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班时,你遇到过的哪些患者令你至今难忘?

你值夜班的时候,遇到过让你非常难忘的患者吗?为什么难忘?
(2018年3月31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胃肠肝胆外科的夜班,常常不会太安静,不来病人就已经“阿弥陀佛”了。至今最难忘记的莫过于一个胃出血的病人。

病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下午快下班的时候由急诊120接回来的。因为目前胃镜下止血已经很强大,轻易轮不到我们胃肠外科做手术下去止血。病人接回来后直接送消化内科,听家属说在急救车上已经出现反复呕血了。回来后立马送内镜室做了胃镜检查,可视之下,胃部“一片汪洋血海”,是一个胃后壁的大溃疡出血,出血太汹涌,根本止不住!病人病情凶险,生命体征已经紊乱,再止不住血,不出十分钟可能便失血性休克死亡!情急之下马上转我们科。我这里五点半刚刚接班,病人就被火急火燎推上来,本还想多问几句病情,病人“哇”的一下又呕了一大滩血,血压直接测不出来,病人也昏迷过去了! 本来刚接班,还有点浑浑噩噩,这一摊触目惊心的血,病人这一昏迷,一下子使我头皮都炸了!意识到病情凶险,立马吩咐我们的护士以最快速度开通静脉通道,2条输液管……3条输液管……4条输液管……,太慢!太慢!太慢!情急之下我直接抓起身旁的输液瓶,双手以最大力气把液体压进患者体内!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的双手一直都是颤抖的,因为我心里清楚,我现在是在和阎王争病人!

1秒、2秒……慢慢的血压终于出来了,心跳也慢慢趋于正常。 病人失血过多,这点液体只是抗休克的,如果组织细胞没有得到血液的补充,最后还是会死亡。

病人入院除了做个胃镜,什么检查都没有做,也来不及,这种情况必须要马上手术止血,任何一分钟都拖延不得。 手术前我压根没有时间和家属说什么手术风险之类的,来不及了,只说了一句“现在不是治病,是争分夺秒救命,把命拉回来其他的都好说”。家属也很理解以最快速度签了手术同意书。我签字同时,已经打电话联系手术室和血库,务必开通绿色急救通道。

记得非常清楚的是,当时医院没有那么多存血,一刀切下去,竟然没有出血,病人的肉是苍白的,内脏也是苍白的,根本就没有一点血色……

医院那一点点血,压根不够救阿姨的命,于是我们主任主动联系各大兄弟医院腾挪出血液,亲自委派120专车去各医院拿血,没有血的手术是煎熬的,好在最后血液陆陆续续到了,看着那血一袋一袋输进去,那一刻终于松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整个人直接累成狗……最后,阿姨的病好了,她和家属对我们是千恩万谢,说等出院回来复查时,一定抓一个“大阉鸡”回来感谢我。最后阿姨来复查了几次,但也没见着我心心念念的“大阉鸡”……

唉……大骗子,都是套路!看来我还是太单纯了……★若觉得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夜班时,你遇到过的哪些患者令你至今难忘?

多年前,我才27岁。那个时候我还在神经外科当住院医生。

神经外科,大家知道的,晚上来的基本上都是又凶又险的病人。不是车祸就是脑出血,生离死别是常有的事情。每天都是在家属的眼泪中和哭喊中渡过,救活的人不少,没救活的也不少。

27岁那年,我值班遇到了两个27岁的同龄人,令我感慨万千,至今仍然无法忘记。

1.27岁的哥哥和18岁的妹妹

七月中下旬的某个晚上吧,急诊科送来了两个车祸病人。一个是27岁的哥哥,锁骨骨折,脸上有外伤,意识清醒,没有大碍。他大哭着求我们救救他妹妹。18岁的妹妹重型颅脑损伤,送来时已经双侧瞳孔散大,香消玉损,我们已经无能为力。

当天小姑娘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亲哥哥得知消息后高兴地从外地赶回来,带着妹妹吃宵夜,期间喝了酒。酒后开车回家途中撞上了隔离带,副驾的妹妹没有系安全带,重重地飞了出去。哥哥因为系了安全带,没有生命危险。

父母赶到后,大哭不止,痛扇哥哥耳光,哥哥精神一度失控,拒绝治疗,打了安定镇静。后面送去骨科治疗。

18岁,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本来准备开始一段美好新时光,却因为不遵守交规,永远的消失了。她的哥哥,我相信这辈子都永远无法原谅自己。

因此,请一定遵守交通规则,拒绝酒驾,害人害己。

2.没能见到自己孩子的27岁父亲

有天晚上,从下面县医院转了一个病人到我们医院。当时我跟着一名在治疗动脉瘤和脑出血上名气很大的教主任,因此,这个病人归我管了。

病人27岁,脑出血,检查发现脑袋内有多个非常细小动脉瘤。动脉瘤是什么,就是脑袋内的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破裂,一破裂就是大出血,分分钟要人命。现在这名病人脑袋内已经有一枚动脉瘤破裂了,不过还算比较幸运,出血量不多。他除了头疼以外还没有其他症状,人也是清醒的。不过鉴于情况严重,所以还是收在重症监护室。

陪他的家属有他的父母和他的老婆,挺着大肚子,估计有八九个月大了。当天,主任,我和病人的父母进行了详谈。主任经验丰富,已经料到了这个疾病的凶险程度,因此谈话前他要求我谈话要谈重一些,一直谈到死。

在谈话中我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告诉了二老,而且我谈的非常严重,告诉他们这种情况随时有可能第二枚血管瘤破裂,一旦破裂,我们束手无策,病人可能会直接死亡。

他母亲听完直接瘫软在办公室。父亲老泪纵横,反复求我一定要救救他们的孩子。。。。。。

鉴于患者的妻子怀有身孕,因此我只是单独轻描淡写的给她讲了讲情况,并安慰她没有问题,一切会好。(这后来也给了我教训)

后面患者情况也趋于好转。经各主任会诊后认为该患者是感染导致的多发细小动脉瘤,不需要进行手术也没有办法进行手术治疗,吃药就行,因此也开始了药物治疗。

又过了几天,我们准备将患者转出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进行治疗。当天,他趁我在对他进行治疗时,跟我聊了一会儿天,每天治疗时我们两个都会聊天。

他告诉我:“这几天在这里面,我想了很多问题。我想了很多生与死的问题,我还给我孩子想了很多名字。还想了以后出去怎么赚钱,思考了人生。觉得在这里面也挺清净,出去父母老婆又要烦了”

我当时还笑他,一个脑出血把你出成哲学家了。

中午上手术,碰到患者父母和他老婆,通知他们下午四点探视时就可以把病人转出重症监护室。三人非常开心。

下午手术中突然接到电话,27岁的患者突然不行了,值班医生告诉我患者颅内的动脉瘤又破了,而且不止破了一处,脑疝,没法搞了。

主任说他去和家属谈后面的事情吧。

晚上手术完回到重症监护室,他父亲递了一只烟给我。母亲和媳妇蜷缩在楼道里,显然是已经哭的没有气力了。

由于之前就把情况跟父母谈的很清楚,所以父母没有问太多为什么。但是我当时并没有给他的老婆认真讲

他老婆看着我,吐出三个字“王八蛋”

不抽烟的我狠狠扎了一口烟。

我也感到惋惜,我也感到悲伤,一个同龄人就这样逝去。这个年轻的女人怎么办?她肚子里的孩子怎么办?这个孩子未来的命运会是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一周后,家属给一直处在昏迷中靠呼吸机维持的他在重症监护室过了27岁生日,签署了放弃治疗同意书。

我初到神经外科时,跟在主任一组,他是脑血管病专家,介入手术高手,全国各地都请他去手术。我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总觉得他的口头禅非常搞笑。

主任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病啊,都是命,治好了你不用感激我,治不好,你也不要责怪我,都是命”

后来我深刻理会到,这句话与其说是在安慰患者,不如说是在安慰自己。

有时候,再强大,再努力,也是无力回天的。

在命运面前,人终究还是很渺小的,哪有那么容易胜天半字棋。

另外说一句,我认为把术前谈话谈的很重是一个好医生应该有的良好习惯。这并不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行为,一个重视、畏惧手术风险的医生才有可能避免由于马虎大意、轻敌导致的失误。除非有百分之两百把握,我是不会给病人拍胸脯的。我觉得做人也是这样,在生活中,那些喜欢动不动就拍胸脯,保证没问题的人,我是比较怕的。

上一张图吧,27岁那年当医生的自己。那个时候好年轻啊。

夜班时,你遇到过的哪些患者令你至今难忘?

电击30次,又遇电击数次!

最难忘的夜班,是和主任值的第一个夜班,自己刚到医院,好多事情不熟悉,心里也没底。主任人很好,吃完晚饭没事就开始给我讲他的过去,说以前在昆明上班,有一个刚毕业的女医生和她老师值班,电击患者三十次,最后实在没办法就把他找去,才把电给停了。

大概是2000年初,一个嗜酒如命的中年男子,因晕厥入院,入院后住CCU,即心脏重症监护室。

监护很快就发现,患者恶性快速心律失常,一发作,患者就阿斯综合征,就抽过去了,推利多卡因,胺碘酮都无效,反复发作。前前后后一共电除颤三十余次,患者皮肤都快烧焦了。每次电击后,患者都清醒,清醒后患者望着女医生,乞求的目光。

但是女医生和她的老师说,不电你,心脏就停跳了。女医生和她的老师没办法,最后只有大半夜给我们主任打电话。主任来后一看心电图,是尖端扭转性室速,和普通室速的治疗原则不一样。立刻补镁补钾,静滴异丙肾,提高心率,结果药到病除,很快患者就稳定了。

正讲着过瘾,突然急诊打电话,说会诊,主任让我先去看。恐怖的是,到急诊后,胸痛患者,反复室速,反复电除颤,我一头雾水,还没来得及想清楚,急诊医生已经把主任叫到了,主任立马说静推倍他乐克,护士立即执行,推完后患者马上平稳,不再发作,立即送往导管室,打通血管,安返病房。主任在手术台上告诉我,这一例属于交感风暴。

同样是恶性心律失常,同样需要电除颤,但性质不一样,治疗用药不一样,从此我更加的喜欢上了心血管内科。

我是小王医生,一名心血管医生!

谢谢您的倾听!和关注!

如有疑问❓请您@小王医生说健康 。

夜班时,你遇到过的哪些患者令你至今难忘?

也来回答一下两个比较难忘的经历!

刚值班第一年,半夜3点来了一个年轻的急性胰腺炎女性患者,肚子剧痛,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一大又急又重的病!而且治疗起来要花好多钱,(主要是有一种进口的药非常贵)单纯那种药一天就要花快1000多!

问完病史后我就去办公室给患者开药,家属也觉得很不好意思这么迟了来打扰我们,还给我买了一份夜宵放在桌面上感谢我!

我药开完后就开始写病历,没过十分钟家属就进来破口大骂,什么狗屁医生,什么破医生,你们心好黑啊,才进来一会就花了我2000多块(治疗胰腺炎的药加上抽血费加上护理床位费,输液费一进来是需要2000多的)!

我很平静跟她解释说有一个治疗急性胰腺炎特效进口的药确实需要这么贵,她依然不依不饶,继续一直骂!我也火了,直接把药品名字写给她,大声吼她:你不管去哪个药店,哪个医院,哪个国家,哪个当医生的亲戚朋友那里问,如果这个药不是这么贵我出钱免费给你治疗,但如果这个药是这么贵我只要你明天早上过来给我正式道歉就可以了!

说着那着药单就走了,还顺便带走送给我的那一份夜宵😂😂😂!!!

结果后面几天就再也没见过这个家属过来,换了一个家属来照顾了,我就一直没等到她的道歉😂😂😂!

另外一个故事是半年前一个值班的夜晚,半夜12点,依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这个更急更重,我一看情况不对,马上拉上去收住重症监护室!告知患者家属病史很可能会继续加重,甚至有可能死亡!果不其然,患者全身内环境紊乱半夜两点出现全身抽搐!紧急叫了主任和科里两个副主任一起来通宵抢救,这个患者最后上了血透机治疗了8天,因为没见过这么重的急性胰腺炎,所以每天都很认真观察病情,跟患者家属反复解释沟通病情!这个患者在ICU 住了10几天被抢救回来,整个人瘦了30多斤,钱花了将近10万,但好歹命给保住了!

最后这个家属为了感谢我这几天认真照顾和沟通安慰出院后一个月还送了一面锦旗给我!😄

其实还有好多个难忘的夜班,每一次抢救的夜班如果认真回忆都可以写成一个很长的故事!

嗯,有点迟了,明天还要做胃镜,刷牙,睡觉!

夜班时,你遇到过的哪些患者令你至今难忘?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最难忘的莫过于病人,特别是典型病人。

至今想来,确实有这么一个患者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十好几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仲夏闷热难耐是人所难耐的,我在那年还处于需要去急诊轮值夜班的年纪。就是这么一个天气预报最高气温首次突破38摄氏度的一个夏天夜晚,终于夜色的降临给白天的上海带去了些许暑气。

熟悉上海医院急诊规律的同行也许都知道,越是天热急诊也越是忙碌,各种感冒发烧拉肚子、头晕胸闷血压高都不约而同地在这个时节突然爆发了一般,在急诊台面坐诊的我已经从接班开始看了整整3个小时了,一刻没停足足看了约莫40来个急诊病人了。

正在这时候,仿佛出现了一刻空档,正想着脱下口罩喝一口水,没成想诊室门口来了一对母子。母亲大约40开外,中等身材,儿子倒是挺高,大约有4750px以上吧。母子两进来后母亲就让儿子坐在我座位对面患者的椅子上,然后就开始诉说来由。

原来是儿子两天前发高烧,也在家附近的医院看了,挂了点滴,可是发烧一直没退,还是39摄氏度以上,这就急着晚上1点多来华山医院求诊了。

我顺手接过母亲递过来的在外院就诊的病历本,看了一下,外院写着挺明确: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头孢唑啉2g静脉点滴了3次。也化验了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很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接近90%。想着应该没啥问题呀,不管怎么既然人家来了,那也得接诊呀。

于是我就按例用压舌板打着手电看了一下病人的咽喉,确实扁桃体已经3度肿大了,上面满布黄色脓性分泌物。用听诊器听了一下患者肺部,只有听到呼吸音略粗一点,不过听诊器放到心脏部位的时候,却很惊讶地听到了呼呼吹风样的收缩期杂音。

于是就问了一下患者的母亲是不是有什么心脏疾病,这位母亲也是很肯定地回答我说:“没有。我们家孩子还是中学篮球队的呢,身体平时好着呢。”

接着就写了病历,开了一张化验血常规的单子,嘱咐患者去化验一下。患者结果化验单,答应了一声,站起来正准备往化验间走的时候,就在那么一刹那的时间,患者就猛然在我面前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这时候也是我当时年资尚浅,被患者这么一倒地给吓呆了,患者的母亲也给这么一下吓傻了。说时迟那时快,正好这档口另外一位急诊值班医生路过诊室门口见到了这一幕,马上一个箭步抢上来,半跪在地上检查了一下患者的瞳孔和颈动脉,就呼喊起来:“快推抢救车来!”

接下来就是一阵心肺复苏按压以及推注强心针等,此处按下不表,只说大约1个小时后,虽然在场医护人员尽心尽力地足足抢救了1个小时,但是依然无法挽回这年轻的生命。

在宣告死亡后,我填写死亡证明单的时候,偶然间瞟了一眼刚才还听诊的患者尸体,发现抢救间的慌乱把患者的鞋子弄掉了,露出一双挺大但瘦长的脚,“蛛状趾!”见到这样典型的体征,我才恍然大悟刚才听到的心脏杂音原来指向这么一个猝死原因——马凡综合征!

经此一例,再也忘不了马凡综合征的经典体征和那在耳边挥之不去的心脏杂音……

夜班时,你遇到过的哪些患者令你至今难忘?

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治愈患者的疾病。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重新拉回来。

工作这么多年,已经记不清救回过多少人了。但是真正那种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的,看起来几乎没有希望的病人,能让他起死回生,这种机会并不多,一旦你能救回一个,那种NB的感觉能让你记一辈子。

我就说说我通过心肺复苏成功救活的第一个病人吧。(貌似大家都是第一次的印象最深。)

那个时候我刚工作不久,晚上在急诊室值夜班。深夜3点多来了一位七十多岁的男性患者,主诉是间断胸痛,有点喘不过气来。陪同一起来的家属只有他的老伴。

由于持续的工作,我已经头昏脑胀,感觉思维都有点迟钝了。也没有详细地查体,就嘱咐患者赶紧先做个心电图。我自己则抽空去值班室喝口水。

心电图就在抢救室做,患者只需要走几步到床边,有专业的护士操作,我很放心。可是我的水还没喝到嘴里,就听到护士突然高喊我的名字。出事了!

等我狂奔到抢救室,只见患者倒在检查床旁,四肢抽搐。----癫痫发作?

还不等我思维转过来,患者马上呼吸又停止了。----是猝死!

第一反应是赶紧把患者抬上床抢救!可是患者体重可真不轻啊,家属老太太是指望不上了,小护士也没什么力气,我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神力,一下子就把患者弄上了床。“快拿除颤仪!”

除颤仪倒是拿得快,选择能量,马上电击。啪地一下,病人全身一弹,随即我闻到一丝烤肉的焦香味。囧囧囧!!!导电糊没涂够!

但这个时候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持续胸外按压,同时呼叫人员支援,准备气管插管,开放通道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说实话,之前做心肺复苏抢救也挺多的了,但几乎都不成功。住院的患者发作多半是疾病已经到了晚期,没有办法救治。门诊患者等送来也都已经错过了抢救时机。这一次,我本来也没报什么希望。

可是15分钟后,心电监护上逐渐开始出现了稳定的心律,再过了一会儿,患者的呼吸也慢慢恢复了,然后,患者竟然完全清醒了,问发生了什么事。

“发生了什么,你刚刚到鬼门关里转了一圈,你知道吗?”我心里暗暗地想。

患者是急性心梗,后来住院治疗,恢复得很好,我还专门去看了几次,特别检查了一下胸口除颤的部位有没有灼伤(囧囧囧,还好一点痕迹也没有,患者也没感觉。)

再后来很多年,患者一直在门诊治疗、取药,也经常会到我这里来。他已经不记得我了。也许对他来说,这只不过是无数次就诊中的一次普通插曲而已。

现在回想起来,真心觉得当年很稚嫩,现在看待这些抢救都已经很平常了。但是自己也从来都没觉得有什么NB的地方,人的生死,都是命里安排好的,我们只不过是把一些插队的人找出来,拉到后面去重新排队而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