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孟达,轻松斩杀名将徐晃,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

五子良将是曹魏优秀的武将,并非徒有虚名,孟达却是配不上名将的称号。

孟达斩杀徐晃出自《三国演义》。孟达因为不救关羽惹怒了刘备,心下害怕投奔了曹魏,曹丕对他大加封赏。曹叡即位后,孟达受人嫉妒,心下不安写信给孔明要归蜀汉,司马懿得知后不等圣旨星夜就暗袭孟达。徐晃担任先锋先行来到城下,大惊的孟达不敢应战,在城上张弓搭箭一箭射中徐晃的头额,徐晃救回去后不治身死。孟达是暗箭射杀的徐晃,正面根本不敢一战,也没有一战的资格。

徐晃的实力

在《三国演义》中,徐晃是一流的名将,战绩很好。曹魏的众多将领中,作者对徐晃也是比较心仪的,有着很多正面的描写。

徐晃原是杨奉手下大将,手使一柄大斧,勇猛非常。徐晃初次出场是在李傕郭祀之乱中跟随杨奉救驾,一合斩杀郭祀手下大将崔勇,一斧砍死白波帅李乐。这两个都是没名气的人,随即曹操要迎汉献帝去许都时,徐晃上前拦截,与许褚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败,这战绩足以跻身一流武将了。此外,徐晃还与颜良、文丑、张飞、关羽、赵云、黄忠、凌统、丁奉、关平、刘封等人交过战,虽然曾二十余回合不敌颜良,但颜良的武力实是一流。别看颜良被关羽一刀斩杀,却仍然称得上演义中的一流武将,出马连诛宋宪、魏续。关羽斩杀颜良是出其不意,他策马冲出,颜良“方欲问时”,却不料关公的赤兔马快直接跑到面前,这下颜良“措手不及”被一刀砍死。要是实际开打,颜良能二十合败徐晃,绝不至于连关羽的一刀也抵挡不了。

名将不一定要武力出众,更需要有出色的谋略。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困曹仁,一时威震华夏。徐晃带兵前去救援,先让副将徐商、吕建打着自己的旗号去偃城与关平交战,自己却带着精兵连破关平和廖化的数道鹿角,成功夺取偃城等处。徐晃与关羽是旧相识,也是关羽极少看得起的人,他深知徐晃的能力,出面与徐晃叙旧,打算不行就先行斩杀他,威慑魏将。徐晃却是公私分明,以国为重,大叫“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徐晃挥斧与关羽大战八十多回合,关羽终因右臂受伤落了下风,退回寨中。曹操率大军赶来后,感叹徐晃连破荆州兵数重堑鹿角,深入其中,自己用兵三十年从未见过这样长驱直入的。徐晃出来迎接曹操时,曹操看到徐晃的军队全部按照队伍行走,赞叹他治军有周亚夫之风。

在正史中,徐晃也是有勇有谋的名将。在斩杀颜良一战中徐晃有参与,文丑是他击破的,关羽也是对他极为敬重,后期曾称他为大兄。官渡之战,荀攸推荐徐晃劫袁绍的运粮车,徐晃大败猛将韩猛截烧粮草,后面徐晃还有献计平关中,解樊城之围等重大功劳,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曹操对徐晃称赞有加,夸他解樊城之围连破围堑鹿角胜过孙武、田穰苴,成语长驱直入也是形容他的。在演义中徐晃明显被弱化了,徐晃也并不是被孟达射杀的,后期还去抵挡过东吴。

孟达的实力

孟达原来是刘璋的手下,与张松、法正是挚友,与李严是生死之交。在演义中,孟达并不算个出彩的人物。孟达和刘封一起镇守上庸,关羽让廖化派人请他们派兵援助时,孟达劝说刘封关羽傲慢曾劝刘备不要收他这个螟蛉之子,两人不出兵相救,致使关羽身死。

关羽死后,刘备非常愤恨,孟达害怕之下投靠了曹魏。曹丕对孟达很是看重,对他加官进爵,让他与徐晃一起讨伐上庸,孟达还写信招降刘封,刘封不耻与他为伍扯碎书信斩杀使者与他交战,不到三合孟达败走。这是孟达少有的单挑战绩,而在汉中之战中,刘封与徐晃交战又抵挡不住,孟达真要和徐晃交战,是战不到两合的。

孟达武力不行,谋略也不行。曹叡即位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孟达在曹魏过得不舒坦又写信给至交李严说要返回蜀汉。孟达有金城、新城、上庸三处兵马,起兵对伐魏大有好处,诸葛亮非常高兴,但听说曹叡启用司马懿后非常担心写信让孟达提防。孟达却看不上司马懿,回书道就算司马懿来,又有什么可怕的。诸葛亮知道他必死于司马懿之手,果然司马懿先斩后奏围困新城,孟达坚守城池,在城中看见金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带兵前来后,以为是救兵,开城迎接。申仪、申耽早已是司马懿的人,高喊着就要杀他,孟达要退回城中,城中的李辅、邓贤早已献了城,乱箭射下,孟达落荒而逃却被申耽一枪刺死,砍下头颅。

在正史中,孟达的事迹和演义基本完全一样,没有什么出彩事迹。孟达虽然名声不大,官位却不低,在蜀汉担任过宜都太守,投靠曹魏后更是深受曹丕重视,担任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与重臣桓阶和夏侯尚是好友。曹丕还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让孟达担任新城太守,镇守西南,可谓皇恩浩荡。曹丕死后,身负重任的孟达非常不自在,诸葛亮听说后引诱他重返蜀汉。孟达打算重回蜀汉,却被与他不合的申仪泄露了计划,司马懿急行军围困了上庸,最终孟达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孟达被斩杀。

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是曹操手下的战功卓越的外姓将领。陈寿在《三国志》中将五人合列为一传,并称赞“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三国演义》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曹魏武将多声名不显,不过也是重要人物。在演义中,张辽武艺与张郃是相似的,在官渡之战两人曾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张辽还有拍马斩蹋顿,箭射黄盖,大战太史慈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大战凌统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的战绩。张郃在阆中之战中单挑张飞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宕渠之战再次大战张飞三五十回合。乐进也有大战凌统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的战绩,实力和张辽相仿,于禁单挑战绩则不多,曾战过张飞几合。

在正史上,五子良将都是一时名将,都有着一流的战功。张辽白狼山临阵斩蹋顿,合肥之战威震逍遥津;张郃江陵破东吴,街亭败蜀威震蜀汉;徐晃击破关羽,解樊城之围;乐进每战先登,官渡之战斩杀淳于琼,青泥之战击败关羽;于禁虽然被关羽水淹七军后投降,但他久经战阵,前期是曹魏外姓武将第一人,外姓将领统兵几万,假节钺,就可以看出他的实力。

五子良将都是名副其实的,倒是孟达这个名将称号就配不上了。在演义中,孟达是暗箭射杀的徐晃,这不能说孟达比徐晃强。《三国演义》中,作者特别喜欢让人被箭射杀,张辽被丁奉射死,黄忠被马忠射死,甘宁被沙摩柯射死,郭淮被姜维射死,钟会、太史慈、孙坚、庞统、张颌、典韦等都是被乱箭射杀,被箭射杀并不能说是徒有虚名。不止演义,正史也是一样,在冷兵器时代,弓箭就是最强劲的武器,孙策、李存勖、杨再兴、陈友谅、张献忠等人都是中箭而死,一支流失就足以要人命,不能说他们徒有虚名。

三国名将孟达,轻松斩杀名将徐晃,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

就孟达那两下子,如果阵前厮杀,他扛不住徐晃一斧头。

做为“五子良将”之一,徐晃名至实归。无论领兵作战,还是阵前单挑,徐晃都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曹魏阵营中,论武艺的高低,徐晃仅次于许禇和典韦。

咱们来看一下徐晃的战绩:

1.华阴之战,徐晃出阵,郭汜部将崔勇迎战,徐晃只一合斩杀崔勇;

2.箕关之战,李乐率兵追击,徐晃迎战,只一合,斧劈李乐;3.曹操挟天子赴许都途中,徐晃率兵拦截,曹操命许褚迎战,两将交锋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4.白马坡之战,颜良连斩曹军两将,徐晃出马迎战,战二十余合,徐晃不敌,败回本阵;

5. 廷津渡之战,徐晃与张辽双战文丑, 文丑射掉张辽盔缨,再射倒战马,徐晃抡斧截住文丑大战,文丑后军来到,徐晃退走;6.乌巢之战,袁绍部将韩猛押粮,被徐晃、史焕截住,韩猛与徐晃交锋,韩猛不敌败走;

7.黎阳之战,徐晃出战汪昭,一刀斩杀之(徐晃还会使大刀,关羽教会的?)

8. 冀州城破,审配率部死战,正遇徐晃,两人交锋,徐晃生擒审配

9. 南皮之战,不数合,徐晃斩杀彭安;

10. 徐州伏击战,张飞夜袭遭伏,突围时逢到徐晃,大杀一阵,乐进率兵赶来,张飞突围而去; 11.土屯之战,关羽突围,徐晃与许禇联手双战关羽,关羽奋力击退二将;

12.赤壁之战,曹军败退,遭到凌统截击,徐晃赶来,阻住凌统大杀一阵,曹操乘机逃走;

13. 乌林突围战,赵云伏击曹军,曹操命徐晃与张郃夹攻赵云,被赵云击退;14. 葫芦口突围战,曹军遇张飞拦截,徐晃、张辽、许禇三将围攻张飞,被张飞打跑,多已带伤;

15.汉中平张鲁,徐晃与庞德交锋,战三五合,徐晃诈败;

16. 汉中之战,刘封出战,徐晃来迎,战数合,刘封敌不住徐晃,败走;17. 米仓山之战,黄忠劫粮,被徐晃和张郃包围,黄忠死战不能突围;

18.米仓山之战,赵云冲阵,杀入重围,救走黄忠、张著,徐晃与张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19. 偃城之战,徐晃率兵袭击关平后寨,关平来战,战不三四合,后寨火起,关平退走;20. 樊城之战,徐晃与箭伤未愈的关羽交锋,八十余合,关羽渐落下风,收兵回营;

21.曹丕南征,遭到火攻,上岸撤退,遇吴将丁奉拦截,张辽被丁奉射伤落马,徐晃战退丁奉,救下张辽;

22.徐晃率部助司马懿攻打新城,被孟达射中额头,当夜不治身亡。

徐晃一生南征北战,屡遇强敌,对战过的超级猛将有许禇、颜良、文丑、张飞、关羽、赵云、黄忠等,对战过的一流猛将有庞德、关平、丁奉等。

再来看看孟达这个渣渣的战绩表:

1.张郃率兵攻打葭萌关,孟达出城迎战,被张郃打得大败而回;2.孟达降魏,献出上庸,刘封率兵来战,孟达迎战,不三合,被刘封击败;

3.新城之战,孟达在城上放箭射中徐晃额头;

4.新城之战,孟达出城迎战,城中部下拒其入城,孟达被申耽一枪刺于马下。

除了暗箭偷袭徐晃之外,孟达三战皆败,纯粹就是个战五渣。拿刘封来做个参照对比:

徐晃战刘封,不数合,刘封败阵而逃;

刘封对战孟达,三个回合,击败孟达。

以孟达这样的战斗力,如果阵前与徐晃对阵厮杀,徐晃一个回合没剁掉他的脑壳,就算他走狗屎运了。

但武艺再高,也架不住阴招。徐晃随司马懿去平定孟达叛乱,不防备被孟达这个鼠辈暗箭射中了额头,伤重不治而亡,令人唏嘘。徐晃还善于治军,曹操命他增援樊城之时,交给他率领的部队都是些新兵,徐晃很快就将这支部队训练成型,并带着他们击败了关平、廖化,连破关羽九寨,解了樊城之围。因其治军严整,被曹操称赞为“有周亚夫之风”。

以徐晃的功劳、武艺、资历、地位和治军才能,完全有资格进入“五子良将”的行列。

三国名将孟达,轻松斩杀名将徐晃,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

徐晃作为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他曾和许褚、关羽、赵云、张飞、马超等一众猛将有过交手,最终成功的活了下来,可见徐晃还是有真本事的,他还是比较厉害的!可就是这么厉害的一个猛将,最终却被刘备诸葛亮嫌弃的孟达给轻松斩杀了,这究竟是为何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样的隐情呢?

徐晃

徐晃刚出场的时候,乃是杨奉的手下,当时他负责护送汉献帝,而曹操想将汉献帝迎接到许都去,于是双方爆发冲突。曹操对徐晃的第一印象是“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此处其实已经暗示了,徐晃这个人,绝对是一个高手。之后的许褚和徐晃一战,五十回合未分胜负,更加证明了徐晃的实力,于是曹操对徐晃动了收服之心,并称呼徐晃为“良将”。在曹操手下谋士的斡旋之下,徐晃背叛了杨奉,成为了曹操的下属,从此开启了他的巅峰之路!

自典韦死后,许褚被称为曹营第一猛将,而对于谁是曹营第二猛将,历来看法不一。不过从曹操的用人来看,徐晃其实就是曹营第二猛将!土山之战,为了收服关羽,阻拦关羽的归途,曹操派出的猛将是许褚和徐晃;白马之战,在宋宪魏续接连被斩的情况下,曹操派出的猛将是徐晃;延津之战,为了拿下文丑,曹操派出的猛将是徐晃和张辽……可以看到,在曹操的征战生涯中,徐晃的出战频率非常高,这其实就是曹操的重用!

战场杀敌,对于主公来说,自然是想用成功率更大的猛将,而对于猛将来说,这其实就是挣功劳、挣表现的机会,所以说,从徐晃多次被派遣出战的情况来看,他的战斗力是受到了曹操认可的,在曹营中,他就是仅次于许褚的存在!

就徐晃一生的作战来看,同他交过手的猛将有许禇、张飞、关羽、赵云、黄忠、庞德等人,这些人哪一个都不好惹,结果徐晃却安全的活到了三国后期,可见徐晃的实力是多么强!要没两把刷子,估计徐晃早就被干掉了!既然徐晃如此强悍,那么轻松斩杀他的孟达,又是什么样的水平呢?难道这些人比 关羽、赵云、张飞等人还要厉害?

孟达

事实上,轻松斩杀徐晃的这个猛将,乃是孟达!孟达原本是益州刘璋的手下,因为不满刘璋暗弱,于是孟达和法正一同投靠了刘备,对于法正,刘备是留在身边使用了,而对于孟达,刘备则让他去守卫葭萌关了。

刘备入主益州以后,虽然给孟达升官了,但仍然让孟达守卫葭萌关,而彼时和孟达一同投靠刘备的好友法正,已经被升为了蜀郡太守,权势堪比诸葛亮、关羽、张飞,于是孟达不爽了,都是一起投靠刘备的,凭啥法正地位这么高,他却还在苦逼的守卫葭萌关?于是,当张郃率军进攻葭萌关时,孟达不顾霍峻的劝阻,坚决出战张郃,想要获取点战功,方便升职,结果被张郃打得大败!

原文:霍峻只要坚守;孟达定要迎敌,引军下关与张郃交锋,大败而回。

张郃和徐晃同为曹魏的五子良将,两人的水平差不多,既然孟达打不过张郃,那么他也很可能打不过徐晃!

孟达不顾霍峻的劝阻,执意出关作战,他的这种心思,刘备其实是懂的!当年孟达主动投靠刘备,算是元老功臣了,结果他的职位却根本没有获得多大的提升,所以才会如此鲁莽的出战,想要捞取战功。于是刘备改变的人员配置,不再让孟达和霍峻配合,守卫葭萌关,而是让孟达和刘封配合,去汉中作战!

汉中之战中,刘封孟达二人表现不错,还成功地攻占了上庸诸郡,立下了大功。不过也正是在攻打上庸期间,孟达的手下把诸葛亮的姐夫给杀了,所以孟达此次的功劳算是泡汤了!此时的孟达,心态崩了,他拼死拼活地征战,想要以功劳换取自己的晋升,结果不仅没能像法正一样进入蜀汉权力中心,反而是被扔到了上庸那个偏僻的地方,还没有奖励,于是他开始划水摸鱼了,准备就这样混日子算了。也正是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当关羽兵败麦城,请求刘封出兵援助时,孟达才劝阻了刘封的出兵行为!

孟达劝刘封别出兵,最终导致关羽身死,而刘备和关羽是多么好的关系,所以自此以后,孟达算是和刘备交恶了。诸葛亮姐夫的死、刘备兄弟的死,都和孟达有大关系,所以说孟达是受到了诸葛亮和刘备二人的极度嫌弃了,于是刘备和诸葛亮准备弄死孟达,而对于他们的这种想法,孟达自然也是知道的,毕竟得罪了蜀汉的大老板,孟达已经没有活路了,于是他直接跳槽去了曹魏,成为了曹丕的座上客!

孟达跳槽到了曹魏后,受到了曹丕的礼遇,但是曹丕死后,孟达的位置又变得有点尴尬了,属于爹不疼娘不爱的那种,于是在诸葛亮的撺掇下,孟达又打起了跳槽回蜀汉的心思,不过他的这番心思被司马懿给摸透了,于是司马懿出兵奔袭上庸,准备捉拿孟达,行军途中恰好碰到了徐晃,于是徐晃自告奋勇,前去捉拿孟达,结果阴沟里翻船了,被孟达一箭给射死了

原文: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反贼孟达,早早受降!“达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魏将救去…………当晚身死。

就这样,一代名将徐晃,稀里糊涂地就死在了孟达的手中。而没过多久,当司马懿赶来之后,又很快地击败了孟达,孟达最终被杀!

可以说单纯从武力上来看,孟达并非张郃的对手,而张郃与徐晃的武力水平差不多,所以孟达的武功是肯定不如徐晃的。除此之外,以刘封为参考,徐晃数个回合内能够击败刘封,而刘封也数个回合能够击败孟达,可见孟达是完全比不上徐晃的!那么既然孟达在武力上并非徐晃的对手,为何又会出现孟达轻松斩杀徐晃的戏剧性画面呢?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孟达是用弓箭偷袭的

孟达能够轻松干掉徐晃,最主要是因为他用弓箭偷袭了徐晃,不然他根本打不过徐晃,单纯从武力来看,孟达并非徐晃的对手!这一点,其实就和徐奉箭射张辽,马忠箭射黄忠一样,都是玩的偷袭!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是这个道理!

二、徐晃立功心切

当时的徐晃,其实并没有作战任务,但是当他发现司马懿率军进攻孟达时,他主动请战,要去给司马懿当先锋,其实就是他想立功,想在司马懿勉强表现一番。在徐晃看来,他和刘封孟达在汉中时曾有过交手,孟达算不上是多么的厉害,所以他才会主动请战,哪知道他立功心切,战马出了问题,刹不住车了,竟然直接冲到了孟达的城墙下面,将自己置于了险地,最终被孟达一箭干掉。

三、罗贯中故意安排的戏剧性画面

徐晃之所以稀里糊涂地被斩杀,其实完全是罗贯中故意安排的戏剧性画面。从徐晃的作战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他这个人和张郃一样,都是非常谨慎之人,也是非常善于用兵之人,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将,怎么可能亲自冲到孟达城墙下?这不是故意让孟达射杀他吗?前有夏侯渊以身犯险被黄忠斩杀,后有关羽跑到曹仁城下,被曹仁射中毒箭,这些例子就发生在此战不久前,徐晃怎么可能不吸取教训?

更为重要的是,徐晃在正史中,是寿终正寝的,人家没有死在战场,所以说徐晃完全是被罗贯中强行安排死在孟达手下的!事实上,我们纵观三国武将的死法,会发现,罗贯中这人,特别喜欢让名将死于弓箭之下!

正史中黄忠是寿终正寝的,结果演义中他被安排成死于马忠箭下;正史中张辽是病逝的,结果演义中他被安排成死于徐奉箭下;正史中乐进正常死亡,结果演义中他被安排中箭退出江湖;正史中太史慈正常死亡,结果演义中他被安排死于张辽箭下;正史中甘宁正常死亡,结果演义中他被安排死于沙摩柯箭下……这一切的一切,都足以证明,罗贯中是非常喜欢让名将死于弓箭之下的,也许在罗贯中看来,猛将死于沙场,才是真正的归宿吧!

结语

综合来看,就三国演义而言,孟达的武功是不如徐晃的,堂堂正正作战,他根本不是徐晃的对手,他之所以能够轻松斩杀徐晃,完全是因为他使用弓箭偷袭了徐晃!而这一切,都是罗贯中故意设置的戏剧性情节!事实上,曹操的五子良将总共五个人,结果四个被罗贯中安排成中箭而亡,真不知道罗贯中咋想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三国名将孟达,轻松斩杀名将徐晃,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

题主要讲道理啊,孟达杀徐晃是用箭射死,又不是作战斩杀。

孟达杀死徐晃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孟达意图再次叛魏降蜀,司马懿得知以后,率军来平叛。结果先锋徐晃冲的太急,一直冲到了上庸城下,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最后重伤而死。

所以孟达杀死徐晃并非是靠自己的真本事,实际上孟达当初还在刘备手下时,在葭萌关曾经败给张郃,后来又在和司马懿大军的战斗中被申耽一合杀死。按照这个表现,他的武艺在书中连二流都算不上,显然也不可能在正面交手中杀死徐晃。

而在《三国演义》中,死在箭下的名将不少,像太史慈就是在攻打合肥时中了张辽的计,被乱箭射中,重伤不治而死。而张辽也是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间,回到许昌以后箭疮迸裂去世。还有甘宁是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丧命,而黄忠更是被马忠这样的杂鱼射中肩窝,因伤而死。

所以徐晃虽然被二五仔孟达射杀,死的有些憋屈,不过并不影响他的真实水平,更谈不上徒有虚名了。

三国名将孟达,轻松斩杀名将徐晃,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

孟达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叛将,担不起名将二字。所谓的轻松斩杀名将徐晃,也并不能成立。而五子良将则都是实实在在的名将,没有徒有虚名这一说。

孟达杀徐晃,胜之不武。

我们来看演义中的原文记载:

“城外尘土冲天,不知何处兵来。”孟达登城视之,只见一彪军,打着“右将军徐晃”旗号,飞奔城下。达大惊,急扯起吊桥。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孟达反贼,早早受降!”达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

从中可以看出两点:

1 孟达见到徐晃的第一反应是畏惧,并不敢出战。说明他知道斗不过徐晃。

2 孟达被徐晃紧逼,从城头上放箭射中了徐晃。并不是他单挑徐晃,靠武力斩杀了他。

孟达居高临下,本就占有优势,一箭便得手也带着一些运气成分。徐晃被射死则纯属于意外事故,并非他自己技不如人才被杀,更不能因此证明五子良将都是浪得虚名之辈。

在演义中,还有吴将马忠擒关羽,范疆张达杀张飞。难道说关羽张飞也都是徒有虚名吗?

五子良将的真实水准

三国是一个名将如云的年代,蜀有关张等五虎,吴有周鲁等四英。而五子良将就是曹魏将领中的佼佼者。

张辽逍遥津之战,八百破十万,打出了张辽止啼的名声。乐进逢战必上,遇敌必前,不惧刀兵,敢闯矢石,是曹操头等先登大将。

于禁虽然临终变节,但他的前半生充满了军人的至高荣耀。受假节殊荣,更是曹操最器重的外姓将领,而这一切都来源于他自身的能力。张郃行兵巧变,智勇双全,在三国后期,他是让诸葛亮都畏惧的存在。

我们最后来看意外死于孟达箭下的徐晃。

当年樊城危急时,徐晃率兵支援,长驱直入,正面击败了威震华夏的关羽。被曹操夸奖为虽古之名将而不能及。且军风严整,纪律严明,又被曹操称赞为周亚夫之风。

所以他们都担的起名将之称。而孟达杀死徐晃,也只是一场胜之不武的意外事故,并不能代表什么,孟达他也是没法跟五子良将相提并论的。更不能因为徐晃的意外身死,来质疑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

对于五子良将的能力跟功绩,三国志中已经给了最好的总结: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Ad说

当然,孟达射死徐晃也只是演义中杜撰的情节。历史上的徐晃是正常死亡的,没有死在战场上,更不是死于孟达之手。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知道五子良将的威名。而孟达,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了什么?更多的只是他数次易主,反复无常的劣质骂名。

谈三国故事,看天下英雄。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关注。

三国名将孟达,轻松斩杀名将徐晃,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

三国演义中,五子良将是曹操身边能征善战的五员大将,他们全部凭借战功升级,一步一个脚印才坐上了属于他们的位置,他们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子良将地位虽然不如曹魏宗亲大将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洪等人,但能力并不在他们之下。

但有人对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提出了质疑,原因是五子良将中的徐晃,在一场战斗中被名将孟达很轻松斩杀了。孟达是何许人也?他是刘备入川期间和法正,张松里应外合主张刘备入川的三大内奸之一,后来驻守上庸地区,因劝刘封不去救关羽,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孟达怕刘备一怒之下怪罪自己,率兵投魏国去了,可以说是一个叛徒角色。他正是由于偶然斩杀徐晃,挤入三国名将行列。

但此人在《三国演义》中存在感还挺高的,孟达投魏后曹丕对他十分器重,但曹丕的儿子曹叡对孟达态度就不一样了,并不看好他,孟达因为在魏失宠想继续回到蜀国,此时正好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际,孟达想通过自己和诸葛亮里应外合一起,帮助诸葛亮一举攻破长安,洛阳地区。

但最终因为做事不周密,败露形迹,被司马懿察觉后率兵连夜赶往新城,将还未起事的孟达围困在城内。孟达眼看大势已去,慌乱之下命令士兵急忙放箭,正巧射中了跟随司马懿平叛孟达的大将徐晃,在城下被孟达射中身亡了。

三国的名将孟达,为何能够轻松斩杀另一个名将徐晃,五子良将是否徒有虚名?看看三国演义原文是如何描述的:

“城外尘土冲天,不知何处兵来。”孟达登城视之,只见一彪军,打着“右将军徐晃”旗号,飞奔城下。达大惊,急扯起吊桥。徐晃坐下马收拾不住,直来到壕边,高叫曰:“孟达反贼,早早受降!”达大怒,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

从《三国演义》的描述来看,孟达城楼上的士兵射中徐晃完全是概率性事件,这和孟达本人勇猛没有关系,完全是徐晃靠得太近,被箭射中了,可以说《三国演义》中,徐晃命该绝于此地。虽然徐晃被孟达军射杀了,但即使这样也不能证明徐晃等五子良将徒有虚名,他们的能力是有目共睹,是曹操时期五个最厉害的外姓武将。

就说被孟达在城楼下射杀的徐晃,能成为五子良将完全是凭借本事得来的,生涯最经典的一战是樊城救援曹仁的沔水大战。当时中原人都惧怕关羽,唯独徐晃敢战关羽,率领新兵长驱直入关羽腹地,连战连胜,最终正面击溃了威震华夏的关羽,保卫了曹操在北方的重镇樊城。曹操对徐晃这次带兵也十分满意,连夸他是自己的“周亚夫”。

张辽作为三国名将之一,他也并非是浪得虚名之辈。作为五子良将之首的张辽,为曹操立下的汗马功劳是其他武将远远不如的。就拿北上征讨乌桓来说,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倍的塌顿,连曹操都没有信心战胜,是张辽带着众多武将奋力拼杀,指挥了这场以少胜多的白狼山之战。

除此之外张辽在一个合肥的敌方,八百骑兵重创孙权十万大军,一战威震逍遥津,从此打掉了孙权北上进取的斗志,选择了防守为主的战略。张郃和张辽相似,都说降将转投曹操受到重用的人,张郃虽然前期败多胜少,但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街亭一战足以让他成名,自然不是徒有虚名之辈。

于禁和乐进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场面不多,但历史上的于禁善于屯田带兵,军纪严整,在曹操讨伐张绣之际于禁临危不乱,能率军直追张绣转败为胜,帮助曹操脱离危险。虽然有樊城之战被关羽俘虏这样让他无法抬头的经历,但综合上来说于禁算得上是名将,并非徒有虚名之辈。

乐进作战勇猛,是曹操手下的猛将,多次带头冲锋,和关羽在青泥的战斗中大破关羽,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能获胜乐进功劳实属不小,怎么能说是徒有虚名之辈呢?

张郃曾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与颜良、文丑齐名,也是一员大将,不容小觑。在汉中之战中,主将夏侯渊战死之后,张郃临危受命,收拢残兵败将,力挽狂澜。

曹操评价乐进: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

综合来看,五子良将都是曹操手下智勇双全的猛将,是和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一个级别的大将。并不能因为徐晃被孟达偶然射杀,全盘否定他们的能力,认为他们徒有虚名。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