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骆宾王都参与了著名叛乱,他们是否属于“乱臣贼子”?

李白属于,骆宾王不属于。李白这辈子一直有一个宰相梦,他始终认为以自己的才能,做个宰相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可是现实却啪啪打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他所谓的才华,只能写写诗,宰相跟他没什么缘分了。

但是有一天,永王李璘屁颠屁颠地跑来,说自己要起兵镇压安史之乱,想请李白做他的军师。李白那叫一个兴奋,立刻答应了这件事。他似乎认为,这是他成为宰相的一个好机会。没想到永王李璘那是为了自立为帝,结果被唐肃宗镇压,李白也因此入狱。

骆宾王就是那个鹅鹅鹅的作者,他造反就比较富有正义感了。因为当时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屠戮老李家的子孙后代,骆宾王实在是气不过,果断选择跟随徐世绩的孙子徐敬业反抗武则天,结果被镇压。徐敬业被杀,骆宾王应该也被杀了。

李白下狱,纯粹是咎由自取。

李白本来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为此李白也非常卖力,给唐玄宗写了不少诗,著名的就是给杨贵妃写的那三首。

他就等着唐玄宗给他委以重任,万没想到,唐玄宗就只是把他看成一个写诗的,完全没有重用他的意思,跟唐玄宗后宫的梨园弟子一样,李白的存在,纯粹就是给唐玄宗图个乐。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新唐书》

李白心里很不高兴,为此自暴自弃,长期饮酒。唐玄宗看不下去了,直接就给了他一笔钱,让他滚蛋了。

这个时候的李白,似乎失去了重返仕途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的前半生就是一个笑话,一直在追寻不切实际的东西。

其实他不知道,他的后半生才是一个笑话。李白放浪形骸了多年以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为了活命,不得不跑到江苏一带避难。

  1. 这个时候永王李璘的出现,改变了李白的下半生。永王李璘认为李白的才华盖世,一定是诸葛亮式的人物,所以就拜他为军师,希望他能辅佐自己镇压起义军。
  2. 在永王李璘东巡的时候,李白还曾经给他写过一首拍马屁的诗,由此可见,李白的确是希望跟随永王李璘干一番大事业的。
  3. 可惜永王李璘没有雄主的韬略,李白也没有宰府的才能。等到永王李璘兵败后,李白也受到了牵连,以谋反罪被打入了死牢。要不是好友们相助,李白必死无疑。

可以说李白的这一次遭遇,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他到了四五十岁了,依旧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连个知县都没有做过,怎么敢觉得自己可以做宰相的呢?

骆宾王被杀,实在是可歌可泣。

骆宾王是初唐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早在唐高宗时期,骆宾王就得到了重用,武则天开始掌权的时候,骆宾王就多次上书讽刺武则天,因此被抓入了大牢。

此后骆宾王被释放后,出任临海县丞。但是他不想给武则天干活,索性辞官不做,出去云游四海去了。

等到武则天把唐中宗废了,自己做皇帝建立武周王朝以后,徐世绩的孙子徐敬业实在是受不了了,便在扬州起兵对抗武则天,恢复唐朝江山。

宾王,婺州义乌人。初为道王府属,历武功主簿,调长安。武后时数上书言事,下除临安丞,怏怏失志,弃官去。徐敬业举兵,署为府属,军中书檄,皆其词也。---《全唐文》

这个时候骆宾王看到了正义的曙光,所以就跟着徐敬业一起讨伐武则天。他曾经给起义军写下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从而再次闻名天下。

可惜徐敬业这大兄弟显然没有他爷爷勇猛,刚出道三个月,就被武则天的人马给镇压了。徐敬业被手下人给宰了,骆宾王也因此下落不明。

当时骆宾王已经是68岁的老人家了,我觉得在徐敬业兵败以后,他根本就无处可逃,应该是死在了乱军之中。

骆宾王的死,是可歌可泣的,因为他能够第一时间支持李唐江山,反对武则天的霸权主义,这是很少有文人可以做得到的。

都是才子,都选择造反,但是价值完全不同。

李白是大名鼎鼎的才子,名气比骆宾王要响亮的多,可是李白分不清状况。他始终没有脚踏实地的想法。

在他眼里,他的诗词水平就能够取代宰相的才能,其实这是完全不相干的两种才能。李白的诗词写得再好,他都未必能胜任一个县城的县令,更别说宰相了。

但是没办法,他是个天才,天才的人,内心总是非常高傲的,你让他从小兵站岗做起,这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他搞不清状况,所以他才会贸贸然就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僚。也只能酿成后来的悲剧了。

骆宾王和李白的状况完全不同,他宁可弃官不做,也绝对不愿意给武则天打工。在他眼里正统始终都是老李家,武则天才是造反的那个人。

其实骆宾王的思路是对的,逻辑上也很清楚。只不过他忽略了一点,他们的力量和武则天比起来实在是太弱小了。

武则天手里不仅有天下兵马,还有俩老李家的儿子在手。可以说就算武则天兵败,她还是可以用俩儿子作为挡箭牌的。

所以说骆宾王的起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但是他能够为了自己的志向,努力去实践,这本身就值得我们褒奖。

总结:好的文人,一般都不适合做官。

自古以来,在官场上混的顺风顺水的人,往往在文学上的成就就没有那么高。反倒是那些在官场上比较失意的人,在文学上的成就才非常高。

比如说宋朝的苏轼,不管谁来做宰相,他都是被贬谪的命运。但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千古以来所有高官,都无法企及的。

其实李白也是一样,他是个天才诗人,文学贡献不言自明。可他偏偏就是不适合做官,如果他要强求,只能落得满身伤痕了。

参考资料:

《新唐书》

《全唐文》

李白和骆宾王都参与了著名叛乱,他们是否属于“乱臣贼子”?

前言

我们都不明白永王李璘是怎么想的,“造反”这种事儿你找谁不好、找李白!

李白也不知道是利令智昏还是酒令智昏,居然答应了!

李白是在757年跟随永王起兵造反后被捕,在759年押往贵州途中被大赦。

李白打小是个高富帅,天马行空狂放不羁,为人写诗但求一个痛快,做过很多没脑子的事,喝了人家的酒也写过很多拍马屁的应酬之作。

李白的诗篇适合年轻意气风发时读,无论愁苦皆是痛快二字。

这不痛快过头了。

1、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永王兵败,李白因“造反谋主”被长流夜郎,这还是郭子仪等一班老臣,也包括杜甫,苦口婆心的结果。

否则就是有再多的李白也被肃宗杀掉了。

在李白流放途中,身处帝都的老友杜甫深感不安,他食不甘味,失眠以后写了十几首怀念李白的诗。

尤其是《天末怀李白》诚挚感人。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这首却诗直白的很,真情毕露。

对于李白冤案发生后的真实处境,正史所记很少。

杜甫则以诗歌的方式记录了当时的真情实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喊“杀”之人,正是落井下石的魑魅魍魉的小人!

这也难怪,李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平时又走的是高调路线!

只有杜甫,他的所为是难能可贵的,李白这朋友没有白交。

2、后来又有人造反,他也屁颠屁颠的跟风

朝廷大赦天下,骆宾王才被放出来。后来又有人造反,他也屁颠屁颠的跟风,可惜造反失败,从此下落不明。

难道这也上瘾不成。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在诗坛中地位很高。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我们必须师出有名,要让人民清楚,我们并不是谋反,我军反武不反唐,起兵只为讨伐妖后,匡复李氏江山。骆先生文笔这么好,就麻烦你写一篇檄文,以昭告天下。”

这是骆宾王担任叛军宣传部部长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

檄文写得好,可以鼓舞士气,提振军威,但却于战事无补。

骆宾王的《讨武瞾檄》,后来对手武皇看到这个,一点也不生气,反倒觉着这种人才没为我所用,是宰相的失职!

就像那些社会哥的纹身,看着确实威猛,真打起来的时候,屁用也没有。

才短短几个月时间,叛军就被朝廷剿灭,首领徐敬业被杀,株灭九族。

《新唐书》中说:“宾王亡命,不知所之。”

▲骆宾王像

3、好好写诗不行吗

骆宾王7岁成名,一首《咏鹅》,力压《静夜思》,勇夺亚洲小学生最喜爱的十大唐诗之首。

连续1000多年入选华语地区学前儿童教育启蒙读本,奠定了骆宾王在唐诗界不可撼动的地位。

你们好好写诗不行吗?

在678年屈居下僚十多年的骆宾王升为侍御史调入朝中,但在随后武则天时期,天生一副侠骨的他,因不满于武则天窃取李家天下的所作所为,才有了后来加入“造反派”。

是为了忠于李家天下,还是对于自身遭遇的不满?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

结语

至于骆宾王的结局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

像李白有一个捉月骑鲸去的浪漫结局。据说骆宾王形迹全无是出家了,还曾给宋之问留下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名句。

这正是,文章再好也要有武略济之啊!

“乱臣贼子”不至于,最多是文人的爱凑热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李白和骆宾王都参与了著名叛乱,他们是否属于“乱臣贼子”?

678年屈居下僚十多年的骆宾王升为侍御史调入朝中,但在随后武则天执政时期呢,天生一副侠骨的他,因不满于武则天窃取李家天下的所作所为,多次上疏讽谏,触忤了武则天,随后因受人诬陷贪污被下狱中。

最终于684年,因武则天废中宗自立为帝,骆宾王跟随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叛。对于骆宾王的反叛我们不能给出对与错的简单答案,所谓人各有志,人的行为又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的狭义和豪情是需要辨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安史之乱之前,李白因为性格的原因,也可以说是知识丰富但是毫无当官的经验说白了就是情商太低,而没有发挥自己的才能、体现在经世治国方面的价值。

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是他依然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太过心切,误入永王李璘幕下,还写了《永王东巡歌》,就是这几首诗,不仅让李白失去了最后的报效朝廷的机会,还沦为了阶下囚。

安史之乱中,李白虽然也入局了,但是站错了队,连叛军在哪儿都没搞清楚,就被打进了天牢。所谓不知者无罪,所以李白并不能算得上是乱成贼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