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擒,曹操欲要受降,问刘备。刘备为何要落井下石杀死吕布?
吕布跟刘备有多大仇?刘备收留吕布在小沛,吕布恩将仇报,把刘备的城池给夺走了,转而将刘备安置在了小沛。
这种反客为主的事情,刘备也算能忍了。可问题是,在夺取城池的时候,吕布两次截获刘备的妻女,这是刘备不能接受的事情。
周郎听了一首铜雀台赋,尚且要跟曹操拼了老命,打下一场旷古大战赤壁之战。刘备也是豪杰,他又怎能容忍有人侮辱他的妻女呢?所以曹操要留下吕布时,刘备这才提到了丁原和董卓,无非就是要把吕布给弄死。
刘备难得有一块地盘,结果被吕布给弄走了。刘备是个乱世英雄,他这一辈子似乎都在奋斗的路上,从来没有停歇过。奋斗的前20多年,基本上一事无成。
本来是有一个机会让他提前成为一方诸侯的,那就是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的时候。当时刘备文有陈登、糜竺,武有关羽、张飞,虽然配置不算最高,却也不惧怕任何人了。
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领徐州。---《三国志》
只要在徐州深耕几年,那么刘备在当地一定可以积累雄厚的资本,以此和曹操、袁绍等人争雄天下。
可是半路杀出了一个吕布,你说气不气人?吕布的名气比刘备大,手下士卒的战斗力也比刘备强。这么个主前来投靠你,你心里慌不慌?
这就好比一家上市公司的前任总裁,到你这个刚成立的新公司做实习生一样,刘备当然不敢怠慢。结果吕布就把刘备的徐州给抢了。
此后刘备虽然连同曹操一起,把吕布给收拾了。可是徐州的控制权,却也同时被曹操给夺走了,刘备心里对吕布是恨得牙痒。
刘备对徐州是有特殊感情的,因为这是他的第一块地盘,而且这块地盘上很多人都支持他。比如糜竺一家、陈登一家,他们都是地方豪族。
刘备新得娇妻糜夫人,两人正是蜜月期。刘备天性克妻,前面娶了几个正妻,全部被他给克死了。为了防止媳妇儿被克死,刘备索性就不娶正妻了。甘夫人和糜夫人这两位,都是侧室。
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於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三国志》
甘夫人是早就娶了的,而糜夫人跟刘备,却是新婚燕尔。刘备带兵前来帮助陶谦的时候,糜竺一家是徐州的首富,他们觉得刘备是乱世英雄,值得托付,所以就把小妹糜夫人嫁给了刘备,并且花重金支持刘备。
由此可见,糜夫人对刘备有着更加深层次的重要意义,她是糜家与刘备联姻的重要纽带,有了糜夫人,才有糜竺的万贯家财作为资助。
- 可是糜夫人和甘夫人都被吕布给抢了,第一次是张飞醉酒,刘备出去讨伐袁术了,结果吕布趁机夺取了徐州,抢了糜夫人和甘夫人。后来又还给了刘备。
- 第二次是刘备伙同曹操一起攻打吕布,结果吕布击败了曹操与刘备的大军,顺道又把刘备的俩老婆和俩女儿给抢了。这一次可没有安然奉还,因为已经撕破脸了。
所以第二次被抢了以后,刘备的这两位夫人和两个女儿,所得到的待遇肯定好不到哪儿去,刘备心里恨透了吕布,但是也无能为力。
阿斗为什么生那么晚?有些话题虽然比较难堪,但是的确应该拿出来讨论一下。刘备是有生育能力的,甘夫人也是有生育能力的,糜夫人没有给刘备生过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的长子刘禅,为什么那么晚才出生呢?我们都知道,刘禅是在刘备投靠刘表以后,在荆州所生的孩子。
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三国志》
那么他在徐州为什么没有生孩子呢?因为媳妇儿总是被吕布给抢走,刘备实在是不敢生,怕生出来的不是自己的娃儿,将来辛苦一辈子还要把基业传给别人的娃儿。
后来刘备从曹操那儿夺取了徐州,结果曹操再次击败了刘备,抢了他俩老婆,好在这个时候有关羽护着两位嫂嫂,这才让两位嫂嫂免于侮辱。
而刘备此刻在袁绍那边混日子,所以他跟媳妇儿之间也不可能发生什么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关羽叛逃曹操,刘备才再次跟俩媳妇儿见面。
- 这个时候刘备还是没有忙着生孩子,而是先给自己找个落脚点。刘备是公元201年,带兵投靠了荆州刘表,而在207年才生下了刘禅,这一年也是刘备隆中拜见诸葛亮的年份。
- 在古代,大人物生儿子是一件大事,因为你一辈子的努力,需要让子孙来继承,当然我等p民无所谓,毕竟没有江山需要让子孙继承。
- 刘备一直生不出儿子,所以甚至想过让养子刘封继承家业。后来有了刘禅,这才打消了这个主意。在迎娶孙小妹的时候,刘备也不敢跟她生孩子,因为生下个儿子,势必会凭借强大的外戚,夺取他的基业。
到了益州以后,刘备不敢跟吴懿的妹妹也就是吴皇后生孩子,他也担心外戚过强的问题。反倒是跟两个不知名的女人,先后生下了刘永和刘理两个儿子。
总结:夺妻之痛,夺城之恨,刘备不能原谅吕布。曹操爱惜吕布的才能,因为吕布的战斗力很强悍,在军事上肯定有别于常人。所以曹操本是有心要任用吕布的,反叛杀了他儿子的张绣,曹操都能容忍,怎么可能容不下有才能的吕布呢?
刘备知道,不管自己说多少吕布的坏话,都未必能整死他。所以他必须要想一个最毒的理由。丁原和董卓,那都是吕布的前任主公,吕布却将这两位给杀害了。
而刘备本也算是吕布前来投靠的主公,吕布却又抢了刘备的城池和妻小,血淋淋的例子摆在了曹操跟前,曹操也只能动手弄死吕布了,因为他实在是不想成为丁原、董卓和刘备。
参考资料:《三国志》
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擒,曹操欲要受降,问刘备。刘备为何要落井下石杀死吕布?
首先:吕布占了刘备地盘,偷袭了徐州,使刘备丢了根据地,流无定所。笫二:刘备视吕布为心头大患!是刘备成就帝业的一大障碍。吕布本事太强尽人皆知,几乎没有对手,刘关张三个人没打过吕布,如果投了曹操,更是不得了。刘备不会错过除掉吕布的机会。
第三:尊重是互相的,吕布视刘备为贩卖草履的大耳贼,刘备则视吕布为三姓家奴,没有人格,从心里就讨厌。呂布遇难肯定不救。
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擒,曹操欲要受降,问刘备。刘备为何要落井下石杀死吕布?
“及操上楼来,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副之,天下不难定也。”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操令牵下楼缢之。”
由《三国演义》中这一段原文我们可以看出,吕布被俘后向曹操求情,曹操却问刘备怎么处置这人,刘备没正面回答,只提及了丁原和董卓俩人的下场。曹操心知肚明,遂下令勒死了吕布。
这么看来,刘备其实是间接的劝曹操杀了吕布。他为何如此做呢?
劝曹操杀吕布,以免增强曹操实力刘备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他知道自己将来肯定和曹操会有一番争斗。如果曹操收服了悍将吕布,那可真是如虎添翼,将来对付起来将会更加艰难。
吕布的彪悍战力是所有与之敌对之人的梦魇,刘备也不例外。这样的猛将如果被睿智的曹操善加使用,那么,未来的曹操将会无敌天下的。所以刘备鼓动曹操杀了吕布。
刘备窥透了曹操的真实心意刘备深知曹操此人奸诈多疑,曹操心中因吕布乃反复无常的小人,肯定早已对吕布存必杀之心。问自己也只不过是试探自己的心意。
如果自己替吕布求情,恐怕操一时犯了疑心病,连自己一起杀了都有可能。因为,吕布这样一个杀了两任领导的反复无常小人,刘备还让曹操收归帐下,居心何在啊?
因此,早就窥透了曹操心思的刘备干脆鼓励曹操杀掉吕布,免得惹火烧身。
刘备也存了私心刘备和吕布之间早先也发生了一些恩怨。吕布趁刘备外出打袁术之机,不顾刘备的收留善待之恩情,悍然夺取了刘备的大本营徐州,让刘关张犹如丧家之犬。
吕布这个釜底抽薪背信弃义的做法,让刘备大为恼火,恨死了吕布。所以借机报徐州被占之仇。
吕布反复无常、忘恩负义的性格害了他自己吕布虽然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但其人人品低劣,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杀了两任领导,“三姓家奴”的臭名众人皆知。
这样一个有奶便是娘的无耻无义之徒,谁还敢收归帐下使用呢?因此,刘备的煽风点火只不过是加速了吕布的死亡而已。因为曹操早已对吕布起了必杀之心。
综上所述,就是在白门楼吕布被俘后,刘备劝曹操杀了吕布的原因!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欢迎点击关注墨鱼轩书画,阅读欣赏更多文史典故)
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擒,曹操欲要受降,问刘备。刘备为何要落井下石杀死吕布?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曹操说起。大家都知道爱才惜才。
1,曹操的爱才态度。
从陈琳大骂曹操,因为陈琳的文采曹操并不计较反而委以重任。关羽的忠肝义胆,赵云常胜将军……都可以看出曹操所爱之才都具备有“忠,勇,义”等特点。那么这几点除了“勇”其他是在吕布身上无法提现的。
2,吕布的不忠。
以骁武给并州。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加上“辕门射戟”的故事,可见吕布武艺超群,不愧为第一勇士。
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吕布原为丁源手下一员猛将,且受到丁源的器重。丁源反对董卓,引起董卓不满,与丁源发生冲突,吕布大败董卓。董卓亦收买吕布,吕布唯利是图杀掉了丁源。
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3,吕布投到董卓门下,并以父子相称。但董卓性格暴躁,稍不如意就像吕布发火。面对吕布无意的冲撞,董卓拿起身边的戟掷向吕布。引得吕布不满,加上吕布又给董卓带了顶绿帽子。最后在王允的挑唆下。吕布杀了董卓。
4,吕布不义
二年春,袭定陶。济阴太守吴资保南城,未拔。会吕布至,又击破之。夏,布将薛兰、李封屯钜野,太祖攻之,布救兰,兰败,布走,遂斩兰等。布复从东缗与陈宫将万馀人来战,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布夜走,太祖复攻,拔定陶,分兵平诸县。布东奔刘备。
吕布被曹操打败,投奔刘备,刘备好心收留,却在不久后被吕布夺了徐州。视为不义。
那么这样不忠不义之人,曹操断然不会留下他。加上吕布一直有些狂妄自大,也从来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
所以题主所说曹操欲要其受降,我认为是根本不存在的。刘备之所以提醒曹操,一方面是对吕布不满,另一方面完全是因为顺应曹操的意思。应了那句“英雄所见略同”
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擒,曹操欲要受降,问刘备。刘备为何要落井下石杀死吕布?
刘备颠沛流离多年,一直寄人篱下。曾与吕布一见如故,吕布也拿刘备当兄弟。可张飞总不愿吕布做大哥,经常怒目以待。
刘备念吕布辕门射戟解救有恩,吕布感刘备难得有国士礼遇。两人竟成无话不谈的密友,也是两人一生中少有的朋友关系。吕布信任刘备仁义,刘备放心吕布大大咧咧,后来两人因张飞酒后鞭打吕布岳父曹豹,曹豹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醉张飞与吕布大战一番,吕布毕竟与刘备特殊感情,也没对醉张飞痛下杀手,让他远去。吕布俘虏了刘备两个夫人,秋毫无犯。
后来刘备逃至曹操麾下,被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帮助曹操共打吕布。
及之白门楼,吕布见到刘备,心中竟乱分寸,随口:玄德弟救我!
哪知不求则已,曹操一直有收纳天下英雄之意,被刘备一句:公不见董卓丶丁原乎?(你忘记了董卓和丁原是如何死的)。一句话提醒曹操此人反复无常丶不忠不义,留之后患无穷。大喝一声:斩!
吕布本想刘备仁义,自己善待其家小,还曾辕门射戟,总会雪中送炭,拉兄弟一把。想不到还落井下石,自己一步走错,毁了一世英名,不禁悲叫:大耳朵,你不是人?
刘备落魄之中,随遇而安。自搭上曹操,深知曹操厉害,既会爱惜英雄,又生性多疑。要在江湖上出头,非搭曹船不可。在两人之中当然只能脚搭一只船,就明确态度。无论杀不杀,都要让曹操放心。
果然,刘备做人滴水不漏,赢得曹操赞赏,后来把他带上朝廷见汉帝:恢复了刘皇叔身份。刘备幸运走上了历史舞台。
吕布兵败被曹操所擒,曹操欲要受降,问刘备。刘备为何要落井下石杀死吕布?
汉末、三国早期第一勇将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包头西北)人,自幼习武,骑射皆精,武艺高强,“以骁勇给并州”。
有好事者说:“吕布乃三国第一勇将”。民间也有“一吕二关三典韦,四赵五马六张飞”之说。 单论武力值,吕布名列三国英雄榜榜首,这应该是实至名归、毋庸置疑的事实。
骁勇无比、武功盖世、纵横疆场罕逢对手固然可嘉,但光有勇力与武艺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名谋勇兼具的优秀将帅来说,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人品、修养、出神入化的谋略水平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剽悍善战的吕布恰恰不具备这些素质。
见利忘义,有奶便是娘,先后干掉两个干爹因吕布武艺精湛,骁勇无敌,闻名遐迩,并州刺史丁原对他十分器重。后丁原升为骑都尉,率军镇守河内(今豫西一带),“以吕布为主簿,大见亲待”。
公元189年,汉灵帝崩逝,汉室衰微,诸臣争权。大将军何进为了控制京师,先令丁原率军赴京襄助,以诛杀祸乱朝纲的“十常侍(宦官)”,但丁原兵微将寡,实力有限,何进又担心他力量不足,遂又召少尉董卓率西凉骑兵进京。董卓生性狡黠,他中途变卦,撤军返回河东,以静观局势变化。中常侍张让等宦官头子预感到危险,于是先发制人,设伏诱杀何进,何进部属袁绍趁势率部入宫捕杀“十常侍”,宫中宦官被杀者极众。
董卓获悉京中有变,立刻率军前往,击走了袁绍等“西园八校尉”,从此董卓专权,架空了年幼的天子,就连皇太后也得听命于董卓。
东汉末年,汉室已极度衰微,宦官干政,文武百官人心浮动,而各地官员、豪强则纷纷拥兵自重,割据称雄。董卓就是盘踞在西凉的一股实力较为强大的军阀头子。据记载,董蛮横粗鄙,凶残嗜杀,且野心勃勃,有夺取最高权力的欲望,而朝廷大臣、宦官互相火并给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他这次匆匆提兵入京只带来3000步骑,唯恐兵力薄弱,掌控不了京中局势,他见骑都尉兼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将吕布悍勇无匹,于是就暗中收买、拉拢他,并唆使他杀死丁原。在董卓甘词厚币的引诱下,吕布见利忘义,果然依附、效忠董卓而刺死了对他恩同父子的丁原,丁原的人马亦为董卓所兼并。
吕布为董卓立了大功,被封为骑都尉,后又攫升为中郎将。董卓十分喜爱并倚重吕布,两人“誓同父子”。
董卓专权后独霸朝堂,他强梁寡义,贪得无厌,排斥异己,杀戮无度,搞的朝堂上乌烟瘴气,上下怨声载道。董卓自知树敌太多,担心被人暗算,便让吕布持戟,终日不离左右,担任高级保镖。
董卓性情粗野,心胸狭窄,而吕布时有过失,董卓极为不满,时常大发雷霆,有次竟然掷戟投吕布,幸亏吕布身手敏捷,用拳格挡,才免受伤害。司徒王允正欲谋刺董卓,见吕布向自己诉说董卓凶残,感到机会来了,决定策反他。加上此时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很害怕被董卓发现,正苦于无法下手的王允见吕布怨恨董卓,心中大喜,几番试探,便把杀董之意告诉吕布,让吕布做内应。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吕布得知王允之意,有些为难,心里很是犹豫,说:“奈如父子何”!意思是“董卓与我父子相称,如何能杀他呢”?王允开导说:“他姓董,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王允的意思是“你姓吕,他姓董,你本来就不是他的亲生骨肉,哪里还谈得上什么父子之情呢”!吕布本来就是反复无常之人,他听后随之心动,表示愿为内应,协助王允刺杀董卓。
某日上朝,吕布带十余勇士埋伏在门内。董卓乘车大大咧咧入门,有壮士以戟刺之,董卓胳膊被刺中,摔下车来,惊惶大喊:“吾儿奉先(吕布字)何在”!吕布闪了出来,大喝一声:“有诏讨贼臣”!董卓醒悟,骂道:“庸狗,敢如是邪”!吕布未答话,持戟猛刺董卓,董卓应声而倒,众人一拥而上将董卓斩杀。吕布诛戮奸佞,立下大功,被朝廷升为奋威将军,封温侯,与司徒王允共秉朝政。
吕布在别人无能为力之时,愤然击杀奸臣董卓,结束了他的恐怖统治,使百姓脱离了苦难,使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秩序重新走向正轨 。按理说,他也是大功臣一个啊。
但他在私德上却有大污点。一个两次杀死义父的人,对于一个极度看中三纲五常的传统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段不清不白的历史让吕布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生性反复、忘恩负义、有奶便是娘的他从此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与刘备结怨后来,董卓旧部李傕、郭汜起兵作乱,很快攻入长安,吕布抵挡不住,率数百骑逃出城去,到南阳投奔袁术,袁术对吕布反复无常的为人非常反感,拒不接纳。吕布无奈,又去投奔袁绍,袁绍便面上欢迎,暗地里则布置刀斧手欲杀掉他,吕布侥幸脱险,后投奔河内(豫西)。
张邈盘踞兖州,与袁绍为敌,他担忧自己势单力薄,害怕袁绍、曹操来攻,便接纳吕布,以壮声威。吕布被张邈拜为兖州牧。
曹操率军攻兖州,吕布大败,后再败于濮阳,各州郡又复归曹操。随后,吕布又败于巨野,已无立锥之地,遂与张邈东投刘备。张邈见兖州已尽归曹操,请求袁术发兵相助,袁术不肯,张邈绝望自尽。刘备虽然接纳了吕布,但心里并不高兴。
公元196年,吕布复归袁术,袁术令他攻击刘备,他率部击败曾经收留他的刘备,一举袭占下邳。在下邳城里的刘备眷属尽被吕布所俘。曹操遣悍将夏侯惇前来救刘备,却被吕布麾下骁将高顺击败。吕布曾两次背信弃义攻击刘备, 夺其城池,两次掳获其家眷,虽然之后都归还了,未曾加害 ,但刘备内心的怨恨不难想象。
殁命白门楼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亲率大军来攻吕布,将下邳团团围困,吕布见曹军声势浩大,自己孤立无援,意欲献城出降,谋士陈宫急忙劝阻。曹军猛攻下邳,还引水淹城,一个多月后,城中粮草告急,愈发困难。吕布又急又怒,经常苛责部将,大家又气又怕,于是密议投降曹操。
当年12月,侯成、宋宪、魏续等将领擒拿、绑缚陈宫、高顺,带领部属投降了曹操。吕布闻讯,登上白门楼督战,曹军再次发起猛攻,守军意志涣散,吕布自知末日将临,命左右砍下自己的首级去降曹操,左右不忍心,吕布只得自己下城出降。
吕布被五花大绑,捆着去见曹操。他说:“今日以往(从今以后),天下定矣”。曹操不解其意,便问:“何以言之”?吕布答:“明公之所虑不过于布,今已服矣。若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当时刘备在座。吕布对刘备说:“卿为座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邪”?曹操笑说:“缚虎不得不急”。便令左右替他松绑,刘备开腔道:“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丁原)、董太师(董卓)乎”!曹操一向爱才,又 怜吕布之勇,似乎有留他为己效命的想法,听刘备这么一说,心中猛省,微微点头以示明白。吕布气急败坏,怒视刘备唾骂道:“大耳儿(传说刘备两耳垂肩),最叵(不可)信” !曹操即下令绞杀吕布、陈宫、高顺,却收留了张辽,彼时是公元198年年末。推断吕布享年约40岁左右 。
吕布膂力过人,武功高强,尤其善于骑战,“号为飞将”。但他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利欲熏心,不择手段,不仅缺乏刚毅果断的将帅素质,还朝三暮四,被人视作背信弃义的小人,曹操形容他:“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这样的人,谁敢信他,谁敢和他结盟?最终结局一定不妙。
陈寿评价说 :“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图。自古至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此评价极为中肯,堪称一针见血,如实地描绘出吕布的本来面目。
【插图源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