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只有8大将,凭什么让梁山108将损失过半?

《水浒传》前期是梁山泊大聚义,屡次大败官军,征辽国、平淮西王庆河北田虎也是无往不利,108好汉从无折损一人,但是征方腊一战折损大半。为什么梁山战斗力下降这么多呢?

宋江和方腊将领对比

梁山虽然有108将,但是很多都是凑数的,一部分文职,还有大部分本事低微的,比如云里金刚宋万、旱地忽律朱贵、摸着天杜迁这三大梁山开山元老,在梁山地位一路下降,征方腊更是都领了盒饭。还有宋江徒弟孔明、孔亮,也都领了盒饭,本事低微的李忠、周通等人也是,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方腊和宋江一样都是一方豪杰,手下也是英雄好汉,有四大猛将和四大元帅(邓元觉,石宝,厉天闰,司行方),当然方腊手下远不止这八个,吕师囊手下还有江南十二神,方貌手下有南军八彪骑,水军有浙江四龙,还有杭州二十四将,此外还有包道乙、郑彪会法术,杜微会飞刀,还有左丞相娄敏中、祖士远、沈寿、桓逸、谭高等中枢官员以及各地守将。所以方腊手下能征善战的并不少,并且还有精通智谋的。

看看战绩,邓元觉曾经与鲁智深大战50余回合不分胜负;石宝击杀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五个梁山好汉;厉天闰杀死周通和张清,击败董平;司行方杀死雷横;王寅设计坑杀单廷圭、魏定国,逃跑时,还连杀李云和石勇又力敌拦截的孙立、黄信、邹渊、邹润;方杰杀死秦明,连斗关胜、花荣;庞万春射死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七人。

八骠骑之首刘赟,刘赟能与大刀关胜大战三十合全身而退;江南十二神击杀彭玘和韩滔;浙江四龙杀死阮小二和孟康;包道乙斩掉武松一臂;郑彪杀死王英、扈三娘;杜微帮方杰杀死霹雳火秦明,独自又用飞刀杀死郁保四、孙二娘;娄敏中杀阮小五。

可以看出,方腊麾下的将领,拥有较强的战斗力,能和关胜、鲁智深平手,杀死秦明、董平,那些本事低微的更是被几下搞定,李云被王寅纵马踏死,石勇也是被王寅干脆利落的一枪刺死。这些猛将以及各地的守将给梁山军队的征讨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失去天时地利人和

方腊是南方政权,占拒八州二十五县,江南是他的地盘,占据天时地利。方腊本身又实力就远强过梁山,队伍超过梁山人马,而且梁山大多是河北、山东人,在北方征战还可以,到了南方难免水土不服,失去地利优势。

再说方腊为什么造反,因为朝廷征取花石纲,百姓大怨,人人思乱,方腊是顺应当地民意造反,跟随的人很多。宋江连续征讨,不仅手下弟兄疲累,朝廷的做法更是让他们不满,像李俊就说过只是为了全结义之情才留下的,李俊这样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数,这样没有目的的征伐对谁都累。而方腊一方是为了保卫自己辛苦打下的州城,有理想,并且攻城本来就比守城死伤严重。再者朝廷更是为了把他们当炮灰,不会有人援助他们,他们两个贼寇两败俱伤才是最好的结果,临行前还把医生安道全留下了,他们就是没人管的孤军,还深入到敌人地盘,死伤当然难免。

而方腊眼光比宋江强多了,早看出了朝廷腐败,只有自己才能扫出一个清平世道。老版《水浒传》电视剧方腊和宋江有段对话还是很经典的,“宋将军,原先你只是占山为王,为了得一小小官位,便将梁山弟兄卖予朝廷,用他们的鲜血来涂红你这身官袍,你岂止是私欲过重!将军背着你家朝廷与我会面议和,蔡京高俅之辈岂能容你?宋将军我真为你的前景担忧啊。假如你我一道共讨昏君,不能照样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么?!宋朝江山气数已尽,将军不可坐失良机。”可惜宋江忠君爱国的思想是不会同意的。

天时不如地利,在北方无往不胜的梁山军在江南就没那么好运了,侯健、段景住、孔亮、施恩直接被淹死了。

而因为安道全的离开,没有良医而死的就更多了。

徐宁被毒箭射伤,因为军中并无良医不治而死;杨雄发背疮而死;丁得孙被毒蛇咬伤而死;曹正、王定六被药箭射死;汤隆、李立身受重伤,最终因医治不痊而死;穆弘、张横、孔明、朱富、朱贵、白胜感染瘟疫而死;时迁患搅肠痧而死。

时代背景

最重要的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在封建王朝统治者绝对不可能让一本鼓动起义军造反的书广为流传的,主题思想还是宋江的忠君爱国的思想。所以这些战死的人,都是作者一开始就做好抛弃准备的。这么多人一个不死,全部返回朝廷,该怎么安排。征讨这么强大的方腊还能一将不损的返回,如果要造反谁能平灭。

所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死是作者让他们去领盒饭的。

方腊只有8大将,凭什么让梁山108将损失过半?

水浒传中,梁山108将个个英雄,武艺高强,在和北宋军队的作战中罕见伤亡,然而在他们征伐方腊时,却损失了70多位好汉,这是为何?当时的方腊明明只有8大将,看起来实力和梁山集团相差挺大的,为何会产生如此诡异的结局?其实这里面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方腊集团实力很强

不要看方腊只有8大将,但人家是真的实力超强,一点都不逊色于梁山集团的。我们先看看方腊集团的整体实力。

梁山进攻方腊之前,人家已经是占据了八州五十二县,杭州、苏州、常州、湖州这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方都已经被方腊占领,这就意味着方腊集团是有钱有粮有人,实力强大。以梁山之前的实力来看,要不是超常发挥,还不一定能打赢方腊。而且方腊手下虽然说只有8员上将,但还有很多其他猛将,一点也不逊色于梁山众将。我们重点来看看这8名上将与梁山众人作战时的战绩。

方腊8大将是吕师囊、庞万春、厉天闰、方杰、司行方、王寅、邓元觉、石宝,这些人是梁山众将的噩梦。

其中庞万春杀了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等7人。

厉天闰杀了周通、张清,打伤李忠、董平,造成伤亡4人。

方杰杀了秦明。

司行方杀了雷横。

王寅杀了单廷圭、魏定国、李云、石勇等4人。

石宝杀了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索贤等6人。

这个时候再反过来看,光方腊手下上将就杀了20多个梁山好汉。还有更多的梁山好汉死于方腊的其他手下,这样一看就能发现方腊手下实力不一般了吧?事实上,梁山好汉中,也就36天罡的人武艺比较高,其他72地煞里面功夫高的不多,在大规模作战中,很容易对对方的一流高手干掉。

二、梁山打方腊很多攻城战

从古至今,只要是攻城战,都是非常难打的。而只要开始决定攻城了,就注定会有很大的伤亡。所以古人常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大多数时候都是围而不攻,切断城内的补给线,饿死对方。因为一旦开始攻城,那种伤亡率是很多将帅接受不了的,一个没弄好,还很可能打击士气,搞得自己率先崩溃。

梁山众将打方腊时,就遭遇到了很多次攻城战,这也就无形中增加了梁山众将的伤亡。而根据北宋朝廷的命令,宋江也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围困,只能选择主动进攻。实际上,这完全就是北宋朝廷的驱虎吞狼之计,让梁山和方腊虎斗,两败俱伤后他们才来捡便宜。让宋军自己来攻打方腊,伤亡说不定更大。

三、梁山没有了开挂的基础

事实上,梁山集团本身就是一伙山贼,实力上远远不如方腊,更不要说和宋军对抗了,在正史中梁山集团对北宋造成的影响根本没有那么大。那么为何水浒传中,梁山众人的实力表现如此强大呢?还不就是因为梁山集团开挂了,而到了攻打方腊时,梁山开挂程度降低,所以就造成了很大的伤亡!至于为何开挂程度降低,主要有两个原因。

1、公孙胜和安道全的离开

公孙胜是梁山众人中的修仙者,会法术,梁山众将多次面对危难,都是公孙胜施展法术解救的。之前梁山屡战屡胜,公孙胜功不可没。而这一次,在梁山攻打方腊前,公孙胜提前离开了。

安道全是著名的神医,宋江的命都是他救的。也正是有安道全的存在,梁山众人在之前的屡次征战中,很少有死亡。不过这次征伐方腊时,安道全被召回了京城。

这两人的离开,直接使得梁山众将的开挂本事降低,伤亡增加。

2、作者要强行为难梁山众人

其实到后面,我们会发现,水浒传的作者似乎是跟梁山众人有仇。明明在前期表现很好的梁山好汉,在征伐方腊时突然就去世了,死得令人非常意外。以之前他们发挥的高水平来看,怎么会轻易死了?

典型的人物就好像是张清。在梁山故事前期,这个张清非常厉害,凭借飞石绝技,连打金枪手徐宁、锦毛虎燕顺、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丑郡马宣赞、双鞭呼延灼、赤发鬼刘唐、青面兽杨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大刀关胜、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等梁山十五员战将,并将刘唐捉回城中。

而且在他归顺梁山之后,他的排名是第十六,怎么看这也是梁山的一流高手,战力强悍。结果在征方腊时,他被厉天闰给杀了,而且他死的理由竟然是他的长枪扎在了树上,拔不出来,被厉天闰回身一枪给捅死了。这个理由你敢信?

反正到了征方腊时,作者为了强行将剧情拉回现实,让方腊灭亡时,梁山势力也必须得衰败,不然圆不上历史,所以才会有梁山众人伤亡惨重的剧情出现。其实这也很无奈,要是梁山还像之前那么开挂,那估计打完方腊都可以直接把北宋给灭了。

结语

方腊只有8大将,为何能让梁山损失70多位好汉?除了方腊集团本身实力强悍外,再就是作者强行为之了,否则以梁山众人在前期的表现来看,绝不至于损失这么大!

方腊只有8大将,凭什么让梁山108将损失过半?

首先,不管方腊手底下有多少大将,梁山征方腊,必须要折损大量战将,否则水浒小说就没法收尾。

其次,水浒小说里面的方腊集团,并不是只有八个大将。方腊集团的战斗力,完全不弱于梁山集团。

一、历史小说的局限性

水浒和三国一样,都是以真实历史背景创作的演义小说。这类小说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管作者把主人公吹的多么厉害,把主角团队描写的多么夸张。到故事的最后,还是要回到历史主线中去。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三国演义》的里面的诸葛亮很厉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像开了天眼似的,简直不是人,打得司马懿叫爹。但诸葛亮再怎么厉害,演义作者罗贯中也不可能让诸葛亮把司马懿给灭了,不可能让诸葛亮的北伐成功。因为再怎么戏说,演义的结果也要与历史的结果符合才行。

同理,水浒也一样。《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小说的前半段把梁山吹得太厉害了。一开始灭祝家庄、灭曾头市这都还能理解,但是后来宋徽宗派殿帅府太尉高俅和枢密使童贯征讨梁山,这都没能灭掉梁山,下一步该怎么编下去呢?

难道让梁山灭了北宋?

然后再过几年让梁山把金国也灭了?

这明显不符合真实历史的结果。

所以当梁山征讨完辽国后,作者施耐庵便安排了梁山征方腊这一天王山之战,目的就是要让方腊集团被灭,梁山集团半死不活,北宋朝廷成为最大赢家,把小说的结果再拉回到历史主线上去。

以上观点并非胡说,因为只要看一下水浒传的最后十回(征方腊一共十回),便一目了然。

这里插一段。

梁山征方腊之前,还有征田虎和征王庆,一共二十回。不过征田虎、王庆的二十回,是后来人的二次创作,属于外传性质,是发生在异次元的事情,并不属于水浒正传。这一点可以从《水浒传》中,梁山征辽国和梁山征方腊的时间可以看出。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十一月——梁山征辽国班师回朝;

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一月——梁山出兵江南攻打方腊。

中间就两个月时间,梁山不可能去征讨什么河北田虎和淮西王庆。所以征田虎和征王庆的情结,只是由后人二次创作,强行塞进征辽国和方腊中间,不能影响最后征方腊的二次元剧情。

说回梁山征方腊。

征方腊之前,会法术的公孙胜离开梁山,神医安道全被召回京城,这摆明了就是让梁山不能开挂,为后来梁山损兵折将埋伏笔。

征方腊之战是第111回,这一回,梁山死了宋万等三个人,而且都死的很莫名其妙。三个人都是在乱军当中遭马踏而亡。堂堂好汉遭马躺而亡?这明显是为了把他们写死,而故意把他写死。

接下来的第112回,又死了韩韬等五人,杨志因病寄留丹徒,未能随军出战。写死韩韬等五人的目的,与前一回写死宋万等三人一样,都是为了写死他们,而很牵强得写死他们。杨志因病留在丹徒这就更有意思了,谁都知道杨志是高手。为了不让杨志这个高手在后面的剧情有高水平的发挥,就故意让他生病留在后方。

在接下来是第113回,死了施恩等三人,这三人死的很尴尬,都是淹死的。把这三位写的这么弱鸡,目的不言而明了吧?

第114回写死了徐宁等三个人,作者写到这里还是算很克制,四回一共减员15人。但是照这个进度写下去,十回内容明显不够用了啊。于是作者在接下来的内容,就开始乱写了。

第115回是征方腊一个转折点,这一回一共死了九个人。包括很厉害的没羽箭张清,双枪将董平,急先锋索超,赤发鬼刘唐。别的人都先不提,就说张清。作者让他在这一回领盒饭,目的很明确:如果他很晚死的话,后面简直没法编了。

这个张清厉害到什么程度?梁山好汉征讨东昌府时,张清一人连打15位头领,包括鲁智深都被张清一粒石子打得头破血流,翻身落马,鲁智深之前从无败绩,都被张清打得很难看。结果张清在征方腊的时候表现怎么样呢?也是奇怪了,他去找厉天闰单挑,居然不用他最拿手的飞石打人,而是用长枪。结果长枪扎在了树上,拔不出来,被厉天闰回身一枪给捅死了。

把张清之死和公孙胜、安道全没有参加征方腊结合起来就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要变着法的让他死。

第116回死,梁山死了阮小二等六个人,还有六个人生病,未能继续参战,又留下两个人照顾他们这一回,又减员14人。

第117回缓了一缓,死了孙二娘等6个人。

到了第118回,进度实在赶不上了,于是作者就在这一回阎王附体,写死了24人,包括霹雳火秦明。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头领死亡减员的速度从115回之后是大大加快。为什么?因为时间来不及了,只能加快进度把人赶紧写死。

二、方腊实力强大

梁山集团征方腊之前,方腊已经占据八州二十五县,且都是杭州、苏州、常州、湖州等江南繁华发达地区。方腊手下集结了相当于现在浙江、江苏、福建等数省的高手。别的不说,就说能打的将领就有六十人:

润州有枢密使吕师囊和江南十二神;

苏州有八大王方貌和八骠骑;

杭州有太子方天定和石宝、厉天闰、邓元觉、司行方四大元帅以及二十四猛将;

乌龙岭有太尉郑彪、天师包道乙以及浙江四龙;

昱岭关有小养由基庞万春;

歙州有皇叔方垕和尚书王寅;

清溪城有皇侄方杰、太尉杜微;

单单把这些人算一下,方腊政权的将领就在六十人左右。不管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丝毫不逊于梁山的一百零八将。

反观梁山,真正能打的有多少?其实绝大对数都是凑数的。大哥宋江就是废柴,军师吴用根本没有指挥行军作战的本事,他有的只是坑蒙拐骗的伎俩罢了。

梁山少有的能打的几位,公孙胜让作者写的归隐了,杨志让作者写病了,张清、董平也早早的领盒饭了。剩下的那些好汉,其实没几个能打的。

并且梁山征方腊,方腊是主场,他不仅处于守势,还更熟悉江南的风土人情,能够以逸待劳地抵抗宋梁山。

就拿船火儿张横、没遮拦穆弘、毛头星孔明、旱地忽律朱贵、白日鼠白胜、笑面虎朱富、青面兽杨志、豹子头林冲、病关索杨雄、鼓上蚤时迁这十个人来说。他们要么是在江南感染了瘟疫,要么是到了江南后,患上了疾病。最后都病死在于江南。

三、总结

水浒的故事并非是施耐庵原创,宋江和方腊的事迹在南宋就有传说。经过那么多年的坊间故事流传和民间话本演绎,其实作者和读者都知道,梁山好汉最终的结局是风流云散去了,是个英雄凋落的悲剧收尾。

施耐庵在水浒的最后十回阎王附体,写死了六十多为梁山好汉,一方面是为了迎合真实历史而刻意为之;另一方面,也是在于增强故事的悲剧感和宿命感。

毕竟死掉的那些人,很多人在水浒的前半段都是主角。当读者眼看着大半部书里英雄豪杰不可一世的主角们一步步走向最终的结局时,会对读者的情感产生非常大的触动。这是很有艺术冲击力的一种表达方式。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结局,《水浒传》也不可能排在四大名著之列。

方腊只有8大将,凭什么让梁山108将损失过半?

梁山好汉征方腊,是水泊梁山降宋之后的最后一战,也是死伤最惨重的一战。水泊梁山36天罡,72地煞,共计108位英雄,经此一战,阵亡59人,病死10人,外加花和尚鲁智深坐化,总共损失了70位好汉,大半个水泊梁山就这样没了。

为何实力雄厚的梁山大军,遇到了方腊之后,却遭遇了如此惨重的损失?应该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方腊除了8大将之外,还有很多部将,实力和梁山好汉不相上下。

方腊手下的八大将领分别是兵部尚书王寅、宝光国师邓元觉、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护国大将军司行方、金吾卫上将军皇侄方杰、镇国大将军厉天闰、“小养由基(战国时楚国大夫,善射)”庞万春、枢密吕师囊。

兵部尚书王寅先后杀死了梁山4条好汉,城破突围时,又单挑梁山4将,最后豹子头林冲加入,合5人之力才杀死了王寅,堪比三国吕布。而小养由基庞万春,据守昱岭关,一人更是杀死了梁山包括史进、石秀在内的7条好汉,杀伤力十足。

方腊的8大将领,每一位手下都有数名或者十数名辅佐的将领。最弱的枢密吕师囊,带领手下12名统治官,再加上援军的支持,边战边退,虽然自己也是损兵折将,却先后干掉了5位梁山好汉。更不要说总共有8大将领,及其部下将领了。

而且,除了8大将之外,方腊还有镇守苏州的三大王方貌,及手下的八骠骑;镇守杭州的方腊太子方天定;另外还有包括8大将中邓元觉、石宝在内的四大元帅,二十四猛将,浙江四龙、太尉郑彪、太尉骠骑上将军杜微、天师包道乙、皇叔方垕、丞相娄敏等等,毫不逊色梁山108将。

梁山损失了70员将领,不完全统计,方腊一方损失的有名有姓的将领至少93人,其中被杀83人,失踪8人,投降2人。可见,方腊的实力与梁山好汉,相差不大。

其次,方腊据有地利优势,梁山大军多是攻城战,很多将领都死于乱军。

梁山大军首战润州城下,虽然大胜,可是在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了宋万、焦挺、陶宗旺3员大将。而在宣州城下,同样损失了郑天寿、曹正、王定六3位好汉,均是被守城的方腊军扔下的磨扇,射出的毒箭所杀。

方腊可是占据着江南八州二十五县,每一个州城都不是可以轻易拿下的。再加上县城,以及拒守的诸如乌龙岭、昱岭关等险要。方腊占据了地利的优势,梁山军进攻,必然要付出代价。

再有,宋朝廷故意不予支持,南征方腊本就是一场殊死之战。

水泊梁山被宋朝庭招抚时,为了不被逐个击破,跟朝廷要了一个条件,就是梁山军及其将领,不可分散,必须保持完整。所以,宋朝廷对此一直如鲠在喉。这次让梁山军南征方腊,就是想让双方两败俱伤。

因此,宋朝虽然派了很多官军,但都跟着张招讨和大都督刘光世驻扎后方,从来都不会亲临前线作战。最后,还是在宋江的请求下,帮助镇守夺下的润州、苏州等州城。朝廷对于梁山军的支持及其有限,主要靠梁山军自己作战。

而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还在做着彻底洗白的美梦,必须灭了方腊。而方腊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也必须殊死一搏。在梁山军没有压倒优势的情况下,双方必然都会损失惨重。

最后,水泊梁山气数已尽,必须送这些好汉们上路了。

我们开篇就已经说了,梁山好汉征方腊,是梁山军的最后一战。以120回本的《水浒传》为准,此战从111回开始,一直到119回截止,共花了9回的篇幅,可见此战的艰苦、惨烈与重要。施耐庵之所以用这么多篇幅,就是为了一一交代,大部分梁山好汉都是怎么死掉的,只是有点稍显生猛。

在征方腊之前,梁山108条好汉,个个头顶主角光环,虽然历经无数次恶战,都未曾损失1人。现在,要全剧中了,真正的大老板,制片人兼编剧的施耐庵大笔一挥,诸位,领盒饭了。施老板还很大方,一次发了70份,这就是决定性的原因。

征方腊之后,剩下的38位梁山好汉,宋江、卢俊义、李逵被毒死;吴用、花荣在宋江墓前自尽;还剩下包括武松、公孙胜在内的33人在世。

在世的梁山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一位,是混江龙李俊。李俊在宋江死后,带着童威、童猛、费保,一行4人去了暹罗国,就是现在的泰国。最后,李俊竟然成了暹罗国国王。不愧是混江龙呀,混出国,真成“龙”了。

方腊只有8大将,凭什么让梁山108将损失过半?

方腊只有8大将,凭什么让梁山108将损失过半?

大家好,我是大宋汴梁哥,很高兴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都是起义军的班底,为什么梁山泊108将竟然被方腊八大将打的惨不忍睹?108vs8,这怎么看都是八的一方惨败,可为什么,梁山的这108条好汉被这八个方腊大将,打的丢盔弃甲呢?

应该这么说,宋江的这108将,是一个统称,其中包含了很多特殊人才,很多人根本不是战将。比如说,梁山好汉侯健,他就是一个裁缝,铁面孔目裴宣,他就是个做财务的,圣手书生萧让是个书法家,玉臂匠金大坚,是一个雕刻高手,神医安道全,是一个医学工作者,铁叫子乐和放到现在参加选秀,妥妥的冠军选手。

所以说宋江的这108个好汉,其中包含了很多各行各业的人才,并不是108个人都是战将。这个群体厉害之处,也并不是他们的武艺有多高强,而是这个群体的人员有互补性。所以在他们的作战过程中,通过这些人员的互相紧密配合,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形成了良好的化学反应,才使得宋江部队连战连捷。

而方腊的八大将,那可是实打实的八条英雄好汉,战争专业专才。不仅在单挑上非常厉害,而且都还很有谋略,智计百出。这些人物都是梁山军在此前的征战中所不曾遇到的,都是些硬茬子,所以损兵折将在所难免。

我们来看一看方腊首席大将,叫做王寅。这个人的官职叫做兵部尚书,这就有点搞笑了,这在当时是一个文官的官职。可你别小看了这个文官,他设计坑杀了水火二将,表现出不亚于文官的智商。在城破的时候又杀李云,石勇,这两位排名靠后的地煞,最终他还能扛住黄信,孙立,邹润,邹渊四个地煞战将的围堵。要知道病尉迟孙立的实力绝对属于天罡星上半段的水平。黄信作为地煞首席大将,实力也不比一些天罡差,能够挡住这四个人,真心实力强劲。最后林冲上去,有了林教头的加入之后,方才扭转战局,干掉了这个兵部尚书王寅。

第二位乃是邓元觉。这可是一个佛系大将,人称宝光法师,和鲁智深一样,使用一根禅杖,在战场上大战鲁智深这个酒肉和尚。鲁智深在梁山军中是非常厉害的,他在落草之前,曾经是大宋朝最为精锐的部队西军中的提辖,他的上司是老种经略相公,是种家军的一员。

能够被老种看中的人,无一不是头脑灵光武艺高强之辈,可就是这么一个狠角色,在和邓元觉大战的时候,根本没有占到便宜,双方打和。最终这个邓和尚死在了花荣那随时随地命中率堪比导弹的神箭下。

方腊的第三大将是石宝,他一出手就杀死了急先锋索超,而大刀关胜在和他交过几次手之后,对于他的评价极高,认为他的武艺丝毫不亚于自己。要知道关胜,可是马军五虎将,能够得到他如此高的评价,可见石宝的厉害。

而且这个人的谋略很高,他利用梁山军物资周转不灵的情况,改变了战争策略,并且设置伏兵,用计赚到了郝思文。金枪手徐宁堪称中国好朋友,他为了救援郝思文,中了一支毒箭。

此时军中已无神医,安道全已经在东京进了太医院,军队里的那些军医都是些平常人物,治个头疼脑热没问题,解毒那就呵呵了。最终最佳好朋友徐宁死于非命,石宝一手计策。

第四员大将是司行方,他的战绩不算太多,天罡星只杀了雷横。

第五乃是皇侄方杰,这是个狠角色,从他的兵器方天画戟就能看出,他的身上有吕布的影子。秦明这个武艺在梁山队伍中属于顶尖存在的男人,就死在了他的手下。不过这并不能证明方杰的实力就高于秦明,没有杜微的神助攻,方杰只能勉强打平。

第六乃是厉天闰,这也是个狠角色,而且他还有个兄弟厉天佑,这个兄弟阵亡之后,他把满腔愤怒都发泄在了梁山好汉身上。所以使得他的武力有所加成,在战场上能够超水平发挥,不过他再厉害还是打不过卢俊义。

第七乃是庞万春,这是一个花荣式的人物,拥有这个时代最好的箭术,梁山泊七大将死于他的手下,其中不乏九纹龙史进拼命三郎石秀这两位天罡级别的大将。最后被汤隆用钩镰枪活捉。

第八是刘赟,和关胜大战30回合,不分胜负,可见他的本领并不弱。但是说起他最大的本领,那还是逃跑,方腊兵败,他还能逃出生天,还是挺厉害的。

这个八大将拿下地煞级别的将领如同砍瓜切菜,对付同等级的天罡星,有的人依然能够保持优势,最终败在了敌人人数优势上。所以这八个人能够消灭大量的梁山军好汉,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如果在梁山军中找八个最厉害的大将,也能够取得差不多,同样辉煌的战绩。毕竟地煞星的实力和天罡星相差太大,而且有的人比如庞万春他在战场上就是一个bug的存在,他的攻击范围达到了max,和花荣一样,简直就是梁山好汉生命收割机。凭借这些人的良好表现,使得宋江的那帮好兄弟,大幅度减员,这也在情理之中。

方腊只有8大将,凭什么让梁山108将损失过半?

谢邀!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咱先说说方腊。

方腊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上的方腊(约1076-1121),又叫方十三,老家是睦州青溪的。(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他出身贫寒,在一座漆园里当顾工(有争议,有人说是雇主)。吃苦耐劳,有很强的演讲和组织能力。北宋末年他不堪朝廷的残酷剥削压迫,一跃而起带领农民军起义,成为传奇。

当时的朝廷把老百姓逼到了绝路,方腊在他干活的地方组织老百姓起义,得到广发人民的支持,有个叫方有常的小人就偷偷向朝廷官员告密,方腊就立刻杀了方有常团伙40多人,可以看出方腊是非常的英勇果断。然后他口若悬河,义愤填涌地向万民演讲,扇动加鼓动,令群雄激情高涨,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攻下6州52县,战果辉煌。方腊对战俘处决手段残忍,例如捉住郝思文处以极刑,让他受凌迟而死,这在很大程度上震慑了梁山人员,阮小二听说此事,当他被围困乌龙岭时选择自杀。

方腊的八大天王很给力

方腊的八大将俗称的“八大天王”,但是根据史记记载,方腊并没有八大天王,方腊手底下有个猛将的名字叫八大天王,此人身材魁梧,威风凛凛,讲义气,征战中的常胜将军,是方腊非常喜欢的一位将领。演义中的八大将为:

一,邓元觉,

一个和尚,宝光如来国师,手拿一个纯铁打造的50多斤的禅杖,和鲁智深大斗50回合,已占上风,人称护国国师,可惜被宋江设计擒拿,被乱刀杀死。

二、庞万春

人送绰号“小养由基”,神箭手,是江南方腊国中第一个会射弓箭的。剑术精湛百发百中,他初次出场一箭正中梁山马军八骠骑之一的九纹龙史进。

三,石宝

一把披风宝刀在手,铜、铁在其刀下如切青菜般容易。敌人身穿三层铠甲衣,也对其闻风丧胆,50回合杀败吕方。他还经常用个流星锤,声东击西,锤不落空。后来兵败自杀。

四,司行方,

太子方天定手下五虎上将中的一名,护国大将军,三十回合就斩掉了梁山水泊步兵统领里的五虎将插翅虎雷横。可惜兵败落水而亡。

五、方杰

手拿一枝方天画戟,屡战屡胜。一枝戟抡的神出鬼没,与秦明连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败。在合伙人杜微飞刀的帮助下,一戟将霹雳火秦明击下马去,一命呜呼。后来方杰战关胜几十回合,宋江又派花荣出阵,2:1 方杰敌二,全无惧怯。这时李应、朱仝又骑马上阵,4:1 追杀方杰。以多欺少,方杰拨转马头回转。却被卧底的柴进截住了退路,让柴进一枪击中,被赶来的燕青一刀毙命。

六,镇国大将军厉天闰

一刀斩掉周通;十个回合杀败左手负伤的双枪将董平。厉天闰在松林中,一枪秒杀张清。尽管在兵溃之时,他还与卢俊义大战三十回合,可惜心态失衡,被卢俊义打落马下。

七,王寅

肚子里有一定的墨水,方腊的兵部尚书。祖辈是和石头打交道的,他是石匠出身,一把钢枪在手,让人望而生畏,坐骑“转山水”,这个宝马能登山能渡水,如飞一般快猛,城破时他单枪匹马突围,连杀敌人猛将,最后遇到豹子头林冲等五人才拿下他并杀死。他灭掉了梁山最厉害的主力干将石秀及陈达、杨春、李忠、薛永等人,以及2000多名士兵。他潇洒地连发数剑,射死“暗器王”欧鹏。

八、枢密吕师囊

歙州富户,对方腊资助钱粮,方腊的东厅枢密使。他幼年曾读兵书战策,手拿一条丈八蛇矛,武艺出众。管领着十二个统制官,名号“江南十二神”。他率部进行的顽强抵抗让梁山好汉节节败退。

宋江兵败的原因

宋江率领的梁山108将本来是人民的英雄,却接受了北宋皇帝的招安。这一步棋实在是走的大错特错!朝廷听信奸臣的谗言,分解宋江的势力,北宋朝廷只是用他们来当炮灰。利用其攻辽、打田虎、拔除王庆,一直让他们连战。当遇到方腊时已是精疲力尽,梁山头领阵亡59人,病死11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