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邓艾?

邓艾是灭亡蜀汉的第一功臣,如果没有邓艾的努力,晋王朝想要一统天下,还需要很多年。所以可以说邓艾为中华一统做出了巨大贡献。

邓艾是三国时期优秀的地理学家和军事家。

邓艾出身贫寒,一生所学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最初他只不过是在屯田军中充当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他似乎认为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是小人物。所以邓艾还是一名屯田民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地理知识。

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三国志》

每次军队到达一个地方,邓艾都要对当地的地形做一个仔细的勘察,顺便再模拟一下,应该如何利用有利的地形排兵布阵。这一点让跟他同行的人十分不理解,甚至有嘲讽他的人。不过邓艾丝毫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只想着研究通透地理上的知识,顺便再将兵书上的内容规划到实际当中。

学习总是有用的,一直到44岁的邓艾,都依旧是一名不起眼的屯田民。直到他遇到了司马懿,人生彻底得到了改变。他所学的所有知识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说司马懿是他人生中的贵人。

在与蜀汉对峙当中,邓艾多次击败姜维大军。

姜维是蜀汉非常著名的将领,堪称蜀汉后期唯一的支柱。所以姜维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一直打算带领蜀汉北伐成功,完成诸葛亮的遗志。可是问题是姜维遇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宿敌,那就是邓艾。

不管姜维从哪个地区突围,基本上都会被邓艾给阻拦住。而且邓艾曾经多次击败过姜维,这在历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所以说论才能邓艾要在姜维之上,有邓艾在,姜维的北伐只能是徒劳无功。

姜维与胡济相约共同出兵曹魏,结果姜维到了遭到邓艾的痛击,可是胡济却失约,结果蜀军大败而归。过了几年曹魏的诸葛诞造反,姜维认为时机又来了,所以兴兵攻打洮阳,没想到又遇上了人生宿敌邓艾,再次被击败,姜维从此只能选择防守。所以从几次战例上来看,姜维都没能击败邓艾,也正是邓艾挡住了蜀汉北伐的步伐。

邓艾利用地理知识,偷袭成都灭亡蜀汉。

邓艾多次击败姜维以后,姜维北伐的计划基本搁浅了。他只能带着大队人马转攻为守,保住蜀汉的基业。这个时候局面则偏向曹魏这一边了,他们开始了伐蜀的计划。以钟会作为首脑的伐蜀大军,直接开到剑阁地区,姜维闻讯随即赶到剑阁与钟会大军对峙。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三国志》

可是让人想不到的是,邓艾这个时候并不在钟会军中,他带着人马前往距离剑阁两百多里以外的剑阁小道。在这里修筑栈道、遇水搭桥,开山凿路,愣是将连绵七百多里的荒山,打出了一条通道。邓艾的大军便是从这条通道直逼成都而来。

所以邓艾空降以后,蜀汉压根就没有防备的办法,没多久就被邓艾大军包围了成都,刘禅为了城中百姓,出城投降,邓艾一手灭亡蜀汉。

结果陷入权力之争中,邓艾死于非命。

邓艾攻下蜀汉,那是头功一件,这件事遭到了攻打蜀汉主力大将钟会的嫉妒。他担心邓艾的通天之功会让自己地位受到影响,而且钟会自己更想得到这个通天之功。所以他立刻写信给司马昭,向他表明邓艾可能有谋反之心,需要防备。这一招实在是太狠了,因为邓艾此刻已经深入蜀汉,与外界的沟通其实还是有些不方便的,这就让司马昭对邓艾充满了怀疑。

艾父子既囚,锺会至成都,先送艾,然后作乱。会已死,艾本营将士追出艾槛车,迎还。瓘遣田续等讨艾,遇于绵竹西,斩之。子忠与艾俱死,馀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于西域。---《三国志》

邓艾这个时候还在研究该如何一鼓作气拿下东吴,可是审判他的人却已经赶来了。结果邓艾父子在接受调查的路上,就被仇家给杀掉了。

这一切都是钟会的阴谋诡计,为的其实就是所谓的权力。可怜邓艾一身所学,在立下大功以后,却遭到了屠杀。因为邓艾的死,直接导致司马昭有生之年都未能完成灭亡东吴的计划。

那么邓艾真的是冤枉的吗?这是值得怀疑的。

我们知道,在姜维的安排下,钟会后来因为谋划在蜀汉自立,所以被杀了。那么邓艾在进入成都以后的表现如何呢?他知道自己立下了盖世奇功,自然是非常骄傲的。所以邓艾到处宣传自己的功德,而且仿造天子的意思,在蜀汉大肆分封官爵。

甚至连刘禅的骠骑将军职位都是邓艾册封的。这件事就有些过分了,因为邓艾不是天子,他没有资格册封官职。这么做只能代表一件事,要么他有反心,要么他没脑子。邓艾是有脑子的,所以他确实有反心。

蜀汉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好了,到了这里都想自立为王。我认为邓艾也不例外,他到了这里以后,秋毫无犯,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的计划做准备。可惜计划还没开始,就遭到了扼杀。

总结:邓艾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却是一名愚蠢的政治家。

我为什么说他是优秀的军事家,其实大家都能看得出来。三国时期能够真正有邓艾这种杰出军事能力的,好像还真没有几个,可能东吴的陆逊可以跟他比一比,其他人则显得弱了许多。

可是我还认为他是一名愚蠢的政治家。既然已经成为了大军的将领,必然是要参与到政治当中的。可是邓艾是没有政治头脑的,他打下蜀汉以后,没有立刻向司马昭汇报蜀汉的情况,而是先大肆封官,而且建议将刘禅留在蜀汉,不要送去洛阳。

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除非他不想在司马昭手底下干了,否则这么做就是自取灭亡。司马昭本身就是要篡位的人,这种篡位的伎俩他比谁都清楚,所以他对人等自然是更加不放心,他的结局是咎由自取,可怜了前半生的努力,最后化为泡影。

如何评价邓艾?

邓艾其功惊天动地,其祸咎有自取。

一、敢于弄险,用兵如神

姜维在剑阁与钟会对垒,相持不下,魏军军粮不继,钟会准备退兵。邓艾率两万偏师,偷渡阴平,凿山开路,修栈架桥,越过七百多里渺无人烟的险域,出其不意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随后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谈笑间蜀国灰飞烟灭。

二、身先士卒

偷渡阴平时,部队赶到马阁山,道路断绝,一时进退不得。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毡裹身滚下山坡,激励士兵攀木缘崖,鱼贯而下。

三、执法如山

进攻绵竹时,邓艾派其子邓忠攻打诸葛瞻的右翼,司马师纂攻其左翼。二人战不利,退兵。邓艾大怒,要斩二人之首。

四、居功自傲

拿下成都后,他忘乎所以,独断专行,以天子的名义分封蜀国君臣,封刘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都尉,诸王驸马都尉。蜀汉群臣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其官属。又在绵竹筑台以为京观,宣扬战功。

五、自高自大

攻占成都后,他对蜀国士大夫说:幸亏你们遇到了我,若是别人,你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又说:姜维虽是一时豪杰,但与我相遇,所以穷途末路。

老子说:自矜者不长。李白说:我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其谓邓艾之流乎!

如何评价邓艾?

邓艾通晓军事,是难得的将才,在灭蜀的过程中居功至伟目光远大,其见解超人,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尝败绩。其偷度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历次入川作战中最出色的一次,而且邓艾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种田时手执末耜,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正因为他能处处作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同样,他也是一个军事家而不是政治家,在政治上不会自保,灭蜀后居功自傲,终招杀害钟会才华出众,屡有奇谋,独自支持司马昭灭蜀更是看出其的高瞻远瞩,是难得的谋士。但他借灭蜀之际打击邓艾,结交蜀汉名流想自立政权,则是典型的见利忘义的小人姜维思维缜密,文武双全,是难得的将才,也是蜀汉后期仅有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之一。一生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怎奈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呀,总使他有文韬武略,但蜀汉国小民贫九伐中原更是国力耗尽,最后失败这是定数呀。

如何评价邓艾?

邓艾是魏国忠臣,所以被司马昭利用灭蜀后再卸磨杀驴,而且是借钟会的刀杀了他,历来功高震主者大多是兔死狗烹的结局,邓艾、钟会都是司马昭忌讳的人,所以都会在司马昭死前除掉,为司马炎受魏禅登基铺平道路

如何评价邓艾?

邓艾是很令用兵的,善出奇兵,用用险招,是难得的军事人才,政治上差了一点,后被暗算。

如何评价邓艾?

能力很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