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辅佐其称霸,惨死后直接影响项羽一生,他是谁?
这个人就是龙且,堪称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也是项羽的发小,被封为西楚大司马。在项羽起兵抗秦以后,龙且便一直跟随,这跟刘邦比较类似,只不过刘邦的发小多一点。
龙且是项羽手下猛将,一路辅佐项羽问鼎楚霸王。原先项羽和龙且都是项梁的手下,后来项梁去世以后,龙且便誓死跟随项羽,一路斩杀秦军,捣毁秦军的有生力量。可以说灭秦之战中,天下义军都要仰仗项羽的军队。而项羽的军中,却要仰仗龙且,可见龙且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人。
而且项羽愿意将楼烦骑兵全都交给龙且统帅,这是一支强大的北狄骑兵,当年赵武灵王之所以胡服骑射,其实就是跟楼烦骑兵学来的,所以可见龙且的战斗力是十分强悍的。龙且一路跟随项羽,帮助项羽攻入咸阳城,夺取了天下。在分封诸侯的时候,龙且没有要求被分为诸侯,而是一直跟随在项羽身边,他对项羽是百分百的忠心。
龙且击败英布,使其投靠刘邦。分封天下以后,英布被封为九江王,这本身已经相当不错了。可是英布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在刘邦手下人的游说之下,英布居然叛离了项羽。项羽便吩咐龙且进攻英布,龙且带着人马冲杀到了九江国,一战便将英布击败。
无奈之下的英布,只好选择离开九江,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靠了刘邦。英布原本也是项梁手下猛将,后来成为汉初三大将之一,跟韩信、彭越是齐名的,龙且一战便击败了英布,可见的确厉害。
陈平动用离间计,范增被怀疑,可龙且却始终被信任。当年陈平在离间计中,曾经提到过项羽身边没几个可以重用的人,无非就是范增、龙且、钟离昧还有周殷这几个,所以陈平动用了离间计,让项羽成功远离了范增这个大谋士。说来也比较奇怪,项羽居然会怀疑范增,却从来不怀疑龙且对他的忠心。
龙且也没有让项羽失望,在战斗时总是身先士卒,帮助项羽打赢战争。在平时也是恭敬礼貌,从不要求过多的封赏。这也是项羽为何如此信任龙且的原因。
龙且二十万大军被韩信所败,直接导致项羽悲惨结局。当时韩信已经出道,在北方击败了赵国和齐国,并且从刘邦那里弄来了个齐王做做,此刻正在集结大军准备攻打楚国。项羽便给了龙且20万大军,认为能够抵挡韩信的人,只有龙且了,项羽自己还要跟刘邦这些盟军交战。
韩信知道龙且厉害,所以不想跟他正面交锋,双方在潍水对决。这个时候的韩信让人将沙土装在一万多个袋子里,堵住潍水上游,随后派一部分人马渡河跟龙且交战。但是韩信的要求是只能战败,结果龙且误以为韩信是害怕跟自己交战,所以越战越勇,不仅自己亲自出马,半数的人马也渡过潍水。
就在这个时候,韩信吩咐人将潍水上游的沙袋决口,大水将龙且大军彻底淹没,韩信趁机掩杀,结果龙且20万大军全军覆没,龙且本人也被丁复斩杀。
龙且的死,让项羽彻底感到了恐慌,因为龙且所带去的是项羽手中的精锐人马,包括了楼烦骑兵。所以失去龙且的项羽,从此一蹶不振,最终导致了失败。可以说龙且的死是影响项羽一生的重要原因。
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辅佐其称霸,惨死后直接影响项羽一生,他是谁?
项羽手下有五位大将,分别为季布、钟离昧、英布、龙且、虞子期等。如题目所说,他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辅佐其称霸,惨死后直接影响项羽的一生,可知他就是龙且。
影视剧中的英布
1. 英布最先在项羽手下,取得了不少的功绩,与项羽联军大破章邯军队。英布在作战中,常为先锋,深得项羽的器重,后项羽分封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安。汉二年,项羽出兵伐齐,英布托病只派几千人出兵,后在刘邦的离间之下投降刘邦。
影视剧中的季布
2. 季布靠勇敢在楚地闻名,他亲身消灭敌军,拔取敌人军旗多次,多次击败刘邦的军队,项羽败亡后,被汉高祖刘邦悬赏缉拿,后在夏侯婴说情下,刘邦饶赦了他,并拜他为郎中。
影视剧中的钟离昧
3.钟离昧。其也是项羽麾下的大将,多次战役使得刘邦都受到重创,在前203年刘邦被困于荥阳,刘邦求和而不得,于是采用陈平之计,委派说客离间项羽与诸将之间的关系,最终项羽果然上当,很多忠臣良将被怀疑,很多人纷纷离开,钟离昧也逐渐失去项羽的信任,最终在垓下之战时逃离楚军营。项羽死后逃往韩信处,最终韩信为自保杀掉钟离昧将人头献给刘邦。
4. 虞子期,其实这个人物是历史演义小说中虚构的,在《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中均为发现有关虞子期的只言片语,如果作为项羽麾下的五大将之一,这个不可能的。最早见于甄伟的《西汉通俗演义》,到清朝,被小说家、历史学家蔡东藩引入他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中。
所以,项羽传说中麾下的五员大将其中三元大将不是投靠刘邦,就是背离项羽,与题目所说的完全不一致,所以,题目所说的就是龙且。
影视剧中的龙且
龙且,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自幼同项羽一起长大,关系不一般,可谓是好兄弟,后跟随项羽叔父项梁起义,后与田荣合军救东阿,大破秦军。后项羽派龙且率十万大军攻打英布,将英布打的大败,英布从九江逃跑归顺刘邦。前203年,项羽闻韩信进军河北,攻打齐国和赵国,进而要进攻楚国,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大军前往攻之,最终因受韩信诈败水淹之计,最终被汉骑将灌婴手下丁复斩杀,楚军大败。
而项羽闻龙且军被韩信破,则恐,一个“恐”字真实的表现出当时项羽的实际感受和想法,因为纵观当时的项羽,整个发展形势对其是极其不利的。
首先,手下第一勇猛且最信任的龙且被斩杀,相当于自己没有了一直胳臂,况且在刘邦实行离间之后,很多忠臣良将都离开了他,其已经没有几个能够勇猛拼杀的大将了,与刘邦集团相比,武将行列明显薄弱很多。
其次,项羽派给龙且的二十万大军都是精锐之师,经龙且与韩信的维水之战,龙且的被斩,二十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当时项羽总体兵力也就是四十多万,这一站就损失自己一半的兵力。
第三,刘邦集团整体实力的迅猛提升。此时的刘邦集虽然之前在与作战中遭遇几次打败,但是他的整体实力是在不断上升的,特别是很多项羽所封的王都倾向于刘备集团,这在无形中壮大的刘邦集团。同时,刘邦集权有非常善于收买人心,深得百姓的拥戴,而项羽的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他的群众基础自然没有刘邦集团稳固。
所以,龙且的死,给本来就形势严峻的项羽当头一棒,进一步削弱了他的整体战斗实力,为最终失败也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辅佐其称霸,惨死后直接影响项羽一生,他是谁?
我觉得这个人,应该是龙且。
项羽手下也不是无人,文有范增,武有龙且、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周殷、曹咎等。
但刘邦谋士陈平曾说过:“忠于项羽的人只有范增、龙且、周殷等几个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可以被拉拢的。”的确,像英布,就背楚而去。而且,尤为可惜的是,项羽还中了刘邦的反间计,放逐了范增。
但龙且,其忠心已达敌方。其勇猛也足为项羽臂膀。
龙且与项羽一起长大,情同兄弟。
他对项羽十分忠心,英布背楚后,他奉项羽命,点兵十万去打英布,攻破英布老巢九江,使得英布逃离九江。
公元前203年十月,项羽听闻韩信要来攻楚,于是派龙且率军20万出击。十一月,龙且与韩信潍水对阵。
韩信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壅塞潍水上流。随后率一半军队涉水进击龙且之阵,龙且以为机会来了,于是率军渡江进击。这时韩信决堤淹龙且军,并挥军猛烈截杀。龙且在此战中被丁复斩首。
项羽闻龙且军被韩信破,刚恐。项羽为什么“恐”?
因为好兄弟死了,还是个勇猛的好兄弟,臂膀已断,自己似乎岌岌可危。
而形势也的确如此,潍水之战失败,意味阗楚军失了齐鲁,彭城危矣。
韩信与刘邦,从东西两方对自己形成了合围之势。
此时的项羽,眼睁睁地看着汉军围了上来。四顾无可信赖之辈,心内明了大势已去。
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辅佐其称霸,惨死后直接影响项羽一生,他是谁?
如果给项羽麾下选出一个“五虎上将”,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比如韩信、龙且、英布、季布、钟离眜等人都够资格,可惜乱世王者、命运多舛,随着项羽的崛起与没落,所有人也不过是滚滚江水淘尽的英雄。
项羽慧眼不识金,当他回首向来萧瑟处的时候,韩信早已成为了刘邦手中的利剑。英布英勇善战、独挡一面,但暴发户的人生经历让他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这样的人身上唯一缺少的就是忠诚。龙且、季布、钟离眜都是项羽的左膀右臂,季布一诺千金,名声在外,最终为称帝后的所用,官拜中郎将。钟离眛的人头为好友韩信献媚于刘邦。只有龙且为项羽出生入死,最终马革裹尸,诠释了一位最壮烈的军人精神。
其实,项羽的失败不仅仅是龙且的惨死,还有战略上严重的失误。最初项羽轻视刘邦,而当刘邦袭击彭城之后,项羽又把刘邦当成了唯一的敌人,势必灭之而后快。然而项羽并没有冷静分析当前的形势,而是怀着一颗自负、狂悖、焦躁不安的心从梁国直插汉军,与刘邦在荥阳、城皋、广武一带展开对决。这样一来,项羽的侧翼及后方全部暴露给了梁王彭越。
彭越海盗出身,游击战术运用的活灵活现,本来就因项羽的封分不公而心生忌恨,这样一来正好给了他出气的机会。于是彭越四处骚扰项羽,就像苍蝇一样盘旋在项羽的头上,挥之不去,阴魂不散。最终搞得项羽疲惫不堪,就连粮食补给都成了问题。因此项羽才无法集中精力彻底消灭刘邦,这就给了刘邦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卷土重来的机会,双方陷入长达近四年的拉锯战。
而当韩信战领齐国后,项羽则完全陷入了刘邦的包围,因此不得不去派人说服韩信自立,那怕是保持中立,项羽才能摆脱腹背受敌的局面。但是韩信态度明确,只对刘邦效忠,所以项羽举得已分兵20万给大将龙且,北上钳制韩信。没想到龙且好大喜功,根本没有把韩信放在眼里,他想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韩信,然后与再项羽合兵对抗刘邦。最终,龙且为自己的轻敌冒进付出了惨烈的代价,经澭水一战,韩信毫发无损,自己折戟沉沙。
随后,韩信直取彭城,项羽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手中只剩下仅存10万士气低迷的士兵,无奈之下只好与刘邦鸿沟讲合。刘邦表面同意和解,暗中钩织却了一张大网,最终把项羽围歼于垓下。主观上讲,项羽的失败与最初的战略部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客观上龙且的死,才是项羽的失败成为了定局。
项羽最信任的人就是龙且,当年陈平使用反间计把项羽集团搞得支离破碎,所有人备受猜忌,就连亚父范增都卷铺盖走人,唯有龙且一如既往的受到项羽的信用。可惜龙且为项羽提前上演了一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扼腕叹息!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辅佐其称霸,惨死后直接影响项羽一生,他是谁?
项羽手下的大将,惨死沙场的只有龙且曹咎。要说猛将,那也就是龙且了。
龙且在项羽手下,战功卓著,连英布都不是他的对手。
可能是避讳刘邦楚汉战争时期但经历,项羽手下大将除了季布后来在汉朝为官,其他人都没有多少记述。不过从陈平用反间计的描述,项羽重用的手下不多。龙且就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后来陈平使反间计的时候,范增和钟离昧都被项羽怀疑,但龙且、曹咎依然被重用这就足够看出龙且在项羽心中的地位了。
当时,项羽被刘邦牵制在荥阳成皋前线,离开一次就吃一次败仗,所以只有派手下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去稳定其他战场。龙且就是唯一的人选。
潍水之战,项羽将一半的总兵力二十万大军交给龙且,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谁知道龙且大败,全军覆没。
项羽因此战略形势大坏,局面不可收拾,虽然几经挣扎,最后也只能走向灭亡。
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辅佐其称霸,惨死后直接影响项羽一生,他是谁?
项羽用人任人唯亲,其他基本都不是太信任,连他的亚父范增也被他排挤走了。这样的情况下项羽真正能用的猛将数量非常少,龙且和项羽是同乡一起长大,始终跟随,项羽比较信任他,但也并不是完全信任他。要说项羽的第一猛将只有龙且此人了。(龙且动漫形象)
龙且战功如何?怎么死的?龙且跟随项梁、项羽南征北战。公元前206年,龙且和项他(项羽的族侄)在定陶南与曹参、灌婴作战失利;项羽后将娄烦(楼烦)骑兵(项羽花钱请的雇佣兵)全部交给龙且,公元前204年,英布反西楚项羽,龙且和项声(项羽家族人)率军10万,一举击溃英布。
通过以上龙且领军作战的经历,可以看出项羽的用人非常谨慎,每一支大军一般都有项氏一族的成员跟随,龙且也不例外。
公元前204年,刘邦和项羽签订鸿沟盟约,项羽大军撤退时,刘邦背弃盟约进攻项羽。此时韩信也背弃盟约进攻齐国田广,将齐国打的大败,为了保护自己的侧翼和都城,项羽派遣龙且、项声等领军20万抵御韩信,20万军队是项羽全部军队的一半。
龙且在骨子里看不起韩信,韩信原来在项羽手下做过执戟郎,是项羽一个普通卫士军官。公元前204年11月,龙且大军和齐国军队与韩信大军对峙于潍水(山东潍坊河流)两岸。(潍水之战,韩信堵塞潍水形象图)
韩信在双方决战的当天夜里,命令士兵装填了一万多沙土袋子,堵塞潍水的上游,这样潍水的河流非常浅。韩信命令一半士兵大举渡河进攻龙且的联军,韩信的士兵交战没有多久就开始假装败退,丢盔卸甲,旗帜满地,纷纷逃过潍水。龙且看到韩信部队大败,立即起全军进攻,当龙且的部队渡河到一半的时候,韩信的士兵将堵塞的上游沙袋全部拆除,水流汹涌而下将龙且的部队一分为二,死伤惨重。韩信对渡过河的龙且部队进行截击,龙且惨被灌婴的手下丁复斩首。这就是著名的“潍水之战”。
轻敌冒进是龙且被杀的主要原因。
龙且死后对项羽有何影响?龙且战死后,尚没有渡河的楚军和齐军纷纷逃散,韩信派军追击,几乎全歼。潍水之战是楚汉战争的转折点,这是除项羽率领的军队以外最强大的楚国军队,一旦被消灭,项羽的军队就成了孤军。整个楚汉战争的形势已经非常清晰,从战略态势上看,项羽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从个人感情上讲,龙且是项羽的左膀右臂,是他值得信赖的“外人”,他的死对项羽的心理产生了冲击,非常伤心,悲观情绪已经蔓延。这样的心里状态,对项羽以后的作战影响非常大,哀莫大于心死。(项羽剧照)
龙且的死,虞姬的死,周围亲信朋友战死,最后导致项羽自刎于乌江,项羽应该是有心理缺陷的。如果是刘邦,他会自己率先逃跑,好死不如赖活着,来日方长!
丁复其人?丁复是汉初十八列侯之一的阳都侯,食邑7800户,他主要的战功是斩杀项羽大将龙且,随后跟随韩信、灌婴消灭了项羽。(楼烦骑兵)
为啥他这么厉害呐?原来刘邦手下的娄烦(楼烦)军队主要是丁复负责率领,作战非常勇猛。楼烦是北狄的一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学习的娄烦人。公元前127年,楼烦王被卫青赶走,从此楼烦就消失在茫茫草原上了,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