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没有除掉司马懿?你怎么看?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的这首诗,完美地解释了曹操为啥不干掉司马懿这个问题。周公旦在辅佐周成王的整个过程中,一直都有人在说他有篡位的嫌疑。王莽在篡位之前,恭谦有礼,几乎成了西汉时期的半个圣人。
如果王莽在篡位之前就去世了,或许他会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谦谦君子吧?所以说,没有人能预料到自己的手下人,会不会反叛,会在什么时候反叛。曹操也不例外。
一、司马懿在曹操时期,那就是个乖宝宝。曹操在东汉末年,基本上达到了智商的天花板。没有人可以逃过曹操的双眼,司马懿也不例外。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只能一心一意地辅佐曹操,别无他想。
这事儿是伪装不了的,因为曹操过于奸诈,谁能比得上他呢?司马懿在私底下,不能够做任何对不起曹操的事情,也不能私底下谋划一些为自己谋福利的事情,甚至不能去想这些事情,因为夜里说梦话会把这些心思说出去。
别以为这么说夸张了,人聪明到一定程度,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时,自然而然就会这么做。因为司马懿知道,曹操的智商,只会比自己高。在一个聪明人面前耍小心眼,等于就是在告诉对方:我有野心,快来灭了我!
所以我们会发现,曹操活着的时候,司马懿做事还是非常兢兢业业的。他的一系列操作,无异于任何一位忠臣。
- 第一,曹操征讨汉中张鲁的时候,司马懿曾经献计,希望曹操收取汉中后,再进军益州,从而一统天下。可惜曹操觉得得到汉中已经很满足了,没听他的。
- 第二,孙权上表希望曹操称帝的时候,司马懿也是极力支持的,他认为汉朝衰败,而曹老板手握天下十分之九,天下应该改姓曹了!可惜曹操还是没听他的。
- 第三,司马懿建议曹操用屯田的方式,解决边境士兵缺少粮草的问题,这回得到了曹操的认可。但是司马懿弹劾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时,却再次被曹操给拒了。结果这两位都投降了关羽。
- 第四,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曹操内心很慌啊,打算迁都北上。结果司马懿却及时劝阻,顺便建议曹操联合孙权一起对付关羽,终于解决了这一麻烦。
- 第五,曹操打算把荆州地区的遗民迁徙走,结果司马懿却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刚刚打完襄樊之战,荆州民心不稳,应该以安抚为主。司马懿终于走入了曹操的内心,因为这一政策实施后,大量流民回到了荆州。
从以上司马懿的表现来看,他绝对是曹操身边一等一的大忠臣。而且非常聪明,提出的建议几乎都是一针见血。曹操有什么理由做掉司马懿呢?
二、司马懿和曹丕是挚友。曹操早就发现,司马懿这个人太聪明了。但是他认为自己也很聪明,所以暂时用着司马懿,顺便观察一下他是不是会叛变。
事实证明,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压根就没有叛变的想法和行为,曹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可是疑心病很重的曹操,会这么轻易放过司马懿吗?
很显然并不会,因为司马懿和曹丕的关系很好。早年司马懿压根不愿意给曹操打工,为啥?因为司马懿觉得天下大乱,应该躲在家里作壁上观才对。这是聪明人的做法,不能太早站队。
可曹操要达到的目的,还没有人能够阻止。曹操直接表示,司马懿不来就给抓了!富家翁是做不成了,别再留个案底的,所以司马懿这才出山。
出山以后的司马懿,长期和曹丕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是曹操非常愿意看到的。因为司马懿够聪明,他辅佐曹丕,曹操也比较放心。
显然司马懿这回算是站队成功了,同时站在曹植那边的杨修,也是个聪明人,不就被曹操随便找了个理由给宰了嘛!
时间长了以后,曹操也发现司马懿是有问题的,因为司马懿不光看似有雄心壮志,而且有狼顾之相。这是曹操很忌讳的地方。
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晋书》
可惜的是,在曹操打算做掉司马懿的时候,曹丕总是站出来给司马懿说情。好家伙,把司马懿给感动的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给曹老板干活,没日没夜地加班,都不要加班费。
三、司马懿的士族身份,至少也是一道保命符。这条件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因为同样是士族出身的杨修、孔融不就被曹操给宰了嘛!但是曹操在杀他俩的时候,也是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的。
你想啊,杨修他们家五世三公,门生故吏别提多少了,杀了他岂不就是得罪了广大基层干部?孔融就更别提了,人家是孔子的后人,四岁让梨,又是建安七子之一,名气甭提多大了,杀了他不就是得罪了那帮名士们吗?
所以说,要收拾这帮人其实并不容易,很可能会得罪一大帮子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这么干的。杨修站队曹植,话多且扰乱军心,孔融总在背后说曹操坏话,这都是曹操不能忍的。可司马懿干了啥呢?
司马懿兢兢业业地给老曹家打工,没日没夜地加班,连个加班费都不敢要,你为啥还要对他下手呢?
况且司马懿他们家也是世代官宦,经历了这么多代的人脉积累,司马家在汉朝早就根深蒂固了。杀了司马懿,岂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必呢!
总结:都说司马懿藏得深,我觉得他是后期才变了心。我认为司马懿在曹操和曹丕在位期间,还是相当忠诚的。尤其是跟着曹操混的时候,他压根没办法不忠诚,稍微一个疏忽,都可能要了他的小命。
而曹丕对他也很好,他的日子别提多好过了。谁会冒着杀头的风险干这档子事呢?直到曹叡时期,司马懿被压制太惨了。
活都是司马懿干,结果权力都交给了曹家的人,你说司马懿心里能平衡吗?再加上他那两个聪明睿智的儿子怂恿一下,司马懿自然就生出了歪心思。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为什么曹操没有除掉司马懿?你怎么看?
曹操没有理由杀司马懿。司马懿城府深不可测,而且隐忍功夫到家,却能审时度势,曹操需要借重他的才能,怎么肯杀他呢。
《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九回 才开始出场,文中交代: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人也。颍川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主簿司马朗之弟也。自是文官大备,乃聚武将商议南征。
官渡之战后,曹操打败袁绍不久,曹操这时候非常需要人才辅助。他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就下令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司马懿觉得曹操是宦官之后,就很不愿意辅助曹操。但是碍于曹操的权力,又不敢公开拒绝。就假借有病不方便,不去做官。
曹操是什么人,一猜就知道司马懿的想法,就暗中派人在夜里去查看他,是不是装病。司马懿也了解曹操,不敢大意,就白天、黑夜躺在床上装病。这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派去的那个人潜入司马懿的卧室,见司马懿躺在床上,就拔出刀向司马懿砍去,司马懿睁大眼睛看着那人,身体却一动不动。那人相信了司马懿确有风痹症,就回去禀报曹操。
曹操当了丞相后,平定天下需要人才,就又想起司马懿,决定再次征聘他。他对曹操的奸诈、狠毒是非常了解的,不好继续推脱,只好答应出山。
从这件事我们就能看出,司马懿的谨慎、狡诈和隐忍功夫是多么厉害,城府深沉可怕,就连曹操都被他蒙蔽了。这样的人怎么会给曹操留出杀他的口实呢!
另外司马懿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司马懿可以说谨慎冷静、处世圆滑,在曹操身边可以说是谨慎加小心,每件事都能洞察机先,应该说是滴水不漏。而且在征战中又能决断果敢、灵活机动,特别是和诸葛亮的几次决战中,都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如果说曹操阴狠毒辣的话,司马懿可以用阴险狡诈来形容。曹操做坏事可以轰轰烈烈,而司马懿却杀人于无形。司马懿非常忌惮曹操,所以他在曹操手下一直都很隐晦,做事始终给自己留出余地。即使为曹操征战他也不会真心把对方打败,为自己留出生存空间。直到曹操死后才敢大显身手。
司马懿比曹操小二十四岁,比曹操同期的各路英雄都年轻,他胜在时间上。他靠死曹操、刘备、诸葛亮和东吴的一些英雄。不但成功逃脱曹操对他的疑心,而且还得到曹操的信任,把曹魏政权托付给他,成为曹丕的顾命大臣。
司马懿任何时候,都能审时度势,是善于利用权谋的人。他能用最合适的时机,去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不但保存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也为自己争取了一定属于自己的军事实力,最后果断一击,司马氏替代了曹魏政权,成就了自己的帝业。由此可见,他的隐忍和狠毒是非常人能及的。-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联系本人删除!
为什么曹操没有除掉司马懿?你怎么看?
司马懿本来不想淌曹阿瞒的混水,是曹操派人拿的刀威逼下勉强出来当官的,曹操有什么理由杀"手下败将"。
司马懿家族有势有才,这是曹操要利用的资源。司马懿最初也是循规蹈矩,还被曹操亲自委任为世子曹丕的家教,是委以重任的。
司马懿帮助世子曹丕击败了最大潜在对手更有才华的曹植,地位扶摇直上,曹丕不幸才过七年,就一病不起,临终托孤了两人,就是家师司马懿和曹真。
诸葛亮和马谡的离间计,成功地打司马懿打入冷宫。但曹真的无能,又让司马懿复出,东山再起,明显才高一筹,重新执掌权柄,曹氏集团巳渐落下风。这个时候,曹操在九泉之下已一筹莫展了,卧看司马氏家族从此耀武扬威了!
曹操鼎盛之时,笑看天下谁英雄。司马懿
也是识事务为俊杰。
司马懿做曹丕家师也是尽心尽力,方才赢得曹丕托孤之重。尔后,在朝廷内斗中又几陷边缘。一旦东山再起之时,方才火力全开。
此一时,彼一时。司马懿在曹氏弱冠之时,学得曹操衣钵"挟天子以令诸侯",实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为什么曹操没有除掉司马懿?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问的好。就是因为曹操不知道司马懿要要造反啊。
作为事后诸葛亮,我们现在都知道,司马懿和他的儿孙最后造反了,篡夺了曹氏的江山。但是曹操不知道啊,何止是曹操,连他的儿子曹丕,孙子曹睿都想不到啊。曹丕曹睿,还傻乎乎的向司马懿托孤。可见对司马懿的信任。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第一,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没有犯罪,没有造反。没有理由杀他。
司马懿一直小心谨慎,尽量不引起曹操的反感。没有犯法,没有造反。曹操就算想杀他,也没有正当理由啊。
第二,司马家是河内望族,有很大的影响力。随随便便杀了他,影响极坏。不利于招揽人才,也不利于巩固统治。
第三,司马懿与曹丕关系很好。曹丕对他很信任。对儿子的好朋友,那曹操也不好痛下杀手。毕竟没有正当理由嘛。
再者,曹操对自己家族的统治很自信。
当时朝廷的大权都掌握在曹氏宗族和各位夏侯氏的手里,那是绝对铁杆亲信,万无一失。而且曹丕比司马懿厉害的多,年纪也不大,怎么着也能统治几十年。一个小小司马懿,能掀起多大的浪?
结果曹操万万没想到,曹丕年纪轻轻就挂了。继位的曹睿,英明睿智,稳稳压住司马懿。偏偏也是早早就挂了。
这两位但凡有一位活的长久点,也不至于让司马懿得了便宜啊。
为什么曹操没有除掉司马懿?你怎么看?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曹操为什么要除掉司马懿?或者有没有除掉司马懿的必要?
就像现代的公司企业,一个很有能力又忠心耿耿、勤奋上进的员工,老板要不要把他除掉呢?我想,这个老板只会拉拢重用这个员工,而不会把他开除。
曹操没有除掉司马懿的原因无外乎这几点:
1、司马懿致死的低调,司马懿在曹操面前肯定不会锋芒外露,让曹操看到他的野心。也许,那个时候,司马懿也没有雄霸天下的野心。
2、曹操鼎盛时代,手下知名谋士众多,司马懿被淹没其中,曹操也不可能盯上司马懿。
3、假如曹操除掉了司马懿,只能是使曹魏政权过早的灭亡。如果没有司马懿,诸葛亮一出祁山就有可能灭掉了曹魏政权。
为什么曹操没有除掉司马懿?你怎么看?
曹操曾有南柯梦,
三匹马儿与曹共。
怀疑马腾几爷子,
冤枉一家性命送。
万没料到司马懿,
父子三人野心重。
辛苦打拼得江山,
后人拱手外姓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