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明朝的海瑞算是位政治家吗?

导语:

海瑞,大明朝非常著名的孝子,也是官场上的道德标杆,因为他从来不贪污,甚至连隔壁邻居送块猪肉过来,他都要退回去。

这么一个所谓的大好人,自然是被拿出来当作典型来对待。海瑞似乎认为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全国百姓的认可,所以他就一条道走到黑,再也没能走出来。

他谈不上是一个政治家,因为他连政治本身的一点点道理都没有搞明白。不过你说他没有涉足政治吧,那也不对,毕竟人家是得到皇帝亲自嘉奖过的人,自然有过人之处。

因为骂了皇帝而闻名天下。

天不怕地不怕的海瑞,从成为一名教书先生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出了名的横了。有官员到访的时候,其他教书先生都跪拜着,唯独海瑞表示老师也有尊严,为什么要给当官的下跪?

由此可见,海瑞的脾气不简单。让海瑞成名的事情,其实还是他上书辱骂嘉靖皇帝的事情。我觉得这件事就是有人要搞死他,但凡有点良心的人,都会把这份奏章给压下来,可严嵩作为当朝首辅,居然如实地将这份奏章送到嘉靖皇帝跟前。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明史》

嘉靖看了奏章以后,勃然大怒,因为这里面都是辱骂他的话,说他这么大岁数了生活如此铺张浪费,而且又不管朝政等等。嘉靖皇帝立刻让人去逮捕海瑞,生怕他跑了。

可是身边人却告诉嘉靖皇帝,海瑞早就把棺材给买好了,压根就没打算跑路。碰到这么个硬茬,嘉靖皇帝沉默了。

虽然嘉靖将海瑞给关押了,可是并没有打算处置海瑞。直到嘉靖皇帝死了,海瑞都没有被处置。嘉靖死后,海瑞不仅没有高兴,而且将吃下去的东西都吐了,伤心欲绝地哭了很长时间。

由此海瑞的名声传遍了天下,大家都认为他是魏征那种直言不讳的忠心大臣。至于海瑞有没有想要凭借这件事出名的心思,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敢于拿自己的老命去搏名声的人,你能不佩服吗?

海瑞曾经做过应天巡抚。

应天巡抚可是一个有实权的官位。隆庆皇帝和徐阶都知道海瑞的名声好,是个清官,所以让巡抚应天。

海瑞手里一下子权力大了起来,不过应天地界上的官员们却要哭了。油盐不进的海瑞来当领导了,这些地方官怎么才能捞油水呢?

所以海瑞下辖的各大城市中,不少官员选择了辞职,就算不辞职,也会被查到贪污。那些想要靠巡视地方捞油水的官员,一听说这里是海瑞的管辖范围,立刻绕路到其他地方去。

由此可见海瑞这个大清官,那还是出了名的。这段时间是海瑞人生的巅峰,后期虽然官位也更大了,但完全没有这段时间管辖的权力大。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会帝有疾,烦懑不乐,召阁臣徐阶议内禅,因曰:“海瑞言俱是。朕今病久,安能视事。”又曰:“朕不自谨惜,致此疾困。使朕能出御便殿,岂受此人诟詈耶?”---《明史》

海瑞利用应天巡抚的身份,把地方上的吏治好好整顿了一番。谁的面子也不买,就算是当年为了保住他性命而努力的徐阶,他也不买账。

由此海瑞更是被民间称之为海青天,试想一下,这样的官员,在官场能够混得下去吗?那个年代的官场,上到当朝首辅,下到知县县令,哪个不贪污呢?不贪污就是不合群,自然是要受到排挤的。

所以海瑞遭到各种排挤,尤其是在张居正当政的时候,曾经多次给海瑞使绊子。可海瑞家里一贫如洗,压根就没有任何贪污的迹象,这让张居正也不敢小觑海瑞。

很多人推荐海瑞做大官,可张居正不敢用啊。因为海瑞连他的老师徐阶都敢治,将来岂不是要治到张居正自己头上来了?所以张居正执政十年,海瑞没有得到重用。

海瑞始终在权力核心外徘徊,始终未能进入核心圈。

海瑞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标杆,不管是隆庆皇帝还是万历皇帝,都因为当朝有海瑞这么一位清官而感到自豪。

宋朝出了个包青天,明朝总归也要出一个这样的官员,才能彰显出大明朝的盛世。所以明朝打造除了海瑞这么一位海青天。

万历皇帝曾经多次想要启用海瑞,可是朝中的阁臣们都不答应,为什么呢?因为害怕被海瑞查了呗。这个六亲不认的家伙,一旦上台入阁,那阁臣们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

为此,海瑞始终未能成为内阁成员。其实他的这种性格,也不适合掌管全国的政务,在地方上可以称之为海青天,一旦到了中央以后,他该如何自处,他想好了吗?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十二年冬,居正已卒,吏部拟用左通政。帝雅重瑞名,畀以前职。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瑞年已七十二矣。---《明史》

所以万历皇帝就算再欣赏他,也没有把他搞进内阁里来。海瑞在万历朝,基本上也处于不敢被任用的状态。官位虽然不低,在四品左右徘徊,可就是没什么实权。

隆庆皇帝和万历皇帝,都是把海瑞放在了御史这个位置上,意思很明确,这个人提出什么建议是一把好手,可就是不能放到地方上管理某个地区,更加不能成为内阁核心成员。

72岁的海瑞,依旧上书万历皇帝,这回他连明太祖朱元璋都给骂了,意思很明确,自己不想活了,要在死之前,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万历皇帝早就知道他的贤名,并没有过多责备海瑞。

海瑞是政治家,只不过不成功罢了。

海瑞曾经巡抚应天,管辖了十几个城市,这样的人如果不算政治家,那谁又能算呢?而且海瑞做御史的时候,为两代皇帝都提出了不少建议,相当于是参与到了国家治理方面的事情了,为什么不能称之为政治家呢?

很可惜的是,海瑞这个政治家,实在是不算成功。他没有被赶下台,那是因为他的名声太大了。这么一位清官,如果任何一个皇帝赶他下台,也就等于承认自己这个皇帝是昏君了。

嘉靖皇帝、隆庆皇帝包括万历皇帝,这三个皇帝都太聪明了,他们不会傻到跟海瑞这个人较真,所以一直以来都容忍着海瑞。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明史》

可海瑞似乎没有什么长进,从刚做官开始,一直到去世,始终都是一个行事风格。是他不愿意学习官场风气呢?还是他压根就学不会呢?

我认为他是因为学不会,所以后来就懒得去学了。所以这么多年海瑞的作风都是一样的,政治手段也没什么出色的进步。

所以说他的确是一名政治家,但是他也是一名不够成功的政治家。至于他是不是为了博取名声,故意这么过了一辈子,其实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顺便说一句:海瑞的愚孝让人觉得可怕。

海瑞这个人很轴,这是千古闻名的。嘉靖皇帝都知道这个人是一个轴人,可是我们忘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海瑞也是一个孝顺的人。

海瑞的母亲谢氏是一个非常刻薄的人,她对儿媳妇儿的偏见到了可怕的地步。恰好海瑞又是一个愚孝的人,这就造成了各种悲剧的出现。

海瑞有过三段婚姻,一个老婆两个妾:

  1. 大老婆勤俭持家,是个非常孝顺的媳妇儿。可是谢氏总是刁难大老婆,甚至因为她生不出孩子,让海瑞休了大老婆。

  2. 二老婆生了两个女儿,就是没生儿子,也被谢氏所嫌弃,从而又让海瑞把二老婆给休了。

  3. 三老婆还没怎么着呢,嫁给海瑞没多久就离奇死亡了。

当年据说海瑞的三老婆是被他家暴杀掉了,可是没有证据。而且海瑞的名声太大,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海瑞的老妈谢氏一辈子都希望海瑞有个儿子,可海瑞偏偏就是没有儿子。那么原因是什么?问题还是出在了谢氏身上,她要是能善待自己的儿媳妇儿,怎么可能会没有孙子呢?

而且据说海瑞每天晚上要给谢氏捶背捏肩到深夜,然后才能回来自己房间跟老婆睡觉。哪天海瑞没有这么做,谢氏就会各种发怒,可见海瑞的人生,其实是被他老妈给毁了。不过海瑞自己愚孝,又怪得了谁呢?

参考资料:

《明史》

大家说说,明朝的海瑞算是位政治家吗?

谢谢邀请。

海瑞是一位清官,好官,人称海青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两位青天大老爷之一(另一位是宋朝的包拯,包青天)。

同时他还是一位道德模范,道德标杆。但他不是一位好政治家,甚至都算不上一位政治家。因为政治家的四个特征他一个都没有。

政治家的第一个特征:必须是一个阶级或者势力的代表。

海瑞处于明朝嘉靖时期,这其中徐阶是南方势力的代表;严嵩是官僚阶级的代表;张居正代表了变法势力,太监代表了皇权。

只有海瑞,出身贫寒,本应该是农民阶级的代表,但是他当官了,当官就预示着他进去了官僚这个阶级。在这个体制内他无法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而因为他的出身,导致了世家官僚阶级又很排斥他,所以海瑞很尴尬。

政治家的第二个特征:掌握着重要的政治权力。

同时代的政治家严嵩,当20年的首辅,在整个大明朝一手遮天。贪污受贿,卖官鬻爵,无恶不作。但是他有权。所以严嵩是政治家。

同时代的张居正,自己一力主持全国性的变法,这需要手中拥有仅次于皇帝的权力。所以张居正也是政治家。

只有海瑞,在整个官宦生涯中,从没有进入到内阁,没有管理过全国。所以海瑞不是政治家。

政治家的第三个特征:决策的制定者。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改稻为桑的国策是严嵩制定的,全国性的变法是张居正主持的,而海瑞的定性是政策的执行者。他一直是在做具体的事务,而不是在制定政策。所以他不算政治家。

政治家的第四个特征:是协调者与组织者。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就像一个粘合剂一样,能够把不同阶级不同势力的人都围绕在自己身边,而海瑞他是一个道德模范,大家都很尊敬他,很敬佩他,但都不愿意靠近他。

海瑞所有的人给供了起来。百姓不能靠近,官员不能靠近,皇帝不喜欢。万人敬仰,但是万人远离。

所以海瑞不是政治家。

大家说说,明朝的海瑞算是位政治家吗?

感谢邀请!

严格来说,海瑞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

政治家是指那些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着政党或国家的两道权力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导人物。

政治家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1.一定阶级或政治势力的代表;

2.掌握着重要的政治权利;

3.是事关全局的政治决策的制定者;

4.政治家是政治系统的协调者和组织者。

纵观海瑞一生的为官经历,历任知县、通判、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要么是六七品的芝麻官,要么就是二三品的闲职,代表不了任何阶级或者是政治势力,也并没有掌握什么重大的政治权利,更不要说是政治决策的制定者、政治系统的协调者个组织者了。

当然了,不可否认的是,海瑞作为一名朝廷命官,为官清廉,心系天下百姓,一心为民请命,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赢得了“海清天”的美誉,只是由于性格原因,为官不知变通,得罪了不少人,处处受人排挤,也没干出什么大的政绩。

综上所述:海瑞虽然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大明官员,但绝对算不上是一个政治家,充其量就是个制度的执行者而已。

但他清廉为官、心系百姓、勤勤恳恳、敬业奉献的精神依然是我们尤其是现代公职人员学习的榜样!

大家说说,明朝的海瑞算是位政治家吗?

海瑞算不是政治家,他太正直了,这样的人做法官合适,但让他管理一方土地,真的是害苦了老百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年张居正做首辅之后,想重用海瑞,让他做了某个地方的巡抚,相当于某个地方的最高长官了。

结果就是他太正直了,不肯接受商人的东西,结果商人全跑光了。

当地的税收比他来之前少了三分之二,这种成绩真怪不得别人。

他一气之下就辞官了,临走前还把别人喷了一顿,想想真搞笑。

有利益的地方就会有黑暗面,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海瑞并不懂这个道理,所以说他是政治家太抬高他了。

他只能做一个地方的小法官,因为他不懂得政治是什么。

和《人民的名义》里易学习很像,开发商听到易学习要来都跑光了,他的正义是维护了,但开发商跑了,当地的经济起不来,苦的还是老百姓。

所以说做官光有一身正气还不够,还要懂得变通,海瑞不懂,所以他算不上政治家。

大家说说,明朝的海瑞算是位政治家吗?

谢谢智聪慧明网友的邀请。

简单说点自己的看法,未必准确。

我觉得海瑞算不上是一个政治家。如果非要给他按上一个什么家的话,我觉得海瑞应该算是一个道德家。

要成为一个政治家,是有条件的。一要有政治理想,二要有政治能力。政治理想是对国家治理的全方位的综合考虑,而不是仅仅有想当官的愿望,也不仅是把国家治理好的愿望。有了政治理想,没有现实能力,也算不合格的政治家。

海瑞有治理好国家的愿望,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但他在现实能力上就差得很多。海瑞在骂皇帝之前,只是一个六品官。骂皇帝之后,天下闻名。并因此得到破格提拔,最高做到南直隶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如果是合格的政治家,一定能够做的稳这个位子,并且能进一步上升,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海瑞在南直隶巡抚的位置上干了不久,就被拿下了。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翻身。在张居正当政的时间里,海瑞一直被闲置。直到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之后,海瑞才再度复出。但让他复出不是让他干具体事务,而是让他坐在位置上当偶像,于是,他就在南京都御史的位置上一直到去世。南京都御史虽然是二品大员。但手中没有实权,只是个摆设。为官的经因,本身就说明了,海瑞的现实行政能力很差。一个现实行政能力很差的人,仅凭这一点,就不够一个政治家的标准。

我们看看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那一个不是争权夺力的高手。如果没有争权的能力,不能凭自己的能力获得高位,又如何治理天下呢?所以,政治家都是强者,政治家手中的权力都是自己争来的,还不是别人无端给予的。纵观历史,无一不是这样。远的不说,就说明代,海瑞同时的,张居正是这样,高拱也是这样。徐阶、严嵩无一例外。

海瑞的价值在那里呢?在于他的道德操守上。《明史》对海瑞的评价其实就是八个字,“戆直自遂,苦节自励”。戆直自遂,说的是他宁肯不要命,也要劝谏皇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本身就有点傻,所以史家称他“戆直”,“自遂”是说,他虽然冒着生命的危险劝皇帝,但最后他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他也因此升了官。但我觉得,海瑞只所以能够自遂,还在于嘉靖的去世。如果嘉靖再多活五年,海瑞死于狱中的可能性极大,也就没有后来的所谓清官了。

苦节自励是海瑞成为清官典范的基本原因。海瑞是确实能做到廉洁自律的极少数人之一。他的廉洁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地步。在明朝官员奉禄不高贪污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他能够做到一尘不染,确实是令人钦佩的。

海瑞以举人出身,在极端重视科名的明代,能做到二品的位置,在只身能力一般的情况下,苦节自励确实是唯一能够显亲扬名的方式。纵观海瑞一生,都是不走寻常路的一生。以骂皇帝的方式,拼着性命之危,挣得一个忠臣之名,以终身的“苦节自励”,成就了千古清官的典范。海瑞在今天依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当官当然要廉洁,要一尘不染。海瑞这一点上,确实是千古典范。当官能干多少事先不说,首先要不谋私利。不谋私利,起码是不会干坏事。

纵观海瑞的一生,他的行为上体现的不是一个政治家的素质。而是一个道德家的素质。政治家是要与时俱进的。常常要不为现有的道德观念所束缚,才能打开国家和民族富强的新局面。而道德家做事,必然是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海瑞高尚的道德,一尘不染的品格,是值得后世敬仰的。可是,明代思想家李贽把他称为“万年青草”,就是以一个政治家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但海瑞算不上政治家,他只是一个道德家。

大家说说,明朝的海瑞算是位政治家吗?

海瑞是清官,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秉公执法,铁面无私,确是好官。

但他当法官,当御史(纪检监察官)是可以的,但不是政治家。张居正不用他,也是有理由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