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德川幕府二百年与周边相安无事,为什么明治维新开启后对邻国一反常态?

德川幕府统治日本二百余年,一直与周边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大家贸易往来,互利共赢,从来没有兵戎相见。然而1868年明治维新开启后,日本相继征讨北海道、琉球等,如同换了一个人,这不禁令人费解。

德川幕府的创始人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织田信长创立基础,丰臣秀吉推向高峰,最终德川家康成就百年大业。

德川幕府统治日本长达266年的时间,这是日本经历战国乱世以后,出现大一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日本与周围国家都保持着比较稳定和平的关系。

为何到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一反常态,开始了各种征伐活动呢?真的是因为日本人口爆棚的原因吗?

01德川幕府与清政府一样,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德川家康所建立的幕府统治,其实就是日本的最高统治。日本天皇并没有实权,只有象征性意义。德川家族本身就是日本豪族,在经历了一场政变以后,德川家康成为征夷大将军,所建立的幕府统治又被称为江户幕府。

和同时期的中国十分类似的是,清王朝入关以后,也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不过清王朝并没有将明朝皇帝奉若君主,而是取而代之,成为帝国新的主人。

丙戌,见日本侯爵伊藤博文、署使林权助於勤政殿。赈射洪等县水灾,略阳等县水灾雹灾。丁亥,皇太后复垂帘於便殿训政。诏以康有为结党营私,莠言乱政,褫其职,与其弟广仁皆逮下狱。有为走免。戊子,诏捕康有为与梁启超。庚寅,户部侍郎张荫桓、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御史杨深秀暨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并坐康有为党逮下狱。---《清史稿》

可是西方世界已经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的航海技术强大以后,逐渐开始向东方渗透。

比如说葡萄牙早在明朝时,就已经强行占领了台湾岛。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德川幕府和清政府,几乎异口同声地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因为地方力量,可以通过与西方的贸易中,获得大量先进的武器。

尤其是在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上台以后,基本上断绝和西方世界的一切来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统治。

  1. 首先,德川幕府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尤其是禁止西班牙人的船只前往日本。但凡有偷渡者,不管是出去还是进来的,被抓到都要处以死刑。
  2. 其次,德川幕府取缔了一切天主教的传教活动。在日本境内,任何传教士,都会被德川幕府逮捕,有效地阻止了天主教在日本的蔓延。
  3. 再者,其他国家前往日本贸易的船只,会受到德川幕府的严密监视。整个贸易活动,虽然幕府不参与,却需要全程监督。

1633年到1639年,这个时候是明王朝接近灭亡的时期。德川幕府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闭关锁国体制。

由于对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日本对朝鲜以及清朝的政策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可以说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基本断绝了和外界的所有交流。没有与外界发生战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02德川幕府与清政府一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德川幕府统治了日本两百多年,和清政府一样,到了近现代时期,也体现出了自身统治的疲软状态。

  1. 第一,德川幕府森严的等级制度,虽然对封建统治有非常好的帮助,可是却导致从幕府到武士一系列的贪腐行径,搞得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2. 第二,日本和清朝一样,经历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历史,已经完完全全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德川幕府不思进取,只想着将老百姓封闭起来统治,这已经无法奏效。
  3. 第三,和清朝一样,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也是农业大国,百姓都依靠土地庄家生活。可是封建地主却成为了剥削农民的重要成员,中下级武士的生计都成了一个问题。

其实19世纪的日本,和当时的清朝非常类似,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样子。1853年,美国的海军两次强行进入江户湾,迫使日本与之通商。

用大炮强行打开的国门,自然是后来者络绎不绝。所以当时的德川幕府,根本无力对付强大的西方霸权国家,只能与这些列强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

甲午,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康广仁俱处斩。谪张荫桓新疆。徐致靖禁锢。命荣禄为军机大臣。以裕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乙未,以康有为大逆不道,构煽阴谋,颁朱谕宣示臣下。罢巡幸天津阅操。命荣禄管兵部事,兼节制北洋诸军及宋庆军。丁酉,籍康有为、梁启超家。---《清史稿》

出卖主权的结果就是,日本百姓纷纷破产,中下级武士无法生存,这便是倒幕运动的起点。正因为如此,幕府集团逐渐走向了灭亡。

03明治维新使得日本远超周围邻国,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 明治维新:

1865年12月,高杉晋作带领农民军夺取了藩政权,随后四处倒幕派系纷纷林立,夺取了各地的藩政权。

  1. 1867年明治天皇继位,开始暗地里支持倒幕势力。有了明治天皇的支持,再加上萨摩、长州、安艺三藩倒幕势力的武装力量,德川幕府终于结束了对日本长达266年的统治时期。
  2. 明治天皇是日本第122代天皇,他主张君主立宪制,这是日本前所未有的进步。将部分皇权让出来作为条件,天皇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权力。

明治维新相当于清朝光绪年间的戊戌变法,唯一的不同是,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戊戌变法却彻底失败了。

明治维新成功以后,日本努力摆脱过去东方国家的影子,一切都朝着欧洲化的方向发展,使得日本迅速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

  • 带来弊端:

明治维新并没有彻底摆脱封建残余思想,这是一场近乎畸形的变法。虽然难能可贵,却没有做到彻底走向近现代化。

所以陆续出现了大量军国主义色彩的文化和组织,这使得日本的未来掌控在了一帮具有军国主义色彩的人手里。

三月壬申朔,命吴大澂回湖南巡抚任。癸酉,济阳高家纸坊河决。乙亥,日兵陷澎湖。戊子,褫提督蒋希夷职,逮问。癸巳,命郭宝昌随同刘坤一办防务。己亥,李鸿章与日本全权伊藤博文、陆奥宗光马关会议。和约成,定朝鲜为独立自主国,割辽南地、台湾、澎湖各岛,偿军费二万万,增通商口岸,任日本商民从事工艺制造,暂行驻兵威海。--《清史稿》

他们主张对外扩张,主张将天皇的威名远播四方。所以陆续开始了对朝鲜、对中国乃至对东南亚地区的征伐之路。

没办法,人家走在前面,比周围国家更加先进,所以落后者必然是要挨打的。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得到了清政府的一大笔赔款,多达两亿两白银,从此拥有了强大的军备资本,使得他们的野心更加猖狂。

总结:走在前面的人,不会希望你赶上来。

集体富裕是一件可以实现的事情吗?很残酷地告诉大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人如果都富有了,谁来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谁来保证基本的社会需求?

同样的道理,一个国家提前走到了前面,他看到了近现代化的好处,那他就不希望周围的国家能够赶得上他们。

因为他们的化工厂需要落后国家来接手,他们的资本需要落后国家来提供。如果你跟他们一样先进了,那么你的资源当然不会给他们,即使给也是以高昂价格卖给他们。你的地盘上当然也不允许出现化工厂,因为你的人民需要享受良好的环境。

由此可见,日本强大以后,担心周围的国家也会逐渐变法革新,所以提前采取了扩张之道。甲午海战击败清朝,掠夺了一大批资本以后,清政府没有能力迅速恢复,这就是当时明治天皇的目的。只要打出了时间差,那么你永远都很难赶上他。

参考资料:《清史稿》

日本德川幕府二百年与周边相安无事,为什么明治维新开启后对邻国一反常态?

1600年,德川家康取得关原大战的决定性胜利后,从此建立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幕府统治。这期间,日本虽然采取闭关锁国之策,但与周边邻国的贸易往来一直不断,大家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由此打造了难能可贵的太平时期。

然而,幕府晚期,武士革命夺取政权后,其所建立的明治政府在实行维新变革过程中,却一反常态,对周边不断诉诸武力,首先将虾夷人聚居地北海道收入囊中,继而在开港通商要求未得到响应后,便扬言要攻打朝鲜,1874年以琉球人被杀为由派兵攻打台湾,1879年直接将琉球国王赶下台,将其吞并。这一连串举动简直就是土匪作风,与以往德川幕府不可同日而语。那么,明治维新开启后,日本为何对近邻采取野蛮政策呢?

中央政府废藩置县,行政决策更加有力

幕府时期,藩政割据,各藩都有自己的军队,这让幕府在调动地方兵力时,往往有心无力,甚而个别藩镇还要与幕府对着干,简直不把幕府放在眼里。

以长州、萨摩两藩为例,1866年,他们擅自结盟,规定任何一方受到幕府打击时,另一方都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予以鼎力相助。就在盟约订立后不久,幕府在征讨长州藩时要求各藩出兵,然而萨摩藩竟然无动于衷,拒绝了幕府的要求。

有着这样的经历,迫使幕府“大政奉还”的萨长联军,意识到藩政割据的危害性,建立维新政府后,决定废掉藩国,重新划分,同时降级改县,将原先280个藩改为现在的72县,这样实权便牢牢地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统筹调度再不像幕府软弱无力。

中央政府剥夺藩政,并直接由政府派出官员担任县知事,日本的对外政策便没有了拦路虎,为日后对外侵略制造了便利。

中央政府实行全民征兵制,战斗力增强

武士革命中,农民曾扮演过重要角色,1865年,高杉晋作的“奇兵队”曾招募一批农民加入,这些农民斗志昂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表现不俗。

萨长联军夺取政权后,他们对军队有着独到的认识,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于是继1871年组建天皇亲兵队之后,又在1873年喊出全民征兵的号令,强行规定20岁以上者必须参军,退役后还要在预备役服役4年。结果征兵令下达后响应者寥寥,不少人甚至发动暴动,毁坏征兵站,而政府不惜将10万人拘捕,足见政府的意志有多坚决。

在此背景下,军队人员大力扩充,海陆军建制逐渐呈规模化,明治日本的战斗力大为增强,为日后侵略扩张奠定了基础。

另外,日本在亚洲率先进行维新变革,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便自以为聪明绝顶,有多了不起,荒唐地想要担任亚洲的盟主,率领亚洲国家与西方一决雌雄,如果谁要是不与其步调一致,就将以武力迫使其就范,而这已然在日本的心中种下了侵略的种子。

综上,明治政府上台后对近邻采取与德川幕府不一样的政策,就是以武力代替和平,这是有因可循的,废藩置县,中央政府权力集中,政策实施更加有力;实行全民征兵制,扩大军队规模,海外扩张就有了力量支撑。加之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内心充满怨气,于是随着国家实力的逐渐强大,不断生出傲慢狂妄之心,遂将心中不满嫁祸于周边近邻,从而制造了一桩又一桩惨案。

日本德川幕府二百年与周边相安无事,为什么明治维新开启后对邻国一反常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首先搞清楚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与影响。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在这之前的日本一直处于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幕府实施的“闭关锁国”政策,这四个字是不是很眼熟,清王朝也是如此。那么这样产生的影响就是生产力落后,尤其是在经历与西方列强的“黑船事件”之后,掌权派德川幕府成为日本全社会口诛笔伐的对象,尤其是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一些改革新势力开始了呼吁政治体制改革。

明治维新的主要改革性质其实为全面模仿西化和与现代的改革运动。从政治体制到文化教育,从军事改革到社会规则形态的变化,几乎涉及到各个方面,在经过了明治维新后二十多年的发展,日本充分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技术,使得日本的综合国力达到了空前的强盛,军事力量也快速的强化,并迅速成为亚洲强国甚至是世界强国。

明治维新的成果是日本作为侵略扩张的基础支撑,受限于日本本土疆域的狭小和资源的匮乏,再加上改革也留下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藩阀政治”体系、土地兼并、新兴财阀的垄断市场经济等等,随着这些社会问题逐渐的积累,这些也是间接促使日本走上了扩张侵略的道路。

1874年,日本出兵侵略中国台湾,而在次年,即1875年,军事武装侵入朝鲜,并逼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尝到侵略甜头的日本,侵略由此一发不可收拾,1879年吞并琉球,并改名琉球为冲绳县。至九十年代,更是开启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德川幕府二百年与周边相安无事,为什么明治维新开启后对邻国一反常态?

首先在德川幕府之前丰臣秀吉就有计划的侵略过朝鲜,最终在大明王朝的支援下以失败告终,丰臣秀吉本人也因此愤恨而终。

再者丰臣秀吉死后曾经被其禁止和限制的天主教趁机发起叛乱,这一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当时德川幕府的统治,为了阻止叛乱幕府派兵前去剿灭,起义被镇压之后德川幕府怕天主教联合海外势力威胁自身,选择了闭关锁国断绝了西方天主教与日本的联系,幕府的锁国政策一次比一次严厉,严禁偷渡发现者处死,严禁长时间呆在本国的外国人回国,发现一律处死,驱赶葡萄牙和西班牙人若有发现一律处死,藏匿和知情不报者同罪,如此闭关锁国下,德川幕府只能维持自身的安危没有任何闲暇的时间去攻击乃至于侵略他国领土。

但是明治维新不同,在明治天皇结束德川幕府统治之后颁布了明治维新,改革了政治内容,天皇将权利集于一身,文化改革向西方学习,军事改革陆军参考德国军队,海军参考英国军队,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造技术,学习西方的法治,明治维新把日本的面貌变的焕然一新,在极短的时间里大幅度的增加了日本的综合国力,同时让其沉睡的野心爆发力,早在丰臣秀吉那时就已经有意图通过朝鲜进攻大明王朝然后打下蒙古和天竺乃至全世界的野心,只不过野心在朝鲜被大明王朝给打破了,现在发展起来的日本看着自身周边的国家便逐渐又起想要称霸世界的野心,而且明治维新并不完善它留下了许多残余,和很多负面影响。这也是日后日本走向侵略扩张的间接因素。

日本德川幕府二百年与周边相安无事,为什么明治维新开启后对邻国一反常态?

我们先来探讨下自德川幕府以来的二百年间日本为何与周边国家相安无事?

军事实力:我们在关注德川幕府前要了解到德川幕府的前任是丰成秀吉,相信我们中国人对丰臣秀吉耳熟能详了。1592年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的前提下出兵14万跨过日本海远征朝鲜,朝鲜不敌请求宗主国明朝援助,拉开了明朝的抗日援朝战争序幕。直到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死,日本军队败退日本,侵朝战争结束,明朝联军取得最终胜利。身为继任者的德川幕府,在前任丰成秀吉举全国之力都没能成功拓展疆土的前提下,清楚的认识到了日本自身实力的不足以征服它国。

制度:使日本由中世纪封建社会转化为幕藩体制,德川幕府以天皇为傀儡号令天下,虽各大藩王明面上莫敢不从,但各藩王实力强横。

对外关系:德川幕府继承了丰成秀吉的宗教政策,保护佛教,打压天主教,迫害西方传教士,实行禁教锁国政策,逐渐与世界隔绝。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为何侵占别国呢?

军事实力:实现国家一统,明治维新后,建立新式陆海军,军事实力与日俱增。

制度:明治维新建立了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政令一统。

经济: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积极引进西方先进设备,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发展,经济实力位居亚洲前列,日本市场消费饱和必须开拓新市场。

技术: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陆路交通、海陆交通便利,为征伐提供了便利条件。

对外关系:日本被美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的国门,尤其是明治维新后思想上,向西方学习,重视世界关系局势的变化。

世界: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强国式微,不断遭受西方国家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殖民主义思想盛行。

力量此消彼长,强大的综合国力带来野心蓬勃的发展,开疆拓土成为日本的既定国策。

日本德川幕府二百年与周边相安无事,为什么明治维新开启后对邻国一反常态?

丰臣秀吉和大明在朝鲜有一场激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