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的爵位是县侯,关羽的爵位是亭侯,这是怎么回事?是刘备亏待了关羽吗?

在三国的历史上,刘备堪称忽悠界的鼻祖,二十八岁的时候,就忽悠了两位天才少年,加入到了他的阵营,这一加入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这两个人就是关羽和张飞,现在你问张飞是县侯,而关羽是亭侯,是不是刘备亏待了关羽?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第一,关羽的亭侯是汉献帝册封,而张飞的县侯是刘备加封的,两者完全不同。

可以这么打个比方吧,一个是国家级的三好学生,一个是省级的三好学生,你觉得哪一位的含金量更高呢?关羽就是国家级的选手,早在他投靠曹操的时候,就已经被汉献帝册封为汉寿亭侯,这是大汉朝皇帝亲自册封的爵位,是得到当时所有人认可的爵位。这也是关羽一生中最骄傲的时刻,被大汉朝皇帝认可,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张飞作为蜀汉的开国元老,在刘备登基以后,被册封为县侯,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开国元勋。但是东吴承认吗?曹操那边承认吗?都不承认。因为他们自己各自为政,只会承认自己这边加封的官位,哪里去管刘备册封了什么人呢?

第二,关羽逐渐成长为一方诸侯,成为刘备又欢喜又害怕的对象。

在刘备一生中,最害怕的人就是曹操,毕竟曹操在很多方面都比刘备强。等到刘备发展壮大以后,他又开始害怕另外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关羽。关羽是被汉献帝亲自册封的汉寿亭侯,是有大汉正统认可的人。后来又担当荆州一把手的地位,长达六年之久。这六年的时间,是刘备最煎熬的时刻。因为这六年的捶打磨练,关羽已经从一员猛将,成长为一方诸侯。此刻如果他北伐成功,把汉献帝接回来了,那结果会是怎样的呢?刘备到底是辅佐汉献帝呢?还是杀掉汉献帝呢?如果杀掉汉献帝的话,关羽会不会站出来反对?刘备开始担心了。所以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是空穴来风,刘备确实开始警惕关羽了。

第三,张飞家族跟刘备联姻,这是刘备生前的遗愿。

我们都知道后来张飞的女儿嫁给了刘禅做皇后,这是张飞去世以后的事情了。不过这件事应该是得到了刘备的默许,在刘备看来,张飞家族在蜀汉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是张飞给了刘备第一笔创业资金,也是张飞跟着刘备一起出生入死一辈子。所以刘备在临死前提出这个建议,诸葛亮必须要为他完成这个心愿。张飞是县侯,他的女儿自然也是侯爵之女,地位是相当崇高的,嫁给刘禅并不吃亏。不过刘禅好像不是很喜欢张飞的女儿,所以跟她没有生过任何孩子,可能孩子长得随张飞吧,也真是难为刘禅了

第四,刘备对关羽太信任,直接导致他开始不放心张飞。

刘备将偌大的一个荆州全都交给了关羽,在这之后他一心一意地在汉中开垦地盘。可是他发现关羽成为荆州一把手以后,开始有些不好调动了。这就有些难看了,毕竟关羽是自己任命的荆州一把手,如果不听号令的话,那老刘的脸该往哪儿搁呢?有了关羽这个先例,刘备再也不敢给张飞如此重要的位置了。所以在选择汉中太守的时候,所有人都推选张飞前去,而刘备却执意选择了初出茅庐不久的魏延。他不是无限信任魏延,是为了提防张飞,也是借此来敲打一下荆州的关羽。所以这跟县侯还是亭侯没什么关系,主要是他们的地位不同了。

张飞的爵位是县侯,关羽的爵位是亭侯,这是怎么回事?是刘备亏待了关羽吗?

一、秦汉爵位探究

秦朝自商鞅变法后,按照赏军功划分爵位为二十级,从高至下以此为:彻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

汉朝沿用秦二十等爵,再次基础上另增设王爵。因此汉朝时期的爵位基本为:王、列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

其中王爵在立国之初,功臣中异姓王8位,分别为:楚王韩信、赵王张敖、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臧荼谋反,平定后所封),但最后都被汉高祖刘邦诛伐殆尽,并规定“非刘氏不得为王”,此后王爵仅皇族可得。彻侯汉武帝刘彻时期因避讳而改为列侯,也称通侯。彻侯基本是爵位中的最高级存在,封邑一般为县,在东汉时期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内乡侯、亭侯、内亭侯,大者封有四县、小者为乡或亭,户数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

县侯的封邑一般为一县、乡侯的封邑为一乡、亭侯的封邑为一亭,都有固定封号。至于内乡侯、内亭侯,则比同级乡侯、亭侯相应低一等,常常是没有封号。但是不管是县侯、乡侯、亭侯,他们的爵位同属于列侯,是军功爵位中的最高一级,再上面就是诸侯王一级了,当然曹操新增了公爵,自己就被晋封为魏公,之后再晋封魏王。

二、关羽、张飞爵位探究

①关羽的爵位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攻打刘备,刘备战败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关羽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解白马之围被封为汉寿亭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南四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拜关羽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此时襄阳实为曹操势力范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后占据汉中,自称汉中王,任命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对已经去世的几位重要大臣追谥,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②张飞的爵位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后,刘备平定江南各郡,拜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后占据汉中,自称汉中王,任命张飞为右将军,假节钺。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晋升张飞为车骑将军兼司隶校尉,封爵西乡侯。

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对已经去世的几位重要大臣追谥,追谥张飞为桓侯。

从关羽、张飞二人分爵时间来看,除过关羽之前有曹操封的汉寿亭侯,此后在刘备面前分爵都基本相同,赤壁之战后,由于关羽已经是亭侯,所以张飞也为亭侯。刘备为汉中王时,拜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二人都有假节钺之权;而对二人在没有分爵,依旧为亭侯。但是假节钺就是代表皇帝行使相应的权力,在战时可以自主决策,可以直接赏罚将士。刘备称帝后,封张飞为乡侯,相比之前亭侯更进一步,但由于此时关羽已经死亡,所以也就没有册封爵位,依旧为亭侯。蜀汉后主刘禅时期对已经去世的几位重要大臣追谥,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张飞为桓侯,此时二人爵位应该为县侯。根据汉朝爵位制度,列侯中县侯的封号中不必指出“县侯”两字,可以直接说“**侯”;而亭侯、乡侯就必须在封号中指出“**亭侯”“**乡侯”。如:吕布为温侯,爵位是县侯,封地是温县;关羽为汉寿亭侯,爵位是亭侯,封地在汉寿县境内;诸葛亮为武乡侯,爵位是乡侯,封号为武;张飞为西乡侯,爵位是乡侯,封号为西。

因此,不存在张飞为县侯、关羽为亭侯的说法,也不能说刘备亏待了关羽,在同时期关羽的地位一直比张飞高。

张飞的爵位是县侯,关羽的爵位是亭侯,这是怎么回事?是刘备亏待了关羽吗?

刘备并没有亏待关羽,相反,关羽无论是爵位、职权、地位均在张飞之上。

汉承秦制,汉朝的爵位制度从立国之初开始沿用秦国的二十等爵位制,并增加了王、公、候三个等级,其中的候爵又分为列候和关内候,列候是有封地和食邑的,并且封地和食邑可以世袭,但关内候只有食邑,没有封地,而且不能世袭。

列候根据食邑的大小又分为:县候、乡候、亭候,县候是指封地有一个县的列候,乡候是指封地为一个乡的列候,亭候是指封地为一个亭的列候。

两汉的封候都是根据军功来封的,因此封候很难的,所以就有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说法。

关羽最早的爵位是汉寿亭候,这是列候中的亭候,关羽之所以被封为汉寿亭候,是因为关羽在白马之战中立下大功,阵斩敌军主帅颜良,因此被曹操上表给汉献帝,并得到汉献帝的认可,是名正言顺的大汉亭候。

关羽被封候的那一年是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之战期间的时候。关羽被封候与刘备无关,当时的刘备还是左将军,宜城亭候,而刘备的宜城亭候是曹操在公元196年上表的,只比关羽早4年,而当时的张飞甚至没有爵位。

张飞被封候是在赤壁之战后的公元209年,比关羽足足晚了9年,张飞之所以被封候是因为张飞在长坂之战中,成功阻挡曹操的追兵,在当阳桥喝退曹军,为刘备成功逃走立下大功,因为在赤壁之战的第二年,刘备上表朝廷封张飞为新亭候。

要知道当时的朝廷是由曹操把控的,而刘备与曹操是死敌,曹操自然不会让汉献帝同意刘备的上表,因此刘备的上表实际是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但刘备才不管那么多,于是以新亭候爵位赐于张飞,新亭候也是列候中的亭候。

也就是说,直到公元209年,张飞的爵位才在名义上和关羽的一样,但是实际上,张飞的爵位缺少大汉朝廷的认可,含金量远低于关羽的汉寿亭候。

再来看关羽和张飞的官职,关羽在赤壁之战后,就被刘备封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镇守荆州,而张飞被封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但是关羽却是镇守江北重镇江陵的守将,被委以重任,而张飞并没有实际上的镇守之地,可见关羽的地位远高于张飞。

尤其是在刘备进入益州之后,召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一起入川,只留关羽一人镇守荆州五郡要地,可见刘备对关羽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张飞,而张飞在随刘备拿下成都及汉中后,被封为巴西太守,而益州最重要的汉中太守,刘备却封给了魏延,可见在重用方面,张飞还不如魏延。

刘备称汉中王的劝进表,张飞的名字在关羽之后。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假节钺,都督荆州三郡,张飞被封为右将军,假节,虽然关羽的前将军与张飞的右将军在官职上并无大小之分,但是论排名,前将军永远在右将军前面,而且关羽假节的权力也远远大于张飞,关羽是假节钺,可以不经通报斩杀节将,包括张飞,但张飞只是假节,只能不经通报斩杀士卒,比关羽权力小太多了。

220年,关羽被杀。221年,刘备称帝,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如果关羽还活着的话,刘备肯定会封关羽为骠骑将军,领荆州牧,进封汉寿县候,可惜的是,关羽已死。

无须讨论张飞的西乡候是县候还是乡候了,因为关羽已死,没有比较的基础,如果关羽活着,无论是爵位、职权、地位均在张飞之上,这是肯定的。

刘备从来没有亏待关羽,只怪关羽死的太早。

张飞的爵位是县侯,关羽的爵位是亭侯,这是怎么回事?是刘备亏待了关羽吗?

题主的问题里有个小错误,张飞最后受封的应该是乡侯,不是县侯。另外这个不是刘备亏待了关羽,而是关羽死的太早,张飞是关羽死后才得到晋升。在关羽死之前,张飞的爵位和关羽相当,而且含金量不如关羽。

说起来其实刘关张三人里第一个封侯的是刘备,因为和袁术之战,曹操表奏汉献帝,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

关羽受封为亭侯,是在白马之战斩杀颜良以后,曹操封他为汉寿亭侯。这里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位,应该说曹操确实很喜欢关羽,要知道,此时曹操手下的外姓大将里,也就于禁一个人是益寿亭侯。

而张飞受封为亭侯,较关羽还要晚一些,是在刘备平定荆州南部之后,刘备封张飞为新亭侯。此时虽然名义上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爵位一样,大家都是亭侯,但是这个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关羽的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所封,但是曹操此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义上代表的是汉献帝封赏。所以关羽的汉寿亭侯从法理上来说,和刘备的宜城亭侯一样,是汉献帝所封,而张飞的则是刘备私自所封,这个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

像吕布占据徐州以后,曾经自称徐州刺史,但是后来他还是念念不忘让陈登去许昌讨一个徐州牧的封号,因为自称和朝廷封的完全不一样。

而刘备之后一直没有封关羽新的爵位也是如此,一来他自己不过是汉献帝封的左将军,宜城亭侯,这个职务也不适合给别人太高的爵位,二来,关羽的爵位是朝廷正式给与的封爵,比私下乱封的要值钱的多。

所以在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关羽的爵位也一直没有变化,不过此时蜀汉阵营里亭侯也是最高一级的封爵了。直到刘备称帝后,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爵才晋升为西乡侯。但是此时关羽已经去世,所以他的爵位没有变化。

张飞的爵位是县侯,关羽的爵位是亭侯,这是怎么回事?是刘备亏待了关羽吗?

其实关羽之所以是汉寿亭侯,并不是因为刘备亏待他,汉寿亭侯那是当年代表中央朝廷汉帝册封的爵位,这个爵位其实并不低。

第一,当年刘备被徐州士人邀请,前来接收徐州,这个时候割据淮南的袁术引兵来攻,刘备派军队在盱眙、淮阳抵抗袁术,双方交战多次,刘备立下了许多功劳,当时代表朝廷的曹操“表先主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凭借刘备立下的战功得到的”镇东将军“在当时已经是武官的高级官职,也不过才封了个亭侯。

第二,张飞封西乡侯的时候关羽已经去世了,张飞那时已经是功成名就的蜀汉元老,而当年关羽被封汉寿亭侯的时候还是建安年间,又何来亏待关羽之说呢?

第三,从蜀汉开国之时到刘备病逝白帝城之后,除了张飞、马超,其他人封侯没有超过亭侯的。

说完这三点,我们再来详细讨论。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刘备在没有占据汉中进位汉中王之前,他自己本身是“镇东将军”此类高级武官,建安元年被曹操表奏为“宜城亭侯”,但是关羽由于建安五年被曹操俘虏,之后被曹操代表的东汉朝廷封为“汉寿亭侯”,刘备自然没有办法对关羽在爵位方面进行封赏。

又因为刘备、关羽他们都是名义上的汉臣,尽管都知道大汉朝廷被曹操所挟持,但是依旧要认可大汉的封赏。

当时的汉室正统是刘协,虽然他是董卓立的皇帝,但他手续齐全且没有后顾之忧——废帝被杀,而且当初汉灵帝本意也是要立刘协,阴差阳错,刘协最后还是成为了皇帝,那么对于控制了刘协的曹操来说,这个天下肯定是大汉的天下,虽然现在大家都在厮杀,但是好歹也都要挂个大汉的名头,如果没有名头我也要给你表奏一个,比如赤壁之战后,周瑜事实上拿下了南郡,那曹操顺手推舟表奏朝廷周瑜为南郡太守。

那如果有人不挂这个名头呢,那就会收到其他人狠狠的打击,典型例子便是袁术,袁术四世三公,放着现成的虎贲中郎将、后将军、左将军、阳翟侯的这些个天然具有优势的名号不用,一旦割据称帝,马上遭到前所未有接二连三的打击,几乎瞬间从一流军阀变成三流军阀,这就是当时许多谋士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所在,自然占据了大义名分。

我们来看第二点,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此时第一时间就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去攻打樊城了,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人生巅峰到来了,随后就是陆逊背刺白衣渡江以及之后的关羽败走麦城,等到刘备正式称帝大封百官的时候,关羽已经去世了,而这个时候的张飞自然是刘备蜀汉阵营的开国元勋——被封为西乡侯、官拜车骑将军、司隶校尉,倘若关羽此时还活着,定然也是封为县侯、官拜骠骑乃至大将军。

可惜关羽没有等到这个时候,而张飞虽然等到这个时候了,却也在受封同年死于叛徒之手。

第三点,蜀汉开国到刘备去世,受爵的没有人超过亭侯,像张飞的西乡侯,这个其实是县侯,是一个叫西乡的县,在两汉乃至三国季汉,爵位比之后世隋唐封爵要严格许多,基本符合这个标准:功大封县,勋微封乡、亭。

即使是蜀汉那么多功臣宿将,最后按这个标准走,在刘备时代,封亭侯者也是寥寥无几,因为乡侯、亭侯他们都属于列侯。

所以何来此薄彼亏待关羽之说呢?都是刘备的自家兄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关羽早亡,否则凭借着关羽水淹七军打得曹操想要迁都避祸的大功,封个县侯又有何不可呢?

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永远成为了历史中为数不多但极其闪亮的理想和浪漫还有人文主义,甚至成为了后来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现象和历史典故,足耀千秋。

张飞的爵位是县侯,关羽的爵位是亭侯,这是怎么回事?是刘备亏待了关羽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县侯、亭侯皆属于列侯,并不属于侯爵。列侯,是从秦朝到隋朝的一种爵位。列侯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两套不同的封爵系统,五等爵高于列侯。

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给自己麾下的文成武将都有一定的封赏,更是将张飞封了西乡侯,而关羽是汉寿亭侯,(这里要说明一点,张飞的西乡侯不是乡侯,是县侯,和诸葛亮的武乡侯一样,武乡和西乡都是县名不是乡名)。

据《后汉书.百官志五》:

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可以看出来张飞的县侯和关羽的亭侯,两者之前的差距还真不小,一个是列侯之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小的,那么刘备为什么要张飞和关羽两人的封赏厚此薄彼呢?

其一:关羽的汉寿亭侯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是刘备封的,而是在刘备徐州战败与关羽失散之后,关羽暂投曹操时曹操给关羽封的。

当时关羽不知刘备下落,为保全刘备家眷只得暂时归降曹操,而曹操呢十分重视关羽,但是却知道关羽一直心在刘备,为了让关羽留下,对关羽那是大肆封赏,甚至连吕布的赤兔马都赏赐给了关羽。要知道赤兔马是什么东西?天下一等一的宝马,落到曹操手上时曹操手下的哪个武将不想要?而曹操却把它给了关羽,可见曹操有多重视关羽,而汉寿亭侯只不过是他对关羽的一个普通封赏。不过曹操知道留下关羽心在刘备也不可能直接封赏多大的封号,就只是给了一个亭侯好看罢了。

其二:刘备征战益州,关羽并未跟随,所以并没有立下功劳。

刘备封赏麾下臣子,肯定不能只看关系,更重要的还是看功劳的大小。虽然关羽在之前是立了不少的功劳,但是拿下益州和汉中才是真正奠定刘备政权的战役,也是最重要的战役,刘备集团的人立下的大部分功劳可以说都在这里面。

张飞和其他人跟谁刘备入川都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立下了功劳,而关羽虽然坐镇荆州很重要,但是毕竟没有直接立功,所以自然就要比张飞差一些。

总结一下:严格意义上来说,由于关羽并未在入川之战中立下任何功劳,刘备其实是根本没有给他封侯的,他的爵位是曹操以汉室的名义封的,刘备只是沿用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