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郭嘉之死是曹操由盛转衰的原因吗?

我觉得郭嘉现在如此出名,全都是易大师的功劳。罗贯中创造了诸葛亮这个神话,而易大师也想创造一个神话,所以就把郭嘉捧上了天。其实郭嘉对曹操的作用,远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可以发现,郭嘉死的时候,曹操正在征讨乌丸。这个地方是袁家最后的根据地,只有打下这个地方,曹操在北方才算是高枕无忧。为什么说郭嘉对曹操没有那么重要呢?

第一,郭嘉去世以后,曹操南下占领荆州,几乎夺得整个天下。

很多人只记得赤壁之战曹操吃了大亏,可是我们似乎忘记了,在赤壁之前,曹操轻而易举地便拿下了整个荆州。当时他拥有整个大北方,再加上一个荆州。只剩下了益州和东吴这两个地盘没有被打下来。可见当时的曹操已经夺取了三分之二的天下,而这一切郭嘉都没有参与。此刻的曹操才是最鼎盛时期的曹操,绝不是郭嘉在的时候。

第二,郭嘉并不是曹操身边的主谋,主谋是荀攸和贾诩。

现在易大师把曹操占领北方的大部分功劳都给了郭嘉,其实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因为当时的郭嘉并没有出什么主意。出主意最多的两个人是荀攸和贾诩,这两个人出了主意以后,曹操才会再询问郭嘉的意思。而郭嘉一般都是表示赞同之后,曹操才动手去做。所以说郭嘉所起到的是决策作用,是给曹操底气去做这件事,而不是告诉曹操该如何去做的那个人。

第三,郭嘉辅佐曹操十一年,只是军师祭酒,死的时候三十八岁,不算英年早逝。

我们都知道,孙策统治江东的时候,才不过二十一岁,他的死才算是英年早逝。而郭嘉先投靠袁绍,又投靠曹操,在曹操这里干了十一年,却始终都是军师祭酒的官职,一直都没有得到提升。可能个人爱好跟曹操比较相似,所以才会得到曹操的亲近。如果真的有大才,不可能十一年下来,都只是一个军师祭酒。

三国时,郭嘉之死是曹操由盛转衰的原因吗?

郭嘉是我见过的三国中最负盛名的良臣奇士,风华绝代,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有张良之伟才,他于曹操谋划的多次大战和战役皆大胜而归,他见袁谭袁熙兄弟二跑往了辽东,见沙漠难行,曹操以有退意,他劝主公率轻骑兵奔袭,并言不久二人人头必会送到,果如他思,他的死不但没有由盛而哀,反而在拥有了四州后实力大增统一了北方。必仅曹操雄才大略知人善任,文臣战将千余员。他纳谏如留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了一番伟业。

三国时,郭嘉之死是曹操由盛转衰的原因吗?

郭嘉21岁时去见了袁绍,郭嘉对袁绍很不满意,说袁绍能够礼贤下士,却不会使用人才,将来肯定成不了大事,随即离开袁绍,赋闲在家六年。正值此时,曹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让荀彧推荐一个谋士,荀彧推荐了郭嘉给曹操。两个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曹操和郭嘉都认为自己找对了人,史书记载:

太祖(曹操)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曹操随即任命郭嘉为军师祭酒,也就是首席军师的职务,是曹操为郭嘉单独设立的这一职务。(郭嘉剧照)

郭嘉献了那些计策?

军师最重要的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出奇谋,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战争的胜利扭转乾坤,郭嘉无疑是这样的军事人才。

一、十胜十败论

曹操征讨张绣的时候,看上张绣的婶婶,把她弄上了床,并且图谋用张绣的手下代替张绣,被张绣偷袭杀得的大败,自己的长子曹昂、名将典韦战死,又遭到袁绍的侮辱,曹军士气低落。此时郭嘉抛出了“十胜十败论”,详尽阐述曹操能够战胜袁绍的十个方面,为曹操规划了短期和长期的军事目标,大大提振了曹操军队的士气。(张绣剧照)

二、控制刘备

刘备被吕布打败后,跟随了曹操,谋士程昱建议杀死刘备以绝后患,而郭嘉则建议曹操控制刘备,不能放任其离开曹军阵营,这样可以延揽更多的人才到曹操阵营。曹操没有听进去,在程昱和郭嘉都不在身边时,曹操居然放走了刘备,刘备果然反叛,并占领了下邳,对抗曹操。曹操后悔晚矣!(曹操剧照)

三、破吕布

公元198年,曹操率军攻击占据徐州的吕布,围困下邳,攻打了很久没有破城,打算撤军。这是的郭嘉却看到了胜利的机会,他一项羽为例,说吕布有勇无谋,全力进攻定能取胜,曹操命令军队加紧进攻,放水淹了下邳城,消灭了吕布。

四、败刘备

刘备占据下邳后,和袁绍南北呼应,可以夹击曹操,曹操非常担心腹背受敌,这时郭嘉又献出计策,他认为袁绍多疑,不可能迅速派军夹击,如果迅速进军立足未稳的刘备,可以在袁绍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解决刘备。曹操迅速出兵攻打刘备,刘备败逃,而袁绍果然没敢出兵进攻曹操。

五、平冀、青、幽、并四州

官渡之战时,孙策计划亲自率领大军袭击曹操的大本营许昌,曹操也非常担心。郭嘉则认分析孙策这个人的人物性格,和江东的局势,孙策肯定被刺客刺死,郭嘉的预言果然中了,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郭嘉派刺客刺杀了孙策。(袁绍剧照)

官渡之战胜利后,众将打算乘胜追击消灭袁绍的两个儿子,郭嘉却不让追击,分析他们的性格、谋士,推断两兄弟必定自相残杀,等时机成熟可以轻易取得胜利。曹操回军许昌,刚到许昌就传来两兄弟自相残杀的消息,这时曹操派军轻易击败了他们。

在对待新占领的几个州的土地后,国家建议曹操大量录用本地人才,稳定局势,为自己所用,这一计策果然奏效,新占领地区迅速稳定下来。

六、大破乌桓

曹操要想南征,北方少数民族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如果率军南下,边境空虚,他们可能会加大侵扰力度,必须解决这一隐患。这时曹操担心进军乌桓,刘备会趁机偷袭许昌,郭嘉通过分析认为刘表会阻止刘备的进攻,事后果然如此。

在北征乌桓时,郭嘉建议轻装前进,兵贵神速,出奇制胜,大将张辽大破乌桓和袁绍的两个儿子率领的部队,俘获20多万部众,彻底稳定了北方,曹操可以放心南征了。

历史就是那么的不给力,郭嘉病死在征讨乌桓回来的路上,临终之时仍然献计曹操,不要讨伐辽东公孙康,此时袁尚、袁熙兄弟两个投奔了辽东的公孙康。曹操依照计策而行,袁氏兄弟到了辽东后居然打起了公孙康的主意,企图夺取辽东,被公孙康设计杀了,并将首级献给了曹操。(张辽剧照)

郭嘉这个谋士分析人到位,分析局势到位,大局把握透彻,推测判断十分准确,是能够成就曹操霸业的顶级谋士,可惜英年早逝了。

郭嘉是不是曹操由盛转衰的原因?

曹操以谋士多、将领多著称,郭嘉作为顶级谋士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但是与他同样有头脑的谋士还有不少,关键人物是曹操,曹操才是真正的掌舵人。

郭嘉死后一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赤壁大战时,曹操的先头部队已经度过长江,不过疫病流行,被击败退回了江北,为了稳定局势才在江北扎营,与周瑜率领的军队对峙。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非常多,并不是那个人能决定的。

三国时,郭嘉之死是曹操由盛转衰的原因吗?

答:曹操衰?

丞相、武平侯爵—魏公爵—魏王。哪儿衰了?没有郭嘉,曹操越来越发达,讨荆州、平西凉、吞汉中,飞黄腾达!

没有那场大疫,刘备基本就被灭了。啊,顺带着说一下,郭嘉也是死于那场大疫……

三国时,郭嘉之死是曹操由盛转衰的原因吗?

并不是,郭嘉对曹操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三国时,郭嘉之死是曹操由盛转衰的原因吗?

谢谢邀请,@大咖秀历史。我算是知道怎么看谁邀请我回答问题了。

老旧书摊 张李化 回答如下;

首先,郭嘉死的时候,曹操并没有由盛转衰。

君臣两个倒是相知知己,估计曹操的心会疼上不少时间。

再说,一个政治集团的盛衰与否,不可以以一个具体的个人做标准物的,这样不科学,研究一个政治集团的生命力大小,首先要研究他的经济基础是否深厚,再次要研究他的组织力量是否还运转良好。

只要曹操的军屯、民屯、生产活动开展的好,只要曹操作为汉丞相做出决策后,各级官僚还去实施,只要曹操还把人事升免权力抓在手里,死了一个郭嘉,还会有无数个郭嘉出现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