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去世后,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拖雷继承了成吉思汗百分之八十的军队和财富,拖雷去世后,窝阔台把拖累的部众通通给拖雷长子猛哥继承

托雷大家很熟悉,成吉思汗最小的嫡子,也是成吉思汗最疼爱的儿子。也是《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把兄弟,华筝的亲哥哥。

成吉思汗去世的时候,托雷继承了成吉思汗绝大多数的遗产,甚至包括80%的蒙古军队。可问题是,成吉思汗的临终遗言中,将大汗的位置传给了托雷的三哥窝阔台。

这就有点儿小尴尬了,对托雷和窝阔台来说,都是个很大的问题。托雷有权没有位份,窝阔台有位份却没有足够的权力。

最有意思的是,蒙古人实行贵族民主制度,也就是在贵族圈子内部举行一个忽里台大会,只有在大会上得票多的人,才能成为新一届大汗。这一等就是2年时间,期间一直都是托雷担任监国重任,也就是预备大汗的意思。

这么一来托雷是不是有资格和窝阔台一争高下了?

不好意思,由于他们的大哥术赤去世了,二哥察合台全力支持老三窝阔台,导致势单力薄的托雷,只能把大汗的位置让给了哥哥窝阔台。

此后窝阔台在行军路上,找了个借口,就把托雷给做掉了(大概率是这样)。托雷去世的时候,年仅40岁,实在是英年早逝。

可多年以后,托雷的儿子们,却从窝阔台的儿子手里,夺取了大汗的位置。为啥窝阔台在处理掉托雷以后,没有夺取他的军队呢?

这就要问问托雷的媳妇儿唆鲁禾帖尼,这姑娘可是蒙古大名鼎鼎的女强人,人称四汗之母。

一、唆鲁禾帖尼的4个儿子,全都成了大汗。

唆鲁禾帖尼这个名字实在是有点儿拗口,不过这完全不影响这位小姐姐在历史上的地位。她本是克烈部王罕的侄女,而王罕又是成吉思汗的义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唆鲁禾帖尼和成吉思汗是一辈人。

不过两人年龄差距较大,唆鲁禾帖尼只比托雷大了1岁,成吉思汗曾经向王罕提亲,让唆鲁禾帖尼嫁给托雷,不久之后,成吉思汗就宰了王罕,吞并了克烈部。

唆鲁禾帖尼就这么稀里糊涂嫁给了托雷,本来两家还是世仇,不过嫁给托雷以后,唆鲁禾帖尼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妻子,相夫教子,十分妥帖。

她还给托雷生了4个儿子:

长子蒙哥,次子忽必烈,三子旭烈兀,四子阿里不哥。

好家伙,这4个人的名字一出来,大家对这位老母亲可就真的肃然起敬了。因为这4个人都是蒙古历史上的风云人物。

  1. 长子蒙哥,是蒙古帝国的第4任大汗,正是在他手里,将大汗的位置从窝阔台系转移到了托雷系。
  2. 次子忽必烈,那就更出名了,元朝的创始人,蒙古帝国的第五任大汗。他在位期间灭了南宋,完成了天下一统。
  3. 三子旭烈兀,建立了蒙古帝国旗下4大汗国之一的伊利汗国。
  4. 四子阿里不哥,被蒙古贵族们公推为新任大汗,和忽必烈争夺大汗之位,最后战败。

所以说,唆鲁禾帖尼,绝对是蒙古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女人,毕竟她的丈夫托雷很有名气,她的4个儿子也非常有名气。能教育出这么4个优秀的儿子,可见这个女人不简单。

二、唆鲁禾帖尼,保住了托雷家族的利益。

托雷和窝阔台,绝对是一对冤家,这事儿都要怪他们的老爹成吉思汗。托雷担任监国的时间长达2年零2个月之久,这期间他迟迟不肯组织忽里台大会,可把窝阔台急坏了。

所以说两个人的矛盾由此更加深了,等到窝阔台继位以后,自然不可能放过手握重兵的托雷。就算托雷死了,窝阔台对托雷家族也不可能轻易饶恕。

第一,要求唆鲁禾帖尼改嫁给贵由。

托雷死后,窝阔台为了削弱托雷家族的势力,曾经要求唆鲁禾帖尼改嫁给自己的儿子贵由。

好家伙,可能从法理上来说,我们不是很能接受。但是在当时的蒙古族内部来说,侄子娶婶娘为妻,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唆鲁禾帖尼改嫁了,那托雷家族可就彻底完了。这个时候唆鲁禾帖尼以孩子们太小为由,拒绝了窝阔台的命令。

第二,强行拨走了托雷家族的2000兵马

一计不成,窝阔台又生一计,他没有通过托雷家族的允许,擅自将属于托雷家族的2000人强行划给了自己的儿子阔端。

对此,托雷的手下们愤愤不平,可唆鲁禾帖尼对此却表现出了异常的淡定。她一边顺从窝阔台的命令,一边安抚托雷的手下们,以防闹出更大的麻烦。

但是唆鲁禾帖尼并没有为此退缩,她反而明里暗里指责窝阔台辜负了托雷。或许是窝阔台良心发现,自此他再也没有为难过托雷的家人,反而给了唆鲁禾帖尼一大块土地,让她在这里抚养自己的孩子。

唆鲁禾帖尼在这片土地上,为自己的儿子们聘请了各种老师,由于唆鲁禾帖尼撑起了托雷家族的门面,这使得窝阔台吞并托雷家族的计划宣告破产。

三、不动声色中,壮大托雷系。

说窝阔台抢不走托雷家族的军队,那就是在开玩笑。毕竟他是大汗,就算托雷活着,也得听从窝阔台的调遣,更何况当时只剩下几个孤儿寡母呢?

所以说,唆鲁禾帖尼明白一个道理,要想保住家族的势力,必须要屈服于窝阔台集团。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再谈发展。要是连生存都成了一个问题,哪里还有什么发展呢?

  1. 因此,当窝阔台在位期间,唆鲁禾帖尼尽力靠自己的政治手段,保住了托雷家族的一家老小,先求生存。至于兵权的事情,压根就抓不住。
  2. 在窝阔台去世以后,乃马真后执掌大权,唆鲁禾帖尼又跑来积极支持乃马真后以及她的儿子贵由汗。在贵由汗登基的当天,唆鲁禾帖尼是第一个到场的人。
  3. 窝阔台去世后,不少蒙古贵族上蹿下跳,纷纷为自己的支持者摇旗呐喊。唯独唆鲁禾帖尼和她的4个儿子对此没有表态。因此贵由汗登基以后,对她们一家人特别恭敬,甚至开始重用她的大儿子蒙哥。

当然了,光靠韬光养晦,是不足以夺权的。真正使得托雷系壮大的一件事,还是唆鲁禾帖尼押宝拔都这件事。

拔都是术赤的儿子,术赤是成吉思汗的长子。但是术赤和老二察合台、老三窝阔台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反倒是和老四托雷关系很好。

这份关系,也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代。术赤系和托雷系的后人,关系一直不错。长子西征时,拔都对蒙哥也比较照顾。

可是拔都和贵由的关系却很差,贵由称汗的时候,拔都甚至都没有去参加。贵由汗很生气,打算讨伐拔都。这个时候唆鲁禾帖尼开始押宝了!

她冒着全家被害的危险,让自己的长子蒙哥,向拔都通风报信,以此换取了拔都的鼎力支持。术赤的血统存疑,所以拔都不可能继承大汗的位置,因此拔都后期特别支持蒙哥汗继位。

拔都的实力太强了,有了他的支持,蒙哥继位的胜算就很大了!

总结:论一个好女人对家族的重要性。

娶一个好女人,对这个家族来说,绝对有至关重要的好处。唆鲁禾帖尼在关键时刻,不仅与拔都结盟,而且还拉拢了成吉思汗的大弟合撒儿家族、三弟合赤温家族、幼弟铁木格斡赤斤家族等等。

有了这些宗亲们的支持,蒙哥汗继位,才能成为现实。蒙哥汗继位以后,托雷系才算是真正壮大了起来,昔日跟着托雷混的人,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回到了托雷系子孙的身边。

拖雷去世后,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史载,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共生了4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四子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为蒙古帝国的建立以及称霸欧亚立下了汗马功劳,称得上帝国的四根柱石。蒙古人没有立长为储的习俗,反而有“幼子守灶”的古训,意思是由小儿子继承父母的家业。成吉思汗根据四个儿子的性格、才干与特点,给他们分别安排了不同的职位:术赤管狩猎;察合台管法令;窝阔台主抓朝政;拖雷统领军队。

蒙古帝国的一代开基者成吉思汗虽然非常喜爱并器重幼子拖雷,但到晚年时已经有意选择忠厚宽仁、处事谨慎、作风稳健的老三窝阔台做自己的接班人。

在蒙古帝国初具规模时,成吉思汗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位有政治眼光与手段的儿子以巩固并拓展浴血打拼所创立的马上帝国,替自己完成未竟之业。窝阔台足智多谋,登高望远,治国才能较骁勇善战的拖雷更为全面。从帝国的发展前途以及长治久安出发,成吉思汗克服了对小儿子拖雷的宠溺之情,量才使用,打破了蒙古人“幼子守灶”的旧俗,攫拔老三窝阔台为继承人。

安排好接班人后,成吉思汗于1219年挥师西征,窝阔台等四子随父从征。1225年春,蒙古军攻城拔寨,大获全胜,窝阔台随父回到蒙古大草原,结束了这段历时7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性远征。1226年7月,成吉思汗再次率军攻伐西夏。次年6月,面对蒙古人的凶猛攻击,西夏人抵御不住,其国主遣使乞降。成吉思汗击溃夏军主力后,将兵锋转向了蒙人世仇——金国。

蒙军渡过黄河,攻占临洮府(今甘肃临洮)。7月,再陷京兆(今西安)。年迈的成吉思汗在攻西夏时中过箭伤,加上老病缠身,如今又鞍马劳顿,疲累过度,在六盘山的度夏营帐里死去。

按照蒙古旧俗,帝王死后应立即由他指定的接班人继承王位。但是,由于传统的忽里尔台制(部落议事制度)仍在起作用,窝阔台还不能因其父的遗命立即登基,而要等忽里台大会的最后决定。在王位空缺的两年时间内,由掌握兵权的拖雷暂时摄政监国。

1229年秋,蒙古诸王、酋长和重臣举行忽里台大会,以推选新汗。有些宗王、贵族恪守旧制,主张立幼子拖雷为汗,想推翻成吉思汗的遗命。此时,远在中亚的长子术赤已死,老二察合台又力挺窝阔台,拖雷势单力孤,只得表示拥护窝阔台称汗。

经过参会贵族们的再三劝进,内心欣喜若狂的窝阔台才装作勉强的样子表示服从成吉思汗的遗嘱和众人的抬爱,以及众兄弟的劝告,答应继承汗位。

窝阔台即汗位后,颁令严守成吉思汗制定的法令,并重用老臣耶律楚材等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蒙古帝国的各项政治、法律制度。为树立威信,他发起了灭金战争。1234年,蒙、宋联手攻金,金都汴京城破,金亡。之后,他还发起了第二次西征。蒙古军连破不里阿尔、钦察、摩尔多瓦、斡罗思、阿速、孛烈儿(波兰)、马扎尔(匈牙利)......蒙古军队沿途烧杀抢掠,所过无不灰飞烟灭。史载,窝阔台性格宽厚,仁慈和善,喜欢广施恩惠以笼络人心,在赏赐财物方面,谁都不如他慷慨大方。蒙古军队不停息的发动战争,来自帝国远近各地的战利品源源不断地运到哈拉和林宫廷中,窝阔台常常不经登记造册就散发一空,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豪气。

但他貌似宽仁温和、豪爽大度的性格中仍有戾狠嗜杀、苛刻残暴的另一面。尤其在蒙古宫廷斗争中,窝阔台表现的更是冷酷、狠毒,毫不留情。

成吉思汗死后,四弟拖雷掌有蒙古军队的百分之八十,而且成吉思汗积累下的巨额财富也大都被他继承,具有雄厚的军事实力和不容小觑的财力,窝阔台一直将他视为自己稳固汗位的最大隐患与威胁;拖雷自幼就跟随其父四处征战,得成吉思汗亲传,一向骁勇善战。在军中威望卓著,尤其在伐金战役中,拖雷更是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从而引起窝阔台的嫉恨,最终用诡计将亲弟拖雷毒死。史载,1232年9月,窝阔台上位已4年,拖雷不明不白的死在伐金的征途上。

窝阔台或许心怀鬼胎,或许有些愧疚不安,总之他并未将拖雷的军队、部民和财富全部吞并。他给拖雷子蒙哥娶了火鲁剌(又称弘吉剌)部的女子火里差为妻,还分给了他一部分军队、部民(并没有将原属拖雷的军队、部民全部留给他)和财产。但是,蒙哥始终未忘杀父之仇,他在等待复仇机会。为麻痹窝阔台,他卖力地追随伯父东征西伐,并屡立战功,不仅消除了窝阔台系对他的疑忌,而且在蒙古诸王以及功臣中赢得了崇高的声誉与威望,为其日后一举夺得汗位夯实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拖雷遗孀、蒙哥之母唆鲁施贴尼也在加紧活动,这位极有能力的女人在老公死后,请客送礼,犒赏军士与部民,赢得了广泛的同情与爱戴,使人心归向于她。险恶复杂的斗争环境令她谨言慎行,她严禁诸儿违反法令, 竭力庇护部民,不准税吏、官员、士兵苛虐百姓。在唆鲁施贴尼的言传身教下,蒙哥逐渐形成了性格坚毅、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加上他继承了其父拖雷的军事才能,雄才大略,于是威望一天天积累起来。

1242年11月,喜欢酗酒的窝阔台中风而死,殁年56岁。由其子贵由即汗位。窝阔台子贵由汗是其诸子中最有本事的一个,可惜他耽于酒色,很短命,只活了43岁就突然死去。贵由死后,汗位空缺,满朝文武都关注并期待蒙哥上位。窝阔台的子孙们偏偏不争气,酗酒的酗酒,纵欲的纵欲,聚敛的聚敛,论能力与声望,没一个是蒙哥的对手。

1249年,贵由汗已死去两年,在推举大汗的忽里台大会上,与窝阔台系有仇的术赤之子拔都坚决支持蒙哥,并率先推举他为汗位的继承者,拔都兵强马壮,无人敢质疑他,他的态度使参会者纷纷一边倒。就这样,蒙哥依靠他所树立的威望以及与拔都结盟形成的强大军事力量,终于把汗位从窝阔台系手中给夺了回来。1251年夏,蒙哥取得了绝大多数宗王贵戚的支持,终于在斡难河畔昂首登上了大汉的宝座,并接过了象征汗权的苏鲁锭长枪,实现了他长期以来立志复兴汗位的宿愿。

【写作辛苦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拖雷去世后,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成吉思汗去世后,继位的虽然是窝阔台,但绝大多数军队和财富却是拖雷继承的。拖雷去世之后,窝阔台曾觊觎他的军队和财产,但因为拖雷有个很能干的妻子,所以托雷的子孙不但保住了遗产,还从窝阔台子孙手中抢走了汗位。

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儿帖一共为他生下四个嫡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托雷,这四个儿子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夺取了大量土地和财富,建立了不世之功,堪称帝国四大支柱。

这四个儿子虽然都是成吉思汗的心头肉,但由于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习俗,所以成吉思汗最开始是将托雷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并对其十分溺爱,给了他大量军队和土地。

不过,到了成吉思汗执政晚期,他开始中意三儿子窝阔台,因此在他西征之前,他将几个儿子叫到身边,明言让窝阔台作为汗位继承人。

成吉思汗之所以背弃蒙古传统,选择窝阔台作为汗位继承人,是因为随着帝国扩张的步伐加大,成吉思汗逐渐意识到需要选择一位具有政治眼光和高明手段的人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托雷虽然很出色,但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而窝阔台则足智多谋,是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

也就是说,成吉思汗为了大局着想,只有牺牲托雷的利益了,但这不代表他对托雷没有了爱,事实上他为了补偿托雷,将自己的大部分遗产都给了托雷。

1227年,成吉思汗在出征西夏的归途中生了重病,驻扎在六盘山休养,他再次将几个儿子召到身边,重申让窝阔台继承汗位是他的最终决定,还要几个兄弟团结一致,诸子都都表示服从。

不久后,成吉思汗就去世了,按照他的遗嘱,窝阔台应当继承汗位,其他几个儿子不应该跟他争。

但现实却是,窝阔台无法马上继位,因为当时蒙古忽里勒台制(一种议会制度,主要商讨汗位继承人人选及重要国事)依然还在起作用,他是否能继承汗位,必须得到多数王公贵族的同意才行。

但是,那时候蒙古王公贵族分散在各地,召集众人开一次忽里勒台大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怎么办才好呢?

众人一直认为,托雷作为成吉思汗的幼子,按照蒙古幼子守灶的习俗,在新的可汗产生之前,由他担任监国是比较稳妥的,窝阔台对此也无法反对。

事实上,就当是个人实力而言,也没有人比托雷更强了,因为他继承了成吉思汗十二万九千人军队中的十一万一千人,军事实力十分强大;并且,托雷还继承了成吉思汗绝大多数私产,这也使得他成为诸子中最富有之人。

可以说,托雷的实力是碾压其他兄弟的存在,但这不代表他就一手遮天了,因为蒙古人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为道德标准,不会像汉人一样谁拳头大谁就一定是王者,而是需要得到多数人的支持才行。

1227年,托雷在监国两年之后,蒙古王公贵族终于聚在一起举行了忽里勒台大会,推举新的大汗。

在大会上,王公们分成了两个派别,守旧派坚持幼子守灶,主张托雷继位,他们与另一派别,即拥立窝阔台的人产生了激烈的争执,会议召开了四十天依然没有结果。

到最后,由于术赤去世,其子拔都赶来参加大会,他表示拥立窝阔台,再加上察合台也坚决支持窝阔台,最终窝阔台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正式继承了汗位。

窝阔台虽然继承了汗位,但他深知托雷在一天,他就不是真正的大汗,尤其是后来托雷假道灭金,其权势和地位俨然有超过窝阔台的趋势,这让窝阔台如芒在背,发誓一定要从托雷手中抢走军队和财富,从而巩固汗位。

1232年,托雷班师回朝,窝阔台使用诡计,将他给害死了,史称巫水之谜。

托雷死后,他的妻子克烈·唆鲁禾帖尼掌管了家族,窝阔台提出让她嫁给儿子贵由,被唆鲁禾帖尼以诸子尚未成年、还需要照顾为由拒绝。

事实上,这是窝阔台的又一个阴谋,因为只要唆鲁禾帖尼嫁给贵由,那托雷的军队和财富也就归贵由所有了,唆鲁禾帖尼对此心知肚明,也知道托雷之死跟窝阔台有关,所以她才拒绝的。

一计不成,再用一计,窝阔台强令将托雷统帅的三千户授予次子阔端,这引起了托雷部属的极大不满,但唆鲁禾帖尼却说服他们,硬是将三千户送给了阔端。

看似唆鲁禾帖尼吃了大亏,其实她有自己的小心思,她想以此来稳住窝阔台,让窝阔台日后不好意思再开口。

但是,唆鲁禾帖尼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一边与窝阔台斡旋,一边极力拉拢阔端,最终将阔端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也就是将失去的三千户换个方式要了回来。

当然了,窝阔台的行动并未停止,他将目光放在了托雷继承人、即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长子蒙哥身上。

窝阔台继位之前,已经收了蒙哥为养子,让嫡妻抚养,夫妻二人将他视如己出,还为他娶了老婆,对他可谓恩重如山。

以此作为契机,托雷去世之后,窝阔台就让蒙哥回去继承了托雷的遗产,试图用控制蒙哥的方式来达到控掌控雷家族的目的。

但是,蒙哥绝不是个玩偶,他不敢忘记杀父之仇,也不愿意家产被窝阔台吞并,在母亲唆鲁禾帖尼的指点下,他采取了虚与委蛇的策略,对于窝阔台的命令无所不从,而且每次作战都十分英勇,最后成功麻痹了窝阔台,让窝阔台认为他已经被彻底征服。

唆鲁禾帖尼也从而停止发展壮大托雷家族,在窝阔台在位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她一方面治家有方,将几个儿子培养得很出色(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等人),而且对将士们恩威并施,该犒赏的就不吝赏赐,该惩罚的就法不容情,将士们因此归心,誓死效忠托雷家族。

另一方面,唆鲁禾帖尼积极搞好对外关系,尤其是蒙古王公贵族,与他们关系处得相当好,时常请客吃饭送礼之类的,为托雷家族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和威望,这为托雷家族后来夺取汗位打下了基础。

至于说托雷的百姓们,唆鲁禾帖尼也积极庇护,要求官员不得欺压弱者,还实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使得百姓们对她感恩戴德,从而委派稳固托雷家族的统治地位和发展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这样,托雷家族表面上变成了窝阔台的忠实臣子,但其实是在韬光养晦,等待夺回汗位的那一天到来。

1241年,窝阔因为纵酒过度而中风去世,由于他去世得很突然,所以没来得及立下汗位继承人的遗嘱。

这里要说的是,汗位继承人遗嘱不一定能最终生效,但对王公贵族们的态度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要性还是很大的。

窝阔台生前并不喜欢长子贵由,而是将三子阔出立为继承人,但阔出在伐宋时战死,窝阔台又想立阔出的长子失烈门为继承人,但还没来得及写下遗嘱就去世了。

窝阔台去世后,乃马真皇后想要立儿子贵由为大汗,但遭到了国相耶律楚材的反对,耶律楚材认为应该立阔出才符合窝阔台的愿望。

乃马真皇后自知理亏,更明白其他人也不会同意,便采取缓兵之计,以临朝称制的方式来搁浅争议,从而赢得为贵由创造继位条件的时间。

在乃马真皇后执政的五年时间里,他通过滥行赏赐宗室和大臣的方式来获取他们对贵由的拥护,但这给朝政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比如法纪松弛,王公们开始大肆收敛财物,引发了百姓的极大抱怨。

在此期间,唆鲁禾帖尼严禁儿子们违法乱纪,而且要爱护臣民,对违法乱纪的官员严加惩处,托雷家族领地内的百姓因此生活得比其他地方安稳,她也因此为托雷家族再次赢得了巨大的威望。

1246年,乃马真皇后认为一切准备就绪,于是在和林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没想到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也来争夺汗位,双方剑拔弩张,大有大打出手的趋势。

唆鲁禾帖尼见局势复杂,不是托雷家族争夺汗位的好时机,所以她带领家族站出来坚决支持贵由继位,贵由因此登上了汗位。

贵由继位后,对与自己不合的拔都(没有参加忽里勒台大会)十分恼火,于是率领大军攻打,唆鲁禾帖尼为了拉拢作为长子家族的掌门人拔都,便派人暗中给他送信,他得信后派人毒杀了贵由,时间是在1248年。

唆鲁禾帖尼这一招确实高明,既拉拢了拔都,又铲除了贵由,可谓一箭双雕。

随后,唆鲁禾帖尼又派人联络拔都,让他以长支宗王的身份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很多王公贵族认为是拔都想要夺取汗位而拒绝参加(其父术赤被认为不是亲生的),尤其是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们多数都拒绝前往,唆鲁禾帖尼则带着长子蒙哥及其他家族成员参加。

事实上,此时乃马真皇后已经去世,窝阔台家族的竞争力因此大为下降,正是托雷家族争夺汗位的好时机,唆鲁禾帖尼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了。

在大会上,拔都极力赞扬了蒙哥的能力和功劳都很出众,是汗位的合适继承人,而贵由的继位是不合法的,不符合窝阔台的意愿。

经过最终选举,大多数人支持蒙哥继位,但这一结果不被窝阔台家族和察合台家族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唆鲁禾帖尼也不好强行将蒙哥推上汗位,所以她又在斡难河畔再次召开了忽里勒台大会,并邀请窝阔台和察合台家族参加。

起初,窝阔台和察合台家族并不愿意参加, 这个时候唆鲁禾帖尼又站了出来,由于她威望甚高,又善于笼络人心,她便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硬是将窝阔台和察合台家族系的多数宗王给说服了,让他们来参加了忽里勒台大会。

历史上并未记载唆鲁禾帖尼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只知道她为此四处奔波,花了很长时间才办成了这件事。

最后的结果是,蒙哥获得了多数人的支持,成功坐上了汗位,此时距离托雷去世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因为唆鲁禾帖尼的不懈努力,她最终帮助托雷家族取得了胜利。

但是,这还不是事情的结束,蒙哥继位后以唆鲁禾帖尼为皇太后,唆鲁禾帖尼为了镇压那些反对派,采取了铁腕手段镇压,展示了她作为女强人的残酷一面。

当时主要反对蒙哥的人是贵由的海迷失皇后,一般称为海迷失后,他曾在贵由死后被拔都等人扶上监国之位,前后达三年时间。

当然了,海迷失后的上位也只不过是拔都和唆鲁禾帖尼采取的缓兵之策,只要蒙哥一继位,她就会被果断抛弃。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蒙哥继位后,海迷失后立马就被圈禁了,但她并不死心,竟然暗中联络窝阔台系的一些宗王密谋政变,同时使用巫师诅咒蒙哥。

蒙哥继位的第二年,海迷失后准备发动政变,但事情败露,唆鲁禾帖尼在盛怒之下下令将海迷失后投入河中淹死,并将那些准备发动叛乱的宗王们关的关、杀的杀,窝阔台家族因此遭受了巨大打击。

这件事之后,察合台家族也变得老实了许多,蒙哥的汗位因此坐稳了,同年唆鲁禾帖尼也因病去世了,死时六十岁。

可以说,没有唆鲁禾帖尼,托雷家族的军队和财产就会被窝阔台夺走,托雷家族也会因此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了,正是因为她的智慧和果决,这才保全了托雷家族,并让儿子蒙哥坐上了汗位,也为子孙创造了无穷福祉。

但让唆鲁禾帖尼想不到的是,她死之后没几年,家族也开始内乱了,那是在1459年蒙哥去世之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各自称汗,并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汗位争夺战,最终以忽必烈的获胜而告终。

另一个儿子旭烈兀则被忽必烈封为伊利汗,建立了拥有高度自治权的伊利汗国,由于四个儿子都做过帝王,所以唆鲁禾帖尼在历史上被称为四帝之母,她也是蒙古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拖雷去世后,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因为一个女人,一个坚忍、刚毅,且极富心机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被称为“四帝之母”的克烈·唆鲁禾帖尼,是她为托雷家族撑起了一片天。

拖雷之死

成吉思汗一生共有四个嫡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托雷。

四个儿子中,术赤和察合台有仇,因此不能选立为继承人。而托雷为人并不像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那样义气当先,反而是崇尚暴力,残忍嗜杀,在蒙古帝国西征的过程中多次屠城。因此,晚年的成吉思汗决定立窝阔台为继承人。

然而,要想立窝阔台为继承人,摆在成吉思汗面前有两个重大的习俗问题。

第一、蒙古是部落联盟制,因此,蒙古大汗一般是通过忽里勒台大会由各部落推举产生,就连成吉思汗的尊号也是在忽里勒台大会上确定的。

第二,由于推举制无法团结联盟,很容易造成分裂。因此,成吉思汗当选为蒙古帝国大汗之后,为了团结蒙古,且延续自己的事业,便将蒙古另一个传统定为了选举大汗的标准,即幼子守灶制。

年长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末子继承父业。—《蒙古法基本原则》

这两个制度犹如不可逾越的大山一样阻挡着窝阔台的继位之路。

而为了窝阔台能够顺利继位,成吉思汗在临终前亲自下旨,遗命其继位,而且把自己的一万怯薛军交给了窝阔台。显然,成吉思汗是想用积攒一生的声望去扶持窝阔台上位。

另外,如果窝阔台因此上位,那就等于是蒙古各部承认了蒙古大汗的权威,大汗遗命选立继承人将成为制度,以此可以增加蒙古帝国的稳定,避免兄弟,或者其他权势人物夺权。

最终,经过长达两年的激烈争夺,窝阔台顺利继位,托雷失败。

不过,由于原本的幼子守灶制,拖雷掌控者帝国内大部分财富,而且还掌控者整个帝国80%的军队,共计10.1万。而且,蒙古各部暗流涌动,因为不满大汗夺取了自身权力,很多部落都支持托雷。

反观窝阔台,除了本部几千人马,以及成吉思汗交给他的一万怯薛军,窝阔台再也没有其他兵马。为此,窝阔台深深的感觉到了地位不稳。

于是,在公元1231年,窝阔台决定兵分三路伐金,而托雷由凤翔南下,入陕南,在均州渡过汉水,进逼金国河南腹地。这一战,拖雷以4万蒙古兵完胜金国15万主力,并且斩杀金国主将完颜合达、完颜陈和尚。

得胜之后,在回程的路上,窝阔台突然得了疾病,且一病不起,不能说话。

此时,窝阔台身边的巫师声称大汗的病是因为金国的山川河神发怒了,因此降下病患惩罚大汗,如果想要免去病痛,需要找一位亲人喝下符水代替。

此时,窝阔台身边只有托雷。

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被众人胁迫,还不如主动一点,于是拖雷喝下符水。而喝下符水之后,《蒙古秘史》记载,拖雷马上就去世了,《元史》中记载,数日之后,窝阔台病愈,拖雷病亡。

拖雷的妻子克烈·唆鲁禾帖尼

拖雷突然暴毙,无论是什么原因,最大的受益人是窝阔台。

而窝阔台在托雷暴毙之后,很快就决定吞并托雷的财富和军队。为此,窝阔台为自己的儿子贵由向托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提亲,希望他可以嫁给自己的儿子(蒙古帝国时期,这种事不算乱伦)。

史载,唆鲁禾帖尼不仅漂亮,而且足智多谋。如果窝阔台的儿子迎娶了唆鲁禾帖尼,那么,一定会降低拖雷后人对窝阔台的仇恨,甚至有可能借助唆鲁禾帖尼的影响力,占据托雷的军队和财富。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唆鲁禾帖尼出于对拖雷的挚爱之情,并没有同意窝阔台的命令,反而是以儿子年幼,需要照顾为由委婉拒绝了。

一计不成,另施一计。窝阔台亲自下令将原属拖雷的两千士兵调拨给自己另一个儿子阔端。然而,这一次,窝阔台再次碰壁,这些士兵对拖雷系的后人忠心不渝,坚决反对投奔阔端。

在这种僵持的局面下,唆鲁禾帖尼再次站了出来,她一方面表示愿意将这两千士兵交给阔端,另一方面又安抚这些士兵。最终这些士兵被划分给阔端,而阔端也看到了这些士兵只服从唆鲁禾帖尼,因此积极和唆鲁禾帖尼的儿子蒙哥拉近关系,结成政治盟友。

另外,为了提升托雷系在蒙古帝国内的地位,蒙古帝国西征时,虽然托雷的长子蒙哥带领着本部兵马远征欧洲,但唆鲁禾帖尼还是将18岁的旭烈兀送到了术赤系后人拔都的帐下效力。在拔都帐下效力时,拔都也和拖雷系成为了政治盟友。

看到这种情况,窝阔台再也没有任何打算吞并拖雷的军队和财富了。

总结来说,由于蒙古大汗的继承制度上存在诸多分歧,再加上窝阔台的军事实力远不如拖雷,所以拖累喝下符水后突然暴毙一事疑点重重,有很大的可能是窝阔台下的黑手。

而拖雷死后,窝阔台迫不及待的想并吞拖雷的遗产,但由于托雷有一个懂得隐忍,且性格刚毅、足智多谋的老婆,因此保住了托雷系的军队和财富。而这也成为了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后期称帝的资本。

窝阔台去世后,窝阔台亲自指定长孙失烈门继位,然而,乃马真皇后不同意,坚持让长子贵由继位。最终,经过乃马真皇后多年的临朝称制,以及对诸王的赏赐,贵由汗成功继位。

而贵由汗去世之后,拖雷系因为唆鲁禾帖尼多年的经营,终于成为了蒙古帝国最强大的势力。

之后,拖雷长子蒙哥因为得到了术赤系后人拔都的支持,成功继承汗位。蒙哥在位期间,命令三弟旭烈兀带兵西征。而旭烈兀西征攻灭阿拉伯帝国后,一直打到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并且建立了伊利汗国,成为了伊利汗。

而蒙哥去世后,拖雷次子忽必烈、幼子阿里不哥相继称帝。最终,忽必烈成功击败阿里不哥,开创元朝。也因此,拖雷的四个儿子都做过国君,而托雷的妻子唆鲁禾帖尼也因此被称为“四帝之母”。

拖雷去世后,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拖雷突然去世后,大汗窝阔台对拖雷的妻子说:“你嫁给我的儿子贵由吧!”贵由是拖雷的亲侄子,拖雷妻子斩钉截铁地说:“不嫁!”

她以孩子尚未成人,要抚养孩子为由,拒绝了大汗窝阔台的提亲。

拖雷妻子克烈·唆鲁禾帖尼拒绝贵由并不是因为辈分,侄子娶婶婶在草原上是很常见的事情。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她很明白窝阔台想让儿子娶她,是为了占有拖雷留下的财产

唆鲁禾帖尼认为丈夫的死非常蹊跷,十有八九是被窝阔台所害。可是,她没有为丈夫复仇的能力,只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为四个儿子守住丈夫留下的这份财产

一、拖雷之死,巫水之谜

拖雷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所生的第四个儿子,前三个哥哥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

他们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根据四个儿子的才能和特长,成吉思汗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工作:术赤主管狩猎,察合台掌管法令,窝阔台主理朝政,拖雷统领军队。

蒙古的继位制度有两个旧俗:一个是忽里勒台,一个是幼子守灶

忽里勒台是指部落和各部联盟的议事会,用于推举首领、决定征战等大事。

幼子守灶是指其他儿子先分家立户,由最小的儿子再继承父亲剩余的财产及社会地位。

到了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就是守灶者。按照蒙古旧俗,要么是忽里勒台推举下一个继承者,要么拖雷继承大汗位置。

可是,成吉思汗认为拖雷善于征战,而窝阔台更擅长治理国家。因此他想改变旧俗,指定窝阔台成为他的权力继承人。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临死前让四个儿子精诚团结,紧密围绕在汗位继承人窝阔台身边,共同为蒙古帝国的兴盛而奋斗。

成吉思汗的财产和军队还是按照“幼子守灶”的风俗,分给了拖雷。成吉思汗129000人的军队中,有101000人归了拖雷,另有几乎80%的财产都分给了拖雷。

因此,幼子拖雷掌握了蒙古的大部分财产,也继承了庞大的势力,成为窝阔台家族的隐患。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并没有因其父的遗命立即登基,而是必须等待库里勒台的最后决定。其间,王位空缺两年,便由拖雷监摄国政。

此后,在到底是立拖雷为大汗还是立窝阔台为大汗之间,蒙古的各派势力展开了拉锯战。

两年后,四兄弟间,术赤已死,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势力孤单,只得拥立其兄窝阔台即位。

拖雷庞大的财产和势力,以及对汗位的野心,让窝阔台极为忌惮。

1232年,窝阔台和拖雷一起攻打金国,由于天气炎热,蒙古军队只好撤退。

在归途中,窝阔台身染重疾,于是找来萨满巫师帮他驱除病毒。

巫师做法后,指着一杯水说,大汗身体中的疾病都已经涤除到这杯水中,需要一个关系亲近的人替他饮下此水,大汗的病就好了。

当时,窝阔台身边的亲人只有拖雷,拖雷只好向上天祷告,饮下了这杯祛病的巫水。

拖雷是当场就死去了还是过了一段时间才死去,不同的史书上记载了不同的情况。

《元史》记载:五月,太宗(窝阔台)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衅涤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寿四十有阙。

《蒙古秘史》记载:窝阔台得了病,口不能言。巫师奏禀说:“金国的土地神、水神们,因为他们的地方和水被毁,百姓、人口被掳,急遽作祟,占卜时许神以别的什么为替身禳之,神作祟愈急。又问:可否用亲人做替身,作祟就放慢了。如今听凭圣裁。”窝阔台降旨说:“如今朕身边的宗王有谁?”宗王拖雷正在他身边,就说:“让我来代替我的合罕兄长吧。于是巫师将诅咒的水让拖雷喝下,片刻之后就去世了。

窝阔台生病和病愈都充满了巧合。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窝阔台与巫师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逼杀拖雷的大戏,让拖雷在无奈下被迫喝了含有毒药的巫水。

至于拖雷是立即死亡还是隔了一段时间才死亡,只是取决于毒药的种类。

为了权力的稳固,兄弟相残并不是什么少见的事,从古至今屡见不鲜。汉武帝巫蛊之祸,西晋八王之乱,唐朝玄武门政变,比比皆是。

拖雷的实力太过强大,也有很多追随者,威望如日中天。即使不会马上威胁窝阔台的汗王地位,对他的子孙也是个很大的隐患。

因此,窝阔台有动机除掉拖雷。不过,这只是后人的猜测而已,巫水之谜至今还没有揭开。

拖雷死后,窝阔台曾经一度想要吞并他的财产,将拖雷的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可惜的是,他遇到了唆鲁禾帖尼,一个聪明坚毅的女人。

二、唆鲁禾帖尼的手段

拖雷蹊跷地死去,唆鲁禾帖尼不可能不心生怀疑。只不过她没有确切的证据,也没有实力对抗大汗窝阔台,只能隐忍下来。

唆鲁禾帖尼是克烈部王罕的侄女,1203年成吉思汗灭克烈部后,把她给拖雷为妻。

她为拖雷生了四个儿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

拖雷的英年早逝让他的家族几乎遭受灭顶之灾,为了瓦解拖雷家族,窝阔台很快下诏书要唆鲁禾帖尼嫁给自己的长子贵由为妻。

这样窝阔台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拖雷的财产和军队掌控在自己家族手中。

可是,唆鲁禾帖尼很快识破了窝阔台的意图,委婉地拒绝了。

接着,窝阔台又毫无理由地将托雷家族的三千户授予自己的次子阔端。

面对窝阔台的步步紧逼,拖雷的旧部十分不满,这三千户是成吉思汗生前给拖雷的,怎么能违背祖宗的诏命擅自调走呢?

但是唆鲁禾帖尼却劝服了他们,要遵从大汗的旨意。她的做法不仅使窝阔台放松了对拖雷家族的警惕,也通过这三千户,与阔端建立了联系。

此后唆鲁禾帖尼一边安抚窝阔台,让窝阔台相信拖雷一族是忠心的好臣子;一边暗中不断壮大拖雷一族的势力,笼络各方精英。

对于武将,唆鲁禾帖尼赏罚分明,对立功的士兵赏赐极为丰厚,因此很受士兵们的爱戴,深得军心。

对于文臣,唆鲁禾帖尼对各民族的学者都相当尊重,很多汉族儒生都愿意为她出谋划策。

对于封地中的百姓,唆鲁禾帖尼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繁荣经济。留下了爱护百姓的美名。

在蒙古上层社会中,唆鲁禾帖尼与窝阔台的儿子阔端、孙子拔都关系匪浅,将自己的政治触角延伸到窝阔台家族的内部。

拖雷死去的时候,她的四个儿子分别为23岁、17岁、15岁、13岁。

唆鲁禾帖尼把四个儿子都教得相当出色。随着儿子们的长大,个个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窝阔台再也没有机会和能力打击拖雷家族。

1241年,窝阔台猝死,没有来得及立下遗嘱。

此后,蒙古内部经历了长达5年的政治动荡,直到1246年,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登上汗位。

在动荡期间,唆鲁禾帖尼严格约束拖雷家族,她的几个儿子全部遵纪守法,勤政爱民。封地内老百姓生活幸福,这让拖雷家族在蒙古各部落中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唆鲁禾帖尼敏锐地认识到贵由和侄子拔都之间的矛盾。当她得知贵由要讨伐拔都时,适时给拔都传递了信息,使得拔都能够有所提防,也更进一步笼络了拔都。

一年后,贵由暴毙身亡。贵由的死也相当蹊跷,有人怀疑是拔都派奸细干掉了贵由,当然这也只是猜想,并没有实质的证据。

无论如何,拔都此时的心是靠近拖雷家族的。他张罗着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全力支持唆鲁禾帖尼的儿子蒙哥成为大汗。

唆鲁禾帖尼经过多年的运作,凭借自己的威望和蒙古王公贵族的支持。公元1251年,她的儿子蒙哥成为新的蒙古大汗。

在窝阔台家族掌握蒙古大权20多年后,拖雷家族成功实现了逆袭。

三、四个当了皇帝的儿子

拖雷和唆鲁禾帖尼的四个儿子中,蒙哥汗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勇猛无敌,东征西伐,开疆拓土,惊得欧洲人听说蒙哥汗的铁蹄踏上他们的领土,就直呼这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

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自立为汗,双方展开激烈的汗位争夺战,历时四年。

最后忽必烈大败阿里不哥,成为蒙古帝国第五任大汗。

忽必烈后来建立国号为“元”,并大举伐宋,消灭了南宋的残余势力,完成了中国的大统一。

旭烈兀另辟蹊径,创建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伊利汗国。

四个儿子都成为帝王,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唆鲁禾帖尼揭开了拖雷家族辉煌的一页,因此被称为“四帝之母”

1252年,唆鲁禾帖尼因病去世。

四、结束语

俗话说“好女人旺三代”,拖雷娶了一个精明能干的好老婆唆鲁禾帖尼。正因为她的精明、坚毅、隐忍,才带领拖雷家族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得以幸存和壮大,实现最后的逆袭。

唆鲁禾帖尼是相夫教子的典范,培育出四个极其出色的儿子。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非常罕见。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拖雷去世后,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成吉思汗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其中,术赤在早于成吉思汗六个月前已经去世,所以有继承权的只剩下了三个儿子。蒙古和中原王朝的传统恰好相反,有着“幼子守灶”的传统,即一般是最小的儿子继承父亲的遗产。

但是,成吉思汗对自己的儿子们有着深刻的认识,察合台在成吉思汗生前负责法令,是成吉思汗法典的严谨执行者,也是一位作战勇猛的将军,但却不擅长政治。幼子拖雷具有非常杰出的军事才能,但同样不擅长治理国家。三子窝阔台长于筹划政务、政治谋略最高,反而是继承汗位的最佳人选。

然而,成吉思汗虽然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但也留下了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位的继承法没有规定,只是依仗贵族大会(忽里台)来公选。这一点,一直到成吉思汗死时,仍未改变。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留下的遗愿是让第三子窝阔台继承他的汗位,但很显然,蒙古各部落贵族并不打算遵守他的遗愿,仍然决定召开一次忽里台大会来决定汗位的归属,在此之前,就由小儿子拖雷暂时“监国”。

按照蒙古的传统,拖雷得到了成吉思汗留下来的军队的大部分,包括宫廷和1227年蒙军总数129000人中的101000人。余下的28000人分配给了成吉思汗的儿子、弟弟或者是他们的子孙,长子术赤虽然已经去世,但术赤的儿子们仍然分到了3000人。

拖雷监国两年后,蒙古各部贵族于1229年召开了忽里台大会,大会开了四十天,有人推举察合台,也有人推举窝阔台,但更多的人是推举拖雷。但是拖雷坚决不干,表示要让给窝阔台,察合台没有办法,只好也向窝阔台下拜,于是窝阔台正式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

所以,窝阔台的汗位其实是拖雷让给他做的,如果拖雷想争取汗位,可以说窝阔台的机会并不大,但拖雷从大局出发,为了维护蒙古的稳定,避免分裂,让出了汗位,对于这一点窝阔台心知肚明。

然而,政治斗争是很残酷的,虽然拖雷对窝阔台情深义重,但由于他手中掌握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对窝阔台来说始终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为了消除拖雷的威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利地位,除掉拖雷势在必行。

1230年,拖雷和窝阔台分兵攻金。1231年冬,拖雷在钧州与金军遭遇,大败金将完颜合达、移刺蒲阿、完颜斜烈于三峰山,尽歼金军精锐。第二年夏天,拖雷与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窝阔台军会合,同年北返,拖雷病死于途中,年仅39岁。

拖雷的死十分蹊跷,但史书中并未有其他记载。倒是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在他的《世界征服者史》中有说明:当时生病的并非拖雷,而是窝阔台,而且病势沉重,拖雷来看看哥哥后,十分伤心,于是就对天发誓,表示自己愿意代替哥哥一死。于是,巫师来为窝阔台清洗身体,然后,拖雷将“洗病水”都喝掉了。当晚,拖雷死于自己的营帐内。

窝阔台对外宣称拖雷是病死的,但拖雷的妻子索鲁赫帖尼坚决不承认,她怀疑丈夫是死在了窝阔台的阴谋诡计之下,但却苦于没有证据。但在她的心里却认定了窝阔台是害死丈夫的凶手,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一边抚养拖雷的十一个儿子,一边和窝阔台斗智斗勇,保全实力,希望有一天儿子们能夺回汗位,为拖雷报仇。

拖雷死后,窝阔台当然对他留下的军队和财富垂涎欲滴,为了拉拢索鲁赫帖尼,窝阔台提议,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贵由,被坚决拒绝,感到没有面子的贵由也以索鲁赫帖尼太老坚决反对,窝阔台只能悻悻作罢。只是将其中一部分转给了儿子贵由和阔端等人,而拖雷系对中央兀鲁思依然有军事统辖权。

由于索鲁赫帖尼的坚持和隐忍,使得拖雷系的实力大部分得以保留下来,为日后的反击奠定了基础,她在黄金家族中的声望后来甚至高于成吉思汗的母亲。

1241年十一月,窝阔台饮酒中毒而死,下毒的是谁,书上没有说清楚,只说是他儿子的一个婶子,我猜测极大可能就是索鲁赫帖尼所为。

但是,窝阔台死后,大权没有落在任何儿子之手,而落在“第六皇后”乃马真氏朵列格捏之手,并且“称制”(摄政)四年半之久,直到1246年七月,她的儿子贵由才在忽里台大会上被选为可汗。

贵由可汗在位不满两年,死于非命。贵由之死,同样不明不白,根据记载,贵由与术赤的儿子拔都关系不好,贵由继承汗位之后,拔都不得不来前来拜见,走到一半的时候,接到拖雷遗孀索鲁赫帖尼的信,说贵由正在来迎接他的路上,而且准备不利于他,让他小心。

拔都于是停了下来,在原地等待贵由。而贵由在距离拔都还有一星期路程的时候,突然暴毙。《元史》只说他“崩于横相乙儿之地”,但同样可能出自于索鲁赫帖尼的暗杀。

贵由死时是1248年,1249年蒙古各部又召开了一次忽里台大会,选出拖雷的大儿子蒙哥为可汗,但贵由的老婆和儿子们不干。于是,到了1251年,又再次召开了忽里台大会,会议还是推举蒙哥为汗,于是蒙哥汗正式即位。

蒙古大汗的位子,最终还是落入了拖雷的儿子手里。

后来,蒙哥汗死在南宋的钓鱼城下,拖雷的两个儿子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两人都曾自称大汗,最终忽必烈胜出,后来改国号为元,是为元世祖。但两人的争斗,也导致了蒙古汗国分裂,拔都的钦察汗国、旭烈兀的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都各自为政。其中伊尔汗国大汗旭烈兀为拖雷第六子,这样,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都曾做过大汗,索鲁赫帖尼也被称为“四帝之母”。

综上所述,拖雷死后,窝阔台并非不想屯兵他留下的军队和财富,只是在拖雷妻子索鲁赫帖尼的坚持下,始终没有成功而已。而最后,不仅窝阔台和他的儿子贵由都死在了索鲁赫帖尼手中,就连蒙古大汗的汗位也为拖雷的儿子们夺了回来。若是早知如此结局,窝阔台还会害死拖雷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