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导语: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战斗力最强的,其实就是孙坚部。可惜的是,孙坚在回江东的路上,遭到刘表的截杀。

孙坚死后,长子孙策跟随叔叔投靠了大军阀袁术,所以孙策其实是袁术手底下的一员悍将。我们现在当然可以说袁术是个小人,幻想篡夺汉室江山。

可是在当年,袁术家族可是著名的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孙策投靠袁术,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为孙坚当年也算是袁术的部曲。

01袁术手下磨练,孙策逐渐成长为三国第一猛将。

说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那是不合适的,因为吕布常常打败仗。真正单挑在历史上也很难看见,所以说吕布包括马超都不是第一猛将。

那么第一猛将是谁呢?我觉得就是孙策,因为孙策没打过败仗,还有这种人。作为猛将孙坚的儿子,他完美地继承了父亲孙坚的勇猛。

尤其是在投靠了袁术以后,孙策的战绩就跟开了挂一样。17岁的孙策帮助袁术攻城略地,战无不胜。一时间袁术甚至觉得自己完全有一统天下的机会。

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太傅马日磾杖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术大将乔蕤、张勋皆倾心敬焉。术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隐於内厩。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三国志》

袁术对孙策那是非常器重的,甚至希望将孙策收为义子。可是孙策却瞧不起袁术,所以两个人之间是有些芥蒂的。

不得不说袁术对孙策确实够仗义,一路提升孙策在军中的地位,恢复他父亲当年的名声,让孙策逐渐有资格招揽父亲的旧部。

没有袁术的栽培,孙策不可能有机会南下江东。当时袁术给孙策提供了这么几个机会。

  1. 第一,袁术觉得孙策是个可造之材,就将孙坚当年的部曲全都交给了孙策。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那些将领对孙坚十分忠诚,这就等于是说袁术给孙策创造了创业基础。

  2. 第二,袁术让孙策南征北战,积累了大量作战经验。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在利用孙策,不过当时孙策在袁术手下打工,大家互相利用而已。有了袁术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才能保证孙策战无不胜。

  3. 第三,在孙策南下江东的时候,袁术给了他大量兵马。要知道孙策的父亲孙坚只有一千多人给孙策,想要创业,这点人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孙策要多多感谢袁术。

只是有一点袁术不厚道,那就是曾经答应孙策事情总是做不到。当年袁术曾经答应孙策,让他做九江太守,可是食言了。后来又许诺孙策,如果打下庐江,就让他做庐江太守,等打下来以后,袁术又食言了。

这两次食言,使得孙策和袁术之间彻底闹掰了,这也坚定了孙策要独自创业的决心。其实我觉得袁术这是舍不得让孙策离开自己罢了。

02孙策背叛袁术,终有江东之地。

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落在了孙策跟前,当时扬州太守刘繇打算进攻曲阿,孙策全家老小都在曲阿,所以孙策便跟袁术借了点兵马,要去曲阿搭救自己的家人。

也正因为如此,孙策彻底摆脱了袁术的束缚,钱粮兵马都是从袁术那儿搞来的,可是他却自己跑去创业了,招呼也不打一个,这或许就是枭雄的本质吧。

脱离袁术的孙策,犹如鱼入大海一般畅快,他连续攻占了会稽、吴郡、丹阳、豫章等地区,逐渐成长为江东地区首屈一指的诸侯。

此刻的袁术还做梦似的认为孙策是在给自己打江山,认为自己的地盘非常大,他甚至在寿春称帝。结果这次称帝却引起了众怒,尤其是孙策也借此明目张胆地脱离了袁术的束缚。

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杨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术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三国志》

毕竟这个时候袁术是反贼了,孙策脱离反贼,那是名正言顺的事情。所以说很多诸侯嘲笑袁术这么早称帝,并不是因为称帝这件事,而是因为他称帝以后,给了孙策独立的借口。

称帝谁都想要称帝,就连孙策也想要当皇帝,大家都有机会做反贼。只不过孙策有了背叛袁术的口实以后,袁术终于成了孤家寡人。

从此孙策就独自占据了江东地区,成为了这个地方的领袖。当年他只有23岁,就被朝廷封为了吴侯,确立了他江东之主的地位。

03孙策意欲北伐,奈何被刺客所杀。

当时整个天下,有三路诸侯是最强大的。第一路就是袁术的冀州军,号称百万雄兵。第二路则是曹操的兖州兵,手握天子。第三路那就是实力强大的孙策了。

孙策在稳定了江东局势以后,趁着曹操和袁绍大战期间,便打算要北伐曹操的地盘,以此夺取中原地区的大片疆土。

因为江东虽然安稳,终究没有中原繁华。要想一统天下,就必须要夺取中原地区才行。可是这期间却出了一件大事。

孙策在一次打猎的过程中落了单,这个时候几名刺客冲了出来,将孙策砍成了重伤。孙策回去交代了后事,没多久就病死了。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三国志》

据说这些此刻是许贡的门人,他们只是为了给自己的主人报仇雪恨。可怜孙策死的时候才26岁,空有雄心壮志,却无法实现人生理想。

如果孙策能够顺利北伐的话,曹操腹背受敌,那么曹操大军铁定要战败。之后便是孙策和袁绍两个人争夺天下了。

孙策死后,孙权能够稳定江东的局面,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更别说要让他一统天下了。毕竟他没有他哥哥那种战必胜攻必克的决心和能力。

总结:孙策自恃武艺超群,所以被刺杀不奇怪。

孙策完全遗传了父亲孙坚的勇猛,所以他自战斗的时候,总是能够冲在最前面,跟楚霸王项羽一样,所以大家送了他一个外号叫小霸王。

看到主帅都这么拼命,他手底下的将士们当然更加卖力,所以孙策的军队打仗都很厉害。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孙策极有可能战死。

他自认为自己的武功非常好,所以常常单独行动,这不是一位军事统帅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曹操的谋士郭嘉认为他必然死于刺客之手,这是有原因的。

不管孙策身上有多少有点,作为集团领袖,拥有这么一个怪癖的毛病,那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有一统天下的机会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军事家

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孙策真正的少年英雄,创业奠基者,是老子英雄孩好汉的楷模。

在东汉未年,天下大乱之机,创立东吴江东霸业,受到天下英雄赞美。

他是孙武后裔,父亲孙坚是东汉讨伐董卓最为英雄将领。

孙坚容貌非凡,性情阔达,好交朋友,干出奇迹伟业的人。参加对农民军战争,讨伐董卓时的英勇无比,但与刘表交战争夺荆州中埋伏阵亡。

孙坚生前作战悍猛,常置生死于度外,常常单骑深入,乘胜杀敌,领兵进攻,独当一面。敢冒失雨,率先登城,领军攻城夺溢极为英勇。兵到荆州,逼死了荆州刺史王睿。兵进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到达鲁阳和袁术联手成破虏将军 ,领豫州刺史。

开始厉兵秣马准备进军讨伐董卓。先以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将董卓将领胡轸吓得不敢攻城撒离。孙坚却主动攻打洛阳。被敌将徐荣包围,他领得豫州兵马全军溃败,孙坚和十几个骑兵突围逃出,丢弃衣帽给部下才免被擒杀。

遭此大败后,几乎丧生,并没有灰心丧气。又收集散兵残将进占太谷,阳人。准备伺机再战,以雪耻辱。董卓部下吕布部队来围阳人城,久攻不下,却被孙坚要夜袭吓得自乱奔逃,弃灰甲,失鞍马,十分狼狈。孙坚却乘势出城追击,胡轸全军溃败。部下大将华雄也孙坚斩杀。孙坚名声大振,威望更著。使董卓惧怕,派部将李傕前往劝说,想与其结为婚姻之好。开列一系列孙家子弟随意任州刺史。孙坚一身正气,义正辞严的拒绝,率军挺进到距离洛阳有九十里地方屯营。用卓越不群的英雄气概,使得董卓亲自引兵与孙坚交战,结果大败。孙坚重创董军。董卓令吕布阻击,自己转守渑池和陕县,孙坚挥兵进攻洛阳与吕布接战,吕布不胜败走。

孙坚大军进入京城洛阳。

可惜,洛阳早就空虚,数百里内,没有烟火。孙坚率军入城后,见此惨状,全军将土潸然泪下,清扫皇室宗庙,祭祀一凡。修复被董卓挖掘盗墓的汉室陵墓时,却意外得到传国玉玺,又引兵回到鲁阳。

可袁绍用阴谋改派周昂为豫州刺史,领兵偷取孙坚根据地阳城,孙坚大怒,仰天长叹,泪如雨下,不得以又挥师攻打周昂。周昂也溃败逃走。讨伐董卓时,只有孙坚数次与董卓军队敢血拚血战,取得胜利。联盟军队在曹操兵败汴水,众军迟疑不进,酸枣联盟就要瓦解,天下人驻足观望之际,他孤军奋战,使董卓惧怕逃窜长安。可他的英雄气概,却所军阀们心生忌恨。孤军杀入洛阳,分兵函谷,想继续兵戈西向,要把董卓赶尽杀绝时。联军各头各怀鬼胎按兵不动,开始为自己找出路。扩张势力,使孙坚英雄雄起却难以再进。董卓西逃,抗董联盟匆匆宣告结束。

袁术派孙坚去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孙坚与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决战。孙坚击败黄祖,包围襄阳。刘表闭城不战,令黄祖乘夜下城求救兵,黄祖带回救兵,复战孙坚。黄祖还是败走,孙坚单骑追击时,中暗箭身亡。

孙策做为长子,始终跟随父亲作战,为父亲筹粮备草征人员。亲厉战争。战争中象父亲学习培养了自己英雄气概。

孙坚死后,孙策与堂兄孙贲在阿曲安葬父亲就渡江到江都。在舅舅丹阳太守吴景帮助下击溃泾县山贼祖郎。开始召兵买马,组织数百人队伍,投靠袁术。袁术也把孙坚旧部给了孙策统属。令他学习军事才干,军令指挥。孙策天生的严谨,很有能力,却不到袁绍重用。原本要他任九江太守,丹杨太守,庐江太守却几番失信,使孙策想依靠父荫为官希望,都大失所望。孙坚部下朱治,劝他设法回到家族聚集地创业。孙策为了据有部队与领地首为父亲报仇,和袁术答应的出兵作战,却最终袁术反悔。只好率领父亲旧部渡江,脱离袁术独立创业。回到江东结交豪杰,先后与周瑜,张纮交交相识成为兄弟。又得降服刘繇的侦察头领太史慈,招降刘繇一部兵马,开始声势大振,与江州刺史刘繇对决。正式领兵渡江进攻刘繇军,纪律严明,行动整齐得到百姓支持。又有迎来了丹阳太守周尚之子周瑜,领兵到来大力支持。于是二人共同作战,先克横江,当利挥师渡江进攻秣陵,打败笮融,薛礼。攻占湖熟,江乘。进入阿曲。逼走刘繇。使孙策队伍壮大发展到几万人,他让周瑜回到丹阳。孙策终于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和根据地。得到包括曹操撑权东汉朝廷认可,联姻封侯。

孙策又引兵渡浙江占据会稽,屠杀东冶,攻破吴人严白虎僭号为帝,署置百官的伪朝廷。又令吕范徐逸进攻陈瑀政权,成立自己的会稽政权,自封吴郡太守,又以吴景为丹杨太守,孙贲豫章太守(后分豫章为庐陵即以孙辅太守)有了张昭,张纮,秦松,陈端等谋士。遣使王朗到朝廷进贡讨封,朝廷封孙策为吴侯,拜讨逆将军。还和周瑜一起去乔老爹家,同时迎娶江东美女大乔小乔。

官渡战前,孙策率军大战黄祖于江夏胜利向朝廷报功说,”臣身跨马阵,手击急鼓,以齐战势,吏士奋激,踊跻百倍,心精意果,各竞用命。越渡重堑,迅疾若飞,。火飞上风,兵激烟下,弓弩齐发,流矢雨集,可谓惊心动魄丷。孙策北讨陈登,西败黄祖。听到刘勋率领袁术病死,遗下孤儿寡母残余势力去扬州,又从令孙贲孙辅在彭泽等待打击,自帅周瑜急速进击皖城。力克袁术残余势力百工部曲三万多人。并得袁术刘勋妻子。。他兄弟贲和辅也在彭泽歼灭刘勋,俘虏二干多人,得船干船。

曹操收到战报后,感叹“猘儿难争锋也”。孙策统一江东。割据东南,有会稽,丹杨,丹徒,江夏,吴郡,豫章六郡。被天下人称为小霸王。为后来的吴国打下基础。人们赞他从小继承孙坚的骁勇善战,个人谋略出众,还会礼贤下土 喜于用人,大得人心。但他称霸江东天下后,在官渡之战中, 也欲谋偷袭许昌,攻打丹徒陈登时,却为吴郡太守许贡门客刺杀,临终要孙权继承江东吴侯事业,才二十六岁。

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孙策孙伯符英武豪迈,文武兼备,勇猛刚强,举世无双,搜罗奇才异士,有气吞中原的远大志向。但孙策像他父亲孙坚一样轻佻暴躁,以致丧了命。

孙策早在孙坚刚兴义兵时,孙策作为长子侍奉母亲迁居舒县,他就与周瑜结为好友,招纳会聚士大夫,江淮之间的人都归心于他。孙坚中箭身亡后,孙策葬父曲阿,移居江都。孙策与吕范、孙河投奔舅舅吴景,招募几百人,献帝兴平元年追随袁术。这位曾招徐州牧陶谦十分顾忌的人,招袁术看重,袁术认为他非同凡响,便将孙坚旧属归还孙策。太傅马日磾执符安抚关节,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上表任命为怀义校尉,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都倾心敬重他。袁术长叹: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孙策有个骑兵犯了罪,逃进袁术军营,藏于马厩之中,孙策派手下把他喀嚓了,事后亲向袁术请罪,袁术说:何罪之有?军中益加敬重孙策。袁术当初答应让孙策任九江太守,不久因怕孙策坐大,改用丹杨人陈纪。袁术准备攻打徐州,向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陆康不与,袁术怒,孙策当年也曾被陆康怠慢,袁术派孙策攻打陆康,对他说:以前错用了陈纪,如今你如能擒获陆康,庐江郡的老大就是你了。孙策打下庐江郡,袁术再用旧属刘勋为太守,孙策绝望了。此前,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治寿春,袁术占寿春,刘繇只得以曲阿为治所。时吴景在丹扬,孙策堂兄孙贲任丹阳都尉,刘繇将他们全都驱逐。吴景、孙贲退居历阳。刘繇派樊能、于麋屯横江津,张英屯当利口以御袁术。袁术派惠衢、吴景与孙贲攻击张英等人,几年未胜。孙策抓住机遇,请命帮助吴景去平定江东。袁术上表委孙策为折冲校尉,署理殄寇将军,时孙策手中有兵士一千多、战马几十匹、宾客中愿意跟随的几百人。到历阳,兵达五六千。孙策渡江转战,所向披靡,无人敢与交锋,军令严肃,百姓均心怀依附。

孙策为人,容颜英俊,喜欢谈笑,性格豁达虚心,从谏如流,善于用人,士庶乐意为之效死力。刘繇弃军逃走,各郡太守都弃城而逃。吴郡人严白虎等各率万余人分开各处屯聚。吴景等人想先击破严白虎,来到会稽。孙策说:严白虎等无远大志向,不久必被我擒。孙坚领军渡过浙江,攻占会稽、血洗东治,扫平严白虎,重新安置长官佐吏,孙策亲兼会稽太守,以吴景为丹杨太守,孙贲当豫章(今南昌)太守,从豫章分出庐陵郡,以孙贲弟孙辅为庐陵太守,丹阳人朱治为吴郡太守。张昭、张纮、秦松等为主要谋士。孙策极有政治头脑,袁术脑子一热称了帝,孙策写信谴责并趁机与他绝交而独立。曹操表荐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袁术病死,长史杨弘、大将张勋想率袁术部众投靠孙策,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悉数俘虏他们。孙策假意与刘勋结为盟友,刘勋刚得到袁术军队,豫章上缭宗民万余家在江东,孙策劝刘勋攻取,刘勋如螳螂捕蝉,孙策如黄雀在后,趁刘勋出兵夜袭庐江,刘勋所部悉降,刘勋只带几百人投奔曹操。时袁绍势力正盛,孙策吞并了江东,曹操无力两头用兵,尽力安抚孙策。以侄儿许配孙策小弟孙匡,又替儿子曹章娶了孙贲女儿,礼召策弟孙权、孙翊,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秀才,东汉起因避刘秀讳改为茂才)。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孙策暗中想偷袭许昌,迎接汉献帝,部署诸将、训练军队。孙策还未发动,就被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此前,孙策杀许贡,许贡子与门客隐匿长江边。孙策单人匹马外出,仓促间与许贡门客相遇,门客击伤了他。孙策伤势严重,就请张昭等人,说:中原大乱,以我吴越之众,以三江为屏障,就足以静观成败,伺机而动。诸公要好好辅助我弟弟!又叫孙权佩戴自己印缓,说:率江东人众,伺机决胜于敌我两大战阵间,与天下争衡,你不如我;举贤任能,让他们各尽其心,用以保卫江东,我不如你。当夜,26岁的江东小霸王去世。

孙策此话不虚呀!他有识人之能!孙权指挥打仗缺点火候,逍遥津一仗十万东吴将士派张辽八百人打得大败;但孙权先后选拔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为将,先后取得了赤壁大战、偷袭荆州、夷陵之仗的胜利,保住了东吴的疆域,甚至还有拓展:后又占荆州大部、交州、洟州(台湾),和刘备父子、曹操几代呈鼎足之势。他的文武重臣张昭、周瑜在他死后砥柱中流!

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把镜子往左边转一下,我看看侧脸”,虽然受伤严重,但仍然不忘记随时注重自己颜值的孙策在床上指挥着侍女摆弄着镜子。

侍女们把镜子转了又转,原本习惯了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帅气容颜的孙策,突然发现自己一侧被包扎的脸变形了。颧骨侧斜,不动还好,只要一带表情,就不免出现一点点不小的扭曲和狰狞。

他扭头一缩,侧着眼一看还是这样,便躺了下去,正摆手想让侍女们拿走镜子。但是他又因为非常不甘心,挣扎着又起来看了自己一眼,这一动伤口忍不住疼了,他一看,镜子中自己的表情更是滑稽加着丑陋,孙策看着镜子叹了口气,又让把镜子放下,如此反复几回之后,他咬住牙,头啪一落枕头,然后让侍女把镜子拿走了,侍女刚抬脚,他又叫了回来,这次硬挺着站起来端详起来,这次看得更仔细,却发现侧面也变化很大。

“啊。。。啊”,孙策蓦然把包扎脸的布条猛劲一撕,狠狠看了一眼镜子。接着侍女几声惊呼,原来,孙策起身和撕布条的力量过大,脸上和身上伤口都崩裂了,很多鲜血流了出来。但是孙策仍然没有停手,气性之下一推又把镜子打飞了,随即因为伤口剧痛倒下。

十天之后,江东之主兼讨逆将军兼吴侯,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殁了。

被刺伤后损伤了帅气的外表,居然按捺不住,最终躁动导致伤口崩裂重伤复发而死,孙策真的又那么急那么丑的脾气,真的那么自恋吗?这个事情还真不是瞎编的,历史上的孙策还真是个气性很大,非常爱打扮的大帅哥。

孙郎和周郎

孙策长得帅,在当时可算得上是妇孺皆知的。三国志里面记载: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

那个时候,在江东一带有两个男神级别的人物,孙郎和周郎,借用易中天品三国里的说法:郎者,当时人们的爱称,意义就是帅哥,孙郎和周郎,就是孙帅哥和周帅哥。

孙郎者,汉末破虏将军孙坚之子,孙策孙伯符。周郎者,乃是孙策的至交,大名鼎鼎的周瑜周公瑾。

单纯长得帅,那肯定会被认为是小白脸,承平之时,哪个小生要真的貌比潘安,各种粉头各种巷间里弄倒也会有点闻传,微风掠影地传播一点倒也没啥说的。可是三国时代可是乱世,这个时候可没有那么多闲情雅致来八卦。

但既然这两个小哥孙策和周瑜,可不只是帅,关键是打仗很厉害,居然平定了江东。于是,乱世的“法螺”神吹起来了,两帅哥一时风靡江东。乃至到了苏东坡老先生写前赤壁赋时都不经神往: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云云。

简直成千古知名的帅哥了。

最让人羡慕的是,这两帅哥实打实地娶了两个大美人,也就是江东美女大小乔。孙策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一时羡煞旁人啊!

骁勇无比,但喜万里独行

孙策是非常能打的,作为将门虎子,得到其父的遗传以及悉心传授,武艺十分高强。

先说说孙策他爹,孙坚,这个人属于三国时代的真正猛将,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东联军十八路诸侯与董卓在洛阳虎牢关对战,接着发生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等精彩故事。

写得绘声绘色。其实中间三英战吕布是假的,完全的注水猪肉;但是斩华雄确实是真的,不过斩华雄的人不是关羽,而是孙坚。

可惜的是孙坚死的早,他在攻击荆州时,被刘表部将黄祖暗箭射杀。孙策瞬时失去靠山,而且现在也没有地盘,于是也随着他爹一样跟着袁术混。

作为作为一个中低级别的武官,又那么能打,自然也就独来独往惯了。他时不时骑马出去溜溜,或者田猎一番,生活还算自在逍遥。喜欢上自由散漫后,习性难改,即便孙策已经攻取江东六郡,仍然是一贯作风,出门就是不愿意带啥护卫。

这一方面,属于练武之人的豪气,胆子大,一方面其实就是满不在乎,难道谁胆敢来捋虎须,敢动我或者杀我不成!

他这种自信过度,已身为一镇诸侯还是爱当独行侠,一度名声在外了。话说孙策攻占江东六郡之后,曹操一度深深担心,害怕他来攻打许昌,毕竟强大的袁绍在北方时刻虎视眈眈,万一孙策头脑发热向曹操兴兵,曹操可真的就被南北夹击了。

但是郭嘉跟曹操说不用怕,孙策这个人:

“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大意就是,孙策这个人为人轻狂出门不喜欢带保镖,喜欢逞匹夫之勇,将来肯定会被人暗杀,真没有想到一语成谶,孙策后面果真死于暗杀。

英雄年少,一统江东,同时也埋下祸根

孙策在袁术手下干了一阵子后,袁术倒是很看重他,但是孙策却看出来袁术最终难成大事。于是他以玉玺为抵押,借兵几千,接着带着一些孙坚旧部,向江东进发。

首先得到了周瑜的支持,周瑜带着自己的部队来迎接他。然后,一路势如破竹,首败扬州刺史刘繇,再破会稽王朗,接着攻取吴郡。随后又打败庐江太守刘勋。在获得豫章郡之后,终于统一了江东。

顺路一提,在攻打吴郡之时,出了个状况。吴郡太守许贡被击败后,不甘心,居然投靠了山贼严白虎。

本来就是争地盘,孙策也觉得不至于赶尽杀绝,也就没杀许贡和家人。但是许贡就是觉得孙策这个人太厉害了,必须除掉。于是上表朝廷,让朝廷算计孙策。没想到这个奏章被孙策截获,孙策于是把许贡找来对质。

许贡早听说孙策脾气爆,不高兴就杀人。

当然就撒谎抵赖,孙策一听许贡居然还耍赖,暴脾气发了,就把许贡弄死了,从而也埋下了日后的祸根。

人称小霸王,明褒暗贬

孙策这个人,确实出身还可以,有几分公子哥的做派。

但是他一方面,出身于武将世家,武艺高强,为人豪气干云,当家道败落之际,非常顽韧不屈,一直上进自强。靠着自己的一番努力居然又把自己家族重新振兴起来了,东吴最后能虎踞江东数十年,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孙策的功劳。

这一通成长际遇,说起来和项羽非常相似。项羽也是出生于战国末期楚国武将世家,他的祖父项燕乃是楚末最后一个尚可以与秦军一战的名将,项燕死后楚国灭亡。项羽跟着项梁起兵后又再一次奠定了西楚霸业。

都是英雄后裔,都是非常能打的善战武将,少年英雄,加上孙策和项羽两人都出身于江东,因此随着孙策的地盘势力逐渐增大,他便被称为江东小霸王。

只是小霸王这个含义还真是很值得玩味的,到底是夸赞还是贬低呢?

其实都有。孙策武艺冠绝一时,自是堪比于楚霸王。都是勇将,这没有错。

但是实际上性格方面更有相似之处,就是异常情绪化,喜怒难测,死要面子。项羽为人特别情绪化,好面子,而且肆于杀戮,遇到不高兴的人,直接不叨叨,下油锅。

项羽占领咸阳之后来了一把大火,烧完之后发现关中是个好地方,咸阳是很适合做都城的,于是后悔了。但是呢,转念一想,人获得富贵之后不回故乡炫耀一番,相当于穿上漂亮衣服在黑不溜秋的大晚上晃荡,谁也看不见,非常没劲。

于是带着军队便回了彭城。有一个辨士听说之后就有点不屑,觉得项羽不定都咸阳而回故楚之地彭城是明显的错误,而且认为项羽这个人实在是爱虚荣,于是评价了一句:

人人都说楚地的人都是猕猴戴帽子,别看表面上装出个人模狗样,实际上还是山里的野猴子,果不其然。

项羽听说了之后怒不可遏,直接把这个辨士给下了油锅。

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孙策既然被称为小霸王,可想而知是个情绪化很重的人,也干过不少随性杀人的事。三国演义里面有孙策杀于吉的故事,这个在94版连续剧里面也有,于吉最大的罪恶无非就是个神棍。

孙策不高兴,就把人宰了。

同类的事情还有,孙策的功曹名叫魏腾,个性直率,刚正不阿,不愿意事事逢迎孙策。因此孙策心里总觉得窝火。

这把火越烧越大,孙策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便找了个由头要杀魏腾。众幕僚和部将都知道孙策的性子,虽然都知道魏腾人品和所作所为都没毛病,就是脾气硬,没有顺毛驴,因此惹恼了孙策。

但也都知道孙策的气性大,都不敢触霉头,否则日后说不定死得多惨。眼看魏腾死定了,关键时刻孙策的母亲吴太夫人知道了,便站在水井旁边,把孙策叫过来以死相劝。吴太夫人就一句话,只要孙策杀了魏腾,她就跳井。孙策一看,只能服软,答应不杀魏腾,吴太夫人才被劝下来。

这事就是个例证,足以说明孙策的气性有多大。孙策不管好人坏人,只要不顺着他的毛驴,他就可能随时杀人,而且谁也劝不了,非得亲娘以死相逼才能网开一面。

这让人突然想起,许多家里的很多独生子女被惯坏了,往往提出非常多无理要求,最后被谑称为小霸王,这其实也让人唏嘘感叹,哭笑不得。

孙策之死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骑马去丹徒打猎时被许贡门客刺伤,不久死去,最终还是应了郭嘉的神预言,死于刺杀。

将星突坠,一代英雄猝然离世,留下未竟的事业,给人留下无限感慨。虽然东吴随后有了一位非常有作为的接班人--吴大帝孙权,最终实现了三足鼎立的宏伟事业。但是孙策凭借着骁勇有为短时间内统一了江东六郡,他留下的江东基业,他和周瑜的珠联璧合,都给世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当然,他的帅气和自恋更增添了他的传奇故事,他的急性子更是给了一个让后世野史编排的切入点。

众说纷纭,以至于最后,关于孙策具体是怎么死的,我们到今天无法去彻底辨明。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中,古往今来凡是漂亮的人都比较自恋,性急躁动同时很帅气的孙策死的时候又那么年轻,于是诸多的传说中,这个臭美造成重伤复发的传说便更让人信以为真了。

千古悠悠,加上三国演义里面把历史和故事交杂着,往往以假乱真,难以区分,你说它没有根据吧,却偏偏又入情入理,那么我们还去较真做什么,且当一笑吧。

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孙策才貌双全,智勇双全,能征善战,战神般的人物,年纪轻轻就在江东创下一片天地,但有时过于轻率武断,不幸被刺客所伤,英年早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