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错失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谢谢邀请,关羽是蜀汉最重要的大将,但是他并不是核心人物。刘备才是蜀汉的核心人物,刘备的去世直接导致蜀汉不知何去何从。但是刘备是蜀汉前期的核心人物,在刘备去世以后,蜀汉几乎换了一副面貌,而这个时候的诸葛亮成为了蜀汉的核心人物。马谡是诸葛亮的亲传弟子,所以马谡失去街亭这件事,对诸葛亮的打击非常大。那么它跟前面两件事比起来,是不是更重要呢?我们分析一下。
第一,关羽败走麦城后,蜀汉失去了荆州大片土地。在诸葛亮和刘备的努力之下,他们终于拿下了人生中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那就是荆州的地盘。但是刘备是有帝王之志的,他不会只在荆州这一块地盘上吊死,所以他的目光再次看向了益州。而荆州便交给了关羽来掌管,关羽做了荆州的一把手以后,本来是看管的十分好的。只不过被卑鄙小人孙权在背后捅了一刀,使得他彻底失去了控制荆州的能力。那么这件事对蜀汉的未来影响多大呢?首先最明显的就是蜀汉失去了一块重要的地盘。其次便是引发了后来的夷陵之战,再则蜀汉北伐的一条重要通道被堵死了,从此蜀汉开始走下坡了。
第二,刘备夷陵之战战败以后,自己死了不说,还搭上了蜀汉的有生力量。刘备作为蜀汉的核心人物,他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在关羽去世后不久,刘备宣布对东吴的战争。这是一场灭国之战,谁都想不到刘备会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非要跟东吴的孙权玩命。孙权这个时候也慌了,好在有陆逊这么一个奇才在他身边,最终化险为夷,将这件事给解决了。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不仅丧失了蜀汉的有生力量,而且还把自己给玩死了。这个时候的蜀汉处于非常危险的阶段,首先蜀汉的皇帝死了,其次蜀汉的大军没了,这个政权还能维持性下去吗?谁都不清楚。如果没有诸葛亮后期的维持,那蜀汉在刘备战死后,就已经灭亡了。
第三,街亭是诸葛亮北伐的战略要地,马谡丢了这里,断送了诸葛亮北伐的前途。在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力挽狂澜,将危难之中的蜀汉挽救了回来。这还不算完,他平定了内部的叛乱以后,便将手伸到了北方,因为他准备北伐了。诸葛亮十分清楚,蜀汉唯一的出路就是北伐,只有打败了曹魏,他们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所以诸葛亮执政的十二年中,连续进行了六次北伐,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就是第一次的北伐。这个时候北伐的战略要地街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诸葛亮的大军需要从这里经过。为了能够保住街亭,诸葛亮选择让自己的亲传弟子马谡前往守街亭。可是没想到的是,马谡居然把街亭给弄丢了。晴天霹雳打了下来,直接导致诸葛亮这一次的北伐完全失败。
第四,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后续的北伐再也没有过任何成果。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的失误失败以后,诸葛亮又连续进行了五次北伐,每次的效果都不好。主要是因为诸葛亮发现自己无路可走了。毕竟街亭这么重要的位置失去了,诸葛亮是在找不到其他路可以走出蜀地。这也是为什么蜀汉四十多年都没有北伐成功的主要原因,那么江湖小晓生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分辨出哪一件事对蜀汉打击最大呢?其实我觉得应该按照时间段来甄别。在刘备执政期间,对蜀汉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关羽失去了荆州。而在诸葛亮和刘禅执政期间,对蜀汉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马谡丢了街亭,这件事直接导致了蜀汉大军再也没能够走出蜀地,最终迎来了灭亡。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错失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关云长败走麦城,对蜀汉政权有什么影响呢?看过《三国演义》的友友们都知道,荆州乃是同是汉室宗亲的刘景生的地盘,刘关张三兄弟被曹军杀散后,刘备去投了袁绍,后袁绍和曹操发生战争,袁绍因为关羽斩了他的大将颜良文丑,欲治罪于刘备,刘备设计脱身,名义上去劝荆州的刘表刘景生投降,实际上自己去投靠了刘表。自此刘备就算在荆州有了落脚之地。之后,刘表病死,曹操夺取了荆州。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才有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东吴打败曹军,刘备趁势夺取荆州,就此把荆州据为已有。东吴派鲁肃来讨要荆州,诸葛亮给刘备出了借荆州的注意。以后才有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句成语。
刘备素有成就霸业之心,和诸葛亮带兵夺取了益州,派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在西蜀站稳后,派关羽攻打曹仁镇守的樊城,就此拉开了关羽北伐序幕。刘备借荆州不还,孙权自然非常恼怒,曹操派使者游说孙权,孙曹联合,曹军和关羽的荆州军在正面战场作战,东吴的孙权派都督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才有了关云长败走麦城。
关羽丢了荆州,对刘备的蜀汉政权有什么影响呢?当时刘备还没有称帝,但刘备的力量已经十分强大了。荆州在曹魏和孙权的虎视之下,一直都是一块险地,刘备想在荆州有所作为,也是不可能的。据此判断,关羽败走麦城对蜀汉并不致命。
那么,咱再来看一下夷陵之战。夷陵之战,是刘备称帝后,为给关羽报仇发的倾国之兵,也就是把所有的家底都拿出来了。是仅仅给关羽报仇吗?当然不是,也是为了吞并东吴,为他成就霸业扫平道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在了轻视敌人上,也就是败在了傲慢上。被东吴的年轻都督陆逊火烧二百里联营,损兵折将,大伤元气。刘备也窝囊死在白帝城。夷陵之战,可以说是蜀汉政权致命的打击。因为,刘备发了倾国之兵,几乎全军覆没。刘备是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刘备致死,蜀汉的核心力量受到严重损失。
如果,刘备不死,并且灭了东吴,那就真有了统一天下的可能。
至于马谡失街亭,对诸葛亮北伐是有损失,但不是致命的。因为,即便马谡没有丢失街亭,诸葛亮北伐也不会成功。
因为当时西蜀的力量和曹魏的力量太过悬殊,诸葛亮在培养后续人才方便有欠缺,也没有一个十分和谐团结的中层团队。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错失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关羽败走麦城对蜀汉的影响最大!如果荆州不丢,就不会有刘备的夷陵之战,也不至于诸葛亮北伐无人可用!关羽的荆州之失,造成了蜀汉的物资人才匮乏,古时候战争主要靠人,益州地小人稀,就是益州再怎么发展,也不及曹魏的发展快,结果是蜀汉有刘备也得灭亡!如果荆州不失,关羽不死,然后和好东吴,诸葛亮坐镇成都,魏延守汉中,马超镇西凉,刘备西出祁山联合马超西凉军直捣长安,关羽向北,让曹操自顾不暇,统一全国还是有希望的。如果荆州不失,也就没有刘备急着伐吴,刘备伐吴的目的就是为了地盘和人员,随然灭不了吴国,能得到一二州就足亦,其码蜀汉自保也是可以的!夷陵之战,伤亡随大,但是荆州在三国之中是人才辈出之地,也是物资盛产之地,只要有荆州在,不至于益州一方的门阀士族一家独大,以谯周为首的随然反对北伐,但有荆州的人才物力支持,也不至诸葛亮北伐无人无粮!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错失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其实对于蜀汉来说,关羽的败走麦城也好,马谡的错失街亭也罢,都是十分致命的失败,一个是使得蜀汉从此丧失争霸天下的最有力的前沿基地和人才基地,只能退守天险的巴蜀,另一个呢,使得蜀汉从此丧失了争夺一块前沿基地的希望,此后再如何努力也难以打下一块可以向外发展的地盘,那么如果真的非要选择出哪个最为致命的话,那么我认为其实是关羽的败走麦城最为致命,为什么这么说呢?
关羽剧照
首先,单纯在这场的败走麦城中,蜀汉的实力损失之大超乎想象,一来关羽,张飞两员重臣的损失,这不仅是损失了两员将领而已,对于蜀汉的威望也是一次重大的打击,而后刘备的复仇失败,直接使得蜀汉的实力倒退了好几年,以至于此后数年内,在诸葛亮呕心沥血之下,也未能全部恢复,丧失了最后最好的发展机遇与争霸天下的资格。
马谡剧照
另外,关羽的失败,荆州的丧失,使得蜀汉再无前沿基地可用,而且荆州不仅是蜀汉的兵员,粮草的最大供应地,也是一块盛产人才的巨大工厂,丧失了荆州不仅说是丧失了前沿基地,也断了人才的供应,这也是后期蜀汉面临最大问题,后继无人,而人才才是三国争霸的最大保障。
诸葛亮剧照
最后,相对于前期关羽所造成的损失,其实马谡的失败也就不是那么严重了,只不过马谡的失败却是断送了蜀汉的出川和争霸的最后一点希望,才会显得如此严重。其实真正来说,经历过前期的败走麦城,夷陵惨败的蜀汉就已经输了,只不过诸葛亮用了毕生心血,又给这个早已失败的蜀汉注入了最后一点希望,有了一丝生机罢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错失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当然是关羽失荆州对蜀汉的影响最大!!!①由于关羽丢失了荆州这个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首先出现了刘备伐吴这一不应有的战役,又由于伐吴失败,造成刘备身亡,使西蜀国力大衰!②如果荆州不丢,将来伐魏可双管齐下!一路出兵秦川,直取西安,一路出兵荊襄,直取宛,洛。③若荊州不丢,若出兵祁山,因粮道艰难,战绩不佳,诸葛亮可将大兵集结于荊州方向,以荊州为大本营,直取中原,则克伏曹魏尚有希望!④因失却荊州战略要地,伐魏只剩出秦川一条路可走,后虽有孔明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之举,但大都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而这些都是失荆州带来的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荊州丢失后,既使后来没有街亭之败,诸葛亮要想取得伐魏成功,也是很难的!由上可知,失荊州之败,夷陵之败,街亭之败,这三个败仗中,丢荊州之败是最关键的一败!这是造成蜀汉不能一统天下的主要原因!
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惨败夷陵和马谡错失街亭,哪个对蜀汉最致命?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机场最关键的战役,它直接决定了以后局势的走向。
这几场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关羽的失荆州、夷陵之战和马谡的错失街亭。
先让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这几场战役的特点!
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从原本的有利于袁绍一方的优势变成了有利于曹操一方的优势,官渡之战的失败使得袁绍自此以后彻底失去了对曹操军事上的优势,从而使得袁绍自此一蹶不振。
赤壁之战的结果使得曹操原先能够依据统一江南的计划成为了泡影,导致曹操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再兴兵大举南伐。
关羽的错失荆州使得刘备政权失去了北伐曹操的最好的通道,同时也是蜀汉政权损失了大批的人马、以及锐气。
此后不久的夷陵之战更是使蜀汉政权元气大伤,犹如一个原本身体本来就十分孱弱的人重病一场,如果不是随后诸葛亮断然采取和东吴达成和解的决定,蜀汉政权就差不多即将亡国。
那么这几场战役哪一场是最致命的呢?
很显然是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
袁绍和曹操在官渡打的战役,虽说袁绍大败而归,但他依然还有很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一点曹操是知道的,要不是在以后袁尚和袁谭兄弟二人的内部火并,或者是袁绍在从官渡败退之后进行反思、采纳田丰的意见,曹操仍然不可能灭掉袁氏集团。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火烧战船大败而归,虽说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败的太惨,但仍然能够对长江以南的孙刘联军占有军事上的优势,而孙刘联军虽说在赤壁之战中获胜,但是却根本无法彻底击败曹操集团。
关羽的错失荆州使得刘备集团不但失去了北进中原的大门,更使得刘备集团丧失了军事上的锐气。
但是即便如此,蜀汉政权的强大实力依然存在,即便战败错失荆州这样的重要战略重地,但依然还保持强大的军力,如果刘备头脑能够冷静的话,还不会让蜀国元气大伤。
综上所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关羽的错失荆州为一个等级。
袁绍集团的内讧和错杀田丰,以及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为第二个等级。
前面的三个战役在遭受重大惨败之后,如果采取改正措施的话,袁氏集团不至于那么快覆灭,而刘备集团也不会遭受元气大伤的夷陵之败。
曹操在赤壁惨败之后,虽说他时时刻刻想报赤壁之仇,但终究没有犯重大错误。
所以,以上的几场重大战役,只有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才是最重要和最致命的。
再让我们来看看马谡的错失街亭!
人人皆言诸葛亮用兵谨慎,此言不虚。
诸葛亮不仅是出色的战术大师而且也是一个战略大师,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活地图。
他用兵从来就不专注于某一城池,而是纵观全局。
早在接到探马来报司马懿擒获了孟达之后,诸葛亮很快就意识到不妙。
如果司马懿驱动十五万的大军前出街亭,等于一下子就断绝了蜀军的退路,然后魏国依仗军力上的优势,很可能把所有蜀军就地歼灭。
此事对于蜀国和诸葛亮来说,情势是危急的、是最致命的,一着不慎就将整个的蜀国兵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街亭虽小,但它却关系着整个蜀国的前途命运,与上述几场战役相比起来更为危急。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虽然袁绍、曹操和刘备大败亏输,但却还是撤回了后方。
而街亭一旦有失,就等于蜀军被完全断绝了后路,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
诸葛亮在派马谡出守街亭之前,曾这样对马谡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
最后街亭虽然被马谡丢失,但是蜀军还是依然完整的撤回了汉中。
之所以如此有这么几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诸葛亮派了具有丰富战斗经验又文武双全和具有谨慎性格的王平担任马谡的副手!
第二,在王平将马谡的扎营位置报给诸葛亮之后,诸葛亮便据此断定街亭肯定受不住,随即便安排大军撤退事宜,从而避免了整个蜀国大军全军覆灭的结局。
所以综合分析,事关蜀国前途命运的三个关键的节点:关羽的丢失荆州、刘备的夷陵之战和马谡的错失街亭,究竟哪一个对蜀国更为致命?
我认为是马谡的错失街亭!
关羽的丢失荆州虽说失去了刘汉集团的北上重要门户,但蜀国的强大军力还在,可保无虞。
刘备的夷陵之战虽说惨败,但他还是毕竟安然的撤回了白帝城。
而街亭的丢失,基本上就是差点把蜀国的最后一点家底葬送在了魏国境内,连一点回撤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不是王平及时送来扎营图样,如果不是诸葛亮还在司马懿大军到来之前就安排撤退事宜,那么整个的蜀军和诸葛亮就会束手就擒。
蜀国的这点家底一完蛋,下一步就是司马懿率大军直下西川平原拿下成都。
以后就没有邓艾和钟会的啥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