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目前智能电动车品牌之间的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我觉得这么说有点可笑,应该说目前来看更重要的是站稳脚跟吧。首先要让老百姓认可,接受,车卖出去赚到钱并且完善生产和售后等基础再谈下一步竞争。总不能拿我的想法和规划和你的想法与规划去竞争。
互联网汽车想想也是厉害,一边是摸爬滚打几十年,潜心研究,拥有投资巨大的生产基地,生产线和完善的管理销售体系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的传统汽车行业。另一边则是一个或者多个团队设计并通过代工生产出来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从设计到产出速度之快刷新记录,而且还大赚眼球,让我们突然觉得造车原来如此简单。难怪吉利的老板要说互联网汽车在忽悠。
李书福其实大可不必为普通老百姓担心,因为像我这种赚钱不容易的老百姓是不可能买那样的汽车,即使将来燃油车不允许上路了我也会买一辆简简单单的新能源家用车,够用就行,我不需要大的晃眼的屏幕,不需要几点几秒的加速性能,更不需要绚丽的外观,因为我只是买一辆车,充一次电我能多跑一点距离就是最大的优点,磕磕碰碰后我花很少的钱就能修复这是最大的优点,电池能用久一点这是最大的优点,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池的能量这是最大的优点,其他的东西真的不需要,因为我的钱是真不多,而且赚起来真的不容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