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文无第一,为什么有人说苏轼是宋词第一人?辛弃疾不如他吗?

因为苏轼有东坡肉苏堤流传后世,辛弃疾只有词

俗话说文无第一,为什么有人说苏轼是宋词第一人?辛弃疾不如他吗?

很多人对“文无第一”这句话既有很深的执念,也有很大的误解。

“文无第一”的意思是:审美是比较主观的东西。在作品本身技术水平比较接近的情况下,很难分得清谁谁更好一些,可能换个人、换个标准评价,就有不同的结果。

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前提:“技术水平比较接近”。

如果两者水平本身差了十万八千里,那还是可以比较出高下的。

举例说明可能会形象一点。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和“天上忽然一火链,好像玉皇在抽烟”。你说哪个好呢。

当然,你要嘴硬非说后者是更好的诗作,我也不能拿你怎么样。这里头还有个鉴赏水平的问题,觉得后者好的,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审美水平和后一种比较接近。

但是到了实力相差不大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就不容易分辨了。

杜甫有一首反战的诗,其中有句: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而白居易恰好也有一首: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很明显,白居易是模仿了杜甫的格式去写的。这两首给一般的读者来看,就可能各有所好了,有的喜欢杜甫的,有的喜欢白居易的。然后再到对诗的鉴赏比较有研究的人群里,可能喜欢杜甫的又会更多一些,因为无论是在烘托气氛、用字入味上,杜甫这首都要更老到一些。

也就是说,文学的评价不仅和作者本身的技术水平有关、也和评价者的鉴赏能力有关、更和评价的标准有关。在确定至少这三项因素之后,才谈得上“文无第一”这句话。

同理在这个问题上,苏轼和辛弃疾本身的作词水平显然都是一流的,首先可以放在同一个层面去比较,然后作为词人的评价标准,是作品中音律、题材、情感、结构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标准,以这样的标准放到当时人、后世同样身为词人的鉴赏中去,自然会出现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