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了200年直至枯死?
槐树本无罪,奈何吊死过皇帝。这位皇帝还不是一般皇帝,他是明朝末年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一个被大家口口声声说成是劳模的皇帝。因为吊死了崇祯,所以槐树身上被上了枷锁。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帝爬上景山上吊。其实早在潼关失守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末日到来了。所以他赶紧发出命令,让地方上带兵的将领们都回来勤王。但是没有人来,有的是地处偏远,消息还没传到,比如说云南的沐王府、四川的秦良玉等。有的则是压根不想来,比如说湖北的左良玉、山海关的吴三桂。
眼看着李自成就要进城了,崇祯帝知道援兵前来相救已经没什么希望了。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原来混的这么惨,手下没有一个听使唤的将领可以任用了。
亡国之祸加上援兵不来的双重打击,使得崇祯精神上出现了问题。他先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偷偷送出了紫禁城,随后就在后宫大肆杀戮,杀了自己好几个女儿、后妃。
在这之后他便跑上了景山,景山就在故宫后面。故宫就是挨着景山建造的,崇祯皇帝可以从景山上俯视整个紫禁城的风貌。
这个时候的崇祯皇帝已经发现紫禁城被攻占了,李自成正带着人马在紫禁城中烧杀抢掠。崇祯皇帝万念俱灰,选择在这棵歪脖子树上上吊了。从此这棵歪脖子树,就不是一棵普通的树了,他被施加了帝王光环。
槐树招谁惹谁了?为什么要被铁链锁住?李自成不争气,打下了北京城却没有坐稳江山。在山海关战败以后,李自成立刻带着人马和财宝逃回了西安。
而顺治皇帝在多尔衮的拥护下,入主北京城。到了北京城以后,多尔衮为了安抚大明臣子之心,立刻吩咐人将崇祯皇帝以皇帝礼仪安葬,并且给这课歪脖子树挂了一圈铁链,并且将其命名为罪槐。
这棵树表示非常冤枉,自己什么都没做,为什么要给自己套上铁链,又被命名为罪槐呢?难道就因为这个不相干的人在这里上吊了?
还真是因为如此,当时满清入关的时候,所打着的旗号可不是夺取天下,而是为崇祯皇帝报仇雪恨。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里面,那明朝的官员们对满清自然好感倍增。
所以当时不知所以然的官员们全都投靠了满清王朝,甚至有人认为吴三桂带领清兵入关,其实是跟他们达成了合作协议,是吴三桂请来复国的救兵。
天真的大明臣子们很快就意识到了一点,清军入关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夺取天下。包括安葬崇祯皇帝,包括命名罪槐,都是为了夺取大明的江山。
没有高人指点,多尔衮是想不出这么一招的。顺治皇帝还小,压根就不懂事,所以朝中大权一直都是多尔衮把持着。他虽然文武双全,但是对汉人的习俗文化并不是很了解。
而且多尔衮当时就打算占领燕云十六州的领地,甚至都没有渡过黄河的想法。那么是哪位高人指点了多尔衮呢?这个人叫范文程。
我们需要记住这个人的名字,因为没有范文程,压根就不会有满清王朝276年的统治。当年多尔衮所率领的满洲八旗军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有二十万人,所以要他们夺取天下,谁都不相信,包括他们自己都不信。
可是范文程告诉多尔衮,满清不仅可以夺取天下,而且可以稳定地治理天下。范文程是汉人,但是一直都在东北长大,所以最初入士就是在努尔哈赤手下做官。
他可是一心向着满清王朝,所以他告诉多尔衮,入关以后,一定要善待明朝的官员。善待他们最好的办法,首先就是要好好安葬死去的崇祯。
既然崇祯皇帝已经死了,那就完全可以拿他来做文章了。范文程的想法十分深邃,因为他明白要想坐稳江山,就必须要夺取人心。
他自己是汉人,所以非常清楚汉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当年吴三桂投降多尔衮,范文程的功劳也是不小的。
在他的努力之下,槐树成了罪槐,被锁住了两百多年,而满清王朝也跟着这棵槐树一起延续了两百多年。
罪槐已经不在,现在看到的是替代品。但是那段历史还在那里,不得不说,范文程这一招实在是太厉害了,给了一个汉人将领投降满清的好借口。
结局:罪槐在之后遭到剥皮铲毁,下场凄凉。其实被套上铁链也就算了,毕竟没有真正伤害过罪槐。后来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他们更是把这条铁链给顺走了,也算是抢掠到了极致。
别看现在那些英国贵族上层们一个个都以贵族自诩,其实往上数三代,他们都是强盗的后人。哪有什么天生的贵族?还不都是抢掠了别人的财富得来的?
再说回罪槐,其实他的命运远没有这么结束。在1966年,罪槐遭遇到了它人生中最不幸的一天,因为它的皮被红卫兵们给剥了。奄奄一息过了五年时间,1971年,这棵罪槐终于被连根拔起。
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原来的那棵槐树了,现在所种植在那里的,据说是跟当年罪槐一模一样的歪脖子树。可怜罪槐一生无辜,最后落得被剥皮的下场。
崇祯帝除了自杀,其实已经没有其他选择。就算他南下,也不可能得到手下人的支持。所以他只能选择自杀。
而满清入关以后,不管他找哪棵树上吊,那棵树都要变成罪槐。这是为了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毕竟给一棵树定罪,还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了200年直至枯死?
“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锁枷。”
这句诗出自上世纪50年代,是某先哲在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下吟咏的诗句,此句大约是对这歪脖子槐树传奇一生的最完整概述了。
原本,这棵有点歪的槐树只是一棵普通的槐树,可1644年3月19日拂晓,一棵白绫被搭上其树干后,它的命运便倏忽急转。
伴随着崇祯皇帝的自缢,这棵槐树自此再也不再只是一棵槐树,它迎来了它的另一种“树生”。
如果树也能写自传,这棵槐树大约会将3月19日定为自己人生的转折期了。
这一天,农民起义军领袖带领农民军攻入了北京城,此时的明宫一片混乱。生性刚烈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亲自击鼓上朝,可鼓声起、鼓声落,无一人相应。
此时的崇祯自知大势已去,在巨大的刺激下,他的精神几近崩溃。城楼下的战火照亮了崇祯苍白的脸也刺红了他的双目,他站在台阶上,耳边是不断涌入的各种人声、嘈杂声,他清楚地意识到:大明的江山就要就此断送在他的手里了。
上位的这些年,崇祯一直努力想要挽救大明的颓势,可他终究还是败了。这一败,失的是天下,失的是所有。
崇祯颤抖着走到宫内,他已经在心底做好了最后的盘算。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来到殿内后,他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便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
做完这最后的安排后,崇祯接下来的行为大约可以用:残暴杀人狂魔来形容了。他先是命皇后、贵妃自尽殉国,随后便挥刀疯狂砍向了自己的几个亲生女儿,长平公主被他砍断了手臂昏死过去,6岁的小公主则被他砍成了两截。
从崇祯此时的疯狂行为来看,他的精神已经几近崩溃。人在精神完全崩溃时,只有一个结局:疯狂或者死亡。
崇祯毕竟不同于一般人,精神崩溃下的他并未疯,这与他见过的风浪有关,也与他心底的信念有关。与其他昏庸致国亡的君王不同的是,他的亡国更多的是大势所趋。
崇祯自出身开始便被赋予了保卫大明江山的使命,登上帝王位后,他更加将这一使命视为此生唯一使命。这一使命最终也促成他逼死皇后妃子、杀死女儿的疯狂行为:身为帝王家的女子,不能让农民军糟蹋,所以,死是更好的结局。
崇祯的绝望是空前绝后的,跌跌撞撞爬到后山后,崇祯望着烧得正旺的战火欲哭无泪。此时的他已经取下了官冕,他散落的发丝凌乱在风中。
良久,他脱下蓝色袍服在上面写下了一行绝笔信,写完扔掉墨笔后,他便吊死在了这棵歪脖槐树上。随后,他身边的太监王承恩也陪他一起自缢于此树。
伴随着崇祯的自缢身亡,持续统治中国276年大明王朝正式画上了句点。而作为崇祯自缢所在的这棵槐树也成了大明灭亡的象征,因为见证了一个朝代的衰落,自崇祯自缢那天起,它便也不再是一棵树,而是活成了一个象征。
歪脖槐树的象征意义之被强化是在顺治年间,顺治率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后。第一时间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下旨重新安葬崇祯帝,陵墓叫思陵。第二件事便是,给歪脖槐树上铁链以示惩戒,他还下旨从此以后此槐名为“罪槐”。
一根铁链,名前的一个“罪”字,自此,歪脖槐树便不再是凡尘里的自由树。这棵槐树被定罪后,它的树生便更加困苦了。
如果树有意识,此时的它大约是会喊冤的。没有科学可以证明大树有无意识,但日本科学家江本盛博士曾在书籍《水知道答案》里证实:水在听到褒贬词汇时,会结出完全不同的结晶。
还有人曾证实,树木甚至可以被骂死。有人曾做过实验,每天派人不停对着一棵大树咒骂,不久大树便会枯萎而死,而承受褒奖的大树则会越发茁壮。
如此,被拴上铁链并且不停承受参观者哀叹、唏嘘等各种负面情绪的槐树,难道不会因此而受影响吗?何况,从始至终,槐树都是躺着中的枪。说来,它的成为“罪槐”仅仅是因为顺治想借它背锅。
罪槐背的这锅,便是“使崇祯亡(吊死崇祯)”,这锅背得冤屈,冤屈得说不出话,即便它能说话。
被无辜安上罪名、拴上铁链后,罪槐成为了清朝皇亲、大臣定期瞻仰的对象。顺治在给槐树改名后,曾下令凡朝中皇亲、大臣,路过煤山歪脖槐树时,要下马观瞻静思。
静思,思什么?自然是思大明的由盛转衰,思进取思自强!这期间的古槐,成了大明王朝的耻辱柱,也成了大清的警示钟。《康熙王朝》中陈道明饰演的康熙大帝,曾在大殿怒斥群臣时大喊:
“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在看着你们呢!忘啦?”这之后200多年后,八国联军打进了清皇宫,大清自此走向没落。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八国联军在侵华期间顺便“侵”走了古槐上的这条铁链。
从这年开始,囚禁罪槐的锁链终于被解开,大清的气数也走到了最后。罪槐的锁链之锁、开之间,正是清朝的寿命。
1966年,在那特殊年代里,已脱锁的罪槐被前来游览的红卫兵扒了树皮、树枝做纪念。人要脸、树要皮,没皮后的老槐奄奄一息。1971年,这棵几近枯死的老槐被园林部门下令铲除。
自此,崇祯皇帝上吊的老槐树的树生便彻底画上了句点。
后来被当做旅游景点参观的老槐树并非吊死崇祯的“罪槐”,而仅仅是1996年景山公园工作人员找来移植的。
这棵槐树与先前的罪槐一样,都是歪脖子,且都是老树(新槐年约150岁)。只是,此树,早已不是彼树……
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了200年直至枯死?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您要说树这事,这其实就是个猫盖屎的事,树是没错,错的是人。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难道错的是崇祯?”
俺可没这么说,崇祯作为个末代皇帝,他本身的资质并不高,两眼珠子总是分别不出那个是好人,那个是歹人,把自己个架到了火山口上烤,一家伙就便宜了李自成这小子。
他这人勤勉是勤勉,但他的能力不足以驾驭快要散架了的大明王朝,这就是他的可悲之处。
开头的事话说当年李自成,喊着号子:“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喝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这号子瓷实的厉害,多年的积攒,李自成捞了不少的民心,基本上也就是众望所归啊,一家伙就干到了崇祯的家门口。
但李自成他有一个致命的伤口,他是打下一城,就吃一城,吃光喝光继续下一城,用他自己个的话这叫追赃助响,他压根就不经营地方。
到了后期,开始尝试经营地方了,但他急切的都等不急禾苗长大,地方能给他提供必要的粮饷的时候,就大摇大摆的打到了崇祯的眼跟前。
咋说呢?崇祯是废了点,但好歹还是一条能守得住家业的龙,有他在三五年内那鞑子他是进不了中原,大家伙都能喘口气。
结果呢?李自成到了,崇祯手底下的兵部尚书张缙彦,这位打小就有着神童美誉的家伙,那脑瓜子除了贪赃枉法,啥也不会,眼瞅着李自成的势大,自己个就把北京城的城门给开了,把李自成迎进了北京城。
跪地下磕头,掘的屁股和当年的宋江有的一比,接着就牵着李自成的马头,那一路小跑,嗨,精神的像个玩闹的熊孩子,一点都抽不出来是半拉老头子了,那叫个不要脸透了。
崇祯的事而这个时间点上的,崇祯蹲在紫禁城里边也发现了事情不对,这就召集大家伙来开会。
结果集合的哨子吹了老半天,愣是一个大臣都没有等到。
那么是大臣抛弃了崇祯吗?
是也不是,还是有一部分大臣愿意追随崇祯的,当年崇祯死后,很多大臣都自杀了,您不能说大明的官员都是吴三桂之流,有骨气的他也有。
好了,咱把话头拉回来接着聊,崇祯一看这场景,心里拔凉拔凉的,大势已定啊!
所以他就把周皇后,袁贵妃已经自己的三个儿子叫了进来。瞅着这三个大小子,大明的希望也就只能落到他们的身上了。
崇祯嘱托了一番,让太监带着这三人出走。
回头对这周皇后说道:“你啊是国母,应该殉国!”
其实走到今天这一步,周皇后她也知道这是她最好的归宿,所以啊这事走到今天,还能咋样呢?她哭了:“俺跟了你十八年,但这十八年来,你那次听过俺的,你哪怕听上一句,事也不止于此啊!”
说完自己个解下腰带,栓了一个扣自缢而亡。
崇祯能说啥呀,瞅着周皇后,回头对袁贵人说道:“你也和皇后一起吧!”
还能说啥呀!袁贵妃也随着周皇后自缢而亡。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这崇祯也太过了吧,大明完了就完了,自己个死了也就算了,咋还把自己个老婆搭上,这也太不地道了吧!”
啥地道不地道的,您想想靖康二帝的皇后、妃子、女儿,活着比死了都痛苦,被金人凌辱的那叫个惨不忍睹啊!
所以啊,崇祯没有放过自己个最心爱的女儿,一个被砍断了胳膊,一个被当场砍死。
自己个带着太监王承恩,去了煤山,瞅着北京城的大火,逃?他感觉没这个脸面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社稷死!祖宗定下的规矩,能破吗?
于是崇祯在一件蓝色的袍服上留下了绝笔:“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随后就把自己个吊死在了一棵歪脖树上。
后边的事话说大明王朝没了,崇祯就没有过错吗?有,当然有,但那帮子干嘛嘛不行,吃嘛嘛不够的大臣,更加推卸不了责任。
就说呢张缙彦,原想这李自成进了北京城,这就是新皇帝,自己个早早的投诚,也能弄个一官半职的,继续自己个捞钱的勾当。
事实上李自成也是想要好好的经营天下,要不进了北京城也不会安抚百姓。他当时的主意是打在了崇祯的身上,想过去一样来个追赃助响,但目标就放在崇祯一人身上就得了,薅羊毛的事暂且放过那些个有钱的大小官员,毕竟谁都认为,拥有天下的崇祯那钱应该是哗啦啦的有。
结果打进去之后,李自成才发现崇祯压根就是个穷鬼,穷的身上的衣服还有补丁呢?
李自成把国库外加皇宫搜了个底掉,就连那镀金的门环,金银碗筷都扒了划拉过来,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就是十万两。
到这点上,李自成才明白过来,自己个为嘛被人干翻了,回头又能爬来的原因?不是自己厉害,是压根就没有钱。
可他一回头就瞅见那些个那些北京城的士卒们,他知道打下北京城这可是天大的功劳,虽然没怎么打,但有功劳就得赏,不赏结果就是他很有可能按压不住士兵的邪念。
这一幕幕的变化被那崇祯的兵部尚书小神童,半拉老头子张缙彦,瞅在眼睛里,咱就说了,他这不亏是神童,转脸就知道李自成要干嘛,麻溜的就滚蛋了,跑出了北京城。
而那些个准备换天不换地的家伙就倒了霉,一顿棍棒下去,这就收集了七千万两雪花银,那些个不愿意交钱的一家伙钱也没了,命也没了的不在少数。
后来的事,大家伙也知道李自成和吴三桂这脑壳长反骨的家伙,在一片石大战,结果吴三桂藏了一波八旗兵,李自成就败的稀里哗啦。
这家伙连个基地都没有,这一路躲躲藏藏的,也就完蛋了。
吴三桂顺手就把满清丢过来的黄金大链子套自己个脖子上,这顿领路啊,帮着满清打下了大半个中原啊。
那树的事这不,顺治这就入驻了紫禁城,这就是满清的皇帝开始了他们小三百年的扯大腿的统治。
话说当时,满人入驻中原,天下老百姓那也是不服啊,那么为了安定民心,顺治就跑到煤山这地吊唁崇祯。
出人意料的是,这顺治感觉这树是颗有罪之树,所以一条大铁链子就锁在了这歪脖树的身上,还给整了个名,叫“罪槐”
其实这事,也好理解,他就是安抚民心,告诉大家伙这大明是李自成这不懂事的家伙给灭的,跟俺没有关系,你们要恨就恨他李自成就的了,别天天的没事整啥反清复明的。
而且这树的罪,俺也给判了,你们就别闹腾了!
后来八国联军进了北京城,慈禧撒丫子跑路了,把个偌大的北京城留给了一帮子蛮夷大鼻子。
得咧,这帮人瞅着这树遭罪,就把铁链给取了。这一家伙也预示着满清的寿命也走到了头。
时间到了1966年的时候,这槐树就枯死了,到了1971年的时候,这树就被铲除了。
这罪槐也就走完了他的一生,后来这块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所以又移植了一颗一百五十岁的老树,当然同样是歪脖树,但这棵已经和原来的那颗不是一个物件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了200年直至枯死?
古有替罪羊,今有替罪树,这歪脖槐树挺冤啊。本是一颗普普通通的树,但有个皇帝死乞白咧的要往上面挂,树能怎么着啊?不跟他要损失也就罢了,又有一个皇帝给它拴上大铁链,治了树的罪,这找谁说理去啊?
话又说回来,谁让你是树,你只是人的道具,有冤也得挺着。待我把这事说明白了,再来替树申冤。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在位17年,还算是勤于朝政。平时生活也很朴素,还穿带补丁的衣服,也不是那种沉迷于美色而不能自拔的主。但明朝积弊已深,不是他所能拯救的。
1644年,李自成带兵攻至北京城下。太监曹化淳献门而降外城城破,此时的崇祯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含泪将太子送出宫去。
次日天明,他在前殿召集百官,却无一人来。他知大势已去。无奈跑到万岁山,赐死周皇后和袁贵妃,并手刃了自己的小女儿。他也知道自己无处可逃,然后在一棵歪脖槐树上自缢身亡。
于是这棵树也便成了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明末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自打闯王来了不纳粮,百姓还是拥护的。
可是没想满清入关了。百姓们怎么也不会愿意让异族来统治,那个时候反清复明的呼声很高,民间各种暴动不断。
顺治皇帝也是一个高人,他要甩锅了。他把那棵歪脖槐树套上大铁链,定为“罪槐”,这看似小儿科,实则不然。这对平复民间情绪是有很大作用的。
这么做的用意很深,是在告诉大家崇祯皇帝是吊死在歪脖槐树上,而这歪脖槐树我已经治罪了,而且逼死崇祯皇帝的是李自成并非大清,我是向着大家的。
如此一来,大多数老百姓就不会把矛头指向清朝了。这种诛心术确实厉害。
此后这戴着大链子的罪槐便有了警示作用。皇帝让臣子们路过时,都驻足观看,并不是为了祭奠崇祯,而是让他们时刻严于律己,勤于政务,不要重蹈覆辙。
这罪槐立在那里,警示了大清200多年,但大清还是亡了。
这槐树也不是枯死的。大清亡了后,有人把那大链子给取了,按说这树该自由了吧。
没有。上世纪60年代,一群激进青年给这个槐树扒了皮。最后这槐树也被铲除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那是后来移植的古槐。
树只是一颗普通的树,但他跟两个皇帝有关,所以不再普通,也成了划分两个时代的标志。
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了200年直至枯死?
古代的紫禁城外有一棵槐树,因吊死了一名皇帝,所以令人注目。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崇祯帝,当年吴三桂联合上清兵导致中原大地战火纷飞,腐朽的明朝军队不堪一击接连败退,这时崇祯向窗外望了一眼自己的江山,然后就到山上的老槐树上吊自缢。
伴随着崇祯的自缢身亡,持续统治中国276年大明王朝正式画上了句点。
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了200年直至枯死?1644年3月18日,崇祯皇帝在煤山留下最后一道圣旨,然后把头伸进歪脖老槐树上挂着的白绫里,结束了他的一生。
吊死崇祯皇帝的树,曾经被清朝统治者套上锁链,顽强地存活了两百多年。而作为崇祯自缢所在的这棵槐树也成了大明灭亡的象征,因为见证了一个朝代的衰落,自崇祯自缢那天起,它便也不再是一棵树,而是活成了一个象征。
歪脖槐树的象征意义之被强化是在顺治年间,顺治率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后。第一时间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下旨重新安葬崇祯帝,陵墓叫思陵。第二件事便是,给歪脖槐树上铁链以示惩戒,他还下旨从此以后此槐名为“罪槐”。
一根铁链,名前的一个“罪”字,自此,歪脖槐树便不再是凡尘里的自由树。这棵槐树被定罪后,它的树生便更加困苦了。
被无辜安上罪名、拴上铁链后,罪槐成为了清朝皇亲、大臣定期瞻仰的对象。顺治在给槐树改名后,曾下令凡朝中皇亲、大臣,路过煤山歪脖槐树时,要下马观瞻静思。
如果树也能写自传,这棵槐树大约会将3月19日定为自己人生的转折期了。
这一天,农民起义军领袖带领农民军攻入了北京城,此时的明宫一片混乱。生性刚烈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亲自击鼓上朝,可鼓声起、鼓声落,无一人相应。
此时的崇祯自知大势已去,在巨大的刺激下,他的精神几近崩溃。城楼下的战火照亮了崇祯苍白的脸也刺红了他的双目,他站在台阶上,耳边是不断涌入的各种人声、嘈杂声,他清楚地意识到:大明的江山就要就此断送在他的手里了。
上位的这些年,崇祯一直努力想要挽救大明的颓势,可他终究还是败了。这一败,失的是天下,失的是所有。
崇祯颤抖着走到宫内,他已经在心底做好了最后的盘算。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来到殿内后,他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便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
做完这最后的安排后,崇祯接下来的行为大约可以用:残暴杀人狂魔来形容了。他先是命皇后、贵妃自尽殉国,随后便挥刀疯狂砍向了自己的几个亲生女儿,长平公主被他砍断了手臂昏死过去,6岁的小公主则被他砍成了两截。
从崇祯此时的疯狂行为来看,他的精神已经几近崩溃。人在精神完全崩溃时,只有一个结局:疯狂或者死亡。
崇祯毕竟不同于一般人,精神崩溃下的他并未疯,这与他见过的风浪有关,也与他心底的信念有关。与其他昏庸致国亡的君王不同的是,他的亡国更多的是大势所趋。
崇祯自出身开始便被赋予了保卫大明江山的使命,登上帝王位后,他更加将这一使命视为此生唯一使命。这一使命最终也促成他逼死皇后妃子、杀死女儿的疯狂行为:身为帝王家的女子,不能让农民军糟蹋,所以,死是更好的结局。
崇祯的绝望是空前绝后的,跌跌撞撞爬到后山后,崇祯望着烧得正旺的战火欲哭无泪。此时的他已经取下了官冕,他散落的发丝凌乱在风中。
良久,他脱下蓝色袍服在上面写下了一行绝笔信,写完扔掉墨笔后,他便吊死在了这棵歪脖槐树上。随后,他身边的太监王承恩也陪他一起自缢于此树。
总结:善于审时度势的顺治帝给这棵槐树定罪,并用铁链锁住:提醒人们,明思宗崇祯上吊是李自成逼出来的,事实也是如此,还表明自己作为满清的最高统治者,与中原人民有共同心愿,惩罚了吊死崇祯的罪魁祸首,为百姓出了口恶气。
不过,目前在景山公园中我们看到的那棵槐树,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一棵了。
吊死崇祯皇帝的槐树为何被铁链拴了200年直至枯死?
有句古语说得好,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同样适用于北京景山上的那棵歪脖老槐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景山都只是个小土丘,直到辽国在北京建都后,皇帝要在今天的北海琼华岛兴建宫殿,便把挖出来的淤泥、石头等东西堆在这个小土丘上。
后来金朝统治北京时,也在这土丘附近修建宫殿,同样他们也把挖出来的石土堆在这个土丘上。 于是,这座小土丘越堆越高,慢慢有了山的样子。
等到元代时,因为这座土丘位于都城的核心位置,皇帝们对它很重视,还给它取了个名字——青山,意味青山常在,江上永存。只可惜,这美好的名字并没有留在元朝的江山,仅仅不到百年,元朝就被朱元璋给推翻。
等到朱棣定都北京后,开始修建北京城,并举全国之力修建紫禁城,景山也由此成为皇家御苑。当时明朝为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城内燃料短缺,还特意在景山脚下堆积大量的煤炭,因此该山又称“煤山”。
其后,朱棣又下令在景山上遍植花草果木,用来供皇室赏花、习箭、饮宴和登山观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这颗歪脖老槐树被种植在这片景山之上,此后它一直无忧无虑的成长着,一晃就两百多年过去,本以为日子就将这也平淡的过下去,但一件事情却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
公元1644年农历三月十七日半夜,太监曹化淳打开广宁们,李自成的大军攻进北京城。
此时,崇祯明白大明王朝已经大势已去,于是他便命太监唤来皇后、妃子和儿女,他先让太监将儿子送出宫外躲避,接着便亲手杀死宫中女眷为大明殉葬。
随后,在三月十九日清晨,崇祯带着贴身太监王承恩来到景山,选择在这颗歪脖子老槐树上自缢身亡。自此,享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走向终结,无数人的命运就此改变,这颗歪脖子老槐树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后。
等到顺治帝率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后,他第一时间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下旨厚葬崇祯皇帝,其陵墓就是明十三陵中的思陵。
第二件事,就是下诏将那颗吊死崇祯的歪脖子老槐树命名“罪槐”,并用锁链长期将其拴着,以示此树谋杀天子之罪过。
对此,如果这颗歪脖子老槐树能够说话,肯定会大声表示自己冤枉之际,因为自己啥也没做,是崇祯自己跑过来上吊自杀,怎么就莫名其妙变成是自己谋害崇祯皇帝了呢?简直比窦娥还要冤!但可惜的是,这颗歪脖子老槐树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反抗,只能默默承受惩罚。
后来,顺治帝还觉得不够,便又下令凡皇亲贵族、朝中大臣路过这棵歪脖子老槐树的时候,都要下马站在槐树下面低头沉思。
当然,清朝统治者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给自己攻打京城找一个合适理由,向百姓证明有罪的是闯王李自成和这棵槐树,与清军无关。
另一方面,也是警示朝中的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让这些人正确的意识到,大明王朝的皇帝究竟为何会被一个流寇逼的自杀身亡,大明又是如何重新上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这些都在警示着清朝子孙后代,如若不好好理政,等待着他们的也是这种下场。
从此,这颗歪脖子老槐树就被拴上铁链,并且不停的承受参观者们哀叹、唏嘘等各种负面情绪。
这一晃,又是近两百余年过去,等到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满清皇室贵族仓皇而逃,侵略者在京城里洗劫一空,就连这颗“罪槐”身上的锁链都抢走。
本以为,失去枷锁束缚的歪脖子老槐树,其命运会从此变好,可结果呢,它的命运反而越变越差,在1966年大革命开始后,这颗歪脖子大槐树变成了很多革命小将的出气筒,经常有人把它的树皮剥掉、树枝折段,这样久而久之,这颗老槐树也就干枯死亡。
等到1971年,对于这颗早已经枯死的歪脖子老槐树来说,终于迎来了人生至暗的时刻,它被人们从景山上彻底移除,其干枯的树干也被人一把大火烧掉。从此,这棵背负百年“弑君”骂名的大槐树,就此烟消云散。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终于得到解脱。
等到1981年,公园管理处将景山南坡找到的一株碗口粗的小槐树移栽至歪脖子老槐树原处。
但由于这颗小槐树与原来的老槐树形态不相称,所以等到1996年,公园管理处人员又将东城区建国门内北顺城街7号门前一株有一百五十多年树龄的古槐移植至老槐树原处,替代了1981年新移植的小槐树。
现在,大家去景山公园崇祯殉国处参观,就是看到的这一株新的“老罪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