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雍正代替嘉庆,大清将何去何从?
导语:
清朝是在雍正手里达到了巅峰状态,从嘉庆皇帝开始走向末路。所以说雍正是清朝皇帝中的铁血干将,而嘉庆是清朝皇帝中的碌碌之辈。
康熙时代清朝的吏治腐败,贪腐之风盛行,已经到了泥足深陷的地步。好在这个时候康熙皇帝将皇位传给了雍正。雍正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最终将大清王朝从危局当中拯救了过来。
而嘉庆皇帝接手皇位之前,乾隆皇帝已经把清朝给糟蹋的差不多了,所以嘉庆皇帝接手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他自己又没有什么能力,自然使得清朝逐渐衰败。
01雍正皇帝各项改革使得清王朝续命一百多年。雍正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敢改革的一个皇帝。秦孝公任用商鞅改革,最终富强秦国,不过秦孝公本人不懂改革,完全在支持商鞅。
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於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於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於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清史稿》
而雍正是一个既懂得改革,又身体力行支持改革的皇帝,这就比较不简单了。他的改革主要针对的对象是贵族集团,所以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
- 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过去士绅是不用当差纳粮的,因为他们身上有功名,是被封建统治者笼络的对象。可是雍正上台以后,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让他们也必须要当差纳粮。这次改革得罪了大量读书人,毕竟读书人以后也会考取功名,这让他们没了盼头。
- 火耗归公政策的实施。火耗是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民间缴纳上来的是碎银子或者铜钱,而朝廷要的是整锭银两,所以将碎银熔成银锭会有损耗,这就是火耗。过去收税会连火耗一起收,基本都落入了贪官的腰包。可雍正要把这些火耗全部收到国库,动了天下贪官的奶酪,变相帮助了百姓。
- 摊丁入亩的政策实施。过去收税都是按照人口来,你家有多少人口,就额定要收多少税。可很多地主家里有几百亩地,却只有十几口人,收的税很少。而穷人家里没有地也要交很多税。雍正改革后,家里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没有地就不交税。
这些政策全都是惠民政策,但是也得罪了不少读书人和富家子弟。为此雍正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差,毕竟他得罪的人,是掌握舆论导向的人。
不过经过了雍正的改革,清朝变得非常富有,这才有了康乾盛世的繁华。这才能让儿子乾隆挥霍很多年。
02嘉庆皇帝能力不行,使得清王朝开始衰败。嘉庆皇帝就显得太平庸了,他这一辈子做了最大的一件事,可能就是铲除和珅了。当年乾隆皇帝发誓,不能超过爷爷康熙皇帝当皇帝的时间,所以他决定在当了60年皇帝以后退休。
- 可是这个时候乾隆皇帝还没有死,所以就升任太上皇。而嘉庆皇帝这个时候虽然登基了,可是依旧掌握不了朝政大权。
- 权力都还在乾隆皇帝手里,而乾隆最信任的大臣就是和珅。所以和珅压根就不把嘉庆皇帝放在眼里,所以嘉庆对和珅非常痛恨。
- 等到三年以后乾隆皇帝去世了,嘉庆皇帝立刻将和珅给抄家问斩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从和珅家里抄来的钱财,足够嘉庆吃上好几年的了。
然而这个时候清朝政府已经开始出现了疲软的状态,因为乾隆皇帝跟他爷爷康熙一样,都是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主,而且对手下人相对比较放纵。
所以乾隆朝的贪污腐败问题,到了嘉庆时期,已经无法彻底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次实行改革,杀掉一批贪官污吏。
高宗御太和殿,授玺。上即位,尊高宗为太上皇帝,训政。颁诏天下,赐宴宗藩。庚戌,立皇后喜塔拉氏。宁寿宫举行千叟宴,太上皇帝莅焉。九十以上者,召至御座,赐卮酒如故事。辛酉,祈穀於上帝。癸亥,上奉太上皇帝赐廷臣宴於正大光明殿。凡赐宴皆如之。办理苗疆大学士福康安等奏攻克朗坡,进攻平陇。湖北枝江、宜都教匪起。---《清史稿》
很可惜的是嘉庆皇帝没有改革的能力,也没有杀贪官的魄力。他只能在皇位上混着,等到岁数了退休而已。
嘉庆朝甚至出现了一百多天理教徒杀进紫禁城的先例,简直是闻所未闻。可见嘉庆皇帝这个人是没什么能力的。
03雍正和嘉庆换位置,清朝会有一个黄金发展期。嘉庆所接手的其实也是一个烂摊子,他的老爸是个不靠谱的皇帝,号称自己是十全老人,其实除了享福,什么都做不好。
江山已经如此艰难了,嘉庆皇帝还是一个没有能力的皇帝,这就直接导致了后来清王朝的衰败。一旦遇到这种问题,必然是需要一个有能力的皇帝做出改革,比如雍正。
如果这个时候有雍正皇帝的话,那么清王朝肯定可以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期。恰好这个时候外来文化已经逐渐渗透进入清王朝。
仁宗初逢训政,恭谨无违。迨躬莅万几,锄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盗,力握要枢,崇俭勤事,辟地移民,皆为治之大原也。诏令数下,谆切求言。而吁咈之风,未遽睹焉,是可嘅已。---《清史稿》
清政府可以利用改革的机会,与外界完美接洽。幸运的话,可能会在这个时候提前实类似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政策。
到了那个时候,清王朝可就真正可以在世界上昂首挺胸了。毕竟嘉庆时期,在世界上来说,工业化的国家还不算多,主要是欧洲几个老牌的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其他国家还依旧是处于冷兵器时代。
不过如果雍正仅仅是跟嘉庆对调位置的话,或许清王朝会提前结束统治。因为康熙皇帝晚年的时候,国家已经腐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而继任者嘉庆又是一个没有能力做出改革的皇帝,那清王朝很可能在嘉庆时期就完蛋了。
总结:雍正皇帝,应该是封建时代最优秀的皇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个话对官员似乎是有效果的,可是对皇帝来说可就没什么效果了。不过雍正皇帝,还真的是一个为民做主的好皇帝。
不管是火耗归公,还是摊丁入亩,每一样改革政策,几乎都有利于老百姓的生活生产。什么皇帝是对老百姓最好的呢?不是那种雄才大略,整天想着打这儿打那儿的皇帝,而是真正考虑到民生问题的皇帝,这才是好皇帝。
纵观千古,不乏很多仁慈之君,比如明朝明孝宗朱佑樘,唐朝唐高宗李治,宋朝宋仁宗赵祯。可是他们的时代里,并没有对王朝陋习做出改革,真正敢于改革,敢于跟权贵斗法的,只有雍正皇帝。
参考资料:《清史稿》
如果让雍正代替嘉庆,大清将何去何从?
谢谢邀请!如果嘉庆换成雍正,那么清朝国力将会更加强盛!因为雍正是一个勤奋、且有一定的治国才能的皇帝,民间就有流传:雍正无贪官。这样评价皇帝的恐怕太少。雍正每天批阅奏章到深夜,不落一份,他制定的一系列良好的治国措施和廉政纲领,要求各部门及地方官执行不许走样,并暗派钦差监督,谁敢走样,即时更换,所以各级大小官员,不敢懈怠,没有敢贪污腐败的。人们常说康乾盛世,忽略了雍正皇帝,实际上,康熙的成就也有孝庄皇后的功劳;乾隆皇帝的成就也有雍正皇帝的功劳。由于雍正皇帝过度劳累,在位时间短,当乾隆登基时,国家已经被雍正治理得很好了。
嘉庆皇帝的才能比起雍正皇帝来说,显得平庸了,也没有雍正勤奋。乾隆末年,腐败严重,给嘉庆皇帝的统治带来不利,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才有实权,才敢杀和珅。尽管如此,也没有出现什么较大的好政绩,使清朝开始走下坡路,如果是雍正皇帝不会有这样的局面。这是有凭证的,雍正皇帝登基后,随时就把康熙皇帝遗留下来的弊病革除掉,开创新的历史,使国家走向辉煌!
如果让雍正代替嘉庆,大清将何去何从?
如果让雍正代替嘉庆,清朝气数肯定还会延长,会导致民国成立推迟,历史也将改写,然而这只是假设的如果,姑且答之。
如果让雍正代替嘉庆,大清将何去何从?
谢邀,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顺贞门前的刺客既然故事发生在嘉庆八年的顺贞门,那我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下它的情况。永乐四年朱棣下诏营建北京城,至永乐十九年宣告竣工。整个城池按竣工时间分紫禁城、皇城、京城。紫禁城全长六里加160步,正北是玄武门后避讳康熙改神武门,正东面是东华门,南面从左到右是承天门、端门、午门,正西面是西华门。在紫禁城的外面是皇城周长18余里,北面是北安门,东面是东安门,南面是大明门,西面是西安门。京城是最外面的一层周长45里,北面是德胜门与安定门,东北角是东直门,东面是朝阳门,东南角是宣武门,正南面是正阳门,西南角是崇文门,西面由北向南是西直门和阜成门。故事的策源地顺贞门,在紫禁城神武门的西面,它是在嘉靖十四年修筑的,它既皇家祭祀先蚕坛前往圆明园的出入口,也是秀女及埋葬宫女的必经地。
嘉庆八年的时候,嘉庆皇帝等队伍离开圆明园,浩浩荡荡的人群刚走到顺贞门前,忽然刺客陈德拿着明晃晃的匕首,像脱了弦的箭笨向嘉庆皇帝。数百人的皇家侍卫,被这一变故吓得是目瞪口呆,只有皇子绵恩、额驸拉旺多尔济等寥寥数人,拼劲全力才将陈德抓捕。
——嘉庆皇帝「1760.11.13——1820.9.2」
更耐人寻味的事情在后面,嘉庆皇帝的态度是泾渭分明,陈德父子不须多说斩首示众,奇怪的是对于那些反应迟缓的侍卫却网开一面。后来经查史料得知,嘉庆时期的皇家侍卫,屡次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许多八旗子弟占着名额,吃着侍卫的俸禄,却找人代替自己去站岗,而他却花天酒地!制度缺陷带来的恶果并未止步,几年之后的天理教在太监的配合下,攻入了皇宫把箭簇留在了隆宗门的门牌上。
百岁河工得赏银清江浦是江苏淮安的市辖区,是个四水汇集之地,有古黄河、里运河、大运河、淮南运河流淌。其中淮南运河最桀骜不驯,在桃园接纳了六塘河,流经中河口时汇聚了发源山阳白马河的河水,在清口蜿蜒向东汇入黄河。
嘉庆十三年龙王发脾气,百姓被被河水泛滥所逼迫,背井离乡沦落成灾民。觉罗长麟和戴衢亨携手南下治河,首站就是受灾最严重的清江浦。李白曾说过“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绵延不绝的中华史就是治河的历史。当地有两位治河的高手,风华正茂的安徽包世臣,及130余岁的老河工张老头。在与他们的彻夜长谈后,在张老头的指点下修复了天然闸等三座水闸,后在包世臣的分析下撤销了黄河改道的错误决议!
纵观整个嘉庆朝时期,风雨飘摇的中国河流泛滥不断,光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它发源于山西的省会太原天池,经朔州、怀来、宛平至卢沟桥下取名卢沟河,最后借用汇凤河的河道入海。嘉庆六年卢沟河决石堤四处、土堤十八处,嘉庆十七年葛渔城被淹没,嘉庆二十年改道由黄花店入海,嘉庆二十四年大兴、宛平被淹没。面对天灾人祸的肆掠,嘉庆帝并没有撒高招应对。
——雍正帝「1678.12.13——1735.10.8」
综上所述,中庸的嘉庆帝做人算得上一流,可论治国只得算末尾。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侍卫吃空饷,他没有智慧确立新的制度;饱受二十余年的河流泛滥,他没有可用的人材救百姓;人浮于事的八旗子弟,他没有勇气大刀阔斧改革。如果换做是雍正帝,那么从改土归流、铁血杀年羹尧、无情打击政敌来看,有理由相信江河日下的清朝能迎来中兴!
——END——
如果让雍正代替嘉庆,大清将何去何从?
中国史上历朝历代周期率:第一代励精图治定江山框架,如刘邦、李渊、赵匡胤、皇太极等,皇后(太皇后)一度窃居首位,70年代也有一位在下勿庸言表。第二、三代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如文景帝、李世民、赵光义、康熙帝等,80年代开始也有一位诸位心知肚明。经济繁荣了,旧制弊端显现,贪污舞弊丛生,下一代刚以吏治为源开始整顿,如汉武帝、唐明皇、雍正帝,新时代也亦如是。盛极必衰,否极泰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就是周期率。嘉庆是清代由盛渐衰之发韧,雍正时期造就了强势皇权,嘉庆时期产生了式微皇帝,不是皇帝老儿能够决定时代的走向,而是怎样的时代产生、适应怎样的皇权!
如果让雍正代替嘉庆,大清将何去何从?
导读:无论是从正史记载还是影视剧的刻画,雍正都是以为有作为的君王。在大清王朝康乾盛世中,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明君也是针对封建君主这一前提所说,也就是说雍正在只是封建王朝之下的为政权的稳定性做一些政策和制度性调整。如果涉及到三千年未有之局的社会形态的变革,雍正绝对没有这种魄力对于大清自身做革命性的改革。所以即便雍正代替嘉庆,面对西方列强工业革命和坚船利炮带来的国力飙升即便是感到严重的威胁也无能为力。雍正能做的仅仅是在乾隆的烂摊子的基础上做些修补,让大清的国力适当的在衰落的道路上多延缓几十年而已。
大清王朝的国力名义上是从嘉庆时代开始的,嘉庆几乎是清代帝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帝王。其实从乾隆后期大清就已经开始了自己下坡路,说白了康乾盛世就是清朝的巅峰。但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康乾盛世过后就是就如同一天过了日当中午进入日薄西山夕阳阶段。如果放到其他大一统王朝只要帝王能力足够强没准还有王朝中兴的历史时刻,但是大清王朝根本没有这个机会。即便是雍正的能力再强也够呛,因为他历史局限性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局也无能为力。
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积累的掠夺和工业革命后海量商品的市场需求注定西方要向大清王朝开战因为大清面对的敌人不单单是王朝内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以工业革命为基础坚船利炮为武装的先进生产力代表西方列强。这种新旧制度优越性的巨大差异不是哪一个帝王所能弥补的。而新兴的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需要掠夺,工业革命产生的大量商品需要倾销市场。而老大帝国大清王朝虽然日薄西山,但是依旧凭借庞大的体量占据着世界经济体的主导地位。
富庶而又落后腐朽的老大帝国正是西方列强掠夺的最佳对象,况且不打破大清王朝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怎么可能为商品倾销提供庞大市场。所以无论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本性还是商品输出市场需要都让西方和大清王朝的战争不可避免。除非在此之前,大清已经通过自己的革新同样完成工业革命。只有大清完成工业革命提升了国力,才有和西方的一战之力。但是大清统治者放弃自己的利益革自己命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便是替代嘉庆的雍正再能干也无法改变这个结局。这就是个死循环,大清王朝明知自身的问题也不舍得剜自己的肉来换取新生。
以旧时代标准衡量表现优良的有为帝王雍正无法根本性的改变东西方越来越大的国防实力的差距康熙驾崩后遗留下许多方面的问题,国库空虚、吏治腐败、西北平叛战场如火如荼。所以雍正继位后其实面临的是盛世光环下的一个烂摊子,所以雍正才十几年如一日的勤政办公。每天睡不了几个时辰,在大臣们奏折上批复的文字就达到数十万字。雍正刷新吏治,政治腐败;追比国库欠款,推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都是为了充实国库;继承康熙的对西北叛军强硬的意志,不断压缩准噶尔汗国的战略空间。可以说雍正在位的这十三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十三年,否则也没有乾隆的吹牛的十全武功的存在。
其实乾隆是个罪人,不但耗尽了国力留给嘉庆一个烂摊子而且多次拒绝放眼看世界的机会。即便英国派使团来到大清并为他展示了工业成就,他却视而不见依然闭关锁国。到了嘉庆时期国力下降,内有尖锐阶级矛盾造成的白莲教、天理会等起义此起彼伏;外有西方列强不断增强的国力和不断向远东延伸的殖民地。
即便是雍正替代嘉庆面对这样的烂摊子也只能尽力缓和阶级矛盾,在修修补补的基础上延缓大清王朝的衰老程度。大清已经病的深入骨髓,谁也无法避免其灭亡的下场。如果说自上而下进行革命和制度的变革,清朝帝王没有一个有这个魄力或者说没有这样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可以早在康熙时期就可以研发新式火枪等热兵器了,守旧的思想、落后的手段就是雍正在位也无能为力。
小结:
大清王朝面临的问题不是简单封建王朝内部问题,而是两种制度形式造成的生产力先进与否的巨大差异。这样的差异除非大清王朝自身主动革命改革,否则即便是雍正替代嘉庆也无法避免40年以后的鸦片战争的炮声。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