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独女鲁元公主下场如何?鲁元公主是个怎样的人?

我觉得鲁元公主刘乐的一生虽然比较富贵,却还是比较悲催的。她是汉高帝刘邦的大女儿,是汉惠帝刘盈的亲姐姐兼任丈母娘,是吕后捧在手心里的宝贝,也是赵王张敖的正妻。

鲁元公主早年被父亲踹下马车。

这件事其实大家都非常熟悉,当年刘邦带着大军攻打项羽,正是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没想到项羽三万兵马就击败了刘邦五十多万大军。刘邦一败涂地之余,还把家人给弄丢了,妻离子散的刘邦只好独自逃难。

恰好在路上遇上了自己而一双儿女,儿子就是汉惠帝刘盈,而女儿则是我们的主人公鲁元公主刘乐。刘邦在逃难的时候,项羽的骑兵紧追不舍,刘邦觉得是俩小孩儿增加了马车的重量,所以马车跑不快。

看来刘邦的物理学的还是不错的,所以刘邦就狠心地把这一双儿女给踹下了马车。老司机夏侯婴看不下去了,把孩子抱了上来,刘邦又是一脚把他们踹了下去,俩小孩儿都懵了,我是谁我在哪儿?要不是夏侯婴再次抱上来,可能鲁元公主当年就报销了。

鲁元公主差点被刘邦嫁给匈奴单于,以此来和亲。

刘邦分封的韩王信要联合匈奴造反,刘邦只能选择讨伐他。可是因为轻敌冒进,结果被匈奴人打了个狗吃屎。打不过匈奴人,刘邦只能想其他办法来缓解边境的灾祸。

这个时候和亲鼻祖刘敬就冒出来了,刘敬告诉汉高帝,现在冒顿单于是杀了父亲继位的,所以十分凶残,想要武力对抗他,会消耗大量国力。

所以刘敬认为如果让皇后所生的长公主嫁给冒顿单于的话,那么对方一定会倍加珍惜,而他们所生的孩子将来会被立为太子,这么一来匈奴单于可就是汉家的女婿了。

这话虽然说得有道理,可是让吕后交出鲁元公主,那她是万万不肯的。刘邦倒是没心没肺,反正他孩子多,也不在乎一个鲁元公主,而吕后却要死要活。

最后没办法,刘邦只好找了个宫女冒充长公主嫁给了冒顿单于,以此达成了和谈的协议。

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生了女儿张嫣。

躲过了这一场远嫁匈奴的劫难,鲁元公主被刘邦嫁给了赵王张敖,也就是张耳的儿子。可是刘邦却不是很喜欢张敖,甚至在赵相国刺杀刘邦的时候,刘邦认为是张敖指使的。所以刘邦将张敖打入死牢严刑拷打,最终张敖因为嘴巴硬躲过了这一难,不过赵王的爵位是被废掉了。

鲁元公主为张敖生了一儿一女,儿子便是后来的鲁元王刘偃,女儿就更了不起了,是汉惠帝的皇后张嫣。谁也没想到,吕后居然会把自己的外孙女嫁给自己的儿子,目的居然是为了巩固吕后自己的权力地位。

而鲁元公主从汉惠帝的姐姐,一下子变成了汉惠帝的丈母娘。这种变态的行为,汉惠帝本人也是不赞同的,他是看着张嫣出生长大的,哪里下得去手,所以张嫣虽然贵为皇后,却一辈子都是处女之身,这都是吕后给害的。

结局:鲁元公主在嫁给张敖15年后便去世了。

异姓王在刘邦时期是没有好下场的,鲁元公主的丈夫张敖自然也不能逃过这场厄运。所以赵相国刺杀刘邦只是一个契机,最终目的是要废除异姓王的政策。

刘邦果断对自己的女婿也下手了,废掉了他赵王的封号。鲁元公主跟张敖一起生活了15年,两个孩子还十分年幼的时候,她便撒手人寰。

不过我觉得应该也是一种幸运,毕竟她没有看到吕家最后惨败的下场。吕家人几乎都被杀光,作为吕后的独生女儿,自然也不可能幸免于难。所以她的早逝,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吕雉独女鲁元公主下场如何?鲁元公主是个怎样的人?

鲁元公主表面风光,实则承受了一般女子无法想象的压力。史书对鲁元公主的记载虽然不是很详细,但从零星的史料中,我们大致可以还原她辛酸的一生。

鲁元公主是吕雉唯一的女儿,也是刘邦唯一的女儿,姓名不详。史书没有记载鲁元公主的出生年月,大致推算,她大约出生于公元前213年,比汉惠帝刘盈大三岁。

姐弟俩幼年时,刘邦就因为私纵刑徒,隐匿芒砀山,吕雉还经历了受牵连入狱事件。那时候刘盈还是个奶娃子,鲁元公主的童年,就在这种惊恐的氛围中度过,她应该都不记得爹长什么样子。

秦朝灭亡后,刘邦获封汉王,本可迎来一家人的团聚,无奈项羽担心刘邦反叛,切断了刘邦迎接家人的路途。第二年,楚汉战争爆发,鲁元一家,再次被抛进生死难料的绞肉机。

汉三年,刘邦攻取彭城,9岁的鲁元公主,终于再一次见到爹。只可惜,一家人的团聚很短暂,刘邦五月份攻破彭城,当月就被项羽反击,五六十万大军输得光光。

兵荒马乱之间,鲁元领着6岁的弟弟,与家人失散。大概是命运之神怜惜,姐弟俩居然神奇地遇上了仓皇逃窜中的父亲。那位叫夏侯婴的叔叔,跳下马车,将姐弟俩抱上车,马车里坐着神色焦虑的刘邦。

夏侯婴甩开鞭子,死劲抽马屁股,项羽的追兵紧咬住不放,车声隆隆,马蹄当当,喊叫声连成一片。

刘邦急了,马车本来就跑不过马,车上坐了仨人,再加一个司机,这个速度早晚会落入项羽手中。心急如焚的刘邦,做出了让后人愤慨的举动,他推开车门,将一双儿女一脚踢下马车!

姐弟俩恐惧的哭叫声,惊动了夏侯婴,他不顾刘邦反对,停车下马,又将姐弟俩抱上车。又跑了不多远,刘邦再次下脚,并暴跳如雷,拔剑威胁夏侯婴。夏侯婴不为所动,坚持将姐弟俩抱上车。

好在刘邦命大,追赶他的丁公,被他几句话说动了,居然放了他一马!

姐弟俩虽然侥幸获救,可是母亲吕雉却落入项羽大营。我们无法想象,姐弟俩在对母亲惴惴不安的思念下,是如何与“虎爹”一起,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

汉五年,楚汉战争结束,刘邦登基称帝了,吕雉也回到鲁元身边,那一年她11岁。也就在这一年,她被册封为公主,采邑鲁地,因为是大汉第一位公主,所以史称“鲁元公主”。

人生的头十一年,就经历了生离死别、死亡的威胁,和父亲的冷漠。估计今天的父母,宁愿一世清贫,也绝不会让子女受这个折磨。

那么,从这开始,鲁元公主是不是就能拨云见日,从此沐浴在和风煦日之下了呢?很不幸,鲁元公主又接连遭遇了种种不幸。

汉七年,刘邦遭遇了“白登之围”,差点交代在匈奴手中。回国后,刘邦接受楼敬的建议,准备把鲁元公主嫁到匈奴和亲。

在这件事上,吕雉表现出了强烈的母爱,她跟刘邦大吵大闹,日夜啼哭,坚决不同意。哪家孩子这么小遭遇这么多不幸,才过了两年舒心日子,又要毁了她的一辈子?

刘邦大概出于内疚,做出了妥协,以宫女冒充公主,与匈奴和亲,鲁元躲过了终生闻腥膻味的厄运。也就在当年,刘邦将年仅13岁的鲁元,嫁给了老朋友张耳的儿子,时任赵王的张敖。

这个婚姻其实也很“捂脸”,张敖时年41岁了,比鲁元大了整整28岁,且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这个年龄差距,比刘邦与吕雉的落差还要大。很显然,为了政治需要,女儿的婚姻也是筹码。

鲁元嫁给张敖不久,生下一个女儿,民间称她为“张嫣”,正史没留下姓名,后来又生一子,叫“张偃”。

又过了两年,张敖突然被卷入谋反案下狱。这场案件,导致赵王府数百人受牵连,数十人自杀,狱中的严刑拷打,恐怖森森。好容易才过上安定生活的鲁元公主,再次陷入家破人亡的局面。

吕雉再次出面,请求刘邦饶恕张敖,刘邦毫不留情地说:“假如张敖坐上龙椅,他还会顾及你的女儿吗?”你女儿反正就这命,所以,我顾及她也没用!

好在张敖为人谨慎,身边有义士相助,国相贯高被打得体无完肤,坚决不肯诬陷张敖,一个人顶下了罪名。张敖因此逃过劫难,出狱后被削夺王爵,改封宣平侯。

汉十二年,刘邦驾崩了,那一年鲁元18岁。实在难以想象,在刘邦的灵柩前,鲁元公主的心情有多复杂。

父亲给她带来的磨难刚刚结束,那个深爱着他的母亲,又以“爱的名义”,给她带来新的伤害。

惠帝三年,吕雉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令儿子刘盈,迎娶鲁元公主之女为皇后!让舅舅娶亲外甥女,被感染上“权力病毒”的吕雉,心理扭曲程度让人发指。

史书没有交代鲁元公主的态度,从人情角度不难揣度,让年仅8岁的女儿,嫁给自己的亲弟弟,我估计鲁元死的心都有。她应该从内心深处感到悲哀,感到恶心,同时又力不从心。

如果翻脸能解决问题,我想她一定会,可惜此时的母亲,代表的是皇权,是刘吕两个家族的利益,牺牲个人算什么?更何况,吕雉自以为这是为子女谋福利,没有丝毫负罪感。

六年后,被母亲折磨成病秧子的汉惠帝驾崩,14岁的“张嫣”成了皇太后。第二年,鲁元公主在

封地病逝,年仅26岁。

史书中的鲁元公主,苍白如木偶,或者说像一只任凭命运摆布的流浪猫。即便流浪猫也有感情,也渴望爱,鲁元身在政治之家,命运还不如流浪猫。

吕雉独女鲁元公主下场如何?鲁元公主是个怎样的人?

刘鲁元,作为刘邦唯一女儿,西汉第一位长公主,历史存在感,比起后来的馆陶公主,平阳公主并不高。鲁元并不是她名字,而是封号,受封鲁国公主,又是长女,谥号为元,所以叫鲁元。

吕雉以狠辣无情著名,可是作为母亲,对自己的唯一女儿,倒是捧在手心,是她的心肝宝贝,如果不是她几次跪求刘邦,刘鲁元的命运就一言难尽了。

凭着一张空头支票1万钱,大龄青年刘邦获得了吕公的青睐,把大女儿吕雉嫁给了时任泗水亭长的他,怎么说他都是捡了大便宜,可是也没见刘邦有多珍惜。

后来他们生下长女名刘鲁元,一个儿子名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姐弟之间相隔约七年。

刘邦虽然农民出身,可他天生讨厌干农活,整天就是喝酒吹牛,带领一帮手下管理维持泗水治安。收入估计都贡献给酒馆了。可想而知,吕雉跟着他,受了不少罪,她不但要种地务农、拣拾柴火、做饭洗碗,还要照顾孩子和牢骚满腹的公公。刘鲁元肯定也没啥福可想,要每天跟着妈妈下地清除杂草,帮助母亲做家务,还要哄逗弟弟。

自从刘邦在芒砀山入林为寇以来,吕雉带着孩子氏一直住在沛县,后来随着刘邦越来越忙,忙着在外打仗,几乎都不在沛县,刘鲁元见到父亲就更少了,得到父爱的机会微乎其微。

后来,刘邦成为汉王后,刘家情况有所好转,在刘邦手下的人的帮助下,刘氏一家搬入一栋大房子里。刘邦还找了一位叫审食其的三十来岁的小白脸为刘家管理家务。

刘邦占领项羽老巢彭城时,项羽正在与齐国打仗,当他得知老巢被占领后,急匆匆返回,而且夜袭彭城,刘邦只有逃跑,在途中竟然遇到了也在逃跑的一对儿女。当时女儿刘鲁元十一岁,刘盈四岁。这让刘邦又惊又喜,可不久就厌烦了。

儿子根本不认识刘邦,吓得哭闹不止。刘鲁元也是又惊又怕,不断地解手,导致行程很慢,刘邦气的把孩子推下马车,后来在夏侯婴几次抱回来后,才勉强带着孩子逃命。

所以刘鲁元的童年就是在乡野长大的姑娘,与处在底层的农家女儿没什么两样

后来跟着父亲逃到丰邑,才结束苦难生活。

可是命运就会开玩笑,父亲在,相依为命的母亲又不在了,当时吕雉和吕太公被项羽掳去做了人质,这一去吕雉又在项羽那里待了三年。

鲁元就这样和弟弟相依为命,在没有母亲的陪伴下长大了。在古代,14岁都可以出嫁了。不过,作为唯一女儿,刘邦也不会那么草率的。

后来看中了赵王,开国功臣张耳的儿子张敖,张敖作为第二代异性王,刘邦答应鲁元嫁给他肯定有拉拢监视的考虑在内。

自从确定了婆家后,刘鲁元的命运,还是有些小插曲的。

楚汉相争结束后,刘邦才有心思对付外患,当时北方的匈奴已经很强大了。由于得到的消息不可靠,刘邦认为匈奴兵羸弱不堪,自信满满御驾亲征,结果中了匈奴的陷阱,在白登山被围了七天七夜。后来在陈平的建议下,用珠宝贿赂单于的宠妃阏氏才返回平城。在南返的途中经过邯郸。

作为未来的女婿,张敖带领亲近幕僚、高级将领,还有将近一千人的骑兵、步兵早早地在郊外迎候,在寒风中等了两个多小时,才等来了刘邦。对刘邦的招待,用脚趾头都能想到,肯定格外殷勤,小心伺候。

刘邦在白登之围被困了七天,心情本身就不爽。那满肚子的怨气正好逮到了一个出气筒。对女婿的热情对待丝毫不领情,相反倒是骂骂咧咧,发了一通臭脾气就继续动身南行了。

张敖倒是没感觉,可赵国相贯高,受不了刘邦的傲慢无礼,发誓要杀掉刘邦为主人出气。

后来,匈奴又来侵略边境,刘邦与关内侯刘敬商量怎么处理?刘敬说:“天下初定,士卒久劳,若再兴师远征,实非易事,看来对待匈奴要采取另一种办法。”

刘邦急忙问是何策略?刘敬说出和亲两字。让嫡长公主,也就是刘鲁元嫁于单于,将来公主生男,立为太子,冒顿死后,外孙做了单于,天下岂有做了外孙,敢与外祖父抗礼么?这是不战屈人的长策。

刘邦考虑了一会儿,拿不定主意,回到后宫与吕雉商量,吕雉哪能答应这混账主意,急忙跪下,痛哭流涕请求刘邦收回成命,女儿已经许字赵王,陛下身为天子,难道要食言吗?她绝不同意。

毕竟也是自己骨肉,刘邦也有些舍不得,这事就罢了,后来选了一宗室女封为公主诈称长公主嫁给单于。

吕雉担心刘邦变卦,很快就命太史选择一个吉日,把长公主嫁与张敖。既然嫁赵王,当然为赵王后。

可这赵王后头衔没戴多久,赵王张敖就出事了,还是那个前赵相贯高伙同几人想暗杀刘邦,刘邦在柏人县留宿时,隐隐感觉到不对劲,连夜就走了,刺客就在隔壁,也就是说暗杀未遂。这事后来被贯高仇家举报给刘邦。刘邦大怒,一道诏书,把赵王张敖,及赵相贯高、赵午等人一并拿来,锒铛入狱。

后来经审理后,有十多人被朝廷断定是同谋,除贯高外全部伏剑自尽。贯高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但决不肯连累张敖。无论廷尉怎样严刑逼供,他就是不肯改口,坚决承认是自己的图谋。

吕雉为了女儿着想,也力图说服刘邦:“张敖是元元丈夫,应该没有反上的动机。”刘邦气愤地说:“他要是做了皇帝,还有你女儿什么事?”

后来廷尉确实也没查出来个所以然,刘邦也是被贯高义举所感动,就放了他,张敖得到平反出狱了。但是经此一事,赵王是做不成了,赵王分给了刘邦儿子刘如意,张敖被降为宣平侯。

后来刘邦驾崩,吕后专政,鲁元的生活才真正舒服起来,还曾经做过一段齐王太后,还是被大哥齐王刘肥请封的,当时刘肥奔赴长安去家宴,结果被吕雉软禁,没办法,只有在妹妹身上做文章,鲁元可是吕雉的心头肉。一方面尊妹妹为齐王太后,又把齐国最肥硕的城阳郡送给妹妹,这让吕雉很开心,才放他回齐国。

鲁元婚姻生活还是不错的,与张敖生有一子一女,儿子张偃,女儿张嫣。

张敖去世后,吕后封外孙张偃做鲁元王。另外为了张家更加显赫,同时分封张敖其他姬妾生的两个儿子张寿为乐昌侯,张侈为信都侯。

为了女儿能永享富贵,吕雉竟然不顾人伦,把自己外孙女张嫣嫁给了自己的儿子为后。舅舅娶外甥女,听起来很荒谬,吕雉也能做出来。

史书里没记载鲁元感受,估计心里也是不舒服,女儿张嫣当时年仅11岁,可是鲁元公主和弟弟一样,都不敢反抗,只有顺从。

吕雉为儿子和外孙女举办了盛大的婚礼。她亲自制定婚姻仪式。拿出黄金2万两,作为聘礼,相当于2000个中等人家的家产。但是她的包办婚姻让惠帝很反感,自然地对外甥女媳妇也是有意冷落,让这个少女很委屈。

高后元年(前187年),刘鲁元去世,安葬于咸阳县西北二十五里。

她的出生年龄没有记载,但根据刘邦娶吕雉时间推算,鲁元大概于公元前217年出生,其实她的寿命并不长,也就活了30多岁。

吕后去世后,以周勃为首的大臣一举铲除吕氏势力,而张嫣也被褫夺太后称号,迁到未央宫北面的北宫。张嫣在这孤独寂寞地活了17年病死。据说她到死还是一位处女皇后。说起来她的命运还不如母亲。

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的鲁王之位也被撤销,汉文帝即位后,改封张偃为南宫侯,延续张氏的后代。

结语

这就是西汉第一位长公主的一生,前半生过得坎坷心酸,后半生在母亲的羽翼下锦衣玉食,可是母亲的过度保护又让她的子女过得一生意难平。

吕雉独女鲁元公主下场如何?鲁元公主是个怎样的人?

世人都知道吕雉狠毒无比,将戚夫人弄成了人彘,但其实,吕雉的丈夫、汉高祖刘邦更加的狠毒,或者不能用狠毒这个词来形容刘邦,他只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心中只有自己,在某些时候,即便是他的亲生儿子和亲生女儿都可以为他作牺牲。很不幸的,鲁元公主作为刘邦唯一的女儿并没有享受到什么父爱,反而一次次被刘邦推出去,仿佛她对于刘邦来说只是一个并不重要的人,是一个可以随时舍弃的人,鲁元公主的悲剧不仅让她自己得不到幸福,即便是她的女儿张嫣也不幸福,纵然风华绝代,身份高贵,却与幸福无缘。

当初吕公因为刘邦面相大贵而将女儿嫁给了还只是个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婚后两人生下一儿一女,即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不过当时的刘邦只是个小人物,没有什么志向,也不肯踏踏实实工作,整天吊儿郎当在外面混,后来在秦末建功立业也很少回家,家里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吕雉,可以说当时吕雉经历的正是当下很多女性经历的丧偶式育儿。

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战,两军交战彭城灵壁之东的睢水之滨,当时汉军死伤无数,楚军将刘邦的军队团团围住,或许真的是天佑刘邦,此时竟狂风大作,楚军乱了阵脚,刘邦带着数十骑杀出重围开始逃亡,途经沛县的时候,刘邦让人去寻找家人,结果家人早已经不知道往什么地方逃亡去了,后来刘邦就继续逃跑,在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然后几个人共乘一辆车,这样势必会在速度上得不到保证,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刘邦竟将一双儿女扔下了车,然后继续前行,跟随的夏侯婴看不下去,又将刘盈和鲁元公主抱上了车,刘邦还不是很满意。

当时的鲁元公主或许心中是很失望的吧,这个父亲从来没有给过她父爱,却能在生死关头将她扔下车,为的不过是自己逃脱能顺利些。

后来项羽在垓下自刎,刘邦称帝,吕雉做了皇后,刘盈做了皇太子,鲁元公主这个大汉朝的第一位公主,又是嫡公主,身份尊贵,但却身不由己,她的命运其实还不如普通的女子。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叛变,想与匈奴联合攻打中原,刘邦派出大军进攻匈奴,结果以失败告终,当时的冒顿对汉朝边境的骚扰一直没有停歇,刘邦询问建信侯刘敬的意见,刘敬认为汉朝刚刚建立,应该休养生息而不是大动干戈,并且提议让鲁元公主和亲,嫁给冒顿做妻子。为了大汉江山,刘邦自然没有丝毫的舍不得,但是吕雉却不愿意让自己的亲生女儿远赴大漠去生活,遂日夜哭泣哀求,刘邦最终也不得不放弃让亲生儿女和亲的打算,找了个宫女封作大公主嫁给了冒顿。

实际上我们看,于鲁元公主而言,刘邦这个父亲是极度不合格的,并且是残忍的,两人的父女之情也浅薄的很。后来鲁元公主嫁给了开国功臣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或许是刘邦不喜欢这个女儿的缘故,连带着他也不喜欢这个女婿。刘邦曾途经赵国,张敖态度谦卑,执子婿礼迎接刘邦,并且亲自侍奉饮食,不过这并没有赢得刘邦的好感,反而被刘邦骂了一顿,当时赵国的很多谋士将军都对刘邦很不满,甚至想要撺掇张敖叛变除掉张敖,不过却遭到了张敖的拒绝,但是他们依旧背着张敖谋划了行动,行动被刘邦得知后,张敖写受到了牵连被逮捕,索性后来有人澄清了事情,张敖躲过了一劫。

刘邦在这件事上丝毫没有看女儿的面子,估计鲁元公主也没有想过去求这位不近人情的父亲,鲁元公主和张敖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就是张嫣,张嫣的命运同样是刚出生就注定了,刘邦去世后,刘盈即位成为汉惠帝,而吕雉掌权,为了所谓的亲上加亲,这位太后让年仅十岁的张嫣嫁给自己的亲舅舅刘盈,两人婚后并没有如吕雉所愿生下孩子(刘盈去世的时候,张嫣只有十四岁)。

后来吕雉又做主将一个妃嫔杀死,将她所生的儿子过继给张嫣抚养,这就是后来的前少帝刘恭,刘恭后来得知生母被杀的真相曾流露出报仇的心思,被吕雉暗中处死,后来又有一个后少帝,无论是哪个少帝,掌权的都是吕雉,张嫣不过是一个摆设,皇帝也只是摆设。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诸吕之乱被迅速平定,刘恒继位,张嫣被软禁在了未央宫十七年,直到去世,命运对这个女子从未有过一丝的温情,皇后这个身份跟了张嫣近三十年,她却从来没有一丁点说了算的时候。野史《汉宫春色》中记载张嫣临死还是个处女,这未必是事实,但是张嫣的一生确实是一个悲剧。

倘若鲁元公主知道自己的女儿有这样的一生,是不是会后悔将她生下来?但鲁元公主也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刘邦生前,他对这个女儿薄情如斯,刘邦去世后,吕雉也没有对这个女儿以温情,将她十岁的女儿嫁给刘盈,又何曾问过鲁元公主的意思?看着自己的女儿十四岁就守了寡,鲁元公主又是怎样的心情?

有这样一个强势的父亲和强悍的母亲,鲁元公主的悲剧早已注定,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她都不可能去反抗,只能被动地接受自己的命运,甚至还要被动地接受一双儿女的既定命运,这样的可悲,或许鲁元公主不止一次想过如果不是一个公主该多好吧。

吕雉独女鲁元公主下场如何?鲁元公主是个怎样的人?

2014年1月4日凌晨,在咸阳市渭城区窑店街道办跃进村西的一座古墓上方,渭城分局刑警中队的民警团团围住了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洞口。

民警不停地朝洞内喊话,僵持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有一个盗墓分子实在受不了古墓中缺氧的折磨,从洞口爬了出来。很快,另外两个也爬了出来,一场古墓盗掘的犯罪被及时遏止,文物免早损毁。

据被抓的盗墓分子后来交待,他们在“看活”时曾一度犹豫,因为这个古墓级别太高了,不敢下手。但最终还是暴利驱使下利令智昏,没想到刑警如此迅速,他们刚刚炸开一个洞,就落网了。

不得不说,这些犯罪分子对历史文物还是有一点了解的,因为这座古墓的确级别很高——它是大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独女、鲁元公主的墓葬。

算上这次墓葬差点遭到盗墓分子破坏,鲁元公主一生经历了三次大的惊险,其中前两次和这次的盗墓惊险一样,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化险为夷,最终有惊无险。但最后一次没能躲过,败给了自己的母亲,吕雉。

幼年险遭父亲弃杀

关于鲁元公主早年生平经历的记载,史书上几乎没有。只有《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中在介绍吕雉时顺带简单提了一句“(吕雉)生孝惠帝,讳盈。女鲁元太后。”

这算是鲁元公主在史书中第一次亮相,后人仅仅能从这句话中,知道刘邦有这么一个女儿的存在。

而鲁元公主在史书中的第二次亮相,就有了坎坷和辛酸的意味了。

公元前205年四月,正是“楚汉相争”最水深火热的时候。刘邦东攻项羽至彭城,项羽舍弃正在攻打的齐地,回师彭城和汉军正面刚,把刘邦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刘邦与夏侯婴两人在混乱落荒而逃,一开始在路上遇见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还拉上他们一起逃命。

但是楚军越追越近,而马车由于拉的人太多却越跑越慢,眼看就要被楚军追上,情况十分凶险。

情急之下刘邦一脚将刘盈和鲁元公主踹下马车,趁着马车减重,与夏侯婴轻车逃跑。

刘盈和鲁元公主摔在地上,绝望至极,撕心裂肺大哭。负责驾车的夏侯婴实在不忍心,叹气下车将两个孩子又抱上马车。

刘邦竟然大怒,又连着几次将孩子踹下车。但夏侯婴也是一个愣头青,生死存亡的乱军之中竟然善良无比,一次次又将孩子们抱回车上。

《史记》记载,刘邦“欲斩夏侯婴十余次”。但是杀了司机还怎么跑?最终无奈只能忍住。幸运的是,几个人最终都捡回了一条命,一起艰难逃回沛县。

成年差点嫁给匈奴

童年被父亲踹下逃命的马车,丢弃在乱军之中的阴影已经够大的了,但没想到好不容易长大的鲁元公主,并没有如想象中金枝玉叶一般高贵安稳。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鲁元公主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刘邦开始为其招驸马。当时汉朝刚刚建立,为了拉拢异性诸侯王,刘邦最终选择了赵景王张耳的儿子张敖为婿。

张敖公元前241年出,和鲁元公主母亲吕雉同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将鲁元公主嫁过去时,张敖已经39岁,而鲁元公主才十几岁,毫无争议的政治联姻。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对老夫少妻甚是恩爱,婚后很快生育一女,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处女皇后张嫣。

如果就这样相夫教子,也算得上生活美满幸福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危机很快降临在鲁元公主的头上。

错就错在她不该生在皇家,自己的命运甚至生命总是身不由己。公元200年,刘邦被亲征匈奴冒顿单于,没想到中了圈套,被围在白登七天七夜。多亏陈平脑子活,拉了好几车金珠宝贝送给匈奴单于的压寨夫人才狼狈逃了出来。

这一仗,两边相互损失都惨重,刘邦杀出重围后,自信心大受打击,向郎中娄敬寻求破解之策。

娄敬直接建议和匈奴和亲,为达到最好的和亲的效果,他还建议把长公主就是鲁元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刘邦可能已经匈奴被打怕了,想也不想就答应了这事,根本不管鲁元公主的女儿都会喊外公了。

吕后得知消息后日夜哭哭啼啼,对刘邦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怎么忍心把她抛弃,远嫁匈奴去!?”

皇帝终究不拗不过吕后,便找了个宫女以大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君主作妻子。

鲁元公主这才逃过一劫。

晚年女儿嫁给弟弟

公元前195年6月1日,汉高祖刘邦驾崩。这个几次要抛弃鲁元公主的人,终于寿终正寝了,鲁元公主的好日子快要来了吧?其实不然。

吕后在刘邦死后临朝称制,为了巩固自家利益,吕后很无耻的想出了一个被天下人唾弃的办法:

就是把自己外孙女,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嫁给给自己儿子汉惠帝刘盈为皇后。

公元前192年,鲁元公主十一岁的女儿张嫣,在外婆吕后的主持下嫁给了刘盈。

两人虽然年纪相仿,但这辈分不同实在有违人伦,刘盈可是张嫣的舅舅。

即使汉惠帝极力阻止母亲,仍然无济于事。两个人结婚的时候,汉惠帝满心抗拒的行夫妻大礼,内心对吕后十分怨恨。

没多久,自小体弱多病的汉惠帝在未央宫忧郁病逝,年仅23岁,而亲外甥女张嫣这时候才14岁

据说刘盈与张嫣至死恪守本份,没越雷池半步。张嫣也因此得到后世尊敬,但一生悲剧也由此注定。鲁元公主胳膊拧不过大腿,任由吕后安排,心中极度郁闷也郁郁寡欢。公元前187年,年龄不超过30岁的鲁元公主病逝。几年后丈夫张敖也追随她而去。

鲁元公主英年早逝,一方面可能是儿时生活居无定所导致身体孱弱,另一方面长大后处处受制于人,忧郁于心,积郁成疾。

“公主甚贤,其姿貌虽非绝丽,而举止大方,气象温雅,靓如秋云之吐华月,蔼如春风之拂名花,实世所罕觏也。”——《汉宫春色》

生在帝王家,是鲁元公主令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幸运;一生在权力倾轧中苦苦挣扎,命不由己,亦是鲁元公主令世人唏嘘不已的不幸。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普通女子一生对孜孜以求,梦想有朝一日金枝玉叶,而金枝玉叶们又何尝不是朝朝暮暮想做回一个普通人?

吕雉独女鲁元公主下场如何?鲁元公主是个怎样的人?

鲁元公主乃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与皇后吕雉的嫡长女,也是唯一的嫡女,汉惠帝刘盈的胞姐,身份尊贵无比,可惜她一生的幸福指数都远远匹配不上显赫的身份。

刘邦迎娶吕雉时,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收入微薄,刘邦还有些游手好闲,好吃好喝喜女色,动不动工作上还犯错,所以家里生计根本指望不上刘邦的薪水。

工作性质的需要,刘邦时常会押送犯人,一连几天不回家,即使没有公差,刘邦也常以忙公务为借口在外流连,所以整个刘家都是吕雉在操持。

年幼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都要跟着母亲下田干活,帮母亲织布卖钱,和古代最底层贫苦孩子别无二致。

刘邦发迹以后,全家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担心刘邦的安危,也担心这个残破的小家再受打击,天不遂人愿,很快他们就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的岁月。

楚汉之争伊始,刘邦被楚军包围,所幸天起狂风,刘邦趁乱突围逃跑,经过老家沛县时,派人去家里接妻儿老小,可是家里空无一人,想是吕雉看着情况不妙带着家人跑路了,后来刘邦在逃命路上遇见了汉惠帝与鲁元公主,就把他们带上车一起赶路,眼看楚军越追越紧,刘邦为了快点逃跑,把汉惠帝和鲁元公主踹下了马车,汉军将领夏侯婴看不下去,把孩子们捡起来放回车上,刘邦还要再推下去被阻拦,气的刘邦扬言要杀夏侯婴几十回,在夏侯婴的冒死保护下,鲁元公主姐弟两才捡回了一条命。

而刘邦父亲刘太公与吕雉逃亡路上,与楚军相遇被抓,成了楚军的人质,被扣押在楚军营里三年,鲁元公主失去母亲的庇护,跟着父亲在军营里打滚,天南地北的奔波,真是可怜的要命。

刘邦称帝后,鲁元公主得到了公主的荣耀,以为苦尽甘来,其实生活还是暗涛汹涌。当时的汉朝屡受匈奴侵袭,不堪其扰,韩王韩信、陈豨还先后叛汉投奔匈奴,而汉朝刚刚经历战争,军民疲惫,正是与民休息的时候,该怎么办才好呢?

束手无策的刘邦向谋士刘敬讨个对策,刘敬指出“匈奴的现任首领冒顿,骁勇善战,手下有三十多万精锐部队,汉朝打是打不过人家的;且冒顿是杀父弑君当上首领的,老爹的美妾都收入自己帐下,这样的人讲理也是讲不通的,软硬不吃我们拿冒顿没法啊,如今之计只能寄希望于让他的子孙臣服于汉朝,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皇后嫡出的公主嫁给冒顿,备上丰厚的嫁妆,匈奴必定大喜,尊重亲近大公主,将大汉公主生的儿子立为太子,有了姻亲关系冒顿就不会侵袭汉朝,将来太子继位更是会与大汉交好。”

刘邦听后,手动点赞,便要把鲁元公主送到匈奴和亲了。

匈奴一族以游猎为生,民风粗犷,在汉人眼里匈奴就是人间地狱,爹不心疼娘还心疼呢,吕雉日夜哭哭啼啼哀求刘邦,自己就这一双儿女怎么舍得她远嫁,鲁元公主自小跟着我们吃了多少苦,怎么还能把她往火坑里推呢,诸如此类,刘邦不堪其烦,最后同意用宫女冒充大公主去匈奴和亲,多亏了有个心疼自己的亲妈,要不鲁元公主就被狠心的爹推给了草原渣男冒顿了。

害怕刘邦再打用鲁元公主和亲的主意,吕后赶紧给她找了个婆家,是刘邦建业之初倚重的赵王张耳之子张敖,娘家势力强硬,鲁元公主的婚姻生活应该能够和顺吧!

后来刘邦有意削掉外姓诸侯,功臣加姻亲的张家也没能幸免,被褫夺赵王位,贬为宣平侯,不知道婆家会不会因此苛责于她呢?

公元前187年,鲁元公主去世;公元前182年,张敖去世。

鲁元公主婚后生育一子一女,女儿张嫣,由吕雉做主嫁给了亲舅舅汉惠帝做皇后,是为张皇后,汉惠帝不情愿这桩婚姻,对母亲的强势又无可奈何,和外甥女做了一辈子有名无实的夫妻,说到底张皇后才是最惨的那个。

儿子张偃,吕雉怜惜这个外孙父母早亡,没有兄弟扶持,将其封为鲁王,将其异母同父的兄弟张寿为乐昌侯、张侈为信都侯,吕后去世后,封号被废,汉文帝继位封其为南宫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