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最强盛的时期是不是三国最强的?
蜀汉最强盛的时候,指的就是刘备拿下了汉中,击败了曹操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刘备手里有益州、汉中、荆州、上三郡等土地,那么此时的蜀汉是否是三国最强者呢?
蜀汉实力不是最强,但是战斗力绝对最强。蜀汉从始至终,都没有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者。因为最强者始终都是曹魏政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曹魏手里掌握着三分之二的人口,掌握着天下最繁华的中原地区。
相比较而言,东吴和蜀汉,不仅人口稀少,而且所占领的地区多数都是山区,经济实力更加赶不上曹魏。
司马家之所以能够以曹魏做为基础一统天下,就是因为他们沾了经济发达的光。据不靠谱统计,说三国的人口分布是曹魏占了400多万人,东吴有200多万,而蜀汉只有不到100万。这差距实在是太悬殊了,要是光从人口上来看,蜀汉不仅不是最强的,而且还是最弱的。
但是蜀汉就真的一无是处吗?如果当真如此的话,那么蜀汉在历史的地位也就不会如此重要了。跟东吴相比,我们更加看好蜀汉,这是为什么?
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军事实力。千万不要小瞧这个时候的刘备,他手里的军队,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三国最强者。
为什么刘璋手握十多万大军,却偏偏要请刘备派三万人马入川相助?道理其实很明白,因为刘备手里的人马战斗力十分强悍。刘备到了葭萌关,没多少时间就把张鲁给揍扁了。
为什么刘备才拿下了荆州一小部分的地盘,孙权就非常忌惮他,进妹固好?那是因为孙权知道刘备手里的这支人马,是三国绝对的精锐,完全惹不起,只有讨好的份了。
为什么刘备能够在汉中击败强大的曹操?曹操手里的人马是刘备三倍不止,但是依旧不能在汉中击败刘备,反倒是把这么大一块土地送给了刘备,还不是因为打不过刘备。
所以说,蜀汉当时的综合实力虽然是最弱的,可是他们的战斗力是最强的,这也就注定了蜀汉在三国必有一席之地。
刘备戎马一生,军事指挥能力仅次于曹操。曹操无疑是三国最伟大的军事指挥官,他徒手起家,从只有两三千人马的小诸侯,逐渐小鱼吃大鱼一般地扩大自己的领土,甚至将强大的袁绍集团彻底击败,又赶走了武力值爆表的西凉军,从而一统整个大北方。
相比较而言,同时期起家的刘备就相形见绌了。曹操在不断扩大地盘的时候,刘备一直在流浪。刘备在北方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都没能拿下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
跟曹操这么一比较,确实弱了不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荆州的刘备,终于发挥了自己积累了二十多年的才华,他开始总结自己前半生的积累,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军事指挥官。
从后期刘备的表现来看,刘备的确已经成长了,他不仅夺取了荆州,甚至还拿下了以后,最终在汉中击败了自己一生最害怕的对手曹操,从而真正能够在三国站稳脚跟。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突变,刘备是有自主军事指挥能力的,不要扯上军师诸葛亮、庞统、法正这些人,他们只能提提意见,真正大事上,必须要刘备去做决断,而做决断的前提就是思考。
刘备的决断能力证明了他的军事能力,蜀汉所有惊心动魄的大胜仗,全都是刘备指挥打下来了。关羽也只是刘备的学生,却也能够镇守荆州六年多时间,可见刘备的指挥才能已经强大到了何种地步。
蜀汉吃亏在丢了荆州,三国压根就没有谁是赢家。蜀汉鼎盛时期,完全具备了一统天下的所有条件。当时蜀汉军民众志成城,而且军事实力强大,完全可以北伐成功。
可惜这个时候东吴拖了蜀汉的后腿。关羽北伐本身对曹操的影响非常大,老年曹操早就失去了雄心壮志,所以他甚至打算要迁都。
这个时候曹操连续派遣了两趟援军前往樊城,目的就是为了牵制关羽,而这些也就是曹操大部分家当了。
光这样曹操还不放心,又约孙权一起偷袭关羽。孙权这个时候的行为,彻底拉长了三国的战线。他可不希望蜀汉一家独大,一旦让关羽北伐成功,那孙权的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
所以孙权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使得蜀汉彻底失去了荆州的统治权。不要说什么借荆州啊、关羽太傲啊、孙权憋屈啊,这样无聊的理由,孙权夺取荆州,就是不想看到蜀汉做大,仅此而已。
孙权认为三国的格局挺好的,谁也别想一家独大。这个想法对没有一统天下志向的孙权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对刘备来说,却是一种遗憾。
他本可以在有生之年,击败人生最大的对手曹操,本可以一统天下,成为再造大汉的中兴名主,可惜这一切都被三国搅屎棍孙权给毁了。
所以我们看后来刘备那么激动地要去讨伐孙权,不仅仅是因为好兄弟被孙权宰了,更大原因是刘备认为是孙权毁了自己的梦想。
荆州对有志向一统天下的蜀汉实在是太重要了,这里不仅仅是蜀汉重要的粮仓,更是北伐的重要缺口,从这里北伐,比从祁山北伐方便太多了,光运粮的方式上就方便一万倍。
从此三国再也没有任何一个是大赢家,大家全都输给了司马家族,这就是宿命。拼了一辈子,却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蜀国最强盛的时期是不是三国最强的?
不是的汉末三国在国力上从来都是曹魏最强,东吴与蜀汉虽有不少争议,可哪怕蜀汉占据荆州部分时,相比在孙策时便拿下江东少经战乱,国人归顺,大部分文武更向孙氏而不是汉室,从综合方面讲蜀汉也是不如东吴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221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曹魏定都洛阳,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国土面积约为291万平方公里。
蜀汉定都成都,主要控制益州(蜀地),势力最为弱小,国土面积约为106万平方公里。
孙吴定都建邺,主要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国力居中,国土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
别看蜀汉与东吴合起来与曹魏土地差不多大,西伯利亚够大吧,历史上不少中原王朝通过打击北方游牧势力一度控制了不少土地呢,比如汉,唐,明等,结果就是个累赘,大都还是退到长城一带方便防守。汉朝时设立的十三州,曹魏独占冀幽并青兖豫徐雍凉九州之地,还有少量荆州,扬州之地,尤其又多是中原河北等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的重要之地,哪怕经过了最多的战乱,可人口土地等依旧是最多最好的,国力当之无愧地最强。
东吴占据长江以南的几乎全部扬州,完整的交州以及大部分的荆州,拥有强大水军以及长江天险,还得到了大量南下逃难士人百姓,获取了先进的文化技术。
蜀汉在夷陵之战后只剩下益州一个州,虽然看着刘焉刘璋父子的修养又几乎没有战乱吸纳了雍州一带许多百姓,可从刘备到时就战乱不休,刘备势力夺益州,允许士兵抢掠,打汉中,连妇女儿童都要向前线运量,打夷陵,几万益州男儿埋骨他乡。更不要说刘备在时就铸劣质钱币抢夺益州百姓的家产,以及诸葛亮多次使得益州百姓面无菜色的北伐。蜀汉国力最弱无可争议,只不过穷兵黩武下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罢了。
魏国是延续正统王朝,把自己的地盘当成一个国家看待,所以它是实行的正统王朝的经济方法,轻摇赋税,实行屯田等等,使北方的社会转向稳定,经济也得以快速的增长。魏国就是循序渐进,大概相当于村长。
蜀国是典型的军阀殖民的做法,军事永远高于一切,从建国到亡国都没有把蜀地当成一个国家好好的治理。虽然孔明想了很多办法来恢复经济,由于蜀国连年的北伐也消耗殆尽。蜀国就是攒几年钱然后一块再打出去,就像是地痞流氓。
吴国既不是正统王朝,也不是军阀殖民,他是类似于诸侯王的家族式管理。加上北方由于连年打仗,北方的人口向南逃,就给江南地区带来了生产技术与文化,加上江南土地肥沃,所以经济还是可以的。到了三国后期,吴国的航海业更是发达,给吴国带来了很多的经济增长。吴国就像是村里的富户。
因曹魏势大,所以蜀吴联合一同抗击。
再详细说说人口和兵力。
刚才我们都说了,魏国是最强大的所以他的人口也是最多的,亡国时大约有66万户,443万人。
蜀国那是本来地盘就小,加上那时候的蜀地也不是什么好地方,所以亡国时大约有28万户,94万人。
吴国虽然地盘也不小,但是那个时候江南可不像是今天的江南,那时候算是没有开化的地区,所以人也不多,亡国时大约有52万户,230万人。
至于为什么要说亡国时的人口那,是因为战争的时候人口基本是没法统计的,但是国灭的时候史书上都会有一个完整的统计。
魏国军力最盛。大概有约六十万的总兵力,但是他要驻守的地方也多,西线雍凉为10万上下,南线荆豫10万,东线徐扬10万,国都洛阳及各据点10-15万,统治西域各国以及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近20万。别看很多人吹蜀汉一州打得曹魏九州不得安宁,实际上曹魏防御东吴的兵力就比防御蜀汉的多一倍,更多的也在防御北方广大的防御圈。
蜀国那是本来就没啥人,所以军队大概就是10到13万左右,北线汉中5万,东线永安2-3万,成都各据点3-5万。
吴国那兵力也不多总兵力在20-25万左右,主要部署在濡须口,南郡等长江沿线据点。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伤痛的时期,英雄枭雄逐鹿天下,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三国末期人口是十不存一。后来西晋虽然一统可是贵族皇族腐朽不堪更是互相奢成风,导致了五胡乱华,堂堂华夏差点灭亡,百姓更被当做两脚羊被吃掉!
历史需要铭记,但不希望重演,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伤痛,和平才是永恒的主题。
蜀国最强盛的时期是不是三国最强的?
蜀国最强盛的时期,也就是诸葛亮担任丞相的时期,即公元221年到公元234年。这一时期的蜀国在三国中不仅不是最强的,而且是最弱的,原因是:
首先从地理位置看,魏国占据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直到河西走廊直到新疆(当时称西域),具有无比优越的战略位置,统一中心的位置是不可撼动的。
其次从人口来看,魏国有900万人口,吴国有400万人口,蜀国有94万人口。蜀国人口仅相当于魏国人口的1/10,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
再次从军力来看,魏国拥兵40万人,吴国拥兵23万人。蜀国拥兵10万人,蜀国的进攻力量是最弱的,魏国用来防范蜀国的兵力就达20万人,诸葛亮的几次北伐都是以少击多,很难取胜。
最后从人才状况看,魏国人才济济,而蜀国则是人才凋零,鲜明对比。诸葛亮执意北伐,也只是以攻为守的战略。
蜀国最强盛的时期是不是三国最强的?
蜀国最强盛的时期不是三国最强的,三国排名前期是魏蜀吴,后期是魏吴蜀。三国时期,魏国基本在占据了半壁江山,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来说,曹操都稳稳地控制着天下三分而有其二的局面,而吴蜀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它们的由来也基本是刘备孙坚在正统的汉家朝廷混不下去的结果。蜀汉(221年5月15日 [1]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