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抛弃美人孙尚香,却迎娶“嫂嫂”并立皇后?

要是孙尚香愿意留下,刘备又何必到四川娶穆皇后呢?孙尚香是孙权的妹妹,正儿八经的贵族,这联姻效果杠杠的。

刘备也不愿破坏这种联姻关系,哪怕孙尚香再磕碜,这地位摆在那里。可惜就算是这样,孙尚香的心思也不在刘备身上,那么孙尚香到底在想些什么?

一、孙尚香是孙权派来的间谍,基本是没跑的。

孙夫人的真名其实我们不太清楚,孙尚香也只是后来人给她加上的名字。不过孙夫人的事情基本上后人也都调查清楚了,她嫁给刘备的确有点委屈。

因为刘备差不多比孙夫人大30岁左右,要不是刘备占了荆州,也娶不到这么个媳妇儿。不过年轻归年轻,长相如何其实是没有记载的。

如果长得好看肯定要特别写一下,可惜啥记录都没有。唯一的记录是,孙夫人比较聪明,而且刚强勇猛,跟她哥哥孙策有的一比。

如果这么描写男人,那我们肯定觉得是在夸赞,可问题是孙夫人是女性!不夸女性长得好看,夸女性刚强勇猛?干啥?这是不爱红装爱武装?

第一,孙夫人在洞房外面搞恐吓。

除此之外,孙夫人身边还有100多号手持利刃的丫鬟,好家伙,这阵仗着实把刘备吓得够呛。你可以脑补一下刘备入洞房的场景,洞房外有100多把钢刀,洞房内还有一个酷似孙策一般勇猛的女人,默默心疼刘备几分钟。

其实不管孙夫人长相如何,性格如何,刘备当时也必须要娶了她!因为只有娶了孙夫人,孙刘联盟才算成功,也才能让孙权放心地把荆州交给刘备。

孙夫人显然和刘备没什么感情,有没有洞房可能都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在那种战战兢兢的情况下,刘备估计也发挥不好。

第二,孙夫人在刘备还没入南郡时就搞分居。

更过分的是,孙夫人为了屏蔽刘备,居然在公安城外又建了一座城,自己带着100多号婢女,跑那里面居住了!等于才成亲就分居,你看看这事儿闹的。

第三,孙夫人打算把刘禅当成人质带回东吴。

刘备跑四川去以后,孙夫人就等不及了,二话不说就要带阿斗回东吴。刘备奋斗半生,就阿斗这么一个儿子,要是被带去东吴,铁定是要做人质的。

好在赵云和张飞拦住了,这才把年幼的刘禅给抢回来。自此孙夫人就没有再回到刘备身边。他们的婚姻只有短暂的3年时间,这3年里,一大半时间他们俩都是分居而住,所以可以认定是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而孙夫人,应该就是孙权派来监视刘备的,她的心从来没有向着自己的丈夫过。

二、迎娶吴懿的妹妹,其实也是为了联姻。

吴懿的父亲和刘焉那关系十分铁,所以当刘焉到蜀地割据自雄以后,吴懿他们一大家子也跟着来了。当时算命的说吴懿的妹妹吴氏有大富大贵之相,极有可能成为皇后。

刘焉心里很高兴啊,因为他自己就想着在蜀地割据称帝,所以刘焉便将吴氏嫁给了自己身边唯一的儿子刘瑁。

结果没多久刘瑁就挂了!看样子算命的也是在瞎掰啊,刘焉心里很不爽,不过自此吴氏就在老刘家守寡了。

等到刘备入川以后,情况就变了。当时刘备的孙夫人已经跑回江东了,而甘夫人和糜夫人也相继去世了,刘备是正儿八经的光棍一条。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建议刘备迎娶吴懿的妹妹,为啥呢?大概率还是因为瞎子算命,认为吴懿的妹妹会成为皇后,刘备娶了她,那刘备不就是皇帝了嘛!

那个时候刘备也五十好几的人了,自己都若干婚了,也就别嫌弃人家吴氏是二婚了。所以这门亲事算是定下来了。

吴氏是刘焉的儿媳妇儿,又是吴懿的妹妹,所以刘备娶了她,对笼络东州派的人马,是有很大好处的。说到底,这还是一桩买卖,只不过这回刘备掌握了主动权,心里踏实多了。

刘备拿下汉中以后,自称汉中王,吴氏也就跟着成了汉中王后。等到刘备称帝以后,吴氏也就被立为了皇后,算命的瞎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辈子算了这么多次,总算有一次灵验了。

刘备去世以后,吴氏又活了22年,顺带着连诸葛亮也送走了。不过吴氏也没有给刘备生下过一儿半女。也只是个象征性的形象。

三、刘备说过,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或许这就是现代很多女性都不怎么喜欢刘备的原因,因为刘备实在是太看淡爱情了。在刘备眼里,只有哥们儿义气,哪有什么扯淡的爱情呢?

爱情能帮他攻城略地吗?爱情能帮他打胜仗吗?当然不能。所以刘备对爱情十分看淡,他娶老婆就那么几条原因:

  1. 第一,娶老婆是为了传宗接代。刘备子嗣凋零,所以娶老婆可以保证他有后代可以继承自己打下来的偌大江山。
  2. 第二,娶老婆是为了江山社稷。也就是传说中的政治联姻,这一点现代的大家族们也是这么搞的,娶个有背景的老婆,刘备的地位更稳。比如说糜竺的妹妹糜夫人,孙权的妹妹孙夫人,以及吴懿的妹妹穆皇后。

除此之外,刘备实在是找不到什么理由特地娶个老婆。刘备不是那种好色之徒,他这辈子就想着恢复大汉江山,建立自己的基业,有功夫跟兄弟们交流交流感情,做做思想工作,顺便一起做个大保健,好歹还能增强军队战斗力。花时间去跟媳妇儿谈心?那不是瞎耽误工夫嘛!

总结:不是刘备抛弃了孙夫人,是孙夫人抛弃了刘备。

自从嫁给刘备开始,孙夫人就没真心实意地跟刘备好过。她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还是自己的娘家孙家。

这就比较可怕了,刘备和孙权那是有共同利益纠纷的,如果关键时刻,孙夫人向着孙权的话,那刘备很有可能被孙夫人从背后捅上一刀。

这就划不来了,好在后来孙夫人发现自己潜伏不下去了,也就自己跑回东吴了。自始至终刘备都没有主动对孙夫人发难,洞房搞恐吓的是她,要分居的是她,打算把刘禅带走做人质的还是她。

参考资料:《三国志》

刘备为何抛弃美人孙尚香,却迎娶“嫂嫂”并立皇后?

至今江畔遗碑在,犹著千秋烈女名。刘备与孙尚香的婚姻,被世人说成是郎才女貌。的确,刘备拥有荆襄,胸怀帝王之志,而孙尚香年轻貌美,也是东吴孙权唯一的妹妹,身份高贵。二人的婚姻虽具有政治性,也是历经坎坷。周瑜为取荆州,而设下美人计,让刘备来东吴与孙尚香完婚,表面上是一桩美事,其实包藏祸心。

这对于刘备来说是一场鸿门宴,出人意料的是,二十岁左右的孙尚香,居然看上了四十九岁的刘备,并且成功协助刘备逃往荆州。随后的几年里,孙尚香都与刘备生活在一起,并协助照顾阿斗。然而在刘备率军入川之际,东吴却以吴国太病危为借口,暗自把孙尚香召回。

刘备取得汉中王之后,却娶吴懿之妹为妻,而此女的前夫正是刘焉之子刘瑁。并生下刘永和刘理两个儿子。因此有人便心生疑问,为何刘备要抛弃孙尚香,迎娶“嫂嫂”并且立为皇后,个人认为刘备再次娶吴氏,也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以下依据演义做简要分析。

首先刘备与孙尚香是政治婚姻,孙尚香被召回,几乎不可能回来。刘备与孙尚香原本就是政治婚姻,周瑜正是想借此来诛杀刘备,某取荆州的,只可惜他失败了。刘备与孙尚香共度了几年的时光,然而东吴与刘备之间得矛盾,并未因这场婚姻而化解。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川协助刘璋,共同对抗张鲁。一直对荆州虎视眈眈的孙权,再次想对荆州下手。

只是吴国太誓死不同意,声称这样会害了其女孙尚香,斥责孙权野心太大。无奈之下,孙权只能认命。然而却心有不甘,此时张昭却进谏:可差一个心腹之人,以吴国太生病为由,将孙尚香秘密召回,孙权大悦。孙尚香闻说吴国太病危,泪流满面,欲报知诸葛亮。东吴来使声称吴国太危在旦夕,稍有耽搁,不知后果,况且诸葛亮未必肯放行。于是孙尚香急忙抱起阿斗便走,中途阿斗被赵云抢回,孙尚香只身回东吴去了,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夫人见说国太病危,洒泪动闻问。周善拜诉曰:“国太好生病重,旦夕只是思念夫人。倘去的迟了,恐不能相见,就叫夫人带阿斗去见一面。”

显而易见,孙尚香被召回东吴,是一场阴谋,东吴的目的就是拦住刘备的退路,一举拿下荆襄。然而此举势必会得罪刘备,故而将孙香香召回,这也是政治性的婚姻的悲剧。孙尚香回到东吴,就基本不会回头,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当孙尚香知道自己被骗回来之后,也是恼怒万分,知道自己有负于刘备,估计也没脸再回到刘备身边。其二东吴要对荆州下手,孙刘要成为仇家,这是早晚的是,孙尚香即使自己要回去,估计孙权都不同意,这貌似看来是刘备被抛弃了。故而刘备也心知肚明,孙尚香不会再回来了,再续佳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次刘备也再续良缘是法正的努力,也符合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入主汉中王之后,事业大成,汉中也被治理的井井有条。然而刘备却只身一人,形单影只。先夫人去世,孙夫人南归,这在诸侯当中是不常见的。法正便表奏刘备,建议其娶吴懿之妹为妻。称此女美貌并且贤惠,曾有很多人说日后此女会大富大贵。而这个吴懿之妹的前夫,正是刘焉之子刘瑁,刘瑁早年夭折,吴氏一直孤寡,正好与刘备结婚。而刘备虽有疑虑,最终也答应了。个人认为,这也符合当时的规矩,毕竟很多王室都有三妻四妾,刘备没有妻妾,娶吴氏也在情理之中。

再次刘备娶吴氏,符合刘备自身和集团的利益。刘备娶吴氏,原本是有疑虑的,因为刘瑁和刘备是同宗族,刘备认为不合理法。然而法正却认为,这正如晋文公娶怀嬴。战国时期,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惠公的儿子晋怀公,当时晋怀公在秦国避难,晋惠公死后,怀公怕大权旁落,于是偷偷跑回晋国当上了国君,于是怀嬴就成了被遗弃的人。后来晋文公又跑到秦国避难,这时候,秦穆公又把怀嬴嫁给晋文公。晋文公以此得到秦国的支持,最终成为了晋国的国君。

法正正是想借此来暗示刘备,吴氏是刘瑁的妻子,而刘焉曾是益州牧,治理益州多年,在此更是根深蒂固,党羽众多。如果刘备娶得吴氏为妻,在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刘备集团也好在此扎根发展,这是完全符合荆州军的利益的。刘备正是听懂法正的用意,才愿意娶吴氏为妻的。

再者说,刘备娶吴氏,也是刘备绵延子嗣得需要。刘备当时只有刘禅一个儿子,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儿女成群,刘备当时已经没有妻妾,想要后继有人,就要在续佳偶。因此刘备娶吴氏,也是势在必行。

你是如何看待刘备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刘备为何抛弃美人孙尚香,却迎娶“嫂嫂”并立皇后?

公元223年,30岁的孙尚香投江而死。她的一生 ,是一场精心编织的阴谋。

10年前,20岁的她看上了快50岁的刘备,背叛哥哥给他当续弦。不想刘备成了汉中王后,马上娶了寡妇嫂嫂当皇后,还生下2个儿子,对年轻貌美的孙尚香不闻不问。

刘备为何如此对待孙尚香?这一切,还要从一场骗局说起。

01 一场无声的骗局

公元208年,48岁的刘备在诸葛亮的计策下,联合孙权一举破曹,漂泊大半生的他终于在不惑之年有了一小片立足之地。

那就是——荆州。

赤壁之战后,兵家必争的荆州七郡被刘、曹、孙三家瓜分。

孙权得了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刘备得了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然而孙权如何能甘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地方,被别人占一块儿。

因此,在三国演义里,上演了这样一段阴谋: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中道:

“过了数日,细作回报:‘荆州城中扬起布幡做好事,城外别建新坟,军士各挂孝。’

瑜惊问曰:‘没了甚人?’细作曰:‘刘玄德没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殡葬’。

瑜谓鲁肃曰:‘吾计成矣:使刘备束手就缚,荆州反掌可得!’

原来赤壁之战后,正当刘备志得意满时,陪他受苦受累、在长坂坡惊险逃回一命的甘夫人,却忽然去世了。

这里的去世,虽说是病逝,但时机却如此凑巧。

被诸葛亮气的吐血的周瑜,瞬间计上心来。

他深知,荆州四郡是刘备蹉跎半生好不容易得来的地盘,也是他翻牌的底气,必会死咬住不放。

所谓“釜底抽薪”,周瑜心中想的,便是要一击即中。切好此时甘夫人的死,给了他一个极好的机会。

那就是——美人计

原文道:

肃曰:‘计将安出?’瑜曰:‘刘备丧妻,必将续娶。主公有一妹,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

我今上书主公,教人去荆州为媒,说刘备来入赘。赚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却使人去讨荆州换刘备。

等他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别有主意。”

按照周瑜的意思,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勇武异常,必不会被轻易占了便宜。

而他恰好可以利用尚香的美貌和身份,引诱刘备前来。

至于刘备来后,是去是留,可就由不得他了。

周瑜望着荆州,目光幽深起来。

02 一场精心准备的“美人计”

却说49岁的刘备颠簸半生,刚刚打赢了曹操,前有安居之地,后无追兵之扰,自被曹追杀以来紧绷着的弦骤然一松。

刚想和夫人温存温存,不想夫人却忽然去了。原书写道:玄德自没了甘夫人,昼夜烦恼。

这时,忽然手下报说,东吴差吕范来了。

刘备正纳闷中,诸葛亮抚扇一笑:“此乃周瑜之计,必为荆州之故。亮只在屏风后潜听。但有甚说话,主公都应承了。留来人在馆驿中歇,别作商议。”

吕范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听说皇叔丧偶,我这里恰好有一门好亲事,特来作媒。”

刘备面露不忍:“中年丧妻,大不幸也。夫人尸骨未寒,怎忍议亲?”

吕范道:“人若无妻,就像屋子没了房梁一样,,人伦岂可废?

吾主吴侯有一妹,貌美又贤惠,堪奉箕帚。再者咱们两家共结秦、晋之好,那曹贼就不敢正视东南了。”

这里刘备开始自惭:“我年已半百,鬓发斑白;吴侯妹妹,正当妙龄:恐非配偶。”

吕范道:“吴侯之妹,虽是女子,志气却远胜男儿。非天下英雄不嫁。现在皇叔闻名四海,正所谓淑女配君子,怎么会嫌弃年龄呢!”

刘备没了言语,想到诸葛亮的话,便只得将吕范留在驿馆,好生招待。

这里,吕范还给刘备埋了个坑:我们太后疼爱女儿,不肯让女儿远嫁,皇叔必须得到东吴完婚。

刘备听到这句,心里隐隐有些不妥,送完吕范后,赶紧将诸葛亮叫了来。

不想诸葛亮满面喜色,告诉刘备,刚才卜出一大吉之兆。主公完全可以答应这桩婚事,我必让您既得夫人又得荆州!

说完当下就让孙乾去江南提亲。

孙权说:“我愿将小妹招赘玄德,绝无异心。”

这里要注意了,是招赘,也就是说,刘备得入赘孙家。

简单说,就是“嫁”给孙尚香。

于是一场婚姻就此定下。

刘备临行前,诸葛亮给了赵云3个锦囊,对赵说,此次非他不可,赵云欣然领命。

03 一场充满“烟硝味”的相亲

刘备来了江东,赵云拆开第一个锦囊,只见里面写着,先去拜访乔国老,也就是大乔和小乔的父亲。

刘备牵羊担酒,领了五百军士,披红挂彩,将入赘东吴一事弄得人尽皆知。

乔国老也去给孙权的姨妈:吴国太贺喜。这里要提一下,很多人以为吴国太是孙权的亲妈,其实不是,在原文第七回介绍:孙坚有四子,皆吴夫人所生: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而吴夫人的妹妹,是孙坚的次妻,生下一子一女:儿子孙朗,女儿孙仁,也就是孙尚香。

孙权继位,正妻吴夫人死后,姨妈就成了吴国太。所以孙尚香,其实是孙权同父异母的妹妹。

乔国老贺喜,吴国太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女儿早被孙权卖了!刘备要来娶孙尚香,已经人人皆知,却唯独瞒了她这个亲生母亲!

吴国太大怒,当着孙权的面哭道:“你竟然丝毫不将我放在眼里!我姐姐临终之时,吩咐你甚么话来!”

孙权吃了一惊,忙问:“母亲有话明说,何苦如此?”

吴国太哭着道:“你招刘玄德为婿,如何瞒我?女儿是我的!”

孙权完全没有料到,这事儿本是他和周瑜的计谋,秘密而行,竟然让满城百姓和姨妈都知道了。

他解释说这是周瑜的计策,因为要取荆州,因此把刘备骗来囚禁,要他拿荆州来换;若其不从,先斩刘备。

自己根本没有要嫁妹妹的意思,谁知国太听了更加生气,大骂周瑜:“你自凭本事去取荆州便是,居然以我女儿的名义,使美人计!

杀了刘备,我女儿就是望门寡,以后再怎么说亲?须误了我女儿一世!你们好做作!”

乔国老也在一旁道:“若用此计,即使得了荆州,也会被天下人耻笑。这事如何行得!”一顿话说得孙权默然无语。

然而事已至此,乔国老也只能劝说,不然先见刘备一面。

于是便有了大名鼎鼎的甘露寺相亲一事,不过这亲,是母亲给女儿相。

次日,吴国太、乔国老先在甘露寺坐定。孙权引着一班谋士,也随后赶来,仍旧让吕范去请刘备。

刘备内披细铠,外穿棉袍,随从人人背剑,紧紧跟随,上马直奔甘露寺来。

赵云全副武装,引着五百军人随行,来到寺前。

书中这样描述道:众人下马,先见孙权。权观玄德仪表非凡,心中有畏惧之意。

二人进了寺里去见国太。

正所谓丈母娘见女婿,越看越喜欢。吴国太也难逃此运。

她一见刘备,大喜,对乔国老说:“真吾婿也!”。

乔国老也连忙附和:“玄德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国太得此佳婿,真可庆也!”

于是大家一起参加宴席,不一会儿,赵云带剑进来,悄悄告诉刘备:“房内有刀斧手埋伏,必无好意。可告知国太。”

于是刘备充分发挥哭功,跪下就哭道:“若杀刘备,现在就请”

国太问:“何出此言?”

刘备道:“廊下暗伏刀斧手,不是杀备是为何?”

国太大怒,责骂孙权:“玄德既然是我的女婿,那就是我的儿女,你何故伏刀斧手于廊下!”

孙权假意说不知,推说是手下自作主张,国太喝令斩之。刘备连忙求情:“若斩大将,于亲不利,备难久居膝下矣。”

于是,一场相亲,就此以“喜剧”结束。

刘备和孙尚香的婚姻,就此开始。

04 洞房花烛夜,此娇妻非彼娇妻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月黑风高之夜,年近50的刘备,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情,进了年轻的孙尚香闺房。

原想着即便是个母夜叉,也当是妙龄女子,不想刚一进去,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只见两侧枪刀簇满,侍婢佩剑悬刀,列阵以待。直吓得刘备酒醒了七分,魂不附体。

正是:

惊看侍女横刀立,疑是东吴设伏兵。

身后管家婆忙道:“贵人休惊,夫人自幼好武,住处经常让侍婢击剑为乐,这才如此。”

刘备说:“非夫人所观之事,吾甚心寒,可以让暂时退下。”

这里管家婆用了个词,叫“娇客”,回禀了孙尚香。说:“房中摆列兵器,娇客不安,今且去之。”

孙尚香大笑:“厮杀半生,尚惧兵器乎!”于是下令撤剑。

当晚,刘备与孙夫人成亲,两情欢洽。

刘备还偷偷给侍婢送金帛,收买人心,一时间人人夸他。

孙权见了,十分郁闷,差人去找周瑜,说:“我母亲力主,已将吾妹嫁刘备。不想弄假成真。此事还复如何?”

周瑜坐立不安,终于又想出一计,,名曰:将计就计。

他给孙权的书信写着:刘备以枭雄之姿,有关、张、赵云之将,更兼诸葛用谋,必非久屈人下者。

我的意思不如将他软困在吴中,筑宫室,丧其心志;送美色玩好,娱其耳目;使分开关、张之情,隔远诸葛之契,各置一方,然后以兵击之,大事可定矣。现在若放了他,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不得不说,周瑜对人心十分了解。

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的刘备,果然很快沉浸在酒色之中,日夜与孙尚香等人把酒言欢,绝口不提回去,颇有点真正的“乐不思蜀”之意。

赵云见了,暗暗发愁。

05 背叛哥哥,誓死相随

赵云看着刘备的样子,夜夜担忧,于是拆开了第二个锦囊,依计而行。

这一天,刘备正和娇妻温存中,侍婢来报,赵云有急事找他。

刘备下榻,到了外屋,只见赵云忽然跪下道:今早孔明使人来报,说曹操要报赤壁之恨,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甚是危急,请主公速回。

刘备说:“必须与夫人商议。”赵云道:“若和夫人商议,必不肯让主公回去。不如别说,今晚便起程。迟则误事!”

刘备却说:“你且暂退,我自有道理。”

刘备见了孙夫人,暗暗垂泪。孙夫人问:“丈夫何故烦恼?”

刘备答:“念备一身飘荡异乡,生不能侍奉二亲,又不能祭祀宗祖,乃大逆不孝也。现在快过年了,心里有点不舒服。”

孙尚香说:“你别瞒我,我刚才已经听见了,荆州危急,你想回去,故推此意。”

刘备跪而告曰:“夫人既知,备安敢相瞒。备欲不去,使荆州有失,被天下人耻笑;欲去,又舍不得夫人:因此烦恼。”

孙尚香却是个有情有义的,她当场表示“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当相随。”

刘备担心吴国太和吴侯不让孙尚香走,尚香却保证,自己定会说服母亲和哥哥。刘备仍有犹豫,他深知,孙权不会放他离开。

这时孙尚香狠下心,做了个决定:“妾与君春节拜贺时,推称江边祭祖,不告而去,若何?”

虽然二人已是夫妻,但刘备是入赘,在古代,这甚至和私奔没两样。

只见刘备又跪而谢曰:“若如此,生死难忘!切勿漏泄。”

两人商议完,刘备吩咐赵云做好准备,江边出逃。

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元旦,刘备和孙夫人拜见国太。

孙夫人对母亲说:“夫主想在江边遥祭父母,特来请示母亲。”国太觉得这是孝道,欣然应允。

于是孙尚香乘车,只带了随身一应细软,和刘备奔至江边。赵云和五百军士前遮后拥,离开南徐,快马赶路。

正好当天孙权大醉,官员得知刘备和孙尚香逃遁之时,天色已晚。要报孙权,孙权醉酒不醒。

次日,孙权得知走了刘备,马上命陈武、潘璋带五百精兵,不分昼夜,务要赶上拿回。还气的将案上玉砚摔得粉碎。

手下程普进言,说“郡主自幼好武,严毅刚正,诸将皆惧。既然肯顺刘备,必同心而去。所追之将,若见郡主,岂肯下手?”

孙权大怒,当即取下佩剑,对蒋钦、周泰下令,“汝二人将这口剑去取吾妹并刘备头来!违令者立斩!”

这里可以看出,孙权对妹妹,也毫不手软,因为他说的是:取吾妹和刘备的头来!

也可以看出,孙尚香对刘备有多好,可谓豁出了一切,随他逃离。

因为自幼聪慧的孙尚香,怎么可能不知道哥哥的心事,只是在她心里,自己已经嫁给刘备。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了,当然要力挺丈夫。

却说这边,蒋、周二人率1000军士领命而去。

身后追兵已至,形势危急,刘备十分惊慌,此时赵云取出第三个锦囊,献给刘备。

刘备看了,急忙哭着来车前找孙夫人:“备有心腹之言,至此尽当实诉。”

孙尚香道:“丈夫可如实对我说。”

于是刘备将孙权和周瑜怎么密谋,使用美人计要杀他的事儿,全和孙尚香说了。

孙尚香大怒:“哥哥既然不以我为亲骨肉,我有何面目再相见!今日之危,我当自解。”

于是命人将车推出,卷起车帘,亲喝追兵:“你们想造反吗?”

追兵连忙下马,弃了兵器,说是周瑜命他们追赶,原来这波是周瑜的人。

孙夫人怒道:“周瑜逆贼!我东吴不曾亏负你!玄德乃大汉皇叔,是我丈夫。我已对母亲、哥哥说知回荆州去。今你两个于山脚去处,引着军马拦截道路,意欲劫掠我夫妻财物耶?”

追兵连说不敢,说都是周瑜的命令。孙尚香骂道:“你只怕周瑜,不怕我吗?周瑜杀得你,我岂杀不得周瑜?”于是把周瑜大骂一场,喝令推车前进。

追兵寻思:“我等是下人。怎么敢与夫人违拗?”又见赵云十分怒气,只得把军喝住,放条大路让他们过去。

众人刚走,背后孙权先派的人也赶到。刘备求助夫人:“后面追兵又到,如之奈何?”

孙尚香直接说:“丈夫先行,我与子龙断后。”接着孙尚香对来人一番恐吓,也将人吓了回去。

半日后蒋钦、周泰提剑赶来,蒋钦说:“吴侯就怕这样,封一口剑在此,教先杀他妹,后斩刘备。违者立斩!”

可惜此时刘备他们已经走远,众将打马追赶。

刘备一行已行至江边,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书中有诗叹曰: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正想着,后面尘土飞扬,原来是东吴四将提剑追至,刘备正绝望之时,忽见对面摇军呐喊,原来是诸葛亮带人在江对面策应。

只见瞬间江面上出现十几艘船,刘备与赶来的孙夫人连忙奔上船。

诸葛亮在对面笑着指着岸上人说:“吾已算定多时矣。汝等回去传示周郎,教休再使美人局手段。”

岸上乱箭射来,船已经开远了。

刘备和诸葛亮正行间,忽然江声大震。原来是周瑜亲率黄盖等人追来。

诸葛亮忙让人弃船上岸,车马奔逃。

周瑜带军上岸追击,走到一山缝处,忽然关羽杀了出来,周瑜一见,举止失措,拨马便走。

关羽赶来,周瑜纵马逃命。正奔走间,左边黄忠,右边魏延,两军杀出。吴兵大败。

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直气的周瑜吐血昏迷。

至此,孙尚香便和刘备一起回到了荆州四郡,二人虽不如之前锦衣玉食,倒也琴瑟和谐起来。

06 情意绵绵,原来只是一场骗局

却说孙权、周瑜二人赔了夫人又折兵,气的心肝疼。于是又心生一计。

2年后,他们趁刘备外出,派人前往通知孙尚香,说她母亲病重,临死前只想见她和外甥一面。

孙尚香听后,瞬间着急了,她本想派人告诉刘备一声,但刘备在益州,离得太远,东吴来人催促,母亲实在等不及,她只好抱着阿斗,坐上东吴来船,直奔娘家。

此时在孙尚香心里,自己是刘备的妻子,阿斗就是自己的孩子,一是母亲病重,只想见见自己和孩子,二是阿斗还小,她也不放心抛下他,何况只是回趟娘家,母亲病好了,她们自然就回来了。

这时赵云忽然赶到江边,拦住即将起锚的大船。

原来赵云巡视完后,得知主母孙尚香带着小阿斗离开消息,大惊失色,急忙赶到江边,想要拦住,将小阿斗夺回来。

周善下令向赵云射箭,并快速开船远去,赵云弃马,驾小渔船追赶,成功来到船上。

他询问孙尚香,为何要不辞而别,孙尚香道:“我只是回家看望病重的老母亲。”

赵云继续追问,夫人回家,为何要带着小主人阿斗离开?

孙尚香解释:“阿斗是我的儿子,留在荆州无人照看,因此带回。”

此时刘备只有阿斗一个儿子,是为小主公,赵云知道厉害,想抢回阿斗,孙尚香生气,和他动起手来,但毕竟难敌,赵云将阿斗抱在怀里,拿枪立在船边,一时无人敢近身。

众人僵持不下,稍后张飞知晓后,乘船赶到,一上来便先将东吴来的将领给杀了。

孙尚香心中一惊,问张飞:“叔叔何故如此无礼?”

只听张飞大喝:“不以俺哥哥为重,私自归家,这便无礼”。

孙尚香记挂病重的母亲,解释半天也没人听,只好以死相逼,要回东吴看望母亲。

张飞和赵云商议,觉得若将孙夫人逼死,不是臣子做的事,只要把阿斗抢回就可以了。

因此孙尚香自己回去东吴。

可她回去后才知,这又是哥哥设计的又一场骗局。她被哥哥软禁了。

可怜她背叛了哥哥,哥哥要杀她;一心为看母亲,又被结拜叔叔误解要背叛丈夫,此时的她,只在心中坚信,她的丈夫刘备,一定会相信她,明白她的,她要等他,接她回去。

22岁的孙尚香,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等待那个向她哭诉,疼她爱她的51岁的男人,再次把她抱在怀里;等待那个她精心照顾了2年,可爱的小阿斗。

可不久后,她等来的,是刘备另娶的消息,娶的还是他的寡嫂:刘璋的哥哥刘瑁的遗孀吴氏。

她伤心欲绝,可在心里仍旧盼望着,刘备能派人来救她。

几年后,她得知,刘备称汉中王,封吴氏做王后。又二年,刘备称帝,立吴氏为皇后。

二人还生下两个孩子。

孙尚香对月长叹,看着鬓边日渐愁白的头发,忧伤不已。

又几年过去,刘备去世的消息传来,孙尚香先是呆愣了一瞬,沉默着坐了一夜。

第二天,人们在江中,发现了孙尚香的尸体。

她终于可以放下执念,投江而去,去追随,那个骗了她,也骗了自己的男人。

依据三国演义结局,孙尚香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投江而死。一段恩怨纠葛,就此消散,徒留.....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你们觉得孙尚香最后结局如何,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刘备为何抛弃美人孙尚香,却迎娶“嫂嫂”并立皇后?

刘备一生转战南北,直到得到荆州才算站住脚跟。在当时,他和孙权结盟,共抗曹操。孙权为了加固联盟的基础,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可是曾几何时,刘备率军入川去夺取益州,孙夫人也回归了东吴。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又娶了吴夫人。在孙夫人尚在,婚姻关系还存在的情况下,刘备又娶了吴夫人,于情于理不合。那么,刘备又为何要这样做呢?

一、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孙夫人。

孙夫人是孙权的妹妹,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名字,孙尚香这个名字来自于演义传说。在《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是孙权和周瑜的美人计主角,在争夺荆州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为了夺回荆州,周瑜向孙权献计,以招亲的名义把刘备骗到东吴。然后他们将刘备扣押起来,让刘备阵营用荆州来交换刘备。孙尚香就是他们用来欺骗刘备的筹码。可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刘备虽然来到东吴,陪同他的赵云也携带诸葛亮的三个锦囊一同到来。

赵云按照锦囊中的妙计一一实施,他先是四处张扬消息,让招亲这件事搞得路人皆知。在乔、吴等人的撮合下,刘备和孙尚香弄假成真,结为夫妇。然后赵云用第二个、第三个锦囊的妙计,用荆州有难的借口,让刘备借助孙尚香的力量,一同回归荆州。

在孙尚香的帮助下,刘备君臣有惊无险地冲破了东吴的围追堵截,顺利回到荆州。周瑜煞费苦心,只落得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柄。我们从这里看到,刘备和孙尚香婚后的关系很好,这才使得孙尚香为刘备回归出力。直到最终,孙尚香被孙权以母亲有病的原因接回东吴,在得知刘备在夷陵战败身亡的消息后,她投江自尽。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和孙尚香的感情还比较和谐。但是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刘备确实去过东吴,但是那不是为了娶亲,而是为了向孙权借南郡。就是在这一次会面中,周瑜建议孙权扣押刘备。虽然孙权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可在多年后依然让刘备后怕。

孙尚香嫁给刘备,是在刘备夺取荆州南部四郡后的事情。在刘备夺取荆州南部后,就把它们交给诸葛亮、赵云治理。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刘备的势力发展很快。荆州地区不愿意投靠曹操的人士,都纷纷投奔刘备。一时间刘备兵强马壮,手下人才济济。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对刘备的势力感到了一丝忌惮。他为了拉拢刘备,才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在史书上说是“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备与孙尚香的婚姻完全是一种政治联姻,没有什么感情可言。

二、刘备抛弃孙夫人的原因。

既然刘备和孙尚香没有感情,他们的婚姻完全是出于政治的目的。那么他们的关系就随着孙刘联盟的亲疏而远近。当孙刘联盟紧密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比较亲密,当孙刘联盟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也随之而疏远。

因为孙权和刘备的战略目标有着冲突,他们都对于荆州有着占有的欲望,所以他们的冲突迟早就会爆发。刘备在娶孙夫人的时候,处境十分艰难。他的四周处在东吴的包围之中,周瑜在旁边虎视眈眈,时刻企图吞并刘备的势力。

孙权阵营的人对刘备的态度并不友好。他们对于刘备的看法,和多年后鲁肃所说的如出一辙。他们认为刘备在赤壁之战前遭受过惨败,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东吴求援的。在东吴的支持下,孙刘联军才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而战后刘备占据荆州南部的地盘,则是东吴看刘备窘迫,将这块地盘借给刘备的。

对孙刘联盟大力支持的鲁肃都是这种看法,其他人的看法可想而知。孙夫人这个人又十分刚毅,她嫁给刘备也不是孤身一人来到荆州的。孙夫人带了一批人来到刘备的控制区,这些人对刘备的属下飞扬跋扈,让刘备十分头疼。为此,刘备不得不专门为孙夫人和她的部下建造了一座城,并且派厚重沉稳的赵云来执掌内事。

随着孙权和刘备之间对荆州的所有权纷争愈演愈烈,刘备和孙夫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刘备阵营上下,对孙夫人一群人的看法也越来越糟。诸葛亮在后来评价刘备在此时的处境时,居然说他怕孙夫人在身边造反。我们可想而知,这时刘备和孙夫人的关系,已经恶化到了何等程度。

在刘备率领部下入川夺取益州的时候,孙权对刘备已经忍无可忍。他派人将孙夫人接回,还专门让她把刘禅一起带回东吴。这个行动被诸葛亮察觉,派赵云率部拦江把刘禅截回。这个举动,已经标志着孙夫人和刘备恩断义绝,再也没有复合的机会了。因此,刘备与孙夫人的分离,并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原本没有感情的政治婚姻走到了尽头。

三、刘备不得不娶的吴夫人。

吴夫人是刘备夺取益州后娶的夫人,她是原来刘璋手下将领吴懿的妹妹。吴懿的父亲与刘焉有旧,于是和刘焉一起来到益州。刘焉的儿子刘瑁娶了吴夫人,在刘瑁死后,吴夫人就一直寡居在家。

从吴夫人的家世而言,她与刘璋一族的关系匪浅。但是,在刘备夺取益州后,由于孙尚香回了东吴,刘备的手下都劝说刘备迎娶吴夫人。刘备以和刘瑁是同族的关系,对这桩婚姻表示疑虑时,法正还专门出面劝说,为刘备在历史上寻找依据。最终,刘备还是顺从大家的意愿,娶了吴夫人。

从刘备娶吴夫人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刘备和吴夫人的婚姻是众望所归。大家一起群策群力,大有刘备不娶吴夫人不可之势。那么大家为什么这样热心,去撮合刘备和吴夫人的婚姻呢?

首先,是刘备婚姻的需要。刘备征战一生,在得到益州后,终于有了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婚姻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他和孙尚香的婚姻已经处于破裂的状态,孙尚香回归了东吴。如果刘备要迎回孙尚香,他就必须答应孙权的要求。这一点是刘备君臣不能容忍的。为此,大家才会为刘备的婚姻操心。

其次,是吴夫人的才貌出众。大家之所以向刘备推荐吴夫人,自然是因为吴夫人才貌双全,配得上刘备。这不知道是不是刘备的本意,被大家看出来顺水推舟。但是我们从历史记载看,吴夫人的才貌一定是很出众的。

史料记载,吴夫人曾经被相士看过,相士说吴夫人日后必然会大贵。当时统治益州的刘焉心怀异志,就是因为相信了这个预言,才让自己的儿子刘瑁迎娶了吴夫人。可惜的是,这个预言并没有应验在刘瑁身上,吴夫人早早就守寡了。如今刘备要再娶亲,吴夫人嫁给刘备,就会应验了那个预言。同时,这样表明了益州人士对刘备的忠心。

第三,是稳定整个益州形势的需要。不管刘备以何种理由占领了益州,他袭取同宗基业的名声是摆脱不了的。别人不说,他的大舅哥孙权就对此十分不满。当年孙权要出兵夺取益州,刘备用各种理由阻止孙权。他甚至说出了,孙权如果出兵,他就披发入山,不再过问世事的话。

但是,一转眼刘备就亲自率部夺取了益州。刘备这样的言行不一,让孙权感到遭到了刘备的愚弄。他当时就破口大骂刘备,说刘备是“猾虏,敢挟诈如此”。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刘备在夺取益州后,最急迫的事情就是重新整合益州的各方势力,为自己建立的政权服务。在史书中,对刘备政权的组成做了如下记载: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我们看这些刘备政权中,除了刘备从荆州带来的人员,还有一大批益州的人士。在这些人士中,不可避免地与刘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吴懿就这些人中的代表,他不但是刘璋的旧部,还是刘璋的姻亲。如果刘备娶了吴夫人,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对过去刘璋的人员一视同仁,都会加以重用。

这也是益州人士们所希望的。吴夫人与刘备的联姻,等于是给他们一个保证,这使得刘备在益州的统治基础更加稳固。在历史上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原来益州的人士,为刘备的江山社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拿吴懿为例,他不但在刘备手下效力,还在诸葛亮北伐时屡建战功。他和魏延搭档,取得了多次胜利。在魏延死后,他接替魏延的职务,守卫汉中。可以说,刘备娶吴夫人是众望所归,这也是他为蜀中人士必尽的义务。

结语:

刘备在孙尚香尚在的时候,迎娶了吴夫人。这是因为他和孙尚香的婚姻,是一桩政治婚姻,双方原本没有感情可言。随着孙刘联盟的趋于破裂,他们两人之间的婚姻也走向消亡。随着孙夫人被东吴接回,也标志着两人再难以有复合的机会了。

刘备在夺取益州后,他的大臣们以关心他的生活为名,向他推荐了吴夫人。吴夫人才貌双全,又有着旺夫大贵的预言,自然是刘备的良配。她身为刘瑁的未亡人,这个缺陷也被笼络蜀中人士的目的而弥补。因此,刘备娶吴夫人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不为。

而且,刘备以这个举动,对东吴表明立场了自己的立场。刘备君臣是不会受东吴的要挟,放弃荆州的控制权的。由此,孙权对和平取回荆州失去了信心。他在索取荆州不成后,就出兵挑起了湘水之争。在鲁肃去世后,他听取吕蒙的建议,又发动荆州之战夺回了荆州,袭杀了关羽。刘备和孙尚香,看似一桩简单的婚姻,由于和政治挂上钩,就引来了这样沉重的后果。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刘备为何抛弃美人孙尚香,却迎娶“嫂嫂”并立皇后?

这可冤枉刘皇叔了,刘备入川后,东吴对荆州虎视眈眈,派人来迎孙夫人,并要她把刘备的儿子阿斗刘禅也带上,有欲以为人质之意,当时诸葛亮还在留守荆州,闻报大惊,忙派出赵云隔江截住,虽堵住去路,但孙夫人有武勇又善辩,赵云不好用强,无法带回阿斗,正在紧急之时,张飞得知也坐船赶到,二人合力才夺回刘禅,孙夫人见状也不在乎,随东吴船只顺江而去,是美人孙夫人抛弃年老色衰的刘玄德,并非刘备抛弃美人。

演义影视称为孙尚香的孙夫人与刘备的结合是政治联姻,基础不牢。(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赤壁战后,曹操虽败北远遁,但实力放在那,孙刘一不小心分分钟被吃了,所以孙权不顾周瑜苦谏铲除刘备势力的劝告,借出南郡与刘备,让他在南荆州前面直接面对曹军,随着收取荆南四郡,贤士云集,刘备势力大涨,孙权见此心有不安,想出美人计进妹固宠与刘备结亲,孙夫人有其兄孙策之风,勇武坚强,身边侍女也是持枪舞棒之人,刘备娶过来后,发现是一个猛女,心常警惕,怕被她刺杀了。“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

孙夫人骄横跋扈,送嫁而来的吴国官兵倚仗东吴实力和孙夫人强势,多行不法,刘备诸葛亮头大得很,思前想后,觉得赵云为人庄重,处事稳妥,便命他管理内部事务,以他制约孙夫人一众。还建了一座城,称作孱陵城孙夫人城,让孙夫人与她的侍女及卫队住在一起。刘备孙夫人二人年岁悬殊太大,而又夹杂着两家政治利益,发展到二人分居,感情之淡可见一斑。结婚三年,孙夫人没有生育子女,在刘备得张松法正之助入川后,孙权意欲有所动作,便派人迎回小妹,表面探亲,意实在刘禅,被张飞赵云截回后,孙夫人带领部属侍女,一去不回。(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经过连年恶战,214年刘备夺得刘璋四川之地,因孙夫人已回娘家,后室空虚,群臣便劝他娶寡妇吴氏为夫人,吴氏是吴壹(懿)的妹妹,原先嫁给刘焉的三儿子刘瑁为妻,吴壹之父与刘焉是故友,吴壹也与刘焉相识,当刘焉入蜀时,吴壹带领家属跟随,刘焉素来心怀大志,入蜀也有远图,听相面的人说吴壹的妹妹吴氏有大富大贵之相,就替心目中的接班人刘瑁纳吴氏为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刘焉死后,益州官吏认为其幼子刘璋仁弱可以控制,便向朝廷推荐刘璋继位,几年后刘瑁发狂身死,吴氏便守寡在家。

刚平定益州,拥有一州半之地的刘备,多少美貌世家之女不娶,却娶了寡妇吴氏,其时法正有一席话可见端倪,法正说“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於子圉乎”?拿春秋时晋文公与其侄子同娶怀嬴之事相比,晋文公当时娶怀嬴,主要还是要以此取得秦穆公的支持而回晋国夺得君位,是以勉强为之,心实不喜欢。可见此时的刘备娶吴氏,也是政治联姻,安原刘焉旧人和益州人心,不得以而为之,好在从三国志看来,刘玄德并不是贪好美色之人。吴氏也得以善终,先为夫人王夫人,后为皇后皇太后。死后与刘备合葬。

刘备为何抛弃美人孙尚香,却迎娶“嫂嫂”并立皇后?

刘备和孙权妹妹之间的婚姻,历史上确有其事,不过对于孙权的妹妹叫什么名字,历史上却没有详细记载,只是将其称之为孙夫人,孙尚香的名字实际上来源于罗贯中笔下,换言之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婚姻,表面上看也是郎才女貌,可实际上却问题百出,以至于最终刘备在和孙夫人尚且存在夫妻之名的情况下,去到益州娶了按辈分来说算得上自己“嫂嫂”的吴夫人,至于这其中有些什么问题,刘备又为何这么干?我们继续分析。

刘备与孙夫人的婚姻

在《三国演义》的记载中,说孙夫人嫁给刘备之后,两人关系比较和谐,而且看似过得不错,甚至有人还说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要是按照这样的现实情况来看,很明显最终刘备另娶吴夫人,就有些不妥了。

可惜这仅仅是演义中的一家之说而已,按照《三国志》等正史的资料记载来看,事实上刘备和孙夫人之间的关系,自始至终,就没有好这一说,只能说最开始阶段两人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糟糕,到了后来阶段就变得糟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发展变化呢?

我们都知道,不管怎么说,刘备和孙夫人之间的婚姻,实际上就是一场标准的政治联姻,当时刘备集团在与孙权集团联合抗曹,并且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刘备从原本四处流浪的状态,逐渐在荆州扎根下来,此时孙权对刘备产生了很多意见,一方面是觉得刘备拥有的荆州,本该属于自己,现在刘备坐镇,仅仅是孙权借给刘备的而已,换言之孙权觉得刘备窃取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毕竟赤壁一战,刘备集团参与度不高,主要就是孙权集团在卖命。

孙权第二个不满的是,刘备在荆州逐渐做大做强,获得越来越多的人支持,这让孙权在内心不仅不愉快,还对刘备产生一些畏惧,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权才牺牲了自己的妹妹,将其嫁给刘备,希望借助孙夫人在刘备身边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

刘备身边人才辈出,诸葛亮等人看到孙夫人带着一群家眷过来,就大概明白孙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了,再说了,当时刘备四十多岁的人,孙夫人才二十出头,身为哥哥的孙权,要不是因为政治利益,怎么可能把孙夫人嫁给刘备,两人之间毫无感情可言。

诸葛亮劝诫刘备要小心孙夫人,刘备也并非什么贪恋美色之人,所以十分理智,专门给孙夫人重新建了一座房子,让孙夫人一伙人单独住在这里,刘备和孙夫人之间虽有夫妻之名,恐怕也是没有夫妻之实的,因为刘备害怕孙夫人。

两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完全随着孙权与刘备之间的关系变化而变化,起初,孙权与刘备的政治联盟关系还不错,所以孙夫人与刘备之间的夫妻感情看起来也就不错,后来孙权与刘备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孙夫人和刘备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化,甚至刘备还担心孙夫人会造反,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糟糕到了极致。

当孙权打算正式和刘备翻脸之前,就把孙夫人接回东吴去了,在孙夫人临走之际,孙权还安排其把刘备的儿子刘禅带回东吴,此举大有想要将刘禅当成人质的意思,幸亏赵云以及张飞等人迅速追赶,才把刘禅夺回,而孙夫人就不辞而别,回到东吴去了。

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婚姻,发展到孙夫人回去东吴这一步,基本上已经名存实亡了,以当时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关系来看,孙夫人永远也不可能回来了,这一点刘备以及刘备集团的人,心中都很明白,好就好在刘备不是贪恋美色之人,尚且有理智,没有做出什么过分之举,一直顺利过渡到了益州时期。

刘备和吴夫人之间的婚姻

既然孙夫人已经回去东吴了,刘备现在表面上和孙夫人还是夫妻关系,可是实际上两人夫妻关系早已被外力破坏,名存实亡,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刘备这个时候重新娶老婆,于情于理都没有什么不可以的,那么为何刘备偏偏要娶一个寡妇,而且还是自己“嫂嫂”的吴夫人呢?

吴夫人是吴懿的妹妹,曾经嫁给了刘焉的儿子刘瑁,从宗族关系来看,刘瑁和刘备之间也有着关系,刘瑁还算是刘备的兄长,故而刘瑁的老婆吴夫人,自然就是刘备的嫂嫂了,在刘瑁去世之后,吴夫人就一直守寡,成为了一名寡妇。

虽然吴夫人是一个寡妇,可是她不仅长得漂亮、聪明懂事,而且在当地的影响力以及名声都很不错,甚至有看面相的人说吴夫人是大富大贵之命,所以在当时的益州地区,吴夫人算得上是一号人物的。

刘备初到益州,原本就有着侵占本宗基业的嫌疑,再加上孙权在背后嚼舌根子,刘备在益州的稳定很是有问题,急需要一股益州内部的势力来支持自己,帮助自己站稳脚跟,刚好就在这时,大家给刘备强烈推荐了吴夫人,刘备见大家盛情难却,只能和吴夫人结为夫妻,吴夫人对刘备的名声早有耳闻,也心甘情愿嫁给刘备,一桩婚事就此促成。

至于说两人之间的结合,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就比较多了,我分别分析如下:

首先对于刘备自身而言,当时的刘备已经接近五十岁,在平均寿命都很短的三国时期,这样的年龄已经不算小了,可是刘备之前的老婆孙夫人早已回到东吴,此时刘备没有老婆,对于一个有身份地位的大佬而言,要是没有个老婆,似乎看起来还是不体面,所以刘备的手下,才会强烈推荐吴夫人给刘备。

当然了,大家还担心万一刘备和孙夫人想要重归于好,刘备答应了孙权提出的苛刻要求,那对于刘备集团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为了直接从根源上断掉刘备和孙夫人复合的可能性,最好的办法就是促成刘备与吴夫人之间的结合。

不过为何大家要推荐吴夫人呢?这主要就有两方面原因了,一方面是吴夫人本身在当地的名声和影响力就不错,大家都觉得吴夫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媳妇,撮合给刘备,不仅解决了刘备的婚姻问题,大家还拥有了一个不错的大嫂,对未来的很多事情进展都有利无害。

另外一方面就是吴夫人在益州一带,靠着之前与刘焉儿子刘瑁的结合,早已经成为这里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了,手上掌握着益州的大量资源,不管是财富、政治还是其它,都在他们手里紧握,刘备通过和吴夫人的结合,就能于无声无息之中得到这些资源支持,对刘备在益州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再者说了,一旦刘备和吴夫人结合,似乎益州就只是换了一个老大,其余的事情以及配置安排还是原来的配方,对于益州本地的豪强士绅以及名门望族而言,这才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从而将会更支持刘备。

总体来说,刘备和吴夫人之间的结合,主要原因还是一场政治联姻,刘备集团就是希望靠着吴夫人以及吴夫人背后的势力,来帮助刘备迅速在益州站稳脚跟,这是一件双赢的喜事,两人结合之后,刘备得以站稳脚跟,吴夫人以及其背后的势力得以继续保持原来模样。

结语

不管是刘备和孙夫人之间的婚姻,还是后来刘备和嫂嫂吴夫人之间的结合,实际上都是出于一些政治利益考虑的,有所不同的是,孙夫人与刘备的结合,背后始终有孙权的野心,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随着刘备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变化而不断变化,最终分道扬镳,刘备与吴夫人之间的结合,背后势力和孙权不是一个性质,刘备可以借助此举拉拢大家,达到收买人心,为己所用的目的,当大家都成为一个整体之后,也就拥有共同利益,自然这段婚姻也不会破裂,这就是后来吴夫人成为皇后以及皇太后的本质原因!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