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的想杀荀彧吗?空盒子是什么意思?

要是你走亲访友时,带一个空盒子去送礼,会不会被亲友给打出来?这是人干的事情吗?显然不是啊!

可是在《魏氏春秋》里,荀彧生病了,曹操贴心地让人送了个礼盒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什么情况?这盒子居然是空的!

于是乎荀彧就开始胡思乱想了,把曹老板的人打出去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曹老板为啥要送一个空盒子给自己呢?难道说。。。

一想到曹老板当初加九锡时,荀彧说错了一句话,他立刻就汗流浃背了!虽说已经过了一段日子,可那些话依旧言犹在耳:

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简单来说,荀彧就是告诉曹操:老板,你可是以匡扶汉室为目标的靓仔,要是现在加九锡称王的话,可就没那么靓了哦!

等于是说,荀彧是反对曹操称王的。这事儿搞得曹操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为啥?当初支持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荀彧:

今车驾旋轸,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三国志》

支持他一鼓作气灭袁绍的是荀彧,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三国志》

说他有刘邦、刘秀之志的还是荀彧: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三国志》

现在到了自己真的要加九锡称王的时候,居然还是荀彧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这是什么情况?难道大家一起创业的日子都是假的?难道多次夸你是我的张良,你也听不明白?

所以曹操那几天对荀彧的态度很不好,脸色相当不好看。荀彧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想缓个几天再跟老板唠叨唠叨,结果这个空盒子就来了。

荀彧在紧张之余,莫名其妙就想到了服毒自尽。为啥?因为在他看来,曹老板把空盒子送来,就是要告诉荀彧,他忙了一辈子,到最后都是一场空!还是早点了断得好。

不得不说,少读点书未必不是一件坏事,曹老板不一定有这么深层次的想法,可荀彧却能顺藤摸瓜般想到这些,于是乎荀彧就自我了断了。

一、曹操真的要灭掉荀彧吗?

曹操是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主,真可谓是天不怕地不怕,他为了加九锡称王,不惜杀害了若干忠于汉室的臣子。但是遇到荀彧的时候,他还是蛮棘手的。

因为曹操打心眼里觉得,荀彧是自己的铁杆粉丝,怎么可能心向大汉呢?所以我认为,在这件事上,曹操是不可能真心要杀掉荀彧的。

不管怎么算账,都不能把荀彧算到心向大汉那一类人那边。因为荀彧从起家开始,就一直都是曹操的私臣,跟汉朝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果荀彧真的心向大汉的话,他会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就算会提,也不该说得这么直白,直接了当地表示要把汉献帝当傀儡,有这样的忠臣吗?还是少点比较好。

此外荀彧总是把曹操比成刘邦、刘秀这样的开国帝王,这又是几个意思?如果荀彧真心是心向大汉的话,就应该把曹操比作周公、姜尚这类人才对。

还有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当曹操两次诛杀汉献帝的老婆和孩子的时候,荀彧为啥一声不吭呢?他真的是大汉忠臣的话,铁定要出来阻止的啊!

可是董贵人和伏皇后相继被杀也就算了,毕竟她们参与了谋害曹操。可连她们所生的皇子,都在荀彧跟前眼睁睁被杀了,此后荀彧还当成个没事儿人似的继续给曹老板打工,有这样的忠臣吗?

所以说曹操不管怎么算账,都不会想到荀彧是忠于大汉的人,他认为荀彧永远都是忠于自己的。哪怕说了那样的话,也不代表他心向大汉。

因此曹操是不会杀掉荀彧的,荀彧对他来说,那就是自己的诸葛亮,他的所有后勤政务全都需要荀彧来打理,他咋可能舍得杀掉荀彧呢?但是如果事关曹家江山的前程,那这件事又另当别论了。

二、荀彧家族和曹植更加亲近。

先甭管荀彧是否忠于汉室了,这个基本就是无稽之谈。我们看看荀彧在曹操众多儿子中,是怎么站队的好了。

其实呆子当时都看得出来曹操是要夺取天下的,那么他的那几个儿子,就成了重要的储君候选人。那么荀彧究竟跟谁交好呢?答案是曹植。

在《三国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

初,文帝与平原侯植并有拟论,文帝曲礼事彧。及彧卒,恽又与植善,而与夏侯尚不穆,文帝深恨恽。

啥意思?就是说早年曹丕曾经多次奉承过荀彧,这事儿就有点奇怪了。如果荀彧是曹丕的支持者,曹丕何必如此客套呢?此外荀彧的长子荀恽,娶了曹操的女儿安阳公主,但是他跟曹植的关系很好,所以曹丕非常痛恨荀恽。

将来继承荀彧爵位的大儿子荀恽是倒向曹植的,而荀彧和曹丕的关系也很一般,这足以说明一点,荀彧是站在曹植那一边的。

这事儿对曹操来说可是致命的威胁,因为曹操知道天下大才,唯有诸葛亮和荀彧二人而已。荀彧的才华胜过曹丕若干倍,如果曹操百年之后,荀彧跑去辅佐曹植,那老曹家的江山,不就毁在曹植这个酒鬼手里了嘛!

从这个角度出发,曹操的确不能把荀彧留在世上了。曹丕是曹操钦定的继承人,这事儿是没跑的,杨修家里五世三公,因为支持曹植,都被诛杀了。荀彧就算再有才华,如果也支持曹植的话,那曹操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

总结:荀彧背后是颍川荀氏的支持。

荀彧倒向谁,其实也就代表了他背后的大家族倒向了谁,这是相当重要的。曹操虽然讨厌士族,但还是不得不重用士族,因为士族垄断了读书的权力,有才能的大多数都是士族。

因此荀彧倒向曹植,这事儿非常严重。从后来曹丕的表现我们也能看得出荀彧的麻烦。曹丕总喜欢品评曹魏名臣,唯独不怎么评价荀彧。

反倒是曹植曾经这么评价荀彧: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一看就知道他俩是真爱。曹操为了下一代的安宁,只好忍痛舍弃荀彧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曹操真的想杀荀彧吗?空盒子是什么意思?

首先,作为读书人,千万不要读错令君的名字。

因他担任汉尚书令多年,被人敬称“荀令君”。

如果要横向比,荀彧要和蜀汉的诸葛亮对比。鲁迅说了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是“多智而近妖”

诸葛亮表示:老子的本职工作是主内政,谁让罗贯中给老子加了那么多戏。你以为我愿意啊。

荀彧和诸葛亮都不是军师,而是总理后方,保护我方水晶塔。

论战略规划,荀彧不输诸葛亮。正是荀彧劝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才把汉献帝“奉迎”到许昌定都,从此曹操手里真正有了王牌。

曹操能够在外面野,也少不了荀彧在大后方辅助、输出。屯田、守城,还是造人机器,先后向曹操推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司马懿、严象、韦康、杜畿等。

在《军师联盟》里,王劲松老师演出了荀彧的风骨。但实话实说,外貌上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荀彧的颜值变化:老《三国》—新《三国》—《军师联盟》

要以颜值来排名,荀彧绝对会在三国前五名。不说美颜盛世,反正不磨皮不滤镜,自然出镜都是个大帅比,而且身上有异香。路边社曾报道荀彧曾坐在席子上,人去留香,三日不绝。(为人伟美有仪容。好熏香)

很多人对荀令君是始于颜值,限于才华,忠于人品,包括且不限于司马懿、钟繇、苏轼、王夫之,后面还有一串串

司马懿说过,书上说的都是吹牛逼,我不信。我只相信我的眼睛,荀令君是我看过的最完美的男人。苏轼说荀彧是“圣人之徒”。

当然后世对荀令君的评价甚高,不仅仅因为颜值,而是荀彧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

这一切要从一个空盒饭说起。

新《三国》和《军师联盟》都有曹老板给荀令君送空盒饭的剧情。

曹操派人送盒饭,荀彧打开三层盒饭看,里面都是空的,顿时了然没有汉禄可食了(有人说也可以解释为要你“盒”用!)

聪慧如荀令君,心如灯灭,选择自杀。

送盒饭这段典故写在《魏氏春秋》上,《三国志》记载的历史是这样的

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一个“由是”,一个“遂”,点明了荀彧和曹操的关系,荀彧死了,曹操就登上魏王位了。那要是荀彧不死呢?不得不佩服陈寿的用词。

当时汉室衰微,大家名义上还是尊崇汉献帝。其实根本拿他没当回事。曹操统一了北方,手下人劝曹操进爵为国公加九锡。加九锡很有深意,下一步可能就是称帝了。手下人这么积极,不只为了曹老板,更为了自己。曹操如果当皇帝,封官拜相,不就是他们么?

那曹操本人想不想呢?

有人说曹老板的自白书《让县自明本志令》不是写得明明白白,曹老板希望以后的墓碑上书这几个大字“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互联网四大装X人物:不知妻美刘强东,普通家庭马化腾,悔创阿里杰克马,一无所有王健林

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一脸诚恳,你信还是不信?大人物的话,说说而已嘛。

地位和欲望往往是正相关。地位越高,欲望会膨胀,想要的更多。征西将军是曹操的目标,是那个洛阳北部尉曹操的目标,不是曹丞相的目标。

于和伟饰演的曹操哭荀彧那场戏相当感人,可以和老版《三国》诸葛亮哭周瑜有得一拼,大家相信曹老板对荀彧用情至深,根本就不想杀荀彧

曹霸霸love yu

可性情的曹老板,哭过不少人。哭典韦、哭郭嘉、哭荀攸,就是没哭过荀彧。

史书上写荀彧死了,曹老板就登魏王之位了,也没见他哭嚎“呜呼文若,哀哉文若”。

剧里,曹操和荀彧的“分手戏”看得很过瘾,特别王劲松老师演技炸裂,借这段台词说出两人决裂的必然。

曹操:汉高祖所说,非刘氏而称王,天下共击之。孤却称王了,在令君看来,算是不忠不孝吧?孤加九锡,用天子车驾,戴天子冕旒,立宗庙,开国都,在令君看来,也算是不忠不孝吧?回答孤

荀彧:明公。臣二十年前追随明公,就坚信,明公会匡扶汉室,拯救黎民,二十年过去了,臣左右支绌,苦心维持,小心翼翼地拿捏着这尴尬的分寸,指望臣的理想,和明公的志向可以并存,可是今日,臣简单了。今日臣,只能回答,失望二字。

曹操:哎哟…好一声明公哦,这一声明公叫得,又亲切,又生疏。亲切的是,孤想起,与文若,初相识;生疏的是,二十年后,这一声明公,叫得满是失望。孤在想,令君的失望,莫非是觉得,如今的孤,不再是汉臣了?

荀彧:当初明公奉迎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共同起誓永为汉臣,可是今日的明公还是汉臣吗?司空不够,丞相不够,魏王不够,大王也不够!明公想要的是什么?一步之遥…

曹操:哎哟…令君这番话,说得孤好汗颜(以手拂面)…如若如令君所言,真有一步之遥,你我相行二十年,令君,可否还愿意与孤,同行?

荀彧:平乱锄奸,臣可与明公并肩。封王拜相,恕臣,不能与大王同行了。

曹操:好。好。令君爱重孤,孤怎能不知。好!孤可以终身奉养汉室,也可以永为汉臣,只是,孤原本以为,你我相交相知二十载,是可以倾心托付的。

荀彧:明公知臣,臣,知明公。

荀彧当初弃袁绍投曹操,并非是要做曹操的臣子,而是在乱世为汉室谋续灯人。更希望这个人来匡扶汉室,复兴大汉。

虽然袁绍底子厚不差钱,但荀彧认为他不是成大事的人,转而选择潜力股曹操。这相当于放弃BAT的饭碗,加入了创业没多久的小公司,这就看出了荀彧的才智和远见了。

那时荀彧和曹操的理想一致,平定天下,终结乱世。

然而随着曹操的权势越大,他走上了称王称霸的路,与荀彧分道扬镳。但荀彧不可能立马与曹操撕破脸,因为曹操已然势大,天子在手,天下我有。

荀彧只能努力维持着汉室与曹氏之间的平衡。可这个平衡注定是不能持久的,对于曹操来说,单枪匹马的荀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代表着背后站着的那群人的意志。他们是忠于汉室的大臣,只要荀彧在,他就会继续感召这群汉臣,为汉室续命。

荀彧举荐过很多人才,围绕着他身边形成了一个颍川帮。创业从0到1,他们居功至伟,可一旦步入正轨,也是时候换个班子了。

曹魏代汉,先移令君

荀彧为汉而殉,终于领了盒饭

文 | 朕有话要说,简书作者

曹操真的想杀荀彧吗?空盒子是什么意思?

曹丞相一生爱惜人才,才不会要杀荀彧。陈宫没得到,这是曹操最大的遗憾。一个荀彧在丞相眼里胜过十个陈宫。

第二,荀彧作为曹丞相的儿女亲家,更没理由杀一个无法找到理由杀人。荀彧的儿子娶了曹洪的女儿,属于友情加亲情的关系,再说荀彧没有和杨修一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会小聪明而无立世之才能。更更不像许攸一样道德败坏,到处说人家坏话。许褚都看不下去了才杀了许攸。祢衡骂曹,曹操没杀人,人家夏侯惇杀的祢衡,谁让那个人非要说人家夏侯惇是一目了然。。。

真要说曹操杀人,那只有一个华佗,但是杀华佗是因为华医师要用斧头砍开人家的脑袋,这种事情只有中国废除了封建王朝后才有的手术,而两千年前的曹操虽然是世之枭雄,但绝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荀彧虽然是曹操的亲家和谋士,但最大的却是大汉王朝的忠臣,尽管荀彧第一个说了“曹操虽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曹孟德绝对不会杀他,,如果把曹操当做这种人,那曹操早就说了“知道我曹操的人昨天没看透我,今天没看透我,将来更不会看透我”。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只是想说,“荀彧啊,有些话你不要对着外人说,这样你就不是老板的好伙计,不愿意对我说的,你说下来在盒子里我也可以像录音机一样能听到,感觉得到,有事好商量,有事你说话就行”。

至于荀彧的死,我想只是荀彧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而选择的最佳方式,来解脱自己一片悠悠之心。。

曹操真的想杀荀彧吗?空盒子是什么意思?

荀彧首为曹操第一大谋士,等同刘备身边的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是以"如鱼得水"之褒奖,而荀彧不仅没有曹操的大褒奖,相反却赏赐了一个空盒子。其义不言而喻。荀彧看了一言,长叹一声,选择了自尽。

根本原因是荀彧反对了曹操逼迫汉献帝封其为魏公,加封了九锡之尊,等同九千岁,仅距万岁的皇帝一步之遥。空盒子,就表明荀彧在曹操心里已经不是第一的位置,双方心照不宣,荀彧就是忠于汉室的铁粉,不会追随曹操一条黑到底。

但是,曹荀两人毕竟在一起相处了好多年,论私交也是百里挑一,双方知根知底,不说两家还是亲家,就说两人感情亲情也是非同一般。曹操不会为此当面翻脸无情,而是采取了模拟两可的方式。或许让荀彧明哲保身,从此像徐庶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至少不要干预曹家任何事。

荀彧可不会这么想,叫一个堂堂大谋士从此低声下气,委屈求全,那不是荀彧所能干的。可他既不能像陈宫那样远离曹操委身吕布那样大草包,又无力解决汉帝曹相的朝廷之争,忧郁之下,只有眼睛一闭一了百了自尽了。

民国保定校长军事家蒋万里,北洋政府一再延误军晌,让他一直收到空头支票,等同荀彧收到空盒子,一气之下也是选择割腕自尽。被军医抢救过来,爱上了精心护理的日本护士,才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却歪打正着,一连生养了五朵金花,其中一朵蒋英长大成为著名女歌唱家,还嫁了二弹一星的大功臣科学院长钱学森,一时传为佳话。

可荀彧没有这般福气,被抢救过来,重启新的人生。鸣乎!

曹操真的想杀荀彧吗?空盒子是什么意思?

记得杨修不?曾经有人送曹操一盒美味的酥饼,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然后出去办事了。杨修进来屋里见了酥饼和这三个字,就把酥饼与众人分食,并说这是遵照曹操的旨意,一人一口酥。曹操事后得知,表面上嘻笑,内心中十分愤怒。最终,杀了杨修。

后来,荀彧反对他称王受九锡,曹操就把这个曾经盛着酥饼的空盒子送给荀彧,这就是告诉他:别以为劳资不知道,当年和杨修一起分吃我酥饼的,你也有份!你们把饼饼都吃完了,一口没给我留,给我剩个漂亮的空盒子,我曹操可是记着的。到今天,汉献帝要赐我九锡,封我魏王,让我光鲜一下。你竟然如此阻碍,是何道理。劳资辛苦打拼一辈子,出死入死,不辞辛劳,把你们这些皇帝和大臣们一个个养得肥头大耳。如今你们倒好,一人一口,甜滋滋滴,这次却是连个表面光鲜漂亮的盒子也不想给我留了!即然如此,劳资也不客气了,且把这盒子给你,告诉你:要不,你就去找杨修分甜饼饼,要不,这光鲜亮丽的盒子你来拿算了(你来封王受九锡)。

荀彧心知肚明,没有拿盒子的功劳和能力,那就只好去找杨修了。

曹操真的想杀荀彧吗?空盒子是什么意思?

荀彧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但是他的死却众说纷纭。史书记载他是因为忧虑病死,也有记载是他是看到曹操送给他的空食盒饮药自尽的。无论是哪种说法,荀彧的死都是不正常的。那么,荀彧的死究竟是怎么回事,与曹操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与曹操关系密切的荀彧。

荀彧和曹操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曹操成就事业的道路上,荀彧居功至伟。曹操对他的评价是“吾之子房也”,把他与汉初三杰的张良相提并论。而实际上,在历史上荀彧对曹操的贡献要远超过张良对刘邦的贡献。

荀彧原来是颍川人士,他在董卓之乱时就将宗族迁到了冀州。在看到袁绍没有成大事的能力,荀彧又投奔到曹操的手下。他深得曹操的信任,被委以重任。在曹操出兵在外时,军国大事都交给荀彧处理。而荀彧每每在关键时刻,为曹操排忧解难。

在曹操攻打徐州,兖州被吕布袭击的紧要关头,是荀彧挺身而出,为曹操保留下三个城市,成为日后曹操夺回兖州的根本之地。在曹操对奉迎天子犹豫的时候,又是荀彧劝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在曹操感到人才匮乏时,荀彧选拔人才,向曹操推荐戏志才、郭嘉等人才。

在决定曹操命运的官渡之战中,荀彧的作用更是突出。在战前他就推断出袁绍必败的原因,并且在战役中得到了验证。在曹操与袁绍相持后期,曹操因为无力支持,想要撤退的时候,是荀彧去信阻止,让曹操继续坚持。曹操听取了荀彧的建议,终于等到了战役的转折点,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在曹操取得统一北方的胜利后,荀彧又向他建议趁势向荆州发动突然袭击。在曹操的攻击下,再加上刘表正好病逝,继任者刘琮投降了曹操。此举使得荆州轻易落入曹操的手中,挫败了刘备和孙权夺取荆州的图谋。

从以上荀彧的这些行为可以看出,荀彧实质上是曹操的谋主,为曹操指引着战略的方向。曹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荀彧的长子,和他结为儿女亲家,并且封荀彧二千户侯。从这一方面来看,曹操对荀彧十分信任和器重,两人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荀彧的死因。

荀彧的死因十分简单,那就是他阻挠了曹操称帝的行动,引起了曹操的恼怒。曹操在控制了天下大部分地区后,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做出选择。他在自己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明,自己已经掌握了控制天下的权力,就不能重新放弃。因为一旦放弃权力,就会给自己、自己的宗族和天下带来灾难。

但是,世上之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曹操要保证自己和自己集团的荣华富贵,就必须向替代汉朝的道路上走。这一点,不但曹操看得清楚,他的手下也看得清楚。因此,他的手下董昭就第一个跳了出来,要求给曹操晋爵国公,加九锡。

晋爵国公和加九锡不是普通的事件,它是当年王莽篡汉的创造发明。当年王莽以外戚的身份,晋爵国公,加九锡,然后用禅让的形式篡夺了汉室江山。曹操在此前已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当了皇后,曹操因此获得了外戚的身份。一旦他进位国公加九锡,他就可以继续下一个步骤,那就是篡夺汉室江山。

董昭的这个举动的目的,大家自然是心知肚明。他首先征求荀彧的意见,想要得到荀彧的支持。他以为荀彧是曹操的老部下,又是曹操的儿女亲家,和曹操的关系密切。再加上荀彧位高权重,在朝廷中威望很高,如果得到荀彧的支持,曹操晋位国公加九锡的提议,就会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可。

可是让曹操和董昭意想不到的是,荀彧却明确地表示不赞成曹操晋位国公和加九锡。他的理由是曹操本来的目的就是匡扶汉室江山,应该对国家忠臣,谦虚退让,不去追求功名利禄。所以曹操不应该去谋取这样的荣誉。实质上,荀彧是用一种委婉的理由,明确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反对意见。这是出乎曹操意料之外的,因此荀彧的态度让曹操感到十分不平。曹操也因此对荀彧采取了行动。

三、曹操寄来的空食盒的含义。

史书上记载曹操在得知荀彧的态度时,正在征讨孙权。于是曹操向汉献帝上表,要求荀彧来军中犒劳军队。在荀彧到来后,曹操又任命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可是曹操并没有让荀彧参谋什么自己的军事,而是将他软禁在军中。在曹操攻打代州的时候,他将生病的荀彧留在寿春,不久荀彧就因为忧虑而病逝了。

曹操之所以把荀彧招到军中,是因为他对于荀彧已经十分的不信任。按照往日的惯例,在曹操出外征讨的时候,朝中是由荀彧留守的。现在荀彧已经与曹操离心离德,曹操自然不敢把他再留在朝中,怕出现意外情况。因此,曹操才赶快将荀彧招到军中,并软禁了他。

据《魏氏春秋》记载,曹操在荀彧死前给荀彧送去一个食盒。当荀彧打开食盒查看的时候,发现是一个空的食盒。荀彧看过后,便饮药自尽了。那么,曹操为什么要给荀彧送一个空食盒,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曹操给荀彧送一个空食盒的意思是,你的俸禄都是来源于我,今天你反对我,我就不给你吃的了,你乖乖就死吧。也就是说,曹操对荀彧动了杀心,要用这个方法来逼荀彧自杀。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理由。

不过,曹操和荀彧都是聪明人,他们用空食盒表达的意思,不只是上面所说的那么简单。荀彧在接到曹操劳军的命令时,就已经知道曹操的意思。但是他为了对曹操进行最后一次挽回,这才来到军中。在史书记载,荀彧到军中劳军结束的宴会上,想要和曹操单独交谈。曹操冷漠地拒绝了荀彧,拂袖离去了。自此,双方的矛盾已经到了无可调和的地步。

曹操给荀彧送空食盒有逼他自杀的意味,不过他也有最后劝说荀彧看清形势,回到自己阵营的含义。他送给荀彧空食盒实际上是一种威胁,让荀彧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荀彧并没有让曹操如愿,向他屈服。荀彧采取了自尽的极端方式,来向曹操表明自己的立场。

荀彧的举动让曹操深受震撼,在荀彧死后,曹操虽然如愿以偿,进位国公并加九锡,但是在他的有生之年也没有篡夺汉室江山。只是在曹操死后,曹丕才以禅让的方式夺取汉室江山,建立了魏朝。可以说,是荀彧以自己的生命,为汉朝又多延续了几年的生命。

结语:

荀彧一生为曹操效力,在曹操的事业中,荀彧起了巨大的作用。由于他的贡献,他和曹操的关系甚好,成为了儿女亲家。也正是因为这样,曹操在进位国公加九锡的行动上,认为会获得荀彧的支持。但是,让曹操没有想到的是,荀彧明确表示反对,这使得曹操心中感到十分的不平。

于是曹操对荀彧采取了断然措施,防止荀彧在后方作乱。他将荀彧招到军中,并软禁了他。这使得荀彧不久便因为忧虑而死。曹操在荀彧死前送去的空食盒,实际上是对荀彧的威胁,要求他迅速站队。究竟是支持自己篡位,还是反对。荀彧选择了刚烈的做法,用自己的死表态,拒绝了曹操的威逼利诱。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