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战争?

如题。

百万大军,一夜之间出现在法国大陆。还有比这更不可思议的吗?这就是二战中,著名的诺曼底登陆。

二战欧洲战场,在苏德战争中,陷入了胶着状态。苏军为拖住德军,伤痕累累,不仅损失了上百万人,还被俘虏了100多万大军。平民就更惨了,死伤无数。

这种情况下,英美等国,却在那儿看戏,一直不肯开辟第二战场。按照丘吉尔的计划,他最希望看到的是:法西斯德国被推入了坟墓,而俄国则躺在手术台上奄奄一息。

斯大林对此非常不爽,多次对他们发出了警告,可这帮人压根不听。无奈之下,斯大林只好威胁道:你们喝着咖啡,我吃着土?想得美!再不开辟第二战场,我就带着俄国投降了!

好家伙,这一警告立马起作用了。那时候的小胡子早就已经杀红了眼,如果能得到俄国的实力加持,那英法等国还打个什么玩意儿呢?直接举双手投降好了!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英法美等国,终于开始组织开辟第二战场了。而这个时候,已经到了1944年开春了。

一、计划组织了2年多,骗鬼呢?

其实1941年6月,苏德战争刚开打的时候,苏联方面就已经向英法等国提出了要求,需要开辟第二战场。可惜当时法国投降了,英国被炸得稀巴烂,元气大伤,根本不具备相应条件。而美国当时还在观望,没有选择参战。

这事儿一直拖到了1941年年底,美国终于加入了战斗。此时苏联损失惨重,再次要求他们开辟第二战场。这回英法美倒是满口答应,可这事儿一直没能办成。

当苏联质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一直回答:瞧瞧吧,我的好哥们,战争计划已经在制定当中了,只是比较复杂,我们需要好好合计合计罢了!哦我的好哥们,名字我们都取好了,就叫霸王行动。

这一拖,就是2年多时间。直到斯大林对他们发起了最后通牒,他们才将慢吞吞地开始组织海狮计划的实施方案。

如果每一项战争计划,都需要花这么长时间来搞定的话,那这仗也别打了。战场上要的就是速度,德军之所以攻无不克,主要就是因为他们速度快,擅长闪电战。你看小胡子打仗,制定计划需要2年多时间吗?

二、霸王行动的基础,居然是英国打算入侵法国的计划。

其实提到这个计划的时候,英国高层们都脸红了。因为当年英国虎视眈眈地打算吞并法国的地盘,曾经制定了一系列登陆法国的计划。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小胡子对法国下手,或许丘吉尔带领的英国,也会对法国下手。当戴高乐带着自由法国的一帮领导人们,分析海狮计划的时候,估计也是五味杂陈:表面笑哈哈,内心妈卖批!

事情的难点,就在于怎么让百万大军,穿过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大陆。当时法国是维希政府当家,这是一个德国人建立的傀儡政权。可很多法国人是支持维希法国的,甚至法国的海外殖民地中,有不少也只承认维希法国。

等于说,如果打赢了还好。要是打不赢,那么戴高乐所带领的自由法国集团,将会成为法国的罪人,因为是他们带领英国人、美国人入侵法国的!

普通民众可不能站在上帝视角看问题,统治者怎么宣传,他们就怎么相信。所以说换个角度看问题,霸王行动显然就是一场入侵法国的计划。

三、霸王行动中,如何骗过德军是关键。

大家围绕着这个问题,吵了很长时间。最终主帅艾森豪威尔拍板,将登陆地点选在了法国西北部的诺曼底。进攻时间,则安排在了1944年6月5日。

当时主要是英国和美国的军队参战,因此他们两家开始分工。

英国负责东线,主要目标是卡昂。美国则负责西线,目标是瑟堡。

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强行登陆,而是为了欺骗德军。他们需要让德军相信,诺曼底登陆只是佯攻,他们真正想要登陆的地点在加来。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盟军这帮人开始使坏了。他们凭空捏造出了一个“第一集团军司令部群”,让巴顿担任该集团军群的司令员。

除了人马是假的以外,整个无线电系统都是真的。而且他们还不断来回发报,甚至将频率和联系方式调节到和其他作战部队一样的地步。

这下小胡子都蒙圈了,要不再看看?为了使事情更加逼真,盟军这帮人太恶心了,居然造了一大堆假飞机、假大炮、假坦克等等,甚至连驻军的地区,都留下了大量坦克履带压过的印子。

因此,德军的情报机构,压根就看不出来这玩意儿是假的。最终小胡子终于认定了盟军第一集团军群的存在。

这个时候,巴顿带领所谓的第一集团军群,对加来地区发起进攻,岂不就是在告诉小胡子,他们打算在这里登陆吗?

但是巴顿不是盟军主帅,如果主帅没动,那说明盟军的主力并不在这里,最起码得安排副主帅才行。为此,小胡子还是在观望。这个时候,盟军的副统帅蒙哥马利,忽然出现在了埃及。

原来盟军找了一个酷似蒙哥马利的人,伪装成蒙哥马利,让这个人出访埃及。这下好了,德军的情报机构,立马又把这个消息送到了德国。

除此以外,盟军开始对加来地区发动轰炸。在诺曼底扔一颗炸弹,那么就必须要到加来扔下两颗炸弹,总之加来比诺曼底重要就对了!

这下好了,包括小胡子在内的所有德军高层,都一致相信,盟军打算在加来登陆,诺曼底只是佯攻而已。

结果:百万大军过海峡,小胡子彻底蒙了。

具体过程咱们就不讨论了,总之英美的计划,成功地骗到了德军。德军将强大的兵力都放在了加来,结果却扑了个空。

反倒是防备稀松的诺曼底地区,却迎来了英美的百万联军。那时候德军的西线总指挥隆美尔,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所以就跑回去陪自己的妻子过生日了。这哥们绝对是个一等一的宠妻狂魔。

正当隆美尔不在前线的时候,前线出事了。英美联军,就像潮水一样,向法国大陆奔袭而来。卷起的滚滚浓烟,似乎在告诉小胡子:怎么样?我们的演技可以吧?

当然了,诺曼底登陆有摘桃子的嫌疑。因为当时苏军独自对抗德军,活生生把德军给拖得不行了。这个时候英美联军再出手,不是摘桃子是什么?

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战争?

新几内亚岛的生存之战:小鬼子的大型荒岛求生真人秀

话说,太平洋战争初期鬼子兵猪突猛进,在太平洋上占领了为数不少的岛屿,北到阿留申群岛南端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南到新几内亚。

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军部的一帮老鬼子们发现占那么多岛根本没有意义,因为老美根本就不屑于跟你逐岛争夺。

要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这个老美也确实是有两下子,针对鬼子兵在环绕日本岛链一圈一圈堆兵的做法,老麦脑洞大开,发挥美军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优势,发明了“跳岛战术”

麦克阿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

你不是岛上有兵嘛,不好意思我就不跟你打,直接路过,只要把可以开发成海空军基地的岛打下来就好,只要跳两下,我的飞机不用靠航母送也能炸到你本土。

至于你派在那些岛上的守军?那只有靠天闹黑卡保佑了,至于吃的喝的有本事你就送啊。

这下鬼子真的没有办法了,因为要往岛上送兵送粮,就要把补给线摆出来,堂堂正正跟美军刚。如果是这样,美军就一个字:炸。

鹰酱不愧是鹰酱,只需要野马式和B-24就可以炸得鬼子生活不能自理,很快,那些岛上的鬼子就陷入了弹未尽,粮先绝,随波逐流听天由命的可悲境地

在现代战争中,没有制空权连仗都不用打。

困守海岛的日军

一开始岛上的鬼子还可以吃事先储存的粮食和淡水,但是库存毕竟是有限的,很快粮食就被吃完,如果不吃粑粑,就只能吃人了。

就在这个至暗时刻,一个神一般的人物出现了。

1942年初,神经紧绷的日本海军“最上”号巡洋舰错误地发射鱼雷,击沉了一艘自家的运输船。

当时在船上的是第八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均。这哥们的体力是真的好,居然在全身沾满了重油的情况下,靠自己连续游了三个多小时爬到新不列颠岛海滩上,而没有半路喂鱼。

今村均中将并没有责怪海军的马鹿们,还帮海军打圆场说是美国人的潜艇干的,不过如果新不列颠岛的日军知道海军差点把他们的救世主淹死,一定会手撕了最上号的混蛋。

今村均

今村均抵达新不列颠岛之后,发现形势十分严峻:1942年11月,他指挥陆军第17军和第18军全力出击解救瓜岛的第2师团,结果因为既没有制空权也没有制海权,不仅第2师团没有救出来,还害得上万鬼子掉海里喂了海鲜。

今村深感靠不住的海军马鹿药丸,在1942年12月就对驻爪哇日军后勤部部长森田亲三说:

“从瓜岛迄今为止的战例来看,米国海空军的战力出乎我们的预料,再这样下去,新不列颠岛上的皇军说不定就要被孤立在南海的孤岛上,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

当时在新不列颠岛的日军和侨民总共有十万多人,在今村均富有远见的请求下,鬼子农林省“热带产业研究所”派人到当地教授鬼子兵如何种植热带作物,同时带来农具,种子,以及200多人的农业技师团队。

今村命令岛上的鬼子彻底执行将每日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农业,以求自力更生。鬼子兵在新不列颠岛的大生产运动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日军在爪哇岛种地,没有牛,只能用马

其实,鬼子的自力更生一开始很不顺利,首先他们尝试种水稻,但是日本的稻种跟南洋的气候土壤不匹配,绝收

然后又种了红薯,但由于当地害虫的规模大大超出了鬼子的想象,绝收

然后又种植了玉米,这次成功了,可在玉米快成熟的时候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当地的大鹦鹉。这些要命的大鸟从来没吃过玉米,因此飞到田里疯狂啄食,开枪都拦不住,结果也是绝收……

要是换了普通人估计这时已经绝望放弃了,但是今村没有,一连串的失败让他意识到:既然外来物种在这里没法生存,为何不因地制宜呢?

脑洞大开的今村找来了当地的土著人,发现他们所有的财产只有木薯和鸡,这些土著人根本没有任何值得劫掠的东西,鸡和木薯嘛,只要用漂亮的玻璃球就可以换到。

许多日军基层官兵以前也是农民,这下干回本行自给自足

奸商今村用玻璃球向土著人换了300只鸡,开始养鸡,鬼子兵都爱吃鸡,不过养鸡就要有饲料,鬼子们发现新不列颠岛的鸡特别喜欢吃蚁穴里的蚁卵,于是各个部队竞相在树林里寻找蚁穴,采集蚁卵。

为了应付美军持续的空袭,今村命令鬼子在海岛的群山里挖掘了上百公里长的坑道和地下掩体,将10万之众的日军官兵及其武器装备深藏其中。

到1945年,新不列颠岛的日军已经研发了堪称范本的荒岛求生手册《就地自给必读》,读来让人大开眼界:

吃饭没有盐不香?这个最简单,直接从海水里煮盐,三个鬼子兵相互配合,一天就可以煮出来两水桶的白盐,还可以做出来盐卤

炒菜没有油不好吃?这个麻烦一点,但也不是不可以。首先从椰子里剥出椰子核,将其晒干后,用自制的机械榨椰子油,还是挺香的。

红圈处就是今村的大本营拉包尔

没有下饭菜?由于萝卜和青菜在新不列颠岛上种不活,只能就地取材挖野菜吃,但是有酱油啊!椰子水加点盐,然后放点酱油粉,味道是差点,还勉强凑合吧!

(小编我怎么觉得今村均再在新几内亚呆两年都可以去发明方便面了!)

由于海岛上唯一不缺的是椰子,鬼子抓住机会大力发展制糖业:把椰子里的水倒出来,再加上捣成粉末的珊瑚礁粉,用文火就可以熬成糖浆,再晒一晒还能制成白糖

顺便,椰子水还能发酵做成椰子酒,连酒的问题都解决了。

豆子和花生还是可以种的,捣烂成泥之后加点晒盐得来的盐卤,就能做出美味的豆腐。花生顺便也能榨点油,花生油,椰子油和糖、木薯粉还可以做出烘焙的小糕点,纯天然,无添加。

木薯的茎叶也别浪费了,放在酱油汤里煮一下,就成了开胃的下饭小菜

鬼子除了养鸡,就是种地

在今村领导下,十万鬼子捕鱼、养鸡、养猪,油盐酱醋一应俱全,纸张衣服都是自己生产的,让战后负责接收日军投降的盟军目瞪口呆。

更离谱的是,新几内亚的鬼子通过开矿炼铁,还搞出了兵工厂,能够自行生产枪械,连飞机都能装配,到1945年已经装配和试飞了四架飞机。

盟军对新不列颠岛的封锁持续了两年,不仅没有把鬼子饿死,反而让他们活得挺滋润,由于日军构筑了大批坑道,盟军的轰炸造成的损失甚微。

1945年8月鬼子投降,盟军本来以为在新不列颠的鬼子兵被封锁两年应该差不多死光了,于是就只派了3000澳大利亚军队前去接受投降

结果,澳大利亚军队登陆后才发现,岛上的鬼子居然还有十万多人,这让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土澳彻底懵逼。

投降后,在新几内亚的日军本该被遣返回国,今村却和盟军谈判说国内刚战败一定百废待兴,我们回去徒增负担,不如就在这里搞开发吧!

日军在新不列颠挖掘的地下掩体,里面还有破旧的潜艇

于是他们又在新不列颠呆了1年多。这1年多今村一面天天和部下们总结战争失败原因,一面培训士兵技术技能,让他们回去能建设国家,开展培训班,据说还出了好多本教科书。

1946年末13万日军和侨民全体回国,还带了自己生产的纸张食物服装农具等上万吨,由于战后的日本物资奇缺,回国的日军反而都发了一笔小财

不得不说,今村均真TM是个人才!至少比那个鼓吹“大和民族从来就是食草民族”的鬼畜牟田口强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中的日军陆军将领在战后普遍遭到恶评,但保全了大批日本人生命的今村均受到的批评却不多。

后来今村作为新不列颠的日军司令接受审判,被判有期徒刑十年,1954年提前释放,1968年10月在东京家中死去,活了82岁。

今村的日军给前来受降的澳大利亚军队修的房子

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战争?

要说二战中发生过的不可思议的战争,绝对要数日军第15集团军向英印联军发起的英帕尔-柯希马战役。一看日军为了一座城竟派出了一整个集团军的兵力就知道此役的重要程度了,但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于兵力是足够多了,但补给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15集团军司令牟田口廉也就前前后后贡献了一系列的“神操作”,造就了这场不可思议的战争。

英帕尔-柯希马战役

日军看不起英军

自从日军对东南亚发起进攻以后,他们就发现,英军比起中国军队弱了可不止一个档次,经常是日军一个穿插迂回,英军就乖乖投降了。

以至于在基本占领整个缅甸之后,日军就膨胀了,准备对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发起进攻。不得不说,英军在缅甸战场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所以会给日军留下这样的印象也不足为奇。

但日军还是低估了英军对印度的重视,这里可是有英国贵族们最喜爱的茶叶,就算是只为了这些茶叶,英军也不可能不管印度。而不管是英帕尔还是柯希马都是经缅甸进入印度的重要边境城市,所以英军还是比较重视的,为了抵抗日军从这里入侵印度,也为了将来能夺回缅甸,英军在这里不仅布置了重兵防守,还留下非常可观的物资,真正构建起了一条钢铁防线。

二战英军

就算如此,日军可没有放过印度的想法,毕竟英军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不怎么样,只要日军集中优势兵力,攻下英帕尔和柯希马,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天高任鸟飞了。于是在1944年1月7日这天,一个代号为“乌”号的作战计划在日军中诞生了。

而负责这次行动的作战单位就是牟田口廉也的15集团军,本来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绝对是要筹备周密之后才会有所行动的,而且英帕尔、柯希马一带地理位置特殊,多山岭密林,对机械化部队来说就是噩梦,也就意味着日军后勤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人家牟田口可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英军简直弱得不像话,他曾对部下说:“遇到英军,只要朝天放几枪,问题就解决了!”牟田口会有这种想法其实也并不奇怪。英军在缅甸确实被如同猴子一般的日军打怕了,确实患上了“恐日症”。

东南亚战场上的日军

在英军看来,日军就是一群丛林里的猴子,根本不需要给养,非常善于包抄绕后,一旦被日军包围,他们的士兵往往就会神经紧张,最终导致一触即溃。

所以牟田口廉也根本就没打算在英帕尔、柯希马一带与英军消耗的打算,在他的计划中,要在4月29日天长节前(他们天皇的生日)攻占这两个地方,一来是为了避开雨季,而来也是个好兆头。

日本天长节

成吉思汗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话说牟田口廉也自己自大不代表整个日军都陪他疯,还是有不少人对此提出了质疑,15军参谋长小畑信良就曾对英帕尔一带的地形进行过勘察,他认为如果不做好后勤方面的准备,这次的作战计划根本不可能完成,之后小畑信良就被撤职了。

随后其他的一些日军军官也提出了相应的质疑,他们认为5月是缅甸的雨季,到时候大雨倾盆,缅甸的热带雨林到时候就变成了沼泽,别说卡车运输了,就连人都难以通行,若再遇到英军空军的袭扰,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面对如此多人的质疑,牟田口廉也就算再自大也不好意思抹那么多人的面子,但很快他就有了计划,并成功说服了其中的绝大多数人。

牟田口廉也

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下这个牟田口廉也是何许人也,他就是“七七事变”中开第一炮挑起战争的那个家伙,作为日军少壮派的代表人物,他后来屡获晋升,成为了中将师团长,再后来又率部与友军在新加坡终迫使10万英属联军投降,成为了15集团军的司令官。所以面对英军基本没有败绩的牟田口廉也嚣张也能够理解。

好了,接着说牟田口想的办法,为了解决后勤的问题,他想到了我们中国的成吉思汗,当年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时候都是随军带着牛羊一起的,他就想效仿成吉思汗,带着牛羊去进攻英帕尔,一来可以让牛羊,甚至是大象驮运物资,而来这些牛羊也可以宰杀来吃。

长见识了

不得不说牟田口这算盘打得不错,也成功忽悠住了其他一些军官。但他忘了成吉思汗随军的牛羊那可都是蒙古人驯化过的,听话得不得了,做到令行禁止完全没有问题。可牟田口临时从缅甸征用的这些牛羊可就有意思了。

先是因为强征导致缅甸当地百姓怨声载道不说,行军过程中,别说让这些牛羊驮运物资了,能按照行军路线前进都是个问题,不少士兵不仅没有因为它们的存在减少负担,反而要四处驱赶这些乱走的家伙,耗费了不少精力。最后士兵们干脆把这些牛羊变成了自己的口粮,一下子负担就减轻了。可是这个时候战争都还没有开始。

牟田口的这番神操作在计划还没开始就夭折了,一时间沦为了参战各方的笑柄,但人家牟田口可不是一般人,根本就不气馁,牛羊不行我还有其他办法。

心疼这些大象

以战养战

这倒是日军一贯的作战风格,打到哪就抢到哪,就地获取物资补给。英军在英帕尔可是放了不少物资的,战斗力又弱,这在牟田口看来完全就是为他准备的,也难怪他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但这次牟田口的算盘算是打错了,这次英军可是铁了心要守住他们的茶叶产地。而英军的指挥官也换成了威廉·约瑟夫·斯利姆。这个家伙与日军往日碰到的有些不一样,这个家伙非常善于琢磨自己的敌人,在对日军进行了一番研究后,他就认定了日军补给将是一个取胜的突破口。

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其实斯利姆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一个字拖。把战争拖进消耗战日军就完了,但说来简单,英军的“恐日症”可没那么好解决。为此,斯利姆加强了对士兵的训练,给他们讲了许多中国战场的例子,告诉他们日军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像中国那样建立立体防线,日军“包饺子”的战术就很难奏效。

斯利姆

在斯利姆的一番操作下,果然英军没有那么怕日军了。牟田口号称的遇到英军只要朝天放几枪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番佯攻后并没有奏效,英军并没有因此溃败。

恼羞成怒之下,牟田口于1944年3月7日对英帕尔和柯希马发起了全面进攻。柯希马位于英帕尔的北部,两地相互形成掎角之势,日军只要能攻占一处,基本就可以实现战略计划了。

但斯利姆确实从中国学到了不少对付日军的手段,他并没有与日军死磕,而是下令向核心阵地收缩,坚守。日军在战争初期靠着丛林作战的优势取得了一定战果,甚至一度切断了英帕尔和柯希马之间的联系,对英帕尔形成了包围。

没东西吃我就啃手

但他们想要看到英军投降的结果并没有发生,斯利姆依旧从容指挥部队坚守英帕尔。牟田口这下也没了办法,只能和斯利姆在英帕尔干耗着,这一耗可就苦了日军的士兵。

由于日军发动这场战争本来就没有做好准备,参战士兵仅仅带了维持三周的口粮,由于始终无法攻占英帕尔,他们的口粮一天比一天少,一开始每天每人还能分到6两粮食,后来一天1.5两,再后来15克,最后干脆直接断粮了,以战养战的目的没有实现,反而让自己陷入了绝境。

他们看上去好饿的样子

再出“新招”

断粮对于日军来说还不是最坏的结果,毕竟缅甸这个地方大多是一些雨林地带,物产丰富,打打野味,吃吃野果也能勉强果腹。但坏也坏在雨林,里面各种蛇虫鼠蚁,搞得日军士兵苦不堪言,据统计有三万多日军士兵因此感染上了伤寒、疟疾、痢疾、霍乱、流感等疾病。

吃得都没有就更别说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了,这支参与代号为“乌”的作战计划的日军士兵大多因为这些疾病连站都站不起来,更别说打仗了,非战斗减员比战斗造成的伤亡还要巨大,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要说这个时候牟田口廉也如果能及时止损,见好就收,赶快收拾收拾跑路,或许还能挽回点损失,他手下的军官也是这么建议的,但牟田口是谁,作为指挥官他可不会饿肚子,于是又一波的“神操作”来了。

“突突突”

面对部下的建议,牟田口反而严令要在4月29日前攻下英帕尔,被他派去进攻柯希马的31师团,虽然最后攻下了柯希马,但两个半月来没有得到一粮一弹的补给,整个师团基本上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根本就没有战斗力了。

可就是这样的情况,牟田口依旧让31师团去担任进攻英帕尔的主力,甚至让自己的参谋长前去监军。31师师团长面对这种情况竟然作出了临阵抗命的决定,他要带着部队到有补给的地方去休整。

牟田口得知后大怒道:“因为没有食物就没办法战斗,这样的人还能称之为‘皇军’吗?‘皇军’即便没有了食物,也必须继续战斗,没有弹药更不能成为不战斗的正当理由,不是还有刺刀吗,没刺刀了不是还有拳头吗,就算这些都没了,不是还有一口牙齿吗?”

英帕尔-柯希马战役

这逻辑恐怕也就当时的日军具备了,真的是没谁了。31师团的师团长根本就不管牟田口说什么,执意带着部队走了,这一走,负责进攻英帕尔的15师团反而陷入了有可能被合围的危地。就算如此,人家牟田口依旧不准备放弃进攻英帕尔。

6月10日,牟田口直接撤换了三个师团的师团长,勉强集中了两个师团的疲弱之兵再度对英帕尔发起了猛攻,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伤亡数字呈直线上升之势。

战至7月2日,牟田口才意识到英帕尔已经不是他们能攻下的了,于是下达了撤退命令。命令刚一下达,整个15集团军就如豁大赦一般,争先恐后地往后方溃逃。

但由于实在是太饿了,有的士兵走着走着就死掉了,本来日军素来有将死伤者带走,就算不能把人带走,至少也要把骨灰带走的传统。可当时根本就没人在意这些了,沿途全是日军的遗骸,场面甚至壮观。

场面靠脑补就很舒适

痛打落水狗这事英军可不会错过,追着日军后面一阵猛打,天上还派出飞机对日军溃逃部队进行狂轰滥炸,好在当时由于雨季已经到来,对英军的追击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然估计日军第15集团军免不了在英帕尔全军覆没。

最后,牟田口廉也领出去的10万大军伤亡、失踪5.5万余人,其中非战斗减员就在一半以上,这个数字实在是不可思议,也成为了日军陆军在二战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无疑就是牟田口廉也一系列的“神操作”。

打扫战场咯

结语

斯利姆因此一战成名,不仅让英军解除了“恐日症”,还在往后对日作战中屡立战功,收复整个缅甸,在1948年接替蒙哥马利成为英军总参谋长。不仅如此,就算到了现在,英帕尔-柯希马战役在英国都还被票选为“最伟大的战役”。因此,斯利姆真的应该好好感谢一下牟田口廉也。

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战争?

 1、二战中期在中非,意大利军队500多人奉命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坚固的混凝土永备工势,充足的弹药,甚至还得到了2门德国人支援的两门威力巨大的88炮和充足的弹药,而进攻方的英军只有400多人,甚至连像样的重武器都没有,英国指挥官对这次攻打基本不抱有希望,甚至已经做好了撤退的打算。

但是奇怪的是进攻刚刚打响,意大利人就放弃了抵抗打出了白旗。当询问接受投降的意大利军官为什么投降时,对方竟然气呼呼的说:“我们没有撬棍,没办法打开那些该死的弹药箱!”2、一次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军1万五千名联合部队进攻一座日本人占领的小岛,在准备了2个小时的炮击后,美澳联军登陆并在战斗中损失了25名士兵后完全控制了小岛,岛上没有日本人。当然,如果岛上确实有日本守军的话,这个伤亡数字应该还要被扩大。3、在著名的“狼群”行动中,一艘德国U型潜击中了一艘盟军的运输船,这艘满载军用物资和de-tona-tor的运输船被击中后发生了大爆炸,各种东西被炸的漫天乱飞,兴奋的德军U型潜艇船长命令潜艇上浮观看自己的战绩,不幸的是一辆被炸飞到天上去的M4谢尔曼坦克正好掉下来把潜艇给砸沉了……并且,这艘潜艇也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坦克给击沉的潜艇。4、盟军诺曼底登陆,一个在欧洲战场几乎没有败绩德军王牌坦克营的指挥官可能被冲昏了头脑,直接带领他下属和刚刚装备的新式威力巨大的虎式坦克,开上海边的沙滩,和盟军的军舰展开对射,其勇气极其可嘉!但遗憾的是他们只在发射过一轮炮弹以后,盟军3万吨级战列舰上的巨炮就把这些新式坦克给直接轰回零件状态。5、在一个双方胶着的港口,德军布雷舰每逢星期一、三、五便来布雷,而英军扫雷舰每逢星期二、四、六便去扫雷。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英军指挥官因为别的事,而没顾得上例行的扫雷作业,第二天前来布雷的德军扫雷舰被自己前天布的水雷炸沉了……在英军救起落水的德军军官时,对方十分气愤地的质问英军军官:“你们做为扫雷部队怎么能这样不负责!这在我们的军队里面是绝对不允许的!”而绅士的英国人对此也一直很过意不去,因此对于这些被救的德军一直给予很好地待遇,直到战争结束把他们送回国。

附二战时期十大件末解之谜。

第十名 被遗忘的名单

最近,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有一个神秘的发现,历史学家在一个地堡里发现了一串名单,内含17个英国人名,名单来源未知。人们怀疑这些名单上的人是犹太囚犯,更甚者认为名单上的人是由英国人组成的纳粹党卫队的成员。名单背后写着“现在“绝不”及“自那时起”更令其疑窦重生。

第九名 琥珀宫

琥珀宫建于18世纪,形如首饰盒,面积约55平方米,墙面镶嵌多吨琥珀和奇珍异宝及金叶边镜子。这间屋子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1941年纳粹攻入列宁格勒以后,它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2003年一个复制品落成于俄国圣彼得堡的凯瑟琳宫殿,但近期研究显示原件即将重见天日。

第八名 致命双袭

1941年在珍珠港事件前《纽约人》头版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广告,广告似乎是在宣传一种骰子游戏,广告中骰子上可见的数字为0 5 7 xx 24和2.广告的内容有一张诡异的图片,图片中一群人在空袭避难所中玩骰子,广告下端有一个品味有些奇特的双头鹰的徽标,不少人认为广告内容暗示了美国将要受到攻击的日期,而双头鹰被怀疑谕示受到美国德国和日本两线威胁。

第七名 消失的飞行中队

二战末,五架隶属于海军的鱼雷轰炸机与14名机组成员神秘的消失了,这是航空史上的最大谜团之一,百慕大三角的传说也因为此事变得沸沸扬扬。第19飞行中队的命运至今仍为谜团,且疑点重重。比如说,有传闻说机组成员曾传出该区域“天空不正常”这样的神秘信息。

第六名 希特勒的私生子

尽管人们相信希特勒没有后人,但实际上他可能有个儿子。一战时28岁的希特勒是驻扎在法国的一名军人。据称,在休假时他与一个16岁的法国姑娘夏洛特.罗布卓发生关系,这段闪电恋情结果是让—玛丽.罗布卓,但希特勒从未承认过他是自己的儿子,最新发现的证据显示,希特勒在死之前一直给予其母亲经济资助。讽刺的是毫不知情的让玛丽.罗布卓在二战中一直与自己的父亲和纳粹战斗。虽然理论上说希特勒后人的谜团,从一战期间到二战结束已经无果而终,但是现在独裁者的后代,因为让玛丽.罗布卓的出现有了一个说法,让玛丽.罗布卓结婚数次且育有9个子女,他于1985年逝世。

第五名 纯粹的宝物

众所周知,希特勒掠夺了成百上千的艺术品,企图建立一所艺术博物馆,许多艺术品在纳粹即将兵败时被毁坏,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从此踪迹难寻。著名德国将领埃尔温.隆美尔的宝藏是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二战失落宝藏,他令4名党卫军潜水员将6个装有宝石、金锭、银锭的铁箱藏于海底,后来发现了一套密码,该密码显示它被埋于科西嘉岛近岸的洞穴中。

第四名 鲁道夫.赫斯叛逃

鲁道夫.赫斯在第三帝国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德国纳粹党的副首,二战时期最怪异的事情之一便发生在他身上。在德国向苏联宣战的前一天,他只身飞往苏格兰,试图与英国和平协商,但由于飞机缺油迫降后被捕,他在秘密监禁中度过余生。据说在1987年93岁时自缢身亡,但目前有人声称他被英国政府所杀,目的是掩盖试图推翻丘吉尔政权的密谋。

第三名 纳鲁斯号和普鲁吐号

纳鲁斯和普赖吐是两艘运煤船,在战时主要用于为盟军运输至坐飞机所需的铝。两艘船共有船员394人,在1941年年底消失,消失之前没能发出任何求救信号。他们是美国海军船只库克罗普斯号的节煤船,该船是迄今为止莫名消失的最大的美国海军船只。这三艘船消失时载有相同的货物,并且都沿着相同的航线穿行百慕大三角。由于没有德国U型潜艇声称击沉了这几艘货轮,许多怪异理论由此而生。

第二名 马尔堡乱葬冈

2009年在波兰马尔堡的一个城堡附近,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发现,建筑工人发现了一个乱葬冈,里面埋着超过2000人的尸体。专家仍无法完全确定这些尸体的身份,还有为什么历史上对这一事件毫无记载,这些尸体从二战年掩埋至今,入土时无人身着衣物,携带个人物品。在二战开始之前有日耳曼人在此地生活,有人认为乱葬冈里面正是这些人被屠杀后的遗骸。

第一名 幽浮战机

在欧洲与太平洋战场上的盟军飞行员将其称作为幽浮战机,自1944年11月这些不明飞行物出现在世界各地,它们是紧跟在飞机后方的一组6到7英尺橘黄色的发光球形物体,战争各方都认为它们是敌方的秘密武器。它们通常成三角形排布悬浮在空中,这些不明飞行物既无法被击落也无法被甩开,这些现象至今都没有解释,军事情报机构则拒绝透露相关消息。

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战争?

二战中,被日本人称为“太平洋的奇迹作战”的基斯卡岛战役,无论是美军的表现,还是日军的行动,都给人以不可思议的怪异感觉。

不可思议的美加盟军封锁作战

当时,虽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屡遭败绩,但为了防止美军借助阿留申群岛进攻日本的千岛群岛,便想要依托基斯卡岛和阿图岛两个据点来固守阿留申群岛一线。

所以,日军在基斯卡岛和阿图岛分别部署了6000余人和2900余人的守备兵力,并频繁派出补给舰队向两个岛屿运输物资。

见此,美军急忙派出海军和空军严密封锁阿留申群岛的运输线,意图阻截日军的海面补给舰队。

于是,日军只好改为潜艇水下补给。

▲木村昌福

不久,美军基本解决了南太平洋的威胁,便派遣金凯德少将及其所属舰队,协同美军陆军、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及加拿大盟军,企图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基斯卡岛和阿图岛。

美军先是吹响了阿图岛战役的号角,并一举歼灭了守岛的2800多日军,俘虏近百人,而美军也付出了战死549人、受伤1148人、因疾病丧失战斗2100余人的惨重代价,从而延缓了收复基斯卡岛的行动。

随后,金凯德决定,在援军到达前,先将基斯卡岛全面封锁。

日本得到这些消息后,大为震惊,决定仿效三个月前的“日军瓜岛撤离行动”,意图将基斯卡岛上的守军全部接回,以保存有生力量。

1943年6月,日军派出第一潜水舰队(拥有大型伊号潜艇15艘),秘密潜往基斯卡岛,为岛上补给弹药125吨,粮食100吨,并载着800余名病员打算撤回。

但是,当日军第一潜水舰队返回时,美军却加大了反潜侦察,并击沉了伊24号潜艇。

接着,日军再次派出第一潜水舰队前往基斯卡岛,却再遭受重大损失,其中:伊-7和伊-9号潜艇被美军舰队击沉。

仅仅两次,日军第一潜水舰队就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力量,就再也不敢派潜艇去冒险了。

1943年7月,日军一边筹划水面舰艇营救被困基斯卡岛上的人员,一边令守岛部队提前进行撤离演练和做了撤离准备。同时,任命从俾斯麦海海战伤愈归队的木村昌福海军少将为营救舰队指挥官。

7月29日,日军意图借助浓雾掩护前往基斯卡岛,却早已被美军的PBY卡特琳娜式水上侦察机发现,并报告给了金凯德少将。

金凯德闻讯大喜,立即指挥TG16.22舰队赶往“伏击点”,并向“伏击点”发射了518发14英寸主炮弹。

当时的TG16.22舰队力量包括密西西比号(BB-41)和爱达荷号(BB-42)两艘大型战列舰,而日军舰队只是轻型的巡洋舰队。所以,在装备上,美军舰队完全压倒日军舰队。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对于这一切,木村昌福却是一无所知,依旧向着基斯卡岛前进。

然而,令人更加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美军信息员在报告时究竟将日军舰队的坐标位置说错了。结果,美军TG16.22舰队发射的518发炮弹全部投向空无一物的大海。

否则,木村昌福率领的营救舰队必将遭受灭顶之灾,更不要说执行撤离任务了。

不可思议的日军撤离作战

原本,金凯德率领舰队对基斯卡岛进行封锁,而由于他将舰队调往“伏击点”执行轰炸任务,从而导致美军对基斯卡岛的封锁出现了漏洞。

于是,木村昌福正好借用这一空挡抵达了基斯卡岛。为了实现快速撤离的目标,他又指挥守岛人员将所有武器丢弃,以减轻军舰负重。

因此,守岛的6000多人仅用了55分钟就全部安全撤离,而这时的金凯德还在指挥舰队返回基地补充弹药。

▲美军士兵正在登陆基斯卡岛

同时,守岛人员在撤离时,为了给登岛的美加盟军制造麻烦,居然在岛上埋下了大量地雷和设下大量陷阱,并且还将大量水雷丢入海中,意图炸毁一些倒霉的美国军舰。

虽然,木村昌福侥幸完成了撤离任务,但是他所指挥的营救舰队却在前往基斯卡岛的途中发生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

二战中,日军常常标榜自己如何强大,训练又是如何有素。结果,木村昌福指挥的11艘营救舰队却在穿越浓雾途中发生了5艘军舰相撞的事故。即:阿武畏号被海防舰国后号撞成轻伤,而若叶号则被初霜号和长波号撞成重伤而不得不中途返回。

况且,木村昌福还有“日本海军武将中的武将”之称,咋就会发生如此大失水平的事故呢?

不可思议的盟军登陆作战

再次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对于日军所做的这一切,美加盟军居然也是一无所知,并于7月30日再次对空无一人的基斯卡岛进行了重新封锁。

同时,从8月1日起,美军的两艘战列舰和陆军航空队连续向基斯卡岛实施了长达半个月、数十次的大轰炸,累计投弹超1200发。

▲金凯德

8月15日,3万多美加盟军在100余艘战舰的掩护下,陆续登上了基斯卡岛,却因大雾和地雷造成友军相互射击,从而导致24名美军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自己人的枪下。

此外,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美军居然还被一块吓唬人的“鼠疫病人隔离所”的牌子吓得纷纷接种疫苗。

8月18日,又再次上演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竟然真有一艘倒霉的美军驱逐舰阿伯纳·里德号被一枚岛边的水雷所重创,并且造成71人死亡的重大损失。

不可思议的晋升

众所周知,“赏罚分明”是军队非常讲究的一条原则。

但是,因指挥失误导致基斯卡岛上6000多日军安全撤离的美军金凯德少将,按理应承担相应责任。结果,金凯德不但没有承担任何责任,反而在此战后被晋升为中将。

若以此来看,美军人员的晋升,似乎并不完全以军功为标准。那么,又是依据什么呢?

虽然,在二战中,美军和日军都表现出了强大的一面,但是他们上面所表现出的那些不可思议,却不免又让人心生疑惑,似乎美军和日军的强大并不是人的强大,而是经济和装备的强大的结果。所以,一个国家的军队想要强大,则离开经济的支撑,更离不开先进的装备和装备的更新换代。

注:以上内容来源《基斯卡·太平洋奇迹作战》和《日本帝国衰亡史》等。

图片来源网络

二战中发生过哪些不可思议的战争?

一,德军七个人占领南斯拉夫

1941年3月26日,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发生了政变,推翻了亲德政府。

希特勒很生气,于是准备全面入侵南斯拉夫。 4月6日,德军投入五个师准备进攻。

党卫军第2“帝国”师摩托化侦察营第2连连长的克林根贝格,带领士兵突前侦查。

12日,他们来到多瑙河沿岸,发现通往贝尔格莱德的桥梁已经被炸毁。但是运气不错,河边有艘被遗弃的摩托艇。

克林根贝格先带着8名战士过河,然后派2名士兵回去接其他人的时候摩托艇坏掉了。。。这时候七名德军士兵决定继续前进。

然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1,他们俘虏了二十多名南斯拉夫士兵和汽车,自身无一伤亡。

2,他们换上对方军服,一路乘车直奔贝尔格莱德,中途无人检查怀疑。

3,进入贝尔格莱德后在德国大使馆升纳粹旗,宣布占领贝尔格莱德。

4,恐吓闻讯赶来的贝尔格莱德市长,声称自己是多个党卫师的先头部队,要求市长通过南斯拉夫电台宣布投降。不然将轰炸贝尔格莱德。(狗屎运极佳的克林根贝格在说这话的时候,头顶竟然有德军侦察机飞过。。。)

贝尔格莱德市长根本没想到这几个德军只是虚张声势,而且手里的无线电出了故障,只能接收而不能发送;

于是南斯拉夫人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投降。整个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20万军民,他们全部成了这支仅有7人组成的小分队的战利品。

克林根贝格也凭借这一奇迹,在1941年5月14日获得希特勒亲手颁发的骑士十字勋章。

二,日本海军炸沉陆军大将的船

今村均(1886-1968),日本陆军大将。

1942年3月,日本陆军十六军司令部要员在指挥登陆爪哇岛时所乘坐的特种运输舰神州丸遭到鱼雷袭击沉没。

导致陆军约100人死亡,十六军司令今村均中将及其参谋更在海上漂流了3个小时才被救起。

事后调查时,发现鱼雷来自于海军重巡洋舰“最上号”。。。

于是海军前来谢罪,脾气还算好的今村均主动地说“船只是以遭到盟军潜艇、空袭而沉没”替海军保全了颜面。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