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作战勇敢,为李自成立下大功,最后他的结局怎么样了?

刘宗敏绝对是李自成的嫡系将领。

潼关大战过后,李自成被洪承畴打得只剩下了18骑,他带着这18骑躲进了商洛山。这18骑中,就有一个是刘宗敏。

李自成的败局当时似乎已经注定了,可刘宗敏依旧对他不离不弃,这份感情在里面,李自成对刘宗敏自然倍加信任。

等到李自成东山再起的时候,刘宗敏自然成了他的得力干将。同样也是刘宗敏帮助李自成重整旗鼓,所以说李自成不信任他,又该信任谁呢?即使刘宗敏犯了大错,李自成也舍不得惩罚他。

一、刘宗敏给李自成立了哪些功劳?

刘宗敏作为李自成集团的核心大将,在李自成东山再起以后,绝对成了农民军的主流人物。他被封为权将军,身份地位仅次于李自成。

  1. 首先,在逃往商洛山后,是刘宗敏帮助李自成收拾残兵败将,也是刘宗敏为李自成摇旗呐喊,整顿军备,锻造武器。
  2. 其次,杨嗣昌将李自成围困在河南的时候,刘宗敏索性焚毁了粮草辎重,带着一队轻骑兵冲入战争,解救了李自成。
  3. 再者,也是刘宗敏身先士卒,率先帮助李自成攻破了洛阳城,俘虏并且诛杀了福王朱常洵。
  4. 此外,还是刘宗敏帮助李自成攻打潼关,击败并且杀死了孙传庭。同时占领了西安和陕西大部分地区。
  5. 最后,依旧是刘宗敏跟着李自成,攻破了山西的重重障碍,一路杀奔京城。逼迫崇祯自尽,夺取了京城控制权。

刘宗敏这个人在李自成军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可以说没有刘宗敏,那就没有李自成的霸业。

二、刘宗敏又给李自成闯了哪些祸呢?

李自成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刘宗敏,但是李自成的失败,也绝对离不开刘宗敏。刘宗敏说到底就是一个武夫,他善于身先士卒地打仗,但是不善于运筹帷幄,做事自然就大大咧咧,完全不计后果。

我们甚至可以说,李自成的霸业,就是毁在了刘宗敏手里。那么刘宗敏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呢?我认为至少有这两条。

第一个错误:拷打压榨京官。

李自成一直打着一个旗号,那就是“闯王来了不纳粮”。也就是说,李自成来了以后,三年之内,不让老百姓纳粮。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以至于老百姓们纷纷拥戴。可是李自成的百万大军,每天都要吃喝,这庞大的军费从哪儿来呢?

过去你可以打土豪,抢田地,但是现在天下是你的了,这些土豪也都是你的子民了,你还能这么干吗?显然不行了嘛!

正当李自成发愁的时候,刘宗敏跳了出来表示:大哥,钱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你放心登基做皇帝好了!

原来刘宗敏屁颠屁颠地私底下做了5000副夹棍,把京城中明朝的文武百官全都抓进了大牢,按照品级让他们交钱。不交钱就严刑拷打,被打死的官员不计其数。

最终刘宗敏成功地给李自成弄来了7千多万两白银,这也就是后来李自成宝藏的来源。但是刘宗敏这么做,彻底得罪了明朝其他地区没有归顺的那些官员和地主阶级。

这帮人本打算归顺李自成,可一听说京城中百官的厄运后,立刻脖子一缩,表示坚决要恢复大明王朝,跟李自成斗争到底。你说李自成亏不亏?为了这点钱,丢了天下士绅的人心。

第二个错误:得罪了吴三桂。

其实在第一个错误中,不小心犯了第二个错误。刘宗敏在抄家的时候,不小心把吴三桂家也给抄了。此外吴三桂的老爸吴襄被他关入了大牢,遭到拷打。最让吴三桂气愤的是,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居然被刘宗敏霸占了。

这事儿几乎是致命的,当时吴三桂手握5万关宁铁骑,已经和李自成商量好了投降的事情。他把山海关交给了降将唐通,自己带着5万关宁军前往京城投降李自成。

结果在半道上,吴三桂家里的仆人跑来告诉了吴三桂这一系列的消息,气得吴三桂立刻返回了山海关,赶走了唐通。

吴三桂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这才和清军合作,共同对抗李自成。最终在一片石中,多尔衮和吴三桂合作,击败了李自成。如果刘宗敏没有伤害吴三桂的家人,那么历史是不是就会改写了呢?

三、刘宗敏的结局如何?

不得不说,李自成对刘宗敏还是不错的。即使刘宗敏犯了如此大错,李自成依旧没有处罚刘宗敏,而是希望他能戴罪立功,与吴三桂火并。

山海关之战战败以后,刘宗敏身负箭伤。而李自成则匆匆回到京城登基称帝,诛杀吴三桂全家,此后就带着财宝回到了西安。

所谓兵贵神速,不等李自成安歇,多尔衮就阿济格和吴三桂穷追不舍,直奔西安而来。此后多铎又从南边西进潼关,双方打压之下,李自成不堪重负,最终选择转战河南、湖北。

可清军依旧没有停歇,这使得李自成很尴尬,只好放弃了荆襄根据地,继续往江西逃窜。那么刘宗敏去哪儿了呢?有这么几种说法。

  1. 第一种说法:《清世祖实录》和部分地方县志中表示,清军在江西九江附近,攻破了大顺军营,大将刘宗敏、军师宋献策都被抓获。刘宗敏英勇不屈,被清军杀害。
  2. 第二种说法:清军将领阿济格的战报、大顺档案和《武昌府志》中,却表示刘宗敏是在武昌府被杀的。至于被杀的过程,也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阿济格亲手用弓弦把刘宗敏给勒死了,还有一种说法,则是阿济格抓了刘宗敏后,送给了吴三桂,让他报仇雪恨。所以刘宗敏被吴三桂亲自斩杀。不管怎么说,刘宗敏都选择了英勇就义,没有像宋献策那样选择投降。

总结:成也刘宗敏,败也刘宗敏。

其实作为君王,真正要做的,就是得把握好任用臣子的度。如果看臣子的功劳大,就一味纵容,其实未必就是好事。

李自成对刘宗敏的宽容,其实是没谱的。不管刘宗敏犯了多大的错,李自成都选择原谅。这是李自成的一大败笔。

而刘宗敏是个武夫,他能懂多少道理呢?自然是喜欢我行我素。这样的人如果没有约束,那真的会成为巨大的麻烦。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清实录》

刘宗敏作战勇敢,为李自成立下大功,最后他的结局怎么样了?

刘宗敏一生确实干了不少的荒唐事,甚至因此毁坏了李自成的江山。可是李自成自始自终并没有打击刘宗敏,反而对他极为重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宗敏确实干了好几件荒唐事,损坏了李自成的江山。

一是刘宗敏让李自成失人心,李自成打到京城以后,刘宗敏不顾安定团结大局,为了筹措军费,同时也为了中饱私囊,拷掠了不少旧明朝官员。这件事对李自成的军队的名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我们知道,任何一支军队要能够获得老百姓的支持,都要做到秋毫无犯。当年我军打进上海的时候,害怕给老百姓造成困扰,甚至在城外的大路上躺着睡觉。刘宗敏不是秋毫无犯,而是一进城就搞得鸡犬不宁,这明显是一支军队的大忌,

二是刘宗敏逼反了吴三桂。李自成进京以后,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后金入侵的问题。要解决后金入侵,最关键的是稳住吴三桂。李自成也明白这一点,也在不断地和吴三桂联系,希望吴三桂能够投奔李自成。但这时候,刘宗敏把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占为己有,惹得吴三桂冲冠一怒。有人说,吴三桂所谓冲冠一怒,其实是假的,他原本就不想投降李自成,不过是因此找到个借口而已。但不管怎么说,刘宗敏就不该把这个借口送给吴三桂。

三是刘宗敏不服李自成安排。李自成派刘宗敏去一片石打仗,刘宗敏当场就拒绝去,还说了一句“大家都是当强盗的,为什么派我去,你在家里享清福”这样的话,使得李自成不得不御驾亲征。

刘宗敏这种做法,明显是不给领导面子,尤其这个领导还是皇帝,他根本就没有给皇帝权威。当年刘邦当了皇帝以后,萧何就对刘邦说,咱们得在朝廷中立点规矩,要让大臣们知道皇帝的尊贵,必须要对皇帝恭恭敬敬,不能够再这样在朝廷中嘻嘻哈哈了。否则的话,皇权的尊严也就不存在了。刘宗敏做的显然是相反的事情,是损害皇权尊严的之情,它使得大家并不觉得李自成是核心,是重要人物,所以最后,李自成的军队才很快就逃散了。

虽然刘宗敏干了这么多烂事,甚至直接造成了李自成走向穷途末路,可是李自成却自始至终并没有处罚刘宗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刘宗敏是李自成最重要的大将,他在李自成打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方面,李自成对刘忠敏有感激之情,刘忠敏多次救李自成于水火之中,李自成一直记得刘宗敏的这份大恩大德。另一方面,刘宗敏是李自成部队中最能打仗的那个,如果没有刘宗敏,李自成的军队更加不堪一击。所以无论如何,李自成不愿意,也不敢杀掉刘宗敏。

这个话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刘宗敏确实是李自成手下难得的大将。正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李自成就算是要杀功臣,也必须要等到天下太平以后。天下不太平的时候,就需要这些将你们站出来,为他打江山。如果早早地杀人杀功臣,将士们内心不满,自然会迅速离李自成而去。相比于刘宗敏所闯下的祸事,相比于刘宗敏给国家给军队带来的危害,杀掉刘宗敏所带来的危害显然更大。所以,李自成要把刘宗敏保护起来。

不过,李自成之所以不杀刘宗敏,更重要的原因,是刘宗敏对李自成一直忠心耿耿。

不错,当李自成派刘忠敏去一片石,抗击清军和吴三桂的时候,刘宗敏确实说过一些不尊重李自成的话,但是这并不表明刘宗敏对李自成不拥护(他只是说话随便,不懂得需要有意维护李自成权威而已)。刘宗敏自始至终都是很拥护李自成的。当年李自成落难到只剩下18骑的时候,刘宗敏就是在18骑之一,一直跟随着他。后来刘宗敏还帮助李自成扩充军队,打了不少胜仗,是打进北京城最大的功臣。

而且我们还知道,刘宗敏最终并没有像宋献策、牛金星这些人一样,投降清朝。也没有像李岩那样,让李自成感觉到威胁。他始终站在李自成身边,让李自成非常放心。就算到了最后关头,他也一直和李自成站在一起,站到了最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宗敏的结局,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他肯定没有投降,也没有出逃。因为都没有他这些方面的记载。最大的可能是,他战死沙场。根据刘宗敏的性格,他也一定是这样的结局。

总之,刘宗敏确实是李自成最忠诚的人,所以李自成对这样的人,肯定是无比信任,绝不会怀疑他忌惮他的。

(参考资料:《明史》等)

刘宗敏作战勇敢,为李自成立下大功,最后他的结局怎么样了?

前言:刘宗敏是在大顺军兵败、被清兵一路追击的情况下,在战斗中不幸被俘;清军将领劝他投降,他宁死不屈,最后被清军杀害了

李自成农民军中的二号人物——刘宗敏

刘宗敏是陕西蓝田人,出身于贫苦家庭,以打铁为生。

当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大起义开始后,刘宗敏投身到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中,开始了反抗明朝腐朽统治的斗争生涯。

刘宗敏性格刚毅坚定,骁勇善战,在农民军与官军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因此,刘宗敏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倚为左膀右臂,甚为器重;同时,刘宗敏在农民起义军中也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即使在李自成一生当中的最低谷里,刘宗敏仍然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在李自成被洪承畴、孙传庭打得仅剩18骑,不得不躲入商洛山中时,刘宗敏依然坚定不移地陪伴着李自成。

当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掀起了反抗明朝统治的斗争新高潮之际,李自成、刘宗敏乘机率部走出深山,进入灾荒严重的河南地区。

在官军力量薄弱的河南地区,李自成农民军迅速得以发展壮大。从此,李自成农民军席卷天下,横行中国,官军再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李自成、刘宗敏横扫北方明军

1644年3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但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未能及时调整政策,依然沿袭着过去对明朝官绅的抢掠做法,这就必然会遭到明朝原来的官绅士大夫集团的强烈反抗。

明朝官绅集团的代表人物吴三桂勾结关外的清军,双方联手,在山海关大战中打败了李自成大顺军。

惨败之后,李自成大顺军不得不放弃了北京城,一路退回陕西。而清军和吴三桂则一路穷追不舍,唯恐大顺军喘过气来。

清军集结了全部力量,兵分两路,进攻陕西。李自成、刘宗敏率部在潼关与清军展开大战。最终,由于清军的红衣大炮威力巨大,大顺军伤亡惨重,不得不放弃潼关,继而又放弃西安,往湖广地区撤退。

清军非常明白,李自成大顺军是他们定鼎中原的头号大敌,所以,清军尾随李自成大顺军,马不停蹄,死追不放。

有一天晚上,长途跋涉的大顺军在宿营休息的时候,突然遭到清军的偷袭。

一代豪杰——刘宗敏

为了掩护李自成能够顺利突围,刘宗敏奋不顾身,率领亲兵与清军展开殊死拼杀。在激烈的战斗中,刘宗敏身负重伤,被清兵抓获。

清军将领久闻刘宗敏的大名,就劝说刘宗敏投降清军。但是,刘宗敏不愿投降鞑虏,宁死不屈。

汉奸吴三桂与刘宗敏有私仇,他建议对刘宗敏施以凌迟极刑;可是,清军将领们都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刘宗敏是天下闻名的英雄人物,虽然与清军为敌,那么杀死他就行了,无需对这样的英雄豪杰使用残酷的极刑。

就这样,一代豪杰刘宗敏死在了清军的刑场上。

刘宗敏作战勇敢,为李自成立下大功,最后他的结局怎么样了?

急着享受胜利果实的李自成,把刘宗敏封为汝侯,让他身居重位,节制文官,同时主持对明朝官员拷掠索饷的工作。

对于一向仇官的刘宗敏来说,他特别中意这份工作。他为明朝官员赶制了5000付夹棍,凡是哭穷不配合的,统统被他夹断手足。这样他还觉得不够,又立了两根柱子,用来凌迟明朝官员。一时被凌杀者数之不尽,闹得明官人心惶惶。

当时,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正摇摆不定,不知是投李自成还是投清军。

起初,李自成颇有拉拢之心,不仅给吴三桂送去了4万两银子,还许以高官厚禄。

谁知被胜利冲昏了头的刘宗敏,却把吴三桂的家人给俘虏了,还把吴三桂最宠爱的小妾陈圆圆占为己有。

这消息让吴三桂怒不可遏,愤然率军投降了多尔衮。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言而无信,也是很不高兴,便想狠狠教训他一顿。于是,便和刘宗敏一同率军攻打山海关。结果遭到清军和吴三桂的合围,被打得大败而归。

随后,大顺军且战且败,眼看不敌的李自成,只得从还没坐暖和的龙椅上逃走,撤出北京城。

撤退途中,大顺军人心涣散,李自成也变得疑神疑鬼,竟杀了一向忠心于他的大将李岩。刘宗敏见此,大不为失望。但想到多年前他曾发过要和李自成共存亡的誓言,依然追随李自成左右。

1645年9月,刘宗敏在和李自成撤退通县九宫山一带时,不幸被清

军俘虏,最终遭凌迟处死。卒年38岁。

刘宗敏作战勇敢,为李自成立下大功,最后他的结局怎么样了?

刘宗敏铁匠出身,骁勇善战,为李自成立过大功,也惹过不少麻烦,最后,兵败被杀,保存了农民军气节。

刘宗敏(1607一1645)字捷轩,陕西蓝田人,一说是大同人。刘宗敏的父亲被官府催租逼死,母亲乞讨时饿死,可以说苦大仇深。

后来,被舅父收养,十二三岁时当了铁匠,膂力过人。崇贞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一支农民军打到蓝田,刘宗敏加入农民军。

闯王高迎祥被俘后,李自成扛起闯王的大旗,刘宗敏骁勇善战,逐成为闯王旌下得力将领。

崇祯十一年(1838年),洪承筹,孙传庭率精锐大军,把李自成部困在潼关。农民军一败涂地,仅剩下李自成,刘宗敏等十八骑逃入商洛山中。

李自成万念俱灰时,刘宗敏招集残兵,锻造兵气,重整旗鼓,立下大功,成为李自成左膀右臂。

祟祯十三年(1640),明朝调集四路大军围剿农民军,农民军突围至郧西,被困在巴西,鱼腹一带山中。李自成兵疲粮寡败局已定,手下纷纷投降,李自成急得要自杀。

危急时刻,刘宗敏杀死两个妻子,誓与闯王共存亡。在刘宗敏鼓舞下,农民军士气大振,烧毁辎重,轻装突围。

起义军展转进入河南,正赶上河南大旱,饥民甚多,有几万人加入农民军,李自成军威大震,破洛阳,在襄阳建立政权,刘宗敏因功封为权将军。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刘宗敏封爵汝侯。农民军主力沿大同,宣化,居庸关,直扑北京。。

刘宗敏,刘芳亮率一支农民军出山西,从南面进攻北京,与闯王大军主力会师。

以往,农民军在山沟里待着,如今,进入都城,做的第一件事儿,是搜刮金银财宝。

刘宗敏做了五千副带刺儿的铁枷,考掠明朝投降官员的钱财,一共拷问出七千多万两银孑,也失去了天下人心。

刘宗敏做的最没眼力的事是抄了吴三桂的家,把吴三桂爱妾陈圆圆据为已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了大清,引清军入关。

这个时候,刘宗敏非常澎胀,腐化了,连李自成都不放在眼里。李自成本打算让刘宗敏统军去消灭了吴三桂的叛军,刘宗敏则狂傲地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师享受,让我前去卖命?"

如果,朱元璋手下的大将敢这么叫板,早就被扒皮抽筋了。李自成比较义气,念刘宗敏往日功劳太大,又是重臣,并没有责怪他,准备御驾亲征。

刘宗敏只好随李自成出征,农民军人多势众(20多万),打得吴三桂节节败退,在一边坐山观虎斗的清军统帅多尔衮投入战场,李自成的农民军卒不抵防,惜败于山海关下的一片石。

李自成引败军返回北京,举行登基仪式后,向陕西败退,妄图以谨关天险挡出清军。

清军中有孔有德火炮部队,是当时最先进的火器部队,很轻易的轰开潼关天险。农民军又转战到河南,这时,李自成听了牛金星的谗言,杀了河南籍的大将李岩。

刘宗敏愤愤地对牛金星说:"你这撕,没有一箭功劳,居然敢杀两名大将,我一定要诛杀你!"此时,农民军诸将离心离德,军心焕散。

顺治二年(1645)刘宗敏在通县九宫山之战时,被清军俘虏,不屈被杀,只有38岁。

刘宗敏出身贫寒,屡立战功,成为闯王旌下重要将,在胜利之后有些漂,有些腐败,有些膨胀,小农意识比较强,被俘后坚贞不屈,不失农民军风骨气节。

刘宗敏作战勇敢,为李自成立下大功,最后他的结局怎么样了?

人无完人,刘宗敏豪杰英武,虽被俘宁死不屈,剐千刀万刀亦不移其志,真壮士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