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抚远大将军以后,为何能私藏了400多万两银子?

年羹尧是什么人?他是雍正最信任的大将军,是掌握十万大军的西北老大,也是雍正的大舅哥。这样的身份,会没有钱吗?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年羹尧的身价是绝对不止四百万两白银这么少的。这跟同样是皇帝宠臣的和珅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么年羹尧的发家历史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他从进士毕业以后,便跟着雍正四处实习。

出人意料的是,年羹尧这个大将军,居然是文官出身,而且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可以说明他的脑子不是一般的好。文武双全的人还是很吃香的,所以年羹尧刚刚得到了进士的称号后,便被当时的四阿哥胤禛给看上了,并且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历练。而当时的胤禛在南下处理案件的时候,年羹尧一直都跟随着他,得到了非常好的实习机会。这也是年羹尧从众多进士当中脱颖而出的起因。后来年羹尧离开了雍正,开始了自己单打独斗的职业生涯,也奠定了他后来武将的身份。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开始发财了。

第二,血洗江夏镇,获得天价财宝。

在九龙夺嫡的过程中,年羹尧是百分之百支持雍正的,所以当雍正发出了命令来收拾刘八女的时候,年羹尧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就果断屠杀光了江夏镇。他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很简答,那就是不能让外人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因为他要在这里大肆抢掠,整个江夏镇所有的财宝都成为了年羹尧的囊中之物,你觉得他没有钱吗?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大富翁,出手变得也阔绰了起来。他到了胤禛府上的时候,还送了李卫他们一人一只戒指,其实这就是他在江夏镇那边抢来的。

第三,在军中亏空国家的银两,实行军中潜规则。

当时的年羹尧已经成为了四川提督,手握重兵。后来更是成为了西北的大将军,掌握十多万军队的生死。所以他的权力十分大,这满清政府所提供的粮饷都必须要经过年羹尧的审批才能发放下去,而这个时候年羹尧完全可以大肆贪污。而且当时谎报上班人员数量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年羹尧自然也是做了不少这样的事情。多一个人的名额,就可以向朝廷多要一份粮饷,这可是军官们的一大收入来源。在西北多年的年羹尧一定是积攒了大量钱财。

第四,被贬谪后依旧花钱大度,因为他有很多钱。

人不可能永远都走运的,所以年羹尧的好运也到了头。当他从蒙古王爷那儿纳妾回来以后,却发现自己的大将军位置被人抢了,抢位置的居然就是他自己的手下岳钟琪。而此刻他的手下也都被替换了,所以他在这里完全丧失了军权。但是他是雍正皇帝的红人,也是昔日杀人如麻的大将军,所以没有人敢抄家。这个时候的年羹尧离开西北时,带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这也是他的私人财产,不会有人敢打他的主意。所以即使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吃穿用度依旧跟当年一样,就是这个道理,毕竟兜里有钱嘛!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抚远大将军以后,为何能私藏了400多万两银子?

年羹尧在权势的巅峰时期,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有着400万两银子的小金库本就不足为奇。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在康熙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担任封疆大吏,在雍正朝时期,凭借在西北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为雍正誉为“恩人”,不仅自己是位高权重,深受雍正的宠爱与信任,就连年家上下也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和待遇。

此时的年羹尧正处于权势的巅峰时期,而被荣誉和地位冲昏头脑的年羹尧也随即开始了自己的作死行为,不断的贪污腐败,聚拢钱财,结党营私,同时更是目无君主,生活奢靡,挥霍无度。

这个时期的年羹尧想要攒下400万两的小金库并非难事,而纵观剧情前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年羹尧财富的主要来源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来自于年羹尧瞒报截留的财富。

血洗江夏镇,侵占任伯安、刘八女的财富就是最好的例证。当时任伯安和刘八女是九阿哥的财神爷,在当时的全国也是能排上个的富豪,而年羹尧在血洗了江夏镇之后,随即将江夏镇上所有的财富,包括钱粮、珠宝、珍品等全部拉回了四川而没有向雍正汇报,就连邬思道都说“年羹尧这笔财发的不小呀。”其实不仅是这一次,在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四川巡抚期间,这样的事情也必然是常态的。

而这也成为了年羹尧巨额财富的重要来源。

其次,就是来自于下面人的孝敬。

年羹尧在康熙时期就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在雍正登基后,更是位极人臣,同时借着雍正对于他的信任与依仗,年羹尧更是结党营私,大肆为自己下面的人牟利,世人称之为“年选”。而这些官员为了讨好年羹尧,必然也会竭尽所能的“报答”年羹尧,而其他人为了自己的虔诚也会极力攀附上年羹尧,使得年羹尧也凭借此累积了大量的财富。

再次,就是年羹尧来利用官场“潜规则”而累积的银子。

当军官可扣军饷,当地方官依靠火耗牟利,这些都是官场上一直一来的“潜规则”,长期出任地方大员与军队要职的年羹尧必然是非常明白,所以他才会极力反对孙嘉诚在西北推行新政,原因就是在于孙嘉诚这是直接触动了年羹尧的利益,因而才会为年羹尧所记恨而杀掉,由此可见,这一块的利益对于年羹尧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

所以,这样看来,年羹尧积累财富的渠道如此广泛,因而年羹尧能够攒下400万两的小金库在自己落难之时分给家人也就变得不足为奇。

年羹尧之所以能将这400万两私藏,原因同八阿哥胤禩留下800万两一样,因为没有人搜身彻查。

弘时在奉旨抄八阿哥胤禩的家的时候,胤禩欲擒故纵,说自己身上有上千万两的财富,可是弘时为了避免雍正的猜忌,同时也是给自己的叔叔一分敬重,因而没有选择搜身,而这也使得八阿哥胤禩最终能留下800万两的巨额财富给到家人。

年羹尧也是一样,《雍正王朝》中,对于年羹尧的处罚最开始不断的降级,最终赐死,只字未提抄家之事,所以才有了年羹尧离开西北大营前往杭州之时,财物带了几大车。

即便是雍正后来真的抄墨了年羹尧的家财,但是凭借年羹尧的曾经的威望和雍正的特殊关系,在年羹尧未被雍正处死之前,谁也不敢真的对年羹尧轻举妄动,更不会进行搜身彻查。而这400万两白银也就最终能够留存下来,让年羹尧能够交代给他的家人。

如果不是年羹尧的挥霍无度以及后来的与雍正“死磕”,年羹尧能留给家人的将会更多。

年羹尧在西北行军打仗之计,吃穿用度都是朝廷拨付,包括年羹尧中军大营的开销,四川那片专供年羹尧的菜地,还是1000多人的转运费用,都是朝廷在帮着年羹尧承担的。包括后来的与蒙古王的会晤,也是用朝廷的资源为自己换取了美人。

而被贬到杭州后,年羹尧的生活依旧奢靡,但是此时的年羹尧已经不是在西北一手遮天的时候,他的生活配给都是浙江和杭州地方官按照朝廷的标准和制度进行配给,年羹尧如果还要保持原来的标准,那就需要的是自掏腰包。可是年羹尧作死式的非常和雍正争这口气,打这个擂台,坚持同以往的生活一样,这样也使得年羹尧花费了大量的财富,更是加剧了雍正对于他的憎恨。

如果年羹尧从调离西北的一开始就想到了这样的结局,或许能留下来的也将远不止400万两了。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抚远大将军以后,为何能私藏了400多万两银子?

首先,我们看一下年羹尧崛起的过程。在雍亲王胤禛的极力推荐下,年羹尧担任了四川提督,也就是四川省的军队最高长官,负责管理全省的绿营军。从这个时候开始,年羹尧进入了封疆大吏的行列。随后,年羹尧又担任了陕甘总督、抚远大将军等职务。这些职务都是肥缺,按照清朝的规矩,肯定有很大灰色收入。根据朝廷的规矩,一品大员每年的俸禄只有100多两银子,这点钱连一个月都不够。但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们根本不缺银子,因为封疆大吏有各种收入渠道。每年最少收入20万两以上,年羹尧担任了提督、总督等官职,自然也积攒了一笔不少的银子。

由于西北战局的需要,雍正皇帝任命自己的心腹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认真的说,抚远大将军这个称号是临时性的,并没有实际品级。但朝廷给予了很大的权力,年羹尧可以管理青海、甘肃、陕西、四川等地的驻军和官员。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自己的生活非常奢侈。整个西北大军每个月就要消耗几百万两银子,年羹尧作为顶头上司,肯定会截流一部分。此外,年羹尧有权力向朝廷举荐官员,这被称为年选。那些官员们为了升官,自然要贿赂年羹尧,这是年羹尧的另一个收入。 在电视剧中,河南省的河道和江苏省的按察使,都是年羹尧举荐的。年羹尧举荐的官员肯定不仅仅只有这几个人,所以说,依靠各方面的收入,年羹尧积攒几百万两银子根本不是问题。

年羹尧这个人非常的好色,在西北打仗期间,年羹尧收纳了好几个小妾。到了晚上,年羹尧需要翻牌子决定哪个小妾侍寝,这是皇帝才有的特权。年羹尧获得了一些胜利以后,开始日益骄狂,对各地的总督和巡抚们呼来喝去。对于其他中低级的官员,则是说杀就杀。朝中对年羹尧非常的不满,就连雍正皇帝也是忍无可忍。 最终,利用年羹尧外出的机会,雍正皇帝命令岳钟琪接管了西北大军。等年羹尧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调动军队了。年羹尧从抚远大将军调任杭州将军,杭州将军也是一品大员,但明显不如抚远大将军。

年羹尧不甘心,仍在和雍正皇帝怄气,这更加激怒了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把年羹尧一贬再贬,连年羹尧也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年羹尧的家奴中,有一个家奴跟了年羹尧几十年,忠心耿耿。年羹尧把自己的几个小妾都交给了这个家奴,让家奴带她们走。同时,年羹尧拿出了400多万两银子的银票。认真的说,这些银子足够从雍正朝花到光绪朝。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年羹尧确实存在贪污腐败的问题。

年羹尧最后成了杭州城门的一个看守,到达杭州以后,需要向基层的知县报到。知县要求年羹尧下跪请安,年羹尧毕竟是封疆大吏,根本看不上这个小小的知县。年羹尧请出了黄马褂,知县看到黄马褂,不得不下跪磕头。不过,知县随后就开始向朝廷汇报,年羹尧仍在“摆谱。”雍正皇帝非常生气,命令年羹尧自杀,两江总督李卫负责执行这个任务。年羹尧在生命的尽头,与一个牧童下棋,而且还输了。此时的年羹尧明显已经放下了一切,颇有点好了歌的味道。但李卫到了,在一群官兵的监视下,年羹尧在城门洞里自杀。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抚远大将军以后,为何能私藏了400多万两银子?

导读:年羹尧宁死不认错严重暴露了他政治情商低下的硬伤。他自持西北平叛的大功甚至对雍正的帝位有存亡继绝的作用,所以雍正不应该这么对待他。可惜他不了解帝王这种生物,冷酷无情。套用一句台词:小孩子才分对错,成人只看利弊。年羹尧既轴又犯矫情,这又不是谈对象或者兄弟间闹别扭。这涉及到帝王尊严,无论雍正对错他想让你死这就是结果。帝王已经习惯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论条,那么年羹尧还想跟皇帝分辨一下是非曲直岂不是太天真吗?再说就年羹尧犯的这些错,即使放到现代社会的职场也不会太受重用。

无论是在什么年代功高震主都不是一个好现象,所以该收着点才能有好下场。更别说封建社会的皇权时代了,所有妄图挑战皇权尊严的行为下场一定是悲惨的。年羹尧有大功劳不假;和雍正有多年的主仆情谊也不假;有妹妹年妃帮自己吹风也不假,但是这一切跟皇帝的尊严相比都一文不值。有情有义的帝王本来就属于稀有动物,更何况早就被年羹尧僭越、贪腐等毫无人臣之礼的行为气得火冒三丈的雍正了。

雍正继位从西北召回大将军王,年羹尧、雍正君臣共渡难关

雍正继位之初,第一件事就是以奔丧为名召回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王老十四回京。雍正也害怕老十四起兵造反,所以命令山西布政使李卫给西北大军的粮食从一月一给变成一天一给。在随时可以切断军粮的情况下,派图里琛带着圣旨去西北带回老十四胤禵。在返程过程中为预防意外,还派年羹尧派三千绿营兵尾随。同时任命年羹尧担任抚远大将军,接替老十四负责西北平叛事务。

雍正即位之初千头万绪,他也想雷厉风行办几件大事。雍正也想让天下臣民和八爷党看看自己的作为。可惜天不佑人,头两脚就臭了:首开恩科就发生了科考舞弊案;自己下诏褒奖的天下第一巡抚诺敏弄虚作假,以欺骗的手段来填补藩库亏空。如果自己亲自任命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再不能消灭叛军主力,那简直让天下臣民和八爷党看了天大的笑话甚至雍正的皇位都坐不稳。

为了平定西北叛乱,年羹尧调动20多万大军将青海团团围住但是依然没有找到叛军主力。为了维持西北大军的消耗,不说粮食就是饷银都需要20多万两。一个月700万两,这个巨大的消耗不但掏空了国库还逼得雍正不得不抄贪官的家不足军饷。这让天下怨声载道,面对巨大压力无论雍正和年羹尧都像坐在了火山堆上。一旦平叛有失内忧外患一起爆发,雍正和年羹尧都没有好果子吃。可以说年羹尧和雍正这对君臣需要共渡难关,无论如何要打赢这场仗。

年羹尧自私自利左右逢源的个性

年羹尧虽然在《雍正王朝》剧中是四王爷胤禛的包衣奴才,但是并不像其他奴才那样对主子忠心耿耿。他要的是权力和地位,投机钻营的手段运用得炉火纯青。

第一次:在四王爷胤禛江南筹款赈灾的时候,年羹尧就私自从杭州驻地来到江南。为的就是在赈灾过程中立功好留在北京,方便钻营升官。果然由于事情办得漂亮,年羹尧在老八的保举下被升职为四川提督。年羹尧去八爷府磕头感谢,虽然一句话没说但是从此二人有了交通的桥梁。说白点,年羹尧打算在主子胤禛和八王爷胤禩之间左右逢源、两头下注。

第二次:因办理百官行述案件,胤禛和胤祥哥俩定计对于刘八女和任伯安先放后抓。年羹尧在办案途中还抽空去拜访随皇上南巡的上书房大臣张廷玉。结果张廷玉早就知道他的为人,奉劝了一句

“希望您多一点仁心,少一点戾气。这不但是百姓的福分,也是你自己的福分。”

但是年羹尧毫不放在心上,在江夏镇拿到当票后对全镇700多口人灭口。为的就是吞没刘八女世代积累的几百万两银子,但是都私吞了跟主子胤禛一个字都没提。

第三次:四阿哥胤禛和邬先生定计用大将军王和老十四交换陕甘总督的职位。明令下达后年羹尧还以为是老十四和老八起的作用,在没有告知胤禛的情况下私自进京去八爷府拜谢。这惹恼了胤禛,威胁要把年羹尧的陕甘总督的任命文书收回。年羹尧这才知道拜错了大神,道歉认错甚至帮胤禛洗脚来弥补。

第四次:在西北平叛时,老九代表八爷党去拉拢年羹尧为以后举事准备。年羹尧的态度是既不拒绝,也不谈成的接受。收了九阿哥的银票,也没有给个准话。这是年羹尧一惯的作风,先看谁能获胜就投向那边。以自己手中20万大军委筹码,妄图在雍正和老八之间左右逢源。

有养寇自重嫌疑僭越毫无人臣之礼等挑战皇权的行为让雍正无法忍受

年羹尧只是一个抚远大将军,这是一个临时官衔没有具体品级。但是却因为西北平叛的需要,掌控了西北数省军政大权。根据雍正发出的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年羹尧突然之间掌控了如此大的权力,满足了他对权力的渴求。自己任命的官吏被称为年选;贪污数百万两军饷;私受蒙古小妾;发给督抚的文书称令谕等等。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待遇。

为了长久地掌控权力,也许年羹尧真的生出了养寇自重的心思。因为罗卜藏丹津一日不灭,自己的权力就一日不减。天下的饷银和粮食就会源源不断,身兼数省军政大权也不会被收回。别看年羹尧很着急,其实他巴不得能多对峙一段时间。也许埋伏在百里之内法轮寺的叛军主力的粮草就来自年羹尧的中军行辕,否则怎么会每天消耗三万两银子这么大数目。可惜被邬思道点破,年羹尧无奈只能平定了叛军主力。

捷报传来,雍正给年羹尧信中所说的“你不但是大清的恩人,也是我的恩人”。这些话是雍正在如释重负的情况下,心神激荡所说。一般我们成年人都知道,这些话不能当真。一旦对方冷静下来,君臣礼法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可年羹尧就把这些当真了,可见轻伤的硬伤。

在年羹尧回京的时候,恼火的老八耍了心眼让百官跪迎。年羹尧虽然有点不知所措,但是依然没有下马。这么明显的僭越行为,也许在年羹尧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接下来面对超规格的赏赐:赏穿四龙团龙袍、赏赐三眼花翎,加太子太傅衔,年羹尧都随手结果都没有跪接。也许雍正也不知道赏赐什么了,甚至说出“即使赏你一个王爷也不过分”的话来。这就更让志得意满的年羹尧觉得很多待遇就是应当应分得了。如果只是这些,也许年羹尧还罪不至死。但是接下来西北大将代表热的汗流浃背,雍正让大家卸甲凉快凉快。这些将军都看年羹尧的脸色,年羹尧居然没有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还舔着脸说“既然皇上让你们卸甲,就凉快凉快吧”。

雍正看到年羹尧居然把朝廷大军当成了私军,比当年的大将军王胤禵做的还过分。这是任何帝王都不允许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无法翻脸。但是为接下来的清算埋下了伏笔。随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雍正在明确表露出不满的情绪后大臣们纷纷落井下石弹劾年羹尧。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就是这个意思。

年羹尧被一贬再贬,从陕甘总督、杭州将军最后成了一个看门的老卒。但是愤懑的年羹尧想不通为什么雍正这么对待自己,誓不低头整天穿着黄马褂晃来晃去。终于惹恼了雍正,在放牛娃的童谣声中被毒酒鸩杀。

小结:

年羹尧虽然谋略、手腕都不算低,但是他没看明白帝王这种生物的健忘、凉薄的天性。相信了帝王的戏言,还妄图更雍正掰扯掰扯。这在封建皇权时代是典型的找死行为,最后被李卫带来的一杯毒酒鸩杀。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抚远大将军以后,为何能私藏了400多万两银子?

这400多万两银子也是逐渐积累的,从江夏镇时候就开始了。年羹尧被罢免抚远大将军后,成为了杭州将军。虽然地位不如以前,但是杭州将军仍然是不亚于总督的高官。所以还是有能力私藏这么多银子的。

任伯安和刘八女是九阿哥的财神爷,年羹尧在血洗了江夏镇之后,随即将江夏镇上所有的财富,包括钱粮、珠宝、珍品等全部拉回了四川。邬思道说,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呀。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的时候,利用职务之便,肯定也攒了不少钱。

成为抚远大将军后,西北官员的任免都由年羹尧一个人说了算,这其中捞的钱自然是非常多的。再说从朝提直接要来的,每天耗费钱粮20万两,朝提也不得不给。年羹尧的大将军行辕每天就要耗费钱粮3万两银子。专门安排一千多人从四川运送新鲜的蔬菜。他是多能花?一天三万两?剩下的自然是都被年羹尧给贪了。

成了杭州将军后,年羹尧吃个小炒肉,只取整个猪的一条里脊吃,几十亩地专门给年羹尧种菜吃,每颗白菜只取一个菜心。如此铺张,年羹尧也花得起啊。

年羹尧的哥哥年法尧、秘书、幕僚等都冒领军功,加官晋爵。而他收受的其他贿赂则多达上百万两,这还不包括珠宝等奢侈品。至于贪污,数额就更是惊人了,虚报军需费用多达300多万两,侵吞手下俸禄15万两。最后剩下400万两已经是在他铺张浪费的基础上了,要不然剩下的肯定更多。

由于雍正没直接把年羹尧处死,杭州将军地位也很高,也没人敢得罪他,也没有抄家,剩下的钱自然是都能留下了。直到处死年羹尧,才算是彻底清算他的势力和财产。

年羹尧利用职权贪污多年,攒了很多钱,要不是生活奢侈,能剩下更多的钱。只有雍正决定清算他的时候,才能查他的全部财产。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被罢免抚远大将军以后,为何能私藏了400多万两银子?

年羹尧出身于奴才,也就是说是四爷府上出去,基本上年羹尧就是四爷的人,年羹尧首先是个参将,之后担任总兵,再之后就是陕甘总督,成为封疆大吏。

年羹尧平步青云,一路之上,除了自己有出色的能力之外,还有老四雍正对他的大胆任用。官位最高的时候是大将军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位高权重。

年羹尧在西北打战的时候,每天耗费钱粮20万两,基本上朝廷也捉襟见肘,但是年羹尧的大将军行辕却每天耗费钱粮3万两银子,可以说年羹尧此人是罪魁祸首。

在年羹尧打了胜战之后,朝廷几乎都是一座空城,年羹尧不管不顾,直接拿出一份有几百个人的封赏名单,丝毫不给雍正面子。

这个时候年羹尧每个月要朝廷150万两的银子,自己也开始在西北称王称霸,西湖从四川,云贵,陕西等地方的官员任命都是年羹尧一手提拔。活脱脱一个西北王。

此时的他买官卖官,结党营私,聚拢钱财,挥霍无度。这个时候年羹尧积攒400万两银子可以说并非难事,那么他的财富从何而来呢?

首先是在江夏镇的事情,侵占任伯安、刘八女的财富就是最好的例证。当时任伯安和刘八女是九阿哥的财神爷,在当时的全国也是能排上个的富豪,而年羹尧在血洗了江夏镇之后,随即将江夏镇上所有的财富,包括钱粮、珠宝、珍品等全部拉回了四川而没有向雍正汇报,邬思道说道,这个可不是一笔小钱呀。可见年羹尧此时已经是非常富裕了。

同样如此,在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的时候,这种事情估计没有少干。只是一直都不汇报。

在年羹尧成为大将军王之后,几乎西北一带所有的官员,税收都是年羹尧一手操办,年羹尧极力反对孙嘉诚在西北的新政,直接触动了年羹尧的利益。

光这两项收益就远远不止400万两,在八爷落难之后,随手就拿出一张800万两银子的支票,看得出来,八爷也是富可敌国。年羹尧是逐级降职的,所以他有时间去整理他的财务,但是凭借和雍正的关系,地方官员不敢妄自查抄年羹尧的家产,所以雍正处死年羹尧之前,谁也是好言相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