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全传》中,有哪些大将是应誓而亡的?

因为说唐含有神话成分,所以“因果”体现的很明显,那么哪些大将是违背誓言不得善终的呢?

《说唐全传》是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包括《说唐前传》、《说唐后传》、《说唐三传》。在说唐中很多人物都是天上神仙下凡,有一定的神话色彩。

誓言不轻立,在说唐中除了程咬金一生发誓无数从不应验,其他人立誓无不应验。最有名的就是罗成、秦叔宝两兄弟的誓言,还有罗通的誓言。

秦琼、罗成

秦琼、罗成是说唐中的重要人物,罗成是隋唐十八好汉中排名第七的好汉,秦琼是第十六好汉,结交满天下。这两人还是表兄弟,罗成母亲是秦琼的亲姑姑,关系非常近。

秦琼是济南府当差的捕头,在潞州出差时穷途末路,幸亏单雄信挥金结交。秦琼离开时,单雄信又给他送了盘缠,还在铺盖中放了银块,不想因此秦琼被误当为响马吃了官司,被发配到幽州燕山罗艺麾下当兵。在幽州秦琼和姑姑相认,自此在北平王府与表弟罗成一起演武。

罗成最擅长枪法,秦琼最擅长锏法,都是家传绝技。一次练武时,罗成突发异想,两人交换武艺。秦琼当即同意了,提议道两人不能隐瞒任何一路,需要立个咒。罗成当即发誓,若隐瞒了一路,不逢好死,万箭攒身而亡;秦琼也发誓,若私瞒了一路,不得善终,吐血而亡

这两兄弟都是戏言,也没有个凭证。发完誓后,秦琼先教罗成锏法,到最后一招杀手锏时,秦琼心想,表弟勇猛,教会他天下只有他,没有我了,就此停手了。罗成教秦琼枪法到回马枪时,心想表哥英雄,传了他,只显得他的英名,不显得我的手段了,也停手了。就这样,两兄弟留下了自己的绝招,发的誓言早忘到一边了,谁知后来誓言全验证了。

罗成投靠唐朝后,奋勇擒五王立下重大战功,被封为越国公。刘黑闼进犯时,李建成、元吉两人前去讨伐,专门要了罗成当先锋。罗成因为首次出战没擒下刘黑闼,被二王打了四十棍,让他出战。罗成自恃骁勇,带伤出战,连挑十八员上将,二王却不让他进城吃饭,随即又中了刘黑闼的引诱,陷入淤泥河不能出来,被埋伏的弓箭手乱箭射死。

秦琼在唐朝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屡立大功,被封翼国公。秦琼晚年时,东辽大将盖苏文挑衅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挑选元帅领兵。秦琼听李世民说他年迈,让尉迟恭领兵,非常不服气,要与尉迟恭比试举金狮子在殿前绕三回走九转。两人这是都已年老,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猛力,尉迟恭试了下自承举不动。秦琼非常高兴,嘲笑了尉迟恭一番,但他也没有了年轻时的力气,也举不起来,又怕出丑,奋平生之力举了起来,却再也走不动张口喷出鲜血倒在地上。年老的秦叔宝再也吃不消这个伤了,没几天就去世了,也是应了当初的誓言。

罗通

罗通是罗成的儿子,罗家枪法神出鬼没,是二代英雄中的第一高手。

少年罗通挂帅扫北,威风八面。攻打黄龙岭时,罗通的弟弟罗仁与屠炉公主交战,罗仁手提双锤勇猛无比,但屠炉公主有飞刀绝技,把罗仁砍成肉酱。罗通为弟报仇大战屠炉公主,不是对手,但屠炉公主看上了他,说两人订下姻缘就归降唐朝。罗通假意应允,不想公主要他发个千斤重誓,罗通口是心非,耍了个坏心眼,发了个钝咒,若是口是心非以后死在七八十岁老汉的枪法上。他心想的是七八十岁的番将有什么本事,我还打不过。

屠炉公主满心欢喜,并没有在意誓言,投降了唐朝。屠炉公主投降后,又在罗通被困时救了他性命,暗保唐军大胜。随后李世民让程咬金提亲,罗通只能同意成亲。成亲之夜罗通翻脸不认人,怒骂公主,明言立的是钝咒,那个与你认起真来。屠炉公主受到羞辱,拔剑自刎,罗通不管不顾地出去玩了。大怒的李世民本来要斩杀他,经程咬金求情把他削去官职,让他到老不许娶妻。

西番哈迷国元帅苏宝同扬言要灭唐朝尽九州,李世民御驾西征,却被困在锁阳城。薛丁山担任二路元帅去救驾,罗通担任前部先锋,在界牌关遇见西凉老将王不超。王不超九十八岁,手使一根丈八蛇矛,有着万夫不当之勇,交战五十合打的罗通满身是汗,他却越战越勇。再过二十合,罗通枪法就乱了,王不超一枪刺伤罗通,罗通盘肠大战,刺死了王不超,他随即也被疼死了。罗家父子拿誓言不当回事,却都折在了这上面。

尉迟恭

尉迟恭原来是刘武周势力的大将,在元帅宋金刚手下担任先锋。尉迟恭日夺三关,夜劫八寨,大败李建成、元吉,攻下白璧关,李渊只能让秦王李世民带兵讨伐。

李世民带着程咬金夜探白璧关,却被尉迟恭发现了。程咬金的三斧子远不是尉迟恭对手,在尉迟恭要刺杀李世民时,程咬金叫道他们两人没用,秦叔宝胜他十倍,有本事等着他去叫秦叔宝。气坏的尉迟恭同意了,但要李世民留下,程咬金不放心,非让他赌个咒。尉迟恭只得说道,我若动手杀唐童,日后不得好死。

李道宗陷害薛仁贵,被打入死牢定为死罪。尉迟恭气愤异常,上朝保救薛仁贵,李世民不仅不听,还将薛仁贵绑赴法场午时三刻处斩。这下,尉迟恭急了,举起打王鞭进谏,历数薛仁贵十大功劳。李世民退入止禁门,还让内监宣布圣旨,薛仁贵犯了十恶,罪在不赦。尉迟恭彻底怒了,就要打进宫门,与昏君拼命。不想竹节钢鞭打在止禁门上断为十八段,他师父当初说过鞭在人在,鞭亡人亡,打王鞭断了救薛仁贵的依仗也彻底没了,尉迟恭一头撞死在宫门上。

单雄信

单雄信是大隋绿林九省五路总瓢把子,瓦岗五虎将之一,为人最重义气。最终,当年的瓦岗兄弟基本都投靠了唐朝,单雄信因为李渊曾射杀兄长誓死不降唐。

单雄信单骑踹唐营,贾柳店结拜的朋友不愿出战,徐茂公让尉迟恭去生擒了他。面对李世民的劝降,单雄信听也不听,徐茂公说道“若是不从,只得斩首。” 就这样单雄信被推上了斩头台,当年的朋友前来送行敬酒,单雄信痛骂徐茂公,谁的酒他也不喝。只有程咬金敬的酒他喝了,因为程咬金说他真是个好汉,不降就死,倒也爽快。第二杯程咬金让他来生做一个有本事的好汉,来报今日之仇,单雄信大声称妙又喝了一杯。第三杯酒程咬金让他来世将这些没情的朋友,一刀一个,慢慢地杀。单雄信听他这话说得更有理,又喝了一杯,就去赴死了。

程咬金出了名的嘴碎,一生赌咒发誓无数,都没有应验,但他最后为单雄信立的誓言却应验了。单雄信是白虎星下凡,二世转投为东辽元帅盖苏文,凤凰山一战,齐国远不知道怎么想的,比他本事更高的三位老将身死,他不听劝阻非要去战盖苏文。盖苏文两刀砍下齐国远头颅,斩成四块,这下同来的二十六位兄弟一起下山大战盖苏文,却被盖苏文放出九口柳叶飞刀全部砍死。这二十七人都是当年贾柳楼的兄弟,有李如圭、尤俊达、张公瑾、史大奈、金甲、童环、贾闰甫、柳周臣等人。单雄信也可以说是应了当年的誓言,转世为一个有本事的好汉,把当年没情的朋友,一刀一个,慢慢地杀。

《说唐全传》中,有哪些大将是应誓而亡的?

正所谓,戏言只道无凭证,过往神祇监察明,《说唐》是一部充满神话色彩、同时揭露人性的小说。前后两传共有五员大将因不遵誓言,最终应誓而亡。

罗成与秦叔宝

秦叔宝落难潞州,得单雄信救助,好不容易守得云开,却又在返乡途中吃了官司,被发配北平。

没想到因祸得福,北平王罗艺的妻子——王妃秦胜珠正是秦琼失散多年的姑母,姑侄相认,上演了一场催泪大戏。

之后,秦琼住进王府,与表弟罗成每日演练武艺。当时秦家锏、罗家枪都是名闻天下的独门绝学,故而罗成提议二人互传武艺,这就是常说的“传枪递锏”。

这一日,双双同在内花园里,两个演武耍子。罗成叫道:“表兄,小弟的罗家枪,别家不晓得,就是表兄的秦家锏,也算天下无二的。不若小弟教了哥哥枪法,哥哥教了小弟锏法,如何?”叔宝道:“兄弟说得有理,只是大家不可私瞒一路,必须盟个咒方好。”罗成道:“说得有理。哥哥,做兄弟的教你枪法,若还瞒了一路,不逢好死,万箭攒身而亡。”叔宝道:“兄弟,我为兄的教你锏法,若私瞒了一路,不得善终,吐血而亡。”

结果,罗成留了回马枪,秦琼留了撒手锏。之后,罗成在二十三岁时中苏定方之计,马陷淤泥河,乱箭穿身而死;秦琼于古稀之年不肯让出帅印,与尉迟恭当殿较力,力举金狮,导致旧伤复发,吐血而亡。

王世充

王世充惹了人命官司,得段达救助,在羊离观旁租了间屋子,得土地托梦,见到杨广悬赏的琼花,于是临描了一副,准备进京领赏。

途中遇一老道,赠于王世充一副琼花图,图带异香,犹如真花一般,不过作为条件,要王世充拜其为父,并立誓将来扶保明主。王世充称若有违老者之意,将来房子里生出一座山,山中跳出一个白虎,将其拿去。

结果后来,王世充献图得了富贵,违背誓言,占据洛阳,称“郑王”,并联合窦建德、高谈圣、朱灿、孟海公与李世民率领的唐军交战,被杀得大败,突围时在枷锁(家锁)山被罗成生擒。

只见那道人叫道:“王世充,此乃枷锁山也。后面罗成,白虎星也。汝气数当绝,已应此誓,勉强无益。”说罢,化阵清风就不见了。王世充便顿然呆住,顷刻气力全无,一跤跌下马来,也被擒了。

罗成日锁五龙,立下大功,之后秦叔宝率兵押送五王回京,临行前,徐茂公称,若五王归京,李渊必定念在窦建德是其妻舅而将五王释放,将来遗祸无穷。于是在馆驿内,秦琼命人一把火将五王烧死。

尉迟恭

尉迟恭是《说唐》中后期出现的人物,第一次出场是扬州抢状元,因与程咬金下棋赌钱,程咬金耍赖,两人因此撕打在一起。一向与瓦岗众将交好的伍云召勃然大怒,将尉迟恭一把掀翻,一顿暴打,亏了程咬金与秦琼等人求情,不然差点被活活打死。

鼻青脸肿的尉迟恭在回家途中遇见半仙儿李友白,赠他一对钢鞭,声称鞭在人在,鞭毁人亡,同时告诉他将来有人射他一箭,他头上凤盔闭着的二目睁开,此人便是明主,当尽力辅佐,不然不得善终。

尉迟恭投唐时,因为吃的多,被李建成和李元吉打出军营,由于二王打的是秦王李世民的旗号,致使尉迟恭深恨李世民,后投了刘武周,日夺三关,夜抢八寨,打死驸马柴绍,大败李建成,李渊命李世民挂帅出征,不成想李世民与程咬金在外出时被尉迟恭堵住,程咬金智激尉迟恭,将秦王做抵押,自己回营搬兵。

当下程咬金走了几步,又带转马来,叫一声尉迟恭道:“我却是不放心,你可赌个咒与我,我好放心前去。”尉迟恭道:“你去之后,我若动手杀唐童,日后不逢好死,撞死紫金门!”

结果李世民絮絮叨叨,惹的尉迟恭性起,不顾誓言,对李世民动手,李世民一路败逃,途中一箭射中尉迟恭头盔,盔上凤眼二目齐开,可是尉迟恭想起自己因吃的多便被赶走一事,心中恼火,继续追杀,亏了秦琼及时赶到,救下秦王。

后传中,尉迟恭义子薛仁贵被李道宗陷害,尉迟恭一路追赶李世民求情,李世民躲进后宫,关闭止禁门,随尉迟恭吵闹,只是不理,尉迟恭大怒,以鞭打门,结果钢鞭折断,想起昔日种种,尉迟恭一时情急,一头撞死在止禁门(紫金门)上,应誓而亡。

罗通

罗通在前传中还是个几岁的小孩子,李世民因罗成为国捐躯,故而收罗通为义子。后传中任二路元帅救驾,被铁雷八宝以千斤重的独脚铜人击败,亏了年仅九岁的弟弟罗仁打死铁雷八宝救了他的性命。

可是罗仁在出场的第二战就被屠炉公主以法宝飞刀砍成肉泥,罗通痛断肝肠,誓要为弟弟报仇,却敌不过公主的飞刀。公主见罗通一表人才,芳心暗许,于是提出向罗通托付终身,罗通为救驾,于是假意应允,并立下誓言。

罗通暗想:“我原是口是心非,如今他要我立誓,也罢!不如发一个钝咒罢。”叫声:“公主!本帅若有口是心非,哄骗娘娘,后来死在七八十岁一个枪尖上。”暗想:“七八十岁老番狗有什么能干,难道我罗通杀他不过?这原是个钝咒。”

公主信以为真,暗中帮助罗通,又在苏定方害罗通时,从祖车轮手中救了罗通的性命。李世民脱困后,下旨赐婚,谁想罗通一直对弟弟的死怀恨在心,洞房之夜对公主言语羞辱,屠炉公主羞愤难当,自尽身亡(李世民差点因为这件事杀了罗通,之后将史大奈又傻又丑的女儿嫁给罗通,只为了罗家能延续香火,以告罗成在天之灵)。

之后罗通随薛丁山征西,与九十八岁老将王不超前后大战一百合,看看枪法要乱,薛丁山急令鸣金,没想到锣声却成了罗通的催命符。

罗通听见锣声,回头去看,被王不超趁机一枪刺入腹中,肠子都流了出来,没等众将来救,罗通已经回马军前,将内脏包好,多出来的肠子盘在腰间,再度出马,王不超活了将近一百岁,也没见过这样的阵势,吓得魂不附体,被罗通一声暴喝,一枪刺于马下,砍了首级,飞马回阵。

回到军中,罗通也已经是强弩之末,翻身坠马,众将扶起,罗通仰天大叫一声,气绝身亡!


赌咒发誓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书中如此设定也是为了对应因果之说,今日因,明日果,说白了,无非导人向善。

以上便是《说唐》前后两传应誓而亡的五员大将,若有遗漏,欢迎补充。

《说唐全传》中,有哪些大将是应誓而亡的?

在隋唐系列小说中,为达某种目的而向天发誓的场景很多,同时因为发誓应验而亡的案例也不少,那么,在隋唐中,有哪些大将是因为应誓而亡的呢?对于此,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

秦琼的私心;

秦琼因为在皂角林误伤人命,从而摊上了人命官司被发配到了北平府,在这里他“二堂认姑亲”见到了失散多年的姑姑,以及姑父北平王罗艺和小表弟罗成,出于这层关系,秦琼自然也就搬到了北平王府居住。

之后,他便时常和表弟罗成在北平王府的后花园切磋武艺。由于他们俩都身怀自家的枪锏绝技,同时彼此又都想学习对方的绝技,于是便提出了传枪递锏这一想方,也就是秦琼把他家传的秦家锏法交给罗成,而罗成则把他家传的罗家枪传授给秦琼。

当然,为了防止对方“留一手”,两人还在北平府的后花园中,指天发誓,其中秦琼的誓言是,如若对罗成有所隐瞒便吐血而亡,没想到,秦琼在传授锏法给罗成时,却藏了私心保留了三招“撒手锏”。结果,后来秦琼在与尉迟恭举石狮子争帅印时,由于用力过猛,导致了口吐鲜血,并于不久后不治身亡。

罗成的三次誓言;

罗成的第一次誓言就是和秦琼在北平府后花园传枪递锏时所发,当时罗成的誓言是如若对秦琼有所隐瞒,便遭万箭攒心而死,结果,罗成在传授秦琼罗家枪时,却保留了一招最厉害的回马枪。

罗成的第二次誓言是在贾柳楼所发,当时罗成和单雄信发生矛盾,而秦琼为了成全朋友义气,便逼罗成发誓以后不得为难单雄信,罗成出于表兄弟的情谊,就发誓如果以后对单雄信不利,便遭万箭攒心而死。结果,后来罗成亲手抓住了单雄信并将其处死。

罗成的第三次誓言是在洛阳城所发,当时,单雄信娶了洛阳王王世充的女儿成为了驸马,知道这个情况后,秦琼、程咬金还有罗成就来投奔单雄信,然而不久后,徐茂公却用计调走了秦琼和程咬金,当单雄信问罗成为何不走时,罗成不仅大骂秦琼、程咬金不讲义气,还发誓与洛阳城共存亡,如若违背誓言便遭万箭攒心而亡,结果,罗成却临阵倒戈,投靠了李唐,并带兵攻破洛阳城,活捉了单雄信。

罗成的三次誓言都是:“如违誓言遭万箭攒心而死”,不曾想,在后来的周西坡一战中,罗成中了苏定方的计,马踏淤泥河应誓被万箭穿心而死。

负心郎罗通;

罗通是罗成之子,因为李世民君臣被北国困于牧羊城,所以罗通便带兵扫北去救被困在牧羊城的李世民君臣,在途径野马川时,碰到了北国第一女将屠炉公主,双方对战,罗通不敌屠炉公主的飞刀,而屠炉却看中了一表人才的罗通,于是在程咬金的撮合下,罗通和屠炉结为了连理,当然,罗通并不是诚心想娶屠炉公主,而这一点程咬金也看了出来,于是便逼罗通发誓,此生不辜负屠炉公主,罗通鬼心眼多,便指天发誓如违誓言便被一老将枪挑肠穿肚烂而亡。

结果在结婚当晚,罗通就逼死了屠炉公主,当然,后来罗通也应了誓言,在与老将王不超的对战中,被王不超一枪挑开了肚皮,之后罗通盘肠大战王不超,虽然说最终杀掉了王不超,但他也因肠穿肚烂而亡。

秦琼、罗成、罗通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发誓企图欺天,不曾想“举头三尺有神明”,他们最终都因为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而应誓而亡。

《说唐全传》中,有哪些大将是应誓而亡的?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真心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对天起誓,以此来证明自己所说所做的都没有半点假,这是古人比较盛行的做法,也是现在人相信的说法。

讲道《说唐全传》应誓而亡的都有谁?

所谓誓不能乱发, 发必灵验。这是世人所相信的。但还是有些人偏偏不信,就是要逞一时口快,便发下一下毒誓。说唐山里我知道两位比较有名的应誓而死的英雄。他俩还是表兄弟。

第一位,罗成

排名好汉榜第七的冷面寒枪俏罗,武艺超群,人才出众,使得一手好枪法,后期的隋唐武将天下第一,没有人能与之匹敌。这罗成有一个表哥乃是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的秦琼。有一次他俩相互学习武艺,都为了怕对方藏私,双方都立下了毒誓。罗成向天起誓说,自己若不将自己的武艺都传给表哥,自己就万箭穿心而死,秦琼起誓,若不将自己的所有武艺传给表弟,自己力绝而亡。结果他二人还是在教对方武艺的时候,各自藏了自己的绝招,罗成藏了回马枪,秦琼藏了杀手锏,都违背了自己所发的誓言。最后罗成中了计,马陷淤泥,被敌人万箭射死,算是应了自己所立的誓言。

第二位秦琼

也是应了自己的誓言死的,七十的秦琼不服老,非要在朝堂上举一个四五百斤重的铜狮,虽然举起来了,但是毕竟年事已高,硬撑着举起的,伤了内脏,被活活累的气绝身亡了。这二位都是因为自己的私心,才起的誓言,但又因为私心,又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到头来誓言灵验了自己的身上,都应誓而死。说唐是一部有点神话小说的味道,里面所发的誓言大都应验了。

看来誓言还是不能随便发,有时发必灵验。

《说唐全传》中,有哪些大将是应誓而亡的?

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中,《说唐》在民间流传甚广,当然这类小说以历史为背景,情节多有相似之处,比如;多数人物都为天神下凡,主角阵营中必有“智”“勇”“福”类的将领,也有相生相克的天神,到下届还是相生相克,因果循环。

《说唐全传》中应誓而亡的要数秦琼和罗成这俩难兄难弟了。这俩表兄弟,秦琼是吐血而死,而罗成是乱箭穿身被射成了刺猬,这两个表兄弟都是应誓而亡。

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秦琼和姑妈认亲之后,和罗成就成了老表了,“罗家枪”本是三国名将姜维所创,到后世有姜家之女姜桂枝传给丈夫罗艺,经罗艺上阵杀敌,曾和隋唐第八条好汉杨林打的不分胜负,名震天下。所以有“罗家枪,姜家传。”后来罗艺又传给罗成,罗成又枪挑杨林,威震四方。

而秦家锏也是天下一绝,当年在秦琼的爷爷和父亲手中,那也是威名赫赫,勇冠三军,杨林虽然打败秦琼的父亲秦弈,但也是先偷窥人家的武艺,后来又捡了便宜,杨林也佩服秦弈的武艺。当然,秦家锏到了秦琼手里根本不如父辈祖辈。但是,也一样威震四方。

正因为表兄弟各有一套自己家的独门绝技,罗艺就让他们表兄弟,相互传授武艺,做到更进一步,起初秦琼和罗成也都倾囊相授,后来两人都有了私心,双方心里都想“我若把家传的武艺都传给了对方,他万一保留一点,他不成了天下第一了吗?”所以,秦琼保留了秦家锏里的绝招“撒手锏”。而罗成保留了罗家枪里的“回马枪”。

然后两人还相互对天发誓:“自己的武艺绝无保留地传给了对方,”罗成发誓说“我若违背誓言,乱箭穿身而死。”罗成心想:“我学会罗家枪和秦家锏,武艺天下无敌,智勇双全,谁能把我乱箭穿身。”

秦琼发誓说:“我若违背誓言,吐血而死。”秦琼心里想,我学会了秦家锏和罗家枪,天下除了表弟罗成,恐怕罕逢敌手。谁能把我打吐血呢。

谁知,古代大将军最忌讳发誓,结果二人都犯了誓言而亡。

秦琼功成名就后,就经常咳嗽,最后在家中吐血数斗而死。

而罗成则被手下败将苏定方用计困在淤泥河中,被乱箭穿身而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