说自己是虚耗,可以隔空偷取东西,还专门能让人喜事变丧事。唐玄宗大怒,正要下令让武士捉拿。这时冲来一个相貌奇异的大汉,他捉住虚耗,先剜出眼珠又将他吃掉。大汉声称自己是“殿试不中进士,钟馗”。唐玄宗醒后,疾病痊愈,就命吴道子将自己梦中钟馗捉鬼的情景作成一幅画,悬挂在宫中避邪镇妖。
自唐玄宗以后,钟馗成了捉鬼之神,避邪镇妖。后来道教也尊钟馗为门神,尊为驱鬼逐恶的判官,封号为“赐福镇宅圣君”。在民间更是有着很多钟馗的传说,有传说他被玉帝任命为阴阳两界的判官,也有传说他是阎罗王手下的平鬼大元帅,望乡台就是他建议阎罗王建立的。总之,在所有的传说中,钟馗都是为人正直,擅长驱妖捉鬼,斩妖除魔。
判官判官执掌人的轮回生死,惩罚坏人,奖励好人。平日里,判官就待在酆都城的天子殿,审判着一个个灵魂。
传说地府有四大判官,分别是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阴律司。赏善司审判的是生前积德行善的人,根据行善的大小多少给予奖赏。罚恶司与赏善司正好相反,凡是到地狱的鬼魂必须先照孽镜台,作恶的就要接受罚恶司的审判,根据“四不”、“四无”进行判处惩罚。查察司能看清世间一切善恶因缘,他负责让善者得到善报,恶者得到恶报,并为有冤屈的人平冤昭雪。阴律司主管查案司,赏善罚恶,管人生死,他左手拿生死簿,右手握着勾魂笔,一勾一点就可以判定生死。
民间传说中,赏善司是魏征、罚恶司是钟馗、察查司是陆之道、阴律司是崔钰。这四大判官中最有名的要数崔钰了,传说他本是隋唐时期的官员,断案如神,因此死后成了判官。在《西游记》中,魏征梦斩泾河龙王后,泾河龙王在地府状告唐太宗,秦广王命鬼差请来唐太宗。唐太宗魂归地府前,魏征写了一封信让他带给自己的结拜兄弟崔珏,定能魂魄还阳世。唐太宗到地府后,阎王查察生死簿,崔判官一看他的寿命只到贞观一十三年,阳寿已尽,他判官笔一挥将一改成了三,成了三十三年。这样一来,唐太宗有了二十年阳寿,阎王就放他回去了。
在民间有着很多关于阎王、钟馗、判官的传说,《聊斋》、《三言两拍》等书中也有着很多。一般来说,阎王的级别最高,钟馗和判官都是他的手下。
阎王、钟馗、判官三者是什么关系,谁的级别高?各有什么职权?
在古代神话和道教典籍中,中国有“三界”之分,即:天庭、人间、地府。最起码在周朝时期,人们就相信阳气的魂和阴气的魄结合而成人。生存于人间的人死后,神魂归于天庭;精魄则归于地府。所谓“地府”,即我们常说的“阴曹地府”,阴森恐怖、不为人知(实际上,恐怕谁也没见过地府的真实模样,它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影视作品中,坊间传闻中)。
既然和“天庭”、“人间”一样,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那么“地府”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官制体系予以统治管理。我们常听到的“牛头马面”、“孟婆”、“东岳大帝”、“阎王”等就属地府的官员。
那么,我们就从“阎王”、“判官”、“钟馗”出发,探究一下神秘的地府官制体系设定。
在具体的典籍记载中,“东岳大帝”乃系地府地位最高的所在,执掌大地万物生灵,统领着神秘的地府世界。“东岳大帝”之下,便是“酆都大帝”,也就是传说中的“阴界之王”,具体负责地府的行政事务。然后,地府又分为五大区域,由“五方鬼帝”分别统领。
但在具体的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有十殿大王执掌,每一殿负责的事项各不相同。其中“阎王”乃系第五殿大王,即“阎罗王”、“阎王爷”。
阎王相传“阎王”具体执掌“人间地狱众生灵寿命生死”,所以便有了“阎王让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的说法。在民间传说中,“阎王”是最为出名,也是最令人畏惧的冥神,半神半鬼,“黑白无常”和“牛头马面”即为“阎王”手下的左膀右臂。典籍中的“阎王”生前为毗沙国国王;但在传统说法中,“阎王”生前是宋朝时期著名的“包青天”——包拯。
一般而言,“阎王”大致类似于战国时期的“诸侯王”,于各自诸侯国内拥有一切生杀大权,为本殿的最高统治者。
判官但是,正如当时的“诸侯王”一样,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不可能每件事都事必躬亲,他们只能依仗于手下的官员统治这个偌大的王国。同样,“阎王”也不可能详细明确每个人的生死寿命,只能有手下的“判官”做出判决后,再由“阎王”签字同意,或勾魂、或续命、或转世、或继续在地府受罚等等。
所以,“判官”就基本类似于“刑部尚书”或者法院院长。
相传,地府中拥有“四司判官”,分别为:赏善司、罚恶司、察查司、阴律司。
其中“钟馗”就是“罚恶司”的最高领导,凡来地府报道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凡是生前作恶的鬼魂,全部交由“钟馗”处理。所以,“钟馗”的形象一般是双唇紧闭,怒目圆睁的恐怖模样,乃系鬼魂最为恐惧的地府官员。
生前犯下什么样的错误,才会落到“钟馗”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呢?
根据“阎王”规定的量刑原则,凡是生前犯下“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和“无礼、无义、无廉、无耻”等罪行的鬼魂,都会进入“罚恶司”,归由“钟馗”判罚。
除此之外,魏征执掌的“赏善司”主要负责对生前行善的鬼魂予以奖励,或“登天成神”,或“转世投胎”。陆之道执掌的“察查司”主要对难以辨别善恶的鬼魂予以分辨,或者为冤者平反昭雪。崔珏执掌的“阴律司”,则是“四司”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所在,执掌“生死簿”和“勾魂笔”,能为人添寿,更能下令勾魂。
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地府的工作机制,“阴律司”根据“生死簿”对每个人寿命长短的规定,作出判决并形成工作汇报,上呈“阎王”;“阎王”则根据“阴律司”的工作汇报做出最终决定,并向“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下令执行;从人间带回来的鬼魂,先经“孽镜台”进行善恶的初步确定,再经“察查司”进行善恶的最终确定。而后,“恶魂”进入“罚恶司”,“善魂”进入“赏善司”,进行具体的赏罚。
所以,人在做,天在看,而且有地府的具体官员有着明确记载。多行善事,多为义举,会有回报的!
阎王、钟馗、判官三者是什么关系,谁的级别高?各有什么职权?
阎王、钟馗还有判官,都是我国传统神话之中的神祗,这三位司掌负责的领域多多少少都有些交叉重叠,因此有人很好奇这三者之间,谁的等级更高,各自到底负责什么。
首先来细数一下这三者。
阎王阎罗王,简称阎王,也称作“阎摩”,相传是阴间幽冥地府的主宰,是民间家喻户晓的冥神,掌管人间地狱所有生灵的寿命生死,其既是鬼也是神。
钟馗钟馗是民间传说中能够打鬼驱邪的神祗,也叫做“赐福镇宅圣君”,是传统道教诸神之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主要职责是捉鬼。
判官判官居于阴曹地府的天子殿中,负责审理来到冥界的幽魂,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最著名的四大判官是魏征、钟馗、陆之道和崔钰。
如果这么说来一目了然,即阎罗王是阴间主宰,判官隶属于阎王,而钟馗是判官之一。
可实际上并没那么简单,中国的神话体系非常混杂,不同体系中的神祗之间的关系,多多少少都有不少的出入。
最简单的例子,玉帝、王母、七仙女之间的关系。
因此,阎王、钟馗还有判官之间到底谁高谁低、到底彼此什么关系,还要另外分析。
地府的主宰,其实未必是阎罗王在传统的神话体系中,将世界分成天界、凡间与地府冥界,即所谓的三界,天界由玉帝主宰,凡间有自己的帝王,而冥界的首领,则比较特别。
幽冥地府,道教文化中由赦罪清虚大帝即地官大帝掌管一切,不仅是地府,三界十方九州,任何与土地有关的事务都归他管辖。
我们常说的三山五岳,还有其他山神土地等,众多的土地神明都由东岳大帝掌管,而东岳大帝之下,分出了不少管理者。
其中,管理地狱的酆都大帝也属此列,而十殿阎罗则是酆都大帝的属下,每个人都有自己掌管的领域,可实际上,在我国传统神话里,执掌地府的是泰山府君,而“阎王”的概念来自于古代的印度,随着佛教东传而进入我国,逐渐本土化。
并且,原本的阎王只有一个,唐朝晚期逐渐分成了十个,也就是所谓的十殿阎罗。
钟馗、阎王与判官职位的划分钟馗在古代传说故事里,其实身份是非常高的,因为有不少体系里,钟馗被认为是三位伏魔帝君之一,另外两个一个是真武大帝,一个是关羽。
传统形象里,钟馗戴乌纱帽,穿朱红服装,专门负责捉拿斩杀为祸人间的恶灵幽魂。
至于阎王,则专门负责判断幽魂在阳世间的善恶,以此断他们接下来的去向与命运。
而判官的职责,是三者中最小的一个,判官并非一人,而是一群,分成文武两种,武判官负责缉拿带回幽魂,而文判官就是阎王身边的文职人员,协助阎王,判断幽魂功过之类。
在《历代神仙图鉴》之中,就曾记载过钟馗是唐朝时期的名人,因为相貌有异于常人,被当时选拔官吏之人所厌恶,钟馗愤慨之下撞宫廷大柱而死。
之后,唐玄宗李隆基被幽魂所侵扰,被钟馗所救,玄宗为表感激与辟邪,将钟馗捉鬼的图像画出,张贴各处。
唐朝原本就以道教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钟馗就逐渐成为了道教中的神祗,也成为了有名的捉鬼之神灵,这倒是与秦琼、尉迟敬德成为门神之类的传说酷似。
此外,阎罗王这个概念传入之后,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在历史上的的确确出现过的人被封了阎王,比如最著名的就是隋朝的韩擒虎,还有宋朝的包拯。
钟馗、阎王,难断孰高孰低说到这里,三者是职位区分就非常明显了,但是地位上来说,阎王与钟馗之间,其实很难断定出一个上下级的关系。
因为阎罗王在冥界,属于整个地府系统中,一个分支体系的首领,主要判决寿命生死,而钟馗的主要任务是捉鬼,似乎跟武判官类似,可钟馗却又名列三帝君之一。
这一点,就好像四海龙王与江河淮渎里的龙王,都有司掌风雨的职责能力,而天宫之中,也有专门行云布雨的雨神,这一点就比较冲突重叠。
钟馗与阎王就是这样,钟馗做的工作类似阎王手下的武判官,但是他却又是帝君,从这个方面来看的话,地位还在阎王之上。
三者中,只有判官最清楚,他的地位与职责都要小于阎王与钟馗。
除了地位之外,阎王、钟馗与判断,他们的主要区别还在于权责,钟馗在道教传说里,虽然只是负责捉鬼,但他有帝君身份,因此他其实是天庭中的神祗,无法完全安地府的级别管理,换个角度来说,好像有特定权责的天庭钦差。
地府中的十殿阎罗,是地府里的管理者,权责非常广大,而在系统上,无论哪个判官,其实都只是中下等级的工作人员,负责地府工作的秩序,所以权利地位都最低。
总而言之,判官的地位在三者中最低,职责也最简单明了,最复杂的就是钟馗与阎王,这两者在神话传说的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偏差,因此很难说谁更厉害,谁的地位更高。
阎王、钟馗、判官三者是什么关系,谁的级别高?各有什么职权?
阎王、钟馗和判官是属于上下级关系,阎王是玉皇大帝册封到地府的领导,主持幽冥界也就是地府的全面工作,拥有着掌管三界万物生死存亡的至高权力,是天庭正式在编的神仙。最初的神话小说中地府就阎王一个王子,后来又衍生出十个王子,共分十殿,每个王子掌管一个殿,这十个王子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但是在民间百姓中最熟悉、知名度最高的还是第五殿的阎罗王。
我们就以阎王为例,为什么说他是天庭正式在编的神仙呢?在《西游记》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孙悟空大闹地府强行划去了生死簿中的猴属类别。由于实力差距太大当时阎王躲在一边没敢反抗,但是事后由秦广王代表十殿阎罗手持奏章跑到天庭到玉帝面前去告孙悟空的状,普通老百姓哪有资格捧着奏章面见玉帝,只有朝廷大臣才有这个资格,由此可见阎王确实是天庭正神。
当然了虽然在地府阎王掌管三界万物生死存亡是最具实权的帝王,但论地位阎王还不是最高的,地位最高的是号称幽冥教主的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属于佛教神仙,受西方如来佛祖和天庭玉皇大帝的双重领导。当然了地藏王菩萨地位最高但不如阎王有实权。
钟馗和判官是阎王的下属,钟馗生前本是凡人,他是陕西终南人虽有大才但相貌丑陋,豹头虎额铁面环眼,脸上长满虬须而且性情暴烈刚正不阿。钟馗年轻时赴京城应试,当时的唐朝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韩愈,韩愈非常欣赏钟馗的才华将其点为状元,但是当朝皇帝唐德宗认为大唐王朝怎么能让一个相貌丑陋的人当金科状元,要求韩愈另换旁人,虽然韩愈据理力争但架不住皇帝身边奸臣的蛊惑,最终钟馗名落孙山。
钟馗想不通,越想越憋屈越想心路越窄,一怒之下竟然一头撞死在台阶上。唐德宗没想到钟馗如此刚烈觉得自己做的这事儿太过分了,于是下旨以状元之礼厚葬钟馗同时封钟馗为专司打鬼驱邪的神祇。钟馗进入地府后得到了阎王的重用延续了人间帝王对钟馗的敕封。阎王是天庭玉帝所封,钟馗是人间帝王所封,人间帝王又自称天子因此钟馗的地位要比阎王低。
再说判官,判官像极了阎王身边的师爷和法官,最主要的职责是管理生死簿以及对来到阴曹地府的鬼进行审判。大名鼎鼎的包公包青天就曾在地府兼职过判官的职责,日判阳夜判阴也是很忙很累的,因为地府和人间一样都渴望公平正义;另外唐朝名相魏征也曾在地府担任过判官的职位。
由于判官作为阎王师爷和秘书的身份,他在地府的地位肯定比钟馗要低。综上所述论级别从高到底分别是阎王、钟馗、判官。
阎王、钟馗、判官三者是什么关系,谁的级别高?各有什么职权?
阎王、钟馗和判官,职能好说,但级别高低前两者真有点难比较。这里涉及民间神话,道教和佛教,且形象有演变,有点复杂。
小编先分析三位大人形象和工作,再让他们一较高下。尽量清晰好懂。
阎王丨地府冥王阎王,半神半鬼,阴曹地府最高统治者,具有佛教和道教双重背景。阎王掌管万物生灵阳寿和阴寿,手握三界生死大权,拥有大杀器生死簿。
阎王工作是管理鬼,判别鬼魂在人间时善恶作为,决定其来生的命运。永不超生的孤魂野鬼不在阎王管辖之列。阎王不会跑到阳间去。
注: 上述是阎王民间和神话形象,道教有区别。道教里,冥界分十殿,殿殿有其主,所谓十殿阎罗。其中主宰第五殿的王叫阎罗王,即所谓阎王。道教里,阎王只是地府十王之一。
小时姥姥家有张钟馗捉鬼画,先把我镇住了,一个人不敢进屋。
钟馗丨镇宅圣君钟馗,三伏魔帝君之驱魔真君,道教诸神之唯一的万应之神,有求必应。钟馗属于神系,而不属于地府管理部门。
钟馗工作是捉鬼驱魔。钟馗是帝君的身份,干着普通的捉鬼工作,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的天师。钟馗类似天庭神系下来的钦差,经常游走在阴阳之间。阎王则不会去阳间。
关于钟馗,有很多资料详尽的记载。钟馗唐初长安终南人,天生异相,铁面虬鬓,却才华出众,满腹经纶,为人刚直,一身正气。民间和道教中,钟馗的各种说法复杂不一。
钟馗祛恶逐鬼,因此在民间既是天师,又是春节门神,被当作神仙判官。钟馗民间形象很接地气。
判官丨阎王之左膀右臂判官,分文武四大判官,阎王的属下。文判官执笔和生死簿。武判官持鞭,掌管鬼魂押解。
判官,负责审判押送冥府的鬼魂,判生死轮回。此时应验了那句话: 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鬼魂在人间一切善恶是非都将得到审判。
最著名的四大判官: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察查司陆之道、阴律司崔钰。
说明: 判官只是钟馗众多形象之一,不等于钟馗身份地位一定低于阎王。
阎王、钟馗和判官地位高低判官作为阎王手下,有官阶差,地位最低。
钟馗和阎王就不好比较了,不属一个系统,职能也不同。钟馗捉鬼,阎王管鬼。
按民间概念丨钟馗是接地气的天师、门神和判官,负责捉鬼镇邪。阎王则是冥界之王,地府最高统治者。阎王>钟馗>判官。
按道教系统丨钟馗贵为三伏魔帝君之驱魔真君。阎(罗)王则半鬼半神,为冥界十殿阎罗之第五殿殿主,冥界十王之一。钟馗>阎王>判官。
阎王、钟馗、判官三者是什么关系,谁的级别高?各有什么职权?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道家常说三界众生,这三界为天界、人界、地界。其中天界是神仙和圣人所在的天庭,人界称为人间或者阳间,地界是指阴间,也就是今天问题中所涉及到的一界。
阎王、钟馗以及判官三人都居于地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幽冥地府。那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各自又有什么相应的职权呢?下面云中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
阎王,就是常说的阎王爷,又称“阎罗”、“阎魔王”、“阎罗大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信仰中一尊阴间神祇,在民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冥神。为阴曹地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统领阴间十八层地狱,主要负责管理生灵的阳寿和阴寿,拥有掌管着三界万物生死存亡的至高权力,俗话说阎王让你三更死,谁能留你到五更。阎王既是鬼又是神,长的青面獠牙、面目凶恶,各部门下属有:鬼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钟馗、孟婆、地公、游星、城隍,无数阴兵鬼将等。
据《问地狱经》的记载,阎罗王生前曾是毗沙国的国王,在与维陀始生王的战争中,因兵力不敌而立誓愿为地狱之主。
在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里,掌管幽冥十八层地狱的是武成王黄飞虎,也就是东岳大帝。
子牙曰:……乃敕封尔黄飞虎为五岳之首,仍加敕一道,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
——《封神演义》·九十八回
泰山一直都被认为是管辖鬼魂的地方。《三教搜神大全》则说:“汉明帝时,封泰山神为泰山元帅,掌人间居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长短之事,十八地狱六案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
不过这个掌管幽冥地府的东岳大帝,只能放在封神里。到了《西游记》中,地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是阎王爷,说的准确一点是十殿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这十殿阎王又尊称“冥京十王”、“十殿阎罗”。十王躬身道:“我等是阴间天子十代冥王。”悟空道:“快报名来,免打!”十王道:“我等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西游记》·第三回
从十代冥王可以看出,阎罗王是第五殿的行政长官。“西游”为了降伏九头狮子,孙悟空从东极妙岩宫请来了太乙救苦天尊。据传这十殿阎王乃太乙救苦天尊,为治理九幽地狱鬼魂之事所化。佛教中有神通敌不过业力之说,但太乙救苦天尊却可以将,业果与地狱业力的象征血池化为莲池,座下九头狮子的吼声,能够打开九幽地狱的大门,也就是地狱的最深层。
《十王告简全集》有,十方救苦天尊各自神权职能,诸方天尊的神性职守,已体现出地府冥王之职能,为治理九幽泉曲冥府神鬼之事,遂化生十方冥王、真君。
然不论是谁所化或者排第几代,阎王爷在民间的影响与知名度相当大。明清以来,开始盛行十殿阎王的说法,甚至有替代道教原有的东岳大帝主宰生死的趋势。民间也很少有专门奉祀十殿阎王的庙观,一般都是当地城隍庙内设阎王殿,奉祀十殿阎王。在民间传说中,将包拯、韩擒虎、范仲淹以及寇准称之为“四大阎王”。
上面说到,阎王主要负责管理生灵的阳寿和阴寿,拥有掌管三界万物生死存亡的权力。但是在“西游”里,阎王爷只是“十殿阎罗”的其中一个,负责的是第五殿。原本阎王居第一殿,因为可怜屈死的冤魂屡次私自放还阳间,后来被降职调到了第五殿。主要工作职责是司掌叫唤大地狱与十六诛心小狱。凡是来到第五殿的鬼都先押赴望乡台,让其看一眼在阳间的家,如果因为犯罪遭殃则立即推入此狱,细查曾犯过什么罪行然后再发配到诛心十六小狱,钩出其心掷与蛇食,铡其身首受苦满日另发别殿。
在“西游”里,幽冥地府的教主是翠云宫的地藏王菩萨,“十殿阎王”都受其管辖。
下面又有葛仙翁天师启奏道:“万岁,有冥司秦广王赍奉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表文进上。”
——《西游记》·第三回
钟馗,这个人我们应该也不陌生,与阎王在民间的影响与知名度差不多,就是不甚了解起码也知道他是干啥的,“钟馗捉鬼”的故事传说估计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钟馗是道教中能打鬼驱邪的神,也是道教中的著名神仙之一。同时,钟馗也是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在民间人们常挂钟馗神像辟邪除灾。
古书记载钟馗是唐初长安终南人,生的铁面虬鬓相貌奇异,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钟馗既是门神,又是斩五毒的天师。为阴曹地府的冥神,主要工作是专门捉鬼护佑四方百姓平安。传统道教钟馗是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钟馗是陕西终南人,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唐武德年间去京城参加考试,却因相貌丑陋而落选,最后愤怒的撞死在大殿的台阶。皇帝听说后下令赐红官袍安葬。到了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在临潼骊山讲武后得了病久治不愈。晚上梦见一相貌奇伟的大汉捉住一小鬼,剜出眼珠吃了,大汉说自己是撞死在殿前的钟馗,皇帝梦醒后病就痊愈了。于是,命当时著名的画家吴道子将梦中钟馗捉鬼情景,作成一幅画悬于宫中以避邪镇妖。宋代《醉翁谈录》有记载:除夜,旧传唐明皇是夕梦鬼物,名曰钟馗,即觉。命工绘画之。至今人家图其形,贴于门壁。尔后,道教尊钟馗为门神,封钟馗为祛鬼逐恶的判官。关于钟馗为终南人之说,在各种古书典籍中均有记载。
据传钟馗是商朝成汤右相伊尹,据《竹书纪年》上记载:伊尹即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后杀伊尹。伊尹死后化为恶鬼,怨气很大整日鸣冤,自认为是成汤右相才高八斗有功于商,为何被杀沦为恶鬼?天帝不忍,封其为钟馗专司食鬼。
可见钟馗除了像神荼、郁磊、秦琼、敬德神能镇宅辟邪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捉鬼。按理说捉鬼有牛头马面与黑白无常,那钟馗捉什么鬼呢?应该是一些危害人间的孤魂野鬼,或者从地狱越狱的鬼吧?
判官,位于阴曹地府天子殿中,外貌凶神恶煞阴险狡诈但心底善良正直。大多数是负责判处人的轮回生死,对坏人进行惩罚对好人进行奖励。阎罗王殿里有文武四大判官,分属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赏善司判官是魏征,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奖赏。在六道轮回中或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须在孟婆处喝一碗迷魂茶忘却生前恩怨,即可重食人间烟火。
罚恶司判官是钟馗,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到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到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等重返阳世。
明代万历年间剧目《庆丰年五鬼闹钟馗》中提及,天帝怜悯,加封钟馗为“天下都领判官,专门捉绝魍魉鬼怪。
阴律司的判官是崔钰,是阴曹地府里的头号人物,左手执生死簿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工作。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
查察司判官是陆之道,《聊斋志异》之“陆判”的原型。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
以上就是幽冥地府的四大判官,钟馗被玉帝封为阴阳判官,这就是四大判官之首,不过无论哪一个都是阎王的麾下。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看出阎王、钟馗以及判官都幽冥地府的冥神。阎王主要统管着三界万物众生的寿命,处于决策层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钟馗是执行层主要负责捉鬼,护佑四方众生的安宁。判官则是实施者,对幽魂进行具体的审问与勘察,赏善罚恶定罪归类。所以三者是一个部门的隶属关系,钟馗与判官都统一在阎王的领导下。
比喻的再形象一点,阎王好比最高检察长或者法院院长,有权下发逮捕令。钟馗是负责抓捕的公安局长,而判官则是审判长。如果把阎王比作包拯,那展昭就是钟馗,判官是公孙先生。这样进行划分后,他们的职位高地也就一目了然了,阎王>钟馗>判官。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 。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