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有哪些恩怨情仇?
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有啥仇怨?当然是前者征服了后者,并且掠夺了他们非常重要的女性资源。不过这也造就了两者不断结合的一个历史进程。
早年努尔哈赤还是李成梁手下的马仔时,叶赫女真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女真部落之一了,他们实力强大,背靠明朝,欺凌弱小,建州女真那个时候给他们剔牙缝就不配。
等到努尔哈赤一统整个建州女真后,叶赫女真必然是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各种打压努尔哈赤。没想到你越打压,我越强大,你说这事儿怪不怪?
最终努尔哈赤还把叶赫女真给兼并了,当时倒数第三任叶赫女真首领杨吉砮被李成梁斩杀,倒数第二任叶赫女真首领纳林布禄摇人过来找努尔哈赤打群架,结果被努尔哈赤重创!
最后一任叶赫女真首领金太吉,这哥们是个豪杰,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努尔哈赤重创,叶赫失去了屏障,有意思的是,金太吉的妹妹是努尔哈赤的第三位大妃孟古哲哲,给努尔哈赤生下了著名的儿子皇太极。
金太吉战至最后一刻,最终选择放火自焚。临终前他扬言: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
这句话有毒,因为叶赫家族被努尔哈赤征服以后,成为了满洲的一部分。覆亡满洲,等于也是要覆亡叶赫的。而且皇太极流着叶赫家族一半的血,金太吉的诅咒对叶赫家族的伤害也不小。
一、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是努尔哈赤的大妃。叶赫那拉氏为何跟爱新觉罗氏总是纠缠在一起呢?其实从第一代努尔哈赤的时候开始,叶赫家族就已经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了。
早年叶赫首领为了笼络努尔哈赤,所以把女儿孟古哲哲嫁给了努尔哈赤,成为了努尔哈赤的第三任大妃。努尔哈赤这哥们和很多雄主一样,都是克妻的命。
孟古哲哲14岁的时候嫁给了努尔哈赤,在18岁的时候给努尔哈赤生下了一个儿子,那就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
可惜孟古哲哲在2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皇太极长大以后,跟着努尔哈赤亲手平定了自己的母族叶赫女真。甚至亲手逼死了自己的舅舅金太吉。
不过幸运的是,皇太极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顺利接班,成为了后金汗国的大汗,此后更是成为了大清国的开国皇帝。
因此清朝皇室血统当中,从第二代的皇太极开始,就已经有了一半叶赫那拉氏的血统。你说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怎么可能不善待叶赫家族的人呢?
二、金太吉的孙子孙女,都是康熙朝的著名人物。叶赫家族人才辈出,这倒是真的。金太吉是叶赫女真的最后一位贝勒,不过这不代表叶赫家族就这么落寞了。毕竟叶赫家族还有那么多人活着,努尔哈赤要想夺取天下,就必须要得到这帮人的支持才行。
因此金太吉的儿子昵雅哈在破城之后,便带着族人归顺了努尔哈赤,从此成为了满洲八旗的一部分。而昵雅哈的女儿,居然是康熙著名的四妃之一惠妃。
惠妃给康熙生下了大阿哥胤褆,是康熙长大成人的儿子里,年纪最长的一个。可惜后来因为夺嫡失败,被幽禁致死。
昵雅哈还有一个儿子,那就是著名的大学士纳兰明珠了。纳兰明珠和索额图在朝堂之上争权夺利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了。
当时康熙皇帝最看重的,就是这两位大臣,可以称得上是康熙的左膀右臂。在平定三藩、一统台湾、治理黄河、剿灭噶尔丹、对抗沙俄等问题上,纳兰明珠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不过由于纳兰明珠帮助大阿哥胤褆夺嫡失败,再加上他搞朋党被康熙察觉,因此永不录用,回家养老去了。值得一提的是,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是著名的清朝诗人,也是康熙身边重要的御前侍卫。
三、叶赫家族的女人,多次嫁给爱新觉罗的皇帝。叶赫家族最著名还不是男人,估摸着男人的那点骨气,在金太吉自焚的时候,都被消耗掉了。因此叶赫家族的女人们,在清朝那是相当风光的。
- 1、乾隆皇帝的叶赫那拉妃子:
乾隆六年,乾隆皇帝迎娶了叶赫那拉氏的舒妃,舒妃的父亲纳兰永寿身份比较特殊,他是纳兰明珠的亲孙子,纳兰性德的侄子。不过舒妃只给乾隆生了一个皇十子,还夭折了。因此她无福成为太后。
- 2、咸丰皇帝的4位叶赫那拉氏的妃子:
咸丰二年,咸丰皇帝娶了兰贵人,兰贵人也是叶赫那拉氏,她给咸丰皇帝生下了唯一的一个儿子载淳,因此加封为懿贵妃。咸丰去世后,载淳继承皇位,成为了同治皇帝。而他的老母亲懿贵妃,也因此成为了著名的慈禧太后,权倾朝野半个世纪。
此外咸丰还有一位叶赫那拉氏的妃子叫璷妃,由于圆明园内有四个妃子的名字都带有春字:海棠春、 牡丹春 、武林春、杏花春,所以她们被称为四春娘娘。而这位璷妃正是四春娘娘之一的武林春。
除了以上两位,咸丰皇帝还有一个璹嫔,也是叶赫那拉氏。最后咸丰皇帝玉嫔也是叶赫那拉氏的人,她和璹嫔是亲姐妹关系,原来不仅康熙喜欢姐妹花,咸丰也比较喜欢。
- 3、隆裕太后:
既然提到了慈禧,自然要提到她的小侄女。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也是光绪皇帝的表姐。因为慈禧干涉的原因,成为了光绪的皇后。
光绪压根就不喜欢隆裕太后,不仅因为长相无法入光绪法眼,而且她的身份也让光绪很讨厌,因为她是慈禧的侄女。
不过不管怎样,隆裕太后都熬到了光绪去世。由于光绪没有儿子,因此溥仪才登基称帝。而隆裕太后成为了大清朝最后一位太后。
总结:金太吉的诅咒应验了吗?金太吉临终前说,叶赫家哪怕就剩下了一个女人,也要颠覆大清朝。这话看似好像很有道理,因为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全部都是叶赫那拉家族的人。
慈禧太后专权近50年,把清朝搞得乌烟瘴气。隆裕太后是个没什么能力的女人,最终直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不过这只能说是历史的一种巧合,其实不管有没有慈禧和隆裕,清朝的灭亡都是注定的。不愿意打开国门,接受先进的文化技术,这才是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参考资料:《清史稿》
清朝的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有哪些恩怨情仇?
“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寸草不留!如违此誓,万世不得轮回!”这是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临死前对天发下的毒誓,其所要灭掉的建州女真,指的就是爱新觉罗统领的部族。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再读这段话,依然令人不寒而栗。那么,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到底有何恩怨呢?历史上的草原民族多半是各自为政的,在相互联合与斗争中寻求生存。在明末时,女真各部经历了一场残酷的统一:建州女真在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四处征战,成为一支新兴的力量,自然难免与古老而强大的叶赫部爆发矛盾。
在女真各部族中,叶赫部是一支高贵而强盛的部落,其因祖先建立了叶赫城而得姓叶赫那拉。在明末时,叶赫部的势力非常强劲,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女真的控制,开始扶植新的势力,而努尔哈赤就是借机发展壮大起来的。
努尔哈赤为了寻求生存,曾与叶赫部通婚,而叶赫部也给努尔哈赤了很大支持。在努尔哈赤同叶赫部决裂前,用了几十年四处征战,基本征服了东北草原,最后仅剩下最为强大的叶赫部。
从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的关系来看,两大部落原本十分亲密,经常实行政治联姻,同时也时常征战,可谓“爱恨交织”。草原民族在文化上是相对落后的,而叶赫部是最早得姓的女真部落,可见其在女真族中还是相对先进的。关于叶赫部的族源,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的西海女真,与蒙古族有着血缘关系,之后改姓为那拉氏。
明朝时,那拉氏一族在叶赫镇西部建立了一座城池,称为叶赫城,此后又被称为叶赫那拉氏。游牧渔猎的部族可以建立一座坚固城池,自然势力不可小觑。当时明朝对叶赫那拉氏也十分提防,又不得不拉拢。
从血统上讲,爱新觉罗氏领导的建州女真,虽不及叶赫那拉氏高贵,但在女真各部中也算一直不可忽视的力量。早在努尔哈赤出生前,爱新觉罗氏就经常与叶赫那拉氏通婚,十二联合,时而争斗。当然,这在草原部落中是常有的现象。
努尔哈赤不仅是叶赫那拉氏所生,还也娶了叶赫那拉氏之女孟古,皇太极就是孟古所生。可以说,明末时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之间的关系极为亲密。在努尔哈赤掌权后,不甘于受明朝奴役,也对草原上的纷争局面感到痛恨,因而开始了统一战争,并曾获得了叶赫部的帮助。
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纵横草原数代的叶赫那拉氏,面对日益崛起的爱新觉罗氏,自然也开始提高了警惕,并产生了不满;而誓要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也势必拔掉旧势力叶赫那拉。在建州女真逐渐强大的同时,叶赫部也开始不安。结果可想而知,当努尔哈赤基本统一了草原后,自然要向叶赫部发起总攻。双方的矛盾就此上演,最终出现了那句古老的诅咒。
据说,当时努尔哈赤下令攻城前,曾在城外跪了三天三夜,表现出诚恳地姿态,请求叶赫部投降,实现联合,共同抗击明朝。不过,叶赫部坚决反对,最终双方兵戎相见。
关于双方的殊死之战,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称当时叶赫部有一位绝代美女,名为东哥,最初答应许配给努尔哈赤,但却悔婚,因而双方的矛盾更加升级,并且被影视剧演绎地缠绵悱恻。不过,这些都并非双方战争的根本原因。
叶赫部首领布扬古临死前,曾发下毒誓,称即便自己部落就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了建州女真。因而又有人将这句毒誓与晚清的慈禧相联系,并传得神乎其神。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巧合罢了,历史上清朝统治者与叶赫那拉氏依然保持着通婚的传统。清朝的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有哪些恩怨情仇?
在很多清宫戏中的皇帝君临天下,后宫有很多漂亮的嫔妃,这些嫔妃斗来斗去。大多数嫔妃的名字都让人耳熟能详,有博尔吉吉特氏、叶赫那拉氏、 钮祜禄氏等,这都是满洲或蒙古贵族中的几大家族。爱新觉罗家为了自己统治的稳固,通常要在这些家族中寻找嫔妃用来政治联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之间的恩怨情仇,叶赫部落的最后一任酋长也给爱新觉罗氏立下了极其恶毒的诅咒。
建州女真统一三大部统一东北的过程是女真族发展壮大形成以女真族为主体的满族共同体的历史演变时期,同时也是女真部落脱离明朝统治进而形成新的统治集团的前进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厥功至伟,并且以萨尔浒之战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在萨尔浒之战之前,女真族属于被明朝压迫的民族,整体是属于争取民族解放的战争,到了后期就成了与明王朝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战争。但是在与明朝作战之前,必须先把女真内部势力统一起来,集中力量才能摆脱明朝的控制。
在当时,明朝后期政治日趋腐败,统治阶级不可能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因此所有的封建王朝都难逃两种命运,一种就是被农民起义所推翻或者是被落后民族所征服。女真族的崛起和统一东北正是伴随着明王朝的日趋腐败为背景的。
在那个时候女真按照其社会发展程度和活动地区分为三大部,分别是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建州女真、活动在松花江流域的海西女真、活动在黑龙江流域的野人女真。
在女真三大部中,建州女真的社会经济由于与汉族人民长期交往贸易发展得很快,而且当时的东北各个部落风起云涌,大家谁也不服谁,互相之间混战不休,因此灾难深重的女真民族要求从分散的状态下脱离出来。统一东北也就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努尔哈赤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顺应历史的发展,团结所有女真民族,开创统一东北的大业。
努尔哈赤首先树立了自己部族在建州女真内部的绝对统治地位,然后又积极地向明朝称臣,以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但是他东征西讨的行为仍然引起了邻居海西女真的注意,海西女真有四大部族,其中最大的就是叶赫部族,也就是后来的叶赫纳拉氏,叶赫部的首领对努尔哈赤的扩张大动肝火,他开始向努尔哈赤施加种种压力,而努尔哈赤也非常强硬地回击了过去,最终两个部族开始诉诸武力,努尔哈赤大获全胜,将叶赫部族的首领斩首并且打败了海西女真的联盟。
接下来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迎娶海西女真中贵族的女性为妻,他通过政治联盟笼络一批部族,再通过战争征服一批部族,最终海西女真只剩下叶赫部一个部落。
虽然叶赫部元气已经大伤,但是由于叶赫部的地盘在开原东北,和明朝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努尔哈赤想要赶尽杀绝的话,明王朝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他们有可能直接出兵,至不济也会对叶赫部进行经济援助,建州女真家底薄,不可能打赢消耗战,因此努尔哈赤暂时放弃了彻底征服叶赫部族的想法,直到万历47年,努尔哈赤于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才使叶赫部族陷入了绝境,同年8月份完成了海西女真的统一。
据说叶赫部族的最后一任首领,在临死之前绝望地说道:即使叶赫部还剩下一个女子,也要让爱新觉罗寸草不生。
入关之后的叶赫那拉们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叶赫那拉家族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地盘,但是他们残余的影响力仍然是其他部族难以比拟的,因此历代爱新觉罗的皇帝基本上都娶过来自叶赫那拉氏的嫔妃。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叶赫那拉家族有5位女子嫁给爱新觉罗家,包括皇太极代善等多位王公贵族,皇太极当皇帝之后,他的妻子叶赫那拉氏被封为侧妃,叶赫那拉家族的女婿代善在朝臣中位列第一,另一个叶赫那拉家族的女婿吉尔哈朗位列第二。
叶赫那拉家族的人在叶赫部落被后金吞并之前就有人投奔努尔哈赤,成为努尔哈赤巩固地盘,统一女真的重要力量,叶赫部落灭亡之后,除了阵亡的人,其他全部投降后金,更加大大加强了后金的国力,成为主要的依靠力量之一。
代善的后代,礼亲王昭梿在自己的著作《啸亭杂录》中排列满洲8大家族,将叶赫那拉氏列为第四,并且说:“凡是有皇家选妃赏赐功臣,皆以八家为最。”
到了顺治时期,叶赫那拉家族的苏克萨哈在政治场中崭露头角,后来顺治去世,苏克萨哈成为顾命大臣之一。康熙继位之后,吴三桂起兵造反,叶赫那拉穆占带兵击溃叛军,在陕西边界与吴三桂的军队展开大战屡屡获胜,王辅臣在陕西响应吴三桂叛乱,穆占又在陕西征讨王辅臣。后来三藩之乱被平定,穆占凯旋回师成为正黄旗蒙古都统议政大臣。
康熙朝著名的内阁大学士明珠也是叶赫那拉氏家族的成员,明珠虽然不够清廉,但是在攻打台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我国的领土完整打下了基础。明珠还曾经和俄罗斯人进行边界谈判,为日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到了晚清时期,最著名的叶赫那拉家族的成员闪亮登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女人,慈禧太后去世之后,她的侄女隆裕太后掌握了政权,在隆裕太后执政的时候,小皇帝溥仪宣布了清帝逊位诏书,爱新觉罗家退出了政治舞台。
两任叶赫那拉家族的太后对推翻清政府厥功甚伟,一个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一个直接宣布退位,冥冥之中反而响应了前文提到叶赫那拉最后一个酋长发出的诅咒,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有趣的巧合了。
清朝的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有哪些恩怨情仇?
女真人的姓氏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图腾崇拜,一个家族一个姓氏,也有数个家族同属一个姓氏的现象。之后发展以居住地为氏和以部落为氏两种类型。叶赫那拉氏就是这样形成的,女真语里有太阳的意思。而爱新觉罗氏有金子的意思。
努尔哈赤与杨吉努的子孙们,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既有血与火的战争,也有匪夷所思的神奇故事。
相比较而言,建州女真有更多的血性与权谋,海西女真则有更多一些的崇尚女神力量和周旋智谋,上演了一部精彩跌宕起伏的历史活剧。
想当年蒙古人与南宋联军向金国发起最后攻击,金帝完颜守绪于蔡州(今河南汝南)幽兰轩自尽,之前将帝位传给完颜承麟,登基大典在炮火声中举行。
不到两个小时,金国末代皇帝完颜承麟战死,他在位时间不到两个小时,是世界史上皇帝在位时间最短的“吉尼斯记录”。
先帝遗言是:“此城旦夕可破,朕身体肥胖,不便于骑马突围,只要你能突围,大金国脉可再续永昌。”没有一兵一卒突围,最后将领完颜忽斜虎,率领五百多金兵在城中与蒙宋联军殊死巷战。
完颜忽斜虎得知圣上战死的讯息,仰天长啸:“圣上已驾崩,我还打什么?我大金之将不能死于乱军之中。”随即跳河自尽,剩下的五百多金军将士一起跳河自杀。
金国历史以五百壮士殉难而落下帷幕。同时也留下这个强悍的民族日后东山再起的伏笔。“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
努尔哈赤与叶赫部的仇恨开端
蒙古人深知这个道理,也深知南宋的腐朽不堪,当金军大兵压境时,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哭晕在龙椅上,同前一个皇帝宋徽宗一样吓哭了。
蒙古人建元后,实行四等人制: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西域、吐蕃、中亚等眼睛有颜的人);女真人与汉人为第三等;第四等为南宋人,这个男人填词,女人缠足的群体。
金国时代,女真人大部分进入中原内地,他的龙兴之地东北几乎一空,当时金国把70多万户汉人迁到东北,成为第一次大规模的“闯关东”。
女真人被列第三等,沦为汉人,是压制分化之意,防止其再度崛起。到了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预示女真东山再起的民族英雄还是降临人间了:努尔哈赤,爱新觉罗黄金家族的缔造者。
在叶赫部那里,纳兰性德的祖先已传至四代孙,星根达尔汉,这个原来蒙古土默特部人,在纳兰民族中繁衍,到杨吉努一代,有儿子布塞、纳林布禄及两个女儿。
杨吉努的女儿孟古,14岁时嫁给了努尔哈赤,为他生了皇太极。但联姻的关系并没有化解女真各部间的冲突,特别是建州女真各部被努尔哈赤统一后,成为叶赫部的威胁。他们向努尔哈赤提出分让土地的要求,被努尔哈赤拒绝,双方无法协调而开战。
海西女真的叶赫与哈达、乌拉、辉发四部联合了蒙古科尔沁、锡伯、封勒察三部,以及长白山珠舍里、讷殷二部共九部落三万多人组成联军进攻努尔哈赤。
此战考验了建州女真统一后的组织与军事力量。以叶赫部为首联军4000多人被杀。乌拉部的首领布占泰被俘,叶赫部的首领布塞战死。
努尔哈赤释放了乌拉部的首领布占泰,却将叶赫部首领布塞的尸体砍成两半,半截当作战利品留下,另半截还给叶赫部,体现努尔哈赤对海西女真部的重点打击和分化瓦解。
叶赫部的另一首领纳林布禄见到兄弟的半截尸体,加上大战溃败的精神压力,不久就死去。努尔哈赤与叶赫部结下深仇大恨。
清朝的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有哪些恩怨情仇?
只是一个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网上各种玄之又玄的,什么“叶赫那拉就算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爱新觉罗”这种野史传说,都是传说,只是后来人用迷信的手段来解释清朝灭亡的一种巧合手段。
事实上,叶赫氏被灭的时候,并没有被屠城,叶赫氏的人被编入了正黄旗和正红旗,叶赫部落东城首领金台石的第二个儿子尼雅哈正是康熙时期大臣明珠的父亲
根据《叶赫纳兰氏族谱》记载 :台坦柱有子三人:长子齐纳赤,次子清佳努,为叶赫西城贝勒。三子杨吉努,为叶赫东城贝勒,其小女是努尔哈赤为孝慈高皇后,称“孟古哲哲”,系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金台石,继其兄纳林布禄为叶赫东城贝勒。其子德尔格勒降清隶满洲正黄旗,授三等副将世职。
所以“祖制宫闱不选叶赫氏”也是一个打脸的传说,皇太极的生母就是叶赫氏,更别说,慈禧也是叶赫氏,她是怎么进的宫?
还是那句话,看史多思考一下。
清朝的爱新觉罗氏和叶赫那拉氏有哪些恩怨情仇?
说到这个诅咒,就不得不提到爱新觉罗家族和叶赫那拉氏的爱恨情仇。
其实叶赫那拉部本是女真部落的一个外来分支,他们早在元末明初时便依叶赫河畔聚族而居并且发展壮大。
在女真语中,“叶赫”是“野鸭子”的意思,而“那拉氏”则为“五彩阳光”的意思,因此“叶赫那拉氏”翻译成汉语就是“野鸭河流域的阳光家族”。
(努尔哈赤)
据史书记载,爱新觉罗家族和叶赫那拉氏的矛盾,早在明朝初年就已经发生过。
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想要迫使叶赫那拉氏臣服于自己,带着族人攻打叶赫那拉氏。
在开战前,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指着大地说,他们是大地上的金子(在女真语中,“爱新觉罗”是“金子”的意思)。
没想到叶赫那拉氏的头领听后哈哈大笑,随后指着天上的太阳说,我们姓它。
当然,当时的爱新觉罗家族还不够强大,所以很快就被叶赫那拉氏打得大败而归,而叶赫那拉氏则成了女真部落中最强大的部落。
不过,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到明朝末年的时候,爱新觉罗家族出了个能征善战的努尔哈赤。
当时女真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而实力最强的已经是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了。
努尔哈赤是酋长的儿子,不过由于母亲早亡,继母又对他非常刻薄,因此他在年少时便离家在外闯荡。虽然吃了不少苦,但也锻炼了他的心智,开阔了他的视野。
在努尔哈赤起兵之前,他曾经过叶赫部。
叶赫部贝勒杨吉砮见努尔哈赤仪表不凡,认定他将来必成大业,所以主动把小女儿孟古许配给了他。
等孟古到了出嫁的年纪时,已经离约定过去了6年。
这6年中,努尔哈赤不仅靠父亲遗留下来的13副甲胄起兵,而且还通过多年征战,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并使其成为了最为强大的女真部落。
孟古嫁给努尔哈赤后,叶赫部和努尔哈赤在政治上就形成了强强结合的形态。
此时,杨吉砮已经被明军所杀,他的儿子纳林布禄继承了贝勒之位。
(孟古)
纳林布禄遵从父亲的命令,把已经到了成婚年纪的孟古送到了建州与之成婚。
不过这次联姻并没有让两个部落关系更为亲厚,反而让纳林布禄看到了努尔哈赤的实力,因此感到受了威胁的他,不断侵扰建州女真,还多次向努尔哈赤讨要地盘。
在遭到拒绝后,纳林布禄还联合辉发、哈达、蒙古科尔沁等九大部落组成联军攻打建州。
结果,努尔哈赤以少胜多,大败九部联军,并且在战斗中,还把纳林布禄的哥哥布塞给杀死了。
后来,纳林布禄向努尔哈赤讨要布塞的尸体。
努尔哈赤为了羞辱纳林布禄,于是他把布塞的尸体一分为二,只让叶赫部的来使带了其中的一半走。
受到羞辱的纳林布禄又惊又气,然而他对强大的努尔哈赤又无可奈何,没过多久,他便气病而死。
纳林布禄去世后,他的弟弟金台吉和布塞的儿子布扬古继承了贝勒之位,尽管和努尔哈赤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是为了不遭灭族之灾,布扬古和金台吉决定再次以联姻的方式和努尔哈赤议和。
于是,布扬古提出把有“女真第一美女”美名的妹妹东哥嫁给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早就听闻东哥艳名,所以他立刻下了很重的聘礼,并且还和布扬古滴血盟誓,确定下了这桩婚事。
(东哥)
谁知东哥却表示她绝不嫁杀父仇人,并公开在女真部征婚,表示谁杀了努尔哈赤,她就嫁给谁。
布扬古见此,也当着众人的面毁掉了和努尔哈赤的盟约。
努尔哈赤本来就受到了羞辱,正不高兴,结果这时孟古病危,想要在临终前见一眼母亲。而叶赫部居然回绝了这个请求,让孟古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如此一来,努尔哈赤和叶赫部的矛盾愈发尖锐。
此后,辉发部和乌拉部的贝勒为了能得到漂亮的东哥,几次背弃和努尔哈赤的盟约,并对努尔哈赤发动进攻,结果两个部落先后被努尔哈赤灭亡。
此后,叶赫部为了对抗努尔哈赤,又和明军结盟发动了萨尔浒之战,结果依然遭到了努尔哈赤的碾压。
尽管金台吉和布扬古侥幸全身而逃,但是由于明军元气未复,努尔哈赤乘机率大军攻打叶赫部。
面对努尔哈赤的铁骑兵,叶赫部根本无力抵抗。
城破后,金台吉为了不受到羞辱,于悲愤中自焚而死。
布扬古在得到努尔哈赤不杀他的保证后,这才率领部众归降。
然而,努尔哈赤为了不让叶赫部死灰复燃,居然违背盟约杀死了布扬古。
布扬古死到临头,已经再无反转的余地,悲愤无奈中,他恨恨地诅咒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爱新觉罗!”
还别说,布扬古还真是一语成谶,清朝的灭亡最终还是和叶赫那拉氏家的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因此布扬古的诅咒被列为了中国历史三大最灵验诅咒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