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一心想要复国称帝的“大燕”,究竟灭于谁手?
慕容复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比较悲剧的一个人物,本来出身富贵人家,武功卓绝,又有如花似玉的表妹王语嫣相陪,应该算是人生赢家。
可是他身边偏偏背负着历代祖先传下来的复国大业,这似乎是慕容家永生永世都无法抹去的一项任务。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为了让儿子有复国的条件,不惜装死后,在江湖中制造血案,害了包括乔峰在内的一堆人。
他不仅害了乔峰,也害了他儿子慕容复的一生,导致慕容复最后疯了还想着要复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慕容家的父子如此执着于恢复大燕国呢?
第一次被灭:前燕被前秦所灭。其实在历史上,慕容家最著名的人物应该是慕容垂。这位老兄号称南北朝战神,没有他打不败的对手,要不是岁数大了,一统整个大北方的,根本轮不到北魏了。
慕容垂的父亲慕容皝一手建立起了前燕,但是慕容垂没有资格继承皇位,是他的哥哥慕容儁继承了前燕的皇位。
可以说在慕容儁时期,前燕达到了巅峰,他的弟弟慕容垂带领前燕大军,击败了东晋权臣桓温,确立了前燕在北方的统治地位。
慕容儁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慕容暐继承了皇位。但是慕容暐岁数太小,为此慕容暐在位前期,前燕由慕容恪执政,此时慕容垂还能得到重用。
可是到了后期,慕容恪死后,慕容评接管了大权,他对慕容垂的才能十分嫉妒,所以迫使慕容垂投靠了前秦天王苻坚,前燕也就逐渐走向衰弱了。
慕容垂走后,前燕一蹶不振,最终被前秦天王苻坚所灭。所以从慕容皝建立前燕开始,慕容家族第一次被灭,是被前秦苻坚所灭。
第二次被灭:后燕与西燕争斗,后燕灭了西燕。公元370年,前燕被灭。公元384年,前秦崩塌,历史上两个慕容家的燕国并立的情况也就跟着出现了,大家比较认可的是慕容垂建立的后燕,还有一个是慕容泓建立的西燕。
慕容垂是慕容皝的儿子,慕容泓是慕容儁的儿子,慕容暐的弟弟。两个人都有继承权,但是从传承角度来说,其实慕容泓更合适,毕竟皇位已经传到了他这一代人,而慕容垂是他的叔叔。
当然了慕容垂更加有本事,他建立的后燕不仅地盘广,而且战斗力强,是西燕无法比拟的。当年慕容垂投靠了苻坚以后,苻坚依旧让他带兵。
在淝水之战中,苻坚大军遭到北府兵痛击后惨败,而慕容垂手里的人马毫发无损,全身而退,这就是他后来打江山的本钱。
为了体现自己的正统性,西燕和后燕没少发生战争。西燕建立以后,其实也处于权臣当权的时代,慕容泓在军中没有什么威信,所以被权臣所杀,改立了他弟弟慕容冲为帝。
西燕在短短10年时间里相继经历了7位皇帝,可见政局多么动荡。而慕容垂的后燕,这10年里厉兵秣马,就等着西燕自乱阵脚。
最终慕容垂带着大军,踏平了西燕。西燕末代皇帝慕容永,其实也是一代明君,只不过实力和慕容垂不好比。
第三次被灭:后燕被权臣冯跋所灭。后燕最强大的皇帝,当然就是开国皇帝慕容垂。这哥们不仅击败了东晋,而且平定了西燕,可以说在当时是北方炙手可热的人物。
功成名就以后,慕容垂有些狂妄了,他打算带兵灭了北魏,继而一统整个大北方。可当时北魏的皇帝拓跋珪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而且后燕和北魏之间过去关系是不错的。
燕主垂进军围长子。西燕主永欲奔後秦,侍中兰英曰:「昔石虎伐龙都,太祖坚守不去,卒成大燕之基。今垂七十老翁,厌苦兵革,终不能顿兵连岁以攻我也;但当城守以疲之。」永从之。---《晋书》
为此不少人想要劝阻慕容垂,结果都被他给拒绝了。慕容垂坚持带兵讨伐北魏,这一场战争打得十分艰难。慕容垂本人也因为部队伤亡惨重而感到伤心,最终悲愤而死。
慕容垂死后,后燕也就一蹶不振了。北魏拓跋珪趁机带着40万大军征讨后燕,没有了慕容垂,后燕的部队也就成了一盘散沙,丧失了不少土地。
慕容垂的几个儿子互相厮杀后,轮番做了皇帝。使得后燕元气大伤,不过灭了后燕的,并不是北魏,而是他们自己人。权臣冯跋杀了后燕末代皇帝慕容熙,将慕容云推上了皇位。
第四次被灭:北燕被北魏所灭。北燕的开国皇帝慕容云,其实就是冯跋手里的棋子,他可不是慕容家的后人,他本姓高,名高云。可他又是慕容宝的养子,赐姓慕容,所以称之为慕容云。
慕容云在位期间,始终受到冯跋掣肘。等到慕容云被弑杀以后,冯跋索性自己爬上了皇帝的位置,可以说北燕政权,其实是老冯家的政权。
冯跋死后,他儿子冯弘成为了皇帝。不过他可没有能力维持这么大一个家业。为此北魏兵临城下以后,冯弘就跑到高句丽避难去了,北燕就这么被北魏给灭了,而冯弘也被高句丽国王杀了。
第五次被灭:南燕被东晋权臣刘裕所灭。后燕被灭的时候,其实分为了两个部分,一个就是冯跋和慕容云建立的北燕,还有一个则是慕容德建立了南燕。
论身份地位,慕容德可算得上是老资历了,因为他是慕容皝的小儿子,是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的亲弟弟。
时姚兴乃遣其将姚强率步骑一万,随范就其将姚绍于洛阳,并兵来援。会赫连勃勃大破秦军,兴追强还长安。范叹曰:“天其灭燕乎!”会得裕书,遂降于裕。裕谓范曰:“卿欲立申包胥之功,何以虚还也?”范曰:“自亡祖司空世荷燕宠,故泣血秦庭,冀匡祸难。属西朝多故,丹诚无效,可谓天丧弊邑而赞明公。---《晋书》
这要比慕容宝、慕容云辈分高多了,为此他在山东、江苏等地建立南燕,也是众望所归的事情。
慕容德去世以后,他侄子慕容超继承了皇位,结果根本就不是刘裕的对手,被刘裕彻底击败,维持了13年时间的南燕也就这么灭了。
慕容超是慕容家最后一位在位的皇帝,他的南燕被灭以后,慕容家的皇帝梦也就彻底破碎了。
总结:慕容家复国是传统。我们会发现,从慕容皝建立前燕,一直到慕容超的南燕被灭,慕容家的子孙,一直在为复国而努力。
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慕容复到了宋朝,依旧想着要复国了。毕竟他的祖先中,有很多位曾经复国成功的。
参考资料:《晋书》、《北史》
慕容复一心想要复国称帝的“大燕”,究竟灭于谁手?
我看《天龙八部》,一看到慕容复、慕容博老要兴复所谓的“大燕”,就觉得搞笑。而慕容燕最后一个政权南燕,是被刘裕灭掉的,也是他北伐的重要功绩之一。
为什么觉得搞笑?
第一,慕容燕并非一个大一统的强盛王朝,与秦汉、隋唐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第二,慕容燕诸政权,存在时间没有超过30年的。
第二,慕容燕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并没有什么建树,对百姓也并没有什么功德。
就这样的水平,你还把自己看得很了不得,还念念不忘复国,你算什么鸟,谁会把你当盘菜?
慕容燕政权有几个,前燕(352-370)、后燕(384-407)、西燕(384-394)、南燕(398-410)。值得一说的,也就前燕和后燕。
前燕由辽东慕容廆开创基业,慕容皝称王,慕容俊称帝,一度统一中国北方,在五胡十六国,算是一个比较强大的政权,但存在时间并不长,370年被前秦王猛率军灭掉。
前秦在淝水之战后崩溃,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垂(就是王猛三番五次劝苻坚杀掉的人)趁机建立了后燕。后燕也算五胡十六国中比较强大的一个政权。但后燕在参合陂一战中被北魏的拓跋珪重创。407年,因为内乱,被北燕取代。
至于西燕,在前秦灭亡后,由慕容泓、慕容冲兄弟建立,是一个弱小混乱的政权。被后燕灭掉。
南燕是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德建立的。慕容德也是《天龙八部》中慕容博念念不忘与慕容垂并列的英明先人。但南燕也比较弱,后面被刘裕灭掉。
还有一个北燕(407-436),是后燕贵族慕容云和冯跋建立,跟慕容氏有关,却不是慕容氏政权。慕容云本不姓慕容,而姓高,是高句丽人的后代;冯跋姓冯。北燕后来被北魏灭掉。
慕容氏诸政权,出了几个豪杰,如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垂、慕容德,还有一个名将慕容恪,但与刘邦、刘秀、李世民比起来,他们还差得远;而且慕容燕的大多数君主都比较荒淫残暴,内斗不断,享国没有长的。
就这样几个不入流的政权,而且是异族,后代还老想着在中原“复国”,岂不可笑?如果按他们这种搞法,那嬴氏、刘氏、杨氏、李氏岂不是更应该想着复国?
慕容复一心想要复国称帝的“大燕”,究竟灭于谁手?
慕容复一心想要复国的大燕国应该是指公元337年慕容皝建立的前燕。慕容家族是鲜卑族的一支,慕容家族他还有一个名气更响的分支就是南北朝时期创立北魏的拓跋氏。西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入侵中原,其中慕容皝率领的鲜卑族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337年慕容皝建立燕国,自称燕王,但好景不长,前燕建立仅仅三十年就被北方新的霸主前秦灭亡,公元370年,前秦符坚率兵攻破前燕的都城,前燕灭亡。
前秦皇帝符坚灭了前燕统一北方后率兵攻打东晋,但肥水一战前秦八十多万军队被东晋打的落花流水,符坚仅带少数兵士逃回北方。趁着符坚大败一蹶不振的时候,慕容皝的儿子慕容锤回到前燕故地复国成功,史书称后燕。后燕一度称霸北方,但也仅生存了二十七年就被灭亡,此后慕容泓又建立了西燕,西燕比较小,只存在十年就被慕容家族建立的后燕灭亡。
后燕建立之初就面对强大的北魏王朝,被北魏打的落花流水,这时慕容皝最小的儿子带着十万大军回到燕国故地自称皇帝,历史上叫南燕。
综上所述,自五胡乱华慕容皝建立前燕后,四个王朝,北方一共出现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这些国君都是慕容皝的儿子,他们都是打的老子的旗号,而且前燕也是其中最强大的,因此我认为慕容复想恢复的是前燕
慕容复一心想要复国称帝的“大燕”,究竟灭于谁手?
金庸笔下姑苏慕容复,是鲜卑人,可是鲜卑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已融入中华,所以到天龙八部这个时代,即北宋时期,他其实完全可以算是一个标准中原人。
正因如此,慕容复的登场,是以“南慕容北乔峰”的南派武林人物形象,他的出生地,也被设定为大宋的浙西路平江府,即今天的苏州。
一个南方人,又长得面如冠玉,风度翩翩,文武双全,潇洒闲雅,机警多智,这样的人物形象,其实很难与鲜卑人划上等号。
在这里,我们就来看一下,慕容复所要恢复的燕国,究竟在哪里?
这个燕国,并不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战国七雄之燕国。七雄之一燕国,是周朝姬姓的后代,也就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姬奭的封地。最初的封地,是今天的北京的房山区琉璃河乡。
唐朝安禄山起兵,一年之后他在洛阳称帝,国号也是燕。后来史思明夺取帝位,国号依旧是燕,都城回到当时的范阳(即今天的北京)。这个燕国的建立者,安禄山是粟特族,史思明是突厥人,但不论是谁,与慕容都没有关系,所以同样不可能是慕容复所要恢复的燕国。
慕容复的燕国,是今天历史书上的“十六国”之一。那个时期以燕为国号的政权,又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五个,哪一个才是慕容复心目中真正的正脉呢?
北燕都城在龙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朝阳。虽然第一任国君叫做慕容云,但其实真身是高句丽人高云,慕容复也绝不会认一个高句丽人作祖先。
南燕,都城广固,即今天山东省青州市。400年,鲜卑人慕容德,在此称帝。只不过短短十年后,便被东晋大将刘裕一举铲除。显然数百年后的慕容复,不会对这样一个仅仅只有十年寿命的燕国念念不忘、引以为荣。
定都今山西长子的西燕,更是国力不昌,十年光阴,换了七个皇帝,《十六国春秋》都不愿意将其列入十六国名单,这么没格调的政权,显然慕容复也不会引以为荣。
前后两燕,才是慕容复心目中的真正祖国,即鲜卑燕国的正统所在。
前燕鼎盛时期,疆域范围包括今河北、山东全部,以及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的一部分,西接前秦,与东晋以淮水为界。公元370年,前秦攻破邺城,俘获慕容暐,前燕灭亡。
公元385年,慕容垂攻占邺城,第二年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史称后燕。后燕基本恢复了前燕时的版图,成为十六国后期,与后秦并立的北方强国。
慕容复心目中的那个燕国,就是前燕或后燕,有点像西汉和东汉。刘备要复国的是汉朝,但西汉鼎盛时更强一些,前燕鼎盛时也比后燕强。
前燕创造者是鲜卑慕容家第一代始祖慕容廆,他曾被西晋封为鲜卑都督,当时的统治核心,在今天辽宁的义县,即当时的大棘城。就是在这里,慕容廆利用中原大乱的良机,招募大批南方流亡士人,使得僻处一方的鲜卑政权,迅速崛起。
慕容廆死后,慕容皝接班,迅速扫灭其他如宇文部和段部等鲜卑势力,实现辽河流域一统。337年,慕容皝听从谋臣封弈的劝进,自称燕王,建立前燕政权。四年之后,更获得东晋皇帝的认可,册封为燕王,授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此时的燕国都城,则迁到龙城,也就是今天的辽宁朝阳。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复以及他的父亲慕容博,处心积虑要恢复的,正是当年慕容廆、慕容皝一手打造起来的燕国。慕容复为了达成祖训的兴复大业,广习各路各派的武功,麾下更广揽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四大家将。而表妹王语嫣对他情有独钟,百般与他亲近,他却始终以祖传训诫为重,将兴复大燕的国家大业列为人生第一要事。心机再重、城府再深,甚至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其实都是为了此事,因此对女人颇不在意。
慕容复如此,他爹慕容博更不用说。藏身少林寺数十年,始终以复国为第一要事。包括挑起大理和少林之间的争斗,将玄悲大师杀死在深戒寺中;包括为了筹措复国的经费,杀了柯百岁;也包括将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偷来送给鸠摩智,也是为了使得吐蕃和少林寺的关系紧张。对于儿子,他始终是让慕容复忍辱负重,不要为一时意气、一己荣辱而忘却一国一族的重大目标,说得正大光明点更是为国家民族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甚至为了换取萧峰助慕容复恢复大燕,他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所谓以一命而换万世之基,这买卖如何不做?”
小说毕竟只是小说,真实的历史之上,慕容鲜卑人早在南北朝北魏时期便已经被另一支鲜卑人,即建立北魏的拓跋氏彻底搞定,再也掀不起风浪。
唐朝倒是有个真实版慕容复,而且是一位真正的王族,唐代吐谷浑的可汗,曾先后受任大唐的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卫大将军、长乐州都督、青海国王。这个慕容复,说起来也是东北慕容家的后裔。最早的祖先,就是东北慕容家第一代慕容廆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做慕容吐谷浑。因为哥俩关系不佳,这个当哥哥的,便一口气从东北跑到西北,最后立国于青海的黄河上游谷地。
没错,这个慕容复,真真切切当上了国王,可比金庸书里那位强多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